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劳动保护有哪几大类?化工生产程中应如何做好个体防护装备术语?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19.所有 A 控制系统,应同时..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危化培训习题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如图是初中化学实验中常用的几套装置,请依据题目要求回答有关问题:
(1)写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②______;(2)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常用的药品是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收集氧气使用的是______法,还可以用______法收集.(3)如何检查B中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______(4)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选用的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序号),氧气收集满后应将集气瓶______(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5)小明分析A、B、C装置后得出以下一些结论,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①使用A装置前无需进行气密性检查;②使用B装置制取并收集的气体密度要比空气大;③使用C装置制取并收集氧气时应将导管口置于集气瓶口.
(1)如图所示制取氧气的装置,写出常用仪器;(2)①用B装置制取氧气,没有加热装置,所以为分解过氧化氢制取氧气;②收集方式依据:氧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大.(3)正确操作检查B中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学会准确的描述.(4)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需要加热装置,所以选第一个图.因为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收集满的集气瓶正放桌面上.(5)①制取气体的装置都应检查气密性;②由图可见集气瓶口向上,所以为向上排空气法,密度应为比空气的大;③收集氧气时应将导管口置于集气瓶底部.故答为:(1)长颈漏斗& 试管(2)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H 2 O 2
2H 2 O+O 2 ↑&&& 向上排空气法&&&& 排水法(3)连接好仪器后,用止水夹夹住乳胶管,从长颈漏斗上端注水,若长颈漏斗中形成一段稳定的水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则不好.(4)A& 正(5)②
为您推荐:
扫描下载二维码您的位置:&>&&>& > 正文
常用劳动保护用品及使用常识
时间:日 09:53  来源:  已被浏览337次  评论4条
  (3)佩戴防毒口罩时,系带应根据头部大小调节松紧,两条系带应自然分开套在头顶的后方。过松和过紧都容易造成漏气或感到不舒服。
  (4)防毒面具使用中应注意正确佩戴,如头罩一定要选择合适的规格,罩体边缘与头部贴紧。另外,要保持面具内气流畅通无阻,防止导气管扭弯压住,影响通气。
  (5)当在作业现场突然发生意外事故出现毒气而作业人员一时无法脱离时,应立即屏住气,迅速取出面罩戴上;当确认头罩边缘与头部密合或佩戴正确后,猛呼出面具内余气,方可投入正常使用。
  (6)防毒面具某一部件损坏,以致不能发挥正常作用,而且来不及更换面具的情况下,使用者可采取下列应急处理方法,然后迅速离开有毒场所:
  ①头罩或导气管发现孔洞时,可用手捏住。若导气管破损,也可将滤毒罐直接与头罩连接使用,但应注意防止因罩体增重而发生移位漏气。
  ②呼气阀损坏时,应立即用手堵住出气孔,呼气时将手放松吸气时再堵住。
  ③发现滤毒罐有小孔洞时,可用手,黏土或其他材料堵塞。
  (7)使用后的防毒面具,要清洗、消毒、洗涤后晾干,切勿火烤、曝晒,以防材料老化。滤毒罐用后,应将顶盖、底塞分别盖上、堵紧,防止滤毒剂受潮失效。对于失效的滤毒罐,应及时报废或更换新的滤毒剂和作再生处理。
