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业团队重要性角度分析团队执行力的重要性

& 新闻客户端 &
创业常见的这几种病,得治!
本文来自于VChello微投网联合创始人邓鸿升在微投网开放日活动中所做的主题演讲,主题为《创业自诊》,全方位解析了创业初期各个方面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创业团队存在的通病,为初创团队提供了实用的建议。
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们很多的初创团队在创业初期时遇到很多很多类似的问题的。这次我就想总结一些这方面的问题,因为我自己过去也参与过几次创业。有一些是自己总结的,有一些是看到创业朋友犯过的错误。有一个说法是,创业者都是病态的,如果是正常人,就不会去创业了。
一、创业常见病
我有一个牛逼的idea
第一个就是,我们看到这么多创业者都会有一个初衷,很多创业者可能觉得我有一个idea非常棒就去创业了。针对这个问题,有人就会说idea不值钱。这个问题很难有一个答案,我想说的是,简单的一个idea是真的不值钱的,因为一样的idea能想到的人真的非常多。我在我们VChello微投网的后台看到很多项目,好多项目都是这里或那里见过类似的。一个真正的idea是什么呢?真正的idea是一个非常系统性的东西,就是你要把这个想法的东西系统化。你有一个idea,你要把它真正放在你的系统里面形成解决方案,能够把它做出来,这才是一个牛逼的idea。
我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第二个就是,我们的项目怎么怎么样好,就缺什么什么。比如说我万事俱备,只欠产品牛人;我万事俱备,只欠技术团队;我万事俱备,只欠推广高手。这种情况,一方面确实是自己的资源和人脉积累不够,另一方面是自己在找人这一块重视不够,心态比较懈怠。或者说他创业的激情和状态还不够。建议大家多了解下雷军组建小米初创团队的时候在找人这个事情上是怎么做的。
我要这个功能那个功能我们还会看到,很多创业者刚开始的时候,容易贪多。这会是大多数创业者到会遇到的,最开始想做的时候,有好多事没想明白,这个东西也要那个东西也要,结果最后是需要很大、成本很高的一个团队才能去干这些事情。这其中的问题其实是你没有把这个事情想明白,你没搞明白切入这个事情,什么是当前必不可少的,什么是可以不急的。像罗辑思维,就是通过一个公众号,做出来这么大的影响力,最近拿了很多投资,他不需要搞个APP或者网站。
我们在做产品规划的时候,在产品经验不够多的时候,是很容易犯这样一些错误的。我自己过去在做产品经理的时候,就很多这样的体会,这个领导想做这个功能那个功能,那个用户朋友说缺这个功能那个功能,结果搞得产品四不像,或者搞出来好多个产品。
我占领10%的市场就能怎么怎么样
这个就是在我们看商业计划书时经常遇到的,很多人在做市场分析的时候,搞一个这个市场有多少千亿多少千亿,然后我能占10%我就能赚很多。很多人都要这么去分析,放到十年前可能还可以讲一讲,现在投资人会反感。正规的机构对于市场比你肯定清楚,他们更想知道的是,你凭什么占有这块市场。尽量用一些比较有说服力的数据和商业逻辑去说服投资人。
概念式创业
这个就是说,不能简单去根据当前很多的一个概念去创业。概念式创业,也是创业过程中比较普遍的现象。
很多人觉得当前O2O比较火,我就要去做一个O2O的事情;B2B火了,我就要去做个B2B的项目。跟着概念走的话很容易陷入误区,原因在于你容易受概念的左右而缺乏自己的判断,缺乏自己能不能干好这个事情的正确评估。跟风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反思其中的商业机会到底是在哪里,这个机会自己是不是抓得住,自己是否能够实现超越。
抄还是不抄
在我们做项目的时候我们可能要面临“抄”与“不抄”的问题。首先我是不排斥“抄”的。抄一定要有抄的有水平。
比如像马化腾这种,以前大家都知道。他抄只不过是最初的时候炒了人家的QICQ,但是他后面的一些功能已经远远超过了被抄袭者,这种抄的境界就完全不一样。还有姚劲波,他从美国抄来的形式,而58同城的运营模式非常接地气。
二、如何做自我评估
说一些自我评估的东西。
从用户价值角度评估
首先是从需求的这个层面,我们一定要反思。对于用户的需求要进行梳理。第一,有价值不一定有需求。这个我想表达的是,你能把一个东西做起来,并推广起来,这个事情肯定是有价值的,但是很多这个东西做出来了,这个需求却做不起来。这个就需要反思,你的产品策略、运营推广。另外一个观点就是,脱离用户去谈价值,是一件扯淡的事情。一定要结合到对用户的剖析,你的价值点到底是什么?价值点梳理出来了,还要让用户感受到你的价值。
