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国药控股浙江有限公司的社区医疗部是干什么的

我的微招聘
5人觉得很赞
注册号:978
人力资源部
法人:李光甫
联系电话:
公司性质:
企业网址:
公司规模:100-499人
公司地址:
哈尔滨南岗区上方街16号
公司行业:
查看更多信息:
国药控股黑龙江有限公司是中国医药集团旗下的中国最大的药品分销企业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香港上市01099.HK)的子公司。是面向黑龙江省内各大医院、社区及乡镇卫生院、药品批发企业、连锁公司、单体药店提供医药配送和增值服务的区域性医药流通企业;公司一次性顺利通过新版GSP认证和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单位;是黑龙江省国家药品战略储备单位。公司座落在哈尔滨市南岗区上方街16号,位于哈尔滨市中心核心区域,五条道路汇集区,交通极为便利,方便国内外厂商和广大客户前来洽谈合作。公司长期以来与中国市场的2000多家中外合资药厂和国内知名厂家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采购品种9000多个品规。公司有专业化队伍可做进口药品、器械、耗材等产品全国代理。公司是德国威驰玛TEKNO开放手术器械全国总经销;是诺和诺德、阿斯利康、北京同仁堂、天士力等知名医药生产厂家在黑龙江省的一级代理商。公司配送服务终端从省内三甲医院到村镇乡医,从大型连锁公司到单体药房,从疾控中心到社区诊所,从国有医药公司到民营批发公司,并辐射到内蒙古东部地区、吉林部分地区,拥有终端客户4000多家。公司有专业的[查看全部]英、俄、日、韩、德等医学药学翻译,有专业化队伍配合厂家开拓俄罗斯市场。公司于2014年在牡丹江设立了分公司,并积极在全省进行战略布局,引领黑龙江省医药商业发展。公司成立5年来实现跨越式发展,2014年销售规模近25亿元,在本省医药商业公司综合排名跃升至第二位。公司经营业态包括医院直销、商业分销、零售直销、基本药物、疫苗销售、医疗器械等。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化学药、中成药、生化药品、生物制品、中药饮片、中药材、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疫苗(二类)、体外诊断试剂、医疗用毒性药品制剂、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等,拥有麻醉药品、第一类、第二类精神药品等特药的经营资质。是黑龙江省经营业态最全、经营项目最全的医药分销企业。公司在松北区88号拥有经营建筑面积34000多平方米,仓储面积达到15000多平方米的物流仓库,拥有6个独立冷库,药品配送车辆30余辆,实现300公里内直送,全省24小时配送。占地170亩的现代化物流正在筹建中,项目建成后年周转货值将达到100亿元以上,新的物流园将成为黑龙江省医药产业基地示范项目。公司在实现经济效益飞跃发展的同时,一贯秉承“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国药价值理念,认真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成立5年来,始终肩负着黑龙江省国家医药战略储备任务,公司在紧急关头和关键时刻义无反顾地向社会奉献爱心。关爱帮助困难职工,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活动。先后被黑龙江省医药行业协会、黑龙江省诚信建设促进会、黑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年度黑龙江省医药行业诚信企业”,被哈尔滨市人民政府评为“哈尔滨第三十四届劳动模范大会模范单位”,被哈尔滨市总工会相继评为“哈尔滨市先进职工之家示范单位”“女职工建功立业示范岗”,2013年公司在物流设立的图书室被哈尔滨市总工会评为“星级职工书屋”。十三五期间,公司将立足于黑龙江市场,创新经营模式,成为品牌优、网络全、成长快、实力强、具备核心竞争力的省内第一位健康服务提供商。
职位信息薪资水平工作地点学历工作经验招聘人数更新时间面议南岗区大专1-2年1人面议南岗区本科1-2年1人元/月南岗区高中不限1人面议南岗区本科不限2人面议南岗区大专6-7年2人面议松北大专不限3人面议松北中专不限1人面议南岗区中专不限1人面议南岗区大专不限6人面议南岗区大专1-2年1人
点击查看大图
热门城市企业名录
哈尔滨企业名录-周边城市:
热门行业:
周边城市招聘:
申明:该信息由“国药控股黑龙江有限公司”自行发布,内容真实性及所涉及承诺均由发布者自行负责,请浏览者自行识别和判断。(C) 58.com
企业文化共和党总统候选人罗姆尼讲话2015年深度研报之二五:国药控股
http://mp./s?__biz=MzA4MjQwNzg1Mw==&mid=&idx=1&sn=37efdca9aa6ea1b32736#rd
值得长期拥有的医药流通领域老大:国药控股
下文所有数据均以日为准,本文较原始研报有大量删减,逻辑可能有不严谨的地方,本文不提供任何买卖建议,仅供参考。
