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否打赢南海战争在南海如果赢了,会得到多少的黄金

南海问题升温 国债、股票谁会迎来投资机会_凤凰财经
南海问题升温 国债、股票谁会迎来投资机会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昨日海牙国际仲裁法庭公布菲律宾诉中国南海案仲裁结果,我国外交部当即郑重声明该裁决是无效的,没有拘束力,中国不接受、不承认菲律宾共和国单方面请求建立的南海仲裁案仲裁庭作出的任何裁决,中国将坚决维护自己的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总体来看,中国对于领土主权问题态度一向坚决,该裁决案不会影响中国主权权益,但短期内将引发南海问题的升温。
&萨德&争端还没捂热,&南海&这头已经开始冒烟。这是不是意味着,享受了近70年的和平后,这次中国真要撸起袖子,跟美国干起第三次世界大战?
探究美国的&小心思&
国人皆知,无论是部署韩国的&萨德&,还是南海仲裁案,还是刚上任就上蹿下跳的蔡英文,又或者是虎视眈眈的小日本,其背后大佬,当然是美国。因此,仗打不打得起来,这还得看美国的想法&&
美国:喜欢玩小战争拿高回报的历史癖好,但却面临着一个连加息都够呛的经济现状。
美国历史上,总是试图通过这种牺牲低,回报高的小规模战争来有效地令自己利益最大化。
而现在,尽管相较于其他经济体,美国还算表现亮眼,但面对美元加息的风险,底子还不够厚的美国仍是选择反复高喊着&狼来了&,而现在,傲娇的英国人救了耶伦&&
中国:躁动的主战派民意、崛起的决心、自保的底线以及对纷争不断的顾虑。
随着国力的上升,中国的态度也越来越强硬。从中国外长王毅最近几次的&怒火&,和习近平访问塞尔维亚时向中国驻前南斯拉夫被炸大使馆献花圈,到中国军方高层在香格里拉大会上的强势喊话,乃至7月5日-11日中国解放军封锁西沙群岛海域,举行超大规模军事演习,都证明着今天中国的态度:用中国国防部新闻局局长杨宇军7号的原话来说,也即&朋友来了有好酒,豺狼来了有猎枪&。
现今中国民众的爱国主义也格外强烈,美国阴谋论深入人心。民众们&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强烈民族主义情绪必然会给南海是否开战带来一定压力。
与此同时,中国也面临着腹背受敌的压力。东北亚局势的新进展说明,原本三心二意的韩国最终投入美国的&怀抱&,同时,对朝鲜的约束能力并未见长。从东北亚往南看,东海亦不平静。近来,以修宪作为立党之本的日本自民党在参议院选举中获得压倒性胜利,理论上鹰派的安倍晋三有可能利用在参议院掌握的三分之二多数,推动修改宪法,改变1947年以来的日本宪法关于和平的表述,为其参与区域战争铺平道路。再往近,刚上任的蔡英文也是上蹿下跳,和美国越走越近。而国内,则是经济持续下行&&
综合来看,对发起战争中美无不是有心无力,决定了南海仲裁案或不会带来大规模的战争,或者连小战争都难打起来。这正如博览首席经济学家李宏图先生所言,&不会为仲裁而打仗&。
中国的第二战场或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
海牙国际法庭对南海领土仲裁做出裁决,而这只不过是美国导演的另一场货币战争而已,正如2012年中日钓鱼岛背后的货币战争一样。
已故的新加坡独裁者李光耀就曾说过:&这个世界上没有所谓的台湾问题,只有中美问题。&如果把这个结论用在南海同样是适用的。南海问题,本来就是一个可大可小的问题,把它放到南海,它是一个大问题,可是当把南海问题放到中美之间,你会这亦不过是两个重量级对手在博弈的时候其中一方布下的一个小障碍。
专家指出,美国利用南海问题挑起货币战争和贸易战争并非首次。2012年,美国曾用挑起中日钓鱼岛争端的方式,成功瓦解了中日货币联盟与中日韩自贸区。
为了瓦解在亚的国际化之路,美国又故伎重演,挑起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领土争端,如果中国和这些国家的领土争端越来越激烈,若发生战争,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货币联盟、贸易联盟也就随之瓦解了。
2012年之前,中国、日本、韩国这三个储备大国,在美国次贷危机发生后,无法忍受美国多次宽松货币,使得不断缩水,同时每年向美国进贡无数的铸币税,终于下定决心组建一个货币联盟,成立一个亚元,组建东亚自贸区。
日本不但和中国签订了货币互换协议,日本央行还准备购入作为储备货币,一旦日本央行储备人民币,这将是中国人民币国际化历史划时代意义的大事,标志着人民币国际化的成功。
一旦世界上第一外汇储备国中国、第二外汇储备国日本,互相成为储备货币,那么必然大大降低美元的储备比重,那接下来美元在国际上将受到最重大的打击。
美国当时处于次贷危机后的紧急状态中,如果中、日两大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抛售美元债券,美国必然爆发新的一次危机,而且因为中日货币互为储备货币,美国还无法通过印刷钞票来偿还所欠中日的庞大债务。
美国于是就采取了挑起中日钓鱼岛争端,来瓦解中日货币联盟,瓦解东亚自贸区。结果中国和日本在领土争端面前,谁也不会退让,于是中日货币联盟和东亚自贸区也就不了了之。
