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长期收购银行卡卡的

电信诈骗的银行卡哪来? 有人花钱收卡提价倒卖!_新浪新闻
  “账户已更改,请把钱汇入某银行,账户名是……”很多人的手机都收到过这样的短信。明明是骗子,却敢将自己卡号姓名公布出来,不怕警察找上门吗?如果不是自己的卡号,那是怎么开的户?这些银行卡又是从何而来?近日,南京秦淮警方破获一起非法买卖银行卡案,经侦民警出差一个月辗转南京、南宁、上海、苏州、广州近万公里,捣毁了这个贩卖银行卡团伙,共抓获嫌疑人8名,缴获银行卡500余张。
  嫌犯各大网站与QQ群发布收卡信息
  2015年3月开始,秦淮警方发现有人在各大招聘网站与QQ群内散布招聘信息,而内容居然是招收职业办卡人,民警立即收集相关信息,锁定一个网名为“封与春天”的嫌疑人。
  由于他贩卖银行卡下家并不明确,民警决定暂时不打草惊蛇,对其进行跟踪调查。通过为期一个月的调查,民警发现,以“封与春天”为首在南京有2个收卡人,在网吧散布收卡信息。
  一旦有人进行联系,他们就会告知其到银行门口进行交易,看着办卡人从银行里办好相关手续后,他们一手拿钱一手交货。
  全国流窜作案一月能卖百张银行卡
  而在对这个团伙成员跟踪中发现,这个团伙并不是只在南京作案,苏州、常州等地也留下了他们的足迹。民警分析,由于一个地方的办卡人员相对固定,当他们发现收卡困难后,就会开发下一个“市场”,躲到其他城市收购银行卡。
  在这一个月的跟踪当中,民警发现每天都会有人与其联系办卡,一张银行卡办理费用10元左右,收卡人会以30元的价格进行回收,还有些人会提供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手机卡,这样卡片被他们称之为套卡,回收价格在150元。
  每个星期收卡人会通过快递,将这些卡邮递给他的下线进行贩卖,民警粗略估算了一下一个月会有近百张的银行卡流出,而普通人想要买到这些卡价格至少会在每张200元以上。
  经过长达2个多月的侦查,民警基本摸清了这个销售银行卡的网络的情况。由南京的卡贩发货,广州、苏州、上海、南宁等4个城市下家进行销售,一个横跨苏、沪、桂、粤四省的团伙浮出水面。参与到这个销售网络的共有8名犯罪嫌疑人,民警通过追踪快递包裹的流向,将这8名嫌疑人的身份一一明确。5月下旬抓捕时机成熟,几个行动组民警奔赴各地进行同时抓捕。此次集群行动,缴获银行卡500张,捣毁一个完整的售卡产业链。
  这些银行卡都去哪了?
  将嫌疑人全部带回南京后,警方进行挨个讯问,而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这些银行卡都销售给了谁?
  其中一名周姓嫌疑人交代,他通过网上交易,发布销售银行卡信息,将这些银行卡进行销售,而买这些卡的人,大部分是为了犯罪。
  除了我们熟知的电信诈骗,用来进行转账之外。这些卡还被用于公司逃税、团伙洗钱、行贿受贿,给犯罪分子的灰色收入提供了藏匿与转移的地方。犯罪分子通过快速转移卡里的现金,从而避过警方的追查。
  警方提醒办卡人,由于这些卡是被人用于犯罪,里面含有办卡人的个人信息,为这些犯罪提供便利的人同样有可能需要负民事或刑事责任。不要因为贪图那几十元的小便宜,让自己身陷囹圄。
  通讯员 秦公轩 赵祥 记者 钱鸣  (原标题:电信诈骗的银行卡哪来? 有人花钱收卡提价倒卖!)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日前网上流行两份名单,第一份名单:傅以渐、王式丹、毕沅、林召堂、王云锦、刘子壮、陈沆、刘福姚、刘春霖。第二份名单:李渔、洪昇、顾炎武、金圣叹、黄宗羲、吴敬梓、蒲松龄、洪秀全、袁世凯。设问:哪份名单上你认识的人多一些?