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药品分销商及供应链服务商,拥有并经营中国最大的药品分销网络。公司作为中央医药储备定点单位,意在打造国内覆盖网络最广、配送服务水平最高的大型医药流通航母。第一大股东为国药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6.8%,而国药产业由中国医药集团(国企)和复星集团(民企)分别持股51%和49%,国药系是典型的混改代表。
在医药分开势在必行的格局下,医药分销和零售行业发展空间巨大,目前国药控股作为国内毫无疑问的老大,现在的估值面对现在的成长性下显得低估。
医药流通行业一般包含了分销和零售两块业务,国药控股分销业务占其收入的95%左右,零售占比仅有5%。但分销利润率很低,零售相对较高
医药零售首先受制于医药行业整体发展情况,中国是世界上增长最快的地区市场之一。根据 IMS预测,中国药品市场在未来将继续快速增长,到
2020 年,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的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中国将成为仅次于美的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
目前来看,中国的零售药店属于医药流通行业中较小部分,主要是医院为主。截至2013年底,全国共有药品批发企业1.49
万多家;药品零售连锁企业3,570 家,下辖连锁药店15.82万多家,零售单体药店 27. 44 万多家,零售药店门店总数达
43.27 万多家。 2013 年,药品流通市场规模稳步提高,全行业销售总额 13,036 亿元,同比增长16.7%
,其中药品零售市场 2,607 亿元,扣除不可比因素同增长12% ,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药品场规模明显扩大。
从发达国家的行业发展趋势以及我国新医改的精神来看,“医药分离”是长期发展趋势。欧洲 90%以上患者通过零售药房获得药品,美国
80%以上的药品通过零售药房出售,日本这一比例也达到了 50%以上。但目前我国医药零售市场的终端仍以医院为主。根据 SFDA
南方所统计数据,2013 年我国医药零售市场总规模 12,645 亿元中,医疗终端市场总规模达到 10,026 亿元,占比
79.29%;零售药店市场规模约为 2,619 亿元,占比仅 20.71%,连锁率约为36.57%,平均每家连锁企业的门店数量仅有44
家左右,而美国前三大零售药店的药店数量均在
4000家以上,其连锁化率达74.20%。因此,从长期来看,医药零售药店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根据 SFDA 南方所的统计,2001 年-2013 年,我国医药零售市场总规模(含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实现了
16.26%的年复合增长,其中 2013 年达到 12,645 亿元,同比增长 17.99%。
药品流通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行业集中度开始提高。2013
年,药品百强批发企业销售额占全国药品批发销售总额的 64.3%。连锁经营发展较快,连锁企业门店数已占零售门店总数的
1/3,百强连锁企业销售额占零售企业销售总额的
28.3%;现代医药物流、网上药店以及第三方医药物流等新型药品流通方式逐步发展,扁平化、少环节、可追踪、高效率的现代流通模式比重开始提高。
分销行业内的龙头是国药控股,排名第二的是华润医药,第三为上海医药。国药的直接客户包括12850家医院(仅指分级医院,包括最大型最高级别的三级医院1752家),小规模终端客户(含基层医疗机构等)100803家,零售药店65413家(全国主要零售药房几乎都是国药的分销客户,14年我国零售药店总数约45万家,国药的占有率约14%),总收入1054亿;与此对比,上药上半年的收入约为452亿,所覆盖的医院19038家,上药并无披露零售药店的分销数据。
零售行业目前的龙头仍是国药,但一心堂大量并购,追赶很猛。
关于零售药店国内市场以及美日市场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展望,详见单独的医药零售行业的深度研报。这里不过多介绍,总的来说,我国医药零售行业的连锁化率和龙头公司市场占有率实在太低太低了,不过这也意味着行业未来的空间无比巨大。
其实这个行业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就在“流通”两个字上了,简单说就是谁的成本更低(上游采购成本),谁的渠道建设更好(下游销售价格),谁就能更具有优势。
国药控股以及众多子公司的股权非常复杂,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参考我们的详细内部研报,在此不做展示。国药不论是分销还是零售业务,均是国内营收第一,其中分销业务遥遥领先,但分销具有国企垄断的性质,而零售业务市场竞争更充分,所以零售这块国药相比民企优势很小,特别国药和民企药房的差距在于:营收虽然领先,但利润率远不如民企。
