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平安港险预约的买香港保险理赔难怎么办?

&>& 您现在的位置:
购买香港保险的一些步骤
来源:保了么
作者:丽婷
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在你购买香港保险之前,首先需要了解不同的香港保险公司的产品,然后选择一款最适合自己的香港保险进行购买。然后要和香港保险公司预约好时间,因为香港的法定节假日和周日都不能进行投保。另外要记得填好预约的表格。
签单的时候需要准备资料齐全,其中包括身份证正本、通行证正本,夫妻购买的话需要携带结婚证。如果是给孩子购买香港保险,则需要携带小孩的户口本、生存证明&。
在香港开户银行需要的资料
首先需要以持有人为名的账单,而且需是三个月以内的账单。还必须是水/电/瓦斯/电话/信用卡/政府机关任一账单或由派出所开立的居住证明。购买香港保险第一次缴保费可以刷银联卡或者申请自动扣款,也可以缴现金,最好已经兑换成美元或者港币。关于之后的保费缴纳,保险公司会把一个指定的账户给投保人,投保人可以将钱打入该账户。香港保险公司会把支票寄到投保人的地址。
香港保险公司为了确定客户保单的销售和签约流程在香港进行,香港保险公司的工作人员会在验证中心做视频和录音的验证。另外,去香港购买保险还要办理好港澳通行证才能过境。
温馨提示:建议在淘宝上购买一张能在香港使用的电话卡,或者开通电话卡的国际漫游。
本文来源:收入不高,你就别买香港保险了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越女读财 于
12:05 编辑
62f620 (1).jpg (57.56 KB, 下载次数: 1)
12:04 上传
越女最近请了专业人士来群里来介绍香港保险,有兴趣全面了解的小伙伴,可以直接空降公众号,有全文实录。
下面这一篇呢,主要是粗略介绍一下,越女个人对香港保险的认识。
首先说说优点吧,主要是性价比很高。
同样的保额下,香港保险理赔条件更宽松,保障的范围也更广,服务也更专业、规范一些。
买香港保险,感觉“受骗”的机率,要远远小于内地。
除了保障方面的优势外,香港保险以分红储蓄型保险为主,因为面向全球投资,理财经验也丰富,所以分红比内地高得多。
长期积累下来,几十年的复利很惊人。
不过,越女和两地的从业人士都聊过,觉得香港保险,也有它的缺点,并不是适合所有人。
比如说,香港储蓄型保险的佣金很高,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果你自己会理财,没必要为了这份分红,专门去买香港保险。
而且,储蓄型保险一年保费几万元,不是一般家庭能负担得起的。
(当然一年几千元的也有,但香港朋友吐槽,千里迢迢到香港买一份几千元的保险,不觉得对不起路费么…)
另外就是汇率风险了。
因为香港保险大部分是以港元或者美元来结算的,一投就是几十年,有贬值风险。
不过这一点需要辩证的来看,有的人买香港保险,专门就是为了合理配置美元资产。
再有就是你如果不住在香港周边的话,赔付也不太方便。
最后一点是缺点还是优点,就见仁见智了:
香港的保险业很发达,所以调查能力也很强,隐瞒病史之类的事情,很容易被发现。
所以综合来看,越女建议大家:
收入不高、没买过保险的人,还是先用比较少的钱,在内地买几份基础的、消费型的保险,做个基础配置。等经济基础上来了,家底厚了,再考虑去香港买大额的保单。
主要是看中它的保障范围广、赔付条件宽松,还有就是可以趁机配置一些美元资产。
尤其适合有钱人避税、合理转移财产等等。
而香港保险推销人员所重点推介的分红高、保额持续增长、过多少年翻几番之类的话术,你就且听且不听吧....
{越女读财}微信公众号:ynducai
欢迎关注,一个金融、媒体各种经验掺杂的,复杂的人。
在线时间 小时
财友都在说
收入不高还是去香港买的保险 就是因为不高 才更应该让钱花在有价值的地方 越女都说在内地买很容易上当 没买过保险的还在内地买 不是很容易被骗。。。
在线时间 小时
财友都在说
现在去香港是分分钟的事吧,机票也很便宜。众所周知香港保险比内地强,你想隐瞒病史在大陆就行得通?楼主是卖内地保险的所以这么说吧
在线时间 小时
财友都在说
现在去香港是分分钟的事吧,机票也很便宜。众所周知香港保险比内地强,你想隐瞒病史在大陆就行得通?楼主是 ...
