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废食品处理卖到饲料加工厂合同

&当前位置:&>&&>&&>&
  栖霞地区商贸旅游业历史悠久。秦代,江乘成为南京商业中心之一。东晋时,商业有官办和私营之分。官办商业垄断经销盐、酒、粮食。南朝齐时,在“台城六门之外,各有草市,置市尉察之”。明清时期,区境内燕子矶、石埠桥、摄山、栖霞、东阳成为南京粮食等物资集散地。东阳镇,时为五镇(东阳、汤山、龙潭、东流、石埠桥)之首,街上有茶馆20多家,成为商人洽谈生意、确立主雇关系的场所。栖霞地区旅游资源丰富,栖霞山、燕子矶风光秀美,历代帝王将相、文人墨客纷至沓来,不绝于途。一生遍览天下山水的乾隆皇帝,六下江南,六次登临燕子矶,五次驻跸栖霞山,盛赞栖霞山为“第一金陵明秀山”,并在燕子矶留下“御笔亲书”。
  民国16年(1927),南京市政府设社会局主管商业,栖霞地区商业亦属其管束,直至南京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区商业部门贯彻“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遵循“政治、生产、群众”三大原则,组织商品流通,承担粮油食品、日常生活用品和主要副食品的供应。1956年,有国营、供销合作社商业42家,对14个行业的1484户私商小贩(占总数的98.5%)实行社会主义改造。60年代,小市、迈皋桥、玄武湖、孝陵卫、燕子矶、栖霞、龙潭等中心集镇相继建成一批综合型骨干零售商业网点及粮站,在繁荣市场、服务居民,推进城乡建设方面起了重要作用。“文化大革命”时期,区内商品流通渠道单一,经营环节增多,经营管理混乱,服务质量下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内增设商贸流通网点,积极发展集体商业,放手发展个体商业,恢复货栈贸易和集市贸易,改变工业品购销形式,国营、供销社商业独揽商品流通领域的格局被打破。1984年后,粮油食品经营逐步放开,个体商业发展迅速,企业自主权得到扩大。区商业局、供销社系统各专业公司由行政型向经营型转变,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相继建成中央门商场、红山酒家等集商住、餐饮、旅游于一体的大型商场和宾馆。90年代后,先后建成国贸商城、迈皋桥大市场、北银桥市场、红枫宾馆、佳惠超市、绿岛保龄球休闲中心,形成了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经营形式多样、商贸旅游业繁荣兴旺的新局面。1999年,全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为13.85亿元。
  第一章& 机构与体制
  明清时期,栖霞地区出现商业行会,以发挥“聊以保商”的作用。
  民国时期,区境内商业以私营和个体经营为主,商店开张歇业均由业主自定,经营纷争多由商会协调处理。
  1949年11月,以孝陵卫运柴小组为核心成立供销社。1950年8月、1952年8月、1953年7月,中山陵园区、第八区、第九区相继成立区供销合作社,代行商业管理职能。1953年,实行粮油棉统购统销和部分生活用品计划供应。同年11月,成立区工商业联合会。1954年后,市糖烟酒、食品、五金、交电、化工、农业生产资料、土产棉麻、果品、杂品等国营专业公司成立,地区内中心集镇皆有批购零销对口渠道。1955年,上述三区政府增设工商科,同区供销社共同行使商业管理职能。1956年,对私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1965年5月,栖霞区商业分局成立,与区供销社合署。“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区工商联活动中断。
  1979年后,历经撤销、恢复、合并、分设、转轨,先后增设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物价局、旅游局、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烟草专卖局。
  80年代后,商业逐步从统购统销、计划收购,转为订购、选购、经销、代销等,原计划管理的商品基本放开,实行市场调节。1982年起,流通领域开始出现多种经济成分、多种经营形式、多种渠道并存的格局。同时,商业企业实行经营责任制和经营承包责任制。1997年3月,区工商业联合会恢复。1999年,全区对部分公有制商业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商业企业。
  至1999年,区商业局、供销联社下属国有、集体企业有17个,区粮食局下属经营网点有34个。
  第一节& 管理机构
  【区供销合作联社】
  区供销合作社成立初期,代行商业管理职能。1958年,由集体所有制过渡到全民所有制,并与国营商业合并,区供销社撤销。
  1961年3月,恢复供销合作社。同年7月,区供销社改为农民群众集体所有合作商业组织。1965年底,国务院宣布供销社的“商品和资金都是国家财产”,区供销社的性质改为国营性质,与区商业分局合署。1970年,并入国营商业。1982年,再次恢复为合作商业性质,以体现“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经营上的灵活性”。1983年,区供销社退出政府序列,成立区供销合作联社,成为“农民群众集体所有的合作商业”。
  区供销合作联社承担国家计划产品的购销任务,为农民推销产品,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社员代表大会是供销合作社的权力机构。理事会是社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执行机构,负责处理企业的日常事务。监事会是社员代表大会闭会期间的监察机构,监事会有农民代表参加,监事会主任由区委或区政府负责人兼任。这个制度至1999年底未变。
  【区商业局】
  :1955年,中山陵园区、燕子矶区、栖霞区成立工商科,与区供销社共同惺股桃倒芾碇澳堋1956年,私营商店改造成为公私合营商店,设立行业中心店,归区工商科管理。1957年,市区分工,市各专业公司在区内设置管理机构,行政上受区工商科领导,业务上归市各专业公司管辖。1965年5月,栖霞区商业分局成立,“文化大革命”开始后撤销。1973年5月,恢复区商业科。1984年5月,区商业科升格为区商业局。1987年,区商业局内设办公室、计财科、业务科、生产外贸科、人事保卫科、教育科(与商业职工学校合署)、组织指导科、工业科,编制48人。1997年,改设党政办公室、计划财务部、经营部、商业审计分所,编制28人,实有25人。至1999年未变。
  【国贸供销商业(集团)总公司】
  :1992年成立,与区商业局、供销合作联社合署。总公司由核心层、紧密层和松散层组成,为多层次法人参加的商业经营联合体。区供销社的直属公司和各基层供销社均为其成员单位,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时朱希彦任董事长兼总经理(94.7)。1994年7月,改由贺研任董事长兼总经理,至1999年未变。
  【区旅游局】
  :日成立,与区商业局合署,贺研任局长(兼)。该局负责全区旅游资源的普查,编制旅游事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指导旅游设施、景区景点等项目的建设,负责旅游设施项目的立项、审核、报批和列入市、省、国家旅游基本建设项目的申报,参与区域内旅游项目的开发,管理、使用区属旅游事业发展基金,会同有关部门协调和指导旅游商品生产、销售。该局内设办公室、行业管理科、旅游开发科。至1999年未变。
  【区粮食分局】
  :南京解放后至1955年5月,粮食油料由区供销合作社经营。1955年6月,成立区粮食管理所(以下简称粮管所),行政关系隶属区人委,业务、财务由市粮食局管理。1958年11月,成立南京市郊区粮食分局,栖霞地区设燕子矶、八卦洲、栖霞、孝陵卫4个粮管所。1965年5月,成立栖霞区粮食局。
  “文化大革命”期间,区粮食局改为区粮食办公室,隶属区革委会财贸组。1970年,并入区商业系统。1973年,与商业科分开,成立区粮管所。1978年4月,更名为栖霞区粮食分局。1981年12月,改为南京市粮食局栖霞区分局。1984年6月,复变更为栖霞区粮食局。1995年10月,区粮食局又改名为南京市粮食局栖霞区分局。1997年4月,更名为南京市粮食局第四分局。该局内设人秘科、多经科、业务科、财务科。编制22人,实际在册18人。至1999年未变。
  【区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
  :日成立,全民事业性质。1984年12月,与区商业网点开发经营服务公司合署,由区商业局代管。1988年4月,与区商业局分离单设,编制7人。具体负责编制全区商业网点布局规划,统一管理、使用市网点办拨付的商业网点建设费。内设办公室、财务部、工程部、计划科、物业公司、劳动服务公司、网点科、水电科。历任主任为:曹筱龙(90.6);周心邦(96.2);贺庆龙(1996.2~)。至1999年,编制11人。
  第二节商贸体制
  【国有商业】
  民国38年(1949)5月,南京市贸易总公司成立,下设粮食、花纱布、土产、日用百货4个分公司,在栖霞地区设立店、点,分别经营粮、油、棉花、棉纱和日用百货等。1950年3月,市贸易总公司撤销,建立市粮食、花纱布、土产、日用百货4个专业公司。1957年,市区分工,市各国营专业公司在区内设置分店或办事处。1961年,国营公司与供销社商业分开,市百货零售公司、糖烟公司、食品公司等国营公司在龙潭、小市、迈皋桥、尧化等中心集镇设立分店。“文化大革命”期间,各中心集镇皆成立商业革命委员会(简称“商革会”),统管区内商业、粮食企业。1973年4月,成立区粮管所,粮食企业从“商革会”划出。
  1979年,成立区工业品公司(后改为工矿区供应公司)和区食品站(后改为区食品公司),构成区属国营商业主体。80年代,区工矿区供应公司辖小市、东井亭、新联厂、汽轮厂、华电厂、电瓷厂、炼油厂等百货商店,主要承担工矿企业家属区生活消费品的供应。区食品站升格为食品公司后,辖迈皋桥、燕子矶、八卦洲、尧化、孝陵卫、马群、栖霞、龙潭、花园、营防、长江等食品站,负责全区生猪收购、调运、屠宰及肉品、猪副产品的供应。1995年后,工矿区供应公司与生活日用品公司合署,食品公司与副食品公司合署。
