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细则

站内搜索:
您的位置:&&&&&&&&&
如何看待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
什么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创业板适当性管理制度针对个人投资者交易经验的不同,分别设置了不同的“准入”要求:(1)具有两年以上(含两年)交易经验的投资者申请参与创业板交易,需与证券公司现场签署《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揭示书》,两个交易日后开通交易权限;(2)未具备两年交易经验的投资者如申请参与创业板交易,在现场签署风险揭示书的同时,还应就其自愿承担市场风险抄录“特别声明”,五个交易日后才能开通交易权限。
创业板的适当性管理要求并不是一个简单的“门槛”概念,除对投资者申请开通创业板交易做出程序性安排,还对证券公司持续做好客户后续服务、风险教育和交易行为规范等提出要求。
适当性管理是保护投资者权益的必要制度
监管机构对创业板投资者进行适当性管理,既是出于创业板本身特殊性的需要,也是对国际经验的借鉴。
一、创业板要求投资者具有较强的风险认知和承受能力
作为一个全新的市场,创业板在投资风险方面出现了许多变化。一是创业板公司规模较小,以新技术和新模式为主,经营风险相对更高;二是创业板公司流通股本较少,股价的波动有可能更为频繁、幅度更大;三是创业板实行严格的退市规则,停牌方式与信息披露方式也较特殊。这些新情况的出现,要求投资者在投资创业板时必须具备较高的风险意识和投资技能,否则极易遭受不必要的损失,并可能会影响整个市场的稳定性。
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在海外成熟市场十分普遍
欧美国家的证券法一般依据资产量、年收入或投资经验等标准,将投资者分为不同的类别并进行适当性管理,主要表现有二:
一方面,依据这种投资者分类,法律要求证券公司在为普通投资者提供服务时应遵守更严格的行为准则,比如必须以书面形式提示风险等,避免盲目或轻率投资。
另一方面,根据市场的不同特点,法律对特定类型的投资者实行市场准入限制。日本东京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合作设立的TOKYO AIM创业板市场即是如此,由于该市场面向风险性更高的成长型企业,且实施特殊的监管规则,东京证券交易所为保护个人投资者的利益,特别规定了较高的准入门槛,仅允许净资产或金融资产在3亿日元以上,并有1年以上交易经验的投资者参与交易。
因此,各国实行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的目的都是相同的,即区别投资者的不同风险认知水平和承受能力,提供差异化的市场、产品与服务,并建立与此相适应的监管制度安排,尽可能地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交易经验对投资者的意义
证券投资是一项实践性非常强的活动,投资年限愈久,投资者的投资风格可能趋向成熟和稳健;年限愈短的,结果可能相反。因此,在长期投资中不断积累实际经验是极为重要的。现实状况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年,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接连进行了两次大规模的证券投资者问卷调查,分析表明,新股民在初入市时往往风险意识淡薄,盈利状况远不如老股民,盈利在50%以上的老股民数量是新股民数量的三倍,而新股民的亏损人数则为老股民的两倍多。该调查结论在实证数据上也获得了有力的支撑,依据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年深市投资者盈亏结构所做的研究,开户6年以上的老股民在盈利比重和盈利总额两个方面均占有明显的优势。创业板适当性管理制度对不同交易经验的投资者提出了不同的要求,正是基于上述考虑。
投资者应积极配合券商的适当性管理工作
对于希望参加创业板的投资者而言,此次出台的适当性管理规则更多的是一种程序上的要求,而非简单的限制,正常情况下投资者在签署风险揭示书或同时做出特别声明后即可开通创业板交易。因此,新规则的真正用意并非是要限制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权利,而是希望借这一要求使投资者能够真正理解创业板市场的特殊风险,审慎做出投资决策。
对于已有两年交易经验的投资者,必须亲自去证券公司营业部签署风险揭示书,这一程序也许比较麻烦,但现场签署的过程中,证券公司工作人员会当面向投资者讲解创业板有关基础知识、风险特征及交易注意事项,有助于投资者仔细阅读并真正理解风险揭示书,从而强化对创业板的风险认识,提醒自己理性投资。
对于不到两年交易经验的投资者,更应充分认识创业板的特殊风险,在现场签署风险揭示书并进行特别声明之前,建议主动评估一下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谨慎入市。最好的方式是先积累一定的证券投资经验,具备必要的风险意识和投资技能之后再投资创业板。
此外,在办理相关申请程序时,投资者应向证券公司提供真实信息,以便后者进行客户评估分类与适当性管理,更好地帮助投资者参与创业板。适当性管理要求并不是只针对投资者开通创业板交易,而是一个持续性的要求。证券公司会采取多种有效方式和途径,对投资者进行持续性的风险教育和提示,并监督和规范客户的交易行为。因此,在这里也提醒投资者一定要理性、合法、合规参与创业板交易。投资者如收到证券公司对其不当交易行为的警示,应当及时纠正,积极配合证券公司的相关规范措施,防范违法违规风险。
