p2p互联网金融排名消费金融与传统P2P有何不同

您在这里 &/&&/&&/&解析互联网金融的四大发展趋势:如何区别于传统金融开展创新?
互联网金融放到现在来看,确实算不得什么新鲜词汇,甚至其在过去的几年当中还扮演着并不是很光彩的角色,例如大打互联网金融牌的网络P2P平台。
但是,前几年的互联网金融在笔者看来仅属伪互联网金融:传统实业挂羊头卖狗肉,将互联网金融作为融资平台的有之;以超高收益为噱头,非法集资者有之;总之经过互联网的包装之后,金融行业似乎成为“聪明者”们敛财的高效手段。互联网金融概念即便早早被宣扬开来,却并未出现太多实质性的推进,直到今年科技巨头的大规模涌入,互联网金融才算正式起步之年。
最近关于互联网金融有三个重磅消息,小米联手新希望集团发起成立的四川希望银行获批,小米科技认购29.5%的总股本;富士康推出网贷平台“富中富”,称五年内IPO;百度公司宣布,前陆金所执委黄爽加盟百度,任副总裁一职,负责百度金融服务事业群组(FSG)的消费金融业务。
至此,国内互联网巨头都纷纷在互联网金融下得重注。不过,互联网巨头看似一窝蜂似得布局互联网金融,但是相比起去年的网络P2P公司而言却更为从容理智,同样也各有侧重,展现的是互联网金融区别于传统金融行业的真正创新之处。
互联网金融垂直化:产业链金融
笔者认为,垂直化经营是互联网行业迈入精耕细作阶段的标志,相比较传统金融行业所强调的逐利性,互联网赋予了金融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垂直化。
而垂直化的标志就是产业链金融的诞生,虽然前有光大银行、民生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也推出过一些针对某一特定产业的链式金融,但是并不具备普遍性。而互联网金融垂直化所承担的正是产业链金融的全面普及重任。
金融是服务于实业的,而垂直化的互联网金融显然具备更多的行业化思考,能够进行针对性的扶持产业发展,形成互惠互利,从而避免陷入传统金融行业的“唯利是图、嫌贫爱富”的困境。
这方面,例如像“农业互联网金融”,从农业生产到农业加工,以及农产品销售一条龙的金融服务;而“文化金融”,则是万达影视、阿里影业等巨头,将院线建设、IP投资、影视制作发行等集一体的投资模式便是很好的例证。
而笔者上文提及的富士康更是将互联网金融垂直化推进至供应链金融,作为一家高度依赖苹果公司的代工厂商,富士康一半营收都依赖于苹果,而苹果今年iPhone滞销,导致富士康业绩一度下滑。所以,富士康收购夏普,并且依托旗下的互联网金融服务平台向上下游元器件供应链提供金融服务成为富士康治疗苹果依赖症的探索途径之一。
这样看来金融服务垂直化的好处颇多,更多考量维度、更客观、更加符合产业现状的运作模式等等,互联网金融创新的魅力就是如此。简单来看,互联网产业链金融其实就是互联网思维:专注、极致、快的集中展现。
“支付金融”泛化为消费金融
所谓“支付金融”,就是依靠最初的网购支付带动,笔者认为这是互联网金融的发源地,主要以电商平台,阿里支付宝、京东支付等为首;而后来的百度钱包、微信支付也可以算作是支付金融范畴。
而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其所涵盖的范围也是与日俱增,出行、餐饮、住宿、旅游等等行业在互联网化,这也让“支付金融”开始泛化为消费金融。
尤其是面向To C端的互联网公司而言,消费金融和其C端业务有着天然的协同性和互补性,而且在初期的获客成本有着很大的优势。百度作为一家面向全体网民的互联网公司,其消费金融和百度外卖以及基于百度地图的O2O等业务之间形成了一个交易的闭环,而百度挖来黄爽显然也是在整合、扩展消费金融业务。
正因为消费金融涉及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其具备更强的用户粘性,并且能够依靠金融服务拓展更多的业务,就像支付宝在2013年推出的余额宝业务一样,最终依靠8%年化收益率的示范效应,成功逆袭银行。阿里以支付宝为核心整合余额宝、芝麻信用、蚂蚁花呗、招财宝等等业务板块,从覆盖类似保险、理财这样的金融消费,淘宝网购这样的消费品消费,以及蚂蚁花呗这种信用消费等等的泛支付金融概念,即消费金融。
以“支付”为核心的消费金融在互联网金融行业中占据了最大的一块蛋糕,目前,将消费金融作为主营业务的蚂蚁金服高达600以美元的估值,即便是体量相对很小的京东金融估值也有610亿人民币的估值。
互联网金融的投融属性被规范
