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改革国外现况结构性改革国际大背景国外大环境

国际人士高度评价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于景浩 陈尚文 廖政军 冯雪珺 韩晓明 鲍捷
&&开创中国经济发展新境界&&——国际人士高度评价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每年两会,中国经济都是世界关注的重点之一。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十三五”开局之年的经济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强调要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系列举措,引发了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国外专家学者纷纷表示,推进供给侧改革有助于中国经济实现转型升级,向更高质量、更高效率、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这对世界经济而言也是重大的利好消息。&&追求更高质量发展&&今年是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用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导改革,创新发展,抓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个突破口,将使中国巨轮获得源源不断的新动力,驶向新的发展境界。&&韩国中国经济金融研究所所长全炳瑞表示,在全球需求不足的大背景下,中国政府坚定不移推进全面深化改革,从需求侧转向供给侧,是适应需求变化、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方案,也是大势所趋。“中国经济是亚洲乃至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中国全面深化改革,不仅事关中国自身发展,也对世界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全炳瑞认为,中国过去30多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未来30年应不断推进城镇化,大力发展服务业,逐渐从世界工厂向全球市场的定位发展。&&“中国经济增速放缓是经济转型期进行改革调控的可预期结果,也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主动将改革车轮驶进深水区的体现。”美国华盛顿州中国理事会理事长克里斯蒂·海伊姆说,中国政府提出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举措,必将对中国经济高质量、高效率增长产生深远影响。&&德国汉堡世界经济研究所所长汉宁·沃佩尔表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做出的一项正确且必要的改革举措,这对不断挖掘中国新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潜力有着重要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创新能力、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是结构转型的重要前提和出发点。“改革并非易事,如果中国能够成功转型,就可以继续坚定不移地沿此道路发展下去。”&&悉尼科技大学澳中关系研究院副院长、中国经济专家詹姆斯·劳伦森说:“我对中国经济保持乐观态度,目前中国向以消费为主导的经济增长模式转型的过程非常顺利。中国正在进一步寻求提高经济效率的途径,这展现出了中国深化经济结构改革的决心。”&&实现创新驱动增长&&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也是“十三五”期间要着力抓好的重大任务。&&埃及金字塔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国际关系专家赛义德·拉文迪表示,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供需形势发生重大变化。从需求侧看,需求结构向个性化、高端化、服务化转型升级,普通居民对产品的品质和个性化追求与日俱增,旅游、养老、教育、医疗和各类生产性服务需求迅猛扩张。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正是要从供给侧入手,解决当前中国经济发展所面临的问题。“供给侧改革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一把钥匙,未来的改革措施值得期待。”&&德国柏林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学研究部主任克里斯坦·德瑞格尔告诉本报记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中国十分重要,特别是考虑到中国产能过剩的现状,中国需要创新驱动型增长,来实现经济结构的再平衡。要实现创新驱动型增长,为私营企业创造更好的市场环境非常必要。&&海伊姆说,长期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需求刺激政策。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中国已经从供给不足或短缺经济发展到供给过剩,尤其是制造业和房地产行业存在产能过剩和高额库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等为导向的供给侧改革,将是解决中国经济存在的部分结构失衡问题的最佳途径。&&释放创业创新活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减少无效和低端供给,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全炳瑞表示,美国和英国的供给侧改革虽然带动了经济增长,但是美国采取的是减税政策,造成财政赤字大量增加,英国采取的是国有企业民营化方案,造成了大规模失业的副作用。与金融业、服务产业发达的美、英相比较,中国虽然在这些领域发展不占优势,但中央财政支持力度大,通过政府财政支持和新兴产业培育,完全可以吸收因传统制造业改革所带来的失业者。&&海伊姆说,中国进行供给侧改革的关键应当是适当放松管制,释放创业创新活力,增强经济持续发展动力。具体而言,要真正地让供给适应需求,就要不断完善市场作用,让市场成为决定资源配置的决定性力量。同时,继续或者大幅度降低企业税负,让企业尤其是新创企业有宽松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因为要激活企业家精神,就必须给所有企业创造公平公正开放的竞争环境。总而言之,供给侧改革绝非简单地从需求管理转向供给管理,本质上是从政府主导和管理经济彻底转向市场主导和调节经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涉及的去除钢铁等产业的库存,以及允许一些亏损的公司倒闭等都引起了世界关注,是保持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正确方法。”劳伦森认为,近期中国正在进行重工业重组,允许一些生产效率低下的企业倒闭,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他同时建议,中国在进行经济改革过程中要谨慎处理公司倒闭以及员工失业等问题。劳伦森也表示,降低私营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壁垒,确保私有企业与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同等地位,将更有利于中国经济发展。&&劳伦森还指出,经合组织成员国从2008年起开始实行极度宽松货币政策,但是经济增速并未恢复,原因就在于没有解决结构性问题,经济结构是阻碍这些成员国生产力提升的重要因素。他表示,中国进行经济结构改革是一个正确方向,希望中国能从这些国家的错误中吸取教训,这样无论对中国经济还是世界经济的繁荣发展而言都是一大福音。(记者于景浩、陈尚文、廖政军、冯雪珺、韩晓明、鲍捷)