  1999年,区属国有商业改制,仅存食品公司所属食品站12家,有职工259人,年销售额530万元;区粮食局下属所级单位3家,职工468人,年营业额1235万元。
  【供销合作社商业】
  供销合作社商业(俗称“二国营”)与国营商业时分时合。1950年,栖霞地区供销合作社所属基层供销社共21个,入股社员14780人,股金3.68亿元(旧人民币,折合新人民币3.68万元)。主要经营棉布、土纸、毛巾、袜子、火柴、煤油、锅碗、肥料、农药、大小农具等,代销食盐,受中国粮食总公司委托,代购稻谷,代销大米、食油,供应豆饼。1958年,燕子矶、栖霞、中山陵园三区供销合作社与区国营商业合并,各基层供销合作社及所属门市部皆成为全民所有制企业。1961年,三区供销社与国营商业分开,仍为集体所有制企业。1965年,区供销社复改为全民所有制商业。“文化大革命”期间,与国营商业合并。1982年,区供销社恢复为集体所有制性质。1983年,区供销社改为联社,经营网点遍布全区,以经营农业生产资料、土产杂品、日用百货、五金交电、家用电器、棉布服装、饮食服务、副食品、果品及废旧物资回收等为主。1985年后,供销合作社对“边、小、微”(即地处偏僻、门点偏小、人员偏少)的门点柜组实行租赁、风险承包等形式的改革。至1999年,全区共有供销合作社商业企业15家,年营业额达20569万元。
  【合作商业】
  1953年起,国家对粮油、棉布、食糖等商品实行统购统销。1956年,在对私改造中,地区内1484户私商小贩组织起来实行公私合营和合作化经营。根据货源情况,区政府将条件好的行业经营户组织为“三统”(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合作形式,条件次之的组织成“二统”(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合作形式,货源及经营上存在困难的,则组织成“一统”(统一管理)形式,至1956年底,“二统、三统”形式占55%,“一统”形式及代销户、代销小组占45%。1958年,将单干和一统、二统、三统合作组改造为公私合营,同时取缔自由市场。1959年,市场商品供应紧张,饮食、理发、服装、修旧、小百货等行业重新恢复为“二统”合作形式,将原来固定工资发放改为“死分活值”,理发行业改为拆账工资形式(扣除相关费用后,按实提成)。“文化大革命”期间,公私合营商业全部改为国营性质,集市贸易被关闭,商业网点大量撤并,拆账工资制复改为固定工资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集体合作商业由区供销社设专门机构直接管理,或由基层供销社代管。1982年后,相继成立区饮食服务公司、副食品公司、生活日用品公司,归口管理集体合作商业。集体合作商业网点增加,经营灵活,活力增强,自有固定资产140万元,流动资产135.7万元。1992年,区商业局、供销联社按照“宜条则条、宜块则块、条块结合”的原则,理顺集体合作商业管理体制,和燕路沿线所属集体合作商业由饮食服务、副食品、生活日用品公司归口管理,其它集镇,由当地基层供销社设立集体商业总店管理。1993年后,集体合作商业经营日渐萎缩,效益连年滑坡,亏损面逐渐扩大。至1999年,合作商业难以为继。
  【个体商业】
  新中国成立前,区内有私营商业近1500家,多为夫妻店或雇佣1~2名店员的小店。燕子矶万联绸布店、小市张元兴面作等,在当地较为有名。
  1956年,私营零售商从为国营商业经销代销,发展成公私合营,区内私营商贩无几。1964年,对个体商贩进行清理整顿。“文化大革命”期间,私营商贩被当作“资本主义尾巴”大批大砍,区内私营商业绝迹。
  1978年后,区内个体商业逐步恢复发展,经营项目由蔬菜、卤菜、饮食服务业发展到纯商业,批发兼营零售。
  至1999年末,全区有个体私营商业8089家,从业人员15264人,年营业额41032万元。第三节体制改革
  【管理体制改革】
  1984年,商业管理市区脱钩,由区商业局、区供销联社统一管理人事、业务、财务,实行区商业局、供销联社─区公司、基层供销社─商店三级管理体制。扩大企业干部管理、劳动管理、生产经营、财务审批、物价管理、留利使用等自主权,划小核算单位,推行多种形式经营承包责任制。
  1987年,在龙潭、孝陵卫、尧化、玄武湖、马群5个基层供销社进行以乡建社和以经济区建社试点,孝陵卫与马群供销社合并组建孝陵卫经济区供销社;尧化与玄武湖供销社合并组建尧化经济区供销社;龙潭供销社在原有的百货、纺织品、五金、交电、化工、糖烟酒、西药7个批发部的基础上,增设土产、杂品、果品三个批发部;八卦洲供销社改以条为主为条块分工管理。
  【经营体制改革】
  1988年,区商业局、供销联社,采取招标形式确定红山酒家和燕子矶供销社的承包经营者。同年,在区商业系统内全面推行供销社主任、公司经理负责制和任期目标责任制。
  1989年,农业生产资料实行专营。
  日,栖霞区首座大型综合商场-─国贸商城建成开业。1995年,国贸商城成立国贸连锁公司,建立配送中心,在国贸商城、东井亭商场、中央门商场、板仓百货商店、尧化商场、宁燕商场开展连锁经营,实行“统一标识,统一进货,统一核算,统一管理,统一价格,统一规范服务”。1996年,国贸连锁公司通过深化内部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跻身省供销社系统大中型商场五十强行列。继之,国贸供销商业(集团)总公司完善农业生产资料及农副产品、医药、卷烟连锁经营体制。至1999年,全区连锁商店42家,营业销售额16159万元,其中,区卷烟分销中心销售总额为5988万元。
  【产权制度改革】
  1992年,区供销合作联社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成立跨地区、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商社─-南京国贸供销商业(集团)总公司。(集团)总公司以专业公司和中心集镇公司(原基层供销社)为核心,实行资产联结、联合经营。
  1993年,区供销合作联社在孝陵卫供销社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试点。
  1995年,对国贸供销商业(集团)总公司内部成员单位进行重组,原23个成员单位撤并为15个,并对集团内的相关资产进行重新配置。
  五交化公司、红山酒家完成股份合作制改制。至1999年,上述两家改制企业年营业额分别达到427万元和770万元,职工收入分别增长10%和15%。
  第二章商业网点
  民国时期,栖霞地区商业网点集中于中心集镇,多为砖瓦或草盖砖木结构平房,通常是前店后场,或前铺后居,门面不大。入夜仅浴室和个别较大的店铺前有灯笼、“马灯”照明。
  新中国成立后,地区内各集镇陆续建起供销合作社门市部、粮店及小型商业服务网点。80年代后商业网点的规划建设有序展开,与城镇建设同步发展,由零星分布变为网点群。月,区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在全区开展商业网点布局普查。至1999年,全区商业网点计6799个,面积45.94万平方米。
  第一节网点开发
  【网点规划】
  80年代末,区政府在对商业网点分布进行普查的基础上,按地区、行业结构及“统一规划,合理布局,行业配合,规模适当,方便生活,远近结合,协调发展”的方针,进行商业网点规划。规划目标是将迈皋桥地区建设成市商业副中心(二级商业中心);沿和燕路、栖霞大道两侧增设商业网点,建设专业市场;结合乡(镇)域规划,在栖霞新镇区、龙潭镇府前街、马群镇商业街、尧化镇生活后勤基地等地区中心内,增加商业网点的密度;配设金融、商务办公、信息咨询服务用房。结合摄山镇及八卦洲、营防、长江乡中心集镇的建设,满足商业网点用房的需求,将商业网点延伸至各居民小区、农民新村。逐步形成专业店、特色街、综合商场、连锁超市相结合的多层次、多元化、多形式、多业态的流通网络体系。
  【网点建设】
  :1983年11月,区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成立,对商业网点建设实行统一规划和管理。次年12月,区商业网点开发经营服务公司与之合署,专司商业网点开发建设。1985年1月,在迈皋桥老街段建设简易商业网点用房1000平方米,租赁给50户个体户经营小吃、百货、家具等,时称“饮食百货群”。至1987年,该商业网点成为南京市三大香烟自由批发市场之一。1986年8月,开工建设红山酒家,投资103万元,1987年12月竣工。
  1992年,利用东井村小区等零星边角地开发建设小型商业网点用房1500平方米。同年,在胜利村开发建设商业设施,建筑面积为1.5万平方米。同年9月,迈皋桥大型室内集贸市场工程开工,于1994年12月竣工,主体7层,总建筑面积3.1万平方米,其中,1~3层为商业营业用房,面积1.6万平方米。1996年4月,开工建设迈皋桥大市场,1997年10月竣工,主体7层,总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其中,1~2层为商业营业用房。同年,在迈皋桥、东门街、长营村等地相继建成大型商业、居住设施,总面积3.26万平方米。1999年,在迈皋桥合班村购地130亩,分四个组团,开发建设商业网点,第一组团于当年7月破土动工。
  至1999年,全区累计开发建设商业网点面积19.53万平方米。
  【网点管理】
  1984年后,区内所建商业网点,大多有偿交付区粮食局、商业局、工商局及驻区金融、邮电等部门使用管理;居民小区服务配套商业网点房,由区商业网点经营服务公司租赁管理;红山酒家交付区供销合作联社使用管理;胜利村商业设施以总租赁形式开办华东家具市场,由个体业主承包经营。迈皋桥室内集贸市场计3.21万平方米,其中,9000平方米由区供销合作联社开办国贸商城;3500平方米由区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开办迈皋桥小百货大市场;由区粮食局出资的3600平方米及大市场地下室,由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买断开办红枫宾馆;1.6万平方米由市乡镇工业局、省糖烟酒公司买断产权开设绿岛保龄球休闲中心和佳惠超市。
  第二节&&&&&&& 贸易市场
  第三节&&&&&&&&
  【农贸市场】
