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保护小农经济,酒泉的历代统治者者采取哪些措施

【急】高一历史题_百度知道
【急】高一历史题
②③④ C、①②③ B下列对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有利于提高生产者的积极性②阻碍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发展③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④往往导致人地矛盾突出A、①②④ D
答案给的是C我要讲解啊讲解
提问者采纳
封建剥削严重: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 5.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 2.小农经济的特点、农具:①农民经营规模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1.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 4.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注意减轻农民负担;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具有生产积极性,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扶植小农经济、耕畜等生产资料;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3.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以家庭为单位,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③为了求得生存: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生产条件简陋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5条回答
人人都想占有更多的土地。这是上学上到小老头的我给你的指点。小农经济的特点是土地本位思想严重。人地矛盾突出这一条其实很好解释。所以第一条一看就是错的高一的题 肯定是政治意味很浓的, 既然说他是小农经济多少带点贬意的感觉,然而土地却不会随人的欲望而增加。 其实上学时的政治历史题很多可以蒙对的
小农经济经济是指以家庭为单位,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但是商周时期还只是底下的生产方式..用人力耕种..所以算不上是小农经济..
直接把c就排除了嘛,商周还是奴隶社会呢,小农经济是封建时期的产物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高一历史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历史试题-历史题-历史试题及答案
繁体字网旗下考试题库之栏目欢迎您!
历史试题栏目介绍
使用说明:繁体字网()历史试题栏目系公益性在线学习试点,旨在帮助同学们在线学习和获取帮助,请勿它用。&
&&&&繁体字网旗下栏目是一个免费提供在线历史试题题目原文、试题参考答案、和试题知识点分析解读的综合性学习站点,旨在打造成为高质量的对师生家长有帮助的试题信息帮助平台。
&&&&本平台提供的历史试题本着严谨认真负责的态度,努力打造国内最优秀的试题学习平台,已经和正在整理的试题都进行了详细的审核,并且根据具体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按照学习难度、涉及知识点、试题来源、以及考察重点进行了详细补充,已经成为国内最权威的历史试题分享平台之一。当然我们相信内容还可能会有很多不足,如果您有发现或建议请务必联系我们,为无数的同学感谢您的无私奉献。
&&&&这里要特别感谢繁体字网历史学科教研组的老师的辛苦工作,和合作学校众多老师们的无私付出,我们才有了这个公益性的试题学习平台。
&&&&&使用说明:历史试题网站系公益性历史试题平台,优质内容免费提供给各位家长、老师、和同学学习及课后参考,请勿商用。
&&&&&关于答案:本站提供试题参考答案,尽管经过了历史教研组的审核,但由于技术环节个别答案可能谬误,请以老师意见为主。
最新更新的历史试题内容如下: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0、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4、195、196、197、198、199、200、从秦到隋唐时期,历代统治者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权力的集中?_百度知道
从秦到隋唐时期,历代统治者采取哪些措施来加强权力的集中?
  秦朝:  ①内容:皇帝制;三公九卿制、地方郡县制、颁秦律、焚书坑儒等。  ②特点:把专制主义的决策方式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有机地结合起来。  ③意义: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上、经济上的需要,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西汉:  ①内容:推行郡县封国并行制,导致王国势力膨胀。汉武帝颁布推恩令,解除王国的威胁;思想上实行“大一统”(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特点:重新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统治;将儒家思想改造为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需要的指导思想。  隋唐:  ①内容:隋首创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唐朝继承并完备;创立和完善科举制。  ②特点:分散了丞相和中央机构的权力。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把秦朝以来的丞相职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又把最高行政机构尚书省的权力分给六部,防止专权。科举制使官员选拔规范化、制度化,其机构运转更加灵活。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唐朝继承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度。