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错的项目~现在实验也很成功~需要投资公司扩大规模模~请问那里可以拉倒投资呀?

新浪广告共享计划>
广告共享计划
阿尔法工场
作者:陈经
大投资(一)
如何看待中国规模庞大史无前例的大投资?不少土洋经济学家快疯了。可以这样说,如果中国经济不崩溃,现在的经济学理论要重写。
关于投资规模,社会熟知的概念是“投资占GDP的比重”,中国超过了50%,太大了,“过度投资”了。正常经验数据是,发展中国家20%到30%,发达国家15%到20%。中国从2005年47%到现在高于50%,常年在所有国家中最高,再没有第二个,接近的都没有。
上一次出现这种情况,是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几个国家连年投资占比40%,最后危机了。克鲁格曼200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闯出名头靠的是1994年预言了这次危机。当时亚洲经济发展很好,日本要争第一,四小龙,东南亚小虎。克鲁格曼却说,亚洲国家搞数量扩张,轻视技术创新,所谓“亚洲奇迹”一定会破灭。值得注意的是,他认为连日本技术创新都不行。
亚洲(其实特指东亚和东南亚)经济高速增长,显著的特点是高储蓄率、高投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克鲁格曼等人的研究以及后来日本、东南亚危机的事实,得出了发展经济学的一个重要结论:
依靠高储蓄率和高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可持续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
这哥们最近又来预言中国经济奇迹破灭了,说法是“撞墙”(Hitting China’s
Wall),算是明确提出中国经济会有大危机,甚至盘算中国大危机对世界会有啥影响。知道来龙去脉就不会奇怪了,这是他思路的自然发展,对中国从来不看好,越看越象东南亚。就算比东南亚强点,技术创新总强不过日本,中国注定大危机。
吊诡的是,中国政府从言论上看,可以说是这个“新古典发展经济学”理论的忠实信徒。政府宣传对“自主创新”无比推崇,常年自认“不可持续”,各种自我检讨。常见说法有:
不协调、不平衡、不可持续、经济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投资边际效益递减、盲目投资、投资与消费关系失衡、物价上涨、消费力下降、深层次结构问题、产业结构不合理、劳动与资源密集型投入推动、高能耗、高污染、技术含量低、科技创新能力差、缺乏核心技术、科技实力不容乐观、差距越来越大、人才匮乏、制造业竞争优势水平低下、制造业危机四伏……
这些真的是政府工作报告的常见词汇,不是敌对势力的唱衰,唱衰文一般还整不出这么多词。这些自我检讨是符合经济学家们的理念的,某些词可能就是他们编的。
但是,让经济学家疯掉的是,检讨到这份上了,却浑身是劲在折腾。中央政府保八不行就保七,地方政府超级投资计划往外端。“不可持续”好几年了,投资计划越来越吓人,中央四万亿,湖北五万亿,浙江十万亿。大投资弄得“高储蓄率”都不够了,货币体系大扩张,M2高速增长,银行贷不动了就搞十万亿“理财产品”绕过监管。搞到“钱荒”都出来了,还加大投资保经济增长,下限7.5%、底线7%。
一边认真检讨,都承认“不可持续”了,一边却仍然违背经济学常识地瞎折腾,看来是精神分裂了。
大投资(二)
中国政府在“大投资”问题上的精神分裂,由来以久,不止这一件事。它代表了一个贯穿中国改革开放历史的哲学问题。
这个哲学问题是这样的。你有一个很好的、所有人都崇拜得五体投地、没人不同意的理论。然后你有发展经济这样的问题要解决,你把这个理论用上去,发现没有出路,怎么办?
比如新古典发展经济学理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技术创新”,这个很好、得大奖、所有人都同意、都崇拜,以此为据轰轰烈烈地自我批评。但是“技术创新”很难,真的很难。难到只有世界第一的美国人算好,连曾经世界第二的日本人都不行。一个想发展经济的穷地方怎么办?要不先凑点钱拉些投资瞎搞搞?
这个很好的理论又说,“依靠高储蓄率和高投资推动的经济增长不具有可持续性”。现在结局很清楚了,穷国发展经济肯定会不可持续。
如果去看克鲁格曼一系列文章,会发现这是的他核心思想。因为技术创新厉害,美国就是第一,连美联储印钱都比中国央行印得漂亮。
这类“政治经济学理论”还有不少,它们的基本模式差不多都是这样:如果不按成功的人的方法做,就会象那些失败的人那样失败。N个成功的国家以及M次危机可以证明。要民主,不民主会失败。要放松政府管制,砍掉所有纠缠在一起的老鼠尾巴,扶持民营经济。要“科技教育福利”地可持续发展,不要“成本环境消耗”地竞次。要靠技术创新,不要搞不可持续的大投资。
政府宣传一直说,这些理论很好,我们同意,要民主、要发展民营经济、要科技教育福利、要技术创新。我们还不民主、政府干涉经济太深、教育落后福利差、技术创新很差。全都承认,全都认怂。可以一句话总结政府和经济学界都认同的“理论成果”:
不要象中国现在这样搞经济。
但从“不民主技术落后”的现状,怎么发展到“民主社会可持续大搞技术创新”的神仙境界?有没办法?
西方政治经济学理论对此坚定地回答说:你还是得搞民主社会,搞技术创新。民主社会才有技术创新机制,这是经济理论证明了的。可惜你没有这些东西,技术创新不行。你不可持续,只有先崩溃,然后再看了。
仔细一琢磨就知道,这其实是说,现在的状态就是要完蛋,以后的事再说。再多套些话,人家也不遮掩了。你不民主社会动乱要崩溃、大投资不可持续,我们干脆加把劲送你上西天,只是现在不方便。。。
西方经济学理论,不是用来给中国找出路的,而是用来说明中国经济的极端不合理、预测中国经济的不可持续和崩溃。因为中国和西方不一样。
这是政府文宣不同意的。中国经济成就辉煌,会前景光明可持续地发展下去,政府工作报告的另一半是在可持续地自吹。还不是放空话,有各种数据与事实说明进展,也描述了很多具体措施。
取得了“不要象中国现在这样搞经济”这个共识以后,中国与西方经济学理论说bye-bye了。西方经济学理论很好,但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而我们一定要解决问题,要自己想办法,因为中国和西方不一样。
当理论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要想办法。
这些办法就不是经济学家愿意看到的了,历史上想出来的各种办法,基本全是看上去很邪门的东西。大投资就是一种“办法”。它不是一个经济运行模式,而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中比较吓人的一种。“办法”会带来更多问题,就又想其它办法去应对。
每一种“办法”看上去都不是办法,弱点明显、不可持续、后患无穷。一计不成再生二计,没钱了就想招拉钱,银行贷不到就搞“理财产品”。计中计、连环计,中央地方连年混战。事情弄得很复杂,经常看上去要崩溃。
大投资(三)
大投资为什么会成为时代特征,又如何成了崩溃论的主打?