  :民国时期,栖霞地区各中心集镇皆有集贸市场,以经营蔬菜、水产品、家禽、蛋品等农副产品为主,亦有苗猪、苗禽交易,多朝聚朝散,时间短暂。街道巷口常有农民出售自产菜蔬。
  新中国成立初期,农民生产的各种农副产品开始进入由政府组织管理的集贸市场(时称“自由市场”)交易。1956年,对集镇个体商贩实行公私合营。1958年后,自由市场基本关闭。1961年,集市贸易恢复,以缓解蔬菜等农副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各基层供销社设农民交易服务所,开展中介服务。“文化大革命”期间,大小农贸市场悉数被封杀,仅在僻静处偶有路边交易,时聚时散,不能成市。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贸市场逐步恢复放开,经营品种增多,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参加贸易。80年代,农副产品价格放开,农民及个体商贩涌入市场从事农副产品交易。1984年起,区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先后对卫岗、栖霞、苜蓿园、小市等农贸市场进行维修改造。
  年,禁止占道经营,区商业网点建设办公室筹措资金298.5万元,新建、改建迈皋桥、联珠村、长江、马群东郊、尧化、东阳、炼油厂、新庄等室诖笈锱┟呈谐。?ㄖ面积5.13万平方米。1999年,增建十字街、八卦洲、长营村、金尧、龙潭花园、龙潭兴隆、利民7个农贸市场。至1999年末,全区有农贸市场27个、消费品市场2个、生产资料市场3个,总面积110469平方米,有固定摊位4520个。
  【招商市场】
  迈皋桥大市场
  该市场地址在迈皋桥和燕路279号,1994年9月建成开业。市场面积2000平方米,时为中央门外最大的室内小百货招商市场。主要经营日用小百货、小五金、服装、鞋帽、文具、音像制品、小家电等。1999年,有摊位232个,年成交额1000万元,上缴税金14.4万元。
  北银桥市场
  该市场地址在迈皋桥和燕路251-C号,日建成开业。市场面积1.5万平方米。经营各类生产、生活资料(除汽车、机器设备外)。市场设有停车场。1999年,有摊位250个,年成交额7000万元,上缴税金21万元。
  城北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该市场位于栖霞大道与和燕路晓庄交汇处,为区建筑安装工程总公司混凝土构件厂转产新建,于1998年11月开业。市场面积3万平方米,有摊位350个。主要经营蔬菜、水果、水产、禽蛋、调味品的批发交易,兼营蔬菜、副食品配送业务。市场内设有浴室、停车场、旅社、餐厅、商务中心。1999年,举办淮阴市名、特、优农副产品展销会,参展客户150家。是年,市场成交额450万元,上缴税金0.8万元。
  【灯光夜市】
  该夜市位于迈皋桥市民广场西侧人行道,日建成开业,市场全长600米,设有摊位150个,经营项目有:日用小百货、小五金、服装、图书、小家电等。至当年末,成交额25万元。
  【庙会交易】
  民国以往,栖霞地区各中心镇均有举办庙会的传统,一年一度,世代沿袭。新中国成立后,庙会逐渐衍变为由政府组织的物资交流会。60~70年代,庙会交易多为农具、农业生产资料、农副产品及日用小百货。80年代后,增加工业制成品。(详见《社会》编)第三章商品经营
  清末至民国初期,区境内商行(店)以经营粮食、布匹、日用杂品、酱品、食品和洋广货为主,各种小吃久负盛名。
  新中国成立后,区境内粮、棉、油几度供应紧张。日,实行粮食统购统销。1955年,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1955年9月起,所有棉制品凭票供应。至1958年,对米、肉、布、煤、禽、蛋、鱼、糖、糕点等18类人民生活必需品实行定量供应。1961年后,增发豆制品票。“文化大革命”期间,烟、糖、线、肥皂等实行凭证、凭票供应。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生产发展,商品丰唬?髦制敝は群笕∠???谏唐饭合?涨骰钤尽V999年,全区商业市场繁荣,购销两旺,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3.85亿元。
  第一节百货
  【日用百货】
  清末民初,区境内杂货店主要经营绒花、腰带、沙网、发簪、头油、脂粉、刷子及笔、墨、纸、砚,手工制品主要是纸扇、妆饰品、藤竹制品、麻绳等。民国19年(1930)后,洋纱、洋袜、洋火、洋油、洋伞、洋钉、洋胰子(肥皂)等洋货进入柜台。40年代,经营品种演变形成“五洋”(洋糖、洋烟、洋火、洋油、洋胰子)、百货、五金、玻璃、包料、巾袜、钟表、眼镜、西药等专业分类,均为私人经营。
  1951年秋,中国百货公司句容县办事处龙潭营业所(1953年7月划归南京市第九区)以及第八区、中山陵园区供销合作社开始经营日用百货批零业务。60年代初,商品供不应求,对262种生活必需品实行凭票、凭证供应,占当时零售商品的33%。1963年后,商品供应有所好转。“文化大革命”期间,货源不足,日用百货品种减少25%左右。1969年,肥皂、火柴、缝纫机、布胶鞋、暖水瓶等日用百货,恢复凭证、凭票供应。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区内日用百货商品日趋丰富,应市各类商品近千种。各种购物票证亦逐步取消,1986年始,商品敞开供应。至1999年,区内日用百货行业供应的品种有:搪瓷制品、铝制品、不锈钢制品、塑料制品、皮革制品、保温瓶、玻璃器皿、缝纫机、肥皂、香皂、牙刷、牙膏、化妆品、儿童玩具及日用杂品等,计25000余种。
  【针纺织品】
  清光绪年间,栖霞地区纺织业发达,迈皋桥、燕子矶、孝陵卫一带农户养蚕缫丝盛行,以充手工织机户织缎之用。“锦缎乃二尺二寸窄,以北乡迈皋桥人织最佳”。其时云锦、元缎和卫绒的销售量最大。民国19年(1930)后,纺织品经营品种扩大,绸、缎、锦、呢、绒、布,以苏州、无锡、杭州产品为主。日伪时期,日本商人倾销日产棉布、棉纱,区内棉布业畸形发展。民国37年8月,国民政府实行限价政策,棉布、棉纱市场抢购成风,地区内仅存万联、协成祥、永记、大成、华记等10余家私营绸布店。
  新中国成立后,区境内无专营针纺织品商店,各集镇百货商店皆设针织品部或专柜经营。经营品种有:棉纱、花棉布、丝绸(包括真丝被面)、呢绒(包括精纺、粗纺、长毛绒、驼绒)及其它纺织品。针织品有:毛巾、枕巾、浴巾、纱线袜、床单、毛线(包括全毛、针织绒)、棉毯、毛毯、羊毛衫等制品,以及纱、线、绳⒋?⒉及?刃∩唐贰950年5月,针纺织品由国营百货公司归口调拨经营。1954年9月起,实行棉布及制品凭票定量供应,工人、机关干部每人每年发布票(面值,下同)34.5市尺(11.5米),居民28.5市尺(9.5米),至1969年,改为人均16市尺(5.33米)。期间,1961年,棉花减产,布票发放减至每人1.6市尺(0.53米),当年3月起,毛巾、袜子、汗衫、背心、布雨衣、蚊帐、人造棉、床单、枕芯、枕套10种商品实行凭票供应。1962年3月起,凭日用工业品购货券供应丝绸、呢绒、毛线和化纤针织品。1970年起,对城镇居民集体户实行凭购物证供应粘棉白布、丝棉及化纤袜、毛巾等。的确良、涤卡、睛纶、华达呢等热销。1980年起,票证逐步取消。1983年12月,棉布全部敞开供应。1984年起,成品服装供应量增加,棉布供应量减少。1985年,全区销售棉布41.99万米,化纤布10.18万米。至1999年,全区棉布销售降为5.18万米,化纤布降为4.24万米。
  【服装】
  民国时期,区境内居民所穿服装,多为购买布料自己动手或交由裁缝师傅缝制,服装销售业尚未形成。
  新中国成立初,区内集镇多有织补店、摊,代客熨烫、缝补衣裤,服装的手工缝制渐为专业生产替代。50年代末,百货商店开始有成衣上柜,多为内衣、运动服、中山装、解放装等,款式单调,颜色仅有黑、白、灰、蓝几种。“文化大革命”后,龙潭、栖霞、迈皋桥、孝陵卫等中心集镇始有专售服装的商店。80年代,商店开始注重居民服饰的变化,店内既有民族传统服装,又有国外流行款式,色调不断翻新。90年代,服装店遍布全区各地,并出现专售名牌时装、童装、内衣、皮装等特色店,以个体经营居多。商店的服装柜、棉布柜多设有代客裁剪、制作服装的业务。1999年,全区服装商店计有122家,其中,个体经营户99家。
  【鞋帽】
  栖霞地区鞋帽业形成较早。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分为靴鞋和帽业。民国23年(1934),称鞋帽袜业;25年,鞋业称履业;37年,鞋、帽合称鞋帽业。时百姓穿鞋多为家庭自制“千层底”布鞋,考究者则将鞋帮、鞋底送皮匠店绱楦加工。雨天出行多蹬布制涂以桐油的“钉鞋”。
  新中国成立初,栖霞地区鞋类经营仅有布鞋、胶鞋、解放鞋、力士鞋及少量皮鞋。1978年,鞋类品种增多,有各式经济呢、灯芯绒、平绒、化纤纺织鞋面和布底、塑料底男女布鞋及皮鞋、塑料凉鞋、人造革鞋、童鞋、雨鞋、运动鞋、休闲旅游鞋等。区内各百货商店均设有经营专柜。1999年,区内经营的鞋类达400多种。
  清末,栖霞地区瓜皮帽曾盛行一时。民国时期,渐由套头帽、礼帽、凉帽替代。新中国成立初,区境内帽类经营品种单调,仅有套头帽、东北“三片瓦”式棉帽、礼帽、解放帽。80年代后,款式色调不断翻新。至1999年,帽类品种齐全,适合男女老少不同季节选用,国贸商城经营的帽类有50余种。
  【五金、交家电】
  新中国成立初,区境内仅有元钉、门窗配件、五金、刀、剪、锤等传统五金制品出售。1958年后,主要集镇的百货商店设五金交电专柜,经营电工器材,自行车销售凭券供应,销量不大。60年代,电风扇、晶体管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开始上市。“永久”、“凤凰”、“飞鸽”等品牌自行车及“红灯”、“飞乐”等品牌电子管收音机实行计划供应。70年代,单门式冰箱、单缸式洗衣机、收录机、黑白电视机、半导体收音机进入柜台,品牌不多,商品紧俏。80年代中期,彩色电视机取代黑白电视机,各种品牌、型号的录像机、音响、洗衣机、电冰箱、电风扇、炊用电器及自行车、助力车、摩托车陆续供应。90年代,空调进入百姓家中,VCD、DVD等影碟机、微波炉、智能化洗衣机、电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等销售激增,电工器材、装潢五金应有尽有,区内出现专营商店。1999年,全区有主营、兼营五金交家电商店及维修部51家,其中个体经营30家。
  【文体用品】
