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国家法律确定货币流通名词解释的结构和组织形式

责任编辑:lianshuang
责任编辑:lianshuang
责任编辑:lianshuang
风险提示:外汇交易尤其是保证金交易具有很大的风险, 未必适合所有的投资者。使用杠杆比例来进行外汇操作对交易者有利也有弊。阁下在决定投资外汇市场前,应该仔细考虑阁下的投资目标,经验水平和承担风险的能力。由于存在遭受一部份或全部初始投资的损失的可能性,因此阁下不应该以不能全部损失的资金来投资。并且, 阁下还应该留意所有与外汇投资相关的风险。若有任何疑问,应该向独立财务顾问咨询。货币银行学精品课
吉林工商学院金融分院
1、教学目的:
《货币银行学》是教育部确定的21世纪高等学校经济学、管理学各专业的核心课程,是金融学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理论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货币、信用和银行方面的基础理论和基础知识。理性的认识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以及金融运行与经济运行相互关系;指导学生运用基本理论正确分析当前国际和国内货币银行方面出现的新问题、新政策和发展动向,为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知识打下基础。
2、教学要求:
第一,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第二,使学生掌握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的基本知识,熟悉银行、资本市场运作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对金融活动及其宏观金融调控的理论、运行机制和方法、手段等有较全面的认识和理解。第三,使学生学会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货币银行学的原理和方法观察和分析金融经济问题的正确方法,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根据课程特点和每一课具体教学内容,结合当前形势及现实生活,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努力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的道理。
3、教学重点和难点:
金融商品价格(利率)中的复利计算、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中的派生存款、金融市场、货币供求及均衡、货币政策与宏观金融调控
4、教学内容(按章、节):
一、金融的重要性
(一)经济发展中金融的贡献
任何社会的经济发展都是由诸多因素共同推动的:政治的、经济的、体制的、技术的、人文的等等。就经济因素而言,古典经济学把土地、资本、劳动看成是经济发展的三大要素(马克思把这三大要素概括为生产力)。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又把技术、资源配置、规模经济、知识进展视为新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史的研究表明,当今发达国家在近500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因素的作用在不断增长,特别是在高度发达的现代经济中,这个因素的重要性更加突出,这便是金融。
在现代经济中,尽管各个国家的发达程度差异还很大,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金融已经与各国的经济密不可分。现代经济基本上已不存在没有金融的纯实物经济运行,金融已渗透到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并且其影响力越来越大。货币经济、信用经济、货币信用经济、金融经济的提法都从一个侧面描述了现代经济这一基本特征。
(二)21世纪是金融经济时代
金融是推动21世纪经济增长的两个巨轮之一。21世纪的经济,既是一种知识为本的经济,又是一种金融化的经济。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产业中的扩散,是21世纪经济增长的原动力,而现代金融则使这种原动力以乘数效应推动着经济的增长。作为推动21世纪经济增长的两个巨轮,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金融缺一不可。
如果说,20世纪经济运行的轴心是以钢铁、汽车等为代表的现代工业,那么,21世纪经济运行的轴心将转向现代金融业。现代金融不仅源源不断地为实质经济的运行和发展提供润滑和动力,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推动着实质经济的分化、重组和升级。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发达的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金融经济。
21世纪,现代金融不仅是维持全球经济持续增长的强大推动器,也是全球财富在国际间重新分配的重要机制。在不同的经济体系中,现代金融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是有差别的。在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现代金融体系在维系本国经济正常运转的同时,也在分享着他国的财富;而在新兴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市场经济欠发达国家,现代金融一方面以杠杆化的功能快速推动其经济发展,另一方面又极有可能成为其财富漏出机制。19世纪以前,世界市场的瓜分及财富和资源的掠夺,靠的是殖民政策;20世纪前半叶,靠的是战争;而现在则似乎要依靠现代金融机器。