  (8)一时不用的防毒面具,应在橡胶部件上均匀撒上滑石粉,以防黏合。现场备用的面具,放置在专用的柜内,并定期维护和注意防潮。
  (三)氧气呼吸器的使用
  氧气呼吸器是一种与外部空气隔绝、依靠自身供给氧气的防毒面具。使用中应注意:
  (1)在使用前全面检查一遍,确认达到下列要求方可使用:
  ①氧气瓶内的氧气压力,应保持在980N/cm2以上。
  ②清净罐内装填的氢氧化钙吸收剂应为粉红色圆柱状颗粒。如变为淡黄色,即为失效,应及时更换。
  ③应注意各密封垫圈是否齐全,啮合程度、阀门是否良好,自动排气阀工作是否正常,以及手动不及供氧是否有效。
  (2)使用时,先打开氧气瓶阀门,检查压力表的数值,估计使用时间。然后按动补给按钮数次,以清除气囊内原积存气体。再戴上头罩,检查找体边缘与头部密合情况。经确认各部件正常后,即可使用。
  (3)使用过程中,如感到供气不足,可用深长呼吸法,使自动补给器充氧。若仍感呼吸困难,应采用手动按钮补给氧气。当以上措施均无效时,应立即退出染毒场所。
  (4)使用中,应经常检查压力表的指示值。一旦氧气压力降至245~296N/cm2时,应及时离开有毒场所。
  (5)注意避免与油类等可燃物料接触,并与火源保持足够的安全间距。
  (6)防止氧气呼吸器撞击和跌落,以免损坏部件。
  (7)险情重大的作业以及进入事故现场从事抢救,必须两人一组,以利彼此关照。
  (8)使用后的氧气呼吸器,应及时通知专业人员检查,并进行头罩清洗、消毒、氧气瓶充气和更换清净罐内的氢氧化钙等工作,以备随时使用。
  (9)若长期搁置不用,应倒出清净罐内的氢氧化钙。所有橡胶部件均应涂以滑石粉,以防粘连。氧气瓶则应保留一定的剩余压力。
  三、眼面部防护用品及其使用常识
  预防烟雾、尘粒、金属火花和飞屑、热、电磁辐射、激光、化学飞溅等伤害眼睛或面部的个人防护用品称为眼面部防护用品。
  眼面部防护用品种类很多,根据防护功能,大致可分为防尘、防水、防冲击、防高温、防电磁辐射、防射线、防化学飞溅、防风沙、防强光九类。
  (一)焊接用眼镜、面罩的使用
  据统计,电光性眼炎在工矿企业的焊接作业中比较常见,其主要原因在于挑选的防护眼镜不合适。因此有关的作业人员应掌握下列一些使用防护眼镜的基本办法:
  (1)使用的眼镜和面罩必须经过有关部门检验。
  (2)挑选、佩戴合适的眼镜和面罩,以防作业时脱落和晃动,影响使用效果。
  (3)眼镜框架与脸部要吻合,避免侧面漏光。必要时应使用带有护眼罩或防侧光型眼镜。
  (4)防止面罩、眼镜受潮、受压,以免变形损坏或漏光。焊接用面罩应该具有绝缘性,以防触电。
  (5)使用面罩式护目镜作业时,累计8小时至少更换一次保护片。防护眼镜的滤光片被飞溅物损伤时,要及时更换。
  (6)保护片和滤光片组合使用时,镜片的屈光度必须相同。
  (7)对于送风式、带有防尘、防毒面罩的焊接面罩,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保养和使用。
  (8)当面罩的镜片被作业环境的潮湿烟气及作业者呼出的潮气罩住,使其出现水雾,影响操作时,可采取下列措施解决:
  ①水膜扩散法。在镜片上涂上脂肪酸或硅胶系的防雾剂,使水雾均等扩散。
  ②吸水排除法。在镜片上浸涂界面活性剂(PC树脂系),将附着的水雾吸收。
  ③真空法。对某些具有二重玻璃窗结构的面罩,可采取在二层玻璃间抽真空的方法。
  (二)防电磁辐射眼具的使用
  电磁辐射是看不见、听不到、摸不着的。但是某些频率的微波会产生温热感觉。在受到辐射至发现身体某一部分不适时有一个长潜伏期。当发现时,往往已经造成不良的后果。因此,对电磁辐射的防护不能掉以轻心。
  (1)首先在工作现场确定辐射场强超过微波最大允许辐射量区域,并挂上警告标志。当作业人员进入该区域时,必须穿戴屏蔽服和防微波眼镜。
  (2)在实际工作中,应根据辐射源的工作频率和工作地点的辐射强度来选择屏蔽服和眼镜。
  (3)尽量使用带护眼罩的防微波眼镜,以防微波的绕射对眼睛产生不良影响。
  (4)使用过程中避免接触油脂、酸碱或其他脏污物质,以免影响屏蔽效果。
  (5)除了上述以外,采取不直看任何辐射器件(馈能喇叭、开口波导、反射器),尽可能远离辐射源,对场源设置屏蔽等措施,也能有效地避免电磁辐射。
  四、听觉器官防护用品
  能够防止过量的声能侵入外耳道,使人耳避免噪声的过度刺激,减少听力损失,预防由噪声对人身引起不良影响的个体防护用品,称为听觉器官防护用品。听觉器官防护用品主要有耳塞、耳罩和防噪声头盔三大类。责任编辑:tingting
请输入您要的评论内容
热门排行国内国际本类
01020304050607080910
01020304050607080910
01020304050607080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体防护装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