2015年,成为网络P2P平台的灾难之年,据互联网金融数据中心“零壹数据”的统计显示,2015年前11个月,共新增了963家问题平台,平均每天近3家。这其中不乏e租宝、大大集团这种涉及数百亿资金的大型P2P平台,甚至上演了一幕幕网络庞氏骗局。
作为全新的社会化投资渠道,P2P网贷平台以高收益、高效率、低门槛受到了很多中小投资者的欢迎。而藏匿在P2P网贷平台高收益诱饵之中的高风险鱼钩却被缺乏理财知识的网民投资者选择性忽略,以至于出现了很多血本无归的案例。
相比于互联网消费金融以及互联网产业链金融,互联网P2P平台的产业布局属性已经被无限削弱,而是将投资的直接收益放在第一位。那基于P2P网贷平台的这种投融特性,笔者认为未来P2P将会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发展。
首先,鉴于P2P平台的高风险特性,其定会针对投资者设定一个像私募这样有准入门槛的机制(当然不能太高)。一定的投资门槛既能够将抗风险能力低的“小散”筛除,同时又能最大限度的满足社会资金的多元化投资要求。
其二,网贷平台应该设置一定的存贷比、存款准备金率等类似传统商业银行的制度,使得平台遇到挤兑等紧急问题时,有一定的风险抵抗能力,不至于因为恐慌导致资金链断裂而再现去年的P2P平台倒闭潮。
第三,互联网金融的投融属性将会激发资本“赌性”,因此规范、量化投资将成重点。网贷平台往往会因为高收益的压力,而选择一些高风险的投资标的,但是网贷平台毕竟不是VC,即便一味追求高收益,其也需要进行严格的风控。例如,P2P网贷平台若喜欢创投行业的高收益,其模式更应该像PE,而不是VC。
互联网金融成为技术革新的前沿阵地
技术创新是功能创新的基础,传统金融行业往往将技术的稳定性、可靠性放在首位。而互联网金融因为处于不断变革的创新期,具备更多的应变基因,所以对于新技术,互联网金融并不像传统金融行业那样排斥。
新技术一:大数据
互联网金融目前已经开始不断融合大数据,运用大数据可以较为准确的预测资金的流入流出,以及用户的消费行为。目前很多经济预测模型都以“理性人假设”作为基础,但恰恰在日常的生活中,人的决策充满了感性因素。而大数据通过决策主体的海量数据进行抽象化分析,从而能够得出更加精准的行为预测结果,具体反应在互联网金融上,就是更聪明:服务体验好,风险更低。
譬如,各种“P2P网贷”可以利用大数据来做风控建模,以此了解贷款方的还款能力、意愿以及投资者的继续投资的倾向等等,实现风险的预先性识别。
而大数据在消费金融方面更是一把利器,例如支付宝关闭手势密码就是因为其通过大数据可以识别用户平常使用的“指压感应”、“接触面积”、“时间间隔”习惯等等,从而辨别出支付宝是否被盗用。
新技术二:区块链
前段时间有人高喊“比特币已死,但区块链永存”,而区块链技术的价值也正在被国际社会接受,去年9月份开始,包括高盛、摩根大通、瑞士联合银行在内的42家银行加入R3CEV区块链联盟让一直游离在主流金融行业边缘的区块链的位置正在被扶正。
但是传统银行虽然如此主动却并不算积极,笔者认为这正是行业发展倒逼传统金融机构一次小心试探,因为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就是消除传统金融机构的第三方信用中介功能。区块链作为虚拟货币的生产机制,其实更加适合互联网金融,其分布式记账,即去中心化以自证信用、开放性以及信息较难篡改特性让其在互联网金融应用层技术上极具发展前景。
关于互联网金融和传统金融的关系,一直都备受争论。有人将互联网颠覆实业的案例翻来开对比,以求证互联网金融取代传统金融结论;而有人则表示传统金融行业树大根深,互联网金融难以触其根本。
在公婆各有理的情况下,笔者也尝试自己做一个预测,或许目前两者之间的竞争仍旧激烈,但未来大趋势是,传统金融行业将被管道化,成为资金流动的“水管”,就如同现如今的电信运营商已成为事实上的流量通道一样,而互联网金融则是终端服务商,即“水龙头”。只不过对于金融这种关系利害的行业,这条路可能会走的异常艰辛。
收藏文章 & 喜欢 0
不感兴趣 0
绑定新浪微博登录
您的用户名和邮箱不会被公开,请放心填写! *
邮箱 (必填):
后提交您的问题。
2016年八月
绑定QQ登录绑定新浪微博登录
请输入您的用户名或电子邮箱地址。您会收到一封包含创建新密码链接的电子邮件。
用户名或邮箱
用户名只支持英文及数字,请不要少于5个字符。
绑定QQ登录绑定新浪微博登录2015年下半年以来,专注于个人消费金融业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迅速兴起,也就是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P2P模式不同的是,二者虽然都属于互联网金融服务范畴,但是服务的借款对象截然不同,也就是资产端的不同,以下从资产端方面,看看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P2P的根本区别。
