渤海人寿保险险种介绍,险种渤海人寿福慧双足年金保险B款

短期保险留“后患” 渤海人寿保费负增长
4月规模保费仅为3月万分之二,原保险保费为负;主打产品受新政限制,退保压力将致现金流为负
保监会中短期保险产品监管新规的出台,让主打中短期产品的渤海人寿在保费收入上“栽了跟头”。
今年3月,保监会宣布叫停保单存续期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在失去了这一主打产品的支撑后,渤海人寿规模保费收入由3月份的69.4亿元骤然缩水至4月份的113.43万元,仅为3月份的万分之二,原保险保费甚至出现负增长。
随着主力险种中短期保险的业务受限,以及过往销售的短期产品带来的退保压力面前,渤海人寿未来的资金流动性也拉响“警报”。渤海人寿在报告中称,预计未来一个季度的公司现金流将为负值。
  4月规模保费不及3月零头
  凭借中短期产品实现保费激增的渤海人寿,却在今年4月份的保费收入上“跌了坑”。保监会近日公布的1-4月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显示,4月份渤海人寿的规模保费仅为113.43万元,仅为3月份的万分之二,原保险保费甚至出现负增长。
  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渤海人寿累计规模保费为171.3亿元,位列中资寿险公司规模保费排名的第24位。具体来看,前3个月,渤海人寿的规模保费分别为31.54亿元、70.35亿元和69.4亿元。而与之相比,渤海人寿4月份113.43万元的规模保费仅为3月份的万分之二。
  渤海人寿成立于日,第一大股东为海航资本旗下的渤海金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而根据保监会公布的2015年度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数据,仅在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渤海人寿的规模保费便升至33.3亿元,在中资寿险公司中排名第40位。
  寿险公司的规模保费包括原保险保费收入与会计准则中不被视为保费收入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以及“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三个部分。新京报记者比对后发现,在账面上,4月份规模保费收入环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渤海人寿当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的大幅降低。
  数据显示,渤海人寿4月份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137.44万元,而3月份和2月份,该项收入分别为58.7亿元与49.11亿元,分别占规模保费的85%和70%。
  相比之下,渤海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的占比就小了很多,3月和2月,渤海人寿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7亿元和21.24亿元,而在4月,这一收入则直降至-24万元。
  短期理财险受限“拖累”保费
  一位保险公司精算师表示,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是反映万能险保费的主要指标。而事实上,包括万能险在内,大量发行收益率高、保障成分低、容易销售的理财型保险产品,曾是渤海人寿扩大保费规模的捷径之一。
  渤海人寿官网显示,公司主要的万能保险产品有5个,包括福禄永益A款年金保险(万能型)、福禄永益B款年金保险(万能型)、福禄永富B款年金保险(万能型)、附加安康稳盈两全保险(万能型)以及团体年金保险(万能型)。新京报记者发现,这些产品近期的年化结算利率均在5.6%至6.5%之间。
  渤海人寿也曾公开表示,中短期产品是公司销售的主力险种。
  不过,今年3月份,保监会正式发布通知对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进行规范。自3月21日起,保险公司不得开发和销售预期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同时保险公司该类产品的规模要与投入资本和净资产挂钩。此前电商平台热销的中短期高收益万能险便属于这类产品。
  受新政影响,渤海人寿旗下多款保险产品已经下架。其官网显示,截至3月20日23点59分,包括福禄永益A款和B款年金险、福禄永富B款年金保险在内的3款万能险及福慧双足年金险等产品已经暂停销售。
  一位寿险公司的管理人员向记者表示,保费增速放缓与监管新政有直接关系,但不可否认,部分险企也在进行主动或被动的业务调整。