  新中国成立后,由区供销社所属迈皋桥、燕子矶、尧化门、八卦洲、栖霞、马群、龙潭、花园、营防、长江等百货商店经营图书、簿本、墨水、纸、笔和桌上办公用品以及羽毛球、乒乓球、扑克牌、棋类、口琴、笛子等文化体育娱乐用品。1984年后,个体、私营商业参与此类商品经营。90年代,经销各种款式的文件夹、纸制品、签字笔、计算器、电脑笔记本及学习用品、办公用品、教学用具,各学科门类图书,增添健身器材及篮球、排球、足球等体育用品,文化娱乐品则有弹拨乐器、锣鼓及电子琴等。
  【钟表眼镜】
  新中国成立初,栖霞地区内中心集镇有私营钟表店,以修带销。1956年,公私合营后组成钟表眼镜合作商店,经营形式如旧,规模不大。60~70年代,区内百货商店设柜经营“三五”牌座钟、挂钟和闹钟,计划销售“上海”、“宝石花”、“钻石”、“钟山”等国产品牌手表,辅之敞开供应部分进口手表,代销老花镜及劳动防护眼镜。80年代,国产钟、表取消计划供应。90年代,个体经营户涉足钟表、眼镜经营,设立钟表、眼镜专业商店,兼售电话机、寻呼机、移动电话等通信器材。
  【劳动保护用品】
  新中国成立后,按岗位工种及人数划定发放标准定量供应劳动保护用品,限在市劳动保护用品商店购置。劳动布工作服、纱线手套、胶底帆布鞋供应量有限,多由企业购置回纺布料工作服及手套补充发放。70年代,的确良等化纤面料工作服应市。80年代后,棉布、工业品敞开供应,劳动保护用品随之放开,区内经营品类有:布制品、橡胶制品、尼龙制品、防毒、防酸、防电、防暑、防寒等防护用品,高空、水下作业安全生产防护用品及其它杂件等,约190余种。第二节食品
  【糖、烟、酒、糕点】
  民国初,英国、美国烟草公司用免费赠吸及降价赊销办法推销洋烟。区境内集镇上的“五洋”杂货铺多经营卷烟、南北干果、蜜饯、食糖等洋广货及白酒、糕点和茶食。卷烟及食糖多通过外商洋行进货,白酒多产自区内私人槽坊,糕点、茶食则由前店后坊的茶食店、炒货店自产自销。
  新中国成立后,食糖列入计划供应,南北货和糕点实行计划生产和供应。1951年起,酒类实行专卖。年期间,卷烟实行专卖。1960年后,粮油制品、糖奶制品及卷烟、酒实行凭票定量供应。年,对质量较好的糖果、糕点和烟酒实行高价销售。1978年后,色酒、啤酒、糕点、糖果敞开供应,除洋河、双沟曲酒、竹叶青酒、汾酒、西凤酒等国产名酒实行计划供应外,其它白酒敞开供应。部分甲级、乙级卷烟仍凭票供应。80年代后,食糖、烟、酒敞开供应。1999年,区内国有、集体和私营个体商业销售糖、烟、酒、糕点的网点遍布集镇和农村,名牌卷烟,中外产白酒、色酒、啤酒,各色风味糕点、食品,任由居民选购。
  【副食品、蔬菜】
  :民国时期,栖霞地区蔬菜、荤素副食品多为农民自产自销。新中国成立后,区内有小市、迈皋桥、太平村等菜场经营蔬菜、副食品。1982年,区副食品公司成立,各供销社所属蔬菜、水产、鲜肉、家禽、蛋品门市部及酱品、干货、豆制品厂划归公司管理。1986年10月,区副食品公司建成140吨冷库。1989年后,小市、迈皋桥、太平村三个菜场改成综合型副食品商场。1999年,区政府投资90万元,建成4个蔬菜生产基地,年上市生猪1500头,肉禽8.9万只,蛋鸡8万只。
  荤食品
  新中国成立前,肉、禽、蛋和水产品多为私人零散经营。1950年,区境内有肉铺18家,分布在较大集镇。1953年后,国营食品公司负责肉、禽蛋购销。1958年,畜、禽饲养量减少,供应紧张,国家将21种水产品列为二类商品,统一收购或按比例派购(此法延续近30年)。1960年5月,荤食品开始实行按人定量、凭证供应。1961年,实行猪肉凭票供应,每人每月100克。春节、国庆等节日,每户限供1只家禽。1962年,蛋品凭票供应。1965年,荤食品供应量上升。“文化大革命”期间,农副业生产下降,荤食品供应复趋紧张。日,提高肉、禽、蛋、鱼价格,以促进生产发展,缓和供应紧张状况。日,荤食品价格放开,供应敞开,国家对居民按每人每月2.5元发放肉食品补贴。80年代末,个体经营者进入市场,肉禽蛋及水产品上市量大增。1999年,全区销售猪肉885.6万公斤、羊牛肉531.3万公斤、家禽124.4万只、鲜蛋456.3万公斤、水产品560.3万公斤。
  豆制品
  新中国成立前,豆制品由农民自产自食自销。中心集镇多有私人开办的豆腐坊。1950年,区内有豆腐店37家,多为前店后坊,手工生产。1956年,豆制品业纳入公私合营和合作店组。时小市、迈皋桥、孝陵卫、燕子矶、龙潭、栖霞等中心集镇的豆制品加工厂开始采取机械和手工相结合的生产方式,集中生产,分散销售。1961年起,各种豆制品均凭票定量供应,法定节日供应略有增加。
  1978年前,豆制品常年以豆腐、白干、千张(百页)、豆芽为主。80年代后,品种由原来的“四白”(豆腐、白干、素鸡、千张)、“二油”(油豆腐果、油面筋包)增加为内脂豆腐、“日本豆腐”、素火腿、豆腐皮、腐竹等。1990年后,豆制品价格放开,个体经营豆制品摊点遍布区内各农贸市场,油氽臭豆腐的小贩随街可见。
  新中国成立前,酱品制作销售称作坊、铺,后改称酱园。区境内泰昌隆、大生祥、源记、友联、新泰、志成祥等店铺,均为前店后坊,多取京(北京)、扬(扬州)、绍(绍兴)的腌制方法。1956年公私合营后,合并为酱品厂。迈皋桥、栖霞、龙潭、孝陵卫酱品厂,所产“冬菇”、“虾籽”酱油、大萝卜响、小萝卜头、萝卜枝、豆腐乳等供应全区。80年代后,外地各色酱品、调味品涌入区内市场,京、扬、绍、川(四川)等诸帮齐全,供应丰足。90年代初,区内酱品厂生产日渐萎缩。至1999年,区内已无酱品生产。
  民国时期,栖霞地区有腌鸭、腌鹅等卤菜生产和销售。燕子矶阮记盐水鸭四乡闻名。新中国成立初,区境内卤菜业多由个体商贩产销,亦有饭店兼营。1956年,区境内各中心集镇均建有公私合营卤菜商店,共7家,后场集中生产,前场销售,生食主要有板鸭、腊肚香肠、肫干等,熟食主要有盐水鸭、烧鸭、烧鹅、猪头肉、猪大肠、五香牛肉、卤制豆腐干等,销售量有限。60年代,副食品实行计划供应,卤菜业逐渐萧条。80年代后,副食品敞开供应,卤菜业得以复苏,经营卤菜的店及摊点遍及全区集镇、街道及居民小区,在经营传统特色品种的同时,酱鸭、电烤鸭(鸡)、冠香鸡、爆烤鸭等品种不断翻新。
  新中国成立前,栖霞地区农民多在自家菜园种植各色蔬菜自食,间有少量蔬菜到集市上出售。新中国成立初,蔬菜由菜农和个体商贩自由经营。1956年后,始建菜场供应蔬菜。菜农将所产蔬菜送至市蔬菜公司指定的批发站,再由菜场按定量计划调拔后运回上市供应。由于产销管理体制脱节,导致蔬菜上市量时多时少,品种单调,多为土豆、白菜、青菜、萝卜、包菜、西红柿等季节性蔬菜。城镇居民日常食用蔬菜及冬季腌制所用青菜、雪菜,均按人定量、凭证分区划片供应,遇有紧缺蔬菜,时有排队买菜现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菜场进货自主权扩大,开始到外省区自行采购,蔬菜供应形势好转,春菜上市逐年提前,秋菜下市逐年推迟。80年代后期,集镇农贸市场开放,蔬菜货源充足,一年四季均有新鲜蔬菜应市,冬季供应黄瓜、西红柿、青椒、架豆等夏菜已很普遍。国营、集体菜场经营蔬菜逐步为个体商贩替代。1989年,市区两级政府投资改造小市、太平村、迈皋桥三个菜场,主要经营副食品。蔬菜多由个体商贩经营。至1999年,区内农贸市场均全天开放,随时供应不同季节的蔬菜,品种应有尽有,购销两旺。
  第三节农业生产资料
  【饼肥】
  新中国成立前,栖霞地区农民种田多用农家肥,仅有少量饼肥应市。至新中国成立初,仍以供应饼肥和黄粪为主。1949年11月,孝陵卫供销社成立伊始,即组织9辆粪车,穿行城乡之间运送黄粪供应农村。1953年,区供销社组织豆饼、菜籽饼、棉仁饼肥62万公斤供应农民。此后,饼肥逐步为化肥取代,至1985年,饼肥终止供应。
  【化肥】
  新中国成立前,区域内无化肥销售。50年代初,化肥在区域内试销。1956年,各基层供销社均砌造罐、池储备氨水,供应农村。1958年后,化肥供不应求。1961年,按国家规定,仅对交售棉花、蚕茧的公社和大队奖售化肥,对种植粮食、杂交稻制种、蔬菜、中药材、黄花菜、留兰香、薄荷等作物的社队实行专肥专用,对遭受自然灾害的作物则调拨供应救灾化肥。1971年,区内推广使用磷肥,供应量增加。1978年,开始供应二元、三元复合肥和钾肥,全年供应复合肥28000公斤、钾肥1000公斤。1987年后,区内化肥供求矛盾突出。1988年起,实行农资专营,供应情况逐渐好转。1989年,供应化肥1641.6万公斤。90年代初,化肥供应逐步放开。1999年,全区供应化肥1425.6万公斤。
  【农药】
  新中国成立前,区境内多用人工土法防治农作物病虫害,无农药供应。1951年,区域内始有防治菜虫农药供应。1954年,区供销社供应“六六六”粉、“滴滴涕”、“二二三”乳剂等农药。60年代,增加供应敌百虫、“1605”、“1059”、乐果、西力生、赛欧散等药剂。70年代,增加供应氩氨硫磷、代森锌、托布津、除虫菊脂、铜铵合剂、马拉松等农药。1978年后,农药由高效剧毒转向高效低毒,供应呋喃丹、久效灵、“二甲四六”、辛硫灵、亚丙铵硫磷等。80年代,除草剂普遍使用,供应除草醚、正草磷(甘草磷)、氟乐灵、敌乐氨、速灭杀丁、氯氰菊脂、青虫灵、多菌灵、瑞毒霉等新农药。1983年后,区农技部门亦参与农药经营。1987年后,农药供求矛盾突出,尤其是治棉虫农药氧化乐果供不应求。1988年,实行农资专营后,农药供应趋于好转。1989年,区供销社采购计划外农药12.7万公斤,以缓解农药供求矛盾。90年代,农药供应进一步放开,供应渠道增多,农民乐、抑太保、蚜虱净、卫农一号等新农药面市。1999年,全区供应农药107000公斤。
  【中小农具和农用薄膜】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所用中小农具,多为自制,或向集镇手工工匠购买。新中国成立初,中小农具均由供销社供应。主要品种有水车、犁耙、水桶、粪桶、粪桶夹、镰刀、锄头、铁锹、铁叉、扬锹等。年,各基层供销社从当地及安徽繁昌等地购进大量中小农具,期间,1955年,供应中小农具10万余件。60年代,区供销社定点组织加工竹木中小农具供应农民。70年代,供销社自行加工竹制小农具。1978年,各基层供销社共销售中小农具26.6万件,农用薄膜7万公斤。1983年,区供销社与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户联营生产供应中小农具。1985年,供销社销售中小农具22万件,农用薄膜190万公斤。1985年后,农业机械化、半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中小农具销售趋降。1999年,农用薄膜销售21.9万公斤,中小农具销售几为零。
  【农业机械】