在胡温第一届任期的时候,中国是比较低调的。投资占GDP比重虽然高,由于当时GDP不高,和现在印度的规模差不多,投资总额不算大。那时舆论对投资占比就有相当多的讨论,说不正常,要扩大消费。但这些讨论并不激烈,流行的崩溃论没有说投资问题的,入世产业崩溃、资本外逃等等,说法比较杂。现在国内外的崩溃论都收敛到“大投资不可持续”这个焦点了。
直到这时的中国各级地方政府,多少有些靠天吃饭的意思,标志性产物是“开发区”。
全国各地一度近7000个开发区,4万平方公里。招商引资,资金、技术、市场都靠外面,发展办法和第三世界穷国差不多,基建配套好些。外资一年几百亿美元不算少,但开发区实在太多,各地一分毛都不剩,争抢十分激烈。总体来说成功的少,失败的多,需要治理整顿。2007年清理到剩1500多个,一万平方公里。
那时有批评开发区占用农田荒置的,没有说开发区投资太多受不了的。所以是国土资源部来清理,不是发改委财政部。一般一个市所有开发区基建投资一年也就十多亿到几十亿,全国加起来是万亿规模,不算高。投资额如果上去了,还是大好事,说明引来企业了。就是招不来,投资才上不去。
这种靠天吃饭的开发区算啥?快速三通一平,虽然在世界上算绝活,在中国不算啥,谁都会。圈一大块地清一下,建筑稀少,大片荒着,机会主义搂草打兔子。也正因为花不了太多钱,所以闹出近7000个开发区。
当然也有不少很成功的开发区,基数大总会出不少成功的,国家级的就有100多个。就算不成功,或多或少总有些成绩,在穷国看来就不得了。加在一起,在发达国家看来都算特大的事,能够改变全球经济。中国的事经常这样,说起来是各种毛病,失败典型到处都是,宏观上却不得了。一说中国研发就是抄抄抄差差差,到处瞎搞也闹出不小动静,基数大。穷国看着就是“中国真发达”,一般的发达国家不在话下,需要老牌帝国主义大牛公司群体出动镇压才服气,继续自我批评。
但中国这么大,要大发展,靠开发区这招行么?或者说靠“招商引资”行么?
对中央政府,是可以的,日子好过了非常多,产业升级口号叫得震天响,实际是自我吹嘘。对一些东部沿海地方政府,也可以,产业聚集了,搞出了大名堂。一小块开发区,搞好了真的能创造特大奇迹,可以说没有尽头。出一个大牛公司就可以往千亿上想,一个硅谷顶一个大国。这条路的障碍就是技术创新,外国人说得是有道理。一个公司一个楼,想创造超级产值唯一的办法就是搞技术。
但广大中西部地区,就不太行了,招商引资条件相对差。甚至东部地区大部分地方政府,也不行,做大的开发区不多。不是说当地干部不努力,是有这样的因素。努力也就那样,考公务员名额有限。大家都去考,都搞开发区。最后就是,“人生的道路啊,为啥这么窄”。一个国家,厉害的开发区根本不用多,也多不起来。带动搞出城市带,有一个就是发达国家,有两个就是超级大国,三个只能指望未来的中国。
而且这条路往下走,要靠技术创新。这个理念现在成“经济正确”了,其实从统计意义上来说,是条风险极大的死路。胡吹技术创新是“光看见贼吃肉,没看见贼挨打”,不是那块料的还不如一开始就放弃希望。国家层面上大搞技术创新,是靠本钱大亏得起有研发基础,需要很多条件。对个人、对公司完全不是这回事,绝大多数混在江湖的都不是靠技术创新。人家说不定靠的是抄,还抄得挺成功。国家层面要“自主创新”,可这么要求个人与公司就不对了,要看具体情况。
其实一般人隐约也知道这个道理,口头上崇拜技术,有几个人去看技术书?大行其道的是“成功学”。李开复的技术书有谁看过?职场成功学到是炒出了很大动静。
经济学理论,有时看上去就是“成功学”。因为“成功”了,所以老子可以出书,一堆人崇拜地看。一伙西方人就研究经济理论,因为西方经济发达了,所以就装腔作势搞几个学派,自己都信了。真正发展经济的“技术”,肯定是有,但不是经济学家说的那一套。和工业技术一样,也是一堆树状的“know-how”。现在搞经济学的人,理论说起来都是一套套的,很多人最基本的“know-how”估计都不懂。哪个经济学家知道怎么搞拆迁?