总之,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并非绝对的投资限制,而是切实的利益保障;更不是简单的“走过场”程序,而是必要的风险揭示与准备机制。此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对于投资者以及整个证券市场均具有积极的意义。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有序引导客户开通创业板交易&&  8月13日,创业板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会议在深圳召开。会议提出,为促进创业板平稳推出,各证券公司应全力以赴推进这项工作,切实把握好工作节奏,有序引导客户分期分批办理开通创业板交易。  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沟通交流投资者适当性管理7月15日启动以来的实施情况,明确相关工作安排与技术要求,进一步有效推进这一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来自101家已开展经纪业务的证券公司负责人、信息技术部门负责人以及有关监管部门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目前,创业板首批企业发行申报材料正在审核之中。投资者在充分了解创业板特点和风险的基础上,如确定参与创业板市场的新股申购或交易,需要现场签署风险揭示书,根据情况不同需经2-5个工作日后完成开通手续。因此,有意参与创业板新股申购或交易的投资者应尽早到营业部办理手续,以免影响自身投资计划安排。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工作对于提升证券公司的客户服务与管理水平、加强客户分类管理、强化客户交易行为管理和风险控制具有重要意义。会议还指出,为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防范风险、促进创业板平稳推出,各证券公司在全力以赴推进这项工作的同时,也要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防止未经办理开通手续的投资者参与创业板新股申购和交易活动。
中证网声明: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与作品作者联合声明,任何组织未经中国证券报、中证网以及作者书面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凡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证券报?中证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更好服务读者、传递信息之需,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本网亦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持异议者应与原出处单位主张权利。
? ( 01:40)
? ( 22:58)
? ( 20:36)
? ( 10:17)
? ( 10:15)
? ( 23:35)
? ( 20:08)
? ( 20:08)
? ( 20:07)
? ( 20:07)
中国证券报社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京ICP证010042号Copyright
China Securities Journal. All Rights Reserved: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实施办法》规定,具有两年以上(含两年)交易经验的自然人投资者可以申请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交易经验的具体起算时点,为投资者本人名下的账户在上海或深圳证券交易所发生首笔股票交易之日。对于具有两年以上交易经验的投资者,证券公司应当在营业场所现场与其书面签署《创业板市场投资风险揭示书》,并要求投资者抄录一段声明。证券公司经办人员应见证投资者签署并签字确认。风险揭示书签署两个交易日后,经证券公司完成相关核查程序,可为投资者开通创业板市场交易。  建立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制度的目的并不是要限制某一类投资者投资于创业板企业的权利,而是希望通过适当的程序和要求,使投资者能够真正理解创业板市场的风险,审慎做出投资决策,从而达到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的目的。具有一定交易经验的投资者,其对市场风险的认知程度总体上会高于新入市的投资者。特别是从2007年以来,证券市场经历了一轮比较完整的市场周期,经历过此轮周期的投资者大多数具有或即将具有两年以上投资经验,对市场风险有较为深刻的感受,其相关投资决策会相对审慎。风险,给您充分提示了!再巨亏、深套,是您对“股市有风险、入市须谨慎”理解不够了!... 活该了!
历史上的今天: Jun 9, 2009 Jun 9, 2009
引用地址:
Subscribe to feed深交所《关于做好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适当性管理工作的通知》
新闻来源:&&
作者:私人财富管理总部&&
15:28:54&&
尊敬的投资者:&&&&&&&&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日发布的《关于做好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适当性管理工作的通知(深证会【2016】24号)》要求,参与创业板公司可转债申购、交易、转股的投资者,应当符合创业板市场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要求。投资者如需参与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的申购、交易、转股,请提前开通创业板交易权限。&&&&&&&&特此告知!附件:《关于做好创业板上市公司可转换公司债券适当性管理工作的通知》
阅读本报告的用户还阅读了
研究报告阅读排行榜
电话: 9-&&兴网备案/许可证编号: │闽ICP备号
兴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联系邮箱:
本网站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使用前务请核实,风险自负!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投资者适当性管理规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