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消费手机卡没有实名制不认账怎么办

<input type="hidden" name="op" value="">
消费卡实名制 有名无实
  日 08:09:40 星期四  
按相关规定,不记名商业预付卡面值超过1000元,要实名登记。这项政策在现实中执行得如何?
超市消费卡如今已经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同,很多单位也愿意把员工的福利用超市消费卡的形式来发放。根据今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买商业预付卡面值超过1000元要实名登记,可是这项规定在我县的执行似乎并不给力。已经过去的中秋节期间,在超市购买电子消费卡的情况依旧火爆,似乎没有被“实名制”所打扰。
小谢是我县一家企业的办公室职员,今年中秋节,他到我县某大型超市去购买500元一张面额的预付购物卡,一共要买10张,作为企业职工的中秋节福利。“我以前在电视里看过,好像买卡要实名制了,但是我在买的时候超市的工作人员没有要求我出示身份证。”小谢告诉记者,虽然在买卡的时候,超市的工作人员要求登记身份证号码,但这不是强制要填写的内容,更不用出示身份证核实,只要在超市提供的记录表格内填写相关内容就好了。
为了证实小谢遇到的情况,记者以买卡人的身份到我县几家大型超市进行走访,发现有超市的员工在遇到此类问题时,还会为买卡者“出招”:当记者表明要买1000元的超市卡,并故意告诉工作人员自己没带身份证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只要分开买两张500元的,就不需要实名登记了。在另外一家超市,遇到同样的情况,超市工作人员说身份证号码可写也可不写。
其实,在市民的生活中,除了超市里使用的消费卡,还有理发店使用的理发卡、美容店里的美容卡,都属于商业预付卡,消费者往往在购买此类消费卡超过一定金额之后,并没有进行实名登记,商家往往也就要求消费者简单地填写个人信息,例如姓名与联系电话。而在使用的时候,并不需要消费者提供身份证等相关证件,有卡就能用。
出现这种种情况,有没有相应的监管部门来管理和规范呢?记者咨询了工商等部门,了解到面对这项新出台的政策,还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
作者:记者 钱 晶 网络编辑:皇甫肖烨
上一篇:下一篇:
版权和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桐庐新闻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桐庐新闻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桐庐新闻网”,违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②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桐庐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电话:4。
浙新办〔2004〕41号 广告经营许可证:杭工商桐广许2008001号 浙ICP备号
| 广告电话:4  网络部:消费卡遗失余额不补 实名登记需发挥作用-消费卡 遗失 实名登记-文汇视点―上海频道-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消费卡遗失余额不补 实名登记需发挥作用
来源:文汇报 作者:刘迪 选稿:孙晓菲
  编辑同志:今年10月,我在吴江路甜蜜蜜港式茶餐厅预存800元,办理了一张可在其各门店消费的会员卡,卡上标注卡号并有签名登记。11月17日晚,我在甜蜜蜜吴江路门店刷卡消费21.6元后,得到一张客户联,上面注明卡号以及余额为735.20元。第二天,发现会员卡遗失后,我立刻通知门店,要求对卡内余额进行冻结和挂失,却被该店负责人告知:因甜蜜蜜内部的资金卡系统未能实现联网,无法进行冻结和挂失,只能通知各门店帮忙寻找这张卡。但如果无法找到,卡内余额不能转移,损失由客户承担。同时,门店负责人把卡背面一行小字“此卡不能补办”指给我看。
  我认为,商家对此无能为力的做法无法让人接受:第一,在卡丢失前一晚的客户联上,清楚标有消费时间、卡号以及卡内余额,证明了卡内确实存在的金额数目;第二,办卡时卡号与持卡人姓名都是一一对应的,商家以系统无法联网作为无法冻结和挂失的理由,要客户全额承担损失难以让人接受;第三,商家在办卡时并未清楚告知客人卡片丢失后无法挂失和转移余额的风险。
  读者陈小姐收到陈小姐来信,记者即与上海甜圣餐饮有限公司取得了联系。甜圣餐饮解释为,该会员卡背面已注明“此卡丢失不给予补办”,并认为顾客在办理业务时,应该知道它的功能和使用保存方式。
  记者咨询了有关专家,专家认为:对于记名消费卡,商家有义务审核补卡人的身份,在通过审核的情况下,商家则需为消费者提供注销旧卡、补办新卡的服务。但由于生活中许多顾客买卡并非本人使用,实际持卡人与购卡时商家登记信息不一致的情况广泛存在,因此审核工作存在一定困难。可是,就陈小姐的情况来看,申请补卡人即为购卡者,因此,商家理应为消费者补卡,补回卡内余额。
上海频道推荐阅读所在位置:
建议尽快出台购物卡实名制实施细则
发布日期: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徐州贾汪区纪委
  近期,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国人民银行等部门《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此举对购物卡引发的腐败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遏制。但《意见》所定框架较为笼统,且没有出台具体细则,导致执行结果大打折扣,难以收到抑制送礼需求的效果。
  一是存在规避空间。如《意见》规定一次性购买10000元以上才需要实名登记,在具体案件中,有的行贿人分次购买,每次不超过10000元即可不用登记。此外,只规定购卡环节实名登记,而不在使用环节实名,无法阻止购物卡送礼行为的发生。二是滋生&黄牛&业务。《意见》实施后,黄牛又拓展了一项代购大面额购物卡的&新业务&:黄牛们先以自己名义,代为购买相应数量、面额的购物卡,再转手交给送礼人赚取&倒手费&。此种情况下,商场登记留底的是代购黄牛的姓名,收卡人可以大胆放心消费。三是留有监管&盲区&。《意见》规定&对商业企业发行的单用途预付卡,商务部门要强化管理,抓紧制定行业标准,适时出台管理办法。&这里的&商务部门&未明确指定,也没有具体的惩罚措施,容易使实名制规定流于形式。
  建议尽快出台购物卡实名制实施细则,在明确各职能部门的具体监管职责基础上,推行购买实名制与使用实名制相结合的操作办法,不仅登记购买人的身份资料,还要登记用卡人的身份信息和消费记录,以有效遏制腐败。(张晓彬)当前位置:
记者调查:购物卡实名制如何才能“名”副其实?