可以想象,21世纪的经济运行和财富的流动速度,要大大快于20世纪,在这种条件下,建立在强大杠杆系统基础上的现代金融体系,可能会成为一些国家瓜分另一些国家财富和资源的重要机制和手段,成为一小部分人瓜分一大部分人财富的机制和手段。20世纪最后几年发生在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的金融危机,是21世纪现代金融文明阴暗面的先兆。最大限度地防止这种现代金融文明阴暗面的扩散,应是21世纪金融领域最首要的任务。
二、货币银行学为金融学科的专业基础理论课
货币银行学主要研究对象是货币、信用、银行、金融市场和国际收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掌握其运行的规律。它是我们今后开设保险、证券、银行会计、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国际金融等课程的基础学科。
三、学习方法
(1)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货币信用理论为指导
货币银行学是一门社会科学,各位金融学专家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深深体会到,研究和学习货币银行学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货币信用理论为指导,并且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因而我们在学习《货币银行学》一书中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的货币银行基本原理作为理论基础。
(2)借鉴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
西方经济发达国家在货币银行学的研究上,无论从时间上,还是从经验上来说,都是高于我国的,而且已经在很高的程度上总结出了货币银行学的规律和原理。我们应该充分学习和借鉴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的发展经验,以此帮助领会、理解我国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的做法和存在的问题。
(3)要在把握中国实际的基础上学习
要注意紧密结合我国实际去学习,要把学到的知识随时融入到实际当中,运用观察、分析与综合理解的方法去看待我国现实的金融现象和金融问题,决不能盲目地、脱离实际地学习金融知识。我们在学习中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有比较、有鉴别”的原则。
货币职能与货币制度
了解:货币的产生、货币的发展、我国的货币制度
理解: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制度的演变
掌握: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
重点:货币的本质、货币的职能
难点:“格雷欣法则”
货币的本质及形态
一、货币的产生&
货币到底是怎样产生的?
货币是与商品相伴生的经济范畴,解开货币之谜,必须从分析商品入手。
(一)货币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产物
商品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统一体,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两个属性。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本身,是通过使用可以被认识到的。
交换成为解决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唯一途径,而且随着商品交换的不断发展,商品的价值形式也不断的演化,最终导致了货币的产生。
(二)货币是商品价值形式发展的结果
商品的价值形式,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即由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经过了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最后才到货币形式。
1、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
2、扩大的价值形式
3、一般价值形式
4、货币形式
二、货币的本质
(一)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反映了一定的生产关系。
1、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即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2、货币体现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
(二)与普通商品的共性与区别
货币是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从货币的起源中可以看出,货币首先是商品,具有商品的共性即都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都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
然而,货币又是和普通商品不同的特殊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它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材料。
2、货币具有直接同所有商品相交换的能力。
三、货币的发展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从商品世界分离出来以后,仍然伴随着商品交换和信用制度的发展而不断演进。货币币材和形式经历了由实物货币、代用货币、信用货币的发展过程。这种形式的变化,不断的适应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同时也消除了前一种货币形式无法克服的缺点。
