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与基金的区别基金理财,银行理财与基金的区别收什么费用

[基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注意什么?买银行理财产品必须要知道的十件 - 南方财富网
&您现在的位置:& >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需要注意什么?买银行理财产品必须要知道的十件
&&&南方财富网&&&
  购买银行产品需要注意什么?买银行理财产品必须要知道的十件事
  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这种印象总的来说没有错,但银行理财产品绝不是垂手可摘的牡丹。在过去的一年里,多家银行爆出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事件就是最好的警示。
  在许多人的眼里,银行很安全,于是争抢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殊不知,买银行理财产品,也有很多陷阱。你有10件事是必须知道的。
  1、理财产品是会亏损的
  近年来,银行理财产品的市场异常火爆,一是有远高于定期存款的收益率,二是投资者对银行的信任。而当下,很多人对银行理财产品的印象也是:低风险、收益率高于定期存款。这种印象总的来说没有错,但银行理财产品绝不是垂手可摘的牡丹。在过去的一年里,多家银行爆出的银行理财产品&零收益门&、&负收益门&事件就是最好的警示。
  投资者要明白,理财产品的稳赚只是传说,有的理财产品到期时,有可能得不到预期收益,有的甚至连本金也不保。
  2、募集期藏有玄机,理财收益会被&摊薄&
  通常情况下,银行一般会声称,银行理财产品在资金募集期和清算期不享有收益,是按活期存款利息计算的。如果投资者买入时间较早,而该产品的募集期和清算期又比较长,那么实际收益率就会被拉低。
  比如某商业银行推出的一款预期收益率高达5.5%的1个月期限理财产品,从9月26日开始销售,10月7日才结束募集,10月8日起算利息。也就是说,购买的这款产品,空档期是12天。这10多天的空档期,可不就&摊薄&了购买者的实际理财收益?
  3、预期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
  随着银行间竞争激烈程度的不断加大,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也水涨船高。很多银行都竞相推出收益率&诱人&的理财产品,如某商业银行一年期的人民币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达到15%左右。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理财产品都能达到其承诺的收益率,因为预期的收益率并不等于实际到期的收益。
  理财专家提醒,选择银行理财产品,不要光盯着收益率。实际上,许多产品由于存在着&猫腻&,投资者最终到手的收益,并没有宣传时说的那么多。
  4、产品评级不见得靠谱
  在产品说明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相关的风险评级,如中信银行一款产品就在说明书中显示为PR2级(稳健型,黄色级别),其实都是银行自己给自己评定的,并非是第三方机构评的,意义并不大。
  不仅理财产品的风险评级本身不可靠,而且银监会明确要求银行必须进行的投资者风险测评,不少银行也在走过场。
  5、风险提示必须看清楚
  尽管银行会按照相关部门的要求,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和合同上,对风险提示做所谓表述,但是那些风险说明由于太专业甚至充斥着各类专业术语,对于投资人并没有多大价值,普通人也看不懂。
  记者在查询了众多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说明书后,发现尽管很多说明书长达十几页,但是对于产品的本质风险揭示甚少,大部分是营销性质的语言,而非客观的深度分析。
  6、资金投向要关注
  理财产品的资金投向直接与产品的风险挂钩。投资者在看产品说明书时,必须关注资金投向。
  如果资金投向为回购、存款、、金融债、央行票据等,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就低;如果资金投向为二级市场如、等,这样的理财产品风险偏高。
  7、不去触碰&霸王条款&的理财产品
  在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里,某些设计条款明显偏向银行,把投资者的收益&榨干吸尽&,投资者要当心这样的理财产品,尽量不去触碰。
  比如,在某些结构性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一概规定&超过预期年化收益率的最高部分,将作为银行投资管理费用&。
  8、看清产品是银行自发还是代销
  在银行渠道里,大部分银行理财产品都是银行自发的,但也不排除银行作为代理销售其他的理财产品。