&&点击查看专题
编辑:未闻
版权所有: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5108号 京ICP备号-1&&|&&&&|&&客服电话:010-上海: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率先探路
 来源: 
来源:作者:责任编辑:yfs001
■他山之石&国资观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将是中国“十三五”期间的发展主线。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上海,如何践行这一重大改革战略?“国资国企是上海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保持‘锐意创新的勇气、敢为人先的锐气、蓬勃向上的朝气’的指示,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上海市政府副秘书长、国资委主任金兴明表示。金兴明介绍,今年上海国资国企将以提高资本效率、增强企业活力为中心,通过优化结构,培育和打造支撑持续发展新的“增长点”;通过重组整合,止住消耗利润和资源的“出血点”;通过科学管控,消除关键环节监管不到位的“风险点”。“合理的产业规模、优化的产品结构、优质的质量效益、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突出的发展绩效,将成为上海国资国企的新特征。”金兴明表示。在上海,不少企业处于国内行业的领先之列,但随着经济新常态下的需求升级、市场变化,即使领头羊也不能高枕无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重要的是要加大产业结构的调整,淘汰落后产能,提高中高端供给。”全国人大代表,上海电气集团董事长黄迪南表示,上海电气今后将不以“大而全”为荣,而要更加强调“强而美”、“强而优”、“强而特”。去年上海纺织集团利用自贸试验区作为推进供给侧改革的重要平台,打造了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提升了“中国价格”在全球的地位。上海纺织集团董事长童继生表示,上海纺织集团要实现发展能级和水平再上新台阶,必须坚持“科技+时尚”的战略,让企业从原来的传统工业,逐步转型成与国际大都市匹配的现代纺织服务业。上海爱姆意机电设备连锁有限公司董事长戴佩华表示,作为国资占较大比重的上海混合所有制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攻坚过程中应该发挥带头和引领作用。首先要进行制度创新,不仅仅在集团层面通过国资流动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更要切实推动二、三级公司层面的混合所有制改革;不仅仅注重改革的形式,更要关注改革的结果,使企业真正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运行,通过加快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释放活力、凝聚合力、增强动力。来源:解放日报整理符静
[责任编辑:yfs001]
一周图片排行榜
光明网版权所有解析家电业样本&给力供给侧改革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一些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的同时,有效供给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深层次问题也同样存在。
&&来源:&&
原标题:解析家电业样本 给力供给侧改革
  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背景下,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要性日益凸显。在一些行业出现严重产能过剩的同时,有效供给不足、创新能力不强等深层次问题也同样存在。家电业作为传统行业,在重压之下却表现出较强的竞争力和抗压性,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探索可圈可点,我国家电业在国内外市场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深度解析家电业的发展样本,对于制造业及其他行业更好地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一定的参考和启示作用――
  竞争激发内生动力
  目前,我国制造业整体面临下行压力,一些行业困难加剧。而家电业在提质增效、转型升级方面表现抢眼。过去,家电业也曾出现产能过剩、大打价格战的情况。那么,家电业这些年来是怎么走上了成功的转型之道,其中主要经验是什么?
  姜风:我国家电行业曾经追求规模,低价竞争,整体效益一度比较差,行业平均利润率也就略高于2%。近年来,行业注重质量效益型发展,尽管去年市场不景气,但是家电业利润同比增长8.3%,利润率达到7%,为近10多年来最高水平。之所以出现这样大的变化,是因为家电行业较早进行了转型升级,特别是企业的技术创新投入力度很大,转型升级成果初现。
  家电业普遍意识到要转型升级,说到底,也是被市场所迫。经过30多年发展,排浪式消费已渐行渐远,市场增量和空白比较少。以农村市场为例,家电百户拥有量已经非常高,冰箱、洗衣机都达到70%,彩电超过110%。整个市场进入了以更新消费为主的阶段,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由从无到有转变为从有到好,需要的是更好、更上档次的产品。这样就出现了供给和需求不匹配问题,即低端产能过剩,高端供给不足。“十二五”期间家电业是一边淘汰落后产能,一边通过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提高高端供给,目前基本上能够做到供需相对平衡。
  任兴洲:家电行业是我国制造业发展一个非常好的样本,典型经验主要有4个方面。首先,是市场竞争。在各行业中,最早市场化、充分竞争的是家电行业。20世纪80年代,一下子就引进了上百条家电生产线,当时竞争是非常激烈和残酷的,但恰恰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家电行业不断前行。第二,是技术进步。在充分竞争之下,企业要想生存,就必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技术进步,不断推陈出新。从上世纪80年代到现在,家电业不断有新产品、新技术推出,满足居民不断变化、不断增长的需求。第三,来自于开放。家电行业的开放是比较早的,而且是比较充分的,有一些技术刚开始是模仿、引进的,在此基础上,又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扩大开放,用开放推动产业发展、倒逼改革,这在家电行业表现得较为明显。第四,就是发挥好政府的作用,给行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30多年来,家电行业能积极应对市场竞争并不断进步,确实与改革大环境有关。
  蔡莹:加入世贸组织后,家电行业就处在全面市场化之中。无论是行业管理者,还是竞争参与者,对于优胜劣汰都已习以为常。这和一些当年曾经受保护的制造业行业不太一样。由于家电企业基本处在市场化的竞争环境,因此主动调整生产提供最新产品,去满足市场需求,是一种很正常的企业行为。对于家电行业来讲,从供给侧的调整来满足需求,是有传统的,是一种自觉行为,关键还是市场因素在起作用。
  家电行业能有长足的发展、历经波折始终向上,也有一些客观原因。首先,有非常广阔的国内市场做基础,这足以支撑家电行业进行更大、更富成效的改革与创新。其次,得益于相对良好的国际市场环境,使得我国作为家电制造大国能够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个标杆性现象。第三,可能与家电行业在整个经济体量中所占比重有关。这几年,少数地方片面追求GDP增长,造成一些行业产能过剩。所幸的是,家电行业并非支撑地方GDP的重要产业。
  发挥市场机制去产能
  现在,有一个热词叫“僵尸企业”。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就要从处置“僵尸企业”入手。从家电行业发展历程来看,是否也曾出现过此类情况,是怎么处置的?