一、资产端:中小微企业与个人消费
在传统P2P平台进行投资理财的资金,一般是借给了有资金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可能用于厂房扩建,可能是用于企业运营,也可能是过桥资金,钱借给企业以后被花在哪里,投资人很难一一查证。
互联网消费金融,顾名思义,就是向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方式。比如在美利金融平台,投资人的钱借给了有消费需求的年轻人,他们无论是买一部手机,还是是买一辆二手车,都是在消费场景中确切发生的,借款人虽然提交借款申请,但是,美利金融和合作商户进行现金结算,借款人拿到手的是他分期购买的商品实物。也就是说,每一笔借款都有明确的借款目的,投资人知道自己的钱被买了什么。
二、风险管理:线下审核与反欺诈
传统金融对借款项目审核,多为线下审核,通过“三品”、“三表”、“三单”这九条审贷主线进行审核,但是,由于国内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经营不规范、财务报表不健全等特点,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很多小微企业的流水不走企业,而是通过实际控制人对账单来体现,这就要求对企业的对账单及实际控制人的对账单一并审核。对于依赖线下风控手段的传统P2P而言,一方面中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各异,所以在审批过程中存在各类问题;另一方面,互联网的高效率与线下繁杂的风控流程具有一定程度的服务不对称性,所以,传统P2P对小微企业的风险把控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风控方面,互联网消费金融逐渐建立高效、高预测能力的申请评分模型,实现利用大数据来交叉验证的反欺诈技术,比如美利金融,所有的借款客户在开发、征信、审批、对接到平台的过程中都由美利金融的工作人员完成,不依赖任何第三方。另外,用户借钱买一部手机,他的还款能力本身没有问题,主要是他的还款意愿,在这个层面上,就可以通过交叉验证诸多信息把认为存在潜在欺诈倾向的人群驱逐出去。
三、发展环境:经营压力与消费驱动
目前来看,在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之下,小微企业的生存压力逐渐变大,尤其是各种社会资源更青睐大中型企业,令小微企业发展受限。虽然国家不断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但收效甚微,在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过程中,这一现状可能仍会持续,尤其年底即将迎来新的“用工荒”,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压力巨大。
不久前,在G20峰会上,习近平表示,2015年前三季度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60%。近年来,国家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数据显示,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维持在2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预计2019年将超过37万亿,相较于2015年增长1倍。简单来说,就是消费市场巨大且受国家政策支持。
目前,传统P2P面临资产荒问题,其实也是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优质的中小微企业资产数量日益减少有很大关系,而与之相反的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鼓励下,国内消费市场对消费信贷的需求正逐渐加大。浅析互联网P2P与个人消费金融的差异
今年下半年以来,个人的概念越来越火,不少做金融纷纷转型消费金融。最著名的就是有利网拆分,原有利网刘雁南另起平台美利金融,专注做个人消费金融。