  民国时期,区境内无农业机械供应。民国35年(1946),天昌乡(今长江乡)董椿和个人购进美国产“福特”牌拖拉机,时在区内为仅有。50~60年代,农业机械由区物资供应部门经营,均由国家计划调拨,统一分配。1973年,改由公社农机站经营。1975年,划归基层供销社经营。农业机械有:手扶拖拉机、柴油机、电动机、水泵、耕田机、收割机、脱粒机及各种农机配件。80年代后,划归区农机公司经营,至1999年未变。(详见《农林水利》编)。第四节农副产品废旧物资
  【农副产品收购】
  粮油收购
  1950年,栖霞地区各供销社受中国粮食总公司委托挂牌收购粮食、油料。1953年,实行粮食、油料统购,仍由区供销社负责代购代销。1955年6月始,粮油收购业务由区粮食部门直接负责。(详见本编《粮油购销》章)
  棉花收购
  80年代前,区内无商品棉生产基地,仅有自给性零星种植。1987年,花园、营防、长江三乡由江宁县划入后,始有规模商品棉生产,均由当地供销社负责收购。是年,全区收购皮棉54.5万公斤,1988年,收购62.3万公斤。每年新棉上市前,区供销社均举办棉花“四分”(等级分类)培训班,培训收棉技术人员。区供销合作联社轧花厂负责加工所收籽棉。1998年,全区收购皮棉68.4万公斤。1999年,区内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棉花改为零星种植,区供销社停止棉花收购,棉农零星种植的棉花缴售转至句容、江宁等地供销社。
  麻类收购
  新中国成立后,栖霞地区麻类种植面积增加。1952年,第八区、中山陵园区供销社收购黄麻285.5万公斤、麻袋用麻1.38万公斤。60~70年代,国家鼓励农民种植黄红麻、大麻,并奖售化肥、粮食、食油。年,区供销社共发放扶持生产资金34.1万元,麻苗抚育费3.6万元,试验费2000元,用于巩固和发展八卦洲黄红麻生产基地。1985年,全区收购黄红麻136.5万公斤。90年代后,随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区内麻类作物种植减少,收购量日渐萎缩。至1999年底,区内已无麻类产品收购。
  生猪收购
  新中国成立前,农民养猪多为自食。新中国成立后,从1952年始,第八区、中山陵园区供销社开展生猪收购业务。当年,收购生猪2843头。1955年,生猪实行派购。1958年,生猪产量下降,收购量亦随之大幅度减少。1961年,提高生猪收购价格,实行奖售制度。1963年起,生猪生产逐年回升。“文化大革命”期间,饲养母猪被视为搞“资本主义”而加以限制,生猪饲养量下降,收购量减少。1978年4月,再次提高生猪收购价格,每50公斤比原价格高21.1%。80年代后,生猪生产迅速发展。1985年4月,放开生猪购销价格,取消派购,实行多渠道经营,区食品公司当年收购生猪2.3万头。90年代,个体“小刀手”(个体屠宰户)进入市场竞争,出现私屠乱宰、不经检疫即上市销售的现象。1998年1月,根据国务院《生猪屠宰管理条例》规定的“定点屠宰,集中检疫,统一收费,分散经营”的原则,成立由区商业、多种经营、工商、公安、物价、环保、市容、税务等部门组成的生猪屠宰领导小组,并成立生猪屠宰管理办公室,管理全区生猪屠宰工作。1998年,全区定点屠宰生猪3万头。1999年,全区定点屠宰场12个(其中区食品公司10个),屠宰生猪5万头。
  其它农副产品收购
  1952年,中山陵园区供销社在孝陵卫设立蔬菜、水果代销门市部以方便菜农、果农,第八区燕子矶供销社收购蚕茧15175公斤。1955年,栖霞、燕子矶、中山陵园区供销社购销蔬菜、水果2100万公斤。60年代,区供销社扶持农村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及其它家庭副业,鼓励农民种植篦麻籽,编织芦席、草帘、蒲包、草包,养殖蚕、蜂、家兔等,由供销社收购。“文化大革命”期间,强调“以粮为纲”,农村副业生产和多种经营受挫。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区供销社与社、队挂钩,建立多种经营样板点,帮助农民发展以养猪为主的集体副业和家庭副业,帮助乡镇建立茉莉花、甜叶菊、留兰香、薄荷、桑蚕等种植养殖基地,扩种晓庄葡萄、马群杂果。1982年,全区收购茉莉花72000公斤。1985年,全区收购薄荷油1.59万公斤,留兰香350公斤,芦笋17300公斤,豌豆44300公斤。1986年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加之薄荷油、留兰香、甜叶菊等出口受阻,此类农副产品收购逐年减少,至1999年,区内已停止收购。
  【废旧物资回收】
  新中国成立前,废旧物资多由个体商贩挑担子(俗称“挑高箩”)走街串巷收购或兑物。自1955年起,废旧物资回收业务统归区供销社经营,设收购站收购废钢、废铁、废纸、羽毛、废橡胶、废塑料、黄狼皮、破布、烂棉花、杂骨等,品种有300多个,并由区公安部门实行特种经营管理。1956年,推行“只要对社会主义有用的物资,就要大量收购”的方针,对回收物资进行加工整理后对外销售。1984年,区供销合作联社成立物资回收公司。当年,全区回收废钢铁642.1万公斤,废杂铜46.4万公斤,废杂铝4.14万公斤,废造纸原料296.2万公斤。80年代后期,社会上其它行业开始参与废旧物资经营。90年代,出现私营个体废旧物资收购站,至1999年,区内集镇、居民小区随处可见回收废旧物资的流动小贩。
  第五节燃料土产杂品
  【燃料】
  新中国成立前,栖霞地区居民以烧木柴、杂草、农作物桔杆和木炭为主,农民和城镇小贩以肩挑、驴驮、船装、车载,将柴草运至交易市场。私营煤炭店也兼营木柴和木炭。新中国成立初期,居民多改烧煤球、煤块、煤屑。1953年,原煤列入计划管理后,各煤炭店为市煤业建筑器材公司代销原煤,同时,推广使用经济煤基(又称蜂窝煤)、煤球,均为手工制作。1958年5月,迈皋桥煤球加工部改为地方国营煤球加工厂,自产自销。“文化大革命”期间,原煤供应不足,1967年,实行凭证定点供应,1966年8月,首批2000户居民开始使用液化石油气。70年代,先后有小市、迈皋桥、燕子矶、八卦洲、玄武湖、尧化门、孝陵卫、马群、栖霞、龙潭等10多家煤球厂生产并销售煤基、煤球,限量供应城镇居民、集体伙食单位、饮食服务行业。1974年,实行凭票定点供应,每户每月按人口决定供应煤基数量,可折算煤球供应。80年代,使用液化石油气逐渐普及。1987年9月起,增用管道煤气。80年代末,民用煤炭销售开始下降,1993年,煤炭供应取消票证政策,煤球厂仅限于为工业企业、饮食服务行业提供生产用原煤以及少数居民生活和冬季取暖用煤。至1999年,全区液化石油气及管道煤气经营单位15家,供应站17个,用户80078户,占居民总户数80%。
  【土产品】
  明清时期,栖霞地区燕子矶、石埠桥、摄山、栖霞、东阳、龙潭等集镇成为南京市土产品的中转站和集散地。
  民国时期,土产商店多经营生漆、桐油、柴炭、麻、竹、菜籽、杂粮等。1950年,主要经营当地及周边地区的土特产、药材、化工原料、日用杂品、皮张、蚕茧、煤油、桐油等。1964年后,增加柴炭及地产茶叶销售。地产茶叶有雨花、碧螺春、松针、炒青四大绿茶品种。1971年销售绿茶1000公斤,1978年销售3500公斤,1982年销售1.19万公斤,1999年销售13.02万公斤。
  【日用杂品】
  新中国成立前,杂品行业称花席行业,多为前店后坊,自产自销。生产以手工操作为主,销售季节性较强,夏天卖席子,冬天卖棉花制品。农户闲时以自产竹、柳编制菜篮、米箩、竹筐、麻绳参与集市交易。新中国成立初期,日杂品种有:铁锅、陶瓷器、铁勺、竹筷、草席、雨伞、土纸、土布、盆桶等。60年代,增加家具、竹木制品、卫生用具、香烛花炮的销售。80年代,部分竹、木、铁器制品被塑料制品、不锈钢制品所替代,除扫帚、菜篮、竹筷、竹梯外,其它竹器商品趋于淘汰。日用陶瓷产品由中低档向高档发展。区内专营或综合经营大件家具、炊事机械、建筑陶瓷、卫生陶瓷、塑料器具的零售商店40余家,品种达千余种。至1999年,区内杂品商店经营品种达400个。
  第六节& 药品
  医疗器械:新中国成立前,栖霞地区有10家个体药店,以中药经营为主,西药次之,多为行医兼开药店。新中国成立初,部分西药由区内百货商店经销。1956年,西药由市医药公司经营,中药由市药材公司经营,区境内基层供销社设专柜代销西药,中药店经营中草药、中成药。70年代后期,区内龙潭、栖霞、燕子矶、迈皋桥、孝陵卫等基层供销社陆续设立医药批发部,代为市医药公司和市药材公司批发西药及中成药。1988年9月,市医药公司栖霞区批发部成立,隶属区卫生局。次年,改归区供销合作联社管理。1992年,成立栖霞区医药公司。1995年后,迈皋桥、燕子矶、龙潭、栖霞等供销社的医药批发部划归区医药公司。至1999年,区医药公司有营业面积1150平方米,中西药仓库面积1000平方米,经营中西药品、医疗器械、化学试剂三大类1500多个品种,专供区内及周边地区的医院,卫生所及厂矿医院。年医药销售额3034万元。
  第四章& 粮油购销
  栖霞地区地处水陆要冲,粮食交易历史悠久。明清时期,栖霞地区即是南京粮油集散地之一,主要分布在燕子矶、石埠桥、东阳、龙潭等几个有水陆码头的商埠集镇。多为私人粮行经营,官营几无,交易方式以放贷和零售为主,至民国时期,尤为兴盛。
  新中国成立初,区内粮食仍处于自由经营状态,城乡不法商贩利用粮食供求矛盾,囤积居奇,哄抬粮价,粮价先后发生过三次较大波动。日,中熟米市价每石(旧制,合75公斤)11.6万元(旧人民币,折合新人民币11.6元,下同),2月2日涨至22.35万元(22.35元),黑市价格高达26万元(26元)以上。
  日,执行政务院粮油统购统销命令,全区实行粮油计划供应。此后的30多年中,区粮食部门以“统购统销”为基本政策,以保障供应为首任,坚持正常供应粮油,保障社会生产生活和军需。
  80年代后,区粮食部门按照国家粮改政策,不断深化内部改革,并且从所有制上实现突破,以求自身的生存与发展。至1999年,区粮食企业已走出困境,再现生机。
  第一节& 统购统销
  【公粮征收】
  民国38年(1949)7月,第九区当年应征公粮133.68万公斤(新民洲、七里洲因灾未计征),实际完成94.79万公斤,水灾应减公粮23.04万公斤。