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从最早禁止发行购物卡,到去年 改口&实名&,再到今年央行及商务部&两个办法&的出台,相关部门对于购物卡的政策虽然在不断细化,但始终收效甚微。购物卡实名制究竟&卡&在哪?对此,业内人士认为,市民不了解、商家不买账,加上后期缺乏监管,让实名制始终处于一种尴尬状态。
  消费者说
  大多不太了解担心信息泄露
  &现在逢节日,公司都不发东西了,直接发购物卡。&一位受访市民向记者表示,购物卡领起来轻便,使用也方便,是大家喜欢的员工福利。记者了解到,很大一部分受访者都有使用购物卡的经历。但对于购物卡实名制,大部分受访者则表示&不太了解&。&买购物卡还要实名?我才买了几千块钱的卡,并没有人要求登记。&一位受访者说。而有的受访者表示,在商场、超市能看到&通知&,但具体内容则没有留意。
  而对于&买购物卡时,是否愿意进行实名登记&的问题,有一部分人表示愿意配合,也有市民表示担心个人信息会因此泄露。&我自己花自己的钱,还要被人监管么?
  感觉这样有点不爽。&采访中一位市民表示。
  一部分受访者认为,购物卡实名制对防腐有一定作用,但也有不少人认为,如果仅是实名购买,作用不大。事实上,公众的不了解、不认可,也成为实名制难以实现的一个直接原因。
  商家表态
  为了留住顾客执行起来很难
  合肥某连锁超市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他们的角度来看,购物卡实名制并没有太大意义,而且也很难得到商家的支持。据他透露,目前预付卡销售已经占据合肥不少超市的很大份额。&从我了解的数据来看,省内两家本土超市预付卡销售已经占到销售总额的35 %以上。&
  根据中国商业联合会商业预付卡规范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12中国商业预付卡行业报告》,2011年商业预付卡的发行规模约为16700亿元,同比增长18 .29 % 。这样巨大的份额,不仅能让商家获得巨大的现金流,还能拉动其他消费潜能。
  而为了留住客源,商家大都不会勉强消费者进行繁琐的实名制登记程序。另外,目前法律上也没有给商家授予核对消费者身份证件的权力,执行起来有难度。省连锁经营协会副会长何家信也表示,对于购物卡实名制管理办法,他也有一些困惑。&从管住公款消费、防腐的角度来说,实名制会有一定作用。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消费者而言,购买购物卡是很纯粹的个人消费行为,如果强制实名,可能并不符合实际。&
  学者建议
  明确监管主体加强执法力度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教授郑兰祥介绍说,购物卡一方面满足了消费的便利要求;但另一方面,其与行贿、受贿、逃税、避税等问题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记者了解到,上世纪末至本世纪初,国家多部门曾多次发出&禁卡令&。去年5月,财政部、商务部等七部委联合出台了《关于规范商业预付卡管理的意见》,一改此前的&严堵&口径,转而从规范市场的角度出发,将预付卡正式纳入支付管理。此次《办法》进一步细化,但对于监督检查部门,却一直没有明确。
  如何让购物卡实名制不沦为一纸空文?郑兰祥表示,首先需要明确执法部门。他介绍说,目前购物卡管理涉及税务、银行、工商、财政等多个部门,&监督检查部门没有明确,商家自然也没有顾忌。&他表示,这些部门职责规定过于笼统,亟需变多头管理为统一执法。另外,有关部门还要加强查处力度,对商家分级约束,加大商家违法成本。
  郑兰祥还表示,除了购卡实名制,相关部门要补充出台配套的售卡细则规范,不但购卡时要实名,对使用购物卡是否也可考虑实名?只有这样,才能追踪购卡单位的资金流向,防止&卡腐败&。 (郁宗菊、胡霞利)
            编辑:
     
版权声明:
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须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② 本网转载其他媒体稿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转载的作品内容涉及您的版权或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本网联系,本网将依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支付稿酬或作其他相应处理。
24小时新闻排行
安徽国内国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机没有实名制停机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