美国用了最险恶的一招,也最见效的一招,瓦解了东亚的联盟,重创了人民币的国际化,捍卫了美元的霸权。通过领土争端,是瓦解中国和周边国家结盟的最好方法。
在东亚自贸区被瓦解后,中国的战略转向了与东盟进行自由贸易,因为东盟是中国在亚洲最重要的战略利益所在。中国的战略经济利益有二,一是东亚,二是东盟。
而且这几年中国与东盟的贸易每年以百分之几百的速度增长,从过去年贸易额几百亿美元不到,发展到现在几千亿美元,最为重要的是,人民币在东盟地区的影响力太大了,很多东南亚国家都将人民币作为流通货币。
一旦中国的人民币在东盟国际化成功,那么人民币的国际化可以说成功了一半,将东南亚纳入人民币的范围,这是美国非常害怕的事情。
为了瓦解中国人民币在东南亚的国际化成功,美国又用了瓦解中国和日本的套路,挑起中国和东南亚国家的领土争端,只要中国和这些国家的领土争端越来越激烈,或发生一场战争,中国与这些国家的货币联盟、贸易联盟也就瓦解了。
这一招对于中国屡试不爽,对于亚洲国家也是屡试不爽,只要涉及到领土争端,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不会妥协、退让,因为这涉及到国家主权。
在整个21世纪里,全球争夺的是什么?表面上看是资源的争夺,能源的争夺,地缘的争夺,但是实际上最重要只有一个东西:对全球资本的争夺。
谁能吸引全球最大量的资本,谁就能获得发展的机遇。哪个国家能获得资本的追捧,哪个国家就可以建立起对其它国家的不对称优势。
实际上,美国现在要跟全球其它地区争夺的既不是能源,也不是资源,更不是地缘,美国让日本、菲律宾对中国挑起领土之争,并不是它想要这些地区和领土,作为一个帝国,对它来说只有一样东西是最重要的,那就是维系整个帝国运行的血液:资本。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中国的意外增加之后,萨德系统会在第二天立马宣布入韩。军事从来都不服务于军事,军事从来只服务于政治,而政治,本质上只服务于经济。
不管是东北亚,还是钓鱼岛,又或者南海,在这些红灯不断亮起闪烁的热点背后,都只有一条主线,那就是对资本流动方向的驱赶和引导。
所以本质上并没有什么南海问题,只有中美对全球资本的争夺问题。
英国脱欧只是整个区解体的一个开端,而我看不到任何人或组织能够阻挡整个欧元区在未来20年逐步滑向解体的趋势。曾经有一句老话说:&如果你在森林里遇到了熊,那么赶紧蹲下来系鞋带。因为你未必快得过熊,但你只要比身边的人更快就够了。&很明显欧洲现在就是那个躺到在血泊里被熊大快朵颐的家伙,欧洲的血流到哪里,就会给哪里带来局部的滋润。
在此之前,资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把美国当成避险的地方,但现在,明显多了一个选择。对于美国而言,这可不是什么值得庆祝的消息。而且资本不单止追求收益,更追求安全。
如果以后的世界变得越来越动荡,中国现在这种相对保守但对社会管控能力更为强大,可以带来一个更稳定更安全社会的国家,搞不好会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的&制度性优势&。
如果越来越多的资本逐步意识到这点,那么作为一个靠对外输出巨额逆差,再依靠其它国家流入大量资本购买国债来输入流动性维持整个循环的国家而言,无异于像看见了一个逐步逼近自己脖子的绞索。
对于中国来说,真正严峻的形势不是海洋权益被人蚕食,不是岛礁岛屿被人蚕食,而是中国的发展可能因为我们自己急于去解决这些眼前利益,而中断发展进程,这才是我们面临的真正严峻的形势。别人占一个岛一个礁并不能决定国家的生死存亡,但如果处理不当,却完全有可能让自己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
中国的核心利益从来就不在哪个小岛,而是如何通过不断升级自己的核心产业,吸引全球资本,同时向外扩散人民币的影响力,从东北亚到东南亚甚至到中东和非洲,把美元的影响力挤出去。
即使没有战争,中国也将加大军机、军舰投入,以作&长期对峙&
那么,&不会为仲裁而打仗&就意味着市场炒了这么久的军工板块被证伪吗?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光凭在桌子上的外交谈判,已无法为不断激化的中美东海、南海博弈降温,面对美帝的咄咄逼人,中国的应对手段,就是加大军机、军舰的数量和质量,以作&长期对峙与相持&&&这意味着投资者可相应地在市场上挖掘投资机会。
申万宏源:南海问题升温或触发避险情绪
利率:周二上午国开行续发3、5、7年期金融债共230亿元,中标收益率较前一日国开债市场收益率下行2-5BP,中标倍数2-4倍,显示一级市场需求尚可。
资金面方面,R001、R007小幅下行0-2BP,波动不大。央行周二进行300亿7天期逆回购,当日有400亿逆回购到期,实现净回笼100亿,资金回笼规模进一步缩小。
国债期货:周二现券市场5年国债收益率为2.62%,上行2bp,10年国债收益率为2.84%,上行1.44bp。国债期货主力合约方面,5年期收盘101.01,跌0.09%,10年期收盘100.32,跌0.17%。5年国债期货成交量1.01万手,10年国债期货成交量1.51万手。5年期货成交量有明显提升。5年期货表现好于现券,IRR上升,关注5年期品种的投资机会。跨期价差(远月-近月)向零收敛;虽然曲线结构增陡,但跨品种价差(5年-10年)走阔,提示关注5年期现券和期货的投资机会。
南海金融暗战下中国人的资产该如何配置?
