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中交易性金融资产减值损失计提细则发生减值计提损失时,为什么此时其他综合收益会计处理成了借加贷减?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时,按照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贷记其他综合收益?
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按照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按照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贷记其他综合收益,按照其差额,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可供出售公允价值变动应当作为其他综合收益,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当期损益,但是如上所述书上写“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不是不从这个科目走了嘛,怎么又出来了,这句话怎么破?刚刚急着走,问题问的比较急,我的意思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不从资本公积走了,怎么还从资本公积转出?-----------------------------------------------------追加提问~(@^_^@)~对于已确认资产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又上升了,要转回,分录不应该是这样么: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
贷:其他综合收益可为什么书上说:“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资产减值损失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为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综合收益”这样就完了?当它是股票等权益工具投资时,借记的资产减值损失就那样挂那?还是我又理解错了==、
按投票排序
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可供出售公允价值变动应当作为其他综合收益,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当期损益,但是如上所述书上写“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不是不从这个科目走了嘛,怎么又出来了,这句话怎么破?你的意思是不从哪个科目走?这个问题看的我很乱。能不能把问题表达清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影响利润也就是损益。这没错。可是现在是资产减值了。不能认为是公允价值变动了。既然资产减值损失了。说明以前的判断公允价值变动是有问题的。或者说以前的公允价值下降只是资产减值损失的一部分过程。所以把原来记入其他综合收益的下降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来。怎么记进去的就怎么反过来转出来,这个不能理解吗?再加上本期的公允价值变动的损失。你看这个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其他综合收益(原来是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也就是上次下跌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这个是本次下跌的公允价值变动金额)(两个合起来就是本次公允价值变动造成的资产减值损失。)这是初级会计实务上面的吧。不过看你在学注会。。。以后看到长期股权投资和企业合并等等内容不要哭。。。感谢完请顺便给个赞。
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损失也就是借方金额,核算的是现在的价格和最初获得时的差额。这个差额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前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一部分是现在的价格和上次公允变动后的差额。
因为确认了减值嘛,减值就是损失,要记损益,这点不难理解吧。平时的公允价值变动不记损益是因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目的不明确,如果计损益有操控利润的嫌疑嘛。但遇上大幅度价值减少,为了不高估资产,就应该减少价值了,这时候要把以前累计的减少额一起记为损失了。其实简单来想,减值和出售类似,不仅要将该时点上的公允差计损益,同时要把以前的变动也计入损益,其实就是现在时点的公允和购入成本的差额计损益拉!一块钱买来的,三年后两块卖掉,不管这三年公允如何变化,泥的收益就是一块,是不变的拉!减值也是一样,一年前十块买的,现在变两块了,不管一年内价格如何变动,泥记了多少其他综合收益,损失就是八块拉!把减值想成当前时点的一种结算就好拉!
财政部2014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增加了其他综合收益项目用来核算部分原在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中核算的内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部分就在其中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下降时:Dr:其他综合收益
Cr: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出现明确减值迹象确认减值损失时;Dr:资产减值损失
Cr:其他综合收益
Cr: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题主摘的这段话“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按照应减记的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按照应从所有者权益中转出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贷记其他综合收益”并无问题。意思就是在颁布30号准则之前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是计入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的,新的准则颁布后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在这里其实用累计公允价值下降金额表述更为准确)现贷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祝好。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请选择辅导类型:
您的位置:&&&&&&&&&&&&&>&正文
初级会计实务也可以这样学“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
16:24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论坛&& |
上篇文章带领大家一起预热了&&,预热完之后,就要进入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务处理的实打实战阶段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账务处理很重要,大家一定要用心学习。
首先大家来看一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核算应设置的会计科目。
科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投资收益&等科目进行核算。
明细科目:&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公允价值变动&等明细科目进行核算。
下面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取得。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成本应该如何确定呢?