什么是个人消费金融呢?消费金融和互联网P2P金融有什么差别?要探究这两者之间的,得先从两者的发展历程上来循迹。
&&& P2P发展之路
大概念的互联网金融是包括很多形态的互联网金融,从2013年开始。这一年里,一向&门禁森严&的金融业出现了众多&搅局者&。依托云计算、社交网络、搜索引擎等信息科技,凭借用户、渠道、流量等独特优势,互联网企业探索出一套不同于传统金融机构的业务模式,并逐渐搭建起了自己的金融版图。其中,发展最快的无疑是P2P借贷平台,美利金融的CEO刘雁南,就是在这一年里正式上线有利网,走上了互联网金融创业之路。
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即&个人对个人&,是一种新生代的民间借贷形式。P2P理财是指以公司为中介机构,以互联网网络为平台,把借贷双方对接起来实现各自的借贷需求。借款方可以是无抵押贷款或是有抵押贷款,而中介一般是收取双方或单方的手续费为盈利目的或者是赚取一定息差为盈利目的的新型理财模式。
尽管与传统金融业相比,P2P借贷行业的基数规模并不大,但其年增长速度却超过300%。而根据行业数据分析机构的推测,该行业交易规模2013年或超千亿元。
&&& P2P问题隐现
P2P平台繁荣的背后,其实是金融压抑下的必然性需求,有需求的人得不到服务,有供给的资金无处可去,两者交叉之下,便出现了众多P2P网贷平台。
但是随着P2P的发展,在经历过生如夏花般绚烂绽放的爆发期之后,P2P的问题开始出现。从2013年到2015年,随着这三年大跃进式的加杠杆以及基础宏观经济的走弱,很多P2P机构的资产质量出现了快速恶化的趋势,一大批以企业经营周转为目的的贷款出现逾期、坏账比例显著高升的情况。个人信贷方面,由于我国的公民信用体系并不健全,平台与平台之间缺乏联系和沟通,也出现了一名借款人在多家网络借款平台同时进行信用借贷的问题。最为著名的是天津一个网名叫坦克的借款人,在多家平台借款总额高达达到500多万,这笔借款最终因逾期成为各个平台的坏账。恶性循环下去,不少地方的P2P网贷频繁出现自融、诈骗、卷款潜逃(跑路)等事件。
据统计,截至2015年7月底,累计问题平台达到976家,P2P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达3259家(含问题平台)。在卷款潜逃、项目变黄、合作崩盘、银行资本系进场等压力考验下,风雨摇摆中的P2P行业面临着新一轮洗牌。
&&& 风控保障催生个人消费金融
互联网金融最关键的核心其实就是风控管理,所有坏账都是来自于坏项目。在互联网P2P突飞猛进的同时,一种基于以消费为目的的消费贷款因其风控好,坏账率低,从而被行业普遍看好。与传统P2P相比,个人消费金融具有单笔授信额度小、审批速度快、无需抵押担保、服务方式灵活、贷款期限短等独特优势。
传统P2P金融与个人消费金融贷款最大的不同是用户的不同,而用户的不同,可能导致的风控管理就不同。传统P2P金融的用户主要是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但个人消费金融则面向个人消费者。
与小微企业相比,个人消费者在几个层面上的综合风险更低。第一,消费金融依托消费场景,给借款客户实际提供的是&商品&(车,手机)而非现金。消费金融机构和合作商户进行现金结算。借款客户的贷款目的更为明确且真实;第二,对宏观经济依赖较小,尤其是现在随着经济发展速度下行,人民币降息、贬值、美元生息所可能带来的资本出逃引发的经济不景气;第三,单笔借款额更低,更分散(3C笔均3000,二手车笔均60000);第四,还款能力有保障(工资和利润相比更为稳定);第五,长期来看更符合国家消费升级,从投资拉动转向消费拉动的经济转型步伐。
此外,在获取用户的方式、前置控制风险方面,个人消费金融显然更优。个人消费贷款是和消费场景相结合来获取借款客户的,在借款目的上,反欺诈审核就比P2P借贷更为先进。
或许是高层决策者也看到了消费金融的先进之处,2015年6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放开消费金融市场准入,将原在16个城市开展的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扩大至全国,审批权下放到省级部门,鼓励符合条件的民间资本、国内外银行业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其中,特别提及&鼓励符合条件的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消费金融公司,进一步刺激线上消费金融的发展热情,一股新的消费金融热潮正在兴起。