有分析认为,南海仲裁这场闹剧毫无意义,但对A股还是影响比较大,肯定会刺激避险板块的大涨,黄金是首选,另外南海局势的紧张有望继续推升了军工股票的上涨。
军工主题近日表现势头很是猛烈。据统计,5月31日以来,截至7月11日,申万国防军工指数累计上涨24.67%,28个交易日里有17天收阳。该指数7月11日报收1696.57点,创出今年1月11日以来的新高。而同期累计涨6.11%,国防军工指数涨幅是其4倍。
军工主题基金的雄起也算是振我国威了。部分基金经理认为,国家对于军工国防投入的增加可能也成为军工股上涨的预热准备。
&军工在下半年的行情是比较确定的,也很可能是贯穿下半年的行情。&分析人士预测,根据以往的经验,军工板块一旦启动都不是一天两天的行情,可能是很长一段时间的行情。并且军工板块启动一般都不会给犹豫的人上的机会,基本上都是连续上攻的走势。
要说避险,大家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黄金。同样的,黄金最大的投资逻辑,也是极端的避险情绪。
其实,今年黄金的确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选择。除了世界经济低迷,各国又急着印钱,像英国脱欧这样的黑天鹅也时不时来一个,人民币不断贬值,都让黄金涨得不亦乐乎,光上半年就上涨了25%。
但是,物极必反。涨多了风险自然比较大。鉴于黄金投资的大逻辑都还在,配置黄金还是值得考虑的。但安全起见,分批买入会更适合我们普通人。
上半年债市震荡微涨,纯债基金表现稳健。债券型基金前十强以纯债型基金为主,上半年平均涨幅达4.28%,但受A股市场跌幅较深拖累债基权益仓位表现,债券型基金总指数微跌0.03%。
&主要源于经济在淡季的小幅回落以及6月以来为应对外围不确定性央行适当增加了货币投放。&基金分析人士指出,如果外围风险因素继续发酵,并进一步导致国内经济出现阶段性的加速下滑,则央行可能会下调逆回购利率,债市收益率下行空间打开,但由于政策会加大托底力度,预计债市中期仍维持震荡市格局。
不过,鉴于部分基金人士认为7月至8月债市可能存在阶段性机会。专家建议增加中长期利率债以及高评级信用债仓位,博取更高收益。同时,兼顾流动性和收益的定期开放式基金也备受关注,如南方荣毅定期开放混合型基金。
分析人士指,基金在兼顾流动性的同时,减少了资金进出的交易成本,使得牛市无增量资金进入,避免增量资金摊薄收益水平;熊市无大额资金赎回,规模更加稳定,在收益率上也有望高于同类型开放运作的基金。
从六月底市场受改革风刺激走出上行行情开始,更多的资金、人气就在不断地回流到A股。有分析人士指,我国将在年内打造一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去产能任务也是明确进行当中,所以近期国企改革的深化推进信号依然在持续不断的释放,本轮以改革推进所带来的做多逻辑仍在,A股还有上行的空间。
不过近期过多的获利盘对市场构成了沉重的压力,中级反弹还需循序渐进,预计短期A股将整固洗筹,保持震荡向上的状态。
同时,与供给侧改革相重合的国企兼并重组将会率先推进,建议重点关注、、建材、有色、军工和电力等行业存在的国企改革投资机会。
风险资产处在资产价格通缩的下行压力之下,必须减持,不管行情多火,都是刀口舔血。不过先见之明很多时候没有换来大家的徒然梦醒,很多人仗着艺高人胆大,追股,追房,追黑色系,刀口舔血,徒唤奈何。
钱逃离中国,也没去美国,去哪里了?大家应该意识到,资金逃离的不是中国,向往的也不是美国。资金逃离的是资产价格通缩,向往的是资金安全,再是保值,最后是增值。因为最终的保值增值恐怕不在于投资的高明,而在于耐心,耐心等待资产价格通缩结束,全球筑底反转。
国债,天生就是为战争准备的!
信用决定成败
从&光荣革命&到滑铁卢战役的127年里,英法长期为敌。两国有一半时间(64年)都在断断续续进行着战争。为有效筹措军费,自18世纪起,英国对财政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通过整合国库资金,简化交易方式,英国的国债体系走向成熟,并成功经受住了一系列战争与经济危机的考验。
反观法国,从1614年到1789年间,没有召开过全国议会,国王靠向税收承包人借款,甚至卖官鬻爵来筹集军费,且时常赖账,这些都导致法国国债的公信力不断下降。到18世纪后半叶,英国国债的平均利率为3.7%,而法国最好时仍高达6.1%。
王室财政危机最终演变为政治危机,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新政权更&狠&,上台后干脆一笔勾销了三分之二的债务。拿破仑称帝后,虽然曾经积极实施财政改革,但仍未能将国债利率降到足以大规模筹措军费的程度。于是,为了稳定财政,拿破仑维持了金本位制,靠占领地提供的赔款充实军费。 
此时,正与拿破仑作战的英国,却以国债为信用基石筹到了大笔军费。1796年,英国成功发行了1800万国债,第二年又追加了4000万。凭借雄厚的资金支持,1798年,纳尔逊率领强大的皇家海军攻占马耳他岛,并取得阿布基尔海战的胜利。与此同时,尽管普鲁士、奥地利等盟友多次战败,但来自英国的&输血&使之得以迅速重整旗鼓。据统计,1793年到1816年,英国提供给同盟国的援助金和融资超过5700万英镑。
或许会有人问,英国从哪搞到的这么多钱?&
其实,羊毛出在羊身上。除海外贸易及殖民地收益外,由于透明度和公信力较高,欧洲大陆的投资者更愿意将&宝&押到英国一方。据统计,到战争结束时,超过6%的英国国债为外籍居民持有。  
一场绵亘百余年的英法战争,让人们见识了国债的威力,而慎重、合理地处置债务,则是获取这种力量的不二法门。事实上,法国失败的种子从开始就已埋下&&&老赖&的法国王室,在债台高筑引发的政治风暴中轰然倒坍,革命政府则因过度发行货币而瓦解,并使本国信用度一落千丈,而拿破仑精心维持的金本位制,由于建立在&杀鸡取卵&式的掠夺政策基础上,也无法与英国&讲诚信,谋多赢&的商业模式长期抗衡。就这个角度而言,英法争霸更像一场两国间国债信用度的战争。
矛盾催生战火
从拿破仑战争结束到1914年一战爆发,欧美列强花一个世纪的时间学会了英国人的&功夫套路&,发行国债筹措军费在各国蔚然成风。
凭借金融霸权,19世纪80年代以前,英国曾长期将国债利率维持在较低水平。但随着各国实力与经济依存度显著增强,欧洲各主要国家与英国的国债利率差大幅缩小,无形中加大了债务违约的成本。
于是,人们开始乐观地认为,战争不会轻易爆发,因为市场将成为抑制战争的重要力量。同时,绝大多数人觉得化武器投入战场,将使一战像普法战争一样,在有限的战场上速战速决。因此开战之初,各国不约而同地回到了几个世纪前的老路上,即通过借款和短期国债融资。&
然而,始料未及的是,战争走向持久化,无休止的堑壕消耗战令交战各方疲于应付。当他们忙不迭改为发行长期国债时,看不见的&市场之手&却给了其当头一棒,发行工作困难重重。无奈,协约国只得朝大洋彼岸的美利坚伸手借钱。成了前者债主的美国人,自然不会坐视投资落空,遂于 日对德宣战,由此判决了德国的败局。  
在这场历时4年零3个月的激烈搏杀中,各国均支出了巨额军费。其中,德国军费相当于战前 50年的国防预算总额,英法俄三国则分别为38年、27年和18年。巨额国债所累积的种种问题,在停战后开始集中爆发,而此时欧陆经济尚未回暖。&
债务危机导致欧洲局势进一步恶化,社会对抗更趋激烈,法西斯力量逐步抬头。这时,各国终于真切地认识到:大量发行国债筹措军费,决非&有百利而无一害&的万能金丹。由于国债(包括战败国赔款)天然具有的连锁反应,最终使这场危机演变成了一颗摧毁国际金融体系、引发全球动荡的致命炸弹(编注:1929年世界经济危机),而新的世界大战的导火索,亦就此被点燃。 
不过,毫无节制地发行国债固然失策,但也不能借机拒不履约。历史上,苏维埃俄国就吃过这样的亏。一战中,沙俄政府为发动战争,曾对外大量发行国债,认购国中就包括英、法等&金主&。当时,协约国内部已形成了利益交错的&三角债&,比如英国欠美国 47亿美元,而欧洲盟国又欠英国110亿美元,这里面有相当一部分债务就是沙俄欠下的。然而,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领导的新生政权却宣布&不承认沙俄及克伦斯基临时政府时期的一切外债&。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因为这不仅将使协约国蒙受巨大经济损失,甚至可能引发整个欧洲金融体系崩塌。
结果,本就在意识形态上与其对立的协约国,再也按捺不住心头之恨,悍然出兵向红军开战,用武力迫使俄国还债。为此,协约国方面还放出话来:
谁答应还债就支持谁!