大投资(四)
社会舆论、政府文宣天天疲劳轰炸,说各地搞经济的办法这不行那不行。也确实困惑,穷地富地想要大发展,眼见的办法都不太灵,达到群众期望难如登天,舆情沸腾,怨声载道。
中央理论文宣,多年没搞出给力的东西。主推概念和谐社会,听着不错,实践起来不行。房产卖家买家和谐不了,股市集资套现的和散户越搞越僵,其它就不用提了。主要经济理念“自主创新”、“结构性转型”、“产业升级”意思差不多,都是要大搞技术。这个好一些,概念很好,也有不小作用。但没有普适性,风险高需要很多条件。它更多是一种理论,不是“know-how”,不直接解决问题。
发展目标几百条,报告几百页,没有深入人心的口号。增长前所未有地高,但搞到哪算哪,看不清未来。调来调去稳这稳那,没有方向。老百姓吃喝闲扯就骂社会,堆积负能量。没有主意的时候,除了骂是干不了啥。移民、信大师,富了也不感谢社会。
不光是中宣部的事,不是说有好理论宣传不足,首先还是得有好货。货色一般,用各种花团锦簇的形式鼓吹,只会让人觉得烦。集体领导,胸有成竹统领全局不容易。但也不是不可能,团结一致对阶段目标有明确的目标与主意,就有门了。很多人内心相信或者期盼中国有光明的前景,也有不少亮点,地球上最多,要不然不会有“自干五”这种现象。就是乱轰轰说不清。要是有看得清的好东西,群众还是听的进去的。公知成天对中国没一句好话,慢慢群众也烦了。中国足球都很有群众基础,偶尔踢场好球就一片鼓励。重庆折腾了些新气象,一度呼声很高,铁道部出了第一个广受赞扬的贪官。群众不好忽悠,其实就是讲道理,看上去抱怨很多,想搞茉莉花革命完全没戏。
现在的“中国梦”概念是中央文宣想努力下。要让人看到大的希望,激发信念与热情。有了信念,就不会折腾那些乌烟瘴气的东西,风气就正。这很困难,让人真信不容易。需要搞出具体可行的路线图,有说服力地让人有方向感。有方向有信心,不怕困难,敢付代价。
之前已经说了,
“自主创新”不是一个能让人信服的路线,包括结构性转型、产业升级,宣传力度很足,但不能给人信心。它更多是一种美好期望,如果有是很好,但不是一个可行的路线图。一个具体的地方,如果把希望寄托在“自主创新”上,得等到啥年月?就象中国家长重视教育,但对小孩学习有信心的不多,一般是非常没有信心,到处折腾。
与之相比,
“大投资”路线到是有生机勃勃的冲力,很有戏。有群众基础,政府也喜欢,就是经济学家挑毛病,学界名声差。它毛病一堆,但潜力无穷,也有了深入的实践,优势极其突出。
一个地方要开展大投资,说出来就令人兴奋,摩拳插掌大干一场。经济学家来说丧气话,说要搞技术创新,要发展民营经济,不要大投资,人就很烦。您那“技术创新”到底要怎么搞?发展民营,好啊,能不能帮拉些民间投资?
不能就拉倒吧。大投资很好懂,谁都能明白。
大投资不是小打小闹搞拉大旗扯虎皮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气魄宏大地建设“新区”。
滨海滨湖滨江新区、东南西北新区,搞好了直接就是“建成区”,城市规模2倍起、4倍不算多、6倍常见。不是零散的公路、铁路、地铁建设,是整个未来新城、整个省、全国统一规划的高标准快速大交通系统,世界等级最高、规模最大的高速公路、高速铁路系统。不是搂草打兔子地招商引资,是有目地有选择有配套的产业大规划。不是引进外资讨好真假洋人,是内部操作、自主规划、推进。
大投资是具体的,不是虚无缥缈的,一个个项目看得见摸得着。大投资的必要性很显然,不投、少投都没戏,只有大投、狠狠地投。大投资是主动的、进取的,不是被动的靠天吃饭。大投资是普适的,穷地富地都可以投、必须投。大投资是有组织的,可以高标准提前规划、好好规划。大投资是可操作的,第一步第二步很清楚。大投资激动人心,有吸引力,有活力。大投资是革命性的,大决战,升级换代,旧貌换新颜。
其实我不描述也一样,大投资天然魅力巨大,不需要宣传。发财致富不需要宣传。大投资如果能搞起来,就是不可阻挡的。中国进入大投资时代,是因为能搞了,不需要谁引领方向。经济学家去地方上忽悠阻止大投资,一定是乱棒哄出。
你有什么道理讲得过大投资?发展是硬道理。没条件,只好省吃敛用投资,投资占比高总量也上不去,小规模投资搞了多年。投这个只好压那个,建了高速公路铁路就建少了。好不容易混出头了,各种条件具备了,不搞就是神经病。富地发展起来了要大搞,穷地差距大更要大搞。不大搞是绝对不可能的,问题是怎么搞、搞多大。
大投资不是经济学,任何经济学在它面前都只有靠边站。大投资是简单直接易懂不可阻止的大道理,经济学的小道理复杂难懂靠忽悠。各级政府只会盘算大投资怎么搞,经济学指出的各种毛病都不是关键。不平衡、不协调,so
what?大投资就是要把东西搞出来,平衡、协调是啥意思?不可持续,更是so
what,大投资搞成了就大功告成,早搞成早收益,搞成了就换办法了,要可持续干啥?
从胡温第二届任期开始,不需要宣传,大投资自动成为时代特征。不搞大投资就是脱离时代,全国各地都动起来。不管增长率是11%还是7%,不管经济数据好坏,美日欧怎么QE不管,外围环境好坏不管,反正就是要大投资。这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要不要大投资是不用争论的。你就举出100条理由说不能搞,也还是会搞。你只有说搞不下去了,那才不搞。
对经济学而言,这确实是个很严重的挑战。连续高比例投资这么多年,经济规模这么大了,还这样大搞投资,搞成了规模更大的大投资,这是史无前例的。不用提腐败、低效之类的问题,这些是枝节。经济学里最根本的一条,投资生产消费平衡,和大投资实践是完全冲突的。如果相信经济学原理常识,自然就会抨击大投资决策,预言大投资搞不下去。
大投资(五)
大投资不是宣传,不是设想,而是一个已经干了多年的事实,只不过以前没那么大。大投资毛病肯定很多,但它是史无前例的,对此有一些简单的误解。
一个最常见的误解,说大投资就是凯恩斯主义的加大政府投资。凯恩斯主义最明显的特征是,在经济不好的时候靠央行增加货币供应、政府扩大财政支出来刺激投资与消费。“刺激”(stimulus)这个词2008年以后特别流行,很多国家都搞过多轮“stimulus
package”,中国并不算特别突出。这是把大投资理解成一个托住经济增长的周期行为。凯恩斯主义的另一面是,在经济过热的时候要紧缩货币加息控制投资消费。凯恩斯主义的基础是经济有周期。
大投资不是这样的,它规模越来越大,不是周期现象,更象一个“正反馈过程”。这是我的一个重要结论:
大投资是一个正反馈过程。
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这个数据为例。从1981年的961亿元到2012年的374676亿元,30年平均年增长率22%。值得注意的是,年,年均增长率上行到了26%,变成10倍。这个增长率未扣除价格因素,但也远高于名义GDP的增长,2001年到2012年名义GDP“仅”变为4.7倍。
