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京东世纪贸易新叶贸易有限公司

名称: 铜陵市新世纪建筑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电话: 2866934
地址: 沙河新村37栋
邮编: 244000
====== 友情链接 ======
中国企业在线
铜陵市新世纪建筑规划设计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沙河新村37栋。公司以“至诚至信、至精至美”为服务信条,构建一个高效、专业、迅捷的服务平台,不断优化和提高服务水平。本公司以国家有关的法律、法规为依据,以“诚信、专业、敬业、勤业”为公司的经营准则。公司拥有一支朝气蓬勃,技术过硬且创新敬业的新生代高素质人才队伍,依靠良好的信誉与技术优势 ,取得了用户的一致好评,以及同行业的共同认可。公司以“互利多赢、共谋发展”..
暂时没有添加任何文章。
公司产品暂未添加[]当前位置: >> 其他 >> 正文
索&引&号:
内容分类: &
文&&&&号:
主题分类:其他
名&&&&称:安徽省铜陵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研究报告
生成日期:
关&键&词:
发布机构: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内容概述:
安徽省铜陵市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研究报告
全面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和胡锦涛总书记在安徽考察的讲话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大力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各个领域的改革,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途径,进一步加快铜陵城市化进程,不断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新的强大动力。2007年,铜陵市总人口73.4万人,其城市化水平高达57.7%,比安徽省城市化水平高出近20个百分点;该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14元,高出安徽省农民人均纯收入1000多元。实施以城带乡,关键是要加快推进城镇化,这是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增长、优化经济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基本途径。还要以城市“输血”带动农村“造血”,从根本上解决农村经济发展乏力的问题。在这方面,铜陵市走出了坚实的步伐。
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规划
到2012年,铜陵规划全市形成以“一主两副”为主体,以中心小城镇、中心村为补充的一体发展的城镇布局。城市化率达72%,城市建成区面积达80平方公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万美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2%和13%以上,城乡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发展,城乡差距进一步缩小,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提前八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率先建成全省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1、完善规划体系,拉开城市建设大框架
过去,我们的规划体系是在城乡二元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的。要实施城乡一体化战略,就要对整个规划体系进行修改、完善。为此,一要健全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乡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功能互补、有机协调的规划体系。二要根据自然条件、现实基础和资源环境承载力,加快制定基础设施与社会事业等专项规划,使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更加合理。
根据城乡一体化方案,要迅速拉开城市建设大框架。围绕“一主两副”城市布局,加快西湖新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步伐,扩大主城区规模,成为全市统筹城乡发展的产业支撑平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战略平台;要以沿江快速通道为轴线,推动顺安镇、钟鸣镇、金桥开发区联动、相向发展,大力构建东部新城区,使之成为铜陵新增城市人口的主要聚集地、发展新型工业和商贸服务业的综合性新城区及县域政务新区;要以长江岸线为轴线,加快大通镇和横港地区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突出滨江特色,构建以发展旅游、餐饮、商贸和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主,成为皖南旅游风景区北部门户的、功能协调的南部新城区。同时,按照突出特色、加快人口集聚的要求,重点建设中心镇、发挥中心镇带动农村发展的作用。
表1:2012年铜陵市城镇体系分布状况
在全面拉开城市大框架的同时,要注意突出重点,加快东部新城区、南部新城区起步区建设。通过县、区政务中心的迁移,带动周边地区建设,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形成新的生产力布局。在顺安镇、钟鸣镇和大通镇分别推进东部新城区、南部新城区起步建设,引导城市教育、卫生、文化等优质资源向起步区配置,引导农村人口新城区转移。到2012年,东部新城区城镇人口达到8万人,南部新城区城镇人口达到5万人。
2、优化产业布局,促进城乡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纽带和基础。我们要从产业规划、产业布局、产业政策、产业服务等方面入手,形成城乡一体的发展格局。在第一产业方面,要把农业产业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的发展纳入城市经济发展整体布局当中。要重点加强农产品流通和农业科技开发应用领域建设,延长农产品产业链,不断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在第二产业方面,要深入实施新型工业化战略。以“增加总量、增强竞争力”为目标,进一步优化工业布局,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拓展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空间,推动产业集约集群发展。在第三产业方面,要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城乡一体化这个大格局中,建成四个核心商业区、十大专业市场,形成大市场、大贸易、大流通格局。建成横港、经济开发区、车站新区3个现代物流中心,培育跨地区、跨行业现代物流集团。顺应城乡居民生活方式转型升级趋势,加快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打造特色优势品牌,促进居民增加电信、文化、健康、旅游、商业保险等方面消费,增强对城乡经济增长的拉动力。
3、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
享有均等的公共产品和服务,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表现。根据城乡一体化建设方案,一要缩小城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差距。加快建立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服务体系,在城乡之间逐步实现同等待遇。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向农村延伸,健全城乡一体的教育资助制度,确保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子女平等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整合职业教育资源,加快建成职业教育园区。建立健全城乡一体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完善社区卫生、计划生育服务机构布局。强化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络建设。深化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加快农村文体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乡体育事业健康发展,构建城乡文化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和综合性防灾减灾救援体系,提高公共资源利用效率和为城乡居民服务水平。二要建立城乡一体的全民创业体系。统一创业和就业政策,营造全民创业优质环境,完善城乡统一的就业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建设中小企业创业基地,发展与“三农”相关的服务业,促进城乡劳动者充分就业,鼓励大中专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每年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万人。建立和完善统筹城乡的劳动者技能培训与就业引导机制,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工作能力和适应职业变化能力,建立城乡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和失业预警机制,增强经济发展对创业和就业的拉动力。三是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以新型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基本养老保险为主要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险金待遇调整机制。将被征地农民和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全部纳入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扩大非公经济组织就业人员、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城镇基本养老、医疗、工伤保险覆盖面。到2012年,实现城乡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险全覆盖,构建城乡一体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