(一)实物货币
1、实物货币
在早期简单商品交换时代,生产力不发达,交换的目的以满足某种生活和生产的需要为主,在当时社会组织下最能代表财富的,并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物品自然成为当时的货币。&&&&&
2、金属货币
第二次社会大分工使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金属被用来制造生产工具和武器,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和乐于接受的东西。金属在执行货币职能方面的优越性很明显,如价值比较稳定、易于分割、易于保存、便于携带等。于是在交换中逐渐代替非金属实物货币成为主要对象,最终成为通行的货币。
(二)代用货币(可兑现的信用货币)
随着生产和流通的进一步扩大,出现了贵金属币材的数量不能满足商品流通的需要,而且远距离的大宗贸易携带金属货币多有不便,提出了使用信用货币的要求。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在流通中只起转瞬即逝的媒介作用,人们更多关心的是用货币能否买到价值相当的商品,而不是货币实体的价值量。事实上,流通中被磨损的铸币被人们照常接受,服务于流通,并不影响流通就表明货币可以用象征的货币符号来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19世纪下半期,各国可兑换金币的银行券广泛流通,但此时的银行券,仍是金的符号,以金为后盾,代替金币并与金币共同流通,当金属货币消亡时,代用货币自然也就消亡了。银行券的出现是货币币材的一大转折,为其后不兑现货币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三)信用货币(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1、定义:信用货币是以信用作为保证,通过信用程序发行和创造的货币。它不再代表任何贵金属,目前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采用这一货币形态。
(1)货币发行的立法保障和国家垄断。
(2)公众对此种货币的信心。
3、主要形式:
(1)辅助币——多用贱金属制造,目前世界上几乎都由政府独占发行,由专门的铸币厂铸造。其主要功能是担任小额或零星交易中的媒介手段。
(2)现金或纸币——多数由一国中央银行印制发行。其主要功能是承担人们日常生活用品的购买手段。
(3)存款货币——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信用制度发达,银行结算手段改进,现金流通逐渐减少,货币形式主要采取存款形式,货币概念得以扩张,存款货币是指货币所有人以银行存款形式所持有的货币。
(4)电子货币——电子计算机的普及运用对各行各业都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使货币的发展发生了飞跃,货币由记在纸制凭证上的金额变成了储存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一组加密数据。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本质决定货币的职能,货币的职能是货币本质的具体表现。货币在商品交换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一、价值尺度
商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价格。商品价格同商品本身物质形态不同,它是一种观念形态,不必用相应数量的货币摆在商品旁。
二、流通手段
充当流通手段的货币不能是观念上的货币,而必须是现实存在的货币。
充当流通手段货币的另一特点是它不一定是具有十足价值的货币。
三、贮藏手段
货币所具有的表现一切商品的价值,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不仅展示了货币超凡的魅力,而且使人们逐渐产生了贮藏货币的欲望。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贮藏手段成为调节货币流通的“蓄水池”,可以自发的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流通中的货币量过多时,多余的金属货币会退出流通领域成为贮藏货币;当流通中需要更多货币时,贮藏中的货币会重新进入流通领域。
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流通条件下,货币贮藏只是用来充当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准备金,是一种潜在的货币购买力,而并未退出流通领域。
四、支付手段
货币价值进行单方面转移时,货币发挥支付手段职能。
货币充当支付手段职能,首先促进了商品生产和产品流通的发展。但另一方面也扩大了商品经济的矛盾。
五、世界货币
各国经济政策中重要的一步是外贸出口创汇,而商品流通一旦超越国界,扩大到世界范围,货币的职能也随之跨越国内流通领域,在国际市场上执行世界货币的职能,即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就会在国际范围内执行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职能。
一、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
所谓货币制度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所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结构和组织形式,它由国家有关货币方面的法令、条例等综合构成。它包括货币币材、货币单位,货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及准备制度等方面的要素。