  如某些银行理财产品的说明书中,明确写着&银行作为投资者的代理人&&&这样的声明。银行只承认是代理、委托关系,若出了事,它不负责。
  9、超高收益往往是&镜中花水中月&
  对普通投资者来说,无论是否能够读懂复杂的产品说明书,高收益率都是很大的诱惑。
  目前结构性产品多为保本、部分保本或非保本的浮动收益型产品,由于触发条件等的严格限制,超高收益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沦为银行营销的噱头。
  10、隐藏的费用要当心
  与明面上的手续费相比,银行理财的&隐形费率&问题更为突出。多家银行理财产品说明书显示,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计算公式为&理财计划预期投资收益率-理财产品销售手续费、托管费等费用&。
  按照银率网数据,2013年以来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托管费率平均为0.05%,销售费率平均为0.26%。若银行只按这个标准收费,可谓&非常厚道&,而事实上,银行最大的收费恰恰被隐藏在这个&等&里面。
更多购买银行理财产品相关内容请关注南方网
(南方财富网基金频道)
相关阅读:
&&&&南方财富网声明:基金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商务进行时
基金新闻24小时排行
关于南方财富网 - - - - - -特此声明:广告商的言论与行为均与南方财富网无关 南方财富网 & 版权所有热线电话:400-818-8000
现推出终身免申购费的“点财通”业务。
热线电话:400-818-8000
近一年收益
近一年收益
近一年收益
近一年收益
近一年收益
近一年收益
另类投资型
最高奖金15000元
大赛期间随时报名
活动时间6个月
申购费“全免”
专属投顾服务
挖掘智能装备投资价值智能装备
基金经理:
基金类型:股票型
最新净值:
近三月收益:
股票为主,精选个股趋势跟踪风格
基金经理:
基金类型:混合型
最新净值:
近三月收益:
经济周期轮动,灵活配置
大类资产配置
基金经理:
基金类型:混合型
最新净值:
近三月收益:
战略新兴投资 任泽松王牌基金战略新兴
基金经理:
基金类型:混合型
最新净值:
近三月收益:
紧随市场风格灵活转换长期投资
基金经理:
基金类型:混合型
最新净值:
近三月收益:
灵活配置 严格风控生活服务
基金经理:
基金类型:混合型
最新净值:
近三月收益:
穿越牛熊 震荡市的首选医疗+环保主题
基金经理:
基金类型:混合型
最新净值:
近三月收益:
大跌行情最适宜的防御板块医药主题
基金经理:
基金类型:灵活配置
最新净值:
近三月收益:
发展提速期新兴产业主题
基金经理:
基金类型:混合型
最新净值:
近三月收益:
纯债基金 业绩稳定稳健收益
基金经理:
基金类型:债券型
最新净值:
近三月收益:
纯债基金 零钱理财稳定收益
基金经理:
基金类型:债券型
最新净值:
近三月收益:
二级债基 过往业绩优秀稳中求进
基金经理:
基金类型:债券型
最新净值:
近三月收益:
宇 185****3144北京
磊 153****1296北京
新手区 杨成志 182****4958太原
精英区 杨小晴 177****5268北京
涛 139****8569上海
天 136****7375上海
斌 137****2865北京
展恒基金微信
第一时间传递财富信息
微信号:zhanhengfund
热线服务:400-818-8000
邮箱地址:
商务合作:010-0
版权所有 侵权必究?北京展恒基金销售股份有限公司
Copyright? Myfp Fund Investment Consultin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银行理财中的“小猫腻” 一定要知道
扫描到手机
扫描到手机,随时[继续看!]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扫描左侧二维码,就能在手机继续浏览本文,还能分享到微信或微博。
09:00来源:腾讯理财
理财第一课堂
[摘要]对于大家热捧的银行理财,又是否真的像表面那样令人信得过呢。现在有些银行的客户经理为了完成任务和争抢业务而开“空头支票”。本文转自微信公众号: 亚洲财经(ID:yazhoucaijing)作者伊桐每年的央视315晚会,总是吸引了众多关注目光。某某行业的黑洞、内幕如何等等,以前不知晓的,通过一堂晚会,一目了然。然而,对于大家热捧的银行理财,又是否真的像表面那样令人信得过呢。今天小编就通过三个鲜活的案例来为你扒开银行理财背后的猫腻。保本理财产品也会亏钱王先生年前花5万元买了银行一款保本理财产品,预期收益8%,90天期限,近日到期后,却发现5万元理财不仅没有赚到收益,还倒赔进几百块。不是保本理财产品吗?银行怎么能坑人?原来,该款理财产品除了理财经理介绍的内容,其说明书上还明确写了,保本比例为90%或95%,也就是说亏损5%-10%也是有可能的。另外,理财经理所说的预期收益率为8%也没错,但是不是固定收益,而是浮动最高收益。什么意思?意思就是说除了最高,还有最低收益,即-5%或-10%。点评:小伙伴们,今后买理财可长点心吧。