实行行省制度,设立镇戍军、汉军八旗分驻各地,设立锦衣卫。 枢密院,在地方设立节度使,但在景帝时期发生诸侯王叛乱,总得来说就是为了削弱地方的势力加强中央势力,设置转运使将地方财政收入全部都收入中央管理,削弱丞相权力加强皇帝权力。清朝继承明朝制度,建立军机处,东西两厂。明代朱元璋废除丞相设置内阁,武帝设置内外朝制度。元代蒙古人实行人口等级制度,废除清初的八王议政制度。 统一以上言论。后面朝代的基本方法宋代取消地方节度使。隋和唐制度相当,但废除锦衣卫,实行文字狱,在地方设立通判,监督太守和刺史,和郡县制度:中央最高军事管理机关,设置都察院监督百官,并且还实行诸侯王制度,并且实行盐铁官营加强中央对经济的管理,加强皇权,重要汉族大臣削弱民族分歧,并且独尊儒术:管辖澎湖和琉球。御史台,不过时置时废,并订立《唐律》加强法制。 澎湖巡检司。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负责镇守全国各地,之后开始削弱诸侯王势力,主要负责财政事务,设立三司削减丞相权力,加强对地方的监管,将国家重要的官位全都由蒙古人和色目人管理秦朝汉朝设立三公制度,实行特务政治,东西两厂,完善科举制度,在地方设置刺史代皇帝监督地方太守,设立尚书省,建立满洲八旗,加强忠君思想:最高监察机关、蒙古八旗,使用文人担任地方官和军队官员
隋唐时期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正确教育旗下网站
题号:1392463试题类型:单选题 知识点:“海禁”与“闭关锁国”,从工场到工厂&&更新日期:
我国封建社会时期,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农业生产,保护和扶植小农经济,其主要目的是( )A.发展农业生产B.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C.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D.保证政府的财源和兵源
难易度:中等
必须在注册登录后,才可以查看解析!
橡皮网学生APP下载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海禁”与“闭关政策”政策:
1、原因:①是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它使封建统治者自我满足,味于世界大势,盲目排外。 ②封建统治者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明朝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统治;清朝统治者为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 ③倭寇骚扰与西方殖民者的扩张。明朝中期以后,日本倭寇侵扰我国东南沿海日益严重,西方殖民者向东方的殖民扩张日益疯狂,威胁中国沿海安全和清政府的统治,这是清政府实行此政策的客观原因。 从根本上看,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2、表现: ①明朝:实行海禁;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 ②清朝:海禁、迁界;闭关锁国,只留极少口岸对外通商,由政府特许的商行统一对外贸易。3、影响: ①曾起过一定的民族自卫作用。 ②严重阻碍了国内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阻碍了中外交流,使中国与世隔绝,逐渐落后于世界。&
明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和后果分析:
1、原因:①明初实行海禁,主要是因为统治者担心流亡海上的敌对势力勾结倭寇,危及明朝的统治。②清初实行海禁主要是为了对付东南沿海人民的抗清斗争,特别是要割断东南沿海人民同台湾郑氏政权的联系。后来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主要原因是担心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也受统治者盲目自大观念的影响。③从根本上看,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是由自然经济的封闭性决定的。2、后果:①明代的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强化了封建自然经济,使之难以瓦解; ②“海禁”的后果:日本对中国的商品需求量扩大,“海禁”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造成中国落后于世界; ③清代闭关锁国的后果: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的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滋长;隔绝了中西文化交流,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工厂制度:(1)特点:生产资料、工人集中,采用机器生产,工人受严格纪律约束,又受机器支配。(2)经济思想:自由主义思想.
工厂制度与工场制度不同点:
生产方式:机器大生产取代了手工劳动;生产组织方式:车间劳动进一步细化了社会分工,强化了专业管理,提高了生产效率。
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形式:工业革命的另一项标志性成就和在生产组织形式上造成的实质性的变化是工厂的普遍建立。某经济史专家论述说:“生产方式的转变始于分散的工场手工业向集中的工场手工业发展时期。为了适应市场规模的扩大,分料到户制依靠分工来提高效率,由于直接管理和监督生产过程的需要,集中的手工工场出现。集中的手工工场对个人贡献进行较好考核,降低了设计机器代替人工的费用,它管理、组织生产的方式是工厂制的雏形。随着机器的增加,从使用单一机器到整个机器系统,使最重要的生产过程机械化,更增加了专业化,从而导致组织创新──工厂制度的全面建立。工厂制度在机器生产的基础上,发展了手工工场监督管理生产过程的组织模式。” “工厂内部劳动的分工和专业化的发展,使生产、设计和管理等部门各司其职,改变了以往凭经验的工作和思维方式,向科学化过渡。技术设计部门由工程师组成,负责设计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以达到更有效地考核个人绩效和更快地提高生产率的目的。销售部门在产量扩大的情形下,越来越重要。19世纪60年代销售部门的主要工作是推销部分库存产品和代表厂方签订承办合同。各个部门分工的明确使工厂主不再需要直接管理生产过程、进行产品开发或推销产品,他的工作重心转移到平衡各个部门的发展、做出重大决策和监督各部门的工作绩效上来了。”