分销业务:截至日,集团下属分销网络已覆盖至中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本集团的直接客户包括13,310家医院(仅指分级医院,包括最大型最高级别的三级医院1,847家),小规模终端客户(含基层医疗机构等)104,508家,以及零售药店68,264家。
集团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全国及省级两级集中采购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一体化运营。同时,继续强化全国一体化物流平台建设:全国医药分销物流网络包括4个枢纽物流中心、43个省级物流中心、173个地市级物流网点,21个零售物流网点,总网点数241个;加快智慧供应链云服务平台建设,打造安全、可及、可视、高效的专业物流服务能力;推进全国多仓联网运营以及温控运输干线建设,打造以物流中心、配送中心及配送站两级半网络组成的专业分拨物流网和配送物流网,深度覆盖全国医药物流网络;推进全国物流技术、管理、服务、工作四个维度的标准化体系建设,累计发布了48项物流标准,打造规范、统一、标准的物流服务品牌。
零售业务:在医药零售领域,集团以打造批零一体化的医药流通业态结构为目的,大力推动零售发展,强化引领优势。集团于全国主要城市设立直营或加盟的零售连锁药店,截至日,门店覆盖全国18个省市,拥有3080家零售药店(仅指国大药房所属),其中直营店2128家,加盟店952家,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规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另外,本集团也积极拓展零售诊疗业务,零售诊疗旗舰店数量达到15家。
公司也顺应互联网的趋势,抓住医药电商的发展机遇,推动传统业务与互联网的融合。国药健康在线有限公司成立并投入运营。传统业务互联网化转型的「互联互通」项目进展顺利,交易额超过5亿元。此外,公司还搭建了跨境商品服务平台,成立「国药直销」,上线「国药控股海外旗舰店」。
2015年报分析
2015年行业发展的一些变化:
受经济增长放缓影响,医药行业增长也呈现放缓态势,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医药制造业收入同比增长放缓至9.1%,但仍然好于整体宏观形势。受医药制造业增长放缓的影响,医药流通行业也呈现放缓趋势,预计全年收入增长在10%左右。随着多家医药零售公司的上市,医药零售行业进入并购扩张期,规模优势重要性凸显。
公立医院改革将显著改变目前医院的格局,医药分家将为零售行业带来巨大机遇。新版公立医院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的指导意见有助于加快行业的优胜劣汰,其中医院付款时间如能严格执行将大大降低流通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和财务费用率。
医药电商获得政府大力支持,传统药企纷纷拥抱互联网寻找新的增长点,拥有强大平台和线下资源优势的企业具备巨大潜力。
2015年公司的一些变化:
分销业务:截至日,集团下属分销网络已覆盖至中国31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本集团的直接客户包括13,310家医院(仅指分级医院,包括最大型最高级别的三级医院1,847家),小规模终端客户(含基层医疗机构等)104,508家,以及零售药店68,264家。
集团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全国及省级两级集中采购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一体化运营。同时,继续强化全国一体化物流平台建设:全国医药分销物流网络包括4个枢纽物流中心、43个省级物流中心、173个地市级物流网点,21个零售物流网点,总网点数241个。
零售业务:在医药零售领域,集团以打造批零一体化的医药流通业态结构为目的,大力推动零售发展,强化引领优势。集团于全国主要城市设立直营或加盟的零售连锁药店,截至日,门店覆盖全国18个省市,拥有3080家零售药店(仅指国大药房所属),其中直营店2128家,加盟店952家,销售额同比大幅增长,规模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另外,本集团也积极拓展零售诊疗业务,零售诊疗旗舰店数量达到15家。
公司也顺应互联网的趋势,抓住医药电商的发展机遇,推动传统业务与互联网的融合。国药健康在线有限公司成立并投入运营。传统业务互联网化转型的「互联互通」项目进展顺利,交易额超过5亿元。此外,公司还搭建了跨境商品服务平台,成立「国药直销」,上线「国药控股海外旗舰店」。
财务分析:
2015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270.69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13.46%;实现净利润56.96亿元,同比2014年增长25.15%,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37.61亿元,同比增长30.81%。下半年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0.15%(上半年同比增速17.1%),净利润同比增长31.1%(上半年同比增速30.6%)。
