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新手如何去谈实体店商业模式

新手怎么做微信营销?
按投票排序
最近到网页上搜搜,好多关于微信营销的培训班、培训课程,从微信开始到大面积火爆,也就短短的3-4年时间,但就是这样也就足以培养出一批“微大咖”,他们拿着一手、二手,甚至是三手的资料,做着自己的买卖。但对于我来说,始终坚持亲身体验,亲身分享,任何没有自己实践过的东西都不会拿出来分享。因此,我只做干货,即便比较浅陋。做微信之前先做点其他的在你准备做微信营销之前,首先,你自己要有一个微信账号,也许很多90后的朋友会讪笑,这年头怎么可能还有人没有微信号,我们可以不留手机号,但是一定要留微信号;但是你去问问一些60后,一些70后,一些北方的朋友,微信号对于他们来说,只是或多或少的沟通渠道之一,不一定要有,有了也不一定常用,但是恰恰是这批人,也是我们做微信营销的重点对象,所以说先从“扫盲”开始。自个先玩起来,通过微信号分享生活所得,调侃生活压力,结交新的朋友,积累人品,当然也可以做做自己的产品营销。第二,对微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它只是互联时代下的一个社交或者说营销工具,今天微信风头正劲,明天肯定会出现其他的小信、重信,而且电子产品越来越趋于人性化,微信易学好上手,既然这么多的人在用,肯定不是什么神奇的东西,微信营销大家都能掌握。相较于一些培训班的速成,自己摸索只是多花费一些精力。也正因为微信普及的如此之快,一些传统营销人员对微信既爱又恨,认为微营销正在一点点侵蚀传统营销,诚然传统营销的渠道越来越多的被互联网侵入,但侵入的只是渠道、外在表现,真正做渠道营销的精神并没有被吞没,微信给了销售产品一个更好的工具,让更多的人接触到我们的产品。而对更多的人来说,不管你之前做的成功与否,微信把所有人又拉回了同一起跑线,带来更多的机会。第三,网络上有一句流行的话“风来了猪都能飞起来”,那么在微信这阵风吹来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有的人赶紧抓住这阵风,即便风过去了还是猪,也要做一只体验过飞的猪;有的抓住了微信的精髓,由此晋级,升级成精;还有的人还在担心风中沙子会不会刮伤了脸。我想说的是,现在的产品周期越来越短,今天你错过了微信,明天会有其他的风刮过来,难道你一直躲在避风港里?所以说,夜里新路千千条,早上起来走老路是没用的,既然微信来了,我们就要参与进来。退一步讲,也是给我们的生意增加了一个机会点。第四,微信营销有很多技巧,但最终目的是O2O,任何不以盈利为目的的营销都是伪生意,就好像支持泡妞的微信账号就是好账号。所以说,做微营销更多的应该是考虑wechat之外的东西,比如说产品、价格、目标客户、利润、投入、客服、仓库、物流等等,这些经过N多年的积累,自然有各种成熟的营销经验和案例可以分享,这里不做赘述,大家可以自己去看书或者问问朋友。我这里要说的,只是提醒大家,微信营销不是老板或者市场营销人员脑袋一热就上马,还需要冷静分析,你的产品或者公司现状是否适合做?有没有相关人员支持?准备怎么做?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做一定要做,但是要有系统、有节奏的去做。既然决定了做,或者迫于大环境被微营销,那么怎么做呢?和传统营销一样,任何营销方式都有自己的小技巧和统性,这里我介绍一些自己体验过切实有效的技巧,有些话题比较广,不仅仅局限微营销上,希望和所有人一起交流。杜绝僵尸粉,如何增加有效粉大家都知道,做微信营销的第一步就是圈人增加微信号的观众,但是千万别为了加粉而加粉,一个有销售意向的粉丝,抵过100个僵尸粉,这个概念也要灌输给你的微信营销人员或者你的老板。加粉的方式很多,介绍几个自己用过的比较有效的方法:-
最直接的是导入自己的QQ、手机通讯录;-
可以在任何别人都能看到的地方(QQ签名、给别人发的节日短信、微信红包上的留言、空间、论坛等等)公布自己的微信号,并隔一段时间提醒别人一下;-
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产品,写一些分享类的干货,发布到论坛,让大家加自己的微信;-
加一些QQ群,但不是简单加入随便聊聊,等待话题,可以在节假日的时候发一些红包,引起大家的注意,如果希望关注度高一些,就发大一点的红包,让尽可能多的人领到,同时在红包留言上,提醒大家关注自己的微信,准备一些话题,趁着红包的关注度和大家一起讨论;-
在目标消费人群集中的地方“搜附近的人”;-
把自己的产品送一些给微信上有影响力的朋友,让他们免费体验,这些人一般都喜欢分享自己的使用感受;-
