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锐风电新世家族战略升级级,更加看好这只股

整装再出发 看看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怎么说!
&&来源:复材在线&&作者:复材在线&&浏览次数:856
作为国内新能源行业的先行者,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锐风电”)是中国第一家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适应全球不同风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大型陆地、海上和潮间带风电机组的专业化高新技...
作为国内新能源行业的先行者,华锐风电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锐风电&)是中国第一家自主开发、设计、制造和销售适应全球不同风资源和环境条件的大型陆地、海上和潮间带风电机组的专业化高新技术企业。多年来,华锐风电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在国内风电设备制造领域,成为首家开发出适应全球各种风资源条件和环境条件的1.5兆瓦、3兆瓦系列化风电机组的风机制造商,并形成了完善的兆瓦级风电机组国产化配套产业链。这一举措,有力地推动了我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并成功让华锐风电一举成为中国风电整机制造商中排名第一的企业。
不过,随着我国风电行业的整体低迷,快速扩张的华锐风电近几年的发展也遇到了不小的障碍。为了渡过企业发展难关,华锐风电积极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应对。2015年,华锐风电顺利完成董事会换届,并组建了全新的领导班子。随后,在连续两年亏损后,华锐风电首次实现扭亏为盈,紧接着股票撤销退市风险警示,顺利摘星脱帽。诸多重磅利好消息,让资本对华锐风电有了新的认识。而对整个风电制造行业而言,经历过浴血重生,整装再出发的华锐风电下一步会打出怎样的一手&底牌&,无疑是大家最关心的话题。对此,小编所在的《电力系统装备》记者对华锐风电高级副总裁金宝年进行了一次面对面的采访,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参考。
技术是企业发展的核心
《电力装备》:企业发展会经历高峰和低谷。华锐风电曾经达到很巅峰的状态,今后能不能重回巅峰地位?此外,华锐风电一直非常重视的自主研发领域,现在有什么样新的调整?
金宝年:我认为企业发展需要有个过程,从2005年公司刚成立到现在,中间有一些波折也很正常。从今年1月份新的投资商、新的管理层进驻以来,华锐风电已经开始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新的管理层很重视公司的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重塑华锐力臻卓越。
技术肯定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华锐风电已经拥有了数百项技术专利,其中包括几十项发明专利,这在中国风电企业中也是位列前茅的。未来,我们会继续拓展新的技术,进行新的机型开发。我们的研发战略还是陆上与海上两个方面齐头并进。
海上是风电发展的下一步趋势。国家原来规划到2015年海上风电装机达到500万千瓦。从现在看有些滞缓,但我相信,未来海上风电肯定要大发展。对于华锐风电现在需要做的:一是如何对陆上风机进行全面技术提升;二是如何应对海上风电即将出现的一个高峰期。这就要求我们在海上风电领域要有足够的技术储备,要从技术方面走在前面。
《电力装备》:陆上风机发展从技术方面看有没有什么趋势?
金宝年:从首次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1.5兆瓦风机,一直到中国首台3兆瓦、5兆瓦及6兆瓦风电机组的研发和生产,华锐风电始终走在中国风电制造企业的前列。当前我国风电开发所面对的问题是,随着前阶段的大规模开发,陆上优质风资源越来越少。这就要求风机制造企业必须考虑如何通过技术手段帮助业主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另外,也要通过一些新技术来降低成本。这包括降低风机的制造成本和业主的运维成本。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新技术,既提高风机的发电量,又降低成本,提升运行稳定性。
除此之外,这几年大家都在考虑如何把信息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应用到风机开发过程中,应用在运维过程中。我认为这也是个趋势,对提升发电量、降成本也会起到很大作用。风电的智能化、信息化简单来讲就是风电场各类信息的自动采集、控制策略的差异化与精细化以及各类智能平台的综合运用。风电场不像传统火电厂那样设备集中,风电场的主设备很分散,如果能够把智能化、信息化的技术应用在这些分散的个体上,不仅可以大幅提升发电量,我相信对整个运维成本的降低也能产生明显的效果。所以华锐也在积极开展这方面的研究。我相信大家都已认识到这件事情的重要性。
《电力装备》:看得出来,华锐风电依然非常重视研发这个领域,你能够透露,目前企业的研发团队整体架构及现状是什么吗?