  对于新规对渤海人寿保费收入的影响,新京报记者向渤海人寿发出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除了渤海人寿之外,包括华夏人寿、生命人寿以及前海人寿在内的众多中小险企,4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也遭遇增速下滑。其中,生命人寿4月份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较3月份环比下滑96%,前海人寿、华夏人寿分别环比下降61.7%与47.6%。
  与渤海人寿不同的是,上述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均在增加。有分析认为,这也表明它们更加注重传统寿险业务的发展。
  “退保危机”将致入不敷出
  保费增速放缓的同时,渤海人寿资本金的消耗还在增加。渤海人寿公布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渤海人寿2016年一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670.68%,较2015年四季度末的1150.03%大幅下滑。
  一位保险学者表示,偿付能力跟险种有关。主推万能险等投资型险种的保险公司,对其偿付能力要求会更高。简单地说,同样规模的保费,投资型险种占比越高,对保险公司的资本金要求也就越高。
  渤海人寿在报告中称,一季度渤海人寿的净现金流为1.75亿元。而在未来一个季度,渤海人寿基本情景下的净现金流为-19.35亿元,压力情景和自测情景下的净现金流均为负值。
  对于现金流出现压力的原因,渤海人寿方面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目前销售主力险种是中短期产品,由于中国保监会最近下发《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公司无法再销售中短期存续产品。”渤海人寿称,预计未来几个季度退保压力增加,导致未来季度新业务现金流入无法弥补退保支出。
  退保压力可能导致资金流动性风险,而当务之急便是补充流动资金。渤海人寿也表示,将“分阶段估计未来退保金额,准备充足现金及流动性资产以应对公司面临的退保。”
  而据新京报记者了解,早在今年初,渤海人寿就已经开始筹划增资事宜。大股东渤海金控此前发布公告称,拟将渤海人寿的注册资本由58亿元增至200亿元,以加强其资本实力。
  前述寿险公司管理人员认为,即使没有中短期产品监管新政,在低利率的背景下,靠短期理财险扩大保费规模并依靠投资取得收益的模式能否持续,也值得商榷。
  ■ 分析
  中小险企可尝试税优健康险、重疾险
  根据渤海人寿披露的数据,该公司今年一季度的净亏损为3.37亿元,而其2015年财报公布的净利润为8094万元。关于未来的业务发展计划,新京报记者联系到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并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中短存续期产品新规的出台,短期内对依靠理财险起家的保险公司会有不良影响,可能体现在保费收入、市场份额的缩减以及不能续售带来的退保压力等方面。“但长期来看是件好事,对中小险企来说,如果仅靠理财产品短期冲量对长期发展并没好处,而需要把业务、技术、人才能基础积累好。现阶段应该调整产品结构,是突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契机”。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新规出台后,一些险企也在逐步减少对短期高现价保单的依赖。其中,生命人寿增加了个人寿险业务比重,该公司2015年报显示,个人寿险带来了598亿元保费,成为增长主力。与此同时,今年前4个月,该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已经达到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的1.69倍。而华夏人寿内部人士也透露,此前华夏人寿已将保费收入增速进行下调,今年更加注重银保期交业务、个险渠道以及电商转型等方面。
  一位保险行业分析师表示,短期保险规模受限,接下来中小型险企可以去发展正好5年或者5年以上的储蓄型保险产品,可以万能险、分红险的形式。除此之外,也可以发展投连险。
  王国军认为,中小险企在产品创新上应有所突破,并非只有投资型产品受追捧,比如税优健康险、重疾险都值得一试。“可结合前期品牌的积累,再通过互联网渠道以较低的成本推出。”记者 陈鹏
[责任编辑:潍坊报业集团主办
山东省重点新闻网站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短期保险留“后患” 渤海人寿保费负增长
来源:新京报
4月规模保费仅为3月万分之二,原保险保费为负;主打产品受新政限制,退保压力将致现金流为负
保监会中短期保险产品监管新规的出台,让主打中短期产品的渤海人寿在保费收入上“栽了跟头”。
今年3月,保监会宣布叫停保单存续期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在失去了这一主打产品的支撑后,渤海人寿规模保费收入由3月份的69.4亿元骤然缩水至4月份的113.43万元,仅为3月份的万分之二,原保险保费甚至出现负增长。