可以找一些互补行业的账号进行文章内置的推荐,互相推荐。当有效粉丝在500之内的时候,你都会做的特别累,但是当你的粉丝数增加到500以上的时候,营销效果会以梯级的量向外扩散。但在这之前,你的每一条微信也不能随便对待,必须认真审核,因为所有的用户加你的号后,都能看到你之前发的微信,还有很多人会“查看历史消息”,可以说账号里的每一条微信都是在塑造你的品牌形象,都是在做沉淀。做微信营销的根本是选择一个靠谱的产品有些人通过微信,生意做的风生水起,有些人却越做路越窄,这是为什么呢?除去营销技巧,产品是最关键的。一般来说,客单价不过千、回转快、客户粘性高、使用方法简单的产品适合做微信营销。缩小一点范围,就是零售价在200-700之间,回转周期在半个月,容易让客人在一个周期内有切身感受,用起来又不复杂的产品比较好。但是,微信圈很大程度上就是你的现实朋友圈,所以在选择产品时必须慎重,我坚持必须是自己亲身体验过,切实有效,并且得到一定数量的消费者验证真正有效的产品。微信是个好东西,可在一些人心里,为什么觉得微信上卖东西不靠谱?或者担心影响自己在朋友圈中的形象?很大程度上是被一些把微信玩坏的人伤害了,就像有些人说营销人员是一群奇葩的种类,他们毁掉了各种节日后,也毁掉了各种社交圈。真正伤害人的不是节日或者微信本身,是那些贩卖假货、烂货的“亲”。如果你把真正好的东西带给你的朋友,只会得到他们的感谢。所以希望大家和我一样,坚持分享亲身体验过的东西,分享自己的干货,这样既能对朋友负责,介绍起来也有充分的信心和底气。塑造一个真实的“小编”形象,可以有效黏住粉丝有了一定的粉丝和靠谱的产品,接下来要塑造一个有个性、生动的“小编”形象,因为没有人会喜欢对着一个冷冰冰的机器账号。这两年由于腾讯对公众号的管理和粉丝心理感观,利用大号和粉丝进行互动越来越不方便,就需要申请一个个人号(小号)和你的粉丝/顾客进行交流,现在很多商家也是采取“主打官方大号、小号加粉沟通”的方式,用小号主动出击,寻找附近的消费者来推送大号的引粉信息。小号的最大优点就是使用灵活,方便商家利用小号打造小编形象,解决顾客在使用产品中的问题、和顾客进行情感沟通、售卖品牌情怀、甚至红包结款等等,避开腾讯的使用限制。和老顾客的黏性高了,自然能带来更多新顾客。一般来说小号多半是“萌妹子”,这样客户接受度较高,但也可以根据自己的产品特性来塑造,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事情,可以和你的老板或者微信营销团队一起商讨。确定“小编”特性后,别忘了把头像、logo、签名、二维码等等一起更换。这里有一个细节,在完成公众号的“回复设置”后,尽可能的赶紧人工回复,这样才能黏住你的粉丝,尽快互动起来。尤其是在粉丝积累阶段,千万别在“感谢你的关注”后就没了声音。简单就是力量,做好单品最重要对于微信营销来说,有一个和传统营销一样的规律“主打单品,野蛮生长“,尽量把的账号上的产品品类简单化,不要想着什么都卖,搞得像杂货铺一样。简单就是力量,绝不做万精油。举个最直接的例子,“王老吉凉茶”大家就都明白了。真正把一个产品卖好,把某一群体服务好,成为这个产品、这个行业的行家,足以带来很好利润。这里又回到之前的话题,自己卖的东西一定要切身体验过,真实有效。客服服务有助销售,一定要及时回复做市场的人都知道,传统媒体的广告费有一半都是浪费掉的,现在这个比例更高,80%的广告费都是浪费掉的,剩下的20%也不一定能产生直接的销售,基本上都是增加产品曝光率,强化消费者印象。微信广告也逃不出这个规律,因此,我们必须服务好每一个购买过我们产品的粉丝,最起码人家不讨厌你,才会产生第一次购买。但是在传统情况下,我们和消费者的沟通,频率低、面孔化,缺乏人情味。现在有了微信,粉丝使用产品后,有任何的问题,一个微信就到达客服甚至老板的手里,商家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掌握粉丝的反馈,倾听粉丝的烦恼,安抚客诉,进行二次营销。服务好一个老客户,带来至少6倍的新客户。结合电商平台一起做现在电商的发达程度很高,除了日常吃饭,很多人90%的购买行为都通过移动互联完成,甚至吃饭前也习惯性的看看各种推荐、各种团购。因此,不能只作微信,相关的淘宝、京东、唯品会、当当等大型电商平台,也要一起有选择性的操作,现在很多人做淘宝或者京东,已经不是为了卖东西,而是作为一个价格标杆,为微商的销售赢取利润空间。对于一些还在市场培育期,或者小众的产品,在推广的时候,很多人会去“百度”一下、“淘宝”一下,搜索相关的产品介绍、厂家介绍、产品作用、报价等等,因此要求营销团队,在做微信的时候也要做好常用搜索引擎和销售平台的管理,最起码别人在搜索你的产品时,不能有负面的消息和混乱的报价。对于有实体店的商家,当地热门团购网站、外送网站也是不错的合作方。既能售卖产品,也能通过它们推广自己的微信账号。卖产品不如卖情怀在微信的日常运营中,也是有很多技巧和小窍门的。第一点就是忘记销售,想一想,你的微信整天广告,素质好一点的,拉你进黑名单,脾气火爆一点的,直接把你删掉,所以先用29天来培养客户,1天促销,培养微信号和粉丝之间的信任感。中国人的思维是,强赛给他的东西都会觉得你想赚他的钱。微信是一个很有趣的CR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前段时间南京有一个转发率很高的微信“别了,进香河”,短短3个小时,阅读量过十万,这是一条清仓打折的促销消息,老板之前做了十几年的商铺因为被房东回收,不得不搬往他处,十几年下来,仓库压了很多货,老板希望在搬家前打折卖掉。于是老板先和大家分享了十几年来店铺的经营之路,分享了儿子和店铺的一同成长,分享了和老客户一起开展的活动,再引出“全部商品3-5折低于进货价抛货”的信息,最后话题转回对老店和老地方的不舍,“樱花落尽的时候也就是店关门的时候“,淡化促销信息,和顾客在情感上达成共鸣。微信发出后,很多认识不认识的朋友互相转发,积压产品也在搬家前销售一空。经常有人说,“你会不会聊天?”,在微信上,也是一样,要制造和读者之间的可以沟通的话题,而不是简单告诉粉丝,你想说的话。大家能聊到一起,再带出产品销售就水到渠成了,这里可以使用微信公众号的“投票管理”,让粉丝参与到产品的销售,促销,甚至是包装设计上来,营造切身感。