企业取得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所发生的交易费用应当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
也就是说,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入账金额=公允价值+交易费用。
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或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当单独确认为应收项目,不构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这一点同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是一样的。
对比学习: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入账金额也是其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初始入账金额的确定方法是一样的。
但是,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初始入账金额就是其公允价值,它的交易费用是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这一点要注意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区别开来。
①如果为债券投资,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的账务处理与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的账务处理一样。
②如果为权益性投资,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计入初始入账金额(初始成本),而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交易费用是计入到投资收益的。在这里要特别注意区分一下。
下面通过一个例题来测验一下大家的掌握程度。
【例题.多选题】日,A公司从证券市场以110万元购入B上市公司股票10万股,并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笔股票投资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100万元,支付的价款中包含已宣告未派发的现金股利1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金额为1.5万元。A公司的下列处理中恰当的有( )。
A.应按该金融资产购买日的公允价值100万元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B.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初始金额应确认为110万元
C.支付的交易费用1.5万元应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D.已宣告未派发的现金股利10万元应计入&应收股利&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时的发生的交易费用应计入初始入账金额。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计入应收股利,不构成初始入账金额。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持有也很重要,大家一定要集中精力看。
企业在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期间,所涉及的会计处理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是在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债券利息收入;
二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反映其公允价值变动;
三是在资产负债表日核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的减值损失。
1.企业在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期间取得的现金股利或债券利息,应当作为投资收益进行会计处理。
第一,如为权益工具,被投资单位宣告派发现金股利,确认投资收益,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处理一致。
第二,如为债券投资,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收入,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处理一致。
2.在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应当作为其他综合收益,计入所有者权益,不构成当期利润。
注意:资产负债表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高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借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科目,公允价值低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会计分录。
下面举个例子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一下。
【例】日,甲公司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00万股,并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笔股票投资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金额为2万元;6月30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1 020万元;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暂时性下跌至公允价值990万元。甲公司分别应编制会计分录:
6月30日,公允价值上升18万元,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8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8
12月31日,公允价值下跌共计30万元,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30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30
3. 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将应减记的金额作为资产减值损失进行会计处理,同时直接冲减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计提相应的资产减值准备。
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在随后会计期间内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事项有关的,应当在原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转回,同时调整资产减值损失或所有者权益。
第一,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发生持续性下跌,应确认发生了减值;如果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只是发生了暂时性下跌,这种情况下被称为公允价值变动。
第二,减值的一般会计处理为,按确认的减值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第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将原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金额转出;
第四,如果减值因素消失,公允价值回升,应在已确认的减值损失范围内转回,属于债券投资减值转回的计入当期损益,属于权益工具减值转回的计入资本公积。
下面举个例子来帮助大家理解一下。
【例】日,甲公司从上海证券交易所购入A上市公司股票100万股,并将其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该笔股票投资在购买日的公允价值为1 000万元,另支付相关交易费用金额为2万元;6月30日该股票的公允价值为990万元(为暂时性下跌);12月31日该股票市价持续性下跌至公允价值950万元。甲公司分别应编制会计分录:
6月30日,将公允价值下跌计入所有者权益,
借: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
&&&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12
12月31日,首先确认减值损失40万元,其次将已计入资本公积的累计损失转入当期损益。
借:资产减值损失 40
&&&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减值准备 40
借:资产减值损失 12
&&&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
最后,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出售问题。
企业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当将取得的价款与账面余额之间的差额作为投资损益进行会计处理。
同时,将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转出,由资本公积转为投资收益。这时由潜在的收益变为了现实的收益。
对比学习:
交易性金融资产是把累计计入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计入到投资收益;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是把资本公积转为投资收益。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最大特点:持有期间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量且其变动是直接计入到当期损益的。
如果大家还有模糊理解不清的地方,建议大家可以好好听听的精细条理的讲解。
温馨提示:对于这个知识点,如果您还有更多的见解,欢迎您投递至:,也可以进入网校论坛进行讨论。希望大家认真学习,每天多努力一点点,知识点一个个攻破,再一个个巩固,相信最终一定会成功的!下篇将带领大家一起去攻克&固定资产的概述&这个知识点,敬请期待!
推荐栏目: &&
【】 责任编辑:麦穗儿
辅导班次及价格
&&320元/科
全科联报 560元/两科
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无忧服务 +260元/科
全科无忧 +400元/两科
当期考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精品班 &&500元/科
全科联报 800元/两科
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无忧服务 +400元/科
全科无忧 +640元/两科
当期考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实验班 &&780元/科
全科联报 1200元/两科
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无忧服务 +620元/科
全科无忧 +960元/两科
当期考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定制班 &&1500元/科
全科联报 2200元/两科
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无忧服务 +1200元/科
全科无忧 +1760元/两科
当期考不过、第二年免费学
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上一篇:&&&&下一篇:&&
··········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
 经济法基础课程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
 经济法基础班课程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
 经济法基础课程
 初级会计实务课程
 经济法基础课程
经典课程,科学搭配。5大班次 6大特色服务 3套全真模拟题
超值套餐:
特色班联报=560元/两科
特色班联报+无忧服务=960元/两科
学习期限:
特色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特色班+无忧:当期考不过下期免费学
智能交互课件 阶段测试点评6大班次 9大智能服务 3套模拟题+1套预测卷
超值套餐:
精品班联报=800元/两科
精品班联报+无忧服务=1440元/两科
学习期限:
精品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精品班+无忧:当期考不过下期免费学
名师定期直播 班主任一对一跟踪教学6大班次 8大人工服务 3套模拟题+2套预测卷
超值优惠:
赠送机考操作及应试技巧课程、无纸化系统等
学习期限:
实验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实验班+无忧:当期考不过下期免费学
大数据智能教学 精准定位省时省力7大班次 7大定制服务 3套模拟题+3套预测卷
超值优惠:
赠送机考操作及应试技巧课程、无纸化系统、高频考点班、考点汇编电子书等
学习期限:
定制班: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定制班+无忧:当期考不过下期免费学
手机/平板电脑专属课程,有效利用零散时间,让你10分钟就学会一个知识点!