  1950年10月,按新的农业税法规定,以户为单位,“依率计征,依法减免”征收公粮,第八区共组织9个评产委员会,设评议小组80个,参加人员142人(在职40人,不脱产102人),查实田亩,登记人口,确定公粮征收基数,于当年12月6日开征,10天时间便告结束。全区应征公粮110.45万公斤,灾情减免1.76万公斤,社会减免1.04万公斤,完成数为107.65万公斤。1951年,推广水稻良种种植,小麦药剂拌种,总产1029.4万公斤,比上年增产392.76万公斤。11月,调整税率,起征点定为75~85公斤/亩,农民缴粮踊跃,实征公粮比上年增加30万公斤。1952年,征收入库公粮150.6万公斤,占应征数99.5%。1954年,粮食实行统购,公粮征收实行先征后购,随统购任务一并入库。1958年,执行南京市农业税“实物抵缴,货币计量”办法,公粮征收由粮食部门代征后与财政部门统一结算。1985年,粮食实行合同定购,农业税代金由粮食部门在粮食收购结算中代扣。
  【农村粮食统购】
  1953年12月,栖霞地区开始在农村计划收购余粮。
  日,开展农村粮食“三定”(定产、定购、定销)到户工作,历时18天。当年,定产822.19万公斤,定购213.5万公斤,定销25.05万公斤;定购数占定产数25.97%,占余粮数91.6%。
  1956年10月,国务院发布《农业生产合作社粮食统购统销的规定》,对农业社的粮食统购统销,改为归社计算,实行以丰补欠,增产增购。
  1958年,栖霞地区农村推行公共食堂,“放开肚皮吃饭”,粮食浪费现象严重。年,粮食产量锐减,农村人均口粮下降,返销粮增加,“三定”名存实亡,粮食统购混乱。
  1965年5月,粮食征购实行“一定三年”和超产超购加价奖励办法,对超购粮食给予加价30%的奖励,并奖售化肥及其它工业品。全区粮食产量为3829.15万公斤,其中统购632.15万公斤,超购43.4万公斤,定销农村398.52万公斤,农村“三留”(留种子、饲料、口粮)2755.08万公斤。年,粮食购销实行购销差额包干办法,“一定三年”不变,年度之间适当调剂,坚持三年统算,保证完成。期间,全区粮食购销差额包干统购数量(包括征、超购)为1224万公斤,其中,征购小麦953万公斤,稻谷15万公斤,农村缺粮统销256万公斤。
  1985年1月,粮食统购取消“三定”,改为合同定购。粮食征超购计价改按“倒三七”比例计价,油菜改按“倒四六”计价,其中,小麦、稻谷、玉米实行“三成”原统购价、“七成”原超购价计价,其它品种退出统购,自由上市。市场价低于原统购价时,国家按统购价敞开收购,以保护农民利益。当年,全区合同定购粮食为960万公斤,因经济作物面积增大,实际收购小麦、稻谷840.3万公斤。
  1987年,长江、营防、花园三乡从江宁县划入,全区粮食总产由原来的3900万公斤增加到7000万公斤,合同定购任务亦相应变动。当年还实行粮食、化肥、柴油三挂钩和发放预购定金政策,帮助农民解决生产困难,合同定购任务完成顺利。
  1995年,粮食统购改为合同内定购、合同外保护价敞开收购,全区粮食合同定购任务改为498万公斤,次年改为490万公斤。1999年,全区夏粮入库1403.6万公斤,花园、营防、长江等粮站紧急打造露天囤或外租仓库存粮,粮站职工连续加班收购余粮。秋粮入库稻谷、玉米615万公斤。
  【城镇粮食统销】
  城镇居民粮食供应
  1953年12月,栖霞地区城镇居民(包括种蔬菜农民)吃粮定计划,经评定后按计划购买。日起,城镇居民实行以人定量、按户供应新办法,其中,龙潭、栖霞、摄山三镇共有4397户、16903人,原供应计划为23.63万公斤,核定后为20.05万公斤,较原计划减少3.58万公斤。1958年,开展大炼钢铁运动,开办公共食堂,一度造成居民粮食统销混乱。1964年10月,统一审核居民粮食定量标准,居民成人每月为12.5公斤,3周岁以下婴儿每月5公斤,3~6周岁幼儿每月8公斤,6~10周岁儿童每月11.5公斤,10周岁以上为成人定量,大中学生每月16公斤。严格按月检查计划,按季进行户、人、粮核实,坚持凭证、凭卡记录供应。对死亡未报、逮捕未销而多领的粮油要如数追回;中学生的口粮,一般在每年新生入学后,由学校统一编造学生名册核实,对弃读的中学生,一律从当年12月份改按居民标准供应;个体农民口粮标准参照居民标推供应,菜农和种植经济作物农民,按原粮265公斤/年打七折供应(即成品粮为15.1公斤/月)。1985年8月后,对种菜不卖给国家的纯菜队农民一律改按比例价供应。
  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粮食供应
  1953年12月,区境内机关、学校、团体、厂矿企业单位按搭伙人数,发给集体粮食供应证,凭证记录供应,严格控制临时购粮证的使用,对私营粮油零售商办理转业安置,使整个粮油市场由国家掌握,合作社经营。
  1958年,工厂、矿山增加,各项补贴粮猛增,统销计划混乱。1964年10月,重新审核城镇居民定量标准,规定一般重体力劳动者每月15~20公斤,特重体力劳动者每月20~23公斤,矿山、井下、采矿体力劳动者每月25~27.5公斤,区内机关干部每月14.5公斤,医生、教师等脑力劳动者每月14公斤。同年,改变粮油供应手续,将原来凭证记录、记卡供应改发粮油票券,一律领取当月粮油票,凭票购买(特殊品种限量供应仍要记证)。
  1974年11月,经南京市革命委员会批准,推广旅大市(今大连市)经验,粮食管理实行“三交、三到、三结合”做法,即把毛泽东主席关于粮食工作的一系列指示和党的有关粮食的方针、政策,把粮食形势,把粮食定量标准交给群众;做到职工基本口粮到户、工种粮补差到班组、粮食供应指标到单位;粮食部门、用粮单位和职工群众相结合,共同管理好粮食定量。全区实行“三到”管理单位146个、“二到”管理单位216个。年指标结余粮食50余万公斤,月供应水平下降幅度为22.5克/人。
  1985年8月,工矿企业等单位的夜餐粮、出差补助粮、干部劳动粮和保健油等各种补助粮油一律取消。原核定的工矿企业单位的粮食供应指标,一律以工差粮为依据,作相应调整。至90年代初,此办法告结束。
  工商行业粮食供应
  工商行业用粮,一般是由工商主管部门按月编造用粮计划,报市粮食局核批供应。每年3月底进行清查盘点,升溢的粮油要及时收回或抵扣下月计划,铺底周转粮要重新审核,更换借据。短少的粮油要查明原因,认真处理。
  1986年4月,车站、码头、旅客用粮由平价计划销售改为议价供应,原平价供应的工业用粮、饲料用粮亦退出平价供应范围,改为议价供应。
  90年代初,国家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方案相继出台,粮油购销价格全面调整、放开。1993年,使用近40年的粮油票证取消,城镇粮食统销供应政策逐步消亡,仅在办理户口迁移时仍需同时办理粮油关系的迁移,延至1999年未变。
  【油料油脂购销】
  油料统购
  新中国成立前,油脂购销由各乡村私营油坊经营,农民就近到小油坊用油菜籽加工兑换,油质差,含杂高。新中国成立后,油脂主要由供销合作社代购代销,也有少数私营油商从事经营。1953年12月,对区内15种粮油产品实行购销管理,取消粮油自由市场。1956年,开始实行油料、油脂统购统销。当年,栖霞地区油菜总产量5.6万公斤,50%由国家统购,农民凭国家发给优待油票购油。1956年后,粮油加工企业、粮油经销店全部改为公私合营、地方国营和合作社经营。1958年开始,全部改由国营粮站收购。
  1958年,栖霞地区油料种植锐减,油料统购无法完成,居民吃油困难。1961年起,对种植油料的生产队,实行“多产多吃,少产少吃”、“先留后购,只购不销”政策。油菜籽征购任务实行“三定”,栖霞、燕子矶、中山陵园三区油菜籽定购任务为19.5万公斤。1987年,长江、营防、花园三乡划入后,上调为22.5万公斤。每年收购油菜籽80万公斤(包括加工兑换)。90年代后,农民所种的油莱籽,均由各粮站负责收购兑换,代农户储存保管,年均为农户存油计24.88万公斤。1999年,全区收购油菜籽52.5万公斤。
  油脂统销
  1954年,城镇居民按定量标准供应。工商行业用油,由用油单位编造计划,报粮食局审批核实,在计划内安排供应。是年,农民每人每月平均食油定量7两7钱(16两制,折240.63克,下同),1957年,改为6两5钱(203.13克)。城镇居民按每户人口多少划为10级,确定不同定量,平均每人每月10两2钱5(320.31克)。1960年,油菜减产,统购任务未完成,农民定量改为100克/月,城镇居民改为275克/月。1961年,分别改为100克/月和225克/月。1962年8月,改为75克/月和125克/月。1964年,改为150克/月和200克/月。1965年,油料生产好转,城镇居民改为250克,农民为150克。国庆、中秋、元旦、春节等节日,城镇居民一次性照顾供应平价食油250克,中价油1000克。对工矿企业单位从事有毒有害、高空高温、井下作业的工人每人每月补助食油250克(1985年8月停止),回民等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大型会议补助油,凭全国粮票和报入的临时户口供应。1993年,粮油票证废止,食油敞开供应。
  〖BT2〗第二节议购议销
  1955年11月,在栖霞镇设立粮食市场,为栖霞地区最早的粮食集市交易。60年代初,相继在栖霞、龙潭、燕子矶等集镇设立粮油交易所,开展议购议销经营,一般有员工3~5人。1964年,允许缺油农民和市镇居民上市购买自食的粮油。日均上市交易500公斤,营业额元。“文化大革命”期间,交易所撤销,粮油市场停顿。
  1979年,国家开放粮食计划外购销,允许农民在完成征购任务后,将多余粮油自由上市,区内粮油集市贸易恢复。1980年,全区议购粮油305.82万公斤,其中,集体议购101万公斤,零散议购193.06万公斤,组织货源1176万公斤;议销粮油为274.84万公斤,经营总额为297.15万元,纯利润为29.27万元。1987年8月,区粮油食品贸易公司成立,除经营粮食、面粉、食油外,还经营蚕豆、大豆、杂粮、挂面、葵花籽等10多个品种,年交易量752万公斤,年均创利近40万元。
  1993年4月,国家取消粮食计划销售。农民在完成定购任务以外的粮食放开经营,取消由粮食部门统一收购经营的规定。由此粮食议购议销,全部进入市场,粮食经营企业和个体户大量增加。至1999年未变。
  第三节粮食仓储
  【粮食储存】
  新中国成立初,全区仓储粮库多为祠堂庙宇改建或借用民房,条件简陋。
  1957年,东阳棚桥仓库破烂不堪,无法存粮,由市粮食局筹资建设苏式(前苏联)仓房两幢共10间,仓容量为150万公斤,是地区最早的苏式仓库。1971年,执行毛泽东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方针,在八卦洲、东阳等地,建设“一把泥、一把草”式的土圆仓存粮,后因泥土剥落,全部报废。
  1980年初,先后改造翻建八卦洲下坝及栖霞等粮仓,仓储保管条件逐步改善。