此外,微信的文章不宜过长,一般整篇300-500字就可以了,也可以发一些100-200字的小知识和技巧,这些小短文信息量少,不影响生活又可以学到知识,也可以增加更多人的关注。在你的微信中,多设置几个问题,让粉丝能够对号入座,也是不错的方法。
做营销这么长时间,看到过很多很多各式各样的营销干货总结,但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很多所谓的营销干货其实都是 “ 思路 ”。难道说思路不重要吗?当然重要!而且很重要!但是对于一个草根来说,所关注的就不仅仅是 “ 思路 ”这么简单了,更多的应该是落地实操实实在在的东西。你跟一个草根说:“ 兄弟,你要眼光放远一点,要胸怀大志! ” WQNMLGB,吃饱了这顿没下顿的人,你跟我谈眼光?!我现在就是想要知道该怎么做才能赚钱!眼光只能长远到不做违法乱纪坑蒙拐骗的事。“ 思路 ” 其实是具备了一定的格局之后,或者说吃过几次亏,跌过几次路之后才能够受其驾驭的。大家认可吗?所以第一步,草根要先赚到钱。最近微营销很火,也在机场很多书店发现了一个现象:很多谈微营销方面的书籍,有的甚至很厚很厚一本,翻开一看,里面全都是微信号,全都是以微信号形式包装出现的案例。没错,这就是所谓的微商大咖出的书,这些书围绕一个案例有多么多么成功开始展开叙述,甚至教你设置头像、昵称。有用吗?可能对那些小白来说确实是入门,但是别忘了,这些书根本没打算教你真正实用的,他没有把他怎么包装自己的方式告诉你吧?他没有告诉你怎么写软文吧?他没有告诉你他是怎么把自己包装成大咖的吧?他没有告诉你他是一步步怎么通过混圈子找到臭味相投的人,互相捧互相吹上位的吧?显然没有。和知乎上面治学严谨的大神一比,这些人简直就是吹牛不眨眼型。100页就能一针见血的内容,非得整个上千页,出本书。他根本不会管微信规则变了,功能变了怎么办。先搂钱再说。要快要狠要大声势,向来都是他们的追求。我从我个人经历跟大家分享,我从最早大学时期的跑各个论坛注册小号发帖顶贴,到混各种各样的QQ群来推广,到接触各种各样的竞价入搜狗adwords等,到成了淘宝客给淘宝推广,到做百度SEO成为一个seoer,再到视频营销博客营销知道营销,再到分类信息整合软文推广,到百度首页霸屏营销,到QQ到微信,等等等等。玩了一圈发现,其实最后一切都是通的。遵循着一个思维逻辑,一切都不会乱,新媒体营销草根也可以玩好。那就是: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相信各位的政治老师也都跟各位这样说过。鉴于很多公众号将会转发这篇文章,同时会把我的信息抹去,那就在这里加一句,如果你爱好营销,可以加我微信。跟大家分享一句实在的,但凡涉及营销,不管是互联网商业还是线下商业,所有问题回归本质就不会乱。比如这个万能公式:曝光 X 点击率 X 转化率 X 客单价 = 销售额,当然要再补充一个回头客,曝光 X 点击率就是流量,简化公式其实就是:流量 X 转化率 X 客单价 = 销售额 ! 一切营销为让这几个数值的最大化最快化 ! 当然了,如果从前面 “ 思路 ”这个角度上看:营销就变成了A为B创造对方想要的价值,建立与维持关系,以获得回报的思维过程。用思维过程表达式表达就是:STP+4P+CRM。不扯那么多,但大抵如此。有兴趣可以百度一下:康永王。再详细找找我的文章查看。草根们经常会遇到:一会雷军出来讲讲互联网思维讲讲参与感,一会周鸿祎出来讲讲,大家所看到的都是他们提到的一些点,必然越看越有道理越看越晕。而且有一些说实在话真是怀疑刻意在为自己品牌做深层背书,就像小米的《参与感》,你敢说免费给这些自称米粉的人一人一部iphone6s,信不信,他们瞬间就瓦解了。我就不信他们还会抱着小米当个宝儿不放,不承认就是不客观。好了,我们就从微信营销开始出发分析草根该如何赚钱:第一点,微信营销是什么?微信个人号:朋友圈转化变现微信公众号:传播吸引粉丝+向个人号输送粉丝回到变现转化上,公众号显然很难实现产品变现,需要个人号的不断助推。第二点,目前微信赚钱的几个模式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可以赚钱?目前看到的有两种:【1】 朋友圈卖产品的微商,包含各种各样的。【2】分销裂变卖产品模式:千万级亿级利润模式,2015年6月后已经很难走下去了。1). 可能这里会有人疑问:微信上卖卖面膜都能做到上亿规模???这样说吧,其实是分销机制,分级代理,综合作用发生的链式核爆反应。每一个层级都有不错的利润,这样你再调动群众的力量,就会迅速传播开来。哪怕她对你的产品一无所知她都会用尽全力去帮你吼,歇斯底里。说句良心话,我们紫筹集团想进入做微商的时候用的都是质量很棒的产品,很有文艺小清新的调性,因为老总是文艺青年转型来做产品的,因此非常重视产品品质和细节,结果发现,我们很用心,反倒被那些乡村非主流气息的微商品牌挤压的非常厉害。我们也知道,这些产品90%都是涉及虚假宣传的,号称进口的产品90%以上是国内小作坊的,价格200左右的产品大部分成本是30元以内的,很多产品包装盒成本是大于产品成本的,很多所谓神器是论桶算钱的……2). 微信分享是否可以引爆的关键其实是定价。做过淘宝客的朋友几乎都知道,推减肥丰胸的产品佣金几乎可以拿到售价的50%。所以你看到做seo时,做这类优化排名的人很多。