超值优惠:购网课再购同科目移动班享七折优惠
学习期限: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
1、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华会计网校”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中华会计网校所有,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帖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已经本网授权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且必须注明“来源:中华会计网校”。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法律责任。
2、本网部分资料为网上搜集转载,均尽力标明作者和出处。对于本网刊载作品涉及版权等问题的,请作者与本网站联系,本网站核实确认后会尽快予以处理。  本网转载之作品,并不意味着认同该作品的观点或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转载使用,请与著作权人联系,并自负法律责任。
3、本网站欢迎积极投稿
4、联系方式:
编辑信箱:
电话:010-0您可能感兴趣的信息
注册会计师汇总
选择要推送的位置:
选择要推送的位置
首页最新考试推荐咨询头条
考试报名推荐头条
考试时间推荐头条
成绩查询推荐头条
网络课程推荐头条
考试真题推荐头条
模拟练习推荐头条
经验交流推荐头条
LINKS/友情链接
CONTACT/联系我们
广告/商务合作:刘老师
客服咨询:周老师
copyright & 20162016《企业会计准则》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探讨
更新时间:&&&&&&&&
来源:网络&&&&&&&&
【看准网()】会计论文频道小编搜集的范文“2016《企业会计准则》金融资产会计处理探讨”,供大家阅读参考,查看更多相关论文 ,请访问会计论文频道。
《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和《企业会计准则第23号——金融资产转移》对金融资产会计处理进行了规范,使国内企业(包括银行业)在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使国内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更加适应国际化发展需求,为企业增强国际竞争力奠定了基础,本文就金融资产会计实务进行探讨。一、金融资产的分类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因金融资产的分类不同而有较大差异,按照第22号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金融资产应在初始确认时分为四大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这类金融资产还可进一步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和指定为以公允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下简称交易性金融资产,这类金融资产的外延接近旧准则中的短期投资。(2)持有至到期投资,这类金融资产的外延接近旧准则中的长期债权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某项金融资产具体应分为哪一类,主要取决于企业管理层的风险管理、投资决策等因素。对金融资产分类的难点在于交易性、持有至到期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划分。对这三类金融资产的划分是进行相关会计处理的第一步,对这三类金融资产的归类将导致后续计量的截然不同。例如,某企业支付1万元购买随时可进行交易的尚未到期的3年期国债,该国债购买后可以进行以下三种归类:(1)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则要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将其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交易性金融资产”项目。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这种会计处理方式可简括为“有赔有赚”。(2)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要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将其列示在资产负债表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资产负债表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这种会计处理方式可简括为“不赔不赚”。(3)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则在资产负债表日要计算本会计期间因持有该项投资而实现的利息收入。这种会计处理方式可简括为“只赚不赔”。二、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按照新会计准则的要求,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变动应计入当期损益,同时在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应将计入当期损益的公允价值变动部分转回。例如某公司持有的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为1万元,年终时该项资产公允价值增涨2万元,此时会计分录为: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假定该公司处置该项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净现金流量为13万元,则会计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13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 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 1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投资收益 3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公允价值变动的会计处理与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理方式相同,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不是计入当期收益,而应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同时在处置该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将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公允价值变动部分转回。与前几项金融资产不同的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时公允价值的变动是从所有者权益科目转回的,对当期损益不构成影响,因此,由于该项转回,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额与对利润表的影响额是一致的。假定前例中该项金融资产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则公允价值变动时的分录为: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 2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处置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的分录为:借:银行存款 13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2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 1 ——公允价值变动 2 投资收益 3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公允价值变动被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却不会影响到持有至到期投资与损益核算的固有联系。在实际应用准则时,不应得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核算与损益无关的结论,否则将影响到企业对金融资产初始分类的准确性。转贴于 看准网