请问强在哪?说出来一起探讨一下哈。
在线时间 小时
财友都在说
现在去香港是分分钟的事吧,机票也很便宜。众所周知香港保险比内地强,你想隐瞒病史在大陆就行得通?楼主是 ...
我想买香港的消费型保险 请指一条能让我申请到香港特区护照的路 我必有重谢 可以把楼上的彭老师嫁给你
在线时间 小时
香港的保险业很发达,所以调查能力也很强,隐瞒病史之类的事情,很容易被发现。
买香港保险,感觉“受骗”的机率,要远远小于内地。
这两段放在一起,有很强烈的违和感。
想要隐瞒病史,然后又说买内地保险受骗的机率远远高于买港险。
隐瞒病史,这个首先就违规了。
买香港保险,感觉“受骗”的机率,要远远小于内地这句,感觉作者充满了对保险业的不屑,然而又要通过这里来做点业务,于是就先踩一踩吧。
躺枪的内地保险业,横竖活不了啊。
本帖评分记录铜钱
总评分:&铜钱 + 3&
在线时间 小时
香港的保险业很发达,所以调查能力也很强,隐瞒病史之类的事情,很容易被发现。
买香港保险,感觉“受骗” ...
第一,我不卖保险。
第二,这句话之前,我也说了,是好处是坏处,见仁见智,我不做任何评判。
第三,不要断章取义。
在线时间 小时
第一,我不卖保险。
第二,这句话之前,我也说了,是好处是坏处,见仁见智,我不做任何评判。
楼主普及保险知识功不可没,不过大家探讨,对就对,不对就不对,这没有什么的。
只要你认为正确的,就做吧。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白落 于
23:38 编辑
白落磨叽下:年收入30万,甚至应该说在50万以下,木有大额外币消费需求,木有长期外币汇率对冲需求,香港保单,能不买就不买。
香港保险素来以保障范围广,产品费率低,理赔松的姿态优越于大陆保险。
理赔松这事,白落一直认为是个“傻白甜”的事情,诚然如大陆保险公司,企业以利润为导向,难道大陆公司就变成周扒皮,香港公司就变成散财童子了?
保障范围广这事,以前是,现在未必是,前些年大陆的产品连轻症都没有,现在都是标配了,甚至目前几家公司的轻症豁免可能还优于港险。
价格低,这个现状依然是,整体上,港险的长期险保单定价要低于大陆,或者说,保单回报率高于大陆,差不多高2%-3%吧。
但是,为什么白落要说开头那句话?因为到香港去的,基本上都是买美元保单,对比普通人来说,美元就是纸,印着美国人的纸,不是印着毛爷爷的,当我们拿到一堆美元,我们是要把美元卖掉,再去买人民币的,这就叫汇,
资产配置,这个词一听就好高大上,但是有个听上去更高大上大词叫货币配置,不同的货币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购买力,对于大资产的人来说,可以通过不同的货币配置不同资源,以保持整体财富的稳定性,大资产的人更加缺乏财富的安全感,也许是对国内政治经济环境缺乏信心,不少人选择移民,选择转移资产。
对于基本上不出国,甚至为一套房子要打工一辈子的人来说,配置外币,有可能获得更高的预期利益,但是也有可能竹篮打水。
近两年,美国经济复苏,美元强势增值,白落从14年底就开始换美元,也在朋友圈呼吁了两声,但是苦于家底太少,5万一年的额度,天花板都没碰到。今年一年看来,小涨了点。
那为啥白落木有买港险,因为我不具备条件,而且保险产品资金周期过长,长期汇率很难把控,现状我们用人6.5软妹子换1美刀,甚至明年可能用7软妹子换1美刀,但是如果30年,或者50年,我们1美刀只能换回5软妹子,甚至4软妹子呢?