(一)货币币材和货币单位的确定
1、货币材料的确定
货币单位的确定
即规定货币单位的名称。
在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下,信用货币完全割断了与贵金属的联系,此时货币单位的确定也就只是确定其单位名称而已。
(二)本位币和辅币
1、本位币&&&
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国计价、结算的唯一合法的货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所谓基本通货,是指一个国家的计价标准单位,在商店中我们可以看到价格牌上的标价都是以元为标准的。
本位币是无限法偿货币。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无限法偿。本位币是法定作为价格标准的基本通货。法律规定,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款人不得拒绝接受,故称为无限法偿币。
辅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供日常零星交易和找零之用。辅币可以与本位币自由兑换。辅币是有限法偿货币。国家对辅币规定了有限的支付能力,即在每一次支付行为中使用辅币的数量受到限制,超过限额的部分,受款人可以拒绝接受。
(三)银行券和纸币的发行流通程序
(四)准备金制度
为了稳定货币,各国货币制度中都包含有准备制度的内容。
在实行金本位制的条件下,准备制度主要是建立国家的黄金储备,这种黄金储备保存在中央银行或国库。它的用途有三:
= 1 \* GB3
①作为国际支付的准备金;
= 2 \* GB3
②作为扩大和收缩国内金属流通的准备金;
= 3 \* GB3
③作为支付存款和兑换银行券的准备金。
二、货币制度的演变
(一)金属货币制度
1、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1)平行本位制&&&
(2)双本位制&
(3)跛形本位制
(1)金币本位制
(2)金块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
(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
三、我国的货币制度
货币层次与货币流通
了解:货币流通的特点
理解:货币量层次划分的含义、货币流通的含义
掌握:货币量层次划分的依据、货币量层次的划分、货币流通的两种形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货币流通规律
重点:货币流通的两种形式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货币流通规律
难点:货币流通规律
货币量的层次划分
流通中的货币就总体而言都服务于商品流通,并应该同商品流通的需要保持一致。但货币流通在形势和结构以及服务对象上是有区别的。货币的范围很广,例如现钞、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和短期国库券等都属于货币或准货币的范畴,但显然,它们的购买力不同,现钞和活期存款是现实购买力,而定期存款和短期国库券除非特殊,在正常情况下都需要经过一定的手续才能转变为现实购买力。流通中究竟有多少货币?哪些是现实的购买力,哪些又是潜在的购买力?如何根据这些特点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这就产生了货币流通的分层次计量问题。
一、货币量层次划分的含义
1、含义:所谓货币量层次划分,是指将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强弱进行相关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2、目的:把握流通中各类货币的特定性质、运动规律以及它们在整个货币体系中的地位,进而探索货币流通和商品流通在结构上的依存关系和适应程度,以便中央银行拟订有效的货币政策。货币量层次划分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宏观经济运行监测和货币政策操作。
二、货币量层次划分的依据
根据货币的流动性不同,从上世纪60年代起以弗里德曼为代表的现代货币主义开始对货币划分层次,以便更深入地研究和管理货币供给。这一理论已被其他国家广泛采用。
所谓流动性,是指金融资产转变为现实购买力,并使持有人不遭受损失的能力。流动性越强,即在流通中周转越便利,相应地,形成的现实购买力就越强;流动性越低,即周转不方便,形成的购买力的能力也越低。显然,这个标准对于考察市场均衡,实施宏观调控有重要意义。
在划分货币量层次时,应把握两个原则:
= 1 \* GB3
= 2 \* GB3
三、货币量层次的划分
各国的货币银行制度不同,在划分货币层次上也不尽相同。
(一)美国的货币量层次划分
(二)日本的货币量层次划分
(三)我国的货币量层次划分
货币流通及其规律
一、货币流通的含义及特点
(一)含义:货币流通是指货币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在流通中所形成的连续不断的运动。
(二)特点:
= 1 \* GB3
①货币形态始终不变
&= 2 \* GB3
②货币不会退出流通,而是不断运动
&= 3 \* GB3
③货币流通取决于交换的发展程度和社会对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的需要程度
&= 4 \* GB3
二、货币流通形式
(一)现金流通:指以纸币和铸币直接完成的货币收付行为。
(二)非现金流通:指各经济主体在银行存款的基础上,通过在银行存款账户上转移存款的办法来进行的货币收付行为。
(三)关系
现金与非现金的形式截然不同,又有着各自的流通领域和作用范围,然而,它们之间却并不对抗,而是共同构成统一的货币流通。
(1)货币的运动无论采取现金流通形式还是非现金流通形式,作为一般等价物的本质都是相同的,都执行着货币的基本职能。它们的性质相同,都是在银行信用基础上产生的信用货币。