(编辑:yaodaohui)
本文来源:财经网
关键词阅读: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您的位置:
谈谈互联网金融被看好的这三种模式
日 11:21字体: |
| 中国企业家网
摘要:今年,P2P网贷行业的发展一直让投资人信心不足。5月24日,据盈灿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底,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1598家,仅2016年度前4个月就有335家。一场全球范围内的P2P严打正在酝酿。
  (原标题:互联网金融这三种模式被看好)   日消息,今年,行业的发展一直让投资人信心不足。5月24日,据盈灿咨询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4月底,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达到1598家,仅2016年度前4个月就有335家。一场全球范围内的严打正在酝酿。  最近,在与一家国内大型互联网金融公司聊天时,对方严肃的强调。“我们现在不谈互联网金融、不谈P2P,只谈Fintech。”Fintech一词来源于三年前的美国,美国没有互联网金融这一概述,与之相近的只是传统金融+技术,简言之Fintech。  在美国Fintech更多体现的是技术如何帮助传统金融提升效率、降低成本,以及完善用户体验。如大数据征信、智能投顾技术等。  2016年上半年,Fintech一词开始在中国互联网金融圈蔓延开来。  积木盒子、宜信、玖富、爱钱进……无论大小,Fintech成为这些公司对外宣传的核心词汇。  其实,Fintech在国内被热炒,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业出于对P2P、网络信贷、互联网金融这些词的忌讳。  2015年末,e租宝、泛亚、大大集团,打着互联网金融、P2P信贷旗号,进行非法集资的这些企业共计涉及到千亿资金,这些资金背后就是曾通老百姓的血本无归、欲哭无泪。  去年7月,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但是,情况并没有明显好转。5月20日,广东e速贷被警方突击调查,大批身着特警制服的警员聚集在e速贷公司。这是一家成立已经快6年的P2P平台,交易额近71亿元。有媒体从公安部了解到,当前非法集资犯罪发案数高位运行,年立案数由过去的两三千起大幅攀升至上万起,大案增幅明显,互联网金融成为非法集资高风险领域,新型犯罪手法不断涌现。  正如多年前创业者们担心的一样,P2P的跑路、兑付危机愈演愈烈,终于,给这一产业造成致命重创。专业点叫“劣币驱逐良币”,通俗点就是“一条鱼腥了一锅汤”。  更让行业沮丧的是,全球第一家美国的网络信贷公司LendingClub也传出丑闻。  2016年5月初,来自LendingClub一项内部调查发现公司存在违规放贷的问题,首席执行官(CEO)兼董事长雷诺·拉普朗什(RenaudLaplanche)及另三名高级经理已经辞职。第一独立董事斯克特·桑伯恩(ScottSanborn)将担任代理CEO,汉斯·莫里斯(HansMorris)将担任新增设的执行主席一职。  5月9日美股开盘后,Lending Club崩盘,包括OnDeck Capital、Prosper在内的其它几大P2P平台,股价都不同程度下跌。5月,Lending Club股价最严重时跌幅近50%。不过,昨天又有新闻报道,Lending Club迎来了白衣骑士盛大陈天桥,盛大宣布将持有11.7%Lending Club股份,这一消息助力Lending Club盘前大涨8%。  但从业内报道来看,陈天桥也许并非看好Lending Club,只是不小心踩雷秒变股东。来自优聚金融的消息,中国前首富陈天桥在Lending Club崩盘之前就已巨资入股。  今年上半年,一场全球范围内的P2P严打正在酝酿。  5月10日,美国财政部发布了《在线借贷市场的挑战与机遇》白皮书。这份白皮书基于向100多个涉及在线借贷的机构和专家个人提出了咨询问卷,涵盖在线借贷平台(如Lending Club,Prosper,SoFi),投资人,商会,中小企业促进团队、学术界,以及传统金融机构等。  