随着主力险种中短期保险的业务受限,以及过往销售的短期产品带来的退保压力面前,渤海人寿未来的资金流动性也拉响“警报”。渤海人寿在报告中称,预计未来一个季度的公司现金流将为负值。
4月规模保费不及3月零头
凭借中短期产品实现保费激增的渤海人寿,却在今年4月份的保费收入上“跌了坑”。保监会近日公布的1-4月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显示,4月份渤海人寿的规模保费仅为113.43万元,仅为3月份的万分之二,原保险保费甚至出现负增长。
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渤海人寿累计规模保费为171.3亿元,位列中资寿险公司规模保费排名的第24位。具体来看,前3个月,渤海人寿的规模保费分别为31.54亿元、70.35亿元和69.4亿元。而与之相比,渤海人寿4月份113.43万元的规模保费仅为3月份的万分之二。
渤海人寿成立于日,第一大股东为海航资本旗下的渤海金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而根据保监会公布的2015年度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数据,仅在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渤海人寿的规模保费便升至33.3亿元,在中资寿险公司中排名第40位。
寿险公司的规模保费包括原保险保费收入与会计准则中不被视为保费收入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以及“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三个部分。新京报记者比对后发现,在账面上,4月份规模保费收入环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渤海人寿当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的大幅降低。
数据显示,渤海人寿4月份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137.44万元,而3月份和2月份,该项收入分别为58.7亿元与49.11亿元,分别占规模保费的85%和70%。
相比之下,渤海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的占比就小了很多,3月和2月,渤海人寿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7亿元和21.24亿元,而在4月,这一收入则直降至-24万元。
短期理财险受限“拖累”保费
一位保险公司精算师表示,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是反映万能险保费的主要指标。而事实上,包括万能险在内,大量发行收益率高、保障成分低、容易销售的理财型保险产品,曾是渤海人寿扩大保费规模的捷径之一。
渤海人寿官网显示,公司主要的万能保险产品有5个,包括福禄永益A款年金保险(万能型)、福禄永益B款年金保险(万能型)、福禄永富B款年金保险(万能型)、附加安康稳盈两全保险(万能型)以及团体年金保险(万能型)。新京报记者发现,这些产品近期的年化结算利率均在5.6%至6.5%之间。
渤海人寿也曾公开表示,中短期产品是公司销售的主力险种。
不过,今年3月份,保监会正式发布通知对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进行规范。自3月21日起,保险公司不得开发和销售预期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同时保险公司该类产品的规模要与投入资本和净资产挂钩。此前电商平台热销的中短期高收益万能险便属于这类产品。
受新政影响,渤海人寿旗下多款保险产品已经下架。其官网显示,截至3月20日23点59分,包括福禄永益A款和B款年金险、福禄永富B款年金保险在内的3款万能险及福慧双足年金险等产品已经暂停销售。
一位寿险公司的管理人员向记者表示,保费增速放缓与监管新政有直接关系,但不可否认,部分险企也在进行主动或被动的业务调整。
对于新规对渤海人寿保费收入的影响,新京报记者向渤海人寿发出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除了渤海人寿之外,包括华夏人寿、生命人寿以及前海人寿在内的众多中小险企,4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也遭遇增速下滑。其中,生命人寿4月份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较3月份环比下滑96%,前海人寿、华夏人寿分别环比下降61.7%与47.6%。
与渤海人寿不同的是,上述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均在增加。有分析认为,这也表明它们更加注重传统寿险业务的发展。