3). 产品模特实拍图和一些买家图可以到淘宝上买,万能的淘宝。4). 复制粘贴,复制粘贴,复制粘贴。朋友圈批量刷屏,一个人发,数百个人复制粘贴。5). 无良品牌不断的号召下级囤货,不断煽动囤货囤货囤货。6). 一个品牌就没打算让他长久的活,3个月后换个品牌重新开始。下面是一个朋友总结的某些微商的培训运营大招:1:多个微信号运营。2:自说自话,对话截图,使用效果突出。3:自说自话,多人求代理名额截图,突出代理名额紧张4:自说自话,如做了一个月的小雪,销售火爆要紧急拿货,呵呵5:自说自话,客户不仅自己用的好,还推荐朋友购买.................6:自说自话,编各种故事,如多发了一盒客户补款7:朋友圈各种晒。晒使用效果对比照片,晒订单截图,收款截图,发货照片,存货照片(所有代理公用)8:故事化,情节化,刚发了100箱,进门还没喘口气,亲们谁又打款了,38笔,都没有注明是谁,快给地址和电话,快递要下班了,呵呵.........9:下月涨价通知10:洗.脑---针对招代理,你还在犹豫,别人已经成功,等等;针对顾客---不贴面膜的女人没有前途的,面膜贴的好,老公回家早,呵呵11:终于提车了,梦想重的MINI.......这样看来其实微信朋友圈分销模式的本质是,毛爷爷说过的话:发动群众的力量 ! 所谓的微商大咖,其实就是号召你们去冲锋,我在后面不断捡钱捡枪的主。【3】微信公众号收广告费,一般这个盈利性的前提是你得有粉丝数和阅读数。粉丝可以买,阅读数可以刷。第三点,微信买什么产品好?刚需快消自然是最好,不过只要有足够利润,同时售价又不是贵的离谱,都可以。第四点,从哪里去加微信好友?要明白你主动加别人,和别人主动加你效果是不同的。别人主动加你是因为你有别人想要学习的地方,或者感兴趣的、崇拜的地方。而你加别人,那就显得被动了。因为别人也不知道你是谁,人家也不想知道你是谁。那怎么样让别人加你呢?其实很简单,要抓住你想要吸引的人群的痛点就可以了。我做了一个订阅号叫“灯塔小站”,我想要吸引的人群是对营销感兴趣的人,或者对新媒体营销有想法的人。那么我在写文章表达我的观点的时候我会加入进来,就比如现在,那么你感兴趣了也会顺手搜一下加入。有的朋友说,那如果别人没有加怎么办?那你就必须给点甜头,给他一点诱惑。比如这样:只要关注我这个订阅号,然后回复“软文福利”就免费送你一本价值数万的30天成为软文高手的写作秘籍。那么这样一来你的受众的兴趣度会得到很大的提高。当然了,你现在关注,然后回复,这个福利依然也是有的。再就被动被加好友做详细的分析,就是你先要了解你的产品的使用群体特征,然后划定他们在哪里。然后再分析他们的购买驱动力是在哪里的。接着再分析他们自身现在在网上会出现在哪里?QQ、微信、淘宝、百度、社区?下面具体会进一步讲。有了鱼群,你再来转化。第五点,你要知道互联网大鱼塘在哪里,然后再捕鱼。【关于百度系的玩法】:当然了有我们常见的做搜索排名优化的免费玩法,也有付费的百度推广(这得保证你的产品利润足够大,一般来说做竞价只能作为吸引加微信好友,转化还是要靠沟通后转化)。这里可以跟大家分享下免费玩法中大家可以使用做排名的站:首推的当然是百度自家的站了,比如百度经验、百度贴吧、百度文库、百度知道等,除此之外新浪博客、豆瓣、天涯社区、网易博客、知乎、宝宝树妈妈帮等论坛都可以去发文章,做关键字,做排名优化。【关于淘宝系的玩法】:淘宝买家评价,或者利用淘宝开店进行宣传,另外还可以找一些淘宝9.9元促销等QQ群,加入进去之后可以加里面的人私下告诉他让他帮你做评论推广,按条付费。【关于QQ系的玩法】:简单说两点,QQ群和QQ空间结合,然后引到微信。这里提醒下,你可以换着微信上绑定的QQ号来做QQ好友不断给微信导入。【关于垂直社区系的玩法】:其实传统的论坛和社区还是会吸引很多人的,比如刚才提到的宝宝树妈妈帮,当然了还有一些如本地化论坛的也吸引了不少人气。开发这些人,其实主要还是靠软文和顶贴。除此无他,真的。好好研究下,光靠这一个玩法就能让你收获很多。【关于视频系的玩法】:光靠在视频开头和结尾加上二维码,这样的转化效果其实并不好。只能给你品牌带来曝光而已。那么视频系的玩法就没有了么?其实很简单,只要给你这个视频最后加一些特殊的问题,然后刺激受众很想知道答案,怎么知道答案?当然是关注公众号,然后回复获取。这样的方式来的直接有效!第六点,如何把流量转化为粉丝。塑造你个人,通过个人吸引力进来的就是最佳的流量,这样的方式在互联网上很容易转化为粉丝。所以前提是你要多学习,多实践,你自己得有料。如何把一些垃圾流量给转化过来呢?其实可以通过朋友圈养鱼。七.为什么微信朋友圈营销赚钱好做?微信朋友圈营销是典型的信息强到达率的强控啊!我有5000个微信好友的话,我发一个朋友圈,基本50%的朋友可以看到这条分享。这比邮件营销高太多了!长期通过微信号养鱼教育,然后长期见证,会有很好的转化。因为一个微信就代表一个语音源,也就是说代表着一个人。这样天然的信任感就有了,就存在。一条群发就把你一次活动的节日促销信息准确到达。强控和弱控最后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八. 我想通过微店来提高我的销量打开销路提醒对微店销售还抱有幻想的哥们儿好好静静,然后忘了这个东西。移动端强调的是传播,一个移动端的微店没有稳定的流量来源,其实是一个鸡肋。并不能帮你开拓销量,而是仅仅给你提供了一个成交平台而已。最后,用李小龙的话总结:我不怕练过上万个招式的对手,只怕把一个招式练过万次的对手!
