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用咋样的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

热议新理念畅述新期冀
[本站声明] 上网看看奇闻网刊载此文或图片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本网站部分文章或图片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联系我们。
  昨日下午,出席市十三届人大七次会议的代表分组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认为,报告中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新举措,将推动全市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审议中,代表们纷纷表示,报告内容精炼务实,文风朴实亲民,既突出了政府工作的重点,又回应了群众关切,政府制定的工作任务和目标,为民、务实,体现了新年新气象。  “发展最终的目的,是改善民生,增强民生福祉。”杨皕代表对2015年昆明市在民生方面的投入表示认可。她说,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惠及人民,体现了市政府办好民生实事的决心。与2014年相比,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例也有所提高。2014年,昆明市民生支出375.5亿元,占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9%;2015年,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73.7%。多位代表表示,一系列惠民措施的落实,让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王忠代表说,报告中将昆明的定位首次明确为“立足西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中心”两个字说明,昆明要和贵阳、南宁、成都等西部城市一较高下,体现了昆明市委、市政府的担当和气魄。目标一定,更重要的是落实,如何实现跨越发展?如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这些都是需要回答的现实问题。王忠认为,要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实践证明,过去粗放型的发展方式远远不能适应当前发展的需要,必须以新的发展理念引领新的发展实践,用五大发展理念重新审视和贯彻所有的工作。  范光华代表说,报告提出要打造昆明经济的升级版,这对未来昆明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如何让昆明的经济升级?工业和产业是最有力的支撑,这也需要昆明今后更加突出产业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要通过改革和产业的转型升级,补齐发展短板。昆明要用好独特的环境、资源和区位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发展。范光华还谈到,人才是社会的宝贵财富,也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原动力。昆明要重视科技人才引领发展,大力推进新型智库的建设,充分发挥各类培训平台的作用,培养各类人才,从而带动新兴产业发展。  铁瑞林代表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在教育、医疗、公共文化服务等民生问题上都增加了新内容,建议进一步关注养老产业发展的问题,发动个人和社会的力量,让老年人安享晚年,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吴涛代表表示,当前宏观经济下行压力依然很大,2016年,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仍然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而项目投资是实现稳增长的重要抓手之一,要充分运用现有的政策支持,并结合昆明实际,尽快研究出台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支持重点项目工程建设,着力优化投资结构,改进投资方式。在未来五年,做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为全省经济发展作出贡献。  记者杜仲莹 董宇虹 唐丽 李思娴报道来源昆明日报)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用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_凤凰财经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用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民日报》12月25日刊文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之际,这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分析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提出用发展新大力推进农业化。这对于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做好明年乃至今后五年的&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重农固本,是安民之基。&过去五年,是农业农村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期。粮食总产迈上新台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了根本性提高。农民收入实现新突破,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农村社会呈现新气象,亿万农民得到更多实惠。&三农&向好,全局主动。农村改革发展的亮丽成绩,为我们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增添了底气,为&十二五&规划圆满收官作出重要贡献,也为&十三五&时期顺利开局奠定坚实基础。 形势向好,尤需谨慎。一定要清醒看到,农业还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农业农村发展正面临一系列新挑战。在粮食连年丰收背后,进口量、库存量齐增,价格&天花板&和成本&地板&双重挤压凸显;在农业稳定发展背后,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趋紧;在农民持续增收背后,外出就业压力增大,务工收入增长放缓。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必须牢固树立短板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是一场深刻变革。创新发展是第一动力,只有依靠体制创新,才能破解谁来种地、地怎么种、新农村谁来建的现实难题,激活农业农村发展活力。协调发展是必由之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才能破解城乡二元结构问题,补齐&三农&发展短板。绿色发展是必然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才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开放发展是大势所趋,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才能不断提高农业竞争力,赢得国际竞争主动权。共享发展是本质要求,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才能让农民、尤其是贫困农民更多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与全国人民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 推进农业现代化,出路在深化改革。当前农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难题,突出表现在结构方面,主要是在供给侧。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推进农业结构性改革,必须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树立大农业、大食物观念,着力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真正形成结构更合理、保障更有力的有效供给,实现农产品供需平衡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跃升。 农业现代化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场持久战。实践一再证明,越是宏观环境复杂,越要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我们这样一个13亿多人口的发展中大国,稳增长、保供给、调结构,哪一样都离不开农业、农村、农民。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不能忘记农民、不能淡漠农村,要严格落实&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责任要求,始终坚持思想不松劲、政策不减力、改革不停步,不能让农业农村发展的好势头发生逆转。 明年是&十三五&时期开局之年,我们要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埋头苦干,奋发有为,用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现代化,争取农业结构性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续写&三农&发展新辉煌,为夺取全面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作出新贡献。 小报告(微信号:ifengxbg)是凤凰财经重磅打造的宏观经济分析解读栏目,最前瞻、最权威的分析助你把握投资大势。