“退保危机”将致入不敷出
保费增速放缓的同时,渤海人寿资本金的消耗还在增加。渤海人寿公布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渤海人寿2016年一季度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670.68%,较2015年四季度末的1150.03%大幅下滑。
一位保险学者表示,偿付能力跟险种有关。主推万能险等投资型险种的保险公司,对其偿付能力要求会更高。简单地说,同样规模的保费,投资型险种占比越高,对保险公司的资本金要求也就越高。
渤海人寿在报告中称,一季度渤海人寿的净现金流为1.75亿元。而在未来一个季度,渤海人寿基本情景下的净现金流为-19.35亿元,压力情景和自测情景下的净现金流均为负值。
对于现金流出现压力的原因,渤海人寿方面表示,“主要原因是公司目前销售主力险种是中短期产品,由于中国保监会最近下发《中国保监会关于规范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有关事项的通知》,公司无法再销售中短期存续产品。”渤海人寿称,预计未来几个季度退保压力增加,导致未来季度新业务现金流入无法弥补退保支出。
退保压力可能导致资金流动性风险,而当务之急便是补充流动资金。渤海人寿也表示,将“分阶段估计未来退保金额,准备充足现金及流动性资产以应对公司面临的退保。”
而据新京报记者了解,早在今年初,渤海人寿就已经开始筹划增资事宜。大股东渤海金控此前发布公告称,拟将渤海人寿的注册资本由58亿元增至200亿元,以加强其资本实力。
前述寿险公司管理人员认为,即使没有中短期产品监管新政,在低利率的背景下,靠短期理财险扩大保费规模并依靠投资取得收益的模式能否持续,也值得商榷。
中小险企可尝试税优健康险、重疾险
根据渤海人寿披露的数据,该公司今年一季度的净亏损为3.37亿元,而其2015年财报公布的净利润为8094万元。关于未来的业务发展计划,新京报记者联系到渤海人寿相关负责人并发去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
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中短存续期产品新规的出台,短期内对依靠理财险起家的保险公司会有不良影响,可能体现在保费收入、市场份额的缩减以及不能续售带来的退保压力等方面。“但长期来看是件好事,对中小险企来说,如果仅靠理财产品短期冲量对长期发展并没好处,而需要把业务、技术、人才能基础积累好。现阶段应该调整产品结构,是突出自己核心竞争力的契机”。
据新京报记者了解,新规出台后,一些险企也在逐步减少对短期高现价保单的依赖。其中,生命人寿增加了个人寿险业务比重,该公司2015年报显示,个人寿险带来了598亿元保费,成为增长主力。与此同时,今年前4个月,该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已经达到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的1.69倍。而华夏人寿内部人士也透露,此前华夏人寿已将保费收入增速进行下调,今年更加注重银保期交业务、个险渠道以及电商转型等方面。
一位保险行业分析师表示,短期保险规模受限,接下来中小型险企可以去发展正好5年或者5年以上的储蓄型保险产品,可以万能险、分红险的形式。除此之外,也可以发展投连险。
王国军认为,中小险企在产品创新上应有所突破,并非只有投资型产品受追捧,比如税优健康险、重疾险都值得一试。“可结合前期品牌的积累,再通过互联网渠道以较低的成本推出。”记者 陈鹏关心潍坊大事小情,就关注潍坊新闻网官方微信(微信号:wfnews001)!
责任编辑:
 相关新闻
潍坊报业集团主办 & 网站备案号:
新闻热线: 广告热线: 邮 箱:
版权所有:潍坊报业集团(潍坊日报社) 潍坊新闻网络传媒有限公司 &渤海人寿注册资本猛增50亿 海航旗下公司成第一大股东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黄俊玲  开业不到一年的渤海人寿,日前获得大手笔增资!  保监会上周发布《关于渤海人寿变更注册资本的批复》,同意渤海人寿注册资本变更为58亿元。资料显示,成立于2014年12月的渤海人寿,此次增资前注册资本仅8亿元,这也意味着公司此次一举获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得股东50亿元增资!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此前业界曾传言渤海人寿是集团旗下新筹建的寿险企业,但在渤海人寿的六家发起人股东中,却并未出现海航集团的身影。不过,这一情况随着此次增资结束已不复存在,渤海人寿作为海航集团旗下保险版图新成员的身份已然明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到,紧随保监会的公告之后,10月29日,由海航集团旗下海航资本控股的(000415,SZ)发布《关于增资渤海人寿的进展公告》,显示此次增资后,渤海租赁持有渤海人寿11.6亿股,占增资后总股本的20%,成为渤海人寿第一大股东。  