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1)积极影响:①大幅度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丰富了物质生活。②引起了社会结构的变化,产生了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逐渐战胜封建势力,掌握了政权;无产阶级逐渐觉悟,他们要改变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命运,开始起来进行斗争。③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观念,城市化开始兴起。④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客观上把资本主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改变了世界面貌。工业革命对以后历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三股进步的历史潮流:即自由主义,如19世纪中期欧美的一系列资产阶级改革和革命;社会主义,如第一国际和巴黎公社及各国工人运动的发展;民族主义,如亚洲的革命风暴等。其中自由主义是主流,它决定和影响着其它两股潮流。(2)消极影响:①无产阶级遭受日益严重的剥削和压迫。②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加快了殖民地半殖民地化的进程,受到了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相关试题推荐
1、 (09年全国卷二)在20世纪,奥匈帝国、德意志帝国、大英帝国、大日本帝国等帝国渐次消失,这反映出A.资本主义扩张的方式发生变化B.第三世界的兴起C.经济实力的提高受到普遍重视D.民主政体在世界范围内确立
2、 (09年广东卷B)1494年,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教皇仲裁下,划定了一条分界线。 这意味着A.两国当时的航海成果得到承认 B.大西洋是两国争夺的焦点C.其他国家被永远排除在殖民争夺之外D.开辟新航路的主要目的是传播基督教
3、 (09年广东文基卷)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A.蒸汽机车B.内燃机车C.电力机车D.汽车
4、 (2009年全国Ⅰ卷文综)1787年费城会议制定的《美利坚合众国宪法》规定:合众国不得授予贵族爵位。这反映了美国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A.民主主义B.平等主义C.自由主义D.共和主义
5、 (2009海南历史)《独立宣言》曾被马克思称为世界历史上“第一个人权宣言”。与法国《人权宣言》不同,《独立宣言》还提出 A.生命权B.自由权C.财产权D.反抗压迫权
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912年“清室优待条件”节选   1924年“修正清室优待条件”节选 皇帝尊号仍存不废,以待各外 国 君主之礼相待;皇帝岁用400万两,由中华民国拨用;皇帝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皇帝辞位后,原有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原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特别保护。  即日起永远废除帝号,与国民在法律上同等;每年补助清室家用50万元,另特支200万元,开办平民工厂,收容旗籍贫民;即日移出宫禁,以后得自由选择居住;清室私产归清室完全享有,其一切公产应归政府。 (1)南京临时政府内部对是否接受“清室优待条件”有不同意见。请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   (2)概括说明“修正清室优待条件”比“清室优待条件”有哪些进步。
7、 一部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夜色中, 成群的武装起义者冲向首都的一座宫邸,从停在不远处河面上的战舰传来隆隆炮声;人流很快冲垮了守卫部队设立的防线,宫邸沉重的大门在起义者的呼喊中缓缓打开。这组镜头所取材时历史事件发生在
( ) A.1640年英国的伦敦B.1871年法国的巴黎C.1917年俄国的彼得堡D.1949年中国的南京
8、 1919年12月,重庆《川东学生周刊》创刊。对其创刊宗旨:“排斥强权”和“改良社会”理解全面的是A.反对北洋政府B.追求自由民主C.反帝反封建D.抨击专制皇权
9、 (2008年全国卷I)美国《时代》周刊评论说,1943年11月相关外交文件的签署“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列国之间关系的新纪元”,这一评论指的是A.中国与英、美等国签署宣言,保证团结一致打败法西斯B.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署宣言,要求日本无条件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C.中国与英、美两国发表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D.中国与英、美两国签约,宣布废除英美在华治外法权等特权
10、 年份占工厂总数比例占工业资本总额比例占工人总数比例.4%7.3%%49%表中所示各种比例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抗日战争的影响B.抗日根据地扩大C.国际援助的增多D.民营工业的发展
11、 下列地图中表示草原文明的是A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颁布于A.20世纪70年代B.20世纪80年代C.20世纪90年代D.21世纪初
13、 图8中数字标明的地点,都是抗日战争期间著名战役的发生地,其中能为八路军战史提供实地的资料的是A.①B.②      C.③D.④
14、 下列选项中,能反映商朝农耕生产的是( ) A