小编查了一下,银行理财产品里确实有这么一种产品,叫做“结构性理财产品”。大多数结构性产品的投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流向债券等低风险产品,以获取稳健收益,另一部分则与境外的利率、汇率、商品(黄金、石油等)、股票、基金、信用等挂钩。产品的收益水平取决于所挂钩资产的表现,其风险也来源于所挂钩资产价格的变化。一般情况下,利率高于5%的银行理财产品,你就得注意是否是结构性理财产品。储蓄性理财存单变保单今年1月份,朱阿姨一笔20万元的国债到期。于是到银行办理相关的手续。在办理完后,银行客户经理告知,银行现在有一款与存款类似的储蓄型理财产品,3年期收益高达4.95%。与此同时,客户经理拿出了一张宣传单给朱阿姨,上面写着“保证年化收益率3.7%~4.95%,一次投入长期收益,满3年后就可以取得利息。”宣传单上并没有银行的名称,也没有银行Logo,理财经理还反复承诺,这就是一款储蓄型理财产品,跟存款一样,是银行跟大企业合作的产品,因此利息高。现在,这款产品只有5000万元的额度,需要就尽快买,否则就没有了。朱阿姨也发现,就在她犹豫的20多分钟里,的确是有很多人办理。因此,朱阿姨直接购买了该产品。结果,回家之后,朱阿姨跟儿子一说,儿子让朱阿姨拿出来合同一看,储蓄性理财产品居然是一款保险产品。这也把朱阿姨吓了一跳,随后在儿子的陪同下退了这一保险产品。点评:随着银行理财产品和存款利率持续下滑,只要客户寻求高收益的理财产品,银行理财经理就会推荐保险产品,部分银行的理财经理会用“储蓄性理财产品”、“每年存一万”、“支取”、“本息”和“利息”等混淆银行产品和保险产品的表述和概念。与存款和银行理财产品相比,虽然一些保险公司也在推出一些弱化保险功能的分红险和投资性的保险产品,但是其分红收益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是风险承受能力较差的投资者,在投资前最好还是仔细看看合同,不要着了理财经理的“道儿”。不能相信“空头支票”春节前,任小姐看中了一套房子,打算买下来。于是,任小姐向一国有商业银行申请了住房按揭贷款。银行客户经理在接收了任小姐资料的几天之后告知,任小姐的信用记录很好,会给予首付20%,贷款利率8.5折的优惠。随后,客户经理拿出了一大叠贷款合同资料,直接让任小姐在每个乙方处签字和按手印。任小姐随便翻了一下,发现都是空白的格式合同,但由于时间紧迫、单据多,同时也是出于对理财经理的信任,任小姐就没多想。随后的两个星期之后,任小姐被告知,8.5折贷款利率优惠申请不下来,只能给9折优惠,贷款已经批下来,下周开始还款。这让任小姐很不满,明明说好的折扣也没有了,就直接被告知要多还贷款。点评:现在有些银行的客户经理为了完成任务和争抢业务而开“空头支票”,口头承诺一些折扣以吸引消费者,等消费者签字后再向里面填充各种条件。尽管合同条款违背了任小姐的意愿,但从法律角度说,在签订合同时确实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未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依法成立有效。看到这些血淋淋的案例,是不是有点心惊胆战,如果连国字号的银行都不可信了,还有哪些理财机构是靠谱的。所以,一定切记,无论是投资什么理财产品,只要涉及到钱的问题就一定多个心眼,合同条款务必看仔细。别管它是银行还是P2P,多个心眼永远不会错。【声明】本文来源于微信自媒体账号,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腾讯无关。我们尊重自媒体知识产权,如有版权问题可联系腾讯理财(Email:,请将#替换为@)。
每日精彩好文,尽在好买财富微信公众号
扫描二维码收听好买财富官方微信
微信号:howbuy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5%
0.60% 1.2%
0.60% 1.2%
0.60% 1.2%
0.60% 0.8%
0.60% 0.8%
0.60% 0.8%
0.60% 1.5%
0.60% 0.8%
0.60% 0.8%
0.60% 1.2%
0.50% 0.5%
证监会首批独立基金销售机构
银行级加密,保障安全
好买获得腾讯B轮投资,全面提升客户金融服务体验...
掌上基金人人都是基金经理
行情、资讯、热点,一手掌握
精选牛基,抓住每一次赚钱机会
7X24小时,随时随地买卖基金
2.扫描下载到手机
注册领红包
扫一扫,立即下载领取
新手专享新手适合买什么基金?
第一次,安全最重要
货币基金七日年化:
2.69%(07-19)
买的少一点,试试水
看看大家都在买什么
本周热销基金您的举报已经提交成功,我们将尽快处理,谢谢!
不能,因为这些产品购买前都要做个个人承受风险评估,未成年人不能做。
大家还关注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2081942',
container: s,
size: '1000,60',
display: 'inlay-fix'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理财 私募基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