  任兴洲:“僵尸企业”多出现在经济结构调整期。顾名思义,它僵而不死,还有人不断为其输血。家电行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僵尸企业”问题并不突出。
  “僵尸企业”往往出现在钢铁、煤炭、有色等产能过剩行业,特别是国有成分比较多的行业,这些企业体量一般较大,产业链条相对较长。其破产或者倒闭,引起的连锁反应也比较大。职工如何安置?巨额负债如何处理?对当地GDP的影响如何弥补?因此,部分地方政府不断为其输血,希望能熬过这个时期。目前来看,这种资源错配,导致有限的资源无法配置到那些新成长起来的、真正需要支持的企业。
  对于处置“僵尸”企业,决心要大,要让资源真正实现优化配置,同时也要积极稳妥地推进,尽量减少阵痛、减少负面影响,要坚持中央提出的“多兼并重组,少破产”的原则。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化解过剩产能治理“僵尸企业”,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一个过程,但这个过程也不能太漫长。
  姜风:家电行业“僵尸企业”情况不严重,但是产能过剩一直很严重。与钢铁、煤炭等行业不同,家电行业去产能,完全靠市场机制优胜劣汰。这几年,实际上关停了一大批中小企业。例如,在实施“家电下乡”的前几年,“下乡”家电产品招标,冰箱、洗衣机都有近百家企业来参与,现在仅剩30多家企业,这完全是靠市场机制来进行调整的。
  政府与市场缺一不可
  家电业是一个充分竞争的行业,但前几年也受惠于家电下乡等刺激政策。我们采访时发现,家电企业对家电下乡、节能补贴等政策也有一些不同的声音。各位对此有何看法?此外,推进家电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应如何把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发挥得更好?
  姜风:应该说,前几年家电刺激政策对家电行业发展,确实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但是,政策的实施时间太长、力度太大,也随之伴生了一些副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提前透支了未来几年的消费需求;另一方面,扩大了低端产能,给化解产能过剩和推动转型升级带来了一定困难。因此,今后在实施这些政策的时候,需要多听听企业意见。
  改革的主体、自主创新的主体都应该是企业。政府更应该发挥引导作用,给行业和企业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任兴洲:家电行业的经验教训是很有说服力的。我认为,在极端情况下,政府出台一些直接干预措施,是必要的。但是政策如果长期实施的话,实际上就干扰了市场配置资源的过程,这就需要慎之又慎。毕竟市场有其自身运行规律。
  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就要把应该管什么、怎么管搞清楚,把边界要理清楚。政府、企业各自应该做什么的边界清楚了,然后各司其职,做好自己的事情,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能取得实质性成效。
  对于政府来说,需要进一步放松管制、打破地区分割和封锁,做好反垄断工作,给市场一个充分竞争、公平竞争的环境。同时,要完善法律体系,严格执法,并合理降低企业税负和其他税费负担。
  蔡莹:从家电行业发展来看,政府至少应该做好三件事情。一是相关知识产权的认定、保护与规范交易的工作要早做、做好、做到位。这对包括家电行业在内的创新技术的应用乃至“双创”都会产生推动作用;二是企业信用体系的建立。一些中小家电企业目前处在非常关键的上升阶段,但是缺乏资金,一个比较完善、有用的企业信用体系有利于将社会资本引入到家电行业来,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进程;三是重拾消费信心。建议修改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实行更加严格的消费权益保障制度,同时做好相关工作,使消费者对于国产产品做到能买、有买和敢买。消费环境的改善,对整个制造端的拉动作用是非常明显的。
  抓住重点破解难点
  我国是全球家电制造大国,今后5年将加速迈向家电制造强国。“十三五”期间,家电业面临着很多新挑战、新机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点何在,难点在哪,又该如何破解?