4、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新路径
创造条件让部分农民进城既是工业化的结果,也是城市化的需要,这方面的改革需要我们进一步解放思想,积极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我市市情和发展需要的道路。城乡一体化建设整体方案对此作了原则安排:一要深化户籍制度改革。突破城乡二元结构,逐步取消本市户籍管理中农业和非农业人口性质划分,消除依附在户籍制度上不平等政策,促进人口向城镇集聚。到2012年,全市转移农村人口50%以上。按实际居住地登记为“居民户口”,实行城乡一元化户口登记制度。在农村有承包土地的农民,凡自愿退出原承包地和宅基地进入城镇购房及就业的,可直接纳入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对市外迁入人员实行准入条件管理办法,积极鼓励各类专业人才、外来投资者入驻城镇。二要建立农村土地置换流转制度。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启动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减少挂钩试点。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乡和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前提下,集体建设用地通过合作权出让、作价入股、联营等方式进行流转,集体建设用地合作权流转出让收益归集体经济组织所有,并优先用于农民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推进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采取转让、转包、质押、租赁、置换、入股等方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引导农户以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土地股份合作社,或委托集体经济组织代为流转其承包经营权,提高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效益。三要在东部南部新城区率先建立农村房屋产权流转和宅基地置换新机制。因农民住房没有合法有型的“证件”,使农民有价的房屋“资产”无法转化为可转让流动的“资本”,束缚了农民向城镇的转移。要通过制定“农村集体土地产权制度”,使依法取得的在集体建设土地上的农民自建房、乡镇企业房屋、农民集中居住区房屋,能够通过买卖、赠与、作价入股、抵押、租赁等形式实行房屋产权有序流转。
5、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党中央提出要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目标,我们搞城乡一体化建设,就应自觉地以此为标准,积极开展工作。一要加大节能减排和工业污染防治力度。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大力实施污染防治和节能减排项目,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大力淘汰污染环境、浪费资源的落后生产能力,防止和避免将城市污染源向农村转移;做好矿山废弃土地复垦和矿山生态环境恢复;加快中心镇污染与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建设,推进农村垃圾、污染集中处理试点,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二要建立促进环境和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建立环境生态建设的激励机制、目标考核机制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沿江防护林、生态公益林和绿化示范村镇建设和管理。到2012年,城乡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城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320天以上,城乡森林覆盖率达到33%,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争取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和国家文明城市。
6、加快行政体制改革,构建城乡一体化运行的管理体制
我市已在全省率先进行了“大部制”行政体制改革。下一步,我们将立足于城乡一体化,进一步改革行政管理体制。一要推进城乡行政体制改革。加快市、县(区)行政机构改革,深化乡镇行政机构改革。围绕转变职能,提高效能,降低成本,撤并一些职能相近机构,建立职责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配套推进村委员改社居委工作,实行村委会转社居委或并入相邻社区。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抓紧制订出台“城中村改造”的具体办法。二要加快农村管理体制改革步伐。进一步强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建立精干高效的乡镇管理体制,健全村级组织运转保障机制,合理规划和布局农村社区组织,以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为重点,推进村级综合改革试点,实行农村管理服务职能与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职能相分享,提高农民市场组织化程度。大力发展农村行业协会和各类社会中介组织。三要建立与城乡统筹相适应的公共财政体系。县区对财权事权的合理划分问题,已经讲了多年,且过去作过一些调整,但仍不能适应新的形势。这次,我们将利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契机,经过充分论证,科学界定市、县区事权、财权,加大市级事权、财很可能下划力度,合理划分市、县区财政收支范围,确保县区财政与事权相统一,进一步增强县区、乡镇提供公共服务能力。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优化市、县区财政支出结构,加大对公共服务领域的投入,重点加大对义务教育、合作医疗、养老保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的投入。建立新农村建设稳定投入增长机制。采取财政贴息、适当补助、税费减免等手段,引导社会资金投向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先行条件,铜陵市“十一五”期间重点是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积极构筑皖中南区域交通枢纽。以沿江高速公路、合铜黄高速公路和铜九铁路建成通车为基础,加快推进铜宣高速公路、沿江城际客运铁路、铜庐铁路及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项目工作。大力整治顺安河,争取建成内河至长江的一级航道。加大铜陵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合理开发和集约利用长江岸线。以高速公路和城际铁路为轴线,对接长三角,连接九江、武汉等中、西部地区,增加城市对区域外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能力。二是建立顺畅高效的区域交通圈。加快城市“六纵六横”干线路网建设,实施沿江快速通道改造工程。形成以高速公路为依托,以“六纵六横”干线为骨架,村村通水泥路为支网的交通格局。构建行政村半小时到主城区、中心镇半小时上高速的快捷交通网。做好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网建设的对接工程。推进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营,到2010年底,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三是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建设。配套完善城镇供水、供气、供电、垃圾污水处理等设施,协调推进城乡通讯、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资源共享和整合利用。继续推进洲(圩)区防洪排涝、农田灌溉、水环境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城乡抗灾和保障能力。积极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秸秆气化等新能源项目。大力实施矿山生态恢复、湿地保护工程和长江铜陵段南夹江控制工程。从近年来完成任务的情况看,铜陵市在以下几方面加大了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在全省处于领先地位。
1、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镇村集聚功能
一是加快中心镇和重点镇的建设,充分发挥辐射作用。目前,大通镇、五松镇是全国重点镇、顺安镇是省重点镇、钟鸣镇是省中心镇。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按照铜陵市南部城区、东部城区的建设要求,积极加快顺安、大通和钟鸣三个中心镇的建设,拓展城镇空间,壮大城镇规模。按照城市的标准,配套建设道路、给排水、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与城市基础设施的无缝对接。基本确立了以顺安、钟鸣为基础,建设东部商业服务中心,全力推进大通古镇特色旅游商贸园区建设,打造铜陵市作为皖南旅游北大门的地位,基本实现中心镇、重点镇基础设施与城市联网共建,统筹协调发展。