(2)二者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现金与非现金作为统一的货币流通的两种形式,也并非没有任何区别,否则,两种形式的并存就失去其特有的意义。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为:
(1)两者的服务对象不同。
(2)两者受银行控制的程度和调节方式不同。
三、货币流通规律
(一)金属货币流通规律
商品价格总额=商品价格水平×待实现的商品总量
这就是货币单纯作为流通手段时的货币流通规律:流通中的货币需要量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在现实生活中,出现赊账买卖,即货币作为支付手段发挥作用时,就不需要货币出场,显然,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就会减少。
&(二)纸币流通规律
所谓纸币流通规律,就是指纸币发行量决定于流通中所必需的金属货币量的规律,也就是说,纸币的发行总量限于它所代表着的金或银的实际数量。
流通中全部纸币所能代表的价值量
流通中金属货币的需要量
流通中全部纸币所能代表的价值量
单位纸币代表的价值量×纸币发行总量
公式表明,纸币流通规律的内容实际上体现着纸币同金属货币之间的比例关系。单位纸币的币值可呈现以下三种状态:
&= 1 \* GB3
①平值,即﹦1。表示纸币的放行量符合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单位纸币就有同金属货币相等的购买力,即1元纸币﹦1元金属货币。该状态下,物价稳定,货币流通正常,生产、流通秩序正常。
&= 2 \* GB3
②贬值,即﹤1。表示纸币发行量大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减少,即1元纸币﹤1元金属货币。该状态下,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生产和流通受到破坏。
&= 3 \* GB3
③升值,即﹥1。表示纸币发行量少于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属货币量,单位纸币所代表的金属货币量就会增加,即1元纸币﹥1元金属货币。该状态下,物价下跌,通货升值,生产和消费受到抑制。
过多或过少的纸币发行量都会影响经济发展,纸币平价才是纸币流通规律的基本要求,而纸币流通规律实质上是货币流通规律在纸币流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的表现形式。
信用与金融工具
了解:商业信用的产生、金融工具的种类、衍生金融工具、我国利率制度
理解:商业信用的含义、特点和局限性、银行信用的含义和特点、国家信用的含义和作用、消费信用的含义、形式和影响、金融工具的含义、商业票据定义、特点、利率的作用、利率的决定因素
掌握:信用的含义、信用职能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金融工具的特征、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银行汇票、银行本票和银行支票、可转让大额定期存单、股票、债券、信用卡、利率的概念、利息的计算、利率的种类
重点:信用的含义、金融工具的特征、商业汇票和商业本票、利率的概念、利息的计算、利率的种类
难点:商业汇票和商业本、复利的计算
信用融资形式
一、信用的含义
信用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被提及的一个概念,它是指能够履行跟人约定的事情而取得的信任。个人诚实守信是为人处世的基础,商家恪守信用是其持续经营的准则。而从经济学角度,我们又给信用下了另一个定义。
信用是指一种借贷行为,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 1 \* GB3
①信用是以偿还和付息为条件的借贷行为。
&= 2 \* GB3
②信用关系是一种债权和债务关系。
&= 3 \* GB3
③信用是价值运动的特殊形式。
二、信用职能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
(一)分配职能
信用的分配职能改变原有生产格局,起到了对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的作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二)节省流通费用,加速资本周转
现代银行信用制度的发展使债权债务可以在银行信用基础上通过转账结算方式清算,不需要现金结算,节省了社会流通费用。信用还可以缩短流通过程,使资本循环各阶段加快。
(三)宏观调控
国家可以通过信用对经济在“量”和“结构”上进行宏观调控。
三、信用形式
借贷活动的表现方式,就是信用形式,它是信用活动的外在表现。随着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信用形式也多样化、复杂化,发达的商品经济主要信用形式是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国家信用、个人信用、租赁信用及国际信用。
(一)商业信用
1、含义:商业信用是指企业之间互相提供的、与商品交易直接相联系的信用活动。包括赊销、赊购、预付货款、分期付款等行为。
2、商业信用的产生
3、商业信用的特点
(1)商业信用的债权人与债务人都是企业
(2)商业信用所贷出的资本是商品资本
(3)商业信用的运动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上与产业资本的运动状态相一致
(4)商业信用是一种直接的信用方式
4、商业信用的局限性
(1)信用规模的局限性
(2)信用方向的局限性
(3)信用期限上的局限性
(4)信用范围上的局限性
(二)银行信用
1、含义: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式,通过存款、贷款等业务活动提供的信用。银行信用的产生对商品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推动作用,标志着一个国家信用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2、银行信用的特点