可以看到公司下半年的营收增速显著放缓,但利润增速继续保持,主要是因为下半年医保控费、医药招标影响整个医药行业增速,而公司的净利润增速能保持主要是公司的净利率进一步提升,下面具体分析:
医药分销2015年收入2158.54亿元,同比增长12.74%,占总收入比例为94.13%,主要是由于本集团医药分销业务发展势态良好及分销网络进一步扩展;
医药零售2015年收入87.2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7.85%,增长主要是由于国大药房的收购扩张及存量药店自身业务增长(国大药房贡献了医药零售业务94%的收入);
其他业务2015年收入为47.34亿元,同比增加6.36%。
公司成本同步营收增长,毛利率小幅提升至8.2%。公司分销及销售费用同比增长17.1%至59.98亿元,一般及行政开支同比增长4.15%至36.94亿元,财务费用同比下降6.65%至19.87亿元(偿还债务、融资费用下降)。公司的三费增速低于营收增速,净利率小幅提升至2.51%(2014年为2.27%),公司解释这是集团费用控制措施的执行及规模效应的体现。
公司的ROE随着周转率和净利率的提升而继续提升,2015年末为13.1%(%),总的来说,公司的盈利能力在不断变好。体现在业绩增速较快、毛利率、净利率、ROE这几年持续在增长。
资产负债表方面,公司资产负债率下降1.2个百分点至70.60%。公司的长期借款减少36亿至6.1亿,但短期借款提升30亿至282亿(长期部分变短期)。总的来说公司的有息负债是减少了。
公司的应收款反而同比下降了2.2%至646.2亿元(1年以上仅有5.4亿),存货也只同比增长了10%至22.35亿,公司的经营活动所得现金净额为135.6亿元,较2014年同比增长144%,显然经营现金流大增就是公司加强了货款回收和支付的管理和控制。此外,公司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99.2亿元,同比增长30.8%。
总的来看,公司的资产质量在2015年大幅优化,特别是应收款大幅减少,现金流进一步大幅增长,债务也有所减少,非常健康的资产负债表。
股息方面,2016年公司计划派息每股人民币0.41元,同比增长32.3%(2014年计划2015派息0.31元/股),合计派息人民币11.3亿元。此次派息增速和利润增速一致,公司的股利支付率一直保持在30%左右不变。对应现价股息率大约1.6%左右。
1.自身相对估值(基于3月24日收盘价31港币)
在中报的分析中,国药控股一度跌至PE(TTM) 17倍,PB 2倍,PS
0.3倍,估值创了09年来的新低。股价26港币,总市值不到600亿人民币。此前一次报告我给出的是“史无前例”的买入机会。现在国药上涨至31港币,市值883亿港币,737亿人民币,PE为20、PB
2.4,PS 0.32,但仍处在历史估值较低的位置。历史估值对比如下:
2.同行业对比(基于3月24日收盘价31港币)
对比国内另外两个医药巨头复星和上药(华润未整体上市)。上药和国药一样是医药商业收入为主,医药工业部分比国药发展的更好一些(医疗器械、生物制药、仿制药等都比国药要强),而复星医药商业主要是持股国药的资产,复星更多布局在化药、生物制药、医疗服务这块。
国药控股市值883亿港币,PE20、PB 2.4,PS 0.32,3年营收复合增速18.7%,利润复合增速24%。
上药港股市值502亿港币,PE12、PB 1.14、PS 0.36,3年营收复合增速15.7%,利润复合增速11.9%;
复星港股市值530亿港币,PE16、PB 2.14、PS 4.4,3年营收复合增速22.8%、利润复合增速22%。
总的来说,国药的PE高于上药和复星,上药不论PB还是PE都是显著低于国药和复星的,国药的PS最低是和他分销业务的生意模式有关。
对于国药来说,市场按销售收入给国药估值是很低的,但按照净利率给国药估值却很高。我认为原因是市场认为国药的利润率提升空间较大,所以给了国药很低的PS+相对高的PE,所以,很明显看到,国药利润的增速远大于营收增速,国药利润的增速也是三者最高的。
对于上药来说,市场给上药如此低的PE和
PS,主要是不看好其管理层(上药的管理是三者最差的,国药是国企中混改很彻底的)。上药的利润增速确实也只有10%左右,对的上他12倍的PE,从PS看,上药也并不特别低估。这里为了说明国药的体制是国企中相对较好的,国药的股权结构图中也可看到,国药控股本身引入了49%的民间资本股权,其子公司也有不少不是全资控股的,可以说,国药控股在运营中的决策有一半都有民间资本参与了。
对于复星来说,虽然复星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但市场给他的PE较低,是因为复星本质上是一个创投公司,之前的高增长来源于他不断地收购,对于创投企业不论A股还是港股都是要打折扣的(因为收购资产的整合不一定是1+1>2的效果,搞不好还要商誉减值),所以很难享受一般医药企业的PE估值,而且复星已经是国内医药巨头,估值很难超过20倍PE(即便复星A股估值也很难超过30倍PE),而另一面,市场给复星的PS仍有4.4,也说明了对其旗下资产更为看好(相对于国药和上药,复星的资产显然更“新兴”)。
3.A股两个重要子公司