与贪官案发受到党纪国法严肃处理不同的是,他们的情妇下场大多比贪官情夫要好很多,鲜见有情妇与贪官一起坐牢的,即便受到党纪政纪处分的,大多也是不做顶格处分,保留党籍工作籍的不少,有的甚至连姓甚名谁都不公布。这也太便宜她了吧?
一则消息在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的学生微信朋友圈疯传,“珠海北师最热门的选修课教师戴湘涛,因将两个课堂上玩手机的女生请出教室而被女生举报,遭学校以教学事故为由辞退”。传闻引发了学生热议。
太穷了,不应是死之因。村民说,他们是集体喝农药自杀,但这个结论却让人难以置信,最大的孩子才13岁,小的也才5岁,他们有集体自杀的意识吗?一家4个孩子喝农药自杀,不管是真是假,这个悲剧都让人心痛滴血。Copyright&沈阳宝桥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东软电脑城C座515室
辽ICP备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辽B2-
邮编:110002&&&当前位置: &&
&& 揭秘:回收的银行卡有什么用?
揭秘:回收的银行卡有什么用?
P2P交流群:
发布者:wangpan130 来源:网络转载
  &长期大量收购各地银行卡,工商、农业、建设、中行及其他各大银行,价格每张100-500元,现金结算,非诚勿扰。&日前,记者在网上看到不少这类消息。闲置银行卡也能当成商品来买卖?记者调查发现,花10元可办一张的银行卡在网上竟然叫价几百元,高价收购银行卡的理由也是五花八门。这其中到底有什么蹊跷?
  日,中国人民银行牵头,联合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工商总局、银监会、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五部门下发通知,决定于2014年12月至2015年7月开展联合整治银行卡网上非法买卖专项行动。
  网上有人收购银行卡?
  买卡因为&老婆管得严&
  10元可办一张的银行卡,竟有人肯花几百元高价收购,到底买这些卡用来干啥呢?
  记者发现,购卡&理由&可谓五花八门,其中不少收购者声明购买银行卡是为给新开网店刷信用,不会有任何问题,并称一张身份证可以在工、农、建、中、招、邮政、交通、商业8家银行每家银行开3张,也就是说每个身份证可以开24张卡,卖给他们就可以轻松赚得几千元钱。
  也有收购者称收购的银行卡是用来申请广告联盟,因为广告联盟一个人只能申请一次,保证不会用来做任何非法活动。还有的收购者称是因为&老婆管得严&,想买卡存点私房钱,没有任何不良企图。
  记者调查发现,有的收购者回收银行卡时不设门槛,只要是闲置的未注销银行卡皆可,也有收购者提出不少要求,比如必须是新开户的卡,无使用记录,要附带开户资料和身份证复印件,不得开通电话银行和短信通知业务,还有的要求必须开通网银、U盾等等。
  回收的银行卡到底能干啥?
  石家庄市公安局经济犯罪侦察支队信用卡大队副大队长梁永利称,高价收购银行卡不止是用来刷信誉、申请广告联盟这么简单,不法分子很有可能利用这些回收的银行卡进行诈骗、洗钱、藏匿财产等违法犯罪活动。
  诈骗、洗钱
  &卡贩子收购的银行卡主要有信用卡和借记卡两种,&梁永利介绍,不法分子将回收的信用卡进行套现,如果长期不还,可能会造成信用卡诈骗。普通的借记卡也极可能用于诈骗、洗钱,不法分子会通过将不义之财转到多个银行账户,把钱洗白;或者是通过复制个人信息的方式自制一张卡,然后直接利用这些银行卡进行违法犯罪活动。&在洗钱、电信诈骗、甚至一些非法集资的案件当中,很多犯罪分子用的都是收购的银行卡。&
  藏匿财产、行贿
  也有人买银行卡是用来隐瞒财产、行贿的。比如把资产转移到买来的银行卡上,宣布破产以免于还债,还有人行贿时不愿以真实身份办卡,有可能会用回收的银行卡。
  到银行开通网银需要持有本人身份证,如果开通了网银、U盾使用起来就会方便很多,因此购卡者会要求待售的银行卡开通网银、U盾,出价也更高。
  网店刷信用
  另外也有知情人透露,不少新开的网店会购买银行卡进行虚拟交易。网店使用收购的银行卡来购买网店商品,买好之后确认收货,短时间内就能&刷&高网店的信誉度。之所以会使用不同银行账户进行购物,主要是为了逃避购物网站的监控。
  闲置银行卡如何处置