金宝年:华锐风电的研发架构自公司2005年成立即开始搭建,并一直在不断完善。我们走的是引进先进技术&&消化吸收&&再自主创新这样的研发之路。中国的高铁、核电等很多产业也都是这么走过来的。我们从年开始进行技术引进,随后研发团队开始消化国外技术,到现在我们已完全自主开发了2兆瓦、3兆瓦、5兆瓦、6兆瓦风机。这些新机型的开发,容量提升是一个方面,同时我们的每个机型都进行了系列化开发。因为中国的风资源与国外相比区别很大,东南西北地域太广阔了,风资源差异很大而且低温、常温、陆上、海上都要考虑。在这一系列的产品开发过程中,我们建立起了自己的高水平研发团队,涉及空气动力学、载荷分析、工程力学、电气系统、控制及软件等专业。虽然这两年企业整体运行情况不是很好,但我们的这个研发团队一直保持完整,现在也有将近200人。因此,可以讲,华锐风电的技术竞争力仍在。今年我们会推出一到两款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机型。
运维是件双赢的事情
《电力装备》:经过近10年的发展,中国本土风机制造企业已经崛起,外资企业所占份额越来越小,你觉得这个现象是怎么造成的?
金宝年:我们刚开始做这个行业的时候,风机的价格确实很高。但随着中国自主风电品牌的发展,价格就逐步降下来了。国内风机厂商相对来说交流起来很方便,服务也相对及时。作为一个生命周期长达20年的产品,成本、服务对业主而言都是非常关键的问题。另外,经过这几年发展,国内的风机制造企业都拥有了一定的独立开发能力,如果在制造过程中把质量控制好,再经过几年我相信我们的风电产品与外企相比就没有差别了。
《电力装备》:确实,现在的业主对运维问题都非常关心。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风机到了质保期,现在开发商业主有很多争议,你怎么看待这个问题?
金宝年:我认为这也是产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必经阶段。这里有两方面问题:第一,这几年中国风电产业的快速发展中,国内风电设备厂商的产品或多或少都存在着一些质量问题需要去解决。第二,&弃风限电&影响了业主的投资收益。这其中东北、内蒙、西北等地的限电情况较多,南方负荷区要好很多。总体来看,这个问题的顺利解决是一个双赢的事情。毕竟业主也需要风机制造商来提供风机的后续技术服务。所以,我想逐渐大家都会积极地去解决这些争议。
《电力装备》:华锐风机一般的质保期有多长?
金宝年:两年、三年,最多是五年,现在有不少是五年。
《电力装备》:那么,风机质保期究竟需不需要有一个行业准则呢?
金宝年:机械行业的质保期一般是两年。国外风机厂商的质保期一般也是两年。中国的风电产业发展起步晚,业主对国产风机的质量有一些担心,所以提出更长的质保期要求。但实际上,对风机制造企业而言,五年和两年都是没有什么关系的。因为两年质保期的费用跟五年一定是不一样的。
但从行业角度而言,我认为还是应该有一些规范,比如陆上风机是两年,海上风机是五年。今年9月份,我们东海大桥这个项目就到了五年质保期,因为项目运营比较好。到目前为止,我们前期交流都没有什么问题,基本可以顺利出保。
《电力装备》:如果业主不出质保,资金拿不回来对制造商是不是影响很大?
金宝年:影响是很大。一方面,质保金不能回收,通常质保金是风机价格的10%。另一方面,风机制造企业还要继续负责运维,投入人力、物力。举个例子,一个10万千瓦的项目,质保金大概有四千多万元,而一年的运维费用也需要几百万元。因此,对华锐来说,我们的负担很大。因为我们的装机量很大,有9000多台的风机在运行。
《电力装备》:这是不是也意味着,对华锐风电而言,运维市场也会很大?我看到公司对此提出了很大期望,希望把这个做成一个业务亮点。
金宝年:大家都觉得运维市场很大。但从全球范围看,中国有中国的特色,国外有国外的特色。国外风电产业已经形成的产业模式,运维都找第三方公司,市场很讲究诚信也很规范。但中国目前还不是这样的一种状态,很多业主都在考虑自己运维,但未来肯定会专业化分工。
对华锐而言,以前的运维都是属于质保期的运维。从去年开始,随着我们的风机开始出质保,我们也开始着眼于这一领域,并组建了专业化的运维团队。
&两海战略&坚定不移
《电力装备》:中国的海上风电发展可谓是举步维艰,你觉得主要问题是电价吗?