最后,简单看看两个A股上市子公司国药股份和国药一致:国药控股集团持有国药股份44%股份,持有国药一致56%多的股份。
国药控股目前收入2270万,市值730多亿人民币,国药股份和一致合计收入380亿,市值340亿,母公司显著低估。
4.现金流折现(基于3月24日收盘价31港币)
注:以下估值是基于NWC不变化的计算。因为国药对上下游占款能力的变化会大幅影响NWC,从而影响现金流折现的估值(因为公司15年应收款回款力度极大,现金流大幅增长,因此NWC会大幅增长,如果严格按照公式,则公司的估值会多600-700亿,这与实际偏离太大)。
假设基于极度保守考虑,在公司净利润增速30%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未来10年5%增速,永续是0增长,估值结果是516亿-707亿人民币,公司现在估值730亿,在极端保守的情况下也仅略高于估值上限。
如果基于正常的考虑,未来5年给10%利润增速,10年内5%增速,永续1%增速,则公司估值为713-995亿,目前公司730亿市值处在估值底部的位置。
医药分开一直是个比较难解决的问题,医药分开需要卫计委、商务部、药监部门以及整个社会的共识。但在2015年改革的大环境下,医药分开已经破冰,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卫计委、商务部均有与医药分开政策的发文与发言,北京市已经开始强推改革,预示着医药流通企业的春天真的来临了。当然,医药分开对国药并不一定是完全正面的影响,因为原有的医院客户可能会消失,而零售药店客户的市场份额可能会被抢走,但考虑国药现在在零售药店的分销市场也已经是龙头(国药给近7万家零售药店供货,目前全部零售药店估计在50万家,连锁零售药店15万家,国药的市场占有率第一),而且医药分开是长期的过程,相信国药有这个能力能保持分销行业的龙头地位,所以不必过分担心。此外,医保控费对流通企业利好体现在,医保控费要求药品成本下降,包括药品在流通领域的价格,而降价需要医药分销企业进一步集中,成本才可以进一步下降。
结合美日医药分销行业走过的路,我认为作为国内医药分销绝对龙头、医药零售销售龙头的国药系来说未来大概率会进一步垄断中国医药流通市场,成为美国日本这样医药流通巨头公司。故本人看好国药系旗下的国药一致和国药股份,更看好比他们估值更低的母公司国药控股。国药控股这几年业绩将保持高增长。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国药控股安徽有限公司
该企业信息已被浏览了 342716 次
企业性质:国有企业
所属行业:生物/制药/保健/医药
注册资金:7000万人民币
企业人数:250-499
所在地区:安徽省合肥市
公司地址:
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芙蓉路378号(繁华大道与芙蓉路交口向南800米)
个人会员请
方能查看企业联系信息,非个人会员请
&&&国药控股安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控安徽)是中国医药集团下属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安徽省设立的大型医药分销平台企业,公司于日正式挂牌成立,是合肥市政府重点引进项目,注册资金7000万元,经营地址位于合肥市经开区芙蓉路378号。主要从事药品、医疗器械等健康产品的供应链服务。
&&&&国控安徽是中国医药集团在安徽省建立的省级管控、经营平台。承担着国药集团在安徽省内的疾病预防、康复保健、灾情疫情、军需备战、麻药特药及医疗器械的日常和应急供应。2010年至今先后在六个地市成立了市级子公司,形成了覆盖全省城乡的现代医药物流配送网络体系,基本实现“全覆盖、全品种、全业态”,已成为省内药品配送规模较大的医药配送企业。
&&&&公司经营品种门类齐全,经营范围包括:中成药、中药材、中药饮片、化学药制剂、化学原料药、抗生素、生化药品、生物制品、麻醉药品、疫苗、第一、二类精神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2011年10月在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1.2亿元建成大型综合性物流中心投入运营,面积约2.4万平方米,集办公、仓储、物流等功能于一身,设计规模为日常储量近20万箱,高架立体仓库,自动分拣,自动巷道堆垛机,温湿度严格控制,进行全信息化管理,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并在原有经营的板块中增加医药行业第三方物流业务,将社区医疗服务和新农合作为终端网络建设重点,提高基本用药目录药品以及急救药品的储备和配送能力。
&&&&国控安徽秉承&“关爱生命、呵护健康”的企业理念,成为省内健康产业的服务商并在省内首家通过新版GSP的认证,连续多年被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为“优质管理、优良效益”的双优药品经营企业等荣誉。是省内唯一一家具有智能化、信息化、自动化的大型医药现代物流配送企业,为安徽医药行业走向集约化、规模化、电子商务化管理做出贡献。
合肥市经开区
合肥市经开区
合肥市经开区
巢湖市巢湖市
合肥市经开区
正在加载...
