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龙泉新楼盘航天片区新楼盘绿林书园怎样?

十二名警察的遭遇和中国网民的绿林情结 - 网上读书园地 - 信息资讯 - 休闲娱乐 - 茶社转贴 免费读书
&&&&&&&&&&&&&&&&&&&&&&&&&&&&&&
您的位置:
&& 查看内容
十二名警察的遭遇和中国网民的绿林情结
作者: imagedeng&&发布日期:
查看数: &&
十二名警察的遭遇和中国网民的绿林情结
对于哈尔滨6名警察涉嫌打死林姓青年一案,有网友评论“一社会渣滓毁了6个幸福家庭”。6个家庭被毁了,对此我基本赞同。
我估计这件事最终的处理结果, 6名警察基本上是要脱官衣的;而且有人多少要被判几年;警察进了监狱,如果没人点话关照,在号子里肯定要饱受折磨。都是30岁上下的人,上有老下有小,以后的日子艰难呀!除非法医鉴定结果证明死者的直接死因不是外力殴打所致。
还有6名警察的遭遇更加悲惨。在上海,一名杨姓青年手持西瓜刀冲进警局,杀死6名警察、1名保安员。死去的6名警察年龄大都四、五十岁上下,细算他们的孩子也许刚刚成年,他们的高龄父母也许依然健在,6个警察加上1名保安,在那个下午7个家庭遭到了永远无法弥补的伤害。更可悲的是,在这起事件中,杀人者被称为“大侠”,而被害者被指斥为“该死”。
这真是难以理解的事情:
哈尔滨的6名警察涉嫌打死了人,却博得广泛的同情,而上海的6名警察被杀害,却被指斥为“该死”!
同样,一名死者遭到了诅咒,而一名凶手却被广泛赞扬!
这是怎么了?我认为,这体现了网民的一种绿林情结。
古时绿林好汉的义举中,有一项叫做“除暴安良”!没错,这就是很多网民对两起案件共同的视点!
上海案件中,网络风传杨姓青年遭到了不公正甚至是非人待遇,而警察就是施暴者,于是,杨的行为就是所谓的“除暴安良”,获得了一片歇斯底里的叫好;
哈尔滨案件中,幸亏有监控录象做证,证明了死者多次主动出手打人,而且还持械行凶;事后,又被披露出死者疑似高干子弟、疑似“衙内”。于是,死者成为了权贵阶层的一分子、成为了施暴者,6名警察成了“除暴安良”的“林教头”、“武都头”,舆论风向的急转直下就是必然的。
网民深厚的绿林情结,是法制意识淡漠的表现,遇事不是从法制的角度看问题,而是以主观的好恶作为标准,于是,屡屡出现杀人有理、被杀活该的荒唐结论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但是,问题仅仅是法制意识淡漠这么简单吗?
古时的绿林好汉,有很多“义举”,除了“除暴安良”,还有“行侠仗义”、“杀富济贫”、“剿兵安民”、“替天行道”,等等。这些义举的共同特点是:谋求以制度外的手段解决问题。
好汉、大侠以制度外的手段解决问题,表明了他们对在制度内解决问题的失望和绝望:
他们觉得世风日下、人心不古了,就要行侠仗义;
他们觉得王法、官府不足以惩恶扬善了,就要除暴安良;
他们觉得劳动不能致富甚至无法生存时,就要杀富济贫;
他们觉得官匪一家、官黑一家时,就要剿兵安民、替天行道。
几千来,中国百姓对大侠、好汉传颂有加,对遵纪守法嗤之以鼻,原因还在于我国古代封建王朝的制度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毫无公平可言、毫无信誉可言。回顾历史,无论是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还是小规模的好汉义举,都是对当时法制的破坏,都是对社会生产力的破坏。但是对于一个毫无公平可言的制度来说,要求人民去遵守、去维护这可能吗?被巧取豪夺压榨之下的民众,谁还相信勤劳可以致富?古代百姓呼唤大侠,恰恰表明他们对封建王朝制度的失望。
知道绿林情结的由来,我不禁不寒而栗。当人们都不相信法制可以给社会以公平、公道的时候,当人们都有“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的心态时,任何腾飞呀、复兴呀、和谐呀之类的美好规划只能是梦中的事情,而当今社会中腐败和贫富悬殊两大症结,正在使人们的绿林情结在产生、在凝聚、在增长。
在哈尔滨事件中,因死者有可能是“衙内”而受到加倍的诅咒,在上海事件中,因凶犯挑战警察代表的公权而赢得喝彩,这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您还坐得住吗?您为什么不行动起来?也许积重难返,难以短时间彻底改观,但是,您起码要让人们看到希望。
我是有点急,太多的社会事情越来越不正常,对政府有点失望,感觉还是自己先过好,多赚点钱实在
&我来说两句
请遵守国家法律和互联网法规。您要为您所发的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注意:系统启用了静态/缓存功能,您的回复可能不能立即显示。
版权所有&&2005&&网上读书园地 &&&最佳分辨率&&1024 X 768
Copyright&& &&&http://www.readfree.net&&All rights reserved.&&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唐山龙泉中学招生片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