于是,察克、邓尼金、弗兰格尔等各路白军先后粉墨登场,让本已千孔百疮的俄罗斯大地更加残破不堪。后来,据苏俄方面统计,外国武装干涉和内战给其造成的损失(390亿金卢布),已远远超过沙俄所欠债务(180亿金卢布)。 
痛定思痛,经此劫难的共产党人终于意识到:要想建立一个稳定的政府,作为抑制和筹措军费重要手段的国债是必不可少的。
在列宁领导的&新经济政策&时期,用黄金、糖等硬通货做担保的国债重新得以发行,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由此转危为安。
数字预示结局
历史上,有无数关于战争胜负的预测和总结,但大多是基于固有经验的粗浅分析。事实上,每一次重大战役的后续影响,经常令自命不凡的预言家们大跌眼镜。耐人寻味的是,战争这头虚幻莫测的&猛兽&,它的气息却往往被市场上嗅觉灵敏的国债利率所捕捉。相关数据的变动,不仅能描绘出战局未来走向,甚至还能提前判定战争输赢。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由战前准备体制转向了战时体制。随着战场逐步从华北扩展到上海、,巨大的军费消耗使国债增发已成定局。据《昭和财政史》记载,年,日本增加军费公债的发行额占到其国债发行总额的78%。而以日本4厘息国债为例,&七七事变&后的利率在伦敦市场就已突破10%,到1939年9月,二战全面爆发时突破20%,在 1940年9月,德意日三国结盟时涨到了21%,已经达到了高危程度。
换言之,此时日本4厘息国债的实际价值仅有面值的25%,资本市场已经清晰地给出了信号。
日本将面临严重的通货膨胀,战败已成必然趋势。 
再说德国。法西斯上台后,与自己的东方盟友日本类似,同样选择了封锁对外经济、人为压低利率等方式大量发行国债。但由于德国民众对魏玛时期的恶性通货膨胀(马克6年中贬值1万亿倍)记忆犹新,再加上巨额赔款和外债,国债很难发行。
所以,纳粹德国在逐步对资本流动进行管制、限制企业投资和个人消费的同时,停止向市场发行国债,转而直接将国债卖给了金融机构。通过这种隐蔽方式,希特勒悄无声息地筹集到了巨额军费。 
然面,军费的到位并不等于高枕无忧。先看一组国债与的比率数据:1933年,德国仅为22%,同时期英国为 185%,日本65%,美国41%。但到了1944年,德国达到了200%,日本204%,英国182%,美国为96%。从这些数据中,可以明显地看出战争期间德国国债的轨迹。&
另据统计,到德国战败时,其国内金融资产占国债比例已从1933年的15%上升到了95%。换言之,为了打仗,德国的家底基本被掏空了,最终等待它的只有战败投降。
警惕债务危机
纵观古今中外,债务危机屡屡出现,并且每次都与战争扯上了关系。以一战后的法国为例,前者共支出了1350亿法郎军费,还欠了英、美、日一屁股债(约470亿法郎)。为摆脱困境,其采取了向战败国转嫁负担的方式。结果,德国经济濒临崩溃,而法国的&要钱梦&也跟着打了水漂儿。当法国人清醒过来后,才发现自己是道义、实惠全都没捞着,赔了夫人又折兵。
然而为时已晚,由于&官逼民反&,德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空前高涨。希特勒也从啤酒屋政变中被人嘲笑的小丑,摇身一变成了国家利益的&捍卫者&。随着法西斯势力抬头,新一轮动荡与战争很快卷土重来。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11年,美国债务危机的重要诱因,正是其过去10年为海外作战而向国内外发行的巨额国债。尽管有学者指出,美国不是当年的法国。目前,长期主导金融霸权的美国已深刻改变了国际金融格局,美元成为了世界经济的引擎,其他国家只能被动持有美国国债。
然而话虽如此,美债危机所造成的各种不稳定因素已开始逐步释放,其中受害最深、最直接的就是那些长期依赖欧美市场及资金的发展中国家。经济衰退,放大了这些国家或地区的固有矛盾,最终演化为冲突乃至战争。至今尚未尘埃落定的&阿拉伯之春&,其导火索就是2010年12月,突尼斯一位年轻人因经济不景气无法就业愤而自焚。然而,整场危机的始作俑者美国却似乎置身事外,难道说它感受不到一丝痛苦吗?  
痛苦肯定是有的,只不过美国人早已看清了债务危机的根本威胁不在于债务规模多大,而在于世界对美元的信心几何。所以,尽管深陷债务泥潭,美国却愈发动作频频&&&积极&插手国际热点问题,举行或参加一系列大规模军演,还&此地无银三百两&地提高了2012年国防预算。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对外展示&肌肉&,维持各国对美元和持有美国国债的信心,并转移外界注意力。然而,&治标不治本&的权宜之计果真能避免危机重现吗?
2012年初,美债务规模占GDP的比重已达100%,突破15万亿美元大关。这已经是一个十分危险的信号了,但更令人震惊的消息却接踵而来,另据预测,10年后美国的债务规模或将超过25万亿美元! 
在世界经济日益紧密相联的情况下,美国越来越庞大的债务,其实意味着全球金融风险也正在同比增长。一旦因美国债务违约引发全球动荡,人类是否会重蹈历史覆辙犹未可知。
股市&铁底&论之三:黄金是坑,债是陷阱
中国股市上涨的逻辑与全球股市不同,并非受央行宽松预期影响,而是由&中国信心归来&主导,主要支撑点是国际环境变化利好中国、国内供给侧改革稳步推进、中国经济下滑预期再度被扭转。&
在此重点讨论几个问题:1、英国脱欧的影响被低估了吗?2、黑色系商品、资源股上涨是泡沫吗?3、黄金、债券真的有投资价值吗?