汇率,大国博弈,吾等升斗小民难以揣测,难窥天机。
从亚投行,再到习大大欧洲行,人民交易市场的建立,人民币到目前都木有长期贬值的基础。
国内也有回报率5%,6%的保险产品,不用舍近求远,再给投资增加一个不确定汇率风险。
PS:都快忘了,之前貌似开了香港保险的帖子,写个开头回家就太监了,这算补上去吧。
补上一句:港险,年交保费3万刀以上的,我拉皮条……其他的,如果想搭这趟美元顺风车,整整其他美元资产吧……
在线时间 小时
本帖最后由 白落 于
23:27 编辑
前两天看到个新闻,港险销售火爆,中国人寿香港分公司不甘寂寞,在街头发传单,几小时发出了几张,在大陆如此牛B的国寿,在香港也鲜有人问津,有点惨淡感……另一家国有保险太平虽然早前就“移居香港”,但是目前仍未挤进主流公司……
我在坏坏的想:香港国寿是否发的产品也是那个啥宁,那个啥鑫,那个啥福寿什么的……哈哈
Copyright &
(/)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免责声明: 本网不承担任何由内容提供商提供的信息所引起的争议和法律责任
Powered by港险高保障暗藏风险莫忽视|保险|保费_凤凰资讯
港险高保障暗藏风险莫忽视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既然港险这么好,我们都该去买?然而实际购买和理赔却没这么简单。保险专家特别提醒,不要轻易被港险的低保费和高保障诱惑,背后的风险不可忽视。
原标题:港险高保障暗藏风险莫忽视  因保费低、保障范围广,不少人选择赴港购买保险。 /CFP孙子清 实习生 施雯婷自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8月11日起完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中间价将参考上日银行间外汇市场收盘汇率后,8月11日至13日,短短三天内人民币兑美元急贬4.66%。不少精明的市民开始思考:如果人民币贬值,我去香港买以美元标注的保险,是不是保单价值更高、更划算?专家提醒,千万不要忽视其中的风险隐患。“赴港购险”蔚然成风虽然近段日子以来赴港购物的热潮已经不如往日,但是一旦前往香港,大量采购对不少内地市民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一件事儿。而保险也在采购名单之中。上个月去香港旅游的王女士就成为了一名港险消费者。她在香港选择了一家英国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保额100万港元,需连续缴纳保费20年,实际保单标注以美元计算。“人民币贬值之后,我的保险实际价值反而提高,我觉得我‘赚到’了。而且相比在内地买重疾险,我认为香港的保险能够覆盖全球医疗资源,而且保单涵盖了接近70种重大疾病,性价比颇高。”王女士如此表示。根据香港保险业监理处的数据显示,2015年一季度香港保险业毛保费总额为948亿港元,同比增长16.1%。其中内地访客保单新保费为68亿港元,占香港一季度个人业务的总新造保单保费(364亿港元)的18.7%,以5个百分点之差追平2014年全年内地访客业绩。事实上,大家将目光放到港险上不仅仅是在人民币贬值之时,在人民币升值时同样有人认为,人民币购买力上升了,赴港买保险所花的人民币更少也是“赚到了”。看中“保费低、覆盖广”国内保险公司和险种已是颇多,为何大量消费者买港险的意愿却逐年高涨?这恐怕与港险的保障范围和保费都不无关系。据了解,内地访客新造保单保费占全港个人业务总新造保单的比例,一直处于上升趋势。保费方面,购买相似险种,在港投保一般比内地便宜三分之一,甚至一半。业内人士解释称:“这和香港人平均寿命较长,生病少、整体出险概率比较低有关,因此他们的保险产品费率也会更低。”一般而言,保费低自然保额也不会太高。而吸引消费者的是,虽然港险相对在内地购险保费降低了,但是保额却并不少甚至还要优于内地险。除了保额大、保费低之外,香港保险的保障范围更大、选择更多也同样具有不小的诱惑。以文中王女士购买的重大疾病险为例,保障疾病种类就接近70种。一般来说,香港保险产品保障56至100种重大疾病,同时预先给付18种疾病,而内地保险产品保障40余种严重疾病并预先给付10种疾病。此外,内地险和港险对重大疾病的认定也有不同,一般来说内地的认定更为严格。以帕金森疾病为例,内地要求达到“完全丧失自主生活能力”,而港险则将“失去独立生活能力”与“帕金森”分属不同项目列出。多重风险不容小觑既然港险这么好,我们都该去买?然而实际购买和理赔却没这么简单。