从市场角度评估
下面一个就是从市场角度进行评估。做的市场是大众的还是小众的,这里面要特别提出,对于文艺群体相对来讲要谨慎一点,行业里已经发生了很多案例,比如,比较典型的就是天涯和豆瓣,他们坚持了很多年,但是到现在商业化还是很困难。文艺群体本来是反商业的,但是他们有个好处就是比较容易聚集在一起,有比较共同的价值观,把这个群体做起来也是比较有意义的,但是在商业化变现这个角度还是有一些限制。在做市场分析的时候要结合到自己和团队是否抓得住,真正市场认可你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自己商业化的点在哪里。
最后一个其实是别人的经验,就是猎豹的CEO傅盛。他当初是360安全卫士的产品经理,他从360出来以后,去了雷军投资的金山,在金山做杀毒的这些东西。做的时候就想,原来我在360做的很成功,产品很牛逼,我继续做杀毒可能不会差。但是实际情况是完全被360压制,结果到最后分析自己。最后发现安卓手机越用越慢的问题,初期就做了手机里面的清理工具,他在Google Paly里看到一款国外的手机清理工具,它是一个人做的。傅盛就定了一个策略是先做海外市场,因为他觉得如果在国内,即使他在360之前做这件事,也有可能被360里迅速反超。他的产品在国外发布了一年,国内仍然没有人知道这是谁做的。
从产品角度评估
下面一个就是我们从产品的角度进行自我评估。
第一个就是我们把产品的重要性提升到解决方案的核心组成部分。不要停留在产品是工具的层面,解决方案是解决问题或者提供价值的。
第二个是说,简单是一种能力,大而全是很容易堆积起来的。不但是做产品,在各个工作环节,简单都是一种能力。比如说,我们在网易的时候经常犯这样的错误,领导说这个功能要做,那你怎么做呢?你无法抵御这种需求,放在我们创业的过程中,比如说,你一把手要这么做,那下面的产品经理做不做。比如说某天你的朋友看到了你的产品,他随口说了要有这个功能,结果你就上心了,回去就叫产品经理加上去。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所以做产品的时候要追究简单,这个问题有时候不是产品能力的问题,而是说自己要坚信一些简单的力量,不要胡乱往上累加。
抄确实是有境界之分的,因为刚入行的时候,大家没有经验,肯定是去抄那些做得好的。抄是很正常的,经验多了就要抄出境界。抄的基础是知己知彼,你要真正了解它才可以抄好,这里抄不是抄它的形,而是要抄它的神;也一定要做到知己,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能力和所处环境。
另外一个角度是从需求的角度分析。这里有个观点就是,好产品不等于需求自然而来。很多时候在产品和运营推广之间缺乏很好的衔接,做产品就要想到很多运营推广的事情,要想很多如何将需求激发出来的事。这里面有一本书,我之前也推荐过,就叫《需求》。讲的是从产品到需求如何衔接好,有很多案例,非常建议创业者买来看看。比如,国外有个租车的软件ZipCar,原来做了三四年就是做不起来。后来新的CEO就进行市场分析发现核心的原因是租车地点密度不够。就是用户需要20分钟才能到达他的租车地点。他就将原来分散的租车点集中起来,结果他的需求就被激发起来了。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在没有做这个变化之前,他产品还是那个产品,干活的还是那些人,但是一点点改变就把这个需求激发出来了。
大家现在都爱分析Uber,假设它的算法不好,或者运营跟不上,如果用户叫车的时候,10几分钟车还没来,肯定下次就不会用了。所以Uber在算法上处理的很好。我们在做产品设计的时候,过去停留在UI界面、文案、用户体验,或者有些产品经理喜欢用这些专业术语糊弄人。产品经理需要多考虑用户的使用场景,需要设计用户如何去带动更多的用户来使用你的产品,包括一些功能之外的一些东西,所以这里也有一个观点“设计即发生机制”。