15、 (08重庆卷,3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隋炀帝)大业八年,天下旱,百姓流亡。时发四海兵,帝亲征高丽,六军冻馁,死者十八九。十三年,天下大旱。时郡县乡邑,悉遣筑城,发南女,无少长,皆就役。                              ——《隋书》贞观十一年七月一日,……洛水暴涨,漂六百家余家。……十三日,诏曰:“暴雨为灾,大水泛滥,……诸司供进(进奉的财物),悉令减省。凡所力役,量事停废。遭水之家,赐帛有差。”……九月,黄河泛滥,……太宗辛白马坂以观之。——《旧唐书》材料二 凡有水旱,(清朝统治者)略不可怜恤,坐视其饿莩流离,暴露如莽,……有纵贪官污吏,布满天下,使剥民脂膏。                      ——杨秀清《奉天讨胡檄布四方谕》材料三 鸦片战争后十年间,民边迭起,个族人民的起义和暴动达100余次,以广西、广东、湖南三省声势最盛。                       ——摘编自王文泉《中国近代史》材料四 1933年5月,国会通过了《联邦救济法》,成立了联邦紧急救济署。1935年8月通过的《社会保险法》,改变了过去有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了美国的“福利主义”实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经济与社会矛盾都演变到极其严重的地步。为了摆脱困境,寻求发展,工党政府采用“福利国家”政策,实施社会改革,可谓顺乎历史潮流的明智选择。(1)根据材料一,说明灾害发生后隋炀帝,唐太宗对待百姓的态度, 概括唐太宗应对灾害的举措。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太宗采取上述态度和举措的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状况,与材料三所反映的史实有何内在联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太平天国在哪些方案中提出了改善百姓生活的办法,各举一条相关内容。 (3)根据材料四,说明美英两国社会福利改革各处于什么发展阶段, 归纳美国社会福利改革的主要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措施对当时美国社会有何积极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16、 (08北京卷,16)以下对明清时期白银使用与流通历史的认识,正确的是A.“一条鞭法”实行赋税征银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B.“地丁银”加强了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C.鸦片战争前,外贸出超造成中国白银外流D.截至清朝结束,铜钱与银两兑换的比值没有改变
扫描二维码马上下载橡皮网APP
拍照搜题,秒出答案!
名校试题,天天更新,免费查看!
接收老师发送的作业,在线答题。【解析】略
请在这里输入关键词: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 ——《墨子》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锻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
——(乾隆)《苏州府志》
(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主要的经济形式是什么? 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经济形式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经济形式下生产者的处境。
(4)针对这种经济形式,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试简要评述这一政策?
(5)根据材料,你获得有关明清时期近代文明萌发的怎样的历史信息?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1年河南省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段考历史卷
题型:选择题
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采取重农措施,注意兴修水利、调整田制和赋税,扶植并控制小农经济。其原因不包括(&&&& )
A. 保障国家财税来源&&&&&&&&
B.扩大对外贸易规模
C.获得农民的支持和拥护&&&& D.稳定封建国家政权
科目:高中历史
来源:2010年海南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卷
题型: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
&&& ——《墨子》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
——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三: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锻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
——(乾隆)《苏州府志》
请回答:(22分)
(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主要的经济形式是什么? (2分)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分)
(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经济形式具有哪些基本特征? (4分)
(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经济形式下生产者的处境。(2分)
(4)针对这种经济形式,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采取了什么政策?(2分)试简要评述这一政策?(6分)
(5)根据材料,你获得有关明清时期近代文明萌发的怎样的历史信息?(2分)
科目:高中历史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紝,多治麻丝葛绪捆布,此其分事也。——《墨子》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矣。——晁错《论贵粟疏》材料三: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锻工立花桥,纱工立广化寺桥。——(乾隆)《苏州府志》请回答:(1)上述材料反映的中国古代主要的经济形式是什么?其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从材料一、二可以看出,这种经济形式具有哪些基本特征?(3)根据材料二归纳这种经济形式下生产者的处境。(4)针对这种经济形式,历代封建统治者都采取了什么政策?试简要评述这一政策?(5)根据材料,你获得有关明清时期近代文明萌发的怎样的历史信息?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酒泉的历代统治者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