[责任编辑:lixf1]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3个月收益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503500
播放数:240414
播放数:238442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农科110欢迎您
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强调
以发展新理念为引领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2016年突出抓好22项重点工作 确保“十三五”良好开局
&&&&本报讯(记者李世杰)1月21日,全省农业工作会议在石家庄召开。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工作会议、全国农业工作会议和省委八届十二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发展新理念为引领,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总结2015年及“十二五”农业农村经济工作,研究“十三五”发展思路,布置2016年重点工作。&&&&2015年,全省农业系统紧紧抓住“稳粮增收调结构、提质增效转方式”这条工作主线,上下同力,扎实工作,农业生产再获丰收,粮食总产达到672.8亿斤,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园区建设实现突破,现代农业取得重大进展,全省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保持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亮点,为“十二五”农业工作画上了一个圆满句号。&&&&会议指出,“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是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型期,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爬坡期。做好“十三五”全省农业工作,要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全力推动农业发展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由资源消耗型向生态节水型转变,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农产品生产大省向农产品加工大省转变,努力实现“三个提升、两个翻番、一个基本实现”的目标,即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和“菜篮子”产品有效供给能力稳步提升,农产品加工水平快速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全省农业总产值和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比2010年翻一番,特色产业扶贫任务全面完成,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现代农业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省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大中城市郊区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会议强调,做好2016年全省农业农村工作,确保“十三五”良好开局,意义重大。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增长下行的情况下,必须努力巩固住农业农村经济的好形势,确保农产品供给充裕、价格稳定和农民持续增收。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理念为引领,以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目标,以农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高端设施农业为重点,积极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在调结构、建园区、抓改革、强主体、促融合上下功夫,为全省”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开好局、起好步提供有力支撑。要坚守三条底线:一是粮食产能稳定在665亿斤以上,小麦总产保持在270亿斤以上;二是农产品质量安全指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确保不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和重大动物疫情;三是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继续保持“两个高于”的好势头。&&&&会议要求,2016年要在做好常规工作的基础上,突出抓好22项重点工作,即大力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推动渔业转型升级;加快农业现代园区建设;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积极发展农业生产性服务业;扎实推进农田节水;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加快农业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加强农业对外合作;推动特色产业精准脱贫;加快农垦改革发展;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推动农业金融保险创新;推进农村清洁能源开发利用。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用发展新理念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杨凌视线-爱微帮
&& &&& 【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用发展新理念大力…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同步推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薄弱环节是农业现代化。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富强,没有农民安居乐业,国家现代化是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的。农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的基础,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今天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解读》专栏今天就为您深入解读,十八届五中全会上对现代农业发展的阐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加快实现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转变。一、积极创新,完善现代农业发展体制机制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加大创新力度,努力形成适应现代农业发展、契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体制机制。二、协调推动,提高现代农业产业素质现代化的农业,必然是内部结构合理、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因此,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协调发展。三、绿色发展,促进农业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坚持绿色发展,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是农业现代化的基本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业,促进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格局。四、深化开放,统筹利用国际国内农业市场和资源《建议》强调,“坚持开放发展,着力实现合作共赢”。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有战略思维和全球眼光,重视学习国外先进技术和经验,统筹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五、共享成果,真正让农民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受益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农民积极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强大动力。既要引导农民积极参与现代农业建设,也要作出合理的制度安排、形成有效的机制,让农民更多分享现代化建设成果。编辑:王月 华敏 责任编辑:锋哲
点击展开全文
杨凌电视台品牌推广、杨凌新闻资讯发布
您的【关注和订阅】是作者不断前行的动力
本站文章来自网友的提交收录,如需删除可发送邮件到 bang@ 或联系QQ ,
(C)2014&&版权所有&&&|&&&
京ICP备号-2&&&&京公网安备34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思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