  姜风:今后,家电行业有3个努力方向。第一,要持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从过去的模仿型、跟随型,向自主研发、引领型发展。第二,要提高中国产品的品质和美誉度。比如,一说到国外的产品,消费者马上想到的是质量可靠、工艺精致;一说到中国产品,消费者首先想到的是价格便宜。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提高中国产品的美誉度;第三,要积极培育自主高端品牌。产业在升级,消费在升级,品牌也要升级,要让消费者喜欢自主高端品牌,而不是一想买高端产品,都要去买国外品牌。
  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信心的问题。应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让消费者了解到,中国也能制造好产品。3月份,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将在上海举办,会议将重点展示中国家电业这几年转型升级的成果,引导消费者树立更多信心。
  任兴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落实,还是要从企业入手。如何真正地从市场需求出发不断地创新,持续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这是企业要做的。同时,供给侧的结构性改革还需要政府、媒体乃至全社会共同推动。
  家电行业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点有二:一是需要着力化解产能过剩矛盾,整个制造业都面临着产能过剩问题,这已成为制约发展的顽疾;另一个就是要加快转型升级。现在进入了三期叠加阶段,很多企业需要转型,亟待创新。要自主研发、要有原创,对很多行业和企业来讲并不容易,创新过程可能比较艰难。
  此外,家电行业创新发展也面临着很多困难,特别是自主研发。这不仅有投入的问题,还有创新能力、人才储备和供给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如果知识产权保护相关法律不落实,创新意愿也会大打折扣。因为企业辛辛苦苦花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创新出来的东西,可能几个月就被模仿抄袭,并且价格要低得多。可见,法律体系的完备、市场秩序的规范、政府职能的转变都很重要。
  蔡莹:我国家电业要与先进的制造业强国在国际市场上同台对垒,家电业本身的结构调整、制造基础的提升非常重要。比如,智能工厂的建设、大规模定制前提下的高品质柔性化的生产、用户的无缝化透明化可视化的体验,模仿仿真等精准高效工具的推广,将有力支撑家电行业在更高的水平上竞争,相关工作做得越早,效果越好。
  目前,我国家电行业面临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变化,特别是国内中高端消费能力上升较快,供给侧如何满足新的消费需求,如何消弭企业与消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如何提升消费信心,应是家电行业乃至制造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解决消费者对国内产品品质、品牌缺乏信任的问题。重建消费者对本土高端品牌的信心,打破中高端消费人群与优秀企业创新升级之间的这种信息不对称局面,有必要做好信息沟通、开展深度的对比测评等工作。其次,家电行业要找好领头羊,建立可以参考借鉴的范例或模式,缩短行业整体探索的时间,协调好企业盈利与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系。第三,要加强行业内部的互动融合与协调,有关部门需要在监管的基础上加大为企业服务的相关内容。(本版撰稿 周 雷 本版摄影 中国经济网裴小阁)
(责编:毕磊、陈键)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家电热点|精彩博客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是在供给层面的刺激政策,主要针对的是生产者和销售者,但并不是要片面地抓供给而放弃需求,而是为了让供给和需求变得匹配,从而更好地促进供需平衡发展。流通企业要达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预期目的,企业内部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是关键,要在通过有形要素投入获得利润增长的同时,不断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即从企业创新、结构调整、提高企业运营效率和劳动力质量等方面创造新价值,提供质量过硬的产品和更加优质的服务,打造新的商业模式,重新建立企业诚信,提升客户满意度,获得良性、健康的发展。文 / 赵树梅(长春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 & & & &一、问题的提出
&& & & &(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含义
&& & & &2015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要是指从供给端和生产端入手,加大力度推进经济结构中供给领域的改革,使供给体系更加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通过解放生产力、提升竞争力等有效手段促进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的四大重点领域及具体工作目标,首先是要有效化解现有企业的过剩产能;其次是要多方采取措施促使企业降低成本;再次是将房地产库存尽快消化和释放;最后是要在金融领域防范与控制风险,以使我国股市获得更好的发展。
&& & & &具体来说,供给侧改革就是确立供给优先的增长方式与发展模式,以投资拉动为基础、创新驱动为主导、经济效益为归宿的增长方式;就是优化产权结构,国进民进、政府宏观调控与民间活力相互促进;就是优化投融资结构,促进资源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与优化再生;就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产业质量,优化产品结构、提升产品质量;就是优化分配结构,实现公平分配,使消费成为生产力;就是优化流通结构,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有效经济总量;就是优化消费结构,实现消费品不断升级,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就是用内需导向型经济代替出口导向型经济,用知识密集型经济代替劳动密集型经济,用幸福经济代替GDP经济。
&& & & &优化投资结构、产业结构,首先就是要处理好国民经济中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与基础产业的关系。它不仅可以使中国经济化解产能过剩,抵御全球性金融危机,而且可以使中国经济实现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可持续发展。
&& &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背景