前五大股东均为新面孔  资料显示,渤海人寿成立于2014年12月,是首家在天津自贸区内注册成立的专业寿险公司。公司由国瑞兴业(北京)、锦宸集团、硅谷天堂资产管理集团、北京中佰龙置业、北京中化兴源投资、上海元序石化电力燃料等6家公司共同发起筹建,最初注册资本为8亿元,目标定位于“建成创新型互联网保险公司”。其董事长为郭健,总经理为闻安民。此次增资前,前述6家公司对渤海人寿的持股比例分别为20%、20%、20%、20%、10%和10%。  虽然渤海人寿6家创始股东与海航集团并无关联,但事实上,从筹备开始,渤海人寿即被业界视为海航集团布局保险业的又一力作。一个可以佐证的信息是:渤海人寿的现任法人代表和总裁均有在海航旗下企业工作的经历。公开资料显示,渤海人寿法人代表郭健是海航资本总裁助理,总经理闻安民曾任新光海航人寿董事长。不仅如此,在海航入股的保险企业――华安保险的新闻稿中,也曾明确将渤海人寿称为“兄弟企业”,对渤海人寿的介绍是:“渤海人寿作为海航集团旗下新筹建的寿险企业,与华安保险缔结战略合作关系,可谓是"兄弟之盟"。”  而随着此次渤海人寿获股东大手笔增资,渤海人寿作为海航集团旗下保险版图新成员的身份已然明朗!  渤海人寿相关人士在与《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交流时透露,此次增资之后新增了不少股东,股东数量达到十多家。其中,第一大股东是渤海租赁。资料显示,截至9月30日,海航资本对渤海租赁持股比例为44.64%,为其第一大股东。  此外,记者留意到,经过此轮增资,渤海人寿持股5%以上的股东出现巨变。昨日(11月2日)渤海人寿官网最新披露的,持股比例在5%以上的5家股东全部为新面孔,即:渤海租赁,持股20%;天津天保控股,持股比例18.97%;宁波君安物产,持股比例11.33%、江苏凌云置业,持股比例11.14%、北京莱福资本,持股比例5.22%。  值得一提的是,宁波君安物产也曾出现在海航集团旗下的民安财险股东名单中,持股比例为20%。  海航背景高管云集  资料显示,海航集团此前已大举涉足金融业,其中包括民安财险、华安财险、新光海航人寿、扬子江保险经纪公司、海南通汇保险代理有限公司等5家保险机构。不过,伴随渤海租赁正式现身渤海人寿第一大股东,未来海航集团将如何处理旗下两家寿险公司的关系,也再次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去年即有传闻称海航集团准备从新光海航人寿退出,但目前海航集团官方对此尚无表态。  新光海航人寿成立于2009年3月,总部设在北京,是由新光人寿与海航集团共同组建的合资人寿保险公司,双方持股比例各为50%,目前注册资本金5亿元。《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留意到,与渤海人寿成立不足一年即获股东大手笔增资不同,新光海航人寿目前的情况不容乐观。日,公司官网发布《关于公司偿付能力不足的公告》披露:2015年2季度末,新光海航人寿实际资本为-8451.48万元,最低资本为4702.88万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79.71%,属偿付能力不足类公司。从保费收入来看,今年前9月,新光海航人寿实现保费收入1.19亿元,同比下降36%。与此同时,渤海人寿则实现了15.85亿元的规模保费。  值得注意的是,在渤海人寿官网披露的高管中,有不少具有海航旗下公司从业经历。如渤海人寿六位董事会成员中,有三人具有海航集团旗下企业的工作背景。在渤海人寿的六名监事会成员中有两名具有海航旗下公司从业背景。在渤海人寿的9名高管团队成员中,只有一个没有海航旗下公司的工作背景,即其总精算师陈朝辉,陈朝辉于2015年3月出任渤海人寿的总精算师,此前其先后任职于光大永明人寿和中荷人寿。  其他如渤海人寿的总经理闻安民,曾任新光海航人寿的董事长;副总经理汪军曾任新光海航人寿的副总经理兼董事会秘书。副总经理谢志军曾任新光海航人寿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马昕曾任新光海航人寿总经理助理;副总经理甘树烨曾任扬子江保险经纪总经理;财务负责人赵默曾担任扬子江保险经纪总经理,民安财险副总裁;合规负责人郑华曾任新光海航人寿审计责任人;董事会秘书金伟,曾是新光海航人寿董事长秘书。
(责任编辑:UF020)
原标题:渤海人寿注册资本猛增50亿 海航旗下公司成第一大股东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短期保险留“后患” 渤海人寿保费负增长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保监会中短期保险产品监管新规的出台,让主打中短期产品的渤海人寿在保费收入上“栽了跟头”。数据显示,渤海人寿4月份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137.44万元,而3月份和2月份,该项收入分别为58.7亿元与49.11亿元,分别占规模保费的85%和70%。