(1)银行信用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
(2)银行信用没有方向上的限制
(3)银行信用期限灵活
(4)银行信用是一种间接信用
(三)国家信用
1、含义:国家信用是指以国家为借贷一方的借贷活动,即国家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
2、国家信用的作用
国家信用与商业信用、银行信用作用不同,它与社会生产及流通过程没有什么联系。利用这种形式所动员的资金
(1)是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
(2)是调剂政府收支不平衡的重要手段
(3)是调节经济与货币供给的重要手段
(四)消费信用
1、含义:消费信用是指企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
2、消费信用的形式
(1)商品赊销。它是零售商向消费者以延期付款的方式销售商品,属于短期信用。
(2)分期付款。它是指购买消费品的人除第一次按规定比例支付一定现款外,其余款项按合同分期加息支付。
(3)消费信贷。它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采用信用贷款或抵押贷款的方式向购买耐用消费品的个人发放的贷款。
3、消费信用的影响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经济发达国家消费信用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分期付款方式增长更为突出。
(1)消费信用的发展扩大了需求,刺激了经济发展。
(2)消费信用的发展又为经济增加了不稳定因素
一、金融工具概述
(一)含义:金融工具也叫信用工具,是在信用活动中产生的,能够证明债权债务关系、资金所有权关系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凭证。金融工具是货币的载体,借助这个运载工具实现货币由供应者手中转移到需要者手中。
金融工具是重要的金融资产,是金融市场上的重要交易对象。金融工具种类很多,各具特点,但共同的、主要的具备以下特征:
(二)金融工具的特征
一般金融工具都明确规定了偿还期限、本金偿还方式和利息支付方式。
金融工具可以在金融市场上流通买卖。
一般存在两种风险:一是信用风险,即债务人不履行合约,不按期归还本金的风险。二是市场风险,金融工具在变卖时,要受市场波动影响,要承担较大的风险。
购买或持由金融工具,不仅要求还本,还希望带来一定的利润,这是购买者的本能要求。
(三)金融工具的种类
随着信用在现代经济生活中不断深化和扩展,金融工具的种类越来越多,可从不同角度来划分:
这一公式既表达了货币需要量的决定因素,即流通中的商品总量、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同时也表达了这三个因素的变动与货币需要量变动的关系,即货币需要量与商品数量、价格水平进而与商品价格总额成正比;货币需要量与货币流通速度成反比。
在分析了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流通中的货币数量规律之后,马克思还分析了纸币流通规律,纸币的发行限于它象征的代表的金或银的实际流通的数量。
马克思的货币需要量公式有着重大的理论指导意义:一是揭示了决定货币需要量的本质;二是反映了货币需要量的基本原理。它是通过理论的概括,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而不是一个简单的计算公式。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马克思是在分析货币本质时揭示这一货币需要量的著名公式的。所以,我们在具体应用中应当考虑新的变化了的情况,如信用货币已成为当今流通中的主体,经济的全球化、证券化趋势,虚拟经济形成的货币信用交易的客观存在,人们保存货币和投机因素对货币需求产生的影响等,并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如果我们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地套上这一公式来确定货币需要量,往往不能得到正确的符合实际的结论。
(二)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需求动机)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宏观经济学的创始人。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贡献是他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把利率因素引入了货币需求函数。
1、交易性动机
这是指个人或企业为了应付日常交易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而产生的持有货币需要。他决定人们进行交易时持有多少货币。个人保存货币量的多少直接与货币收入的多少及货币收支时间的长短有关。企业持有货币则是为了满足业务上的从支出到收入这一段时间所需的货币需要。
2、预防性动机
又称谨慎动机,是指个人或企业为应付可能遇到的意外支出等而持有货币的动机。它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未来收入和支出的不确定性,为了防止未来收入减少或支出增加这种意外变化而保留一部分货币以备不测。
3、投机性动机
这是指个人或企业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其原因实现信自己对未来的看法较市场上一般人高明,想由此从中取利,所以愿意持有货币以供投机之用。
三、货币需求量与几项相关指标
(一)收入
(二)价格P
(三)利率r
(四)货币流通速度V
(五)金融资产收益率
(六)企业和个人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
(七)财政收支状况
(八)其他因素
动态: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收缩)货币的全过程。