年份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亿元)
这个系列数据有几个明显的异常年份:
1. 年这两年是30年中前所未有的,投资负增长,对应着仅有的一次社会动乱。
2. 1984年增长33.8%,1985年增长38.8%。这是改革开放加速推进,有大的想法了。
3. 1992年增长44.4%,1993年增长54.2%,1994年增长31.4%。这次是南巡,全国疯狂加速推进改开。
4. 2009年增长29.9%(由于物价下降,这个增长其实很高)。这次是全球金融危机,中央四万亿投资。
除了2009年看上去比较象凯恩斯主义的操作,其它三次异常和凯恩斯主义没有明显关系,1984年、1992年世界经济没有特别的事,显然是政治因素。到是1998年有亚洲金融危机,当时也是据说搞了凯恩斯主义,发国债,扩大基建,但从这个数据里却看不太出来,是增长偏低的年份。凯恩斯主义解释不了30年22%的年增长,更解释不了2000年以后26%的年增长。难道年年都在搞凯恩斯刺激,年年都是按经济萧条期操作?除了动乱都在大打鸡血?就算在搞吧,能连搞这么多年?或者30%以上才算鸡血,增长20%就算“正常”?这都解释不通。
30年来一步步发展到一年30多万亿的大投资,不是经济周期现象,而是一个正反馈的循环过程。在正反馈过程中,也有波动,是政治性的波动,但不是经济周期。1984年是改革开放有了相当成效,感觉可以加速推进,力度就上去了。年,社会动乱,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反思改革开放,不敢投了。1992年,东风开来满眼春,死活就这么干了,出现了最猛的一次增长。2009年,表面是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我们之后会论证,这是地方上各种加速发展的计划压不住了。
当然,如果某一年或者两年搞得太猛了,就会有“后遗症”,接下来就要收几年了,甚至收到10%-20%的“低增长”。这是投资在持续高增长的基础上,自身的波动。这个波动会影响经济增长,带来某种经济周期现象。不是说某年经济增长低了,就30%的投资增长,经济过热了,就搞成10%的投资增长,看不到这个逻辑。可以总结出更简单的投资增长逻辑:
投资增长率看条件,条件允许就高增长。
这些“条件”里,最重要的是中央政策。只要一放,全国就可以搞出30%以上的增长。如果中央政策谨慎,就是低增长,比如1990年。另一个可能让人觉得意外的低增长期,是朱镕基主政的年,增长率只有5%-13%,说明朱总理比较注意压投资,专注于结构性改革。可笑的是,居然有“赤字总理”这样的攻击,说明当时人对中国的政策搞不懂。
其它条件包括资金来源,比如1992年后几年,银行随便乱贷,增长可以高达30-50%。2001年以后,银行政策不能算松,甚至有20%以上的超高准备金率,银行贷款利率也很高。但由于外贸大扩张导致的基础货币大增,资金来源好多了,投资增长率就上行到年均26%。预计2013年以后固定投资增长率会下行至10-20%区间,因为外汇储备停止高速增长,还需要盘活社会资金。如果中央政策再收紧,会出现个位数的增长率。
中国的投资是一个优先级最高的政府行为,先天就是超高速增长,比经济增速高得多。它不是应对经济周期的招数,投资本身的波动带来经济周期。
这个投资行为,它的本质特征是正反馈。投资能力的来源是之前的投资。这是可以解释得通的,你搞了基础设施、工厂,这些基建和工厂,是将来搞更多基建与工厂的基础。而以扩大消费为基础的经济增长过程不是正反馈的。你消费得多,后面消费的能力一般会减少。有时会出现“消费得越多经济增长越好”的假象,这是因为使用了信用扩张、资产泡沫等金融招数来支持消费,是不可持续的。而且这是被证明了的,除了中国,所有的国家都已经“不可持续”了。
现在人们的怀疑是,中国的投资增长,也是以“信用扩张、资产泡沫”来支持的,也是一个泡沫过程。甚至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以扩大消费为主才是可持续的,要转到靠消费增长为主,在社会上形成了“消费万岁、投资万恶”的舆论气氛。本文将继续论证,大投资是一个正反馈过程,有自身独特的的支撑力量与发展逻辑,不是泡沫过程。
大投资(六)
上节说,大投资是一个正反馈过程。长期看,实践证明投资能力确实越来越高了,30年正反馈增长了上百倍,对政府的吸引力特别大,超过任何其它办法。短期看却不是这样,为了把大投资搞下去要想尽各种办法,麻烦事很多,经常觉得搞不下去了,马上要出事,把崩溃论都招来了。这就是大投资的另一个重要特征:
大投资是一个反复短期博弈的过程。
过程中,中央与地方、地方与地方勾心斗角,不停地费劲心机短期决策,贯穿始终。地方要与别地争抢资金、项目、市场,别人的成功就是自己的失败。中央与地方互搞“压力测试”,地方抢上项目、抢拉资金,出了麻烦事就找中央收拾又怕真惹毛了,中央搞紧缩逼地方过苦日子转型,又怕真弄死了不好收拾。这些博弈看上去复杂而且危险,有各种边缘试探行为,经常搞出乱子。
正确理解大投资,要看到长期巨大的正面意义,也要看到反复短期博弈的痛苦。如果最终成功了,那么大投资发生在中国总体是好事,或者是个幸运的事。另一方面,如果个人或者公司、地方政府在短期博弈中损失惨重,长期的好处可能就没有意义了。如果整个国家折腾过头翻了船,连长期也不是好事了。
到目前为止,大投资是中国独特的大招,非常有效果。但它绝对不是一帆风顺的,反而充满了混乱与痛苦,就是现在都很多人说搞不下去了。大投资的两个特点,是一个硬币的正反面,互为依托、不可拆分。如果没有这么大的好处,中央与地方也没理由去搞这么混乱的博弈。如果没有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大投资也不可能搞得起来,不是搞乱套了翻船,就是死气沉沉发展缓慢。
这里要搞点哲学讨论。就是在博弈中,什么叫正确错误。从中央来看,地方上的瞎折腾是错误的,第一节中的大段自我检讨具体描述了这些错误,有更好的办法,就是自主创新、科学发展。地方之间、地方与中央如果好好配合,是能够把大投资干得更好的,乱子会少很多。这也是我以前的观点,就是要相信水平更高的中央,一起把宏观调控搞好,大搞自主创新产业升级。
上半年到各地看了一些地方政府的建设大发展,深有感触。不存在一个“水平更高”的中央,所谓“水平更高”,是不可检验的,干的是不同的事。众多地方与中央以及部委,各有各的屁股,把自己的事做好,就是本份。地方与地方之间,干的事差不多,操作起来有水平高下之别。中央大领导,也有水平区别。