 原标题:短期保险留&后患& 渤海人寿保费负增长 保监会中短期保险产品监管新规的出台,让主打中短期产品的渤海人寿在保费收入上&栽了跟头&。  今年3月,保监会宣布叫停保单存续期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在失去了这一主打产品的支撑后,渤海人寿规模保费收入由3月份的69.4亿元骤然缩水至4月份的113.43万元,仅为3月份的万分之二,原保险保费甚至出现负增长。  随着主力险种中短期保险的业务受限,以及过往销售的短期产品带来的退保压力面前,渤海人寿未来的资金流动性也拉响&警报&。渤海人寿在报告中称,预计未来一个季度的公司现金流将为负值。  现象  4月规模保费不及3月零头  凭借中短期产品实现保费激增的渤海人寿,却在今年4月份的保费收入上&跌了坑&。保监会近日公布的1-4月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情况显示,4月份渤海人寿的规模保费仅为113.43万元,仅为3月份的万分之二,原保险保费甚至出现负增长。  保监会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渤海人寿累计规模保费为171.3亿元,位列中资寿险公司规模保费排名的第24位。具体来看,前3个月,渤海人寿的规模保费分别为31.54亿元、70.35亿元和69.4亿元。而与之相比,渤海人寿4月份113.43万元的规模保费仅为3月份的万分之二。  渤海人寿成立于日,第一大股东为海航资本旗下的渤海金控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而根据保监会公布的2015年度人身保险公司保费收入数据,仅在成立后的第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渤海人寿的规模保费便升至33.3亿元,在中资寿险公司中排名第40位。  寿险公司的规模保费包括原保险保费收入与会计准则中不被视为保费收入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以及&投连险独立账户新增交费&三个部分。新京报记者比对后发现,在账面上,4月份规模保费收入环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渤海人寿当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的大幅降低。  数据显示,渤海人寿4月份的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为137.44万元,而3月份和2月份,该项收入分别为58.7亿元与49.11亿元,分别占规模保费的85%和70%。  相比之下,渤海人寿原保险保费收入的占比就小了很多,3月和2月,渤海人寿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分别为10.7亿元和21.24亿元,而在4月,这一收入则直降至-24万元。  原因  短期理财险受限&拖累&保费  一位保险公司精算师表示,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是反映万能险保费的主要指标。而事实上,包括万能险在内,大量发行收益率高、保障成分低、容易销售的理财型保险产品,曾是渤海人寿扩大保费规模的捷径之一。  渤海人寿官网显示,公司主要的万能保险产品有5个,包括福禄永益A款年金保险(万能型)、福禄永益B款年金保险(万能型)、福禄永富B款年金保险(万能型)、附加安康稳盈两全保险(万能型)以及团体年金保险(万能型)。新京报记者发现,这些产品近期的年化结算利率均在5.6%至6.5%之间。  渤海人寿也曾公开表示,中短期产品是公司销售的主力险种。  不过,今年3月份,保监会正式发布通知对中短存续期人身保险产品进行规范。自3月21日起,保险公司不得开发和销售预期60%以上的保单存续时间不满1年的中短存续期产品,同时保险公司该类产品的规模要与投入资本和净资产挂钩。此前电商平台热销的中短期高收益万能险便属于这类产品。  受新政影响,渤海人寿旗下多款保险产品已经下架。其官网显示,截至3月20日23点59分,包括福禄永益A款和B款年金险、福禄永富B款年金保险在内的3款万能险及福慧双足年金险等产品已经暂停销售。  一位寿险公司的管理人员向记者表示,保费增速放缓与监管新政有直接关系,但不可否认,部分险企也在进行主动或被动的业务调整。  对于新规对渤海人寿保费收入的影响,新京报记者向渤海人寿发出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时,尚未收到回复。  除了渤海人寿之外,包括华夏人寿、生命人寿以及前海人寿在内的众多中小险企,4月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也遭遇增速下滑。其中,生命人寿4月份保户投资款新增交费较3月份环比下滑96%,前海人寿、华夏人寿分别环比下降61.7%与47.6%。  与渤海人寿不同的是,上述公司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均在增加。有分析认为,这也表明它们更加注重传统寿险业务的发展。
[责任编辑:王润珠]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人寿险种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