做微商你没有方法,还在靠软件,靠推广,加来的不是僵尸粉,就是对你产品没有兴趣的。朋友圈天天刷广告,有几个咨询了呢?朋友圈里关系铁点儿的朋友选择不看你的朋友圈,不太熟的人直接把你删了或者拉黑了,你每天发那么多,给谁看?没有客源什么都白说! 想学方法想成功的微我g358176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句话告诉我们?给别人钱?不如教会别人赚钱的方法?在这里我想对做微商的亲们说,与其靠别人,靠着整天漫无目的的刷屏,不如好好的学一些方法,学到自己脑子里的东西,才是真正的财富!有兴趣学习方法的可以V我哦g358176
微信营销现在集中各品牌软文推送、活动推送、H5推送、微信KOL等。内容方面没啥多说的,传播方式集中于微信自有特性(摇一摇等功能)、H5(场景展示、小游戏、交互),传播资源也没啥说的。内容排版方面多用秀米,H5用在线工具或定制开发(在线工具有dodoH5,完全自主设置,包括客去logo)
微信营销离不开运营微信公众账号,目前分为订阅号和服务号。想要运营好一个官方账号,一下工作是必须的:1.图文消息的发布2.线上策划活动3.充分利用H5来打造视觉效果和提升专业度4.贴合时事热点5.粉丝方面拉新做活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问,单反到底是买600d还是650d,我是个新手。想玩单反,今天去实体店看了,苏宁和京东都没650了。纠结!_百度知道
问,单反到底是买600d还是650d,我是个新手。想玩单反,今天去实体店看了,苏宁和京东都没650了。纠结!
650是600的升级版,对于新手他的升级有用吗?
低画质。宾得K30。你可以查查比较比较宾得K30佳能60D和尼康D90都算是入门机+肩屏的配置、低连拍;秒,行货套机(含18-55镜头) 3996元宾得K30的配置秒杀尼康、无防抖等,完全中端机配置、无马达、600D等,宾得18-55是唯一不狗的、D5100650D也是比较低档的入门机单反比较多。宾得K30优势:双波轮+防水防尘+马达+防抖+100%视野五棱镜+9个十字对焦点+金属骨架+高画质+连拍6张&#47,花最少的钱,入门机价格、650D、D3200,配置性能还不如宾得K30好:廉价五面镜、700D,这些所谓最强机都是入门机的标准配置。2012年5月上市。在所有18-55焦段中,买最好的产品、性价比最高的单反、低快门、佳能最强入门机如D5200,选配置最高
来自团队: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4条回答
不明白的可以再问,入门选XXXD还在情理之中!10年前象XXD与XXXD差价相对较大,性能太重要了,相对于价格70D更值得推荐,现在70D相对于当年也就算个400D 你可以搜一下70D与700D的参数
650D 是600D的升级版 新的产品应用了新的技术 但是 650D 与600D 都是 佳能入门级单反
因此在不考虑价钱因素的前提下选择650D 用起来都都入门级使用。
700D吧,镜头带马达了,是650的升级版,价格比较合理,很适合新手使用,个人觉得是款性价比很高的单反,比600D要合算
电子产品,记得一点,买新不买旧!
京东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新手如何选购照相机.
在大学时代和刚工作那段时间经常帮同学和同事攒电脑,虽然每次可能就是请吃一顿饭,或者顺个光电鼠之类的,也都是开心的事情。因为有时候可以顺便玩玩那些自己舍不得或者买不起的硬件,也算是过了一把瘾。男的大多对电子和机械比较感兴趣,会喜欢钻研这些东东。就像女人喜欢研究包包衣服,和各种让男人看了都眼花缭乱的化妆品一样,男女各有擅长吗,不然男人和女人一样,岂不是在一起也很无趣。
自从单反走入了寻常百姓家,厂家和经销商总是会运用各种方式和方法尽可能赚我们消费者的钱,有些甚至是虚假宣传和故意诱导。所以经常有一些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之类的新手来咨询我买相机之类的事情,我这里也就简单写个简单的东西来简单说说这方面的东西。我算是个半个器材发烧友,不过还是最喜欢机械手动老机械。在我眼里,现在的数码都只是个电子消费产品,只是个工具,而那些老家伙更像是我的老师,我的情人,我的朋友,我的武器。不过对我们这些从手动机械胶片走过来的人来说,现在数码真的太方便了。而且省了既难掌控又要花费很多成本的胶片后期,这些无疑特别对商业摄影来讲是巨大的进步。也可以让普通的爱好摄影的人,快速的掌握摄影技能,多了一项乐趣。不过现在数码单反就跟手机一样,不停的提高一些性能指标,来不停的赚消费者的钱,特别是那些精明的日本厂商,因为现在数码单反基本被日系垄断了。而那些胶片时代还能让中国人还可以满足一点自豪感,也偶尔可以玩玩的国产相机厂商,也大多沦为一些国外品牌和一些其他产品的简单配件加工厂,真是有点沮丧。
那我们开始说说我们如何选择一个数码相机,我们主要考虑的最重要的是选择适合你自己的,而不是每个人都要配套数码单发,因为有些人真的不适合。
现在我们简单介绍市面的商业照相机,现在面对消费者的照相器材主要是分135,120和中大画幅数码后背。120或者数码后背大多是针对高端影楼或者商业摄影系统,我对这些也是知道点皮毛,所以也没法介绍。那就简单介绍135系统数码吧。因为我现在已经对这些层出不穷的数码系统不怎么感兴趣了,所以对一些新的型号产品的性能和参数不怎么理解,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里边很多知识还是来源于原来的胶片系统和基础知识。也有很多朋友问我开始学摄影哪个书籍比较好,我觉得原来经典的纽摄还是不错的,对入门级和中级都是不错的工具书籍,至于其他的那就要靠个人的努力,悟性了。