  1981年,全区仓房面积2741平方米,仓储量432.5万公斤,有保管人员18人。1983年,八卦洲、栖霞、孝陵卫3个粮管所建有储粮点7个,仓库面积3790平方米,仓储量558万公斤。1987年,长江、营防、花园3乡划入,全区有储粮点12个,仓库面积10551平方米,储量增至1633.5万公斤,仓储保管人员增至47人。1994年,部分仓房报废,全区储粮点降至7个,仓库面积为7764平方米,仓储量减为1300万公斤。1995年,区划调整,仙鹤门储粮点划出,仓库面积降为7432平方米,储存总量为1270万公斤。至1999年,全区仓库面积未变,实际储量1530万公斤。
  【保粮措施】
  50年代中期,栖霞地区粮食保管,通常采取自然通风等原始方法降温。对粮食虫害霉变的防治,主要方法是勤查粮情(即查粮温、查存粮变化、查虫害霉变、查鼠雀危害),冬春开启门窗通风,散热降温。同时采取人工翻仓晒粮、筛粮,防潮、防霉。防治虫害多用磷化铝、磷化锌化学药剂熏蒸。70年代,推广使用南瓜丝习性诱杀防治办法。80年代,采取密封低温、使用防虫磷、仓房窗户装防雀网、仓门使用防鼠板和设立防虫线,开展“三查五防”(即查仓房、查粮质、查器材、防虫、防霉、防鼠、防雀、防潮)活动,推广科学保粮。1987年,全区推广“三低一防”(低温、低氧、低剂量、防火)措施,开展“四无”(即无事故、无鼠雀、无霉变、无虫害)粮仓活动,坚持来粮登记和庄头卡统计制度,保管更趋科学。年,先后对八卦洲下坝、七里村粮仓进行改造。至1999年,经市验收,全区有“四无”粮仓6个,占粮仓总数60%。
  第四节食品、饲料加工及经营
  【粮油食品加工及经营】
  栖霞区粮油食品加工经营始于70年代末期,当时,各粮站前店后坊,加工切面、馒头、蒸糯、豆浆、油条等小食品,经营品种达10多种。并在区内布点筹建5个挂面加工厂,日产挂面2.5吨,供当地粮站挂面销售断档之用。各加工厂生产挂面多用煤火、管道烘干,设备陈旧,技术差、市场竞争力不强,多数处于亏损状态,至90年代初,均停产改行。
  【饲料加工及经营】
  60年代初,饲料归粮食部门经营,栖霞地区有饲料站6个,饲料代销点5个,经营混合糠、三七糠、麸皮及各种渣糟,组织专人收集泔水下脚料,繁殖水花生、水浮莲等,支持农村发展养猪事业。规定所有原粮加工的副产品如酱渣、豆渣、糠糟、酒糟、饴糖糟等统归粮食部门管理,列入分配计划;对食品收购站的生猪和从事运输的骡马等专用饲料,实行核定计划,按月供应;对生产队集体养的生猪,逐月核实后安排供应;对农户养的老母猪核定计划后,凭饲料供应证逐月供应。1979年后,各饲料站上门登记,定量、定品种供应,饲料经营纳入计划轨道。1980年,全区饲料粮销售774.5万公斤,其中,生猪奖励粮97.5万公斤。各类渣糟副产品销售299.5万公斤,糠麸377.5万公斤。
  1982年8月,区粮食局饲料加工厂生产配、混合饲料。
  1984年10月,成立饲料公司,负责组织生产加工配、混合饲料和少量颗粒饲料、鸭饲料、鱼饲料,日产15吨。
  进入90年代,饲料加工厂销售渠道不畅,亏损严重,于1998年12月注销。
  【购销价格改革】
  :新中国成立初,栖霞地区粮油自由经营,价格不定。年,地区粮食油料购销价格统一,长期不变。
  日,根据国务院适当提高粮食定购价格的规定,同时提高统销价格,实行购销同价。
  1993年,实行粮油批零差办法,一般批零差率控制在8%,同时取消使用30多年的粮票、油票等各种票券。1994年,调整粮油及复制品监审价格,对主要粮食品种、食用油实行国家定价和执行阶段性限价,禁止卖大户。同年9月,启用全国统一印制的《市镇居民粮食供应转移证明》,加强粮食计划管理。1995年,确定在迈皋桥、太平村、尧化门等13家粮站,经营计划外粮油,之后,全区各粮站均可经营计划外粮油。1996年,区粮食部门创办连锁店,不仅经营米、面、食油,也兼营其它粮油商品。是年,全区出现个体粮行120多家,对国有粮食企业转变经营机制起了推动作用。
  【流通体制及管理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初,粮油多由私人粮店经营,渠道不畅。1956年,实行公私合营,逐步规范。60年代,按国家规定实行统一计划销售。至90年代中期,区内粮油流通体制单一,实行高度集中管理。
  1998年,区粮食部门调整管理机制,将八卦洲、燕子矶、和燕、栖霞、尧化、花园6个粮管所撤并调整,组成粮食收储贸易管理所和粮食商品经营管理所,分别承担全区粮油收储和粮食供应工作。1999年,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粮,实行顺价销售;制止粮食收购资金的挤占挪用,实现收购资金封闭运行。
  【经营体制改革】
  1979年,区内粮食经营实行统算统包,负盈不负亏,粮站只供米、面、油老三样。1980年,全区粮站实行“简易核算,利润留成”,粮站生产食品所得利润,按“四、三、三”分成(上缴国家40%,企业提留30%,职工分配30%)。1985年,实行利改税,对平价粮油销售给予7%~10%的价差补贴(即批发与零售的价差),盈亏自负,亏损不再由国家统包。1993年,粮价全面放开。1994年,全区粮站、网点实行经济责任承包制,经测算,确定承包基数,由区粮食局、粮管所、粮站三方签订经济指标责任书。1998年,全区27家粮站实行抽资承包,抽回铺底资金36万元。1999年,全区有国有粮站、网点43个,其中,以经营粮食为主的27家,有16个粮站、经营网点实行产权制度改革,由经营者领取个体(私营)执照。
  第五章饮食服务旅游
  〖DM(〗第五章饮食服务旅游新中国成立初期,栖霞地区饮食、服务业由私人经营,多为夫妻店、师徒店。1956年后,饮食、服务业实行公私合营,有饭店、早点、旅馆、浴室、理发、照相、修理、洗染、茶水等行业的300多个门点分布于区境。年,门点有所收缩。1963年后,门点逐步得到调整恢复。“文化大革命”期间,将集体所有制饮食、服务网点加以撤并,品种减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饮食和服务业门点增加,营业额上升。驻区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及部队陆续新建、扩建一批宾馆、招待所,并对社会开放。90年代,区内建成一批设施豪华、功能齐全、管理严格的宾馆。旅馆逐步从供不应求变为供过于求。1999年,全区有2220家饭店、旅社、浴室、理发店,其中,私营、个体经营的有1874家,营业额21786万元。
  栖霞区古迹名胜众多,旅游资源丰富。70年代前,管理体制割裂,旅游业不发达。80年代后,随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事业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显。迈皋桥商贸旅游区、沿江风光带、八卦洲农业旅游区和太平山风景区逐步得到有效开发和利用。1996年,区政府设立旅游局专司旅游管理职能,建成一批旅游基础设施和旅游服务网点,先后成立2家旅行社,旅游业逐步成为全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与商贸相结合,形成大流通、大旅游的格局。
  第一节饮食业
  【宾馆酒店餐饮部】
  新中国成立前,栖霞地区属偏远地区,无大型知名酒楼饭店。新中国成立后,陆续在栖霞、龙潭、孝陵卫、燕子矶等中心集镇开办红景、小乐意等饭店。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酒楼、饭店大批涌现。区内酒楼、饭店多设有喜庆礼堂和若干包间,摆席十数桌乃至数十桌不等,既承办筵席,也卖散座,菜肴质量亦分高、中、低档,任客点选,丰俭由人。同时兼营饭菜、面点、小吃,多卖“三市”(早、中、晚),风味特色有川、粤、京苏、维扬等帮口味。纯小吃型饭店,只经营小额盘菜,售价低廉,多设在居民及企业、学校相对集中场所。90年代后,酒楼、饭店大多附设茶座、歌舞厅及浴室,供食客饭后歇息。
  【小吃店流动摊点】
  区内各种面点、小吃分布城乡各地。既有设座经营,也有流动摊点。面点有烧饼、油条、大饼、馒头、包子、花卷、糖三角、水饺、面条等传统品种。小吃有油炸干、贴炉面筋、五香茶叶蛋、豆腐脑、豆浆、葱油饼、锅贴、馄饨、小笼包饺、煮干丝、杂色点心、汤团、麻团、糖粥藕、鸭血汤,还有糕团、蒸糯米饭、甑儿糕、糍粑、粽子、酒酿等,品种繁多,各有特色。80年代,引进外地特色面点小吃,如洪泽湖活鱼锅贴、云南过桥米线、山东煎饼、重庆火锅等。90年代,西式风味的汉堡包、炸鸡翅等,成为时尚小吃。
  1999年,区内饮食行业网点有1557个,其中,个体经营1433个,以经营快餐、小吃和早点居多。
  第二节服务业
  【浴室】
  清代,栖霞地区龙潭、东阳、燕子矶等集镇开始出现瓮堂式浴室。民国时期,中心集镇大多建有浴室。
  新中国成立后,小市、燕子矶、孝陵卫、栖霞、龙潭等集镇兴办新式浴室,浴池用白矾石砌成,有大池、小池之分。有擦背、修脚、捏脚、敲背等服务项目,仅设男子部,妇女洗澡困难。50年代末,驻区大型企业开设职工浴室,对家属开放。“文化大革命”中,浴室擦背、修脚等传统服务项目被取消,生意清淡。80年代初,商业系统浴室量少,政府动员企事业单位自办浴室对外开放。80年代末,区内浴室适应消费者需求变化,纷纷进行翻新和扩建,改善就浴条件,增设女子部,扩大就浴量。90年代,新建一批高、中、低档国有、集体、个体浴室,驻区企事业单位的自办浴室全部对社会开放。传统的瓮堂式浴室退出历史舞台,代之以淋浴、桑拿浴、蒸气浴、冲浴、汽泡浴等具有保健功能的高档浴种,多数浴室保留擦背、修脚等传统服务项目,有的浴室增设保健按摩,备有沙发床及包间。
  1999年,全区共有浴室137家,从业人员2055人,其中,厂矿企事业单位办92家,个体私营45家。附设桑拿的浴室103家。
  【理发店美容院】
  新中国成立前,栖霞地区多在中心集镇有个体经营的小理发店,经营项目除剃头、修面外,还提供正骨、扭筋、捶背、掏耳等服务。走街串巷挑担、拎包的剃头匠多为平民百姓理发。
  新中国成立后,小市、迈皋桥、燕子矶、孝陵卫、栖霞等集镇陆续建成了一批合作性质的理发店,开始使用电动理发工具。“文化大革命”中,烫发、吹风、擦油等项目被禁止,男子一律剪短发,女子剪直发,工艺简单。1978年后,个体理发店发展较快,传统服务项目逐步恢复,并增设男子烫发和女子化学冷烫等项目。90年代,个体经营的美容院、洗头房大批出现,开展女子化妆、头发干洗、染发、纹眉、面膜等业务,男女发型不断翻新。至1999年,全区有个体美发、美容店315家,从业人员1102人,年经营总额1575万元,上交税金31万元。
  【茶馆】
  清末,栖霞地区较大集镇都有茶馆,为当地居民消闲及商贾应酬交易、主雇确立劳资关系的场所。时东阳镇,街上有茶馆20多家,集喝茶、吸烟、听书、小吃为一体,成为商业繁荣的标志。