基本结论是:
1、英国脱欧的主要影响是,而对全球经济影响非常有限,全球股市并未显著低估英国脱欧的影响,相反受益于全球宽松预期,英国股市更受益于英镑大幅贬值。全球风险偏好回升,为中国股市上涨提供了良好的外围环境。
2、维持年初的观点不变,长期看好黑色系大宗商品。英国脱欧并不会显著加剧全球经济下行风险,避险情绪高峰已过、全球风险偏好正在回升,中国经济将结束&紧信用&、投资将上行,去产能能够取得实质性效果,黑色系大宗商品价格上行趋势确定,但是难以一帆风顺。
3、我们认为黄金价格将显著回调。目前黄金价格对全球货币宽松预期已经充分反映,同时过度反映了经济下行风险。结合近期全球风险资产价格上升,全球风险偏好回升,避险情绪高点已过,黄金价格大概率回调。
4、强烈看空中国债市。我们在6月19日阶段性看多债市之后(详见报告《&资产荒2.0&&&从&权威人士&看下半年债券市场》),债券收益率已经下行近20BP。但是,在目前时点上,中国债市对于中国央行货币宽松估计过于乐观,同时&紧信用&难以持续、&资产荒2.0&不再,避险情绪要么不存在要么已经高估,债市回调压力巨大。
5、长期看好中国股市&健康牛&。一方面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内改革的变化、&紧信用&政策的变化,利好实体经济,特别是利好上市公司盈利改善,另一方面货币宽松不再、股市经历2015年大幅波动之后,&水牛&、&杠杆牛&、&泡沫牛&难以出现,股市&健康牛&成为可能。
一、英国脱欧的影响被低估了吗?
英国脱欧公投以来,全球资本市场剧烈动荡,其中最引起市场关注的是全球股市的变化:美国股市暴跌之后连续大幅反弹,目前已创2016年以来新高;英国股市暴跌之后反弹幅度更大,目前已经达到2015年9月以来新高;欧洲股市一波三折,先后暴跌、暴涨、暴跌、暴涨,尽管仍未达到脱欧公投前的高点,但也已经收复过半失地。
在全球股市大幅反弹,甚至创出新高之际,仍然有不少声音认为英国脱欧风险被低估。高盛等国际投行认为,英国脱欧之后的全球股市上涨不可持续。对中国股市上涨的质疑声同样不断,不少人认为&黄金、国债等安全资产为投资首选,对股市和商品的投机需谨慎&。
我们认为,英国脱欧对全球经济确实存在冲击,但其影响非常有限。一个简单的解释是,英国与欧盟的关系最差也是世界贸易组织体系下的经贸合作,同时双方资本账户均高度开放,并不存在英国与欧盟进行贸易战或者经济战的可能。举个例子,中国、美国均非欧盟成员国,但是中国、美国与欧盟的贸易往来规模均接近或超过欧盟内部。
综观全球经济史,导致经济危机的原因只有一个&&债务危机,而英国脱欧与债务危机的关联极小。美国&大萧条&、日本经济崩盘、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欧债危机,本质上都是债务危机,只是有负债主体和借债对象有所不同而已。债务危机的可怕之处在于,在债务危机之前,实体经济由于大量举债而快速发展,一旦债务危机爆发,实体经济将被打回原形,经济下滑的过程漫长而剧烈。
相反,中国2015年&股灾&、美国互联网泡沫破裂均未导致经济危机,主要原因是这两次都是单纯的股市泡沫,与债务危机基本无关。前面所述几次典型债务危机尽管也伴随股市暴跌,但股市暴跌是债务危机的结果,即债务危机同时导致了经济危机和股市崩盘,而不是股市崩盘导致了经济危机。
对于此次英国脱欧,我们认为与债务危机并无直接关系,因此不会导致经济危机的出现。结合我们认为英国与欧盟的关系是有底部的,即最差也是世贸组织的规则,不存在贸易战的可能,因此对全球经济尽管有影响,但影响很小。
我们认为,对于英国脱欧,唯一不应低估的是对汇率的影响,即对英镑和欧元打击。我们认为,英国脱欧尽管对英国和欧盟的经济影响有限,但对于两个经济体的货币都有深远的影响:欧元作为多国联合货币,其资质高于任何一个成员国,成为仅次于美元的世界货币;英镑尽管是独立货币,但是从历史上看其走势与欧元高度一致,表明英镑是欧元的影子货币。英国脱欧同时导致英镑和欧元的信用下降,更严重的是欧盟解体风险增加,一旦欧盟不复存在则欧元暴跌是没有底线的。
汇率市场对于英国脱欧的影响也确实没有低估,汇率市场的表现与全球股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全球股市收复大部分失地甚至再创新高,而英镑和欧元则一蹶不振。英国脱欧公投当日英镑暴跌8%,之后继续下跌,截止7月12日英镑仍然没有涨回英国脱欧当日收盘价。欧元也是如此,脱欧公投当日大跌2.5%,之后欧元几乎没有反弹。
我们认为,英镑贬值实际效果类似于降息,英镑贬值显著利好英国出口,对于英国是重大利好,同时英国脱欧已经成为确定性事件,这可能是英国股市暴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对于欧洲,尽管欧元贬值也利好欧洲,但欧盟未来的不确定性最大,风险偏好难以完全恢复,这导致法德股市成为全球表现最弱的市场。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英国脱欧的主要影响是汇率,而对全球经济影响非常有限,全球股市并未显著低估英国脱欧的影响,相反受益于全球宽松预期,英国股市更受益于英镑大幅贬值。全球风险偏好回升,为中国股市上涨提供了良好的外围环境。
二、黑色系商品、资源股上涨是泡沫吗?