二是加快中心村建设,开展村庄整治工程。大力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全面启动建设中心村。以村庄整治为重点,在全市农村推广使用新农房建设设计图集。合并小型村,缩减自然村,整治“空心村”,加快中心村建设步伐。在2007年全市共有27个村实施了“村改居”。
表2:铜陵市农村居民点规划人口分布表
铜陵市在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亮点在于;
(1)市政府补助村村通工程的标准在全省领先。市政府决定村村通工程在省补助资金每公里12.5万元的基础上,再配套补助每公里15万元。全市共完成548公里通村公路,全面完成省交通厅计划安排的通村公路建设任务。村村通工程技术等级以四级公路为主,路基宽4.5米及以上,路面宽3.5米。铜陵市为节约土地资源,避免多占耕地,村村通工程基本上是利用老路资源拓宽改造。在检查村村通工程过程中,发现部分路段路基宽度未达到标准,行车道未设置错车台,影响车辆错车。目前县区抓紧培植路肩,按公路技术规范设置错车台及标志、标牌,在抓紧完成附属工程。
(2)农村客运线路公交化运营在全省领先。铜陵市域面积1113平方公里,除两块飞地和江北市郊区灰河乡外,地域面积1053平方公里,共有10个乡镇(铜陵县8个,狮子山区1个,郊区1个)。目前有4个乡镇通城市公交车(铜陵县五松镇通3路公交车,顺安镇通8路公交车,狮子山区西湖镇通4路公交车,郊区大通镇通9路公交车),其余6个乡镇通农工客运班车。2007年元月,我市对3条农工客运班线(101路:铜陵县经市区至钟鸣镇、102路:铜陵县经市区至永丰、201路:铜陵县至胥坝乡,共18台农工班车)推行“公交”式服务,采取统一调度、统一管理、统一车型、统一票价,增加发车班次,定点定时发车,缩短了乘客候车时间,对70岁以上老人实行免费乘车,对学生实行半价,极大地方便了沿线群众的出行,农工客运班线 “公交”式服务试运行以来,受到社会的关注和好评。
通过财政和多方资金的投入,加大了城乡基础设施的建设,形成了覆盖城乡全域的交通路网,以及水、电、气、通信网络。在公路方面,形成了以“六纵六横”主干网为骨架,“村村通”、“户户通”为延伸的覆盖城乡全域的交通路网;在供水方面,加强保持和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供水能力,提高供水质量,推进区域供水工程建设,将城市自来水延伸到广大乡镇,努力满足小城镇建设需要。在我市开展了小城镇建设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试点工作。大力提倡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同时加快偏远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目前农村饮水安全覆盖率达到81.3%;在电力能源方面,完成了国电大电厂建设,主要城镇和工业区,要逐步实现双路供电。积极发展区域管道燃气,加快重点镇(乡)管网供气工程建设,提高农村燃气普及率和安全性。扎实推进了农村能源建设,实施了农村户用沼气国债工程,一期1500户在全省率先通过验收。
2、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亮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以提高防汛抗旱能力为中心,加快完成江心洲和万亩以上圩口堤防除险加固工程建设,达到防御百年一遇的长江洪水防洪标准。加强城乡骨干排涝泵站建设,新建和改建一批排涝泵站,提高城乡排涝标准。全面完成全市在册40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在全省率先实现水库全面除险加固。
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水库是防洪保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生命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全局。铜陵市现有小型水库46座,其中在册水库40座,另有不在册水库6座。总库容1800万立方米,灌溉面积8万亩。这些水库是我市山丘区骨干蓄水工程,大多建于20世纪50年代末,经几十年的运行,46座水库均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病险隐患。按照省政府确定的加固建设目标,我市通过三年除险加固,将这46座小型水库年病险发生率降到5%以内。逐步建立起工程安全、设施齐全、管理高效、环境优美的小型水库安全管理体系。对4座小(一)型水库,扎实开展好安全鉴定,争取列入国家规划;对其他病险水库,按省级要求做好安全评估工作。在做好安全鉴定和安全评估基础上,委托有资质的勘测设计单位,认真做好初步设计文件编制与审批等前期工作。铜陵市在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投资的基础上,所需投资均由市、县(区)按6:4比例分担。加固后的水库,必须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建立职能清晰、权责明确的管理体制和灵活有效的运行机制,落实管理主体和负责人,促进水库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树立“资源水”、“市场水”意识,实行有偿用水,适当收取灌溉、供水水费。同时要大力开展多种经营,拓宽管理经费来源的渠道,使水库管理逐步走上自我发展、良性循环的轨道。
农村排涝工程。农村排涝工程是农村公益设施,农业排涝水电费是农业生产成本的组成部分。自2005年起,铜陵市建立农业排涝水电费财政补贴机制,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保障水利工程安全正常运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实行财政补贴后,各级政府及各排涝泵站工程管理单位一律不得以任何名义向农民征收排涝水电费。
(2)以林业为重点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加大世行贷款、德援项目等林业重点工程的实施力度,全市生态防护林面积稳定在30 万亩以上。2007年,新造林面积达9453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和生态农业, 积极推广秸秆气化、沼气等农村能源项目,高标准、高效率建设了铜陵农业循环经济试验区。
(3)以农业综合开发为载体的基本农田改造。在省安排基础上,加大市级投入,加快全市基本农田进行改造,保障了生姜、凤丹等特色农产品原产地生产安全。
&&& 3、加大农村环境设施建设,改善了农村居民生活条件
近几年来,铜陵市通过大力推行城乡区域集中供水,狠抓城镇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设施建设,促进了环境基础设施的城乡统筹和区域共享,城乡环境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铜陵市政府近年加速推进农村饮用水安全工程建设,并在铜陵县的胥坝、钟鸣、西联,狮子山区西湖镇的跃进、农林、柴塘,郊区的铜山、灰河、桥南、安铜等地展开试点。目前,上述地区的5.24万农村人口实现了饮水安全。在政策的引导下,供水基础设施逐步向乡镇和村辐射,置换了水源,改善了城乡供水水质,避免了供水设施重复建设。通水乡镇比例达到100%。
 在全国率先推行“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县集中处理”的城乡垃圾管理模式。全市乡镇纳入统筹管理范畴,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218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体系已基本建成。
积极开展“清洁家园”活动和“改水改厕”工程,推进“新村建设和旧村改造”和“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目前,各中心镇实行雨污分流,污水处理设施配套建设,提高了污水处理率。积极推进农村村庄向社区转变。
三、统筹城乡产业发展
铜陵市在“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带动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走出的自我特色新路子。实现工业反哺农业,重点是“多予、少取”。多年来,铜陵市坚持工业强市的理念,大力推进工业结构调整升级,主导产业拉动经济增长作用十分强劲,对财政增长的贡献不断提高,使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实力显著增强。该市各级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了中央和省、市一系列扶持发展、惠农补贴和税费减免政策,扎实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此基础上,重点是加大公共财政的支农力度,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人农村、惠及农民。
1、城乡对接,建立要素转移和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铜陵市在加大帮扶和财政转移力度、促进地区均衡发展的同时,利用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按照“以工哺农,以城带乡,市场运作,帮扶结合”的原则,实行城乡全方位对接,加强对城乡要素流动之间的引导,促进城乡之间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和组合,促使农民在改品种、调结构、搞加工、活流通等多环节中增收。一是加强城乡帮扶对接。实施五大班子联系有关村镇工作制度,实行选派干部到基层任职。加快实施市大中型企业联系帮扶,推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二是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对接。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特别是城市周边农村的延伸,初步形成城乡系统配套的基础设施。三是加强城乡资源对接。积极消除农民入城障碍,引导农民进城择业、创业。市各有关部门也积极制定政策,积极引导城市人才、资金、信息等资源进入乡村,鼓励城镇职工到农村从事规模种养业,发展高效农业,创办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农民增收。四是加强城乡服务业对接。强化了供销社与农民在经济和服务上的联系,引入市内外商业流通企业到农村布点经营,使广大农民得到更加方便、快捷、优质和安全的服务。同时,加强农业执法和农资市场整治,组织实施农资经营“放心店”工程,着力构建农资市场监管长效机制。五是加强城乡科技对接。以科技入户工程和农村综合改革为抓手,加强基层农技队伍建设,巩固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动员城市各种科技资源向农村转移,提高先进实用农业科技的入户率和覆盖率,将农业科技变为农民增收的现实生产力。六是加强城乡金融对接。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鼓励金融银行扩大为农服务范围,扩大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联保贷款范围,增加贷款额度。建立农业信用担保制度,积极拓展符合农村特点的担保业务。