未经同意,不得转载网站之所有招聘信息及作品
新安人才网版权所有&
皖ICP备号 经营许可证: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 搜狗百科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本词条可能涉及药品内容,网上任何关于药品使用的建议都不能代替医嘱。
股国大药房有限公司是零售行业销售规模名列榜首的医药零售营运商。截至2011年底,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江苏、浙江、广东等13个省、区、直辖市经营“国大”、“一致”、“大德生” 、“”等品牌的1773家零售药店,形成了星罗棋布的全国药品零售连锁网络。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大型医药集团
人民币692.34亿元(2010年)
药品、医疗
关爱生命、呵护健康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月。日在香港上市。作为中国最大的药品及分销商及领先的供应链服务商,公司拥有并经营中国最大的药品。2005年以来,在中国医药商业年度销售、利税排名中连续四年位居榜首。以“协同医药分销,推动国际化进程”为定位。公司旗下国药控股一心制药有限公司、、、、、国控控股深圳中药有限公司、国药乐仁堂河北药业有限公司七家以生产抗生素、抗肿瘤药、用药、、中成药为主的制药企业正不断引进世界一流技术,打造秉承工商协作特色的现代化产业平台。公司所属是国内最大的经营企业。产品应用领域涵盖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用于生物技术、环境测试、药物研发、质量检验、等多方面,在上海、北京、沈阳、西安、苏州、成都、太仓等区域建有分、子公司,拥有、SCRC、沪试、、申玻等一批知名自主品牌及。公司旗下的国药控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是集产品销售代理、配送、连锁经营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专业医疗器 械企业。公司将以国药控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为平台,深入拓展的上下游,打造“国内覆盖网络最广、配送服务水平最具现代化的,具有的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公司旗下的御佳医疗服务有限公司正专注于医疗服务领域拓展,通过投资收购、开发自营或重新定位目标单科连锁医院,并致力于拓展完整的具的医药产业链,实现国控价值链的贯通,加速国控由医药产品分销商向健康产业的角色转变。
公司为国内外药品及保健品制造商及其他供应商提供分销、物流及其它增值服务。分销网络遍布中国30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并与5341家国内、外供应商、3692余家分销商保持密切业务合作,经营超过31586种不同类型药品及保健品,包括处方药(品牌药及)及,以及个人护理产品及医疗用品,在中国分销50种全球最畅销药品中的46种。此外,公司现为中国仅有的三家特许全国分销商之一,根据中国协会的资料,公司占该行业的中国市场份额约90%。公司拥有较强的物流配送能力,采用及解决方案系统,向客户及供应商提供全面的物流及增值服务,已在上海、北京、广州、天津、沈阳等地建有大型,并已在太原、郑州、武汉、长沙等城市兴建。公司为上下游客户提供先进的各类与服务包,包括增值服务提高供应链效率的供应链服务协同服务平台;医院药房;静脉配置中心设计与流程改造;院内物流,解决方案;疾病管理、药品、营销服务平台;区域平台等。
创立于2004年,总部在上海,注册资金人民币4亿元,是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总部,是一家全国性的药品零售连锁公司。截止2010年底,公司在北京、上海、天津、辽宁、江苏、安徽、浙江、山东、福建、广东、广西、宁夏、新疆、河南、山西等省、市、自治区共投资组建了二十余家区域子公司,共计拥有近1700家零售药店。内地网络覆盖率高达48%。
国药控股“十二五”打造北京、上海等4个全国交通枢纽,沈阳、天津、西安等7个区域物流中心,哈尔滨、 长春、石家庄、太原等30-40个省级物流中心,、商丘、常德等60-80个、若干配送站的三位一体,总体规模120万平方米的配送网络体系,达到全国城乡全覆盖。物流致力于全国物流运营的一体化运作和管理,各物流中心实施统一的规范和管理以及集中统一的运营数据体系,确保物流中心之间网络运作的协调和效率。通过整合全国的物流资源,国药物流为客户提供成本更低,速度更快,更加准确的。