金宝年:当然也有其他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电价,因为这直接影响风电开发商的投资收益。我们在江苏盐城中标了一个60万千瓦的海上风电项目,2010年就进行了招标,但到现在也没开工建设,当时的招标电价七毛多。而另外一个典型项目,欧洲以外全球第一个海上风电场、中国第一个国家海上风电示范工程&&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的电价是九毛钱以上,整个项目运转比较好。海上风电建设成本高,运行维护费用受海浪、风况的影响也比陆上风电高很多。
《电力装备》:作为海上风电的先行者,华锐风电在这方面哪些准备?
金宝年:华锐风电从2007年就开始筹备进入海上风电领域,2010年,华锐风电就确立了&两海战略&,即加大力度进军海上风场和海外市场,2010年1月,国家能源局正式把国家能源海上风电技术装备研发中心放在了华锐风电。所以说我们很早就在做海上风电产业的发展布局。中国第一个海上风电&&东海大桥海上风电示范项目,由华锐风电提供34台3兆瓦风电机组,2010年全部并网发电并通过240小时考核,目前已运行将近五年。我们的第一台5兆瓦样机2011年在东海大桥海上风电场装机运行,目前已运行三年多。我们的6兆瓦样机2012年已在江苏射阳装机运行。我们为龙源如东潮间带风电场提供的19台3兆瓦风机也已运行三年多了,最近凭借着我们3兆瓦风机的稳定表现,还得到了龙源业主好评。同时,针对中国沿海风资源情况,包括渤海湾、山东沿海、江苏沿海、上海以及福建沿海的海上风电特点,我们都已有应对的技术解决方案。
所以说,虽然现在海上风电发展要滞缓一些,但我们的前期准备工作都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已经建立起了一整套的研发、运维体系。
《电力装备》:那么在出口方面呢?国家&一带一路&的政策对华锐风电会有什么影响?
金宝年:我们一直非常重视海外市场的稳步拓展,目前,华锐风电的1.5兆瓦、3兆瓦风机已出口到土耳其、意大利、瑞典、巴西、南非等国家。国家的&一带一路&政策将会进一步推进华锐风电的海外市场业务。
根据相关统计数据,截至2014年底,华锐风电海上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了17万千瓦,占国内海上总装机容量的25.8%,排名第一;海外出口容量累计达38.1万千瓦,占国内总出口容量的21.8%,排名第二。我相信,作为国内风电市场的推动者,拥有雄厚技术优势和经验积累的华锐风电,一定可以重返市场前列。
搜索其他新闻  曾经风光无限的华锐风电 (601558.SH)再陷风波之中。  近日,华锐风电公告称,收到证监会 《立案调查通知书》,这已是华锐风电在不到一年内,第二次遭到证监会立案调查,2013年5月,华锐风电就曾经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盛极而衰,日,头顶“中国最大的风电企业”光环的华锐风电,以90元的A股主板最高发行价高调上市。但仅过了一年时间,其净利润就暴跌50%,一年后,净利润更是暴跌近200%,而今已面临连亏两年、戴帽ST的窘境。  短短两年间,华锐风电在中国的资本市场上演了一场触目惊心的过山车游戏。截至1月24日收盘,华锐风电股价已跌至3.70元/股,与上市之初的股价相比,跌幅高达约83%,总市值已由当初的904.59亿元缩水至148.75亿元,市值蒸发约755.84亿元。  华锐风电是如何跌下神坛的?  二度调查  尉文渊和阚治东等人的投资机构五年获得了超过500倍的回报,而进入不到三年的新天域资本在2011年退出时也获得了180倍的回报。  据记者了解,华锐风电此次被证监会再次立案调查可能还与之前的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虚增利润有关。  日,华锐风电公告称,经自查发现,2011年度财务报表的有关账务处理存在会计差错。这些差错涵盖所有者权益、营业收入、营业成本以及净利润四个方面,其中净利润差异比例超20%,会计差错导致的差异为-1.68亿元。  这随即在业内引起轩然大波,一路下跌的股价,惨淡的业绩 ,爆出的虚增利润,让投资者愤怒不已,一些人开始联合起来希望通过证券维权来挽回损失。  