现在的数码相机系统主要分三大类,DC,DSL,微单三大类。这三大类里基本也是被日本相机厂商所垄断,德系偶尔有几个小众,也大多是走高端小众路线,而且大多也都是日系OEM的,甚至是镜头都不例外。虽然很多打着蔡司认证之类的噱头,那也不是纯粹的欧系血统,发烧友还是很在乎血统的纯正的。因为我对现在数码知识还停留在几年前的水平上,所以很多数字都已经落伍了,不过基本东西还是类似的,所以仅供参考,哈哈
第一大类,DC就是数码相机,一般都是固定镜头的,镜头为定焦或者变焦。里边又大概分三个系列。
第一系列是口袋机或者卡片机,我们在商场里经常看到的轻薄短小的,可以开机时候镜头伸出来可以拍照,关机镜头缩回,大多有几个简单的档位,一般以P档为主。优点是轻薄短小,缺点是因为要做到可以轻薄短小,就要牺牲光学上的性能,所以这个系列的相机不可能成像很好,也不可能用大的CCD。这类大多都用很小的CCD,不过在光线好的时候也可以拍出不错的照片,拍拍纪念照也是够的。几大相机厂商都有很多型号
第二系列是中高端数码DC,这类相机大多具有不错的成像质量,里边也有专业的档位设计,基本类似于单反设计。他的优点是相对轻薄短小,造型类似旁轴相机,镜头一把是覆盖广角和中焦的变焦。这个系列比较出名的是佳能G系列,从G2到G14,现在不知道是G几了。而佳能的死对头尼康有P000系列,松下有LX系列,还有所谓的徕卡D-lux系列,理光GX系列,大多都各有特色,这个系列里当然是徕卡D-LUX最贵了,呵呵,没办法。相对来说这个系列相机造型经典(仿胶片旁轴,也类似现在的微单系统),功能强大,小巧(相对单反),基本具有数码单反的一些专业档位功能,但是因为镜头是固定的,还是有很大限制。成像优良,在很多环境下都有不错的表现,可以跟入门级单反相比,但是摄像功能比数码单反方便多了,而且现在相机高感水平提高很快,暗光摄影更具有方便性。缺点是一般所带的镜头都只是覆盖一般的广角和中焦,长焦欠缺,虽然有数码变焦,但是成像不行。而且在对焦速度,连拍速度,快门时滞,高感这些对准专业摄影要求更高的人来说,还是很欠缺的。这个系列现在又多了一个强劲的富士系列,像X100及后续一些型号。富士是做影像器材CCD,胶卷的,这样的厂商色彩和成像都非常有独特的东西,就跟当年的柯达一样。这个系列里也有定焦和小变焦,和偏中长焦型号提供选择。这一大类对那些要求相对较高,但是又不想带沉重的单反系统的人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第三系列是造型有点类似于单反的系列,这个系列主要特点是相比中高端DC系列要大一些,握持手感更好,但是比单反要轻巧。他的特长一般都是中长焦范围比较大,对于那些喜欢偷拍或者喜欢拍摄动物的爱好者来说,是不错的选择。当然对比数码单反来说跟第二个系列的缺点类似。,相对来说成像质量不如第二类。这个系列几大厂商都有,比较有特色的是富士S系列,比如最早的经典的S602,佳能SX系列,索尼的早年经典的505,707,中期的828等等,这些我现在都不再关注,型号和参数我都不大了解。
第二大大类是数码单反系列,通俗来说是镜头和机身独立分开的,所以我们先把机身和镜头区分来讲。那么我们怎么区分这个系列呢,这个系列造型有个特征,因为具有传统的反光镜系统,所以都有突起的额头。这个系统也是三个系列里性能最强大,系统最全的,这个系列按照成像元器件大小一般分全画幅,
APS,传统4/3三个系列。因为在胶片时代真正决定成像的是镜头和胶卷,机身主要是提供给一个精密的胶卷承载体和机身功能,但是数码时代不一样了,他相当于集成了胶片时代的机身和胶卷,而且胶卷不好换,至于将来数码单反发展是不是可以更换成像元器件,那我就不知道了。我记得D90出来之前我在我们一个摄影群里说,如果能把数码单反集合DV功能多好啊,那我们这样的喜欢旅行的人来说,就可以少拿一样器材,那时候还被很多人笑话,说这不是侮辱了单发,现在却成了数码单发的一个标配功能,懒惰是人类进步的一大源泉吗,哈哈。所以数码时代第一重要的是数码机身,因为你将来要求提高了,就算再升级镜头也没用,因为身体和大脑确定了,眼睛再亮也没用。
APS画幅,全画幅,传统4\3都是相对于传统135胶片系统的,可以这样理解全画幅就是成像元器件和胶片35MM胶卷面积一样大。那么全画幅相机在使用原来的胶片时代镜头焦距不变,而APS画幅和4\3画幅因为成像元器件大小的原因,那些在传统的胶片时代镜头或者现在说的全画幅镜头用在这些机身上时候,相当于焦距变长了,一般APS等于原来的焦距X1.5左右,那么相当于原来的广角变成中焦,中焦变成长焦,所以对远射有利,对喜欢广角的就影响很大。我们现在的三大厂商,尼康佳能和索尼都有一套完整的APS画幅,全画幅。
&&& 第一系列 全画幅
里边又分不同级别的系列,比如全画幅里顶级佳能是1D(S,X)系列,次顶级是5D3系列,尼康顶级是D3系列,又里边根据对快门时滞高感等等进行一些划分,次顶级D800,D700等等,索尼的A900,A850。这里要说说索尼,索尼以前虽然在消费电子是个霸主,不过在专业相机只能说是个小弟弟。不过她在吞并了柯美之后,聚成了柯尼卡美能达的技术,加上索尼的强大的市场能力,单丝SONY全画幅系列还是不愠不火,有些可惜,因为美能达和柯尼卡原来的光学底子绝对不输于尼康和佳能。全画幅相机一般都很昂贵,这个成本最主要是在CCD上,这三大家都可以生产全画幅CCD,但是以前尼康欠缺点,要用SONY的,所以比起佳能这点就要受很大的限制,以前曾经经常会尼康全画幅断档,我想跟这方面有关系。现在对尼康这块不了解了,我相信尼康不会甘于受制于人,因为这个是数码单反的一个重要的核心。有人说全画幅也就去APS画幅大不了多少,为什么价格相差那么大。