连接器这个角度,原来我在农夫三拳班讲过。现在中国有两家牛逼的企业在主推这个链接器概念,第一个是腾讯,第二个就是华为。从我们创业的角度来讲,“连接器”这么一个思想,有益于我们做产品抽象,便于我们把很多抽象的东西具体化到非常简单的一个核心逻辑上面。比如,很多产品可以用连接的概念去概括。百度,就是用搜索框连接人和信息。淘宝是连接人和商品,腾讯就更不用说,一直是人连接人。微信的连接方式非常不一样,比如说二维码,附近的人、漂流瓶、摇一摇。互联网的本质其实就是连接,只要你做的事情跟网络有关的话,多半可以从连接的角度去思考。为什么我们一直强调这个东西,因为许多产品思路里可以体现这一点。记得张小龙说过一个“输入/输出”的观点。我们写程序的都知道写代码的都知道“输入输出“的概念,微信在某种程度上就是一个消息的输入和输出系统,信息从哪里进来,怎么产生,怎么出去,怎么接收,怎么传播,微信就是一个巨大的连接器。比如公众号,自媒体产生内容输入,通过关注者进行内容的接收,或者通过朋友圈的转发产生了内容的输出和传播。
另外,建议对开放平台、病毒传播、黑客增长这些方式多些研究和应用。如果是做互联网行业的,对于开放平台、病毒传播、黑客增长这些多少都有一定了解,这里我更建议传统背景的创业者多花点时间去研究。比如,典型的第三方登陆,传统背景的创业者就很难理解这个事情的意义,你不理解的话在规划一个产品的时候就可能存在很大的不足。
从运营角度评估
从运营的角度,往往大家在运营方面会有一个误区,就是在运营上设置一些KPI对于团队并非真正适合的。做运营推广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KPI。比如说,某个网站不是追求流量型的,但是给下面的KPI是流量增长多少多少,那他可能就忽略了其他事情。比如,一个事情不是依赖APP的,你的KPI要求他去各大应用市场,花了很多钱,但是显然对你要做的事情没多大帮助。
这里我建议的这个是OKR,我之前已经做过专门的介绍,建议大家去认真了解一下。像Google、Facebook这些大的互联网公司都在用这一套制度,OKR(目标-关键结果)这里面更强调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而做自己的事情。比如我们做个假设,假设优酷设定了一个目标是延长用户的观看时间,如果从KPI的角度做这个事情,可能就会交给片源合作部门。如果是按OKR的标准,就会分技术部门要提升加载速度,还有产品部门要干嘛干嘛等等,其他部门就会围绕这个目标去做自己的事情。技术部门无法完全对用户观看时间负责,但是通过优化,可以为总体目标作出适合自己的贡献。
从团队角度评估
从团队角度来讲,可能就是股权结构。可能你刚创业的阶段不被重视,到了后期,投资人就会比较看重股权结构设计。如果一开始设定的股权不合理,后面再去动,就很容易出散伙之类的问题。所以,建议在团队建立的时候就多咨询专业人士的建议,如股权方面的律师或者投资人。
第二个就是做老大要有勇气、担当和格局,也要团队气质。我这几年看到很多从网易出来的人创业,创业时的状态与原来在网易工作时的状态完全不一样,出来的人创业都是996,每天早上九点到晚上九点,一周工作六天,甚至于997的工作制。
在团队管理上,建议对于“少了我这件事就干不成”的人要少用,这个往往后面会出问题,不利于团队培养,也容易因为一点争吵哪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不要把希望寄托在空降兵身上,这种一定要谨慎。就像阿里巴巴马云创业的时候,最初的十八罗汉都不算是比较牛逼的人,马云就跟他们说,你们这帮人以后最多只能做到经理级别,到时候我要牛逼的人。结果后来那些海归都跑了,跟着他的那帮人,个个都成长起来,都作为高管独挡一面了。因为他们一路走来,对公司的企业文化和业务都已经非常熟悉了。
很多老板和高管往往把失利归结于执行力不行,有时确实如此,但我建议创业者尽量少抱怨团队执行力这件事。因为大家说得太多了,说多了容易被忽视,说完了也于事无补,而应该将精力用于去分析为什么会出现这个问题。真正需要做的是,把能动性激发出来,把合理的OKR配置好,让大家有共同的目标去追逐。“大家一起拼”,才会有好的执行力。
从项目类型角度评估
我们一定要对自己的项目有一定的认知,不同的项目类型对于团队、技术、运营甚至于资本等的要求有很大不同。别人的玩法不一定适合你自己,别人要找个很牛的产品经理,你可能完全不需要。别人需要个APP,你不一定需要。项目是产品型的,还是运营型的,或者是平台型的,工具型等等,对于各种要求有很多不同。比如说产品型的项目比如做社交产品的,很可能需要个厉害的产品经理,比如做平台型的,很可能因为涉及多方市场,而供给端和需求端都能把控得比较好的人。。
最后,送大家一句话:“增长是唯一重要的事情”,如果有的事情你看不清楚,迷茫,左右摇摆,你就围绕这句话去做。创业过程犹如抚养一个新生儿,在他婴儿期的时候,先别想那么多虚头巴脑的事情,有奶吃,能健康生长,能够成活,能够学会走路,才是最紧要的!