4月14日,我国央行牵头多个部委出台《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为期一年的互联网金融领域专享整治即将展开。  据悉,该方案对目前互联网金融领域易出风险的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方案要求P2P网络借贷平台和股权未经批准不得从事资产管理、债权或股权转让、高风险证券市场配资等金融业务。P2P网络借贷平台和股权众筹平台客户资金与自有资金应分账管理,遵循专业化运营原则,严格落实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要求,选择符合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资金存管机构,保护客户资金安全,不得挪用或占用客户资金。  而来自北京青年报的消息,从6月15日起,北京市11个部门将联合加强非法集资活动中金融类广告监管。北京市工商局等11个部门已经出台《关于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活动中加强金融投资理财类广告监管有关工作的实施意见》。  一大批中小型P2P平台即将消失。P2P寒冬是否已经到来?“Lending Club事件对行业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警示,P2P这个行业已经越过了过去巅峰发展的时代,现在是处于被大众批评的谷底时期,未来会回到一个大众逐渐接受的稳定状态。”Lendit总裁Jason Jones说。Lendit是知名的Fintech行业智库。  再回看中国,行业严管之下,中小P2P网贷即使是合规,资产荒时代也让单一业务模式的他们不得不进入微利时代。  未来,互联网金融领域的三种模式也许不仅不会受到监管束缚,可能在行业大洗牌之后,真正的价值得以体现。  一是,信息中介,信用评级。这些平台为投资人提供P2P信贷的搜索、评级,推荐等服务。类似于P2P领域的天猫。如陆金所的“人民公社”,融360等。但是,这种模式有门槛要求,没有三四年的积累,很难打开市场。  二是,基于传统企业的供应链金融、消费金融。传统企业本身就具备产业链优势,同时也可以为P2P进行担保背书。目前,很多传统企业开始从内部孵化互联网金融业务,有的甚至收购成熟的互联网金融公司。海融易就是海尔旗下的互联网金融公司,与海尔2万多家网点合作,主打供应链金融。虽然是海尔旗下,但海融易管理完全由一把手王伟负责,而且不影响海融易在公开市场的融资。  三是,场景金融。当然,这与传统行业还是密不可分。甚至从去年开始,就已经有互联网金融公司专攻场景金融。伴随着具体场景产生大数据,金融业务会自然而然的融入人们的生活各个方面,在互联网和金融的融合发展趋势下,场景化渗透的形式是未来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从发展创新来看,互联网金融平台可以自身制造、构建金融场景,也可以变成金融设计公司跟场景合作。如目前主打文化娱乐产业场景金融的91金融。  当然,除了模式创新,行业严打之下,互联网金融企业的当务之急还是合规、透明与风控,银行托管已经成为硬性指标,必须提上日程;广告宣传从制度上已经受限,那么,吸引知名投资机构背书也许成为了更好的出路。
责任编辑去去( 本文转自:“中国企业家网”, 不代表中金网立场 )
文章关键词:
/ 05月26日 10:49
/ 05月26日 10:39
/ 05月26日 10:36
/ 05月25日 16:42
/ 05月25日 16:31
/ 05月25日 16:22
/ 05月25日 16:14
【免责声明】 中金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中金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信息并未经过本网站证实,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操作 1505.78%100%215.3%100%34.1%100%4-3.56%50%5-5.05%33.33%
Aug30+2.5侦测中侦测中侦测中
Copyright (C)
中金网 .cn 沪ICP备号-1
版权所有 复制必究您当前的位置 :&&&&&&
三大点解析: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P2P有何不同?