在之后的5月29日,华锐风电再次公告称,公司于当天收到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书》。因涉嫌违反证券法律法规,证监会决定对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对于被证监会调查之事,记者致电华锐风电副董事长陶刚 ,他让记者以邮件形式发采访提纲给一位负责媒体的主管,但到截稿时为止,记者尚未收到回复。  雪上加霜的是,华锐风电的现金流也遭遇压力。公开资料显示,日,华锐风电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2.75亿元 , 比去年同期减少191.28%,而其存货则高达92.50亿元。有业内人士估算,以2013年其前三季度20.15亿元的营业收入计算,该公司完全消化完库存可能至少需要三年时间。  从当年的风光上市到如今的深陷泥潭,华锐风电的惊天巨变在A股市场上并不多见。有业界人士认为,从种种迹象来看,华锐风电是一个涉嫌“包装上市、圈钱套现”的公司,当初的资本方赚了个盆满钵满,但却让中小股民遭受巨亏。  在华锐风电上市前,保荐机构安信证券在路演现场发放的研究报告中表述:“预测公司2010年至2012年每股收益分别是2.82元、3.81元和4.92元。按照预测报告的估值区间中值101元/股,华锐风电此次IPO的募资总额将达到106.151亿元。”随后,华锐风电以90元/股超高价发行上市,对应48倍左右的发行市盈率,募集资金达94.59亿元。  不过,事与愿违。上市之后该公司的业绩便一路下跌不已,2011年上市当年,净利润即下降50%,2012年巨亏5.83亿元,2013年业界预计亏损扩大至7亿元以上。这与上市之前的业绩形成了强烈对比,2008年至2010年,该公司净利润同比分别增长396.93%、200.16%和50.87%,年度净利润最高达28.56亿元。  华锐风电被指“圈钱”主要指当年在其背后的众多PE/VC轻松获得数百倍的收益而全身退出。其中尉文渊和阚治东等人的投资机构五年获得了超过500倍的回报,而进入不到三年的新天域资本在2011年退出时也获得了180倍的回报。  而在众多原始投资人套现退出后,其公司业绩便一泻千里。一位投资者表示,上市第一年公司便虚报利润高达1.68亿元,那之前公司的业绩是否也存在问题值得怀疑,“另外保荐机构安信证券也有过度夸大公司价值的嫌疑”。  在华锐风电股价一路下跌的时候,其市场份额也随之缩水。一位曾与华锐风电有过业务往来的人士表示,“如果2011年、2012年华锐风电业绩下降是风电行业不景气所致,但2013年下半年,风电复苏明显,众多风电企业都开始扩张产能和市场,其中华锐风电的最大竞争对手金风科技的市场占有率从2012年的19.5%上升到了22.4%,但华锐风电的市场份额却继续缩水,在2013年已跌到5.3%左右,从当年的排名第一下滑到第七,已经退出了第一阵营。”  积重难返  上市之后的2011年,国家对风电的发展过热有些担忧,政策趋于收紧,而华锐风电在韩俊良的带领下又做出了一系列的错误投资,最终导致业绩在一年之内大起大落。  早在2013年上半年,华锐风电便迈入了多事之秋,多位管理层因为糟糕的业绩而辞职。  日,华锐风电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收到董事长韩俊良的书面辞职书,同时辞去除公司董事以外的兼任公司及各子公司的其他职务,公司董事会已选举尉文渊担任公司董事长,不过仅两个月后,临危受命的尉文渊也再次辞职。  可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华锐风电当年的崛起与创始人韩俊良密不可分,这位被称为风电狂人的管理者当年一手把华锐风电带入了辉煌,但后来也使它深陷泥潭。  一位华锐风电曾经的客户表示,当年华锐风电从如云的对手中杀出一条血路,完全因为韩俊良的个人能力和对行业的前瞻性判断。在2005年,华锐风电刚成立之时,国内主流机型为750KW,当时国内第一的金风科技还在研发兆瓦机型,而韩俊良则通过引进技术,推出了我国第一款1.5MW的机型,由此超越了金风科技等竞争对手,获得了五大发电集团的大量订单,完成了火箭速度的增长,到2009年完成了140亿元的营收,这一年,华锐风电成为中国第一、全球第三的企业。  “在上市之前的那几年,华锐风电的战略先人一步,而且整个风电行业的环境很好,都处在增长的阶段,因此华锐风电当时的业绩是出奇的好,但上市之后的2011年,国家对风电的发展过热有些担忧,政策趋于收紧,而华锐风电在韩俊良的带领下又做出了一系列的错误投资,最终导致业绩在一年之内大起大落。”上述人士表示。  曾在华锐风电工作过的人士则向记者表示,他并不认同华锐风电圈钱的说法,他认为华锐风电走到今天的地步,完全是战略失误造成的。他表示,在2011年刚上市之时,因有业绩方面的压力,该公司便开始大规模扩张,在云南、黑龙江、福建、宁夏、青海等地方,华锐风电都与一些地方政府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主要内容是,地方政府给华锐风电配置风资源,而华锐风电则需要在当地建设装配工厂等作为回报。  “华锐风电当时的思路是,在掌握了大量的风资源之后,就可以利用这些与欲投资建造风电站的发电集团进行谈判,让对方采购自己的风电设备,由此达到增加销售的目的。”上述人士表示,但后来风向突变,因为连续发生了几起风电脱网事故,能源局等部门认为风电发展有点过热,导致质量低下,对风电开始进行管控和限制,但华锐风电的管理层并未意识到这一点。从2011年起,整个风电行业开始进入冬季,很多发电巨头削减了在风电方面的投资,但华锐风电由于误判形势而投入了大手笔,亏损已在所难免。  业内人士表示,2011年华锐风电的设备也屡次出现了问题,“其实当时国内很多厂商的风机设备都或多或少存在一些问题,但华锐风电的明显要更多一点,而且维修时间较长,这破坏了其早先在业内建立的良好口碑,在一年之内就流失了很多客户。”  一位熟悉华锐风电的知情人士表示,华锐风电这几年也被拖欠了巨额货款。“一方面,是因为相关部门对风电发电的补贴审核周期较长,会拖欠给发电集团的补贴,因此后者也便会拖欠设备制造商的货款,整个风电行业被拖欠的补贴过百亿元,这让制造商苦不堪言;另一方面,因为华锐风电的设备曾出过质量问题,所以发电集团即便得到了补贴,也会以此为由继续拖欠货款。”  上述人士表示,今年对于华锐风电而言将是至关重要的一年,该企业日后是东山再起还是在泥潭里越陷越深将主要看今年的业绩表现,“不过面对证监会的立案调查,投资者的法律维权,竞争对手的进一步蚕食,华锐风电今年想要打个翻身仗只怕并不容易。”(来源:中国经营报)
楼主暂未评论!
评论该主题
作者:您目前是匿名发表 &
作者:,欢迎留言
提示:用户在社区发表的所有资料、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定证券投资并承担相应风险。华锐风电急速“下坠”:速成冠军变身散户绞肉机
  2011年1月,华锐风电以90元/股高价发行,总市值达到900亿元。只不过,风电行业一直低迷,此后华锐风电股价一路下挫。近日,华锐风电维持在5.51元左右,按照总股本402040万股计算,目前市值约为221亿元,上市两年多缩水近680亿元。   新华财经5月31日电 屋漏偏逢连夜雨,华锐风电近日风波不断。   会计差错、虚增利润、两任董事长先后离职的“宫斗”戏还未让市场“消化”。前日,华锐风电又发布公告称收到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书》。昨日,该公司公告则称该公司主体长期信用等级及两项债券信用等级被调降。   不少股民表态支持证监部门“狠狠查”。还有律师称,愿征集投资者的诉讼委托,代理投资者向该公司索赔。   一连串的负面新闻,让这个昔日的“速成风电冠军”两年之内就迅速变成了“没落新贵”。而90元IPO天价如今更是跌至5.5元,让散户血本无归。这个曾带给无数投资人光荣与梦想的“造富机器”,如今俨然变成了一架“铰肉机”。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华锐风电在短时间内“盛极”,又快速“而衰”?又是什么原因葬送了这个明星公司的美梦,并使众多投资者为其殉葬?而对于投资者来说,如何来解剖它的多面性,才能清晰看出它的发展路径,进而从中吸取教训呢?   这是一个在饱受争议行业中,急速成长起来又备受质疑的企业。它的A面,是风电行业中一列疾驰的高铁,从创办到上市,如同一个精巧的布局:踩准了政策的关键节点,获得飞速发展,顺利IPO。   它的B面,是公司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境,在这背后,是国内风电行业收缩的大局。