2、围绕城市,发展为城市服务的特色农业
城乡一体化并非是要消除农业,而是要促进农业的产业化,优化农业内部结构,发展特色农业和高效农业,以农业现化代来提升农民的收入。铜陵市本为一个沿江的工矿业城市,地处皖江中部,下辖一县三区,总面积1113平方公里,73.4万人口中乡村人口却有31.1万人,其南为山区,北为沿江的圩区,基本农田仅在南北之间的中间地带,现有耕地仅有34.7万亩,农业发展受到一定的限制。但是,正是在这种似乎有点“先天不足”的环境中,铜陵市却把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大举措,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方面走出了一条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新路子,形成城乡融合、协调发展的农业产业化发展体系。
(1)特色农业产业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针对农业小市的实际,铜陵市注重在特色上做文章。多年来,铜陵市委市政府出台的有关农业产业发展文件都始终明确把特色产业作为重点加以扶持,在项目申报、资金扶持、政策引导、品牌宣传上都给予一系列政策倾斜。一方面,他们依托铜陵农业生产的区域特点,大力发展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着力优化农业布局,深化结构调整,推进农业的区域化、规模化,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铜陵市紧紧围绕“加快发展养殖业,巩固发展花卉苗木业,着力提升蔬菜业,全面优化粮油业,做大做强加工业,积极开发观赏(休闲)设施农业”的发展方向,形成了铜陵生姜、铜陵凤丹、优质粮油、名优畜禽水产、无公害蔬菜、花卉苗木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目前,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基地布局相对合理。建立了以南方大口鲇、东联乡河蟹和胥坝乡网箱名特优水产品等为主的名优水产品养殖基地,形成了五松、西联畜禽、钟鸣黄羊、五松、老洲优质仔猪、东湖樱桃谷鸭和天门三黄鸡等十多个标准化养殖小区。和平姜业公司生姜基地、铜大禽业、正强禽业、华宝禽业禽类养殖基地成为省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大通、西联、老洲三个乡镇蔬菜基地、新桥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瓜果基地、五松镇粮油基地、市郊区东风村葡萄基地、狮子山西湖镇农村林茶叶基地、钟鸣镇同济种养殖水产品基地以及东联乡流潭特种水产养殖示范园水产品基地也被安徽省农委认定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基地。该六大产业基地的快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铜陵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另一方面,依托新桥科技示范园、生姜科技园、农业循环经济园等试验区,大力发展立体化的农业循环经济,以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和农业竞争力,推进品种创新、品牌创响、品质创优工程的实施,建设一批有品味,有规模、有档次、强带动的农业企业群,将品牌战略统领农业产业发展的组织过程。
(2)特色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近几年,铜陵市还不断加大对生姜、凤丹等六大特色产业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使得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在项目申报和资金扶持方面给予优先安排,在市级、省级龙头企业申报上条件和金融部门贷款上也适当进行放宽。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铜陵市农业企业从市农发行等金融部门获得2.2亿元贷款支持。另外,还积极支持特色龙头企业引进新技术进行新产品的开发,加大申报省级名牌农产品、绿色食品力度,积极进行品牌创建;积极推进龙头企业产品进超市工程,通过进超市销售,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都十分明显。目前,全市市级龙头企业达到56家,比上年增加22家,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0家。5亿元以上的龙头企业1家,5000万元-1亿元8家,万元18家。56家龙头企业2007年实现销售收入达17亿元,龙头企业带动基地10万亩,辐射带动3万户农户。龙头企业涉及种植业、养殖业、特色农产品加工业等多个方面,初步形成了以省级龙头企业为引领、市级龙头企业为主体的发展格局。2007年底,省政府表彰的30家农业产业化先进企业中,铜陵华源麻业进入省“121强龙工程”先进行列。其中,铜陵市生姜企业已发展到10多家,其中5家成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家为省级龙头企业。这些生姜加工企业年加工生姜达800吨,占全市生姜种植总产量的十分之一,为姜农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铜陵市凤丹种植面积大约1万亩,平均年产量达1000吨左右,从事凤丹收购加工的龙头企业目前也发展到4家,国内老字号品牌“同仁堂”也加入了铜陵市凤丹产业发展。
(3)特色农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目前,铜陵市特色农产品竞争力显著增强,品牌显著增多。经济作物及特色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稳步增加,种植地域进一步扩大,畜牧业规模养殖比重不断扩大,家禽规模养殖比重达78%,生猪规模养殖比重达33%。主要农产品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蔬菜监管三级管理网络进一步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基本形成,肉猪检验率和蔬菜农药残留检测合格率居全省先进行列。品牌也显著增多。全市9家企业9个产品获“安徽省级名牌农产品”称号;另7家企业9个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3个企业7个农产品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称号;铜陵白姜生产技术规程已成为省级地方标准;铜陵和平姜业公司的“和平”牌商标、铜陵大通小磨麻油厂“白暨豚”牌商标和铜陵月亮食品公司“月亮”牌商标被评为“安徽省著名商标”;“铜陵凤丹”和“铜陵白姜”已成为地理标志产品。
(4)特色农产品流通体系不断完善。目前,铜陵全市基本形成了城区批零市场、中心镇区域性集贸市场和主产区产地批发市场为格局的市场框架。农村信息网建设进一步加强。建立了铜陵市农业信息网站,开通了为农民和基层工作者服务的“农技110”咨询热线服务电话,2007年又进一步整合涉农场信息资源,编制全市农村信息化方案,加快新农村农业信息化工程建设。2008年5月1日,铜陵市“农信通”正式开通。目前,全市已基本形成了一个上下相连、左右贯通、初具规模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建设取得进展。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已发展到94个,其中省级1个、市级7个、县级及县级以下86个,拥有会员12484人,直接带动农户52840户,基本涵盖了粮、油、棉、畜禽水产、花卉苗木、无公害蔬菜、生姜、中药材、经果林、特色动物养殖等数十个特色品种。
(5)特色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作用明显。近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紧紧围绕着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以不断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强农田水利、林业生态、农村能源、农业机械化建设,农业平稳发展、农业产业化水平不断提升、农民收入快速增长。2007年,第一产业增加值7.78亿元,比上年增长1.9%;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12.86亿元,同比增长11.5%;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614元,比上年增长19.3%。另外,通过发展合同农业、订单农业等方式,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逐步形成 “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或“龙头企业+农户”形式的经营共同体也带动了农民增收。如铜大禽业公司、和平姜公司、大通小磨麻油厂等龙头企业,大都采取了合同订单种养、种苗供给、技术指导、保护价收购等契约化合作方式,与农户建立较为紧密型的利益连接关系。通过龙头企业的带动,全市农民通过农业产业化人均增收达到200元。