  &市民手中的闲置卡越来越多,有的卡只是开通了却从未使用过,千万不要觉得这些卡放着没用就卖出去。&梁永利称,银行卡落入不法分子手中,会给生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警方提醒市民,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银行卡、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如果手里有闲置的银行卡,最好先到银行进行注销,然后再通过剪卡进行销毁。切勿随意丢弃、出售。此外,持卡人不应出售个人银行卡、身份证和网银U盾等账户存取工具,以免造成经济损失,甚至承担法律责任。
  查看更多信用卡信息可进入&&希财网频道
欢迎加入,P2P交流群:
保险交流群
基金交流群
扫描下方二维码,可关注希财官方微信(也可微信搜索:希财网)和新浪微博关注希财官方微信关注希财官方微博
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发布,仅代表网友个人经验或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和观点。如果本文侵犯了您的知识产权,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网友评论您也可以
您可以输入250个字
上海广州深圳天津
最高贷款额
最高贷款额
最高贷款额
银行理财问答
贷款、融资、存款、信用卡、购买理财产品等,都是银行理财范围
现货交易得通过证券交易所,自己搞个电商平台来做肯定不行。
办理流程: ①借款人申请办理个人助业贷款,须持建设银行规定的有关申请材料向贷款行提出申请,填写申请表,提交相关资料; ②客户经理双人实地调查、审核同意后,上报有权审批部门审批,银行审批同意后,与客户签定贷款合同; ③客户经理办理放款手续,将款项转入借款人在我行开立的结算帐户上,客户即可使用贷款资金; ④借款人到营业柜台还款,或在存款账户或银行卡上留足还款金额,委托贷款银行代扣还款; ⑤贷款结清后,营业网点将抵(质)押权利证书退还给客户。 二、个人住房贷款 ----1、贷款用途:用于支持个人在中国大陆境内城镇购买、大修住房,目前其主要产品是抵押加阶段性保证个人住房贷款,即通常所称&个人住房按揭贷款&。 ----2、贷款对象: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中国公民,在中国大陆有居留权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港澳台自然人,在中国大陆境内有居留权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外国人。 ----3、贷款条件:借款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有合法的身份;(2)有稳定的经济收入,信用良好,有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3)有合法有效的购买、大修住房的合同、协议以及贷款行要求提供的其他证明文件;(4)有所购(大修)住房全部价款20%以上的自筹资金,并保证用于支付所购(大修)住房的首付款;(5)有贷款行认可的资产进行抵押或质押,或(和)有足够代偿能力的法人、其他经济组织或自然人作为保证人;(6)贷款行规定的其他条件。 ----4、贷款额度:最高为所购(大修)住房全部价款或评估价值(以低者为准)的80%; ----5、贷款期限:一般最长不超过30年。 ----6、贷款利率:贷款利率执行商业性贷款利率,上限放开,实行下限管理,下限利率水平为相应期限档次贷款基准利率的0.9倍。 ----7、申请贷款应提交的资料: ----(1)身份证件复印件(居民身份证、户口簿、军官证、在中国大陆有居留权的境外、国外自然人为护照、探亲证、返乡证等居留证件或其他身份证件); ----(2)贷款行认可的借款人偿还能力证明资料,例如:收入证明和资产证明等; ----(3)合法有效的购买(大修)住房合同、协议及相关批准文件; ----(4)涉及抵押或质押担保的,需要提供抵押物或质押权利的权属证明文件以及有处分权人同意抵押或质押的书面证明; ----(5)涉及保证担保的,需提供保证人同意提供担保的书面承诺及保证人的资信证明; ----(6)借款人用于购买(大修)住房的自筹资金的有关证明; ----(7)房屋销(预)售许可证或楼盘的房地产权证(现房)(复印件); ----(8)贷款行规定的其他文件和资料 ----8、客户贷款流程: ----(1)提出申请。客户向银行提出书面借款申请,并提交有关资料。 ----(2)签订合同。借款申请人在接到银行有关贷款批准的通知后,要到贷款行签订借款合同及担保合同,并视情况办理公证、抵押登记、保险等相关手续。 ----(3)开立账户。