三、实际利率法的应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五章第32条规定,持有至到期投资以及贷款和应收款项,应当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同时第二章第14条还指出,所谓实际利率,是指将金融资产在预期存续期间或适用的更短期间内的未来现金流量,折现为该金融资产当前账面价值所使用的利率。以长期债券为例,由于企业管理层作出发行长期债券决定到债券实际发行期间存在时差,因此长期债券等金融工具的票面利率与实际发行时的资本市场利率往往不一致。为保证债券发行成功,企业往往采用溢价或折价发行方式。如果债券发行采用每年年终付息、到期还本的方式,则对债券的购买方而言,实际利率也即是其投资的盈亏平衡点。假定该实际利率为i,债券的发行期为n,则根据实际利率真的定义可以建立方程:“初始投资金额=年利息×(P/A,i,n)+债券面值×(P/F,i,n)”。由于n已知,通过查询年金现值系数表及复利现值系数表即可确定实际利率i。例如,某企业26年初以9万元购买了一项面值为11万元的5年期债券,票面利率为3.636%,利息于每年年终支付,到期还本。另支付交易成本5万元,企业将其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在该项投资中,企业年初投资金额及摊余成本为95万元,每年利息收入为4万元(11元×3.636%),由此可根据上述方程得出方程:95=4×(P/A,i,5)+11×(P/F,i,5)。通过查询年金现值系数表及复利现值系数表可确定实际利率i为6.96%。初始投资分录为: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本金 11贷:银行存款 95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526年年末,投资企业按权责发生制计算且计入当期投资收益的实际利息收入为6.61万元(95×6.96%),而在收付实现制下26年度应收利息即年末的现金流入为4万元,二者差额2.61万元按复利原则滚入摊余成本,即“利滚利”。故26年年末该项债券投资摊余成本为97.61万元(95+2.61),会计分录为::借:应收利息 4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2.61 贷:投资收益 6.61 借:银行存款 4 贷:应收利息 4 上述债券投资实务是以折价发行为前提,在溢价发行的情况下,企业投资期间按权责发生制计算并计入当投资收益的实际利息收入会小于收付实现制下年末应收利息现金流入,在这种情况下,同样应按复利原则冲减摊余成本。另外,上例中提到该5年期债券利息每年年终支付,如果该债券不是分期付息而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则投资企业在收付实现制下26年度应收利息即年末的现金流入为,按权责发生制计算且计入当期投资收益的实际利息收入6.61万元按复利原则全部滚入摊余成本。会计分录为: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 4 ——利息调整 2.61 贷:投资收益 6.61 可见,在计提利息方面,交易性金融资产如果是到期一次还本付息,则不能计提利息;而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一项长期资产,可以计提利息,分别计入两个会计科目,即“应收利息”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四、金融资产减值损失新会计准则与旧准则在资产减值方面的最大不同点在于新准则允许包括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其他应收款在内的所有资产计提减值准备,而不再要求旧准则的八项减值准备。同时,计提资产减值准备的去向唯一,即金融资产亦遵循资产减值损失规定。《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第六章第4条对此进行了专门界定:“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表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账面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计提减值准备”。因此,持有至到期投资源、贷款和应收款项以摊余成本计量,其发生减值时,应当将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与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之间的差额确认为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交易性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已反映了损失,故不提减值准备。金融资产减值计量的难点在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尽管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以公允价值计量,但公允价值变动的去向为资本公积,而未进入损益,故仍需计提减值准备,以避免利润虚增。由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减值额已同公允价值变动挂钩,因此减值损失的计量过程只需将公允价值变动由资本公积科目转变为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即可。需明确的是,该转变不仅局限于当期,历史形成的资本公积也应转为资产减值损失。对于已确认减值损失的可供出售债务工具,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确认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而应通过资本公积转回。————————参考文献:[1]财政部《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2]《27年度注册会计全国统一考试辅导教材——会计》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7年4月版。[3]《新旧会计准则差异实务导读》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7年4月版。转贴于 看准网
看了这篇文章的还看了
26年我国新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2号&&企业合并》按照控制对象,分为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其一,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是指在同一方控制下,一个企业获得另一个或多个企业的股权或净资产的行为。主要特征是参与合并的各方,在合并前后均受同一方或相同...…
为了规范企业合并的会计处理,财政部于26年2月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合并》(以下简称企业合并准则)、《企业会计准则&&长期股权投资》(以下简称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企业会计准则&&合并财务报表》(以下简称合并财务报表准则)三项具体会计准则。企业合并准则规范了企...…
在债务重组中,债务人以非现金资产抵债,对债权人偿债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式。26年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及其应用指南对非现金资产偿还债务可能涉及税金的会计处理缺乏明确的规范,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一、以存货抵债的增值税会计处理[例1] 债务人A企业欠债...…
财政部2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2号&&债务重组》(以下简称新准则)在计量属性和重组收益处理上存在较大变化。一、 以资产清偿债务以资产清偿债务时,可将债务重组过程视为债权人和债务人以公允价值为基础购销用以清偿债务的资产的过程。对该债务重组方式进行会计处理时,可参...…
一、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取消了应付税款法、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要求企业一律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递延所得税。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引入全面收益概念,将差异扩展至暂时性差异。按对未来期间应税所得的影响,暂时性差异可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
论文热门标签
友情链接链接合作QQ: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资产减值损失如何计提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