3、以市带县,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铜陵县位于铜陵市的东北面,下辖4乡4镇,110个行政村,13个社区(居委会),人口29.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5.2万人),面积82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24.3万亩、有林地34.4万亩。境内资源丰富,生姜、丹皮等特色农产品久负盛名,矿产有金、银、铜、铁、锰、硫、磷、煤、石灰石等30余种,是一个资源大县。该县在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积极发展县域工业,推进农业县向工业县转变。
(1)大力发展县域工业。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尤其是县域工业的发展有效地对农村经济发展起取了很好的支撑作用。在产业发展上,铜陵县按照“提升一产、做强二产、突破三产”的要求,统筹规划和整体推进三次产业发展;在经济结构中,突出发展民营经济,使之成为县区经济发展的主体,带动城乡就业;在产业布局上,结合“十一五”规划的制定,重点规划建设了金桥工业园、循环经济工业园、城山农业循环经济实验区以及钟顺路工业带、铜南路工业带、东联新兴工业区、天门建材及矿产品开发产业带等工业集中区,以园区为载体,促进生产力资源在城乡地域空间上的合理分布、组合和配置。近几年,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努力以工业经济的迅速壮大、快速崛起,带动县域经济的强劲发展。2007年,全县共完成工业总产值47.6亿元,增长45.1%;初步形成了以化工、建材、电子、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矿产品开发等为支撑的主导产业;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达到54.3%,比“十五”末提高16.1个百分点,占到县域经济半壁以上江山。县域工业规模得到迅速膨胀,规模工业产值连续三年保持50%以上的增幅,去年达到39.8亿元,增长52%,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83.6%。
(2)拓展县域发展空间。在2006年,铜陵县就根据新一轮铜陵市城市总体规划,在全省率先完成了所有乡镇、村总体规划,逐步形成县城区、中心镇、中心村的县域城镇体系。2008年铜陵市委、市政府做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决策后,县里积极响应,将2008年确定为“城镇建设年”,在基本完成县城改造的基础上,实现城镇建设工作重心转移,把东部城区建设作为重点,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支撑。东部城区作为铜陵市城区的一个副中心,主要包括顺安、金橙工业园和钟鸣三个片区,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形成以顺安为中心的核心城区,打造东部城区商务、政务、居住和文化中心。在加快推进东部城区建设的同时,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按照新一轮乡村总体规划要求,通过政府推动、市场驱动、基础设施带动等多种手段,每年实施一批项目,逐步扩大全县城镇规模,完善城镇功能,改变城镇面貌,提升城镇品位,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2008年已遴选了19个项目作为“城镇建设年”的主要建设内容,概算总投资达1.5亿多元,其中县级财政安排1500多万,主要加快实施天门、钟鸣、东联三个政务新区建设,建成胥坝新政务中心,把西联乡政府驻地由三孔闸迁至钟仓街,以乡镇政务新区建设带动小城镇发展。
(3)工业反哺农业。近几年来,为了让城乡居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铜陵县坚持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多方面方面实施民生工程,提高广大群众生活的幸福指数。一是增项。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五难一保障”(就医难、生活难、上学难、住房难、出行难、社会保障)问题,2007年,投入1.16亿元,在全省12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增加8项,全面实施了20项民生工程。2008年增加到32项,比全省多实施14项,总投入达1.5亿多元,其中县级配套4500多万元。二是率先。先后在全省率先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8年7月份起,城乡低保实现与市区同一水平。率先免收农村和城镇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率先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2008年参保人数为251709人,参合率达93.81%。率先实行农业生产性排涝水电费补贴。率先完成“村村通”。三是提标。先后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由起初的30元提升到现在的100元。提高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每人每月265元),为全省县级最高。提高了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实施了13所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基本完成了全县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任务。
(4)城乡多级对接。早在2005年,铜陵县就按照铜陵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部署,结合县域实际,主动对接,细化了70项对接任务,有效保证了统筹城乡发展工作的顺利推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增速持续加快、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明显提高、民生日益改善的良好态势,为城乡一体化发展势头良好。“十一五”以来,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加速,主要指标增幅连续两年位居全省前列,迈上跨越发展轨道,是一个经济基数相对较小的发展快县。2006年位居全省“十佳”之首,综合排名第12位;2007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6.35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19%;财政收入4.72亿元,增长60.7%;农民人均纯收入4519元,增长19.6%,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考评中,位居全省动态“十佳”第2位,综合排名第11位。2008年年初以来,县域经济继续保持了高位运行的良好态势,仅2008年上半年,全县实现GDP24.27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同比增长19.7%,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同比增长21.5%。
四、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
铜陵市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在教育、民生工程、医疗等方面,率先做出了促进城乡一体化各种举措,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位于领先地位。
1、城乡共享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
近年来,铜陵市大力实施“均衡教育”,不断加大力度,改善义务教育薄弱学校的办学条件,实施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实行“两免一补”,以及城市与农村学校教师的交流与互换,使得该市义务教育均衡化走在了全国前列,高中阶段教育也基本普及。
(1)发展教育均衡,优化教育资源。从1997年起,铜陵市注重教育均衡发展,采用多种措施发展教育均衡,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政府加大宏观调控作用,缩小义务教育的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的差距,加大对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加快改造薄弱学校,使城乡每一所学校拥有大体均衡的物质条件,共同走向优质学校。在学校布局结构调整上,鼓励重点学校兼并薄弱学校,强弱联合,优化教育资源。目前,铜陵市教育均衡发展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一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城乡教育差距巨大;另一方面,有限的教育经费片面向城市学校和重点学校集中,造成了城乡学校之间、重点学校与困难学校之间巨大的校际差距,从而造成了严重的教育不公,扩大了业已存在的社会阶层差距,带来了极大的社会负面影响。
(2)加大农村教育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发展农村教育,加大教育经费的投入是关键。2006年,铜陵市政府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提出用五年时间,筹措1个亿资金,改造、新建100所标准化农村中小学。2007年,启动了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和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当年就改造、新建了20所农村标准化中小学,使农村中小学校园面貌焕然一新;2008年以“留守儿童”为重点的教育民生工程,采取帮扶结对、发放免费图书、兴建三所示范学校等举措,着力为“留守儿童”打造一个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又安排了20所农村中小学改造、新建项目。农村教育的大力投入,不仅显著改善了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更是逐步缩小了城乡学校在办学硬件上的差距。