  新中国成立后,随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茶馆生意日渐萧条,纷纷停业。集镇居民饮水大多依赖当地的自来水站和专卖开水的小店供应,由于烧水的炉灶状如伏虎,俗称“老虎灶”。有些“老虎灶”设桌数张,兼供客人喝茶。1978年后,自来水普及,加上居民多使用煤气、液化气,自来水站和“老虎灶”基本绝迹。
  进入90年代,音乐茶社逐渐成为人们娱乐休闲、洽谈商务的场所,得以迅速发展。茶社除一般喝茶外,还供应具有保健功能的饮料、各色小吃、炒货、蜜饯等佐茶食品,并备有棋牌、图书杂志,为顾客提供娱乐服务。
  【照相馆】
  栖霞地区照相业起步较晚。新中国成立后,区域内始有小市东风照相馆、孝陵卫幸福照相馆、迈皋桥风光照相馆、燕子矶二我轩照相馆及栖霞、龙潭照相馆等,主要经营黑白照、合家欢、团体照、加印、放大、着色等业务。60年代,增加生活照及景像合成等业务项目,照相器材、设备有所改善。“文化大革命”期间,照相业务清淡。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恢复婚纱礼服照相、艺术人像,要求放大、着色的顾客渐多。1984年,区内各照相馆增设彩照及扩冲业务,并出租相机和代售胶卷。90年代,风光照相馆引进一台彩色扩印机。1999年,全区有照相馆43家,从业人员150人,其中,个体私营26家。
  【修配店】
  新中国成立前,栖霞地区生活用品修旧业,多为摆摊、挑担的流动点,从事补锅、补碗、箍桶、修盆、磨剪、磨刀、修鞋、修伞、修理棕绷家具、修配钥匙等。新中国成立初,社会崇尚俭朴,修旧业有较大发展。至60年代,逐步发展成为以修理为主,兼供配件和来料加工。主要项目有修绱鞋、修皮鞋,铝锅、铝壶、面盆换底,加工铁桶、铁勺、烤火炉管、“落水管”等。中心集镇皆有自行车修理、白铁加工、元木车作、钟表眼镜修配商店。1978年后,其它行业介入修配业,修理网点日渐增多。80年代后,修配业增加家用电器、电机、灶具、机动车等新的生活用品和高档消费品的维修。至1999年,全区有各类个体修配门店757家。
  【洗染店】
  民国时期,栖霞地区农户多自染土布,染坊无几,主要服务于机户、丝行、线店、网巾、冠带诸业。50年代末,燕子矶、小市等集镇洗染店复出。主要从事水洗、印染、熨烫、织补业务。至70年代末,干洗业务兴起。80年代后,洗染业在区内得到发展,各集镇皆有水洗、干洗店铺,多为个体经营。洗染机械化程度逐步提高,增添全自动水洗机、全自动干洗机、电动脱水机、蒸汽熨烫机、全自动烘干机等新设备,基本上实现机械化,并增设服装祛斑、皮革上光、毛皮复硝业务。1999年,全区有个体洗染店18家,从业人员54人。
  第三节旅游业
  【旅游景区】
  栖霞山风景名胜区
  (详见《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编)
  幕府山-燕子矶风景名胜区
  (详见《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编)
  迈皋桥商贸旅游区
  距南京市中心约8公里,紧临红山森林动物园和南京火车站,依山傍水。栖霞大道、和燕路、红山路、建设中的长江二桥构成的交通网络,以和燕路为轴线、实施美化、亮化、净化、绿化工程。旅游区内,宾馆、餐饮、文化、娱乐、购物各有场所,为理想的观光、旅游、休闲所在。
  八卦洲农业旅游区
  随着长江二桥的建成,使长江第三大岛-八卦洲同陆地联接,建设中的“农民乐”民俗风情园、田园自然风光带、垂钓娱乐中心,以及野菜基地、果园、养殖场,融观赏、参与、购买、游览为一体,让游客尽情享受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的乐趣。
  太平山风景区
  以太平山自然风光为背景,辟建太平山森林公园2000余亩,珍奇花木园1000亩,银杏园、桃园、樱桃园、梅花园各100亩,与休闲娱乐场所相映衬,成为自然风光秀美,文化气息浓郁的旅游景区。
  【旅游商品】
  区内旅游商品丰富多采,适宜游客惠存留念及馈赠。主要有印刷品、挂饰件、竹木制手工艺品、玉石雕刻品、铜铝制工艺品、塑料制品、土产品、糕点食品等大类。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商品有:栖霞石、金陵折扇、枫叶书签、佛像、栖霞松针茶叶、印有区内地名或景点图案的手帕、凉帽以及景点画册、图片等。
  【旅社宾馆】
  新中国成立初,栖霞地区有私营旅社(时称旅馆)10家,设备简陋,仅供住宿。1956年公私合营后,有合作性质旅社8家,规模不大。“文化大革命”期间,旅馆业萧条。1978年后,旅社、宾馆始放开经营,规模扩大、档次提高、数量增加。80年代初,继迈皋桥公社在韶山路(今龙蟠路)建成迎湖饭店后,区商业系统及城建、房管等系统先后在中央门地区建成京城旅社、栖商旅社、和燕旅社等,设有旅客餐厅和浴室。浴室也兼营旅社业务。80年代中期,驻区的大中型企业、大专院校、部队陆续新建、扩建一批宾馆,所建南炼宾馆、枫叶楼宾馆、加佳宾馆、华翔宾馆、石城宾馆、宏能赢宾馆、石化大酒店等对社会开放。90年代,结合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城镇改造,建成一批设施豪华、功能齐全、管理严格的宾馆,备有高、中档客房,设有餐饮部、商品部、会议室、停车场、桑拿浴室、卡拉OK厅、保龄球健身房、休闲娱乐中心等,集住宿、餐饮、休闲娱乐为一体,并代客办理旅游、订票、邮电通讯、咨询等服务业务。至1999年,全区有旅社、宾馆159家,床位11880张。
  【休闲娱乐场所】
  东部休闲中心
  位于紫金山东麓黄马水库,依山傍水,环境清幽,1998年12月开业,占地6.66万平方米,是集餐饮、桑拿、垂钓、棋牌、歌舞于一体的休闲场所。该中心菜肴以南京家常菜和河鲜为主,特色菜肴有“鲶鱼粉丝”、“红烧肉”、“红烧龙虾”等。餐厅可供200人同时就餐。有二级以上等级厨师7人,服务师3人。1999年,年营业额320万元,上缴税金20万元。
  静港康乐园
  位于和燕路478号,面积5000平方米,于1996年5月开业,是集餐饮、桑拿、室内游泳、歌舞厅、住宿、大小会议为一体的多功能休闲娱乐场。1999年,投资增建50道保龄球馆,面积为4000平方米,采用美国进口保龄设备,时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的保龄球馆。当年8月正式营业。1999年,年营业额400万元,上缴税收30万元。
  假日旅行社
  营业地址在南京城区牌楼巷64号,1994年7月开业。为股份合作制企业。该旅行社有固定专职导游8人,辟有70多条旅游线路。1998年起,开始经营国际旅游业务。1999年,年营业额320万元,外宾旅游组团、接团2385人(天次)。
  第四节宾馆选介
  【南地园宾馆】
  位于和燕路291号,面积6500平方米,1996年5月开业。为二星级宾馆,系区政府招待所。有二级以上等级厨师12名,等级服务师4名。一层大型餐厅和9个包间餐厅可供300人同时就餐。菜肴以淮扬菜系为主,特色菜肴有“椒盐大王蛇”、“迷你佛跳墙”、“比翼双飞”。宾馆一层至六层有48间标准客房,2套豪华套房,共有106张床位。并有舞厅、茶社,设施齐全。1999年营业额505万元,上缴税金34万元。
  【红山酒家】
  位于和燕路140号,面积4892平方米,1988年元月开业。为三星级涉外宾馆。一层大型餐厅和多功能餐厅,可容300人同时就餐。有特二级厨师2人,特三级厨师2人,高级服务师3人,二级以上等级厨师15名,等级服务师10名。传统菜肴“老鸭馄饨煲”、“脆皮牛柱卷”获江苏省金牌菜奖;创新菜肴“椒盐茄条”、“酱爆里脊片”、“瓜球银肺煲”获全国大众化名菜金牌奖;品牌菜“紫金铁板驼鸟”、“盐锔鳗串”“椒盐乳鸽煲”获南京市金牌菜奖。酒家二至六层有客房77间,其中,标准间60间,三人间15间,豪华套房2间,共有床位207张,每层均有会议室,各项设施均按三星级标准配置。1994年6月,著名歌唱家彭丽媛曾下榻该店。1996年,象棋大师徐天红曾在该店同时与13名象棋爱好者对奕。1998年改为股份合作制企业。1999年营业额770万元,上交税金33.2万元。
  【蓝燕宾馆】
  位于太新路81号,面积1.4万平方米,1998年3月开业。配有等级厨师16名,等级服务师4名。二层大型餐厅及10个包间餐厅可供320人同时就餐。菜肴以淮扬菜系为主,特色菜肴有“竹叶子鸡”、“龙须一品鸭”等。宾馆一至五层为客房部,内设标准客房72间,套房3套,共有床位150张。宾馆设施齐全,有8球道保龄球馆及桑拿浴室、歌舞厅、商务中心、美容美发厅。1999年营业额860万元,上缴税金42万元。
  【红枫宾馆】
  位于和燕路279号,为二星级涉外饭店,1998年10月营业,楼高7层,营业面积为5800平方米。二楼拥有可供500人同时就餐的大型中式餐厅及包间,有二级以上等级厨师12名,等级服务师6名。以维扬菜为主,特色菜肴有“鸭蛋黄炖豆腐”、“十三香龙虾”、“中华第一菌汤”、“小鱼锅贴”等。宾馆三至六层为客房部,内设标准客房60间,豪华套房2套,共有床位126张,设施齐全。底层及附楼是多功能厅,有商务中心、舞厅、12间KTV包间、桑拿浴室、美容美发室,桑拿浴室配有50名受过专业中医培训的按摩服务生,以中式按摩为主,泰式、韩式、日式按摩为辅。1999年,营业额760万元,上交税金50万元。
  【红山会议中心】
  地处南京火车站与长途汽车站之间的小市东门街,楼高7层,总面积6000平方米,1997年4月开业,为二星级涉外宾馆。一楼为餐饮部,大餐厅和小包间可容纳360人同时就餐。有二级以上等级厨师7名,等级服务师9名。烹饪博众帮之长,以维扬菜系为主,特色菜肴有“椒盐十里香”、“红中狮子头”等。二楼设有歌舞厅、桑拿浴室、200座大会议室和多个小型会议室。三至七层有客房76间,其中,三人客房15间,标准客房50间,豪华客房1间,共有床位157张。附楼为棋牌游艺室。内部设施均按二星级标准配置。1999年营业额490万元,上交税金22万元。
& Copy Right 版权所有:栖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主办
栖霞区仙林大学城文枢东路1号
备案证编号:苏ICP备 &&网站电话:025-&&传真:02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报废食品处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