国药控股拥有5家制药企业,其中3家以生产抗生素、用药、等为主,1家以抗肿瘤、抗病毒制药为主,1家是企业。:为旗下,主要生产“”等抗感染及呼吸系统用药,中国50强,国家级。公司制剂车间于2011年通过欧盟GMP认证,拳头产品为、、注射用、(胶囊、片)、(颗粒、胶囊)、等。:以头孢类为主,覆盖抗生素、消炎镇痛等领域。主要品种是、、头孢呋辛钠等。:主要生产心脑血管药及。是的全资子公司,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原料药和、、小容量注射剂、片剂、胶囊剂五大剂型160多个品种。拳头产品为注射用(弗若丁)、、()等。国药一心制药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抗肿瘤、抗病毒化学原料药和制剂,为国药控股下属的抗肿瘤药专业平台,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拥有(含抗肿瘤)生产线,冻干粉针(含激素类药及小容量注射剂)生产线,原料药GMP生产线。拳头产品为注射用()冻干粉针剂、等。:主要生产中成药。为一致药业属下的全资子公司,专注于儿科、妇科和中老年用药领域的研发和生产,,拥有、合剂、口服溶液剂、、、胶囊剂、片剂、颗粒剂等生产剂型的生产线,拳头产品为、、、等药品。
公司下属是国内最大的经营企业。产品应用领域涵盖科学研究、生物技术、环境测试、色谱分析、药物研发、质量检验、等多方面,在上海、北京、沈阳、西安、苏州、成都、太仓等区域建有子公司。
御佳医疗服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1月,注册地中国上海,注册资金5亿元人民币,是国药控股与台湾佳医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医疗保健机构管理运营公司。其中国药控股占51%,佳医集团占49%。6.5亿元人民币。医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药品和分销商及领先的供应链服务商:拥有并经营着中国最大的药品分销及配送网络,并形成了药品分销及配送、零售连锁、药品制造、化学试剂相关业态协同发展的和优势。台湾佳医集团成立于1980年,是台湾主板上市公司。佳医集团在台湾地区拥有最大血透贸易及医疗终端、最大机构、第二大提供商,同时积极投入老年长期护理机构及牙科、眼科等单科医院,将成为台湾最大的赡养机构。御佳医疗服务有限公司定位:把握中国未来医药产业发展机遇,专注于医疗服务领域拓展,集合国药控股资源优势医集团的专业经营,通过投资收购、开发自营目标单科连锁医院(医学美容、泌尿肾科、长期照护、口腔科、眼科)、并致力于拓展完整的具的医药产业链,使公司成为中国产业最有价值的投资与运营集团。
公司下设专业从事产品销售代理、配送、连锁经营和售后服务的医疗器械企业——国药控股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经营包括控制、、、护理、外科、药房自动化等方面的仪器设备;同时,公司还致力于、配送业务的推进,在医院及临床诊断实验室等连锁经营方面不断探讨新的模式。
巩固中国药品及医疗保健产品分销商与供应链服务提供商的领先地位,分销、零售、工业、化试多业态协同发展,不断拓展市场覆盖份额,承担发展中国药品及医疗保健行业的重任,打造国内覆盖网络最广、配送服务水平最高的大型医药流通航母。
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大型医药集团性企业,一直以来,把履行全面融入、经营管理和之中,努力追求和社会效益同步发展,为促进社会和谐进步和全面实现建设作出应有贡献。作为中央医药储备定点单位,国药控股承担着全国重大灾情、疫情、事故的急救供应工作。在2003年“非典”、2008年南方特大雪灾、的,国药控股按照国家的有关指令,积极完成了储备药品的调拨配送任务,为保障人民的生命安全与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国药控股充分为员工着想,提供优厚的福利待遇,在国家规定的上,为员工投保“补充医疗和”。为了丰富员工的精神文化生活,公司每年开展各种活动,如、运动会、文艺会演、员工才艺比赛等。公司还积极支持慈善事业,积极开展与远郊经济薄弱村结对帮扶活动,支援上海对口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为突发灾情捐款捐物:2006年,向中国红十字会捐款,支持白内障复明工程;2006年来,年年公司领导带队,慰问公司困难职工,给困难职工家庭送上温暖;2007年以来,公司每年为崇明的文化建设作出了贡献,2007年资助建造村民、2008年为1100多户村民安装了有线电视线路、2009年建设村民卫生室;每逢春节前夕,由公司党政领导带队,进村入户慰问该村困难党员和群众,送上慰问金和慰问品。2008年为灾区捐款和捐赠药品,党员交纳;2009年2月参加成都市“阳光育苗工程”,为都江堰灾区低保家庭的中小学生捐助学习和生活费用。以上工作,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07年,公司荣获全国“社会工作贡献奖”。