(3)优化教师队伍结构,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发展。利用城乡教育资源的特点进行优势互补,加大城乡教师交流,人才互补力度,从而优化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农村教师整体素质,促进农村教师队伍发展,推进教育城乡一体化。一是“送教下乡”。铜陵市逐步深化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积极探索适应现代教育发展的用人新机制,组织开展了市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活动和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市教研室教研员到农村小学挂职上课,指导开展教科研活动,提高了农村学校教科研活动水平。二是挂职锻炼。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骨干到城区优质学校挂职锻炼,为农村中小学整体发展培养后备人才,提升了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三是政策上对农村教师倾斜,如职称评定、“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等方面对农村教师有所倾斜,调动了农村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强了教师工作的信心。四是举办全市中小学“校长论坛”,加强农村中小学校长学习培训,更新发展理念,理清发展思路,大力倡导“文化育人,特色立校”,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建设。
城乡教师交流,送教下乡的教育资源整合优化、优势互补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一是挂职教师给农村学校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把城市学校教学先进的方法带到农村学校,并为城乡老师起到了桥梁作用,加强了城乡老师的交流和沟通,提高农村老师的教学水平。二是给农村学校管理带来了新的思路。通过学校结对帮扶,城乡学校在一起组织开展活动,有利于农村学校拓宽管理思路,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从而促进农村学校发展。
2、实施民生工程,推进社会事业城乡一体化
铜陵县通过实施民生工程,给当地群众带来了直接、现实的实惠。在省定的18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建好平台,逐步扩充内容,提高标准,完善措施,实现了公共服务的全覆盖,形成了解决当地民生问题的政策框架。在民生工程实施过程中,开创了一些有特色、值得借鉴并富有成效的实施措施。
(1)民生工程项目多,保障范围广。铜陵县的民生工程内容丰富,在完成省定的项目基础上,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五难一保障”问题,2007年,投入1.16亿元,在全省12项民生工程的基础上,增加8项,全面实施了20项民生工程。2008年增加到32项,比全省多实施了14项,总投入达1.5亿多元。新增加的项目包括医疗保障救助、河道清淤泥项目、天然气通到村、提高村干部补贴等与老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项目,关注解决就医难、生活难、上学难、住房难、出行难、社会保障等问题。在项目的惠及范围上,涵盖了全县29万人口。目前在安徽省内,铜陵县的32项民生工程是实施项目最多的民生工程,给老百姓带来了实惠,切实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2)民生工程实施完成领先,保障标准高。一是起步早,确立领先地位。铜陵市建立健全“五大保险”体系,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率先实现了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全覆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率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具体体现在:①率先实施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2008年7月起,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与市区同一水平,实现居民生活保障城乡一体化。②率先免收农村和城镇低保家庭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2006年,铜陵县实行免收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杂费,比全国早一年实施。目前,郊区小学学生书本费全免,走在了全省的前列。③率先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2008年参保人数达到251709人,参合率达93.81%。④率先实行农业生产性排涝水电费补贴,帮助农民切实解决农业灌溉问题。⑤率先完成农村道路“村村通”工程。2007年,铜陵县村村通工程已经全面完成,在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二是起点高,保障标准高。铜陵县民生工程在补助资金发放标准上,保持在全省县级前列,少数项目位居全省县级第一,部分项目实现了市县统筹、城乡统筹。在工程类建设项目上,全面进入标准化建设阶段,远高于省统一实施的标准,少数项目已提前完成。具体体现在:①提高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由最初的30元提升到现在的100元。②提高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铜陵县自2008年1月起由86元提高至现在的134元,全县新增保障对象874人,保障面由也由原来的2.58%提高至2.89%。从资金上和范围上保障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让更多的农民享受到城乡统筹带来的好处。③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现在为每人每月265元,为全省县级最高标准。全县所有敬老院都配备了电脑、空调,有6所敬老院安装了呼叫系统。同时,继续加大敬老院改造后配套设施建设力度,提高农村敬老院管理水平。城乡社会保障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在全省率先建立了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障制度,率先实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覆盖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覆盖,率先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社会救助体系。
3、以城带乡,全面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水平
(1)加大资金投入,打造乡村两级标准化建设。2006年,铜陵市、县政府设立了1600万元的农村卫生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从2007年至2010年,每年设立400万元,用于支持县农村卫生事业发展,拟通过4年左右时间完成对全县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县财政每年安排50万元资金,结合省、市民生工程实施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至2011年完成全县110个村卫生室标准化建设任务。目前已完成的乡村卫生室的建设均是标准化建设。城乡卫生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改造建设全面铺开,建立了城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农村乡镇卫生院制度,血吸虫等重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得到进一步强化。
(2)加快农村卫生队伍建设,增强队伍综合素质。落实招募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工作的政策,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乡镇卫生院就业,重点加强卫生类大专以上毕业生和预防保健专业的引进。乡镇卫生院每年引进1-2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毕业生。加强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引导和鼓励农村卫生技术人员参加各类卫生学历教育,对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每5年确保有3—6个月的进修学习时间。
(3)加强人才交流,促进乡村卫生事业发展。为解决农村医生和技术人员的缺乏,建立了城市医疗机构对口支援农村乡镇卫生院制度,鼓励市医院医疗卫生人员到乡镇医疗挂职锻炼,落实“城市卫生人员晋升副高级技术职务之前须到农村卫生机构服务一年”的规定,加强城市卫生技术人员支农工作。从而加强城乡医疗卫生系统人员交流,提高乡镇医生的医疗专业技术,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五、城乡共建精神文明
1、推进精神文明城乡一体化