选用委托扣除款方式还款的客户需与银行签订委托扣款协议,并在贷款行指定的营业网点开立还款专用的储蓄存折账户或储蓄卡、信用卡账户。同时,售房人要在贷款行开立售房结算账户或存款专户。 ----(4)支用贷款。经贷款行同意发放的贷款,办妥有关手续后,贷款行按照借款合同约定,将贷款直接转入借款人在贷款行开立的存款账户内,或将贷款一次或分次划入售房人在贷款行开立的存款账户内。 ----(5)按期还款。借款人按借款合同约定的还款计划、还款方式偿还贷款本息。目前可供选择的还款方式有委托扣款和柜面还款两种方式。 ----(6)贷款结清。贷款结清包括提前结清和正常结清两种。提前结清是指贷款到期日(一次性还本付息类贷款)或贷款最后一期(分期偿还类贷款)前结清贷款;正常结清指在贷款到期日(一次性还本付息类)或贷款最后一期(分期偿还类贷款)结清贷款。如提前结清贷款,借款人须在清偿应付各项款项后,提前10个工作日贷款行提出提前结清申请。贷款结清后,借款人从贷款行领取&贷款结清证明&,取回房地产权属抵押登记证明文件及保险单正本,并持贷款行出具的&贷款结清证明&到原抵押登记部门办理抵押登记注销手续.
开通网银是免费的
我可以帮你搞定!
希财网 版权所有 & &&湘ICP备号&&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湘B2-商业银行可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在哪些方面开展合作?是否有必要通过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达到打通跨行支付的目的?
商业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支付领域存在较大的业务重叠,在第三方支付公司扮演越来越重要角色的今天,双方应该如何在哪些方面进行更好的合作?对于商业银行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假设商业银行旗下具备合法的收购平台),有无现实的必要性?亦或者只需要通过合作即可达成?======================================================非原题主补充内容:我看有些答案提到了银联。就我所了解到的情况,很多大型银行对银联目前提供的跨行支付的效果都很不满意,银行可能更需要的是一个自己完全可控的第三方而不是银联这样需要商量着来的机构。另外,商业银行法第四十三条 商业银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不得从事信托投资和证券经营业务,不得向非自用不动产投资或者向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企业投资,但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这条里面“另有规定”指的就是银联。商业银行法大修在即,这条是被诟病较多的一条,如果法律规定放开,技术和业务角度会有什么问题存在?
按时间排序
忍不住没人邀请,过来说两句了如果题主是银行从业人员,麻烦认真学习以下内容:大额支付系统;小额支付系统;网上支付跨行清算系统;全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跨境支付平台;银行间支付平台;集中代收付平台;跨行移动支付清算平台--------------------------------------------------------------------------------------------------------------------当然,从“是否有必要通过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达到打通跨行支付的目的?”看来:你不是银行从业人员。绝不是!!!商业银行(Commercial Bank),是一个以营利为目的,以多种金融负债筹集资金,多种金融资产为经营对象,具有信用创造功能的金融机构。传统的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集中在经营存款和贷款(放款)业务,即以较低的利率借入存款,以较高的利率放出贷款,存贷款之间的利差就是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范围包括吸收公众、企业及机构的存款、发放贷款、票据贴现及中间业务等。它是储蓄机构而不是投资机构。