&& & & &2010年之后,整个世界都处在后金融危机时期,世界经济整体处于低谷,世界经济格局出现变化,美国和德国等国家为走出危机阴影而采取了再工业化战略,这对中国的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都形成很大冲击,加上国内进出口疲软,中国经济出现了持续下滑趋势,从前偏重需求侧的稳增长政策已经无法适应中国经济的正常、有效发展,需求侧下的经济发展开始步入效果加速递减阶段,日益增多的内部矛盾和逐渐凸显的结构性问题成为我国经济增速下降的主导因素。
&& & & &日至10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刘鹤在广东考察时提出,在我们下一步的经济工作中,不仅要继续深化企业改革,同时也要更加重视“供给侧”调整,要多方配合使企业的过剩产能得到有效化解,不断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实刘鹤主任的讲话已经暗示了“供给侧改革”的重点领域。
&& & & &日,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而且,在日的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习近平主席再一次强调要大力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 & &“供给侧”主要是针对从前的“需求侧”而言,我们过去赖以推动GDP增长的三大需求(投资、消费和出口)已经不适应当前经济的发展,因为当前我们的供给已经与需求不匹配,供给远远落后于需求,所以为了使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供给达到与需求匹配,需要在供给侧多加努力,即在实现生产要素有效供给与利用的前提下,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供给领域的效率,充分发挥企业家的积极作用。搞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中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必然要求。
&& &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经济学意义分析
&& & & &此次中央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其经济性理论基础来源于20世纪70年代初在美国形成的经济学派,即供给学派。其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蒙德尔、哈佛大学教授费尔德斯坦、南加州大学教授拉弗等人。供给学派的理论深得美国前总统里根赏识,20世纪80年代,这一理论甚至成为里根的竞选纲领。里根入主白宫后,也大量重用供给学派的经济学家及其支持者作为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的成员。供给学派的观点和主张在20世纪80年代的英国,也成为撒切尔夫人执政时使用的经济手段。
&& & & &二战以后,占主流经济指导思想的凯恩斯主义大力提倡需求侧管理,主张通过刺激需求达到促进经济发展的目的,表现在政策方面就是通过使用刺激需求的货币政策来拉动经济。虽然在短期内凯恩斯主义思想的经济政策的确收到了一些预期效果,有效调节了经济发展,但到了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主义思想的弊端渐渐显现,片面地扩大需求导致了长期的通货膨胀,加剧了社会矛盾,从而导致经济面临停滞的局面。当初里根和撒切尔夫人上台执政时面临的正是这样一个时代背景,所以他们都接受了供给学派的观点,支持以供给学派的观点和手段作为政府治理经济的主要途径,并提出了通过鼓励供给而不是单纯地刺激需求来促进经济增长,从而出台了一些对企业和个人大幅减税的措施,目的是提高社会的全要素生产率,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而这种对企业和个人的减税措施,带来了一段时期内西方经济的持续增长。1984年,美国的通胀率由13.5%回落到低于5%。
&& & & &但是,任何政策都不可能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里根政府实行的以供给学派为主导的经济政策在后来也渐渐显示出诸多弊端。因为减税使大企业受益增多,贫富差距进一步加大,这样就使一度平衡的财政赤字再度走向失衡。在克林顿执政时期,为了平衡国家经济,放弃使用供给学派的观点和主张。供给学派从20世纪70年代产生后,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和政策体系。因此在2008年的美国金融危机之后,西方重拾凯恩斯主义的刺激需求政策,但直至今天,凯恩斯主义的弊端再次在多方面表现出来。可见,任何政策都不是万能的。
&& & & &由上可见,这次中国提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虽然是在供给层面的刺激政策,主要针对的对象是生产者和销售者,但并不是要片面地抓供给而放弃需求,相反,是为了让供给和需求变得匹配,从而更好地促进供需平衡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一定要吸取国际实践的教训,遵循中国独特的经济环境和发展条件,因地制宜,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来动态地执行相关政策,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和解决,以免重蹈西方覆辙。
&& & &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于我国流通企业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是要加快自身的转型升级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促进实体市场与虚拟市场的进一步融合;另一方面是要不断加强流通企业本身与产品制造企业及其他企业的合作。因为流通企业处于商品的流通过程之中,是商品营销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着庞大的市场需求数据信息,这些信息如果能由流通企业第一时间传递给生产企业,生产企业就会及时地生产出更多适销对路的产品满足市场及客户需求,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密切合作来减少库存,加快商品流通和周转的速度,其实也就相应地减少了流通企业的流通成本和交易成本。而供应商、生产商和批发商、零售商由原来的各自为政发展到一种包含竞争与合作、互利与共赢的新的相互依赖的发展局面,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进入良性循环。
&& & & &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流通企业面临的问题及挑战
&& & & &(一)缺乏开放式服务创新理念,无法把企业打造成多方共赢平台