静态: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点上流通中的货币存量。
&= 1 \* GB3
①主体——中央银行垄断货币发行权;
商业银行吸收存款,创造派生存款。
&= 2 \* GB3
②客体——多层次货币
&= 3 \* GB3
③存量概念
&= 4 \* GB3
④内生变量——由社会经济活动决定的经济变量;外生变量——由非经济活动决定的变量。
二、货币供给量的确定
(一)基础货币B
基础货币B=现金C+商行存款准备金R
中央银行的负债
(1)再贷款、再贴现、支付利息
(2)收购金、银、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的货币
(3)对政府部门的贷款
(4)公开市场业务中买进有价证券
3、影响因素
(1)财政收支
(2)金融机构贷款余额
(3)国际收支状况
(二)货币乘数
乘数一词,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R·F·卡恩于1931年提出的,后被凯恩斯用来研究投资对总收入的倍增原理。概括地讲,乘数就是指某一经济变量的变动对另一经济变量的影响或比率。
所谓货币乘数,是指一定量的基础货币发挥作用的倍数。港台有些学者习惯于把它称为货币创造乘数。
2、影响因素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rd
(2)超额准备金率e
(3)提现率c
(4)定期存款比率t
一、货币均衡含义
货币供求均衡简称货币均衡,它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一种对比关系,是从供求的总体上研究货币运行状态变动的规律。一般而言,货币供求相等,就称之为均衡;如果货币供求不相等,则谓之失衡。
所谓货币供求均衡,用公式来表示,即:Ms
= Md。必须指出,这里的“=”并非纯数学概念。事实上,绝对的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相等是不可能的。货币需求量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并随时发生变化,货币供给量也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央银行调控的实际效果与预期目标可能存在差距。货币均衡的实际意义应是货币供给量与货币需求量大体相适应,即只要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在客观存在的一定弹性区间内变动,都属于均衡之列。
二、货币均衡与社会总供求均衡
(一)社会总供求
社会总供求是社会总供给和社会总需求的合称。
所谓社会总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实际提供的生产成果(商品和劳务)的总和。由于各种商品都是在市场上上实现其价值的,因此,社会总供给也就是一定时期内社会的全部收入或总收入。
所谓社会总需求,是指同一时期内该国实际发生的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总和。由于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一切需求都表现为有货币支付能力的购买需求,即现实需求,所以,社会总需求也就是一定时期社会的全部购买支付。
(二)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关系
1、社会总供给决定货币需求。
2、货币的需求决定货币的供给。
3、货币供给形成社会总需求。
4、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之间应保持均衡
在这个关系图中,货币供求的均衡是整个宏观经济平衡的关键。也就是说,如果货币供求不平衡,整个宏观经济的均衡就不可能实现。而要使货币供求保持均衡,就需要中央银行控制货币的供给,使货币的供给与客观的货币需求经常保持一种相互适应的关系,以保证经济的发展有一个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从而促进宏观经济均衡协调的发展。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一、通货膨胀
(一)定义
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流通量超过货币必要量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它的表现为物价水平持续上升,结果是货币购买力下降。
一般理解通货膨胀的含义应包含以下几层意思
1、通货膨胀是一种纸币现象。
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由于金属货币贮藏职能能自发调节货币流量,因而通货膨胀一般不会产生。而在纸币和货币符号流通的条件下,一方面纸币流通从技术上提供了无限供给货币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国家权力又可以强制进入流通。这就产生了一个矛盾,即货币供给的无限性和货币容纳量的有限性的矛盾。正是这种矛盾使通货膨胀成为一种经常性的货币现象并时时困扰着人们的经济生活。可见,通货膨胀是纸币流通特有的经济现象。
2、通货膨胀是一种货币现象
通货膨胀与货币数量密切相关,是货币数量增长过快而导致的货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经济现象,但不等于说,货币数量的增长必然引起通货膨胀。只有当实际的货币流通量远远超过经济发展客观需要的货币数量时,货币总需求超过商品总供给,引起单位货币代表的价值量下降,致使商品价格水平上涨,才会形成通货膨胀。
3、通货膨胀是一种价格现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货膨胀的表现形式是物价总水平全面、持续地上涨,而不是短期的、局部的上涨。而这里所说的物价是指商品和劳务的价格,不包括股票、债券和其他金融资产的价格变化。
(二)类型
1、按发生原因
(1)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