(本文来源:创业邦
没有相关新闻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创业团队凝聚力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下载积分:2498
内容提示:创业团队凝聚力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45|
上传日期: 12:08:06|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创业团队凝聚力对公司绩效的影响分析
官方公共微信为什么创业者都是孤独的金刚?--百度百家
为什么创业者都是孤独的金刚?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做减法”是一个创业公司最重要的素质。其实互联网是一个每天都会出现颠覆与创新的地方,每天都有很多创新想法,但我也想讲,现在互联网行业里我看到很多优秀的人没有办法做成大事,原因是他们奇兵不断。
刘芹&硅发布
本期#思维方式#,来自晨兴创投合伙人刘芹在福布斯中国剧院式演讲脱口秀“云集”的演讲。不过有个事实性错误,据我所知马云生日是 9 月 10 日,昨晚微信阿里高层核实:“老板是处女座,9 月 10 日,网上的是错的。”网络上东西不能全信啊同志们,尤其是数据类信息。
我要讲一个故事。我在 2003 年就认识雷军,2010 年投资小米前,我们有大约六、七年作为朋友交往经历。有一次我忘记是什么原因,雷军给我打电话:“我一直认为你做投资有自己独到之处,你能告诉我,到底怎样才能做一个成功的投资者?”
我当时给了他一个答案,“我相信我极其勤奋。我相信天道一定能酬勤!我相信如果勤奋的话,你一定能做一个非常好的投资者。”
我本以为这个答案至少能得到雷军部分认同,结果没想到,他给了我一个让人惊讶的反馈。这个答案就是天道并非一定酬勤。这个观点当时给我非常大刺激,我后来慢慢明白:可能勤奋是必要的,但勤奋远远不够。
这件体悟,也许我可以和大家分享一本书。这本书叫《异类》。豆瓣书评里,有这样一段介绍:作家格拉德威尔对社会中那些成功人士进行分析,让读者看到一连串颇感意外的统计结果:
英超联赛大部分球员都在 9 至 11 月出生;盖茨和乔布斯都出生在 1955 年;纽约很多著名律师事务所开创者都是犹太人后裔,并且他们祖辈大多是在纽约服装行业谋生。
为什么会有这些奇怪统计结果?