地方干部,以前是感觉土。多年前在合肥听广播,市局推出一大堆1688888之类的吉利电话号码逐个拼凑谐音郑重介绍卖钱,土得掉渣,也卖不上价。现在真不能这么说。信息流通很快,干部接触的事多眼界更宽,经常开展学习,进步很快。自称“建设学习型政府”,在全球来说是个怪事,是真的,不是以前政治学习走过场,各种讨论很开放,是真有动力去琢磨。地方上推出的各种大投资计划,水平不低,以前是搞不出来的。为了把计划推进下去,各种操作让人眼花,局外人看都看不懂。
有了一定水平以后,地方上的投资计划就不能简单地说是瞎折腾了。以前是不行,不少计划象赌博或者骗钱,这也是朱镕基狠压投资的原因之一。我以前写过贵州的一个硬盘项目,技术创新水平不具备也要硬上,这样的例子不少。而且以前项目少,不合理的比例高。
现在具体一个个项目名字列出来,看着都比较象样。比如湖北的5万亿投资计划,刚出来听着很象是大忽悠。但是看具体项目,还比较合理,就是项目多、细。外国说中国鬼城,拍了照片,宣传成中国到处是鬼城一样。多年来说来说去,也没找到几个。真正比较象的就只有鄂尔多斯,钱多瞎闹的。其它象郑东新区之类的,地方群众自己清楚,外地人不了解情况瞎起哄。想折腾出一个鬼城不容易,那么多项目要钱,哪有闲钱去折腾卖不出去的鬼城,早完蛋了。也有一些不合理的项目,但现在项目这么多了,比例在改善。这不太好统计,是我的感觉,以前不容易找靠谱的项目,现在各地随便一找就是一堆群众基础很好的项目。地铁就很多条,哪都是需要的,不然发改委也不可能批。有时说起来就是大投资坏事,具体到各个项目,地方群众盼着搞的不计其数。
让地方上心怀大局,不要搞,这不是办法。地方与部委就是应该想法搞好自己这块的大投资。铁道部的搞好铁路投资,省里的把一个省建设好。在其位谋其政,这是正常的思维,地方群众也是支持的。一些人提起大投资就说是剥削民众、搜刮国家,很无聊。主要的国家资产还就是大投资弄起来的,民众本来也没有啥钱。与其在血汗工厂里被外资剥削,还不如给大投资干活增加国家资产。老百姓也明白这个道理,对具体的项目是支持的,盼拆迁,盼那铁路来到我家乡。甚至一些大麻烦项目,比如新余的光伏,也不能说当地群众反对,人均GDP一举升至江西省第一,就业收入都有好处,虽然现在麻烦不小。老百姓围起来把平价大楼盘几天买光,各地经常有。先不说是不是泡沫或者搜刮,这是对当地的信心,总比北京供应短缺二手房猛涨好吧?
就是说,我们对地方上努力想搞成的那些大投资项目,要有理解与同情,特别是很多以前混得不太好的地区。不要一说就是当地官员瞎折腾捞钱,这是公知以偏盖全的手法。要看具体的项目,好的支持,坏的批评,当地群众更清楚。好的项目不计其数,这也是大投资必须要搞的原因。地方上想尽办法搞好项目,多搞项目,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博弈起来就应该这么行动,难道去为别地着想?
中央在博弈里面,也不能说是错的。即使各地的项目都是正当的,都猛上,就会过热、过剩、钱紧,必须控制,经济学家说得很多了。这是中央应该干的事,不是说地方上应该自觉,不然要中央调控干啥?博弈就是这么进行的,你搞你的、我搞我的,各有利益诉求。以前宣传说的“统一思想”是不可能的,违反人性,谁真听中央的谁倒霉。你不投人家投更多,你等天上掉下来自主创新,人家拉来企业占了市场再说。
要注意,这是一个“反复博弈”的过程,这就有意思了。博弈论里,一次博弈,双方各自为自己的利益短期决策,囚犯都揭发对方,结果全局上吃亏都吃牢饭,达不到最佳结果。但是反复博弈,人的决策就会进步,“学习型政府”在学习。地方上慢慢就学会了,多弄些自主创新型的大项目,多搞靠谱的好项目,不要瞎折腾钱,能从中央捞到更多支持。中央也学会了,不能大收大放大转向弄得下面无所适从,不能一刀切。真浪费的项目坚决砍,楼堂馆所五年不许建,好的项目要大力支持,加大铁路投资让群众开心。博弈要这么玩,地方与中央一起不断进步,虽然有时是痛苦的。不进步,就白痛苦了。要是老不进步,那就不好办的,群众都会很有意见,也看得出来。现在一个流行词“倒逼”有点这个意思。博弈中痛苦的一方就会想新招,办法是人想的,改革是逼出来的。你以为中国要完蛋了,其实很多人在想招。
以上是对大投资的框架性描述,差不多了。结论是:
大投资是一个长期正反馈、短期反复博弈的过程。大投资要在反复博弈中不断进步、不断发展,才能实现长期正反馈的效果。
看了文章前面部分的读者对大投资有很多误解,完整的理解请务必参照这一节。
大投资(七)
前面介绍了大投资的分析框架,那么现在的情况是什么?
投资规模是真的惊天动地了,2013年预计固定资产投资总额高达43万亿,而GDP会是56万亿左右,居然很接近了。不少人就说,这是“边际效应递减”,投资拉动GDP的效果“越来越差”。某种统计说,90年初1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带动GDP有5.2万元,2000年是3.8万元,2010年只有1.5万元了。我不知道这是怎么算的,但这种计算在大投资的背景下肯定是越来越低,不是大发现。因为这十年投资增速是26%,如果投资拉动GDP的能力不降,GDP增速会高成什么样?这么大的规模,GDP增速常年世界最高了,还要怎么样?之所以边际效应递减,是因为投资增速太快。这也说明了中国政府更关注投资,不是GDP。李克强说得很对,GDP就是瞎凑数据。不少国家人均GDP上万美元,在国际经济里屁也不是,人也穷,中国人都不正眼瞧的。投资不是为了拉动GDP,是为了完成各种复杂的发展目标。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穷地能以全球最低价最快速度建成一条大公路,你要不要?那肯定是要的。车流不会这么快来,所以就是投资多,GDP少。有种去让人不要建,被县里老乡打死请自己收尸。牢里的某人有论述,要趁收地建设等各种成本低的时候大干快上铁路投资,以后成本高就搞不起来了。超前建设,多好的道理,某人也创造了贪官还一堆粉丝的奇迹。大投资发展到了很逆天的阶段,是个特别NB的事。这是我的重要结论:
现在大投资的发展阶段是超前建设。
超前建设啊,非常厉害的,千万不能不当回事。在中国看惯了容易以为这是印钱放贷就能搞定的事,完全错误。印钱放贷是最容易的,超前建设是中国的绝活,全球独一份,无比光荣的事,值得大吹特吹。最近我老盯着印度卢比看,这几天对人民币终于跌破了10。说起来是全球经济增长第二还要超第一,金砖四国潜力无穷,五年过去对美元汇率掉了50%,央行行长刚撤了,和中国差距大得连印度大吹都不好意思说了。巴西,过去两年经济增长没法看了,联合会杯足球赛变成大抗议。都是基础设施太落后,投资建设能力太差了,跟不上经济发展,通账贬值一起来,不好混了。印度巴西是民众上街的通胀,中国的“通胀”很多情况是“怎么民工都要这么多钱了”。人没印钱么?印度的广义货币2001年是13万亿卢比,2011年是65万亿卢比,十年翻五倍,和中国同期的六倍可比。美国欧洲都在印钱,修出了什么不?