早在2015年12月,我们就已经提出了&美元周期见顶、大宗商品见底&,长期看多中国黑色系大宗商品。到目前为止,我们的逻辑依然没有变化,在这一部分只是结合最新的数据,重新阐述2015年12月的观点。
6月以来,中国风险资产&&黑色系大宗商品大幅上涨,英国脱欧公投之后更是加速上涨,螺纹钢累计涨幅达30%,焦煤涨幅也将近20%,而同期黄金上涨幅度仅15%。
此轮商品价格上涨还带动了资源股价格上涨,7月12日钢铁、煤炭板块涨幅均为所有板块涨幅前5。
不少人认为,此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新一轮商品泡沫,之后将再度暴跌。这些人的主要逻辑是,全球经济下行风险加剧,避险情绪高涨,同时中国经济基本面恶化,去产能无法实现。
我们的逻辑恰恰相反,我们认为:英国脱欧并不会显著加剧全球经济下行风险,避险情绪已过、全球风险偏好正在回升,中国经济将结束&紧信用&、投资将上行,去产能能够取得实质性效果。
具体来讲:
首先,英国脱欧不会显著加剧全球经济下行,在上一部分已经讲过了。
其次,全球风险偏好正在回升,这从全球股市的表现可以充分看到。
再次,中国经济4-5月经济下滑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房地产出现,二是固定资产投资持续下滑。
我们认为,房地产尽管高点已过,但是未来将保持平稳增长,而不会大幅下滑。主要逻辑是,一方面一线城市房地产供不应求,只能通过等限制需求的方式抑制房价,显然不存在暴跌的可能;另一方面,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去库存是供给侧改革的五大任务之一,通过常住人口城镇化、三四线城市房地产刺激等可以实现平稳着落。
对于固定资产投资下滑,我们认为与5月份的&严监管、紧信用&有直接的关系,6月以来李克强考察中国、中国人民银行,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民间投资有关工作的通知》,保监会公布《保险资金间接投资基础设施项目管理办法》,均重点提到&融资难&问题,&紧信用&可能正在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存在上行可能。
从黑色系的需求端看,在6.5%的GDP铁底的情况下,需求大幅下滑的风险很小。
最后,我们认为去产能能够实现,对应黑色系商品的供给收缩。从2015年下半年以来,黑色系商品供给在持续收缩,原煤、焦炭产量持续负增长,粗钢产量增速远低于工业增加值和GDP增速。由于大量黑色系产能来源于国企,因此通过行政手段去产能是可行和有效的手段。
随着黑色系商品价格上涨,去产能确实会越来越困难,因此黑色系商品价格不可能无限上涨,我们也并非看多商品价格到天上去。
那么黑色系商品涨到多少才是合理的?首先我们简单回顾一下之前黑色系商品跌了多少,明确现在商品价格的估值水平。动力煤价格由2012年的880跌至2015年的320,目前是380;焦炭价格由2012年的2100跌至2015年的600,目前是1000;螺纹钢由2012年的4500跌至2015年的2000,目前是2500。从历史区间来看,目前黑色系商品仍然处于底部区间。
此外,2015年底以来,尽管大宗商品价格累计涨幅已经将近50%,但是我们听到的产能过剩行业违约不绝于耳,资源型企业盈利水平并未提高。一方面由于去产能导致产量下降,另一方面之前的价格实在太低,即使上涨之后依然远低于过去的平均水平。
从去产能的目的看,去产能要摆脱实体企业PPI通缩的局面,将产能过剩行业变为供需匹配的正常行业,到目前为止这一目标还远未达到。因此,去产能还将继续,因此大宗商品价格的趋势是上涨,只是上涨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短期的大涨大跌、起起落落实属正常,我们应当关注的是长期趋势。
对于资源型上市公司,无疑是最大的受益方。上市公司落后产能占比最小,减产的受损程度相对较低,受益于价格上涨程度最大。在过去两三年,钢铁、煤炭行业股票无人问津,只是跟随大盘被动涨跌;在未来随着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反映到企业盈利,资源股存在收益的可能。
三、风险偏好上行,黄金、债券已无投资价值
如前所述,英国脱欧之后,全球风险资产先跌后涨,美国、英国股市已创年内新高,中国黑色系大宗商品涨幅甚至超过黄金涨幅,中国股市也创4月以来新高。
在风险资产价格上涨的同时,避险资产也在暴涨,黄金涨幅约15%,全球债市收益率下行,中国债市收益率也下行4月以来最低位。
这就形成了一个奇怪的局面:风险资产和避险险资产均在上涨,两者是否一定有一个是错的?
在英国脱欧事件之后,我们认为两者均上涨是可以短期并存的。主要逻辑是:1、全球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均受益于全球央行放水预期,因此可以同涨;2、中国风险资产与全球风险资产的逻辑并不相同,两者互相独立,因此也可以并存;3、中国风险资产与中国债市的逻辑也不相同,因此两者短期也可以并存。
全球风险资产和无风险资产受益于央行放水预期的逻辑不需要赘述,但后面两个逻辑需要稍加解释。
我们认为,中国风险资产上涨的逻辑主要是&中国信心归来&,包括国外环境有利于中国,以及中国供给侧改革推进,&紧信用&结束投资回升预期等。这与国外央行放水、导致国外风险资产上涨的逻辑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相互独立。
中国债市的逻辑与中国风险资产的逻辑并不相同,两者互相独立,因此也可以并存。中国债市的逻辑其实是&资产荒2.0&,即政策层在5月&严监管、紧信用&导致社融锐减,银行无资产可配,被动配置债券导致债市收益率下行。当然,全球央行货币宽松和全球避险情绪对于中国债市的影响无法排除,对于中国央行货币宽松的预期也一直存在。
但是,避险资产上涨和风险资产上涨是无法长期共存的。以货币宽松的逻辑为例,如果货币宽松确实导致了经济回升,风险资产上涨,那么意味着经济下行风险降低,避险资产必然要下跌。相反,如果货币宽松救不了经济,那么结果必然是避险资产上涨,风险资产下跌。
对于黄金,其价格由全球市场定价,与中国有关系但中国并非决定因素。黄金的票息或股利收益固定为0,只存在资本利得收益,因此黄金并不存在合理的价格或者定价公式;同时,黄金也不完全由实体经济的供需决定,中国大妈再怎么买黄金,黄金还是会跌。
此轮黄金价格上涨,同时受益于避险情绪、全球货币宽松预期,因此前期的黄金价格上涨是有道理的。
但是,到了目前的时点,我们认为黄金价格将显著回调。我们的看法是,目前黄金价格对全球货币宽松预期已经充分反映,同时过度反映了经济下行风险。结合近期全球风险资产价格上升,全球风险偏好回升,避险情绪高点已过,黄金价格大概率回调。
对于中国风险资产和债市,长期来看两者也必然有一个是错的,要么总需求上升、产品价格上升、企业盈利改善,导致经济增长和上行,此时风险资产价格上涨是对的;要么中国经济继续下行,央行放水无法对冲总需求下行,此时避险资产价格上涨是对的。
那么中国会走到哪一种情况呢?