然而,华锐风电依旧选择了激进扩张的战略。在2011年年报中,时任董事长的韩俊良提出“两海”战略——大力发展海上风电、海外市场,这意味着在业绩不佳的情况下,还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此番“冒险之举”,直接导致了华锐风电在2012年首度出现亏损。   它的C面,则映照着资本市场共有的尴尬。在市场机制下,虚高的发行价或许无可厚非,这反映出一级市场投资人和中介机构高超的包装技巧,以及精妙的时点选择。然而,上市首年业绩大幅“变脸”,近期又爆出利润虚增等财务丑闻,却至今无人为此担责,这无疑叩问着中国证券市场的监管能力。   三面互相照应,共同打造出了今天的华锐风电。它难以复制的冒险路径,既成就了辉煌,也种下了毒瘤,让它从神话缔造者变身成为财富毁灭者。   A面:速成冠军 时运当头   2004年,身为大连重工机电设备成套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的韩俊良看到了风电制造业的机会,并萌生了创办一家市场化风机企业的想法。他设想的发展路径是,借助大连重工拥有的制造业优势,从国外引进风机技术,从市场上寻找资金,整合各种资源以较高起点进入风电整机制造业。   富有先见性地买下德国富兰德FL1500系列风机的生产许可证之后,在韩俊良的带领下,大连重工完成了1.5兆瓦风电机组国产化配套产业链,而当时国内主流风机机型还是750千瓦,行业老大金风科技也才开始进行兆瓦级风机的研发,韩俊良在起步阶段抢占了兆瓦级风电市场制高点。   随后的故事众人耳熟能详,华锐风电以令人咂舌的速度攻城略地,一路狂奔,2008年超越金风科技成为中国风电制造业老大,2010年跃居全球行业第二,占据11.1%的全球市场。2011年1月,华锐风电以创主板市场最高纪录的每股90元发行价登陆上海证券交易所,成为市值近千亿的风电设备生产商。短短5年时间,华锐风电就坐着“火箭”制造了中国企业史上的财富奇迹。   几家投资机构中,西藏新盟85%的股份由上交所第一任总经理尉文渊持有,东方现代则由阚治东和尉文渊共同持有。   国企的背景,让华锐风电与国家部委和国有发电集团的关系更加紧密。华锐风电的董事长韩俊良,更是同时担任国家能源局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建设领导小组成员、国家能源局能源行业风电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在华锐风电的发展中,两个关键性的政策起到了决定性的推动力——国家发改委曾一度要求,风电设备国产化率要达到70%以上,否则风电厂不允许建设,这让华锐风电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机会;而风电特许权招标中对大功率机组的青睐,则让致力于发展大功率风机的华锐风电拿到了众多风电设备大单。   2008年,华锐风电超越金风科技成为中国风电制造业老大。快速发展的公司,也吸引了资本的目光。华锐风电2008年进行了增资扩股。一家背景神秘的投资机构新天域资本(New Horizon Capital),以其旗下的投资公司FUTURE以7500万元的成本入股华锐风电。2009年华锐风电装机容量跃居全球行业第三。随后,华锐风电顺利A股IPO。可以说,华锐风电快速发展的背后,公司在战略决策上几乎踩准了每一个关键节点。详细>>>   B面:厄运连连 迎来巨亏   华锐风电的超速发展从一开始就伴随着重重的质疑。在其上市之时,更有人预言,它的高速成长得益于大型电力国企的“风电大发展”,在此过程中,倘若缺乏产业政策、主管部门和大型国企中任何一家的扶持关爱,这种激进的发展模式就可能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预言者一语成谶。从2010年开始,整个产业的风向悄然发生着变化,当中国风电逐步告别草莽时代,过去所有好事都赶上了的华锐风电,开始了连连的厄运,上市之后的两年里,业绩迅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脸,直至迎来巨亏。   从行业层面来看,华锐风电今日的境况可以说是在为过去几年整个产业的大跃进埋下一份单。