【来自百度百科】第三方支付,标准称呼为: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提供下列部分或全部货币资金转移服务:一网络支付;二.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三.银行卡收单;四.中国人民银行确定的其他支付服务.【请参考中国人民银行〔2010〕 第 2 号《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传送门严格的来说,商业银行同第三方支付【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并没有大量的业务重叠:商业银行每天干着:拉存款、拉存款、拉存款,卖理财、卖理财、卖理财,办信用卡、办信用卡、办信用卡,开户,贷款,票据贴现。。。。。。。。。第三方支付每天:签客户、签客户、签客户、签客户、签客户、签客户双方的合作嘛!商业银行有各种通道,支付公司逐个对接,可以搭建银行和通道路由;支付公司有大量用户和交易量,商业银行都想拉存款,做备付金托管银行更多的合作就是支付公司作为分发渠道薅羊毛,商业银行入驻,卖理财、办信用卡、做个贷、联合促销
题主的问题楼上几位都答的非常详细了,尤其是这位写的,我比较认同,再啰嗦几句。跨行支付确实是银行比较头疼的一个问题,其实主要是收单的问题,现在能用的方法也有,比如超级网银,或者通过人行的同城一户通,还有就是银联等第三方支付机构,但对于银行来说一是小额高频的业务不划算,成本不能覆盖收益,不同银行的限额控制,资金能否即时到账等都是问题,这点上银行确实有和第三方支付合作的空间,BTW,银联就是几家银行参股的第三方支付公司。第二、支付结算在银行很大程度还是一个渠道,单纯从支付业务手续费角度看,是很难赚钱的。以我个人的角度看,银行没有意愿也没有必要去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因为生存的土壤不同,业务模式也不一样,而且还有业务风险,银行是风险厌恶型的。第三,第三方支付和银行的合作模式,我认为第三方支付主要是在个人支付上。第三方支付主要平台上接入了众多银行,灵活便利,可以为银行的跨行个人收款业务提供便利,也可以为银行引流,引导用户账户开立,银行则可以为第三方支付提供备付金托管、存管,资金管理等多项服务。
银行可以向支付平台的理财板块推送资产,这应该是银行和支付平台最直接的合作了吧,包括农商行等等都可以和支付公司合作(前提是支付公司有自己的线上融资平台)。
第三方就以支付宝举例吧。看看支付宝的普及度,原来是通过美团等的团购,现在也开始了直接支付如扫码。商行里面一些如浦发交通招商也开展了各式各样的含优惠的信用卡借记卡等等。我感觉商行这手其实算是个好招,起码出发点不错。但银行卡毕竟本身存在一些问题啊,比如划账时间长,手续费,各行之间不统一,牵扯到公家的一些狗屁倒灶的等等很限制,自然客户更倾向支付宝,哪怕支付宝优惠力度不如一些与店铺商场合作的银行卡。但是它方便!而且明码标价我几折我几折!银行卡说是有优惠,但是有时也不那么痛快兑现吧。
商业社会讲的是唯利润论,题主对于商业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认识都太浅显了。远没有你想的那么简单。题主的大方向是没有问题的,就是银行肯定需要和第三方支付公司开展各式各样各方各面的合作,这是一个大趋势也是一个双赢的方向。但是你如果着眼点只在支付领域和跨行支付上,未免太短浅。首先我们明确一个问题:第三方支付到底有什么是银行没有的?现在随着一行一会的各类文件下发,第三方支付公司在支付端的各类支付功能,尤其是跨行转账功能逐渐在萎缩,为什么还可以吸引银行的注意和合作意愿呢?说明问题不仅仅在于支付。为什么我们第一时间会想到三方支付公司的支付功能,而不是其他的呢?因为你的支付“行为”应用于各种支付的“场景”,而第三方支付公司现在已经全部专项打造综合、易用、提高用户体验的支付“场景”综合体了。在这种“场景”下给你最好的“行为”体验,因此你印象最深的,是你在三方支付客户端上重复进行支付“行为”,却忽略你进行这个行为的“场景”。实际上,三方支付公司最强的一点,是核心互联网技术(包括PC\移动端)的成熟与应用,使得他使用一个入口就可以接通N个支付场景,实现真正的“一站式支付”而这一点对于银行来说,还是很困难的,具体内容咱们后面说。关于题主问题纠结在支付这个领域,我想告诉你的是,支付业务本身给银行带来的利润极低,基本上能占到10%都不到。银行没有必要因为支付领域的市场份额丢失就对第三方支付有多大的重视。银行比较不爽的是,你三方支付公司利用结算时间差,沉积了大量的资金,而且是几乎无息的资金,然后放到银行来靠规模搏高息,这不就是耍流氓么!