&& & & &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我国在经济政策方面,一直存在着重生产、轻流通的实际情况,加之流通企业自身服务意识不够,因此很多流通企业至今仍没有意识到服务在企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而西方发达国家目前对流通企业服务的重视程度已达到很高水平,服务所带来的利润占到西方流通企业的绝大部分,并且它们正在积极地把自己的企业变成多方共赢的平台,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 ]目前,我国很多流通企业在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很突出的一个弊端就是没有和生产企业建立好连接,没有把自己打造成多方互利共赢的平台,因此无法更好地将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其他金融、保险等服务机构广泛连接起来,这些企业之间缺少一个共同互动的平台,所以流通企业无法更好地掌握产品源,生产企业也无法更好地接收到流通企业所掌握的需求信息。我国很多企业在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仍然把产品创新作为核心,没有意识到服务在企业整个价值链条中的巨大作用。在理论指导上,还是以传统的“波特五力”价值链模型作为基础,仍然将服务环节置于企业整个价值链的末端。以上这些原因造成流通企业与生产环节的脱节,使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都不能取得最佳效益。
&& & & &当年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失败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地与流通环节的企业合作,因此无法真正了解顾客真实需求的变化,加上服务环节滞后,因此使自己的产品与市场脱节;而苹果公司和三星公司能够后来居上,就是注重与流通环节企业的沟通与合作,能够在第一时间了解市场和顾客的需求,注重带给顾客更好的体验,从而成为赢家。苹果和三星的经验对我国的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都是很好的启示。[ 2 ]在我们的很多流通企业(包括一些从前效益比较好的流通企业)中,服务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就更难做到服务创新。具体表现为在流通企业的高层,真正在服务部门工作的人员极少,领导开会也多是与人力资源经理、财务经理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服务部门的工作人员往往被排到最后。不重视服务的结果,就是无从了解用户真正意义上的需求,更无法很好地引导和创造用户新的需求,片面关注产品本身的创新,最后就会走上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的失败之路。[ 3 ]我们所处的这个时代与以往任何时候相比都是最先进的时代,消费者的需求也变得多元。即使是像苏宁、国美这样的大型流通企业,目前都在积极寻求转型升级,因为消费者的需求变了,顾客希望可以购买到更多个性化的产品、服务和消费体验,在这种形势下,谁能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客户就会买谁的账,就会从一次性的顾客而渐渐地成为重复购买的客户。
&& & & &(二)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不合理,产能过剩问题不同以往
&& & & &过剩产能已经成为阻碍和制约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转型升级的一个严重问题。一些产能过剩的企业占据了国家和地区的大量资源,这种状况造成了人力资本、资金成本和土地成本都处在高位,很难降低,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新型经济的发展。
&& & & &更为严重的情况是,本轮产能过剩不仅发生在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的产能过剩也不容小觑。比如有很多汽车经销商因为不能很好地把握产品源,也不去很好地了解市场和顾客需求,就盲目跟风扩大经销规模,最后导致产品在流通环节大量过剩。这已经引起各方面的担忧和警觉,如果处置不当,其后果势必相当严重,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如失业、经济发展乏力等,甚至可引发通缩等严重的经济问题,甚至影响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步入新常态,经济发展速度由高速转为中高速,经济结构由原来的不合理正在不断调整为合理,经济发展动力也在由原来的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逐渐转换为新常态下的体制改革、技术进步和结构优化等创新因素驱动。
&& & & &总体上说,2015年全年中国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保持适当,2015 年国内生产总值676 708 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6.9%,这是自1990年以来GDP增速首次跌破7%。但是这次降速在合理的预测范围区间,同时这个数据也表明我国2015年的经济下行压力比以往增大,预示着我国经济整体发展在未来较长时期将面对多方面挑战,而其中流通企业和生产企业的产能过剩是最需要解决的问题。
&& & & &(三)过度追求低成本、低价格优势,忽视产品质量,品牌之间价格战频发
&& & & &我国流通企业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利用本土有很多国际大牌的代工厂等地缘优势和廉价的本土劳动力资源,把产品价格降到最低,各品牌之间不惜大打价格战,片面认为只要价格低就会全部销售出去。这些企业没有意识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中国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我们的人口红利正在渐渐丧失,一些国外大牌企业在中国的代工厂已经纷纷撤离,而本土的劳动力价格也在不断提高,所以它们赖以生存的基础已经动摇,要想再依靠价格优势已经很难,有些流通企业甚至不惜铤而走险,以次充好,让次品流入市场,结果引发国内顾客纷纷到海外购物。我们的邻国韩国、日本、印尼、马来西亚都成了中国顾客大量扫货的目的地,甚至欧洲的法国,北美的美国、加拿大和澳洲的澳大利亚,为了吸引中国顾客,都采取了相应举措。[ 4 ]中国从20世纪改革开放后,因为采用了吸引外资进入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企业到我国投资发展。外资的大量进入的确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和繁荣,但这只是应当时国情的需要而采取的一种政策,而且仅仅依靠从前的低成本和低价格并不是长久之计。目前中国各地的人力资本供应在不断减少,很多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因为国家对农村政策的不断调整,返乡发展的很多。而另一方面,由于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加上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等因素导致人口红利渐渐丧失,这直接导致中国的人力资源成本不断上升,也直接导致一些外资企业放弃了在中国的代工厂,转而到印度、菲律宾等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的国家去重建代工厂。