保险专家特别提醒,不要轻易被港险的低保费和高保障诱惑,背后的风险不可忽视。因为人民币贬值有人将主意打到港险头上,希望通过靠以港元或美元标明的保单来维持其价值。然而,汇率的变动却具有两面性,既能让你的保单升值同样又可以让其贬值。由于汇率难以预测的特性,这有可能成为港险最突出的风险之一。有经验的消费者都应知晓保险收益受汇率影响颇深,加之港元与美元采用联系汇率直接挂钩,买港险必须使用港元或美元,赔付时也采用港元或美元的货币形式。以这两天的汇率走势来看,瞄准贬值“机遇”的人可能就要吃亏了。8月20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3915,较前一交易日上涨48个基点。有消息称,美元加息步伐可能会放缓,受此影响美元震荡下跌,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预期受其影响继续上涨。仅仅在10日之内,人民币汇率就出现了下跌之后的反弹,可见汇率风险对港险的影响会有多大。值得注意的是,港险的风险还远不止于此。根据香港保险相关法律规定,香港保险代理人所授权的业务经营范围为香港本地,因此办理投保手续时,必须在香港本地进行。也就是说,非香港居民投保必须赴港亲自办理相关手续。如果市民不了解这些相关法律规定,极有可能在遇到内地推销香港保险产品时,直接在内地填写保单、交付保费,经由第三方携带至港签发保单。此类情况被称之为“地下保单”,且在内地或港都不受法律保护,因此也成为投资者购买港险时的隐形风险。同样的,一旦出险理赔也必须要到香港本地进行办理。这样一来,不难发现,即使在购买保险时能够省下一笔支出,赴港旅费也会在无形中增加成本。具体到医疗保险上,不少港险都指定了就医地点必须为三甲医院,这其实也对一些生活在小城镇上的港险消费者带来了困难,加大了理赔难度。专家指出,香港保险的投资模式、法律政策等都与内地不同,内地人购买港险需充分认识到港险高收益背后的风险隐患,更不建议一般投资者盲目跟风。事实上,如今我们身边的保险公司也正在对自家的重疾险产品进行升级,不少产品保障疾病种类已经达到了50种左右。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780245
播放数:1081245
播放数:761320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港险在线预约买香港保险是骗人的吗_百度知道
港险在线预约买香港保险是骗人的吗
港险在线预约买香港保险是骗人的吗
提问者采纳
不是吧,我也是在港险在线预约去的香港啊,也是带我去保险公司签单的,签的单也是受香港的法律保护的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近年来国内对于香港保险的需求持续上升,香港保险业监理处官网公布数据,香港保险业在2015年上半年向内地访客所发出的保单,新保单保费为139亿港元,占2015年上半年个人业务的总新保单保费(685亿港元)的20.2%。  根据香港当地法规:大陆人士投保港险,必须本人到香港保险公司签署保单。而内地保监会也明确表示,香港的保险公司在内地销售保险产品,属于违法行为。这样的现状催生出了许多所谓的理财公司,他们既无香港方面颁发的相关资质,又没有内地保监会的授权,却在国内非法开展香港保险业务。  在内地保监会的强调下,曾经猖獗一时的“地下保单”(由黑中介将客户资料与保费带至香港代为签约)的做法渐渐淡出大家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借助内地理财公司等名义来混淆视听,偷换概念。  这些所谓的”理财公司“将带消费者赴港与当地保险中介或代理商签约。虽然消费者最终是与一家有资质的公司或代理人签约,但内地无证理财公司在其中必定违规收取了佣金。一旦被查处,保单将直接作废。也就是说,通过任何内地理财公司购买的保险,流程上是无效的,消费者的权益难以得到保障。  保监会提示消费者,从这些不合规渠道投保存在三大风险:一是不受内地法律保护,万一发生纠纷,消费者只能赴港或在境外进行维权、诉讼;二是后续服务不便,消费者办理续期缴费、申请理赔等事宜都必须亲自到相关办理;三是良莠难分,消费者极有可能被一些非法营销人员误导,更有可能买到假保单,导致自身利益严重受损。  港险虽好,可大陆人士投保时,一定要明辨投保陷阱,选择合法的投保渠道。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香港保险理赔难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