我们倾向于认为前者,即中国经济企稳回升,风险资产价格上涨是对的,而债市价格会下跌、债券收益率上行。主要逻辑是:
1、GDP 6.5%是铁底,经济不会进一步下行,房地产保持平稳增速,固定资产投资将回升,服务业和新消费大发展。政策层的重心确实是供给侧改革,但是政府同样担心经济下行失控、资本外逃、2020年政治目标无法达成的风险,因此除非中国经济发生危机,否则按照过去的线性外推预期经济仍将下行的思路是错误的。
2、我们在6月19日阶段性看多债市之后(详见报告《&资产荒2.0&&&从&权威人士&看下半年债券市场》),债券收益率已经下行近20BP,但站在目前时点上,我们认为债市将显著回调。
我们认为,稳增长不会通过&宽货币&,而是会通过&宽财政&和&中性信用&。对于&宽财政&,市场争议一直不大,但对于究竟&宽货币&还是&宽信用&,市场分歧极大。
有观点认为,在去杠杆背景下,应该效仿美国次贷危机之后,采用&宽货币、紧信用&的组合,既防止经济快速下滑,又避免企业负债增加。
我们认为,美国次贷危机之后的&宽货币、紧信用&并非美联储的意图,相反,美国央行拼命放水,但是企业不愿意要钱,银行既贷不出去也不愿意贷,才导致了被动的&紧信用&局面。这并非央行希望看到的,因为这实际上是货币政策传导的失效,即央行货币宽松没有真正进入实体经济。
对于中国,确实可以通过行政手段实现&宽货币、紧信用&,但结果必然是有加杠杆空间的民企拿不到钱,民间投资继续恶化,债务率高企的国企继续加杠杆。从数据层面可以看到,民企是2014年以来去杠杆最为积极的部门,其存在一定加杠杆的空间;相反,国企债务不降反升,如果广义信贷规模严格限制,国企因其天然的信用优势能够优先拿到资金,结果是国企部门继续加杠杆。这既与政策层希望刺激民间投资相违背,也与希望国企去杠杆相违背。
我们认为,政策组合应当是&中性货币、中性信用&。其中,中性货币指的是,在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未出现趋势性下行时,货币政策不应当继续宽松,否则极易导致资金堆积在银行体系,引发资产价格泡沫;同时广义信用额度不应过度收窄,但需要对产能过剩行业实行严格的信贷额度限制,以实现&促进民间投资、淘汰过剩产能、国企去杠杆&的目标。
&中性信用&意味着社融不会像5月那样锐减,&资产荒&将不复存在,给债市带来调整压力。
3、债市对货币宽松预期过于乐观,这一预期开始于6月中旬,五月经济数据公布之后,叠加连续多个月回落,货币宽松预期一直存在。但是,我们认为货币宽松已经没有空间。
一方面如前所述我们不认为会通过&宽货币&稳增长, 另一方面我们认为CPI不会趋势性回落。7-8月CPI继续回落是可能的,低点可能在1.8%,但是这一回落完全是由于月的高基数,9月CPI将重新快速上行至2%以上。6月CPI超市场预期,叠加洪水因素,完全封杀了CPI降至1.5%以下的可能,这也就彻底封杀了央行的货币宽松空间,降息和下调逆回购利率几乎不可能。
由于外汇占款投放基础货币已经趋于零,因此降准投放货币的可能性无法排除。但是,即使未来央行因对冲外汇占款而降准,只要没有导致货币市场利率中枢下降,就意味着央行并无货币宽松的意图,对于债券市场就只存在短期情绪利好,实质影响应当是中性的。
4、如前所述,对于黄金,我们持看空态度;但对于黑色系大宗商品,我们认为上涨趋势最为确定,但过程也最为曲折。上涨的逻辑在本文第二部分已经详细阐述,主要因为总需求稳中有升,总供给持续下降,同时商品价格仍处于历史底部区间。但是,由于商品期货存在炒作行为,上涨可能变为疯涨,回调可能成为暴跌,因此上涨过程难以一帆风顺。
5、对于股市,我们坚定看好&健康牛&。一方面国际环境的变化、国内改革的变化、&紧信用&政策的变化,利好实体经济,特别是利好上市公司盈利改善,另一方面货币宽松不再、股市经历2015年大幅波动之后,&水牛&和&杠杆牛&、&泡沫牛&难以出现,股市&健康牛&成为可能。
南海裁定会影响中国股市吗?
谢百三教授表示,这件事真的引发战争可能性仅百分之一不到,大家不要怕,中国人民会更团结奋发,中国的经济反而会稳步增长,当年1929年美国欧洲的经济大危机,股市大跌,二次大战发生后,才迅速止跌上升的!中国的钢铁飞机军工企业等等反而会得到加强!中国股市应该会影响很小,甚至会不理会它!中国人民几百年来吃尽了外国势力的侵略之苦,中国人民现在不会再做东亚病夫了!中国不怕!中国人民必胜!千亿美元GDP,结果,中国人民志愿军牺牲18万,美国军人战死8万,加联合国军人死100多万,打了个平手。今天中国按ppp购买力平价,经济力量己超过美国。真较起真来,对中国美国都会伤害极大。中国是自卫!美国是管闲事,美国3亿人民会放任政府军队去十万里外干涉与自己完全无关的别国的领土领海争议吗?哪个总统强行参与发动对华战争,他必然下台,美国人民对他之厌恶抛弃就会象英国人民今日对布莱尔当年骗取国会人民同意硬要参战打伊拉克一样严厉。美国硬插手南海吃饱了撑了,连乌克兰克里米亚事都束手无策,想压中国人民屈服?必失败!