我昨天上网又查了几个:富豪榜里有几个成功创业者,我给大家报一报年龄。李彦宏 1968 年 11 月出生;雷军 1969 年 12 月出生;周鸿祎 1970 年 10 月份出生;丁磊 1971 年 10 月出生;马化腾 1971 年 10 月出生。稍微不一样点,马云 1964 年 10 月出生。
我再给大家一个例子,我是中欧 98 级。98 级中欧毕业生很有意思。我回中欧时,听到这样一个笑话:很多同学和老师说,你们 98 级毕业生是不是有什么特殊基因。你看,你们班上做风险投资的特别多,比如刘芹,比如石建明,比如红杉资本的计越,CDH 陈文江,还在中国文化创业基金的陈杭。比我们再高一级是 97 级的也有几位。
为什么都是 97 或 98 级呢?是我们基因有什么特殊之处吗?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最重要一点是,其实有时光有勤奋是不靠谱的。机遇很重要。但作为创业者,机遇是很难捕捉的,重要的是你要去发现这个机遇。
其实乔布斯和比尔盖茨都是 1955 年出生的原因,在他们大学毕业和辍业时,PC 行业刚开始。为什么 PC 互联网创业者 1969 年、1970 年、1971 年这个年龄群最多,是因为刚好互联网热潮,他们刚好那年参加工作两年到三年。你太早毕业,像雷军是软件这一代,他已经被他“金山软件”给缠住;你太晚出生,你还在大学,你根本没机会去思考创业机遇。
我 1998 年从中欧毕业,紧接着 1999 年互联网浪潮爆出。不是我多聪明,不是我多勤奋,因此机遇更重要。
但机遇不是运气,机遇是你对创业环境趋势的深度思考。深度思考要比你的勤奋更重要!只是绝大部分机遇只是被动被利用起来。只有少部分创业者是主动去判断和捕捉机会。这是我和大家分享的另一个观点“天道不一定酬勤!深度思考比勤奋工作更重要!”
孤独,是每个创业者与生俱来的
做早期创始人是非常困难的。因为你面对员工时,很难向他去解释,公司可能只有三个月发工资的钱,甚至三个月后钱从哪来,我都不知道。你无法和他们去分享这个事实。你同时还得和他们讲,你在干一件非常伟大的事。而事实上,你连明天干什么都不知道。
第二,你也无法和你投资人去分享这件事。因为并不是所有投资人,都有勇气去听到真实现状。你也无法站在聚光灯下向媒体去分享你创业故事。你讲的都是你的光鲜亮丽,而事实上,你的压力无法得到分担。
这种孤独,是一个创业者与生俱来的。而且越成功的创业者,在工作上孤独感更大。为什么?如果你不成功,你可能失败了,以后换个办公室,两年干一番新事业,但如果你成功了,你被成功所累,你有了光环,人人都认为你应该继续更成功。这种光环,使你的孤独感更强。
所以投资人认同,以及让创业者放下这种所谓包袱,是创业者本质上最需要的。其实投资者给你投一档钱,这不重要。投一档钱真的是因为跟你投缘,是对你的认同,只是投资者把这种认同,用一个实实在在、三个月之后要发工资这笔账送给他们。因此,你看那些真的很优秀的投资者,他们内心深处是极其尊重创业者的。
他们从内心深处明白:他们之间的位置,不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俯视态度,他们是平等的,甚至是创业者拥有更高位置。因此,你作为一个创业者,真正需要找到的是能够认同你的投资人,而不应该是一张支票。
我是一个什么都不是的人,但我热爱创业。我知道怎么能帮中国创业者获得成功,这是真正的财富。这是主流社会的真正价值所在。所以,“认同”是极其重要的一点。创业需要有价值的东西。
伟大创业者的灵感来自一些你忽略的细节
我曾经提到创业最重要愿景,是要回答三个关键性的很“虚”的问题:“我是谁?我从哪来?我向哪里去?”这三个问题其实一点都不虚不空不大。因为我们最关键问题,都是从蛛丝马迹的核心细节所捕捉。所以要小中见大。
我给大家分享一两个例子。在 2007 决定投资 UCweb,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投资这个手机浏览器。它在浏览器上放了一个所谓分类导航目录,就是所谓的网站导航。
我想不出来,为什么在美国,是雅虎首先出现:这是一个人工分类的导航列表,而后谷歌出现,把整个雅虎价值给打没。但中国却是先有百度,很多年后,才出现一个叫 hao123 的导航页,为什么?雅虎一个最原始的人工分类列表,曾极大规模推动美国互联网发展,而被谷歌这样一个搜索引擎公司轻而易举取代了;而在中国,我们一直强调中国有叫“后发优势”,我们却是在百度搜索引擎出现后,为什么又会出现一个人工分类的 hao123?