 编辑:艾文
  2015年下半年以来,专注于个人消费金融业务的互联网金融服务迅速兴起,也就是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P2P模式不同的是,二者虽然都属于互联网金融服务范畴,但是服务的借款对象截然不同,也就是资产端的不同,以下从资产端方面,看看互联网消费金融与传统P2P的根本区别。
  一、资产端:中小微企业与个人消费
  在传统P2P平台进行投资理财的资金,一般是借给了有资金需求的中小微企业,可能用于厂房扩建,可能是用于企业运营,也可能是过桥资金,钱借给企业以后被花在哪里,投资人很难一一查证。
  互联网消费金融,顾名思义,就是向消费者提供消费贷款的互联网金融服务方式。比如在美利金融平台,投资人的钱借给了有消费需求的年轻人,他们无论是买一部手机,还是是买一辆二手车,都是在消费场景中确切发生的,借款人虽然提交借款申请,但是,美利金融和合作商户进行现金结算,借款人拿到手的是他分期购买的商品实物。也就是说,每一笔借款都有明确的借款目的,投资人知道自己的钱被买了什么。
  二、风险管理:线下审核与反欺诈
  传统金融对借款项目审核,多为线下审核,通过“三品”、“三表”、“三单”这九条审贷主线进行审核,但是,由于国内小微企业(含个体工商户)经营不规范、财务报表不健全等特点,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很多小微企业的流水不走企业,而是通过实际控制人对账单来体现,这就要求对企业的对账单及实际控制人的对账单一并审核。对于依赖线下风控手段的传统P2P而言,一方面中小微企业经营特点各异,所以在审批过程中存在各类问题;另一方面,互联网的高效率与线下繁杂的风控流程具有一定程度的服务不对称性,所以,传统P2P对小微企业的风险把控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风控方面,互联网消费金融逐渐建立高效、高预测能力的申请评分模型,实现利用大数据来交叉验证的反欺诈技术,比如美利金融,所有的借款客户在开发、征信、审批、对接到平台的过程中都由美利金融的工作人员完成,不依赖任何第三方。另外,用户借钱买一部手机,他的还款能力本身没有问题,主要是他的还款意愿,在这个层面上,就可以通过交叉验证诸多信息把认为存在潜在欺诈倾向的人群驱逐出去。
  三、发展环境:经营压力与消费驱动
  目前来看,在宏观经济环境不景气的背景之下,小微企业的生存压力逐渐变大,尤其是各种社会资源更青睐大中型企业,令小微企业发展受限。虽然国家不断鼓励中小微企业发展,但收效甚微,在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过程中,这一现状可能仍会持续,尤其年底即将迎来新的“用工荒”,对于劳动密集型的中小微企业来说,压力巨大。
  不久前,在G20峰会上,习近平表示,2015年前三季度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近60%。近年来,国家消费政策持续发力,数据显示,年中国消费信贷规模将维持在20%左右的复合增长率,预计2019年将超过37万亿,相较于2015年增长1倍。简单来说,就是消费市场巨大且受国家政策支持。
  目前,传统P2P面临资产荒问题,其实也是与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优质的中小微企业资产数量日益减少有很大关系,而与之相反的是,在国家政策的大力鼓励下,国内消费市场对消费信贷的需求正逐渐加大。
新闻纠错:022-
我来说两句
?&??????????????
热点新闻排行榜
|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2- | 举报邮箱:jubao@ |
(C) 2000-.cn, Tianjin ENORTH NETNEWS Co.,LTD.All rights
本网站由天津北方网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互联网p2p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