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 特停特停能服众吗

特停龙头股+打击异常交易 监管层对股市超短线操作赶尽杀绝?
12:11:18 | 来源: | 阅读数:76
上交所连续两周发布证券异常交易行为监管典型案例,其中涉及集合竞价虚假申报、强化尾市涨跌停趋势的虚假申报、盘中虚假申报、涨(跌)幅限制价格虚假申报、盘中异常申报、债券异常交易、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异常交易、大宗交易异常等。
  对于擅长超短线操作的游资来说,现在的A股越来越难赚钱,他们甚至担心监管趋严令短期波动性消失,没有波动哪来的交易机会?这种担忧前所未有。
  严防炒作
  近日来,两大交易所对市场爆炒题材股采取了强有力的监管举措。
  上交所连续两周发布证券异常交易行为监管典型案例,其中涉及集合竞价虚假申报、强化尾市涨跌停趋势的虚假申报、盘中虚假申报、涨(跌)幅限制价格虚假申报、盘中异常申报、债券异常交易、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异常交易、大宗交易异常等。
  其中,虚假申报和异常申报这两种是最主要的异常交易行为。异常交易行覆盖了集合竞价、盘中、尾市、大宗交易和特定时间等时段。
  上交所还特别提到,对异常交易行为的监管,主要针对资金交易量大,伴有异常特征,且可能影响正常交易秩序的交易行为。
  而每经援引的市场人士直言,上交所在日常监控中对盘中异常申报加强监管,意味着目前的游资操盘文化将受到极大冲击。据其透露,目前盘中异常申报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游资在拉抬股价过程中形成的&异常申报&,另一种是在打压股价时,也容易出现这种&异常申报&。
  目前很多投资者都有自己的微信群,当一只个股出现有利好或利空的时候,消息扩散很快,投资者在短时间连续多笔申报并成交,导致相关股票在其申报期间发生同向大幅波动。在此期间,该类投资者的成交价格和相关股票价格往往呈现连续上升或下降的趋势。而一些资金量大的游资,可以通过大幅溢价或折价的形式大笔申报,导致个股出现&脉冲式大幅波动&。
  除了上交所,稍早前,深交所也四天内连发三函,谈到从严监管热点题材:
  针对&虚拟现实&、&石墨烯&、&人工智能&、&PE+上市公司&、资本系或合伙企业入主上市公司等热点题材,保持高度敏感,督促公司准确、完整地披露具体情况和对公司的影响,并对存在的风险进行充分揭示,同时细化停牌冷却、内幕交易核查制度,果断遏制市场炒作。
  更直接的&杀手锏&是&特停&&&停牌核查。6月底,华尔街见闻曾介绍过,多家次新股甚至因股价涨幅过大而开展核查,股票申请停牌,其中包括次新股&标杆&、,这两只股票上市以来的累计涨幅均超过800%。
  次日,又有5家次新股集体被&特停&。截止7月中旬,由股价波动异常引起的股票停牌已有14起,包括期间大热的股票、特力A。
  背后大招
  除了特停和打压异常交易,上周市场还流传几个重磅消息:抑制大股东利用通道参与定增,抑制银行理财产品流入股市。
  多家媒体均报道,近日证监会组织券商保荐机构业务负责人和内核人负责人召开《保荐机构专题培训》,关于再融资证监会新增了两大窗口指导:一是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或持有公司5%以上的股东(即大股东),通过非公开发行股票获取上市公司股份的,应直接认购取得,不得通过资管产品或有限合伙等形式参与认购;二是收紧募集资金使用用途,募集资金不得用于非资本性支出。
  之所以给产业资本定增带上紧箍咒,证监会提到了目前的炒作乱象:
  在审核中发现,部分上市公司轻主业,重短期股价,轻长期业绩,重市值管理,轻可行研究,募投项目的选择随波逐流;募投项目用于并购资金池等,没有确定的用途;募投项目的内容披露的背景信息很多,但缺少结合公司具体情况的信息披露,具体的投资内容和商业模式不详;甚至在发行部与上市部之间进行政策套利。
  除此之外,广为流传的银监会市场最严理财新规也给市场带来不小的震动。7月28日,银监会表态称正在研究制定《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目前处于内部研究论证和征求意见阶段。
  按照网上流传的意见稿全文,银监会对理财产品进行限制性投资,其中对股市冲击较大的一条是: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于境内上市公司公开或非公开发行或交易的股票及其受(收)益权。但是对于那些高净值客户、私人银行客户发行的理财产品除外。
  上述这两大手段背后的意图非常清晰:
  1,脱虚向实,让产业资本回归价值创造,而不是流连于资本市场投机。
  2,控制杠杆,场外资金流入股市不少都自带杠杆属性,缺乏足够监管的理财产品也不例外,禁止理财分级,控制理财杠杆比例,限制投入股市都是此理。
  游资遭打击
  随着监管日趋严厉,有利于引导价值投资理念回归,以往游资的操盘模式将不得不转变。《每日经济新闻》援引业内人士表示,游资&打板&或许是最先受到影响的,也是受冲击最大的。
  短期来看,市场波动性或将减少:
  有私募表示,随着监管强化,必然会降低市场股票价格的波动幅度,对过去凭借资金优势,通过拉高股价出货或打低股价低吸获取博弈投资收益,甚至坐庄拉高股价套现获取投资收益的盈利模式的投资者来说,这样的监管力度无疑对他们是巨大的打击。但是这样的转变有一个过程,而监管的日趋严厉对过去长时间靠炒作、打涨停板获取博弈收益的人来说,是一个打击,这部分资金是市场最活跃的资金,短期市场会波动减少。(华尔街见闻 刘晓翠)
理想财富官方微信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股市 特停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