在政府引导下,众多企业与资本一拥而上杀入风电领域,让中国风电累积装机容量从2004年的74万千瓦,暴增到2012年的75324.2兆瓦,成为全球风电装机规模第一大国。这种大跃进式的发展,导致当前国内风电整机制造环节已有近百家企业,产能过剩率超过50%,爆发式的产能过剩也导致电网无法消纳暴增的风电以至于并网与调峰难题无法突破,出现闲置和舍弃风电的尴尬。再加上全球经济衰退,越发放大了过快扩张的负面影响,使得中国乃至全球风电行业都进入危机期,维斯塔斯、苏司兰、歌美飒等国内外知名企业都或多或少地传出了裁员或关闭工厂的消息。   然而,将华锐风电当前面临的局面,仅仅归结为是整个风电行业风雨飘摇的一个缩影,却未必恰当。尽管其他风电企业也同样深受整个行业滞退的影响,根据2012年前三季度风电企业财务数据统计,风电企业净利润下降43.3%,营业收入同比减少7%,但都没有出现华锐风电这样的亏损面,比如金风科技2012年就仍然有1.5亿元净利润。为什么华锐风电恰恰是最受伤的那一个?   华锐风电赶上了中国风电行业爆炸式发展的几年。用经纬创投合伙人方元的话来说,“风电行业起步之初到2011年前,中国风电发展独步天下,每年风场的新装机量都大于或等于历史安装量之和。”即,每年增长量超过100%。   另一曾经的明星风电企业金风科技连续八年收入翻倍。不同的是,金风科技成立十年,才在2008年实现64亿的营业收入。并在风电行业依然大热的2009年,不再续写收入继续翻倍的神话,当年营业收入为107亿。   2008年到2010年,不少PE机构去看过华锐科技,大多铩羽而归,理由不外乎“看不懂风电技术”;“对风电行业存疑,对华锐也保留意见”“太aggressive,这公司这么大干快上,以后肯定会出问题的,毕竟风机都是在极恶劣的环境下工作”等。   还有一个共同的理由是:太贵。华锐风电成立时注册资本为1亿元,2008年,新天域资本(以下简称“新天域”)和天华中泰一起入股,各自出资7500万元,占股都是16.67%,估值为4.5亿元。   华锐风电2009年向PE机构募资时,要价远高于4.5亿元。结果是看者众多,无人下单。华锐风电最终没有新募资,只发生了一些老股转让。   2011年,风电行业直转急下,当年新增装机容量同比下降约7%。据多位PE人士介绍,除了风电厂在并网时有一定技术难题、并遭致国家政策对风电厂转严等因素外,另一大原因则是:这一年多家风电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事故,比如桨叶(关键零部件)折断或起火,行业里几大厂家提供的设备都有出事故的。   某五大发电公司的人士介绍,其中华锐风电的停机率和故障率高于其他大厂家。“他们售后服务很好,坏了就马上换或是修。”   另一个数据或许能做证华锐风电前几年的“过于进取却埋下隐忧”:   同样遭遇外部市场陡然恶化,金风科技2011年收入同比下降27%为128亿元,将2010年超过它的华锐风电甩至身后;2012年收入同比下降约12%为113.2亿元,净利润为1.65亿元。同期,华锐风电连续两年营业收入对折,2012年亏损近5亿。而且,金风科技的现金流亦一直好于华锐风电。   而主导这一切的是韩俊良。这位时年49岁的风电行业专家,先后就职国家能源局 、科技部 ,并担任过大连重工(全称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公司成立之初,他相当于大连重工的代表人,一直是华锐风电的董事长和总经理,直到2012年8月尉文渊任代理总裁,2013年3月任董事长。   尽管现金流一直不佳,韩俊良依然采取激进的 “两海战略”,即开拓海外市场,进军海上风场。   2011年,华锐风电出产中国单机容量最大的6MW海上风电机组并顺利吊装;在美国 、巴西 、瑞典等多个国家中标风电项目或取得订单,当年华锐风电在海外的营业收入为8000万,相比2010年,几乎是从无到有。2011年末,华锐风电在手订单及中标未签约项目约为14000MW,其中国际项目约为922.5MW,约占6.4%。   2012年,中国新装机容量同比下降约1/4,形势更为险恶。韩俊良的逻辑看起来很简单:国内市场止步不前,就转向国外开拓新市场。详细>>>   C面:盛景已逝 牵连券商   2012年8月,尉文渊走到台前:出任代理总裁。此前,虽然个人的持股就接近10%,但他甚至连华锐风电的董事都没有担任过。   然而,这不再是尉文渊的江湖。资本市场并不买账。执政的8个月里,尉文渊采取裁员、分权、砍费等举措。