&& & & &这些严峻的现实情况波及到流通企业,就是流通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不断攀升,加上没有更好地把握货源和了解顾客需求,流通企业的财务成本不断提高,企业的效益受到严重影响。另外,我国流通企业在消费信贷和融资租赁等方面发展严重滞后,无法激发更大的市场购买力,亏损也就是必然结果。
&& & & &(四)缺乏对员工现代化经营理念的培训,流通企业诚信遭到质疑
&& & & &一方面,企业员工缺乏现代化企业理念的培训,尤其缺乏整合营销理念的培训。这不仅表现在流通企业本身,就是在全行业范围内也存在着重视生产、轻视流通的现实情况。人们普遍认为,流通企业的营销就是营销部门的工作。但在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的增速渐渐变得平缓,现在是降速运行。我们改革开放后取得的高速经济增长,大多源于中国的政策调整和丰富的资源供给。而美国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就已经从“管理型”经济转变为以企业创新为主要特征的“企业家”经济,也就是以效率与创新为核心的经济类型,所以美国现在的经济体系中国民生产总值的来源大多来自于服务收入,企业培训在40年前就引入了彼得·德鲁克的整合营销理念,这导致美国企业的创新能力居于世界领先地位。[ 5 ]早在40多年前,彼得·德鲁克就提出营销工作是企业中每一个人都应该关注的事情,是企业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现在“顾客导向”在世界范围内已经发展为“用户导向”,即由原来的一次性交易的顾客发展为与企业有长期联系的用户。美国企业的高层管理者更关心的不是自己企业单纯的销售额和员工数量,而是自己企业用户的规模和用户价值贡献。
&& & & &另一方面,由于中国一些流通企业管理过程中漠视质量监管,致使有些产品在销售过程中无法做到二次监管,在给消费者带来极大伤害的同时,也导致企业诚信缺失。发生在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使全国5万多名婴儿被迫接受治疗,其中死亡4人,多人患有肾结石。在这一事件发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先是生产部门隐瞒不报继续作恶,然后是经销商在得知相关事情的报道后,为了经济利益没有及时下架产品,导致更大的社会危害。此事在国内外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虽然当事企业和个人已经受到制裁,但其对中国整个制造企业的伤害却持续久远。
&& &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流通企业的应对之策
&& & & &(一)打造以服务创新为核心的流通企业平台和商业模式
&& & & &一方面,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流通企业应该与生产企业更好地连接,共同将服务客户的理念根植于每个员工心中。流通企业还要从战略高度重新定位服务对于其经营管理及销售的作用,从而使自己的经营和发展区别于以往的传统模式,真正将服务渗透于企业各个角落。除了以往引进的供应链及价值链管理方法、新型质量监督管理方法,更要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引入关系营销和整合营销理念,同时从客户层面和企业层面了解客户的想法和需求,了解自己的客户在哪里,并不断创造和开发新的客户,提高客户价值贡献,这样才能使企业永远跟上时代。
&& & & &另一方面,面对新常态下新的内外部环境,企业应该充分整合内部和外部资源,并大胆进行服务创新,建立起适合企业自身发展及便于和其他外部资源合作的服务平台,从而运用此平台吸引合作伙伴、二手商贩、评论者和消费者等加入。流通企业的平台可以吸引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加入进来,并配合制造企业用更好的服务共同吸引顾客参与企业产品的制作过程,使得制造企业可以按照消费者的最新需求生产个性化的产品,与消费者合作进行合作式的服务创新。这样,就改变了客户在企业创新过程中的角色定位,客户参与了创新的过程而不是充当被动的角色,客户就成为新产品和服务的共同创造者,其结果是生产企业、流通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实现互利共赢。
&& & & &再者,流通企业在把自身打造成一个多方共赢的平台的同时,也要不断开放自己的商业模式,创造新的商业模式,从而在创新的路上走得更远。传统的商业模式大多以产品生产及创新、低价格等为基础,忽略服务的价值贡献,主要关注的是产品库存量的多少、净利润的额度和员工的数量,而以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商业模式更关注的是客户忠诚度、客户满意度以及企业是否有能力为客户提供长期价值等,因此重视服务的商业模式更具有发展潜力,更符合当前中国新常态下的社会要求。比如阿里巴巴在目前市场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又面对国际公众,在2010年打造了“速卖通”国际在线交易平台,到目前已覆盖全球22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天海外买家的流量已经超过5 000万元,最高峰值达到一亿元,“速卖通”己经成为全球最大的跨境交易平台,被称为国际版“淘宝”。
&& & & &阿里巴巴的成功为其他企业树立了榜样,在目前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背景下,流通企业只有倍加努力,不断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把企业打造成多方共赢的平台,并不断进行服务创新,同时吸引消费者参与到企业的创新中来,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 & &(二)加快流通企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积极消化过剩产能
&& & &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不断创新增强发展动能。这五大理念落实到流通企业,就是要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发展动力转化、结构优化。
&& & & &在加快流通企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方面,最大的内在动力就是要不断深化改革、不断努力创新。具体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 & &首先,流通企业要主动出击,不能被动等待。要积极开发和引进新技术,及时在商品流通过程中运用新技术成果,并适时发展新的流通产业,培育企业良好的流通与竞争环境,让更多新技术服务于现代产品流通环节,让新的技术和新型商业模式引领新需求,进而引领新时代。
&& & & &其次,要进一步采取措施,不断完善现代流通企业制度,在国家新常态下支持流通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和引导下,积极吸收社会闲散资本参与流通企业改革,拓宽流通企业投融资渠道。比如,与银行、保险等社会服务机构合作,让消费者可以通过消费信贷和融资租赁等方式提前消费,既刺激需求,也增加企业利润,还可激活金融和保险等服务机构,这是一种多方合作共赢的新型商业模式,值得在全国范围内大力推广。