相对中国自己过去,超前建设也是非常NB的境界。以往只有不足,哪有可能超前建设?车一多,全国多地堵车,说要扩大消费却要限购车,说明以前是投资不足。大挖地铁,都开搞了,其实搞晚了。不是说不想,以前没这个实力。有能力搞超前建设,你搞不搞?砸锅卖钱也搞啊,这还用犹豫?这个道理不用和我争,请自行去说服各地政府。
我在各地看的,确实是在大搞超前建设,越落后的越超前。规划实现了,直接就是发达国家的基建水平,甚至超过。人均GDP差很远,基建敢和任何国家叫板。新区规划时,地铁先就上了,合肥第一条地铁就是从滨湖新区拉的。城市定位,都志存高远,省会向国际大都市看齐。
这是很好的发展思路,要敢于超前。这不是中央宣传的,中央一直说发展中国家,都低调啊。这是地方、部委自己主动弄的,中央东瞧西看,选择性地支持。最昏头的是经济学家,怎么可能,历史上教科书上没有啊?这不全乱套了么?美国历史上大搞凯恩斯,投资占比也才30%,中国这是瞎搞啊。
历史上是没见过这么大规模的超前建设,小片地区有过,整个国家这么搞没有。所以投资占比才这么高,比别国的高峰期还高得多,确实不可想象。在这种数据面前,一般人不懂,继续正常生活,经济学家懂,就疯掉了。
为什么超前建设搞得起来?因为生产力到了。各种技术齐了,产能也够,钢铁厂还过剩,主要行业都过剩。现在各地的建设,没有说因为短缺搞不下去的,有全球一半以上的产能。要在以前推出投资计划,其实也没多大,通胀就高了去了,经常说“过热”。现在通胀说破天,也主要是人力成本上涨,PPI还下降。就是说,产能终于是够了,这么大的建设规模PPI还降,说明一般会是过剩。这又是一个重要结论:
大投资的产能已经足够了,长期过剩。
过剩虽然不是好事,但这正是市场经济发展的自然结果。对于超前建设,也不是坏事,钢铁水泥价格猛涨,很多就干不下去了。过剩是大投资的支撑。一些人以为大投资就是上产能,更加过剩。不是这样的,市场会自动引导,发改委也在盯着,地方上也会学习。缺产能的时候,大投资会更注意上产能,上到过剩为止,有些没搞好节奏的产能投资就亏大了。但情况会变,产能够了,大投资就会更注意搞条件有利的超前建设,钢厂不上了,上地铁项目。一些人看见过剩,就说大投资完蛋了,都干出过剩了,要坏账要完蛋。这都是阶段现象。六七年前有新闻,说钢铁业“产能过剩,日子不错”,钢铁股利润高股价猛涨。这其实是超前建设慢慢开始了,说过剩其实需求更多。现在产能实在太高了,是真过剩了。
其实过剩也不是多可怕的事,不是全行业淘汰,是淘汰过剩产能。大投资还在大搞,钢铁水泥仍然有大量需求。所以钢铁厂也不会太惨,维持没有问题,要压产能。有些行业就不是过剩的事了,技术创新一来,整个完蛋。比如电商的冲击,iphone对手机行业的影响。过剩是相对容易应对的。
现在说大投资干不下去,主要还是说没钱。这很自然,超前建设,当然对资金的需求也就超前了。你不超前,在闹市建个商业街大收税,当然财政健康得很。这也是相当多人的思路,就是不要超前,要稳健,投资先看收益。这是饱汉不知饿汉饥,收益好的投资早就上了,都弄出过剩了。但群众的期望不是这样,都要大发展,不能比邻省邻市慢,慢就是无能。
七八年前的中国崩溃论,是太扯蛋了。明明中国政府的财政无比健康,还说要完。因为那时不超前建设,福利负担也轻,建出来的房子人都急需,搞什么建设赚钱都容易。迹象太明显,一些国外经济学家都发现了,就反水了,变成中国经济的粉丝。那时中国显得发展势头非常好。
现在的崩溃论危机论听上去要靠谱些了,其实就是政府财政没那么健康了,到处超前建设嗷嗷叫要钱。这是主要原因,全球经济危机有影响,但没那么大,中国出口仍然是情况最好的。还有搞阶级分析的,贫富分化,屌丝混不出头,马克思资本论,人民没钱消费自己生产的东西。在大投资面前,这都不是主要问题。近年来因为大投资,其实下层民众收入上升了不少,吉尼系数都有所改善,没哪个国家收入上升比中国普通民众快,建筑民工、快递员月收入上万不是神话。主要问题还是政府财政,超前建设要找钱。
要钱,要钱,怎么要钱?要不到钱就崩溃?