密切军工中军机、军舰两大方面
相关上市公司:方正证券指出,湘电股份是军舰全电推进系统应用的直接受益标的,将与海军工程大学紧密合作,承担舰船综合电力系统的系列化和产业化工作。该公司是国家唯一的潜艇电机供应企业,目前在舰船用电机方面没有竞争对手。本次非公开发行完成后,公司将承接湘电集团原有军工研发和生产的任务并获得军工业务生产资质,继承集团较为完备的舰船发电、配电、变电及推进等军用电气动力系统设备研制生产体系,未来将承担中国大功率舰用推进系统及发电模块的研制及生产任务。
2016年6月16日早有消息爆出,运-20运输机亍15日晚间在中航工业某试飞中心丼行首批交付仪式。
新型军机服役将带劢军用航空产业链充分受益,首推价值量较高且供求矛盾相对突出的高端原材料&&钛材和高温合金,关注宝钛股仹、西部超导,钢研高纳、抚顺特钢、万泽股仹。其次关注军用航空锻件龙头中航重机,运-20是中航飞机拳头产品,推荐关注中航飞机。
国泰君安:投机者的觉悟
在中国有实力去扩散自己的货币之前,中国政府先要确保的是如何使自己国内的资本不会进入到一个无法遏制的外流趋势中。在今年一月份的时候我曾一度非常困惑于资本的大量外流与一线城市房价的迅猛增长,这是一个极其矛盾的现象,直到我明白抑制房价与阻挡资本外流之间的轻重,一切才如拨云散雾般清晰。
要控制资本外流,单靠关闭国内的出入渠道是不够的,金融的世界从来都不是拼蛮力,而是巧力。关闭渠道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要为这些资本描绘出一个能带来更高收益率的地方,这也意味必须在各个局部制造出一场场小泡沫。
一线房产,螺纹钢,黄金,白银,股市&&不管把资本引向哪个标的锚,都不能让它们涌向美元,这,是底牌。
美国的策略是制造出区域性冲突逼走中国的资本,而一旦中国已经证明自己能有效遏制住资本外流的趋势之后,那些被美国利用来跟中国制造冲突的国家,实质上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境地。
南海局势紧张加剧金融博弈 人民币汇率暂保平稳
不可否认,政治议题影响外汇市场,6月24日英国公投脱欧之后,人民币似乎进入了短暂的贬值通道。7月6日,人民币中间价跌破6.68,更是创出2010年11月来新低。从年初以来,人民币对美元贬值已经超过3%。
第一白银网数据显示,7月12日美元对人民币汇率走势相对平稳,1美元=6.6858人民币元,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开于6.6917,日内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保持继续保持问的走势,在盘中保持在6.0区间内窄幅震荡。当日境内外市场人民币兑美元即期汇率反复震荡、波动不大、盘面胶着。市场人士指出,6.7元是短期的重要心理关口,在此价位附近,人民币兑美元有可能呈现一段震荡走势,但需关注即将披露的6月份及二季度经济数据对汇率的影响。
&&号外财经&&发现,7月11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设于6.6843元,仅较前一日上调10个基点;自本月6日,该中间价再创6.6857元的逾5年新低后,过去三个交易日波动大幅收窄,涨跌均未曾超过40个基点。人民币兑美元即期市场交易价格在逼近6.7元后亦有转向震荡的迹象。7月11日,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上,人民币兑美元即期询价交易开盘报6.6889元,日内持续窄幅震荡,16:30收盘价报6.6879元,较前收盘价微涨2个基点,不过随后交易中,人民币继续回吐涨幅,截至18:30,报6.6898元。
从近期国内金融市场的表现来看,债市、股市、商品市场持续显著走强,好于市场预期。分析人士表示,在经过去年8月、今年1月的两轮阶段性走软之后,近期人民币汇率进一步展现出韧性显著增强的特征,下半年的整体表现预计好于市场预期。不过,由于市场多空不明,后市行情暂时没有明确的走向。&7月12日下午南海仲裁案结果公布,其结果会对一段时间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到中国经济,因此在结果出来之后,人民币或许会出现一定的波动。&业内人士表示,美国年内加息机会大减,内地投资界也憧憬央行在短期内有可能出台降准或降息等宽松政策,来缓解经济下行压力。故此,人民币贬值压力在短期内较难消除,A股某程度上也存在调整的压力。
数十亿机构资金进驻A股三板块 实际行动向南海仲裁说&不!&
&&号外财经&&重点关注了主力机构的资金流向,发现有数十亿元的机构资金进驻三大板块:wind数据显示,证券板块涨2.96%,主力资金净流入20.66亿元;机场航运板块上涨6.93%,主力资金净流入19.82亿元;银行板块当天上涨1.57%,主力资金净流入10.12亿元。
公募基金作为市场最大的主力机构,在盘后也发表了较为乐观的看法。北京一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认为,A股的事件性扰动明显减弱,发生&黑天鹅&的可能性大幅下降,市场情绪和风险偏好有望短暂性修复。深圳一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经理认为,近期的国际局势出现部分的动荡,特别是恐怖袭击频繁发生,军工股在下半年应该是一个大行情。&从5月20号到现在很多军工股已经涨了20%到30%左右,应该说这个板块已经启动,但是我们认为它离走完还比较早,所以现在还可以继续去关注军工板块。&
导弹和海军等军工公司蓄势待发
南海局势的动荡,让军工类上市公司再次受到市场关注,哪些军工类公司将从中获得较大的发展机会,是投资者关注的话题。
《号外财经》统计各券商报道发现,军事装备、国防信息化、军民融合是普遍的投资逻辑,其中导弹、海军是各大券商推荐的重点。
在国防现代建设方面,重点公司主要有中航飞机、中直股份、中航机电、航天系、四创电子、国睿科技、光电股份等。民参军方面,上市公司主要有航天发展、天海防务、天银机电、航新科技 、华讯方舟、台海核电等。导弹上市公司中,主要有航天长峰(大股东航天二院是中国最大的空天防御导弹研制生产单位,上市公司体外资产净利润超过20亿元)、航天科技(大股东航天三院以导弹武器研制生产为基业,军品或包括反舰导弹和巡航导弹)、航天晨光(大股东航天四院是我国固体弹道导弹的摇篮,主要军品或包括中程弹道导弹)等。
海军主线,主要上市公司有中船防务、中航飞机、中国重工、中国船舶等。
综合债市观察、申万宏源、、博览财经等研报
大势解读,牛股捕捉,尽在微信号【凤凰证券】或者【ifengstock】&
盘后剖析A股走势,指点明日走势,请关注微信号【复盘大师】或【fupan588】&
股票早餐,股市内参,涨停股预测,尽在微信号【A股情报】或【agqb888】&
[责任编辑:朱俊吉 PF014]
责任编辑:朱俊吉 PF014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4794030
播放数:2127767
播放数:2058132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南海战争中国能赢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