余额宝是第三方支付公司露出的第一颗獠牙,利用支付平台圈了海量的客户,集中大量闲散资金,完了以商定提前支取也要按定期计息的金融机构存款形式存入银行,利用政策空档期,形成了这种兼顾流动性和收益率的产品,但是央妈一旦强调不得按上述方法计息,直接就是釜底抽薪,你看余额宝现在还有高收益吗?银行之所以愿意与第三方支付合作,是因为:1,第三方支付因为实现了支付“场景”的集约化,使得在这个平台上的支付需求大增,比起银行依靠流量客户撞业务来,这个支付平台上的客户需求更纯粹,支付动力更强,附加价值更高;2,第三方支付的客户群来自于各个银行,如果某家银行可以吸引第三方支付公司加入自家行的某个支付场景(收单商户或理财产品),则相当于从网上把其他银行的客户拽来了自己的营业网点,直接吸存了;3,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第三方支付公司比传统银行走的快太多了,客户基数也大的不是一星半点,因此这个推送平台是非常有受众面的。因此银行与第三方支付公司的主要合作都是围绕以上三个方面来进行的,首先,银行很难全面的去接入各类支付场景来吸引支付人群,因为:1,太小额的支付场景对于银行来讲无异于赔钱,没有必要;2,每一个支付场景都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接口规范和UI甚至是URL跳转,这对于本身系统就已经极尽复杂、事务繁忙的银行IT人员来讲几乎是要崩溃的;3,不是所有的支付场景的收款方都在这家银行开户的,既然不能通过支付场景吸存,银行干嘛谈那么多场景呢。由于第三方支付公司是根据支付量、隔日清算资金、规模效应来博取利润的,因此支付场景收款方的沉淀资金并不是他的目标,相反,付款方的支付资金才是他的生产资料,因此场景越多越综合,越能吸引支付客户。最终造成在支付场景这块,银行和第三方支付公司的出发点简直南辕北辙,故而双方在这一点上简直是天生的合作机会。其次,第三方支付通过积累的支付用户,打造了一个不分开户行、不分地域的支付群体,这个群体总是有支付需求,而且已经习惯通过互联网来进行支付,尤其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题主可以去搜索一个东西叫中国电信天翼卡,这是中国电信曾经推出的一个带有近场支付功能的UIM卡但是后来在移动端支付工具的碾压下惨败了。因此如果我作为银行有一个还不错的收单商户,而且支持网上收单,那么我肯定会想方设法把这个商户捣鼓到某一个用户量较大的支付平台上,平台、商户、银行各取所需:银行有了存款、平台有了交易量、商户有了新的市场渠道,多赢。最后,在移动推送这点上,银行真得落后时代太久了,现在我行还在使用短信平台来发布产品推广信息。我相信以现在人的生活方式和阅读习惯,30个字儿以上的短信是不会太认真看的,现在人们更习惯的是短、平、快、抓眼球的碎片化、多样化的宣传方式。在这一点上,第三方支付公司的推广经验很好,出来的文案和宣传消息比银行自己去琢磨的无聊文字有意思多了,图文并茂,有的还带点动画什么的,很吸引人。关于并购的想法,我相信题主你看了上面的分析以后,就不会认为这是个方向了。支付公司并不赚钱,真的,起码没有银行盈利能力强。银行更多是把支付公司当做一个渠道来用,而且压榨的挺狠的。不过支付公司也还算喜欢银行吧,因为最少是挣钱的买卖,多少补贴一些家用。
商业银行收购第三方支付公司。这个东西想起来挺美好,真收购了,结局只能一身骚。1、为什么要买?因为牌照么?如果是为了牌照,以现在第三方支付牌照的贬值程度,大可不必。2、为了打通跨行支付。如果仅仅是为了做跨行支付这个市场,一个商业银行收购一个第三方,有支付场景么?要有支付场景才有业务,不是随便买一个第三方支付公司就有业务。3、第三方支付实际上是一个苦活。真正靠支付赚钱的除了前几名,其他都是靠其他手段赚钱。对于做苦活的事情,银行做起来总是心有余力不足。最后一点,如果是老老实实做支付还好,如果是想弄一个第三方拍照实际上目地是为了拿到同业的资金,那么最后下场就是发卡行给你关停。除了支付宝和财付通、银联,其他第三方支付和发卡行的谈判中完全不占上风。
收单业务是银行最不赚钱的部分,给你们做吧,况且银联是啥?
中国银联.....其实我知道你们想说支付宝的...
你知道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吗?
已有帐号?
无法登录?
社交帐号登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价收购银行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