大投资(八)
大投资是超前建设,借钱发展是绝对绕不过去的原理,也没啥不好意思的,总比借钱消费强。相当多人存在一个极大的误区,就是以为政府借钱太多了,其实空间还有不少。
中央政府财政令人震惊地极其健康,财政赤字不到万亿可忽略,国债不到10万亿,按别的国家流行的国债占GDP比例估计,大约有40万亿以上的发债空间,GDP还在增长。还有3.5万亿美元外储,以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在收益,如占据30%的外储份额,估计在20万亿。中央政府在全球、国内都“财务自由
”了,这种土财主的作风简直不可想象。什么时候都不要小看这一点,再大的乱子到中央这都不是大事了,很多唱衰做空搞不动往往就卡在这,实在没招了。不少地方时常大吐苦水说混不下去了,还请媒体造势,搞得象要局部崩溃,其实是想让中央把担子接过去。
也就是说,政府还有相当的余力去应对各种乱子,这种实力在全球真没第二个了,在实体经济领域已经超过了美联储的影响力。世界各国有相当的呼声,要TG出头引领世界经济增长。很多国家发现,求中国管用,美国佬害人。这不是自吹,是低调还藏不住。
中央政府不靠借钱发展,还居然搞下来了,这是令人发指的发展策略,也对地方财政无形中提出了过高的标准。这是中央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结果,也赶上了全球化的好时候,捞来的钱多,办的事总量看上去很巨大,其实不是花钱的大头。地方上要办的事多,收的钱少,情况就困难多了,只有借钱发展。从情理上看,不好指责地方借钱发展,地方上还可以再多要求中央财政支持。
现在地方债被说得很可怕,成了万恶之源,但它的规模还不算特别大。审计署认为是15-18万亿,我认为这个估计比较合理。2011年的数字是刚过10万亿,增速很快。官方新闻似乎认为这个数字已经够“吓人”了,就以此为基础写了相当多的讨伐文,什么“地方债超全国财政收入”、“黑洞”、“只有靠房地产还债”、“上届的债本届不管”、“掀起审计风暴”,非常的热闹,唯恐人不知道中国地方债要出事。但10来万亿真不算太大的事,几乎可以说是很健康了,所以才敢这么大肆张扬。退一万步说,假设有10万亿地方债立刻就要违约,中央政府要解决也不难。用美联储发明的大招,零利息借钱给地方先把10万亿清掉,地方政府的利息负担就没有了,欠中央的大钱不着急,有钱时再说,多半也能象接受救助的美国公司那样陆续还上了。真要出事的肯定远远小于地方债总额,出不了多大的事,我可以肯定用不上,地方上反而盼着中央放大招过上幸福生活。审计署说地方政府债务优良率在95%-98%,小招都不用,随手就对付过去了。这么多年,也没具体听到哪个地方政府债务违约了,估计接下来也不易见到,只有“偿债高峰到来”的说法。
这个数字不能“令人满意”,就有其它各种估计,40万亿到上百万亿的狂野猜测都有。或者换概念,不算地方债了,把其它债务塞进来算总负债,说得比危机国家还惨。从货币数据来看,还是15-18万亿比较合理。因为M2“只有”100万亿,基础货币约25万亿,货币乘数4,这都是很确定的数字。特别是货币乘数,一直就是4左右,没有啥大变化。如果忽然多出来一项10万亿以上甚至几十万亿的债务,这很难隐藏,货币乘数会有显著的上升。银行体系的贷款一共也才70万亿,谁贷的都有记录,居民户、金融机构、企业都占去不少,算到地方债头上的也就10万亿。我可以断言,在银行体系内部地方债就只能算出这个数,上万亿的钱不是开玩笑的,要连这都算不清就别搞经济了,号称全球最佳的银监会可以自杀了。一般唱衰的都不在这上面找了。
之所以审计署说是15-18万亿,最近还要搞地方债审计,并不是银行体系内算不清楚,而是有“影子银行”。说得好象很可怕,其实基本是合法的,不是地下黑店,只是不在M2统计范围内,也有相关统计数据。就是实体经济,除了向商业银行借钱以外,还想别的招。在全球也是常见现象,美欧的已经超过或者接近商业银行体系规模。中国影子银行规模相对比较小,多种估计都认为在25-30万亿,只占商业银行资产规模的四分之一。一般认为还需要大发展,比如企业要大发债券。
审计署的意思是,考虑影子银行,就多估5-8万亿。比较狂野的会说,影子银行大头跑到地方债去了。如果算一半,也只能把地方债总额推上20万亿,也没多太多。其实各种急着要钱的人很多,地产商就是影子银行的大客户,银行看不上的中小企业也是。&
其实地方政府投固定资产,还不如民间投得多,统计局2011年就指出了这一点。地方政府一般只是去搞道路之类的工程,一个片区的各种楼主要还是民间投资搞起来的。不能说一年30多万亿固定资产投资都是地方政府干的,中央投资一部分,民间投资一部分,土地价值算一部分,地方政府借债投的只是小头。结合以上数据,很难想象地方政府会在影子银行中占大头。地方政府说到底也不是谁家的,搞不下去了可以哭穷要中央救,不搞了停工也死不了,根本犯不着借高利贷,有种你来逼死它。地产商、中小民营没钱显然更惨,会更积极地找钱。我认为审计署的估计比较合理,地方债就是不到20万亿的规模,多种数据可以印证。当然它的增速是比较高,也是个大事。
人们往往因为不了解而害怕,地方债就是这样。其实不是洪水猛兽,干的事都看得见。资金来源也不是“黑洞”,有数据可以查,可以审计。因为这方面知识不太普及,所以各种说法比较混乱,往大里吹也属正常。事情真相就是地方债发展势头猛,但总量还没上去,大规模折腾也没几年。
资本市场骗子多得是,地方债算是很安全的了,有实体工程、借方永不跑路、实在不行还有牛爹包底,银行甚至想把地方债列为优良资产多放些,基本没人真认为地方债会完蛋。现在气氛弄得中央地方成了仇人一样,大投资弄成大博弈,其实不都是共产党?