这就存在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核心细节。这说明在中国,我们有大量网民是不知道怎么用拼音,不知道怎么用键盘,甚至不知道怎么用搜索引擎。拉丁字母打一个字做搜索非常简单,而中国用拼音写汉字输入到搜索框是很困难的。
这说明:第一,流量在互联网里是很核心;第二,流量的实现不一定纯粹是中国照搬美国。2007 年没安卓,没 iPhone,2007 年是塞班时代,塞班特点是用手机键盘输入汉字,更痛苦。用手机键盘,要去按住搜索框更痛苦。所以我们发现我们的答案很简单:UCweb 在 2007 年塞班的无线互联网时代是流量聚合核心。
这就是我们 2007 年投资 UCweb 最核心观点。这个决策核心点,来自我们对 hao123 一个不起眼现象的思考。所以我想在这里讲:作为一个创业者,当你在规划你创业愿景时,不要去捕捉一些概念,要去理解你核心市场的那些核心细节。小中见大。很多伟大创业者的灵感是来自一些你忽略的细节,一些蛛丝马迹的细节,隐藏了大量有益的洞察力。
洞见力是你有一个愿景源发点。我看到很多优秀创业者,无论是周鸿祎、雷军、马化腾,他们所有都有极强洞察力。这些洞察力,全是来源于被常人所忽略的蛛丝马迹中所捕捉到。
更重要的是与谁行?
“三人行,必有我师”,但实际上这里面最关键的,是你跟谁在一起往前走。我为什么提这点?因为早期时我们一般谈创业都说,我们多看看你团队,你团队执行力,团队的重要。
那么到底怎么判断一个团队?很多人都在问我,我说:“我看你娶什么样的老婆,我看你找什么样的女朋友。”其实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点在于:你跟什么人交往,决定了你的优秀程度。
什么样的人是你创业合作伙伴,决定了你创业团队的 Quality。 “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要学会跟身边的人去学习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我在自己创业过程中,和我那些投资了很多年的创始人,我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东西。那么在今天如果我不考虑创业,你在组队时,你是愿组一群你很容易说服和崇拜你的人做你创业团队,还是尽可能找甚至比你还优秀的能扶持你创业的?
其实我们判断一个创业者是否有优秀的团队能力,就是看你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交往。
所以三人行,必有我师。更重要的是与谁行!小米创始人雷军在业内赫赫有名。他在 2010 年和我谈时说,他想建一个不一样的创业公司,“我想把我股权大量分散出去,因为我需要足够多、尽可能多、足够优秀的人。我们小米前十个月没干事,只干一件事:找人。”
其实很多人觉得找人很难,首先要问问你,你是不是深刻认识到,“三人行,必有我师”,谁做你的老师?你跟谁行?所以在这件事上,第一,你要尽可能找到你能得到的最优秀的人,而且这个人的优秀程度,决定了你团队有多优秀。而不是你如果足够优秀,你要找比你差的,这是很多创业者愿意去找一些容易被说服的比较普通的人的误区。
很多人说,我搞不定那些优秀的人。我同意,搞定优秀的人很难。但这是我送给大家的另一句话,“领导力来源于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空杯心态和知行合一。”在这点上,其实很多人认为领导魅力,来自于你的成就,你的名气。我认为都不是。
真正的领导力,首先你要领导一个团队,你要领导自己。你要做一个公正与公平的领袖和领导者,你首先要对自己公平公正。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是一个极难的事。
所以到今天,我从不认为我是一个成功投资者。我只愿意说,我是一个很热爱投资和创业的投资者。好的不偏不倚的自我认知,不但看清自己,也不看高自己。当你对自己不偏不倚非常诚实时,你会发现你身边的人都聚到你身边。因为他们认识到你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领袖。
第二,空杯心态。对很多优秀的成功商人,特别有想法的创业者不是靠你声音大,是要学会能放下能倾听,聆听是比什么都重要的素质和能力。要学会坦荡,简单。所以对一些优秀的团队,最好的管理是不管理!不管理的意思是说让他们变成自驱动团队,每个人都能很好管理自己。高效的团队来自自驱动,而不是来自于 KPI 指标。
第三,怎么做到“守正出奇”?做减法是一个创业公司最重要素质。很多时候,特别在互联网行业,追求极致。互联网是一个以点概面的行业。互联网是一个口碑点可以改变整个行业格局的地方。把公司所有资源,赌在最核心点上,是极其难的一件事。这是我讲的最后一点。