近几年来,铜陵市实施“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城乡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城乡一体化建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以城带乡,共建文明村镇。从2003年起,铜陵市文明委在全市开展了以城市对农村支持为主题的以城带乡、城乡共建文明村镇活动。每年选择一批市级以上文明单位和农村行政村结成对子,围绕“建一个好班子、建一个标准文化室、修一条示范村路、建一处文化休闲广场、上一个致富新项目、培养一支科技文化骨干队伍、立一批十星级文明户典型、资助一批困难学生、建一批改水改厕示范点、帮助做好村级规划和整治”等“十个一”的内容,对口扶持共建文明村镇。经过不断努力,全市参与共建的文明单位发展到三批共80家,结对共建比例已超过全市农村行政村总数的50%,初步形成了农村创建和城市创建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良好局面。目前,第一、二批城乡共建对子已到期验收,优秀和合格率达90%以上。五年来,结对双方共投入财物近3200万元,兴办了一系列广大农民受益的实事项目,建成了一批高标准的文明小康村,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展城乡结队共建文明村镇活动在安徽省是第一家,这也是铜陵在推进城乡一体化中开创的有特色,有实效的又一项措施。
(2)解放思想,引领农民致富。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精神文明活动充分发挥城市的示范、辐射和带动作用,把以城带乡、城乡共建的工作思路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机制与途径。具体体现在:一是牵线搭桥,共建交流平台。城乡结对共建精神文明,不仅将城市里现代文明带到村里,更是搭建了城乡交流的平台。二是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创建活动。城市单位在共建活动中以自身人才、文化、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的优势,不断加强沟通和交流。结对单位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理念,发挥各自单位的优势,不断提供农业信息,帮助培养现代农业科技人才,解决农村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农民现代意识,发展意识,启发村发展思路,培养农民致富带头人。三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建活动内容。结合各村的特色帮助结对双方做好“结对共建”活动组织、协调、牵头等工作。不仅要实现城市“输血”,更要带动农村“造血”。传授现代文明、新思想,改变农民“屋内现代化,屋外脏乱差”、“有钱修庙,无钱修桥”的一些落后思想和陈规陋习,丰富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倡导科学、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方式。到目前为止,市文明单位投入800多万元,带动村级投入2200多万元,出人出力,共同建造社会主义新农村。现在,“喝上卫生水,上卫生厕所,居卫生环境”已成为现代农民的共识。
2、推进文化城乡一体化
(1)增加投入,发展文化“四大工程”。一是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注重建立村文化活动室,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是农村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7年开始,铜陵市每年投资50万建立村级文化活动室。每年建立30个,规划5年,将全市文化活动室全部改造建立完成。建成后的村文化活动室面积不低于100平米。村文化活动室配置除了图书阅览,休闲娱乐的基本功能,还配套文化设备,能够提供图书、报刊、文艺演出、科技推广、影视欣赏、文化娱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等文化服务。二是实施电影“2131”工程。为解决农民看电影难,铜陵市文化局采用两种手段。一种是行政补贴,用一场电影补贴一百元的办法补助,来实现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另一种是用市场杠杆,允许放映队在放映电影前播放广告来赚取一些补贴。三是信息资源共享。每年补贴80万元,建设市、县、镇、村四级网络,完善村级远程教育,推进城乡信息资源共享。四是打造乡镇文化。根据每个乡镇的文化历史发展不同,打造具有自己特色乡镇文化。
(2)开展文化三下乡,丰富农民的文化生活。结合农村产业发展,铜陵市开展文化三下乡活动,送图书、报刊下乡,送戏下乡,电影、电视下乡。经过多年的实践,文化三下乡内容不断丰富,活动更加完善,一系列涉农的知识、技能、信息、物资、法规等都已纳入活动的范畴。深入了解农民的所思所想,把文化三下乡活动同落实农村的各项政策结合起来,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结合起来,同解决农民生产生活困难、改进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文化三下乡活动如今已成为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有效形式,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三下乡”正在向广度和深度扩展,群众受益面日益扩大,大大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农民的生活质量。具体做法:一是送、建结合,注重为农民办实事。送图书、报刊、戏曲、电影下乡不仅仅是只停留在“送”上面,更是要帮助农民将送下去的文化留在农村。不仅是“送”形式上,更是注重为农民办实事,切实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铜陵市文化部门兴建村级文化活动室、农家书屋、村文化广场,注重对农村文艺骨干培养,组建农民文艺队,组织形式多样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二是加强建设,着眼服务。铜陵市增大农村文化资金投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农民免费看电影、看书、报刊。不花农民一分钱,不增加农民负担。着眼于服务,做到真正为农民办实事、办好事,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推进文化城乡一体化。
六、 城乡一体化的完善方向及启示
经过几年实践与探索,铜陵市城乡一体化发展已经取得很大成效,在创新工作机制等方面实现了一些新突破,但是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必须注意处理好以下问题:
1、进一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上的差距
2007年,铜陵市实现GDP286.8亿元,人均GDP已达39089元;而铜陵县实现GDP36.35亿元,人均GDP仅12222元,仅为铜陵市人均水平的31%。在居民收入方面,2004年铜陵县城镇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收入11398元,是农民人均纯收入2986元的3.84倍,2007年扩大到4.78倍,呈进一步拉大趋势,如与市区相比差距更大。对铜陵县来说,要紧紧抓住铜陵市被批准为省级城乡一体化试验区的机遇,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要求,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一体化,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和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加快提升农村居民收入水平。
2、全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目前,铜陵市农业标准化发展滞后,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受到制约。积极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加快现代化改造,实行规范化生产。鼓励和支持龙头企业进行QS认证和ISO9000、ISO14000、HACCP等相关体系认证。同时积极推动市级以上龙头企业申报省级以上农业名牌和农产品认证,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进一步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
3、进一步加大农业招商引资力度
目前,铜陵市农业招商引资困难较大,组织化程度偏低。要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招商策略,广泛主动地和国内外一些大公司联系洽谈合作事宜,并力求招商项目开花结果。力争在农业园区获得更多突破。
4、进一步提升龙头企业的经济带动力
目前,铜陵市龙头企业的经营普遍表现为经营者素质偏低,企业管理落后,品位不高,发展后劲不足;龙头企业规模偏小,带动力较弱,对农户的带动作用不是很大;龙头企业科技水平低,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不高。因而,要提升生产经营管理者素质,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积极开展市场营销,鼓励龙头企业与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建立长期协作关系,实行产学研结合,支持龙头企业建立内部研发中心,加快农产品的加工、保鲜、储运技术和设备的引进、开发,提高龙头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不断扩大企业规模,增强对农户的带动力。
5、进一步缩小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上的差距