&& & & &再次,要鼓励更多流通企业充分利用国际经济结构深刻调整的有利时机,勇敢地走向国际市场,促进流通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增强流通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
&& & & &另外,在流通企业结构优化调整的同时,还要有效化解过剩产能,通过价格调整、整合淘汰僵尸企业、拓展外部市场等方式多头并进,也要不断加快“一带一路”建设进程,从供给侧方面实施改革,进而影响需求侧与供给侧的有效匹配。同时,还要不断优化流通渠道,尽量减少企业在流通环节的成本,以更好地促进供需平衡。
&& & & &总之,流通企业要加大力度重新打造企业竞争力,并紧紧跟随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趋势,不断完善商业模式和公司治理结构,建立科学决策体制,从而在适应我国新常态发展的大环境下,更好地完成流通企业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
&& & & &(三)严控产品入口,争取把顾客留在国内,打造充满活力的中国式创新型流通企业
&& & & &中国经济要持续发展,需要各行各业紧密配合,严把产品质量关,同时也要加强营销工作。首先是流通企业要配合生产企业,在第一时间把市场和顾客的需求及时反馈到生产企业,同时在流通环节严把产品质量关,不经营不合格产品。其次,要严格遵循市场竞争的秩序和规则,依法经营,不恶意调整价格,也不单纯依靠低价竞争。过低的价格往往意味着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障,所以流通企业也要与生产企业搭建互利共赢的多方合作平台,鼓励生产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增加投资,研发并利用自己的核心技术生产世界领先的新产品,实现从跟随到引领、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改变。我国流通企业经营国内产品,往往较单纯经销国外产品降低了流通环节的成本,价格反而会降下来,这是一种良性的价格调整,比起各大商家之间大打价格战要有序得多。中国产品的质量提高,价格适中,消费者自然就会留在国内消费。
&& & & &在配合相关检查部门整肃流通企业经营环境方面,不仅要依法经营,整肃实体经营部分的环境,更要在虚拟经营层面,配合有关部门整肃以互联网作为平台的网络经营环境,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的科学经营管理方法,提高流通企业运营效率。另外,流通企业在互联网平台上的宣传与营销工作也要不断加强,有些企业只是有一个网站,里面的内容太过简单,既浪费了人力物力财力,又无法达到应有的宣传效果。因此,流通企业要在新常态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更好地利用互联网平台,既打造宣传企业自身的平台,又联合生产企业和消费者共同互通信息,增进沟通与交流,这样既能很好地传播企业的理念和信息,又能获得更多的上游生产企业和下游消费者的支持。
&& & & &同时,也要打造属于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中国式创新型流通经济,积极鼓励中国企业家用发展的眼光塑造新的企业精神,作为中国新型经济的领军人物。改革开放后我国相继涌现出一批可以引领一个时代产业的企业家代表,比如联想的柳传志、海尔的张瑞敏、阿里巴巴的马云、百度的李彦宏、腾讯的马化腾、新东方的俞敏洪等等,应该把他们先进的管理思想加以总结,并把这种中国式的企业家精神加以大力推广,促进中国企业良性发展。
&& & & &(四)以创新理念大力开展全员培训,并把重建流通企业诚信放在首位
&& & & &面对中国很多流通企业目前员工培训机制落后的现状,要鼓励企业大力加强员工培训,企业自身也要增强先进理念培训意识,在企业、员工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信任机制。
&& & & &第一,流通企业员工培训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首先需要流通企业根据员工的培训人数和层次,合理确定培训的方案、时间和地点;其次,培训的各个环节和各项目要协调;另外,要根据企业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方向等,合理、动态地安排和调整培训的总量与结构。除了正常安排的培训外,企业还要特别注意根据市场和需求、供给情况的变化,对员工进行先进理念的培训,以做到与时俱进。企业进行先进理念培训时,尤其要做好关系营销、整合营销的培训,让员工用发展的理念和方法进行产品创新,用长期合作的理念与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沟通交流,树立“全员营销”理念,把质量视作企业的生命,使企业的产品不仅要适销对路,更要精益求精。
&& & & &第二,要建立信用制度。各级政府要联合银行等相关部门,也要联合辖区内企业,共同建立起新常态下的企业信用制度,对企业自身的信用建设提出要求,不断提高企业对信用建设的认识。企业信用是企业的无形财富,也是企业综合实力和市场对企业认可程度的反映。这就要求流通企业的主要经营者起到表率作用,制定正确的企业发展战略,依法经营,带领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努力重塑企业诚信,重新赢得服务机构的信任与支持。
&& & & &第三,重新建立流通企业针对顾客层面的诚信机制。一个企业要想建立对顾客的诚信,不仅要靠好的产品,靠对顾客需求的了解,更要靠自己对顾客的责任意识,靠情感和爱。这个世界不管发展到什么程度,都不会变得只剩下金钱,那样整个人类社会就失去了希望。那些优秀的企业之所以能够存在上百年甚至几百年,是源于它们对顾客的尊重和对顾客真实需求深深的了解,源于它们本身强烈的责任感。
&& & & &参考文献:
&& & & &[1]王坤,骆温平.开放式创新下跨组织协作对物流企业服务创新能力的影响[J].中国流通经济,2015(4):50-61.
&& & & &[2]亨利·切斯布朗.开放式服务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 & & &[3]王娟娟.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发展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14(3):54-59.
&& & & &[4]王娟娟.基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农产品云物流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14(11):37-42.
&& & & &[5]彼得·德鲁克.创新与企业家精神[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思谋网 - 分享供应链管理人的才思与谋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供给侧改革国外现况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