我们说虽然只是元器件大了不大的面积,但是这个对于所有其他的技术方面的要求都和APS系列有明显的档次的区分的,不论成像质量,还是高感,快门次数,相机材料,快门时滞,对焦速度等等。而顶级和次顶级一般主要区分是高感,高像素,连拍速度,快门寿命,防水性,对一些专业配件的支持等方面的区别,相对来说次顶级一般都比顶级在机身材料做工上要欠缺一点,所以要小一些,轻一些,不过因为日本厂商的产品策略大多是先出顶级,再出次顶级,所以有时候次顶级比如像素之类一些数据高于顶级,日本人什么都是算的非常精明的。对一般发烧友来说,我想次顶级机身是不错的选择,因为顶级机身实在是太大太重了,加上专业的镜头系列,除非你有施瓦辛格的体力以及王石的经济实力,一般人还是能轻点就轻点吧,我们还有多活几年呢。为什么这个系列用尼康的图片呢,那还用问,我的主要系统是尼康吗,尼康就是钢铮铁骨的气概,哈哈,而且同档次的尼康就比佳能贵,还保值,可是我还是要哭,顶级买不起啊。漂亮性感的尼康红裤衩,哈哈
&& 第二系列
APS画幅,因为这个画幅是绝大多数普通人和爱好者所用的系列。这个系列一般也分高档,中档,入门级别,比如以前佳能APS系列高档是1D,7D,中档是50D,60D,入门级是什么600D什么之类的,尼康顶级是d300s,,中档是D90,D7000,入门级别什么D5200啊什么之类的。因为我前面说过数码单反跟以前最大的区别是数码机身集成了机身和成像元器件,而这些是决定成像的重大两个因素之一。所以我的建议一定至少要买个APS画幅高档系列机身,至少可以满足一般人一段时间对像质的要求,以后还可以升级下镜头。至于入门级别数码单反不论做工什么的跟塑料玩具差不多,镜头也大多是用塑料材料,甚至镜片都是用树脂的,那你还说什么呢。我的意见你要假如买入门级,将来也没法通过升级来获得高像质,还不如同样价格买中高档DC更好。
这个系列我用的是富士S5吧,因为什么呢,因为虽然他用的是尼康D200的身体,富士的心脏和大脑,色彩一流,号称当年影楼之王,因为拍女生特别讨好,我现在的唯一数码单反也是她,是第二个了,哈哈。不过是很多年前的老型号了,很多方面性能比如高感什么还是不行,对焦速度之类的,不过我都是手动镜头也无所谓了。可是虽然年龄越来越大,手动对焦眼神越来越不行了,还是自动好。这个当年被发烧友激烈争论的是手动好还是自动好,已经被现实无情的证实了,技术的进步总是给这个社会带来更多的方便,也被市场所接收,不过对我们发烧友来说,如徕卡般滋润乳化的对焦手感如抚摸凝脂般的美人一般,那种感受是不可能意会言传的。不够我的S5已经换成了D200性感的红裤衩
&&& 第三系列
是基于传统的4/3标准系列,这个系列很多人不了解,这个系列的论坛链接如下,以前叫4\3爱好者。这个系列主要是奥林巴斯和松下系列,奥林巴斯在胶片时代绝对的是个小众的精致小女人,她的精致轻巧的机身和镜头,却出众的光学性能,是很多当年发烧友的挚爱,是藏在闺房的情人,而尼康和佳能是出去征战的战士。这个系统一直由于技术和市场是个小众系列,不过奥家的色彩绝对是很迷人的。现在他们又以MICRO
4\3激战江湖,我们发烧友当然希望这个市场百家争鸣,就像是胶片时代。这个系列因为法兰距比较短,所以以前也被很多烧友改装着玩。
讲完了机身我们再讲镜头,现在镜头我们一般说分全画幅镜头和APS画幅,4\3镜头系列。按照一般说法我们以前胶片时代的镜头都是全画幅镜头,因为都是按照35MM底片成像面设计的,所以以前的镜头直接用在机身上,比如尼康,手动老镜头可以直接用在后来机身上,佳能只有EF口镜头可以直接用在后来机身上,或者通过改口,种头等方法用在现在的机身上,会失去一些功能,比如自动光圈等等。不过不管怎么玩都是一个乐,您说是吗。很多老镜头的光学和材料,结构设计都是根据原来胶卷的特性设计的,但是现在成像元件变成了光学的CCD,CMOS,所以原来老镜头用在现代机身上有的会出现紫边等特征,我觉得没多大妨碍,现在的新镜头据说都根据CCD成像特性进行了优化。原来的胶片时代以及数码全画幅镜头用在相对应的全画幅机身上,镜头焦距不便,但是用来APS或者4/3上等效焦距要变。而准们的APS画幅镜头标注的都是等效焦距,一般来说APS镜头尽量不要用在全画幅上,因为成像圈的设计限制,会出现比如暗角,失光等现象,有些时候无所谓的。一般来说镜头越大越粗越贵,成像越好,哈哈,不过要付出更多代价。
&&& 第三大类
微单系列,其实这个系列关于这个说法有时候又包含单电系列。我们现在简单说微单吧,微单就是微型单镜头无反光系统电子取景数码相机,取消了传统的反光镜和光学取景系统,所以才可能做得这么轻小。现在最火的肯定是索尼的奶昔系列了,而且现在又出了全画幅了。虽然这个系列的机身成像以及镜头像质以及系统完整性,对焦速度,高感等等都,不过技术的发展以及微单的轻巧优势,加上SONY的强大市场及技术实力都会让她层位市场上于单反互相竞争又互补的一大力量。现在全画幅a7/a7r据说不错,不过价格也够高的,奶昔配的蔡司镜头价格也是很高的,成像吗,我觉得还行。不过由于卡口和尺寸规格设计的限制,我想肯定要损失很多像质的。另外一大系列就是松下和奥林巴斯一起制定的MICRO
4\系统了,这个系统甚至机身我都觉得都来源于奥林巴斯6,70年代的PEN16MM微型机身系列,我挺喜欢那个系列,不过不过我对这个数码微单系统不大感冒,而且现在市场上现在也不如奶昔火,不过还是有更多的竞争者才会让消费者得到更多更不同的选择。现在尼康和佳能富士自己系统都有课更换的微单系统,不过由于市场小,系统性不够,加上其他洗头膏厂商对他们的支持很小,算是冷门。据说富士系列不错,这个我相信的,因为富士一直做影像都很棒。这个系列我还是推荐奶昔和富士,奶昔有强大的系统及市场的支持,富士是小众,很有特色,是小资的选择,当然还有徕卡的型号来选择。我们一般说选择微单大多是考虑单反又大又重,兼顾成像和体积的。但是现阶段,微单不论成像质量,系统性,对焦速度等等还是跟中高档数码单反还是有一定差距。所以大多选择微单是女性还有那些要兼顾体积和重量的摄影师,还因为微单的法兰距优势,也是众多改口发烧友的福音,基本上经过改造,微单可以使用市面上基本所有的镜头了,不论是电影镜头,还是众多的各种工业镜头,都可以拿来玩,这也是一种乐趣。