在教育、卫生事业方面,铜陵县表现出一定的城乡教育资源配置不合理,优质教育资源向城区集中,导致了部分地区大量的农村学生涌向城市,出现城市学校班额超编严重。甚至部分偏远地区,由于农村校点较多,但教学条件不如城市,生源出现了逐年减少的趋势。另外,城乡师资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素质高些的教师多数也不愿在农村执教。农村执业医生相对较少,技术力量薄弱,医疗卫生条件不如城市,农民就医难的现象依然存在。在社会保障上方面,城市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健全,居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得到落实。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仅为年人均30元(2008年起增加到100元),这还远不及城镇职工医保的月筹资水平,由此决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仍是较低水平的医疗保障。农村低保制度虽已实施,但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失地农民保障刚刚起步,也同样存在保障水平较低的问题。从构建全面的社会保障制度看,难度更大的是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的建立。因此,要建立类似于城镇的或与城镇接轨的农村养老、医疗保障制度,还有一个很长的过程。
6、深化研究农民向市民转化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更进一步的提高,一方面要求不断探索农民向城镇转移的新路径。这里不仅涉及到城乡二元的户籍制度问题,还涉及到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流转,以及农村宅基地的置换等;另一方面,要求更好地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同时,构建城乡一体的就业和社会保障制度。由于铜陵市的城市化相对走得比较超前,这些更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政策创新设计出相应的制度和机制。
7、着力解决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问题
从一定意义上说,铜陵是一个工业化的城市,工业比较发达,农村面积和人口相对较少,同其他农业大市比起来,铜陵的城乡一体化有较强的工业支撑,然而在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方面会受到巨大的压力,如何更好地做到节能减排,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是铜陵进一步快速发展所面临的艰巨任务,也就是如何提升自己的工业,增强城乡一体化的产业支撑。
8、进一步深化教育统筹问题
铜陵市本身是从一个矿工企业建成,学校一部分是农村学校,一部分是企业学校。相比企业学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较差,教师待遇较差,师资力量老化,专业结构不合理。在统筹城乡教育上,应该进一步进行教育资源整合优化,提升农村教师自身素质;解决好农村教师的编制,采取适当措施解决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问题;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积极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9、进一步发展城乡共建精神文明问题
第一,完善机制、确立规范。城乡结对共建的生命力在于充分调动城乡两个方面的积极性,使其持久开展下去,形成使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得以持久保持的机制,形成规范的制度,是构成城乡共建精神文明活动深入持久开展的重要保障。第二,巩固提高、延伸辐射。巩固已有成果并进一步加以提高,带动更多的城市单位和农村乡镇参加,以此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
铜陵市探索城乡一体化发展新途径取得了实效,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给我们在如下问题上五点启示。
启示之一:统筹城乡发展是破解“三农”难题的基本方略。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力度逐年增强,主要表现在:实行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点转向农村,国家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逐年加大,取消农业税,终结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对农民进行直接补贴,全面放开农产品价格和经营,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方略带动下,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农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稳步提高。但从铜陵的情况我们清醒地看到,目前城乡差距依然很大,特别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2007年达4.78 ∶ 1,已高于全国和全省的平均水平。如果不及早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遏制,必将进一步加剧城乡发展不平衡状况,影响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强调:我国农村正在发生新的变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备许多有利条件,也面对不少困难和挑战,特别是城乡二元结构造成的深层次矛盾突出。
启示之二:统筹城乡发展重点在于破除城乡二元结构。
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基本方略,不仅要调整国民收入再分配结构,使农村发展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支撑,而且要从根本上破除城乡二元结构,为城市和农村的同步发展提供制度保障。现阶段,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是要把握住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的要点。科学制定城乡建设规划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前提与基础。不容置疑,我国的城镇与农村将长久地相互独立存在,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决不是要消灭农村。目前,许多地方在城乡建设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规划制定和执行存在严重缺失,导致城乡空间布局十分混乱,许多地方往往看起来既不像城镇,也不像农村。因此,开展城乡建设必须坚持科学规划在先,认真汲取国内外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在合理布局的基础上推进城乡建设,务必做到积极稳妥、扎实推进,避免出现大的折腾和反复,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启示之三: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基础。
近年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经济增长点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县域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由此,导致一部分县乡财政困难,只能靠上级财政转移支付维持行政机构的日常运转,基本上没有多少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与改善公共服务的建设。因此,城乡协调发展必须以产业发展为基础,合理布局城乡产业结构,通过深入开展城乡产业协作,加大大中城市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辐射和带动。铜陵县要根据协调发展的要求,主动与铜陵市实行产业对接,在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同时,加快发展二、三产业特别是服务业,把小城镇建设成为人口、产业和市场的集聚点与城乡连接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农民增收点和内需扩展点,不断增强县域综合经济实力和财政能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启示之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是城乡一体化的重要条件。
对小城镇和集中居住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应当参考城市基础设施,并考虑农村的实际需要。学校、医院、商店、道路、供水、排水、环保、绿化等城市拥有的现代基础设施建设,在小城镇和集中居住区也要逐步建设,并且达到国家相应标准。同时,根据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抓好农田道路、小型水利、节水灌溉、草场围栏、养殖小区、大中型沼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大规模开展土地整理,进而建设集中连片的大块农田,推进规模经营,发展设施农业。
启示之五:农村公共服务是衡量城乡一体化进展的重要标志。除了加强农村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外,更重要的是加强农村教育、卫生、文化、交通、通信等公共服务的软件建设,大力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不断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使小城镇和集中居住区的居民能够享受到与城市大体相当的公共服务,甚至在某些方面更具特色、更有优势。这样,当地居民就会感到生活与附近城市同样方便、舒适,从而增强小城镇和集中居住区的凝聚力与吸引力。农村社会保障涉及面广,短期内铜陵县保障水平不一定能够做到与城市相同,可以先低后高、逐步提升,最终实现保障水平的城乡统一。
&&信息来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乐和世纪国际贸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