需求拉上引发的通货膨胀使之经济运行过程中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社会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起的货币贬值、价格总水平的上涨。
(2)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是指生产成本提高而引起的物价总水平的上涨。
&= 1 \* GB3
①原材料成本推动。
&= 2 \* GB3
②工资成本推动。
&= 3 \* GB3
③间接成本推动。
(3)结构型通货膨胀
即使社会总供求处于均衡状态,由于经济部门结构方面的变动因素,也会发生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由于不同国家的经济部门结构的某些特点,当一些产业和部门在需求方面或成本方面发生变动时,往往会通过部门之间相互看齐的过程而影响到其他部门,从而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
(4)国际传导型通货膨胀
由于国际经济关系日趋密切,投资、贸易、旅游、劳务等交往日益频繁,因此,一国价格的上升很容易经过各种渠道传导至他国,从而将通货膨胀在国际间传导。
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
由于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确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的取舍在很大程度上依存于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因而货币政策的三要素之间存在一种逆向制约关系。所以,我们的分析是从货币政策目标开始,然后是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最后再过渡到货币政策工具等内容,重点是分析货币政策目标。
一、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是指中央银行制定和实施某项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特定的经济目标,也就是货币政策所要达到的最终目标。
(一)内容
1、稳定物价
物价稳定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物价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又是物价稳定的基础。
2、充分就业
一个国家的劳动力能否充分就业是衡量该国的各种资源是否达到充分利用、经济是否正常发展的标志。
3、经济增长
4、国际收支平衡
(二)货币政策目标直接的关系
1、稳定物价与充分就业
2、稳定物价与经济增长
3、稳定物价与国际收支平衡
4、经济增长与国际收支平衡
二、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
(一)基础货币
(二)利率
(三)货币供应量
(四)超额准备金
三、货币政策工具
(一)一般性政策工具
1、再贴现率
2、法定存款准备金
3、公开市场操作
(二)选择性政策工具
1、间接信用控制工具
(1)消费者信用控制
(2)证券市场信用控制
(3)不动产信用控制
(4)优惠利率
(5)预缴进口保证金
2、直接信用控制工具
(1)利率限制
(2)信用配额
(3)道义劝告
第二节&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政策效应
一、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二、货币政策的时滞效应
三、影响货币政策效应的其他因素
第三节& 金融宏观调控的实施
一、制定货币政策的依据
二、实行前瞻性货币政策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
四、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第十一章 金融风险及其防范
了解:信用风险评析与防范技术、利率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
理解:金融风险的种类、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掌握:金融风险的含义、金融风险的特征
第一节& 金融风险概述
一、金融风险的含有
二、金融风险的特征
三、金融风险的种类
四、金融风险对经济的影响
第二节& 信用与利率风险的防范与控制
一、信用风险评析与防范技术
二、利率风险防范与控制体系
第十二章& 金融监管
了解:我国的金融监管
理解:金融监管的主体和对象、金融监管的原则和方法、对银行业的监管、对证券业的监管、对保险业的监管
掌握:金融监管的含义及目标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
一、金融监管的含义及目标
二、金融监管的主体和对象
三、金融监管的原则和方法
第二节& 金融监管内容
一、对银行业的监管
二、对证券业的监管
三、对保险业的监管
四、我国的金融监管
第十三章 金融创新与金融改革
了解:我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改革
理解:金融业务创新、金融工具创新、金融制度创新
掌握:金融创新对微观金融的影响、金融创新对宏观金融的影响
第一节& 金融创新的主要内容
一、金融业务创新
二、金融工具创新
三、金融制度创新
第二节& 金融创新的效应
一、金融创新对微观金融的影响
二、金融创新对宏观金融的影响
第三节& 我国的金融创新与金融改革
一、金融创新与金融改革的关系
二、改革至今我国金融创新的概况
三、深化改革中金融创新的发展方向
Powered by: sunshin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货币流通名词解释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