我们讲完了市面上常见的数码相机,接下来我们在选择这些数码系统的时候主要考虑他们的几大参数,也是很多商家大力宣传的方面。一是成像质量,或者说像素数,这个主要由CCD的大小,质量,镜头成像质量,相机内色彩,噪点算法等等来决定的。这个核心是CCD,理论上说CCD也就是成像元器件越大,算法约好,除了镜头性能,当然成像越好。但是CCD越大成本也越高,相机就要做的越大,相对应其他的一些技术硬件和软件都要相对要求更高。而像素也不是越高越好,一个是我们大多数拍照的都是在电脑上交流,或者顶多放大个20几寸,一般也就是放大个7寸10寸,其实600,800万像素对这些来说基本已经足够了。而那些商家动不动宣传的什么多高的像素其实没有太多的意义,而且很多所谓的高像素都是通过一些技术上实现的,而不是物理上的提高,反而导致所谓像素高了,但是成像却没那么看起来舒服这样的感受。所以我们不要过于听厂家及销售人员关于高像素的宣传,因为相机机身成像质量是一个综合参数的结合体,所以无论入门级的相机机身像素数有多高,但是他还是入门级的,你试拍了就知道了。二是高感,这点非常重要。我自认为是数码单反的最重要亮点,他抛弃了胶片时代人们对美丽夜景拍摄的痛苦的限制,现在的顶级相机高感可以到达十万以上,一般达到几千是可以拍,这让我们轻装弱光摄影和夜景拍摄提供了更多的方便和选择。这个参数当然是越高越好,不过厂家很多参数虽然标的很高,但是基本不能用,所以还是要试拍。其他像对焦速度,暗光下对焦能力,快门时滞对抓拍非常重要,这个也是中高档机身很大的一个性能区别,当然跟镜头也息息相关,所以选择相机是一个综合的考虑。
现在该说如何购买相机了,从上面的分析来说我们要选择适合你的相机,就是说要买对的,在财力允许下买适合你的里边最贵的,没什么原因,市场就是这样。那么我在回答朋友咨询时候我首先会问,你朋友,准备花多少钱,是男是女,体力如何,主要拍些什么,对成像质量要求如何,以前是否玩过相机,自己手里现在有什么系统。为什么要问这些,因为首先这些人大多是开始玩相机的,他的预算首先决定了大的方向,如果对方说,只要合适的,多少钱没关系,那就好办了。如果只有那么一点预算,还是这个那个的,那只能说你自己到市场上看了,因为没办法推荐。很多新手选择时候首先是考虑性别和体力,如果是女生,体力一般,加上对像质有一定要求,那我一般会推荐中高端数码DC和微单系列,如果她只是拍个纪念照,连镜头都不想换,那肯定选择第一个了。如果对成像有一定要求,但是觉得单反太重,但是预算不高,那我只能推荐微单里边APS画幅了。
如果你是男性或者对像质要求很高的女性,想玩单反,又有一定的经济预算,那么我推荐至少是APS系统里顶级机身,镜头可以慢慢配,根据自己的喜好可以慢慢升级,就算把使用过的镜头淘汰再卖掉,也不会损失很多,相对来说中高档镜头都比较保值,而且也不容易坏,当然有些暗病,要找个懂行的人帮检查,如果开始买的就是二手,那就更划算了。入门级单反我一般是不会推荐的,不管从哪方面来说,那就是个塑料玩具。
如果你是个只是想成像好一点的男士(也嫌单反麻烦和重)和女士。我一般会推荐你微单索尼奶昔和富士系列,如果你预算够多那就买奶昔全画幅和富士,奶昔系统性比富士要好很多,但是富士造型很复古,很那个啥。如果预算有点少那就买想佳能G系列DC系列或者类似的系统。
好了我的推荐大多这样了,接着讲我们到哪里去买。现在网络很发达,到像京东这样正规电商价格很不错,售后有保障,如果没有熟悉的人和价格渠道尽量不要到中小城市的商场和电子市场来买,价格和配件会高很多。大城市特别像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的专业器材市场,只要比较几家正规的,基本可以拿到不错的价格了。另外我还是一般给朋友推荐以后,让他到实体店去亲自看一下,摸一模,操作,试拍一下,因为现在每个人的审美,手的大小都不一样,所以造型和手感也是不同人选择的一个参考因素。另外说一点,市面上的器材一般分为水货和行货,行货就是正规过海关上国税的,水货是没有正是过关申报的。但是一般来说行货和水货是完全一样的,除了水货不能开正式发票,不可以全国报修。但是有些型号因为厂商针对不同市场,检验标准不一样,里边的语言系统也不大一样,一般来说日本本国以及出口欧美的相对质量更好点,还有不同的组装地区要求标准也是不一样的,像同样的东西,所有零件都一样,不同标准不同素质的人装出来质量相差很大。大商场和电商大多买器材都含发票的,全国联保的大多要凭保修卡和机身号,发票全国保修的。在像器材城这样的地方买大多是税另外算的,所以也可以这样先跟老板说好,先开个收据。写好,假如损坏的话再到店里新开发票,这样如果在保修期没坏也可以节约3,4个点的税费。如果是水货,一般店家也要提供一年的保修,但是一般都是店保,也就是说假如你在1年之内坏的,是老板掏一部分钱帮你修,所以找一个大的老店买水货是至关重要的,不然找个小店,明天就找不到人就麻烦了,因为电子产品维修有时候要花费很多。而且我建议一般水货比行货便宜很多才建议买水货,毕竟要考虑风险和节约钱综合考虑。另外那种进水,摔坏之类的一般是不免费保修的,呵呵,所以女生生气的时候不要砸男人的相机。
好了,就写到这里了,如果你是我喜欢的女生,那就虽然联系我吧,我会对你很很热情的。一般人我不告诉她,哈哈!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微商怎么谈实体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