其实互联网是一个每天都会出现颠覆与创新的地方。每天都有很多创新想法,但我也想讲,现在互联网行业里我看到很多优秀的人没有办法做成大事。原因是因为他们奇兵不断,怎么能做到守正出奇是一件极其难的事。怎么能做到?这是我与周鸿祎交往时,所观察到的。周鸿祎是个有争议的人,但他在互联网流量这个理解上,是极其深刻的,他以前也做流氓软件。他反思了什么才能回到一个守正出奇的状况。
我想我今天不展开,只希望大家思考比较一下,在奇虎之前的周鸿祎,和奇虎之后的周鸿祎是不一样的。我觉得什么叫守正出奇,是互联网行业里很重要的一个因素。
在座有很多年轻创业者,你们都非常有创造力,但怎么能把你们的创造力放在一个更抢眼的位置。
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做产品,而不要做生意。不要只做流量的转换收入,而不做核心用户价值。好的公司都是能够创造真正的长期价值。很多人说,小米手机就是一个会炒作的公司,会做营销的公司。有几个人真正理解,小米是这么具有极客精神的公司?他把市场上所有资源,想办法提供给用户,最好的价值,最好的性价比,最好的体验。他创造的粉丝,和他产品分不开。所以守正出奇,是互联网行业创业里面很重要的一个点。
创业的三个关键问题
我们在选择投资机会时,更看重优秀的创业者,除此之外还会考虑三个关键问题:这事儿是不是足够大;是不是抓住了一个正确时机,切入到一个趋势性机会;这个公司长期来说能不能形成“护城河”效应。
第一个关键问题:这事儿是不是足够大,如果今天创业,你选择这个方向,应该问问自己,有没有发展空间,同时你有没有野心。
无论你是做 1000 万人民币的退出,还是做 100 亿美元的退出,基本要花 6-8 年(我们基本上平均投一家企业要经历 6-8 年时间)。而创始人把一个公司做起来,所投入时间精力也一样,面临问题和痛苦也相同。既然同样时间退出,为什么不去选择一些足够大的机会?
第二个问题,是不是抓住一个正确时机,切入到一个趋势性机会?时机比选择方向更难,踩对点非常重要。时机太早,这个市场机会没到,你会发现你很痛苦。90% 的失败公司都不是方向、体量问题,可能绝大部分都是时机太早的问题。领先市场 3 步、5 步,市场还没起来,你就撑不下去了。不能领先太早,最好领先 0.5 步。太晚当然也不行,市场如果很热,通常意味着红海,时机已经晚了。
最后一个关键问题,是否能可持续发展,长期下来能形成竞争壁垒。好的商业模式、好的公司,时间是朋友,意思是说随着时间推移,你的竞争壁垒越来越高,护城河越来越强,这就是可此续发展。
创业者应该有杀手气质、传教士能力
创业者要具备两个核心能力:一叫“以身作则”的犀利杀手气质;另一个是你有传教士能力,能聚一帮牛人。
杀手气质。解决公司业务发展中的短板,就跟打仗一样,你要拿下这个山头,就要有在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能力。公司发展是长板和短板理论,什么短补什么,所以创业者最重要能力是杀手气质,还有补短板能力。你得不停变,缺什么都能自己顶上,也许不一定能做得最好,但你要有从 0 到 1 解决短板的能力,虽然你不专业,但你永远是那个冲在第一线的。
传教士是什么?就是深入思考和能影响到什么样优秀的人跟你一起的能力。传教士传教一定是你不信我的时候我来传。所以你身边聚一群什么样的人,基本就能衡量你理念。如果你下面的人,每个都是很有想法的人,那一定是你的想法比他们都大,能把他们震住,你就能取得 1+1 大于 2 极强的成功。雷军就是其中佼佼者。
总而言之,创业者要有这两个能力:一是在 0 到 1 时,一定要有以身作则、把公司短板补掉,迅速把业务往前推进极强的执行能力;二是有传教士能力和魅力。你魅力源头是来自于你的理念。两者缺一不可,特立独行的孤胆英雄,在今天很难成功。
(本文版权归硅发布Guifabu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阅读:11562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还可以输入250个字
推荐文章RECOMMEND
阅读:6465
阅读:19万
阅读:14万
阅读:12万
热门文章HOT NEWS
6月23日英国举行的退欧公投已经结束,计票结果显示“退欧派”最...
娱乐资本论
圣地亚哥船长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 "百家" 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业团队的重要性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