尉文渊上任之前,华锐风电的股价已经在5元多的价位徘徊很久。如果把他的执政看做是对股价的拯救,那么,他的拯救,显然是失败的。从公司业绩的角度,尉文渊也没成功挽救。2013年一季报华锐亏了2.5亿,去年全年,公司的亏损是5.8亿。显然,尉文渊的离去,已属必然。   其实,从整体行业来看,优胜劣汰在所难免。从盲目回归理性,风电行业走过的路是早期紊乱、粗放扩张的必然结果,经过产业发展的培育期,少数及时完成产业升级的企业将会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但那些没有技术的中小企业,则不得不为盲目埋单。   另外,华锐风电被立案后,市场目光聚焦在其IPO中介安信证券、利安达会计师事务所和北京环球律师事务所身上。数据显示,身兼保荐人、主承销商的安信证券,和另一家主承销商中德证券及副主承销商、分销商瓜分了1.28亿元承销保荐费,审计费和律师费则分别为100万元和50万元。   作为自万福生科造假上市案后引发全民热议的事件,许多市场人士揣测,该事件或将让安信证券“责无旁贷”。   “这次立案事件并不涉及安信证券。”5月30日,一位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该事件与万福生科有本质区别,目前并不涉及造假上市的问题。”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华锐风电2011年财务问题与上市前无关,虽然根据有关规定,安信证券目前还在对华锐风电进行持续督导。   “企业上市前,保荐机构要去查企业财务的原始票据,但在督导期内,保荐机构的职责则主要查看审计报告。”上述深圳某资深保代解释道。   据《证券发行上市保荐业务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保荐机构应当针对发行人的具体情况,确定证券发行上市后持续督导的内容,督导发行人履行有关上市公司规范运作、信守承诺和信息披露等义务,审阅信息披露文件及向证监会、证券交易所提交的其他文件,并承担下列工作:(一)督导发行人有效执行并完善防止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其他关联方违规占用发行人资源的制度;(二)督导发行人有效执行并完善防止其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利用职务之便损害发行人利益的内控制度;(三)督导发行人有效执行并完善保障关联交易公允性和合规性的制度,并对关联交易发表意见;(四)持续关注发行人募集资金的专户存储、投资项目的实施等承诺事项;(五)持续关注发行人为他人提供担保等事项,并发表意见;(六)证监会、证券交易所规定及保荐协议约定的其他工作。   “就目前的调查结果看,暂时并未涉及安信证券有何违规之处。”上述接近监管层的知情人士透露。   或许,对于华锐风电自曝“家丑”之因另有说法。   “在华锐风电内部,由于韩刚愎自用和独断专行,使其他投资人颇有不满,而其自2011年后的错误经营思路,使企业业绩迅速‘蹦极’,二级市场的表现也使得各方非议不断。”一位接近华锐风电的知情人士告诉本报记者,“要知道,华锐风电的股东还有昔日‘上海滩证券三猛人’之称的尉文渊和阚治东。”   同时,华锐风电的人事也在发生巨大调整。3月10日,公司自曝财务造假“家丑”三天后,华锐风电公告称,原董事长韩俊良提交书面辞职书,称因个人原因辞去董事长职务,同时辞去除董事以外兼任的公司及各子公司其他职务。随后,尉文渊出任董事长。   5月14日,公司被核实造假近1.8亿元后,上任仅两个月的尉文渊“闪电离职”。5月30日,公司承认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随后,两位证券维权律师率先启动诉讼征集,向曾经购买过华锐风电股票并遭受虚假陈述损害的投资者联合征集诉讼委托,拟代理投资者索赔。详细>>>(徐曼曼 综编)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粤B2-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五个更加注重战略指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