董事会先生. . . .兼董事长先生. . . .非执行董事先生. . . .非执行董事周 斌先生. . . .非执行董事先生. . . .非执行董事邓金栋先生. . . .非执行董事范邦翰先生. . . .非执行董事柳海良先生. . . .非执行董事先生. . . .兼总裁先生. . . .先生. . . .独立非执行董事谢 荣先生. . . .独立非执行董事周八骏先生. . . .独立非执行董事监事会姚 方先生. . . .连万勇先生. . . .监事张 健女士. . . .监事经营团队魏玉林先生. . . .总 裁李光甫先生. . . .副总裁沈立年女士. . . .副总裁卢 军先生. . . .副总裁施金明先生. . . .副总裁(日晚,因涉嫌贪污,施金明被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带走调查。)刘 勇先生. . . .副总裁先生. . . .副总裁蔡仲曦先生. . . .副总裁姜修昌先生. . . .财务总监马万军先生. . . .副总裁先生. . . .副总裁
日,2016榜单出炉,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829名。
公司标识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标识沿用集团标识。的标识是由&中国医药集团&的缩写&SINOPHARM&和&S&,&P&组 成的。色彩为蓝色和绿色,直观形象是上升的锥体,寓意着集团立足于中国医药市场,不断开拓创新,在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也代表了中国医药集团“关爱生命,呵护健康”的企业理念。公司司歌所有生命的美丽 都让你我向往;所有健康的欢乐 都是心灵渴望;我们相亲相爱 相扶相帮;用那爱心去抚平沧桑 呵护家园安康;哪怕风雨飘荡 关爱一如既往;每一次牵手总为健康 ;共赴心灵之约 爱心激情闪亮;每一次相逢总让生命 迸发辉煌;关爱每一颗心房 消除痛苦忧伤;把握每一个时光 人生选择坚强;我们相知相依 相扶相帮;让那爱心为生命领航 四海平安荡漾;哪怕风雨飘荡 关爱一如既往;每一次牵手总为健康 播撒阳光;共赴心灵之约 爱心激情闪亮;每一次相逢总让生命 迸发辉煌;哪怕风雨飘荡 关爱一如既往;每一次牵手总为健康 播撒阳光;企业理念——关爱生命、呵护健康构筑“两个平台”——行业优秀人才向往的施展才华的平台——行业优良品种依赖的增值交易的平台承担“两个责任”——对股东负责,对员工负责三同——同心、同行、同发展三创——创业、创新、创辉煌
《国药控股报》是在国药控股内部发行的报刊,每月出版一次。《国药控股报》内容涵盖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的所有企业动向及各类企业信息,是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承载的载体,也是企业信息上通下达的舆论宣传阵地。
《国药控股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是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经营活动、社会责任和环境保护等方面发展和实践活动的系统反映和披露。报告中对公司在、经营活动、质量安全、员工发展、企业文化、环境保护和社会公益等方面的新措施及其他行动亦作了披露。本报告的组织范围为国药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时间范围为2009年1月至12月底(特别注明除外)。《国药控股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依据了《中国医药流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的要求。
参考资料:
合作编辑者:
搜狗百科词条内容由用户共同创建和维护,不代表搜狗百科立场。如果您需要医学、法律、投资理财等专业领域的建议,我们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的可信性进行评估,并咨询相关专业人士。
点击编辑词条,进入编辑页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国药控股浙江有限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