大投资(九)
现在说大投资不可持续,说地方还不上债了,自然搞不动了。其实这并不新鲜,之前有几次都说要出事。
2011年中有一个“滇公路千亿贷款”风波,2012年又有一个“云南城投债”风波。说得都很严重,可无声无息事件就平息了。这里有一个技术处理,就是“滚转”。如果地方政府到期无法偿还贷款本金,那银行就延后债务的到期日,以免出现违约。本金压力有办法了,利息就问题不大了,多少总能整点钱回来。这个处理是符合各方利益的,也说得过去,都是混政府的,没事闹啥违约,谁有好处?甚至不用中央政府出头,银行自己就会这么干,真大张旗鼓说违约了,银行也不愿意。
有这种“滚转”的展期操作,短期内是不可能出现违约的,总能无声无息地就没事了。这是地方债的大头,60%以上。所以凡是看新闻里炒作说地方债要“违约”,肯定就是没事。说不定还是地方请媒体来炒的,说要出大事,快给我展期。而且地方债理论上主要是干公益性的基建投资,不给展期是说不过去。
当然中长期地方债越滚越多,增速很快,这是一个麻烦。而且是不是干“公益性”投资,不好说,往大里干的“新区”就说不清了。中央也知道,就搞总量控制,新增贷款就是8万亿左右,没额度你总折腾不了。所以地方得去找影子银行,不然银行贷款这么爽的事谁不愿意,就是贷不着了。影子银行是社会资金,只知道到期要利息要本金,没银行这么好说话,出事了更麻烦。
所以,真有说法的公益性投资,银行会管,不会有事。“经营城市”的新区大投资,就成商业行为了,要靠地产商大展神威。一个城市开一大片新区,敢先进来的地产商低价拿地,把片区做熟,居民买房势头起来,地价翻个十倍,就开发成功了。片区地价起来了,买房的进来了,那各种问题都解决了,银行的钱也就跟进来了,地方政府意气风发总结艰苦开拓史。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各地的经验,新区房价不用炒到多高,就可以搞起来了。贵阳的经验是,房价可以搞“超级大盘”,上千万平米一个。长沙、武汉、合肥这些地方的新盘,,也不高。这是因为开的是“新区”,拆迁成本低,提前规划超前建设,还有产能过剩省成本。通算下来,搞平价房就可以了,地价翻十倍也还是不高。一线城市人来得多需求极大可以往高里炒着卖,二三线城市,往往是这种新区的搞法最流行。比如一个叫“世纪金源”的集团,最善于在二三线城市新区造城。长沙开福新区、合肥滨湖新区、宁波杭州湾新区都有“世纪城”,合肥滨湖新区的官员说“世纪金源从我们这赚了120个亿走了”。
仔细观察,这和媒体经常说的“地产泡沫”还真不一样。这是大规模增加供应的工业化搞法,炒作成份相对少。这些新区房子,,从价格来说很有诚意,利润丰厚也是靠走量。当地居民或者外地迁入的,这个价格购房压力真的不大。80平米的首套,有个10-20万首付,30年月供2000左右就可以了。要说这个价格是泡沫,怎么也算不出来,因为是居民购买力可承受的,风险不大。这个价格,就可以支撑一大片新区的发展,难道不是一个很好的事?它是要炒作,但主要是炒作新区的美好前景,这也是天经地义的,当然得往好里说。只要不炒作价格,房价跟着居民收入往上涨点,是可以接受的。这些低价房,当地居民冲去买,也是可以理解的。只要供应充足,也炒不起来,不会价格泡沫。
搞了多年的房地产调控,在一线城市是失败了,反复被打脸,极大地损害了政府公信力。其实不少地方上,房价涨得不多。但不是调控的结果,而是大投资的成果。因为超前建设大投资,才有这么多设施良好的低价盘供应,有效地抑制了房价。一线城市调控失败,原因是供给不足,讲啥都是虚的。一线城市炒地条件好,控制供地吊着卖来钱多,高价拆迁也不怕,用不着大开新区。这其实是投资不足,却在舆论中造成了“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不少地方对房地产调控很抵触,以前会觉得是“地产利益集团”,但看细节,有时会发现是调控政策一刀切闹的。
一线城市比二三线城市还有相当的优势,所以是一线城市房价持续暴涨。一些中部省会城市,房价和北京要差上10倍了。从全世界来看,北京房价也解释得过去,一些发展中国家首都也是这个价,人都挤到首都去讨生活。但中国有大投资,全国有充足的房产供应,如果地方上建设好了,何必去挤?地方上的规划都是要大发展的,就是要走向发达,就是中央一直低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也要支持大投资,而不是搞马太效应。
这么看来,“房地产绑架中国经济”这个说法,要重新解读。如果是一线城市这样供应不足价格泡沫,那是不好。但不少地方上大投资房地产供应充足,价格平稳,居民购买力跟得上,这是好事。搞经济很大成份就是搞房地产,广大群众要住上好房。从理论上看,地方上也确实只有靠房地产,为居民们提供升级的房地产服务,回收资金实现大发展。甚至有点过剩,也不可怕,过剩正好让居民便宜买房。不少地方是哀叹房价涨得太慢,羡慕一线涨得快,可是真想买房自住的肯定高兴。实业是要搞,但是自住的房地产就是最大的实业。地方上房地产这个实业正常发展,大投资也就搞得下去,新区地价上涨是正常的好事。我预计,各地房地产平稳发展,再加上地方债银行展期滚转,大规模的地方债务危机不会发生。局部出问题是可能的,鄂尔多斯康巴什新城这样,来钱容易弄过头了,现在当地政府正在想办法,开店不要租金拉人气。但出事的真没几个,容易解决。
最近看中央地方的舆论,有变化,在往支持大投资的方向发展。有些经济学家认识到了投资的本质意义,调子在变,林毅夫这样的坚定投资派声势看涨。房地产调控,调门放低了,感觉是在重新审视。前一段时间使劲炒作地方债危机,一些人说崩溃就是现在,克鲁格曼也是这么出来的。现在中央说要稳定经济增长,搞了些投资计划,好象又没啥事了。几条高铁线路眼看要大赚钱,铁路投资势头看好。国内外新闻炒作地方上的“鬼城”,地方上一一反驳。我认为,中央实际只搞了些小调整,继续支持大投资。比如说五年不许建楼堂馆所,这是小调整,也确实不应该搞,人民用不上。各种投资计划,没见有收手的,社会效益显著的,应该上的就上。
中国的大投资在理论上一直被诅咒的情况下,顽强发展,以实际成绩为依托,反过来对理论提出了巨大冲击,现在搞成了大决战的态势。实践上,地方上会把大投资坚定不移地干下去,中央也会支持。即使有些局部紧缩,也肯定还是在继续大投资,投资一年增长20%是大搞,降到10%增速也还是大搞。国内外舆论会继续预测中国经济崩溃,但是也会想为啥就是不崩,其实这也搞了好多轮了。以前说中国政治崩溃,后来说社会崩溃,再后来说经济崩溃。现在到底怎么经济崩溃也说不清,退成“不可持续”,到底是啥意思不知道。
我预计,经济学界会对投资的作用重新评估,至少上升到比较平衡的观点。按发改委的说法,就是“发挥消费的基础性作用和投资的关键性作用”。要解读的话,这其实是说投资更重要,这也正是地方政府实践中发现的真理。有消费自然好,没消费就要靠投资来发展,消费不会从天上掉下来。
按许多地方上的规划,到2020年左右,中国会有一大片地区赶上发达国家的发展水平。也许人的名义收入没那么高,但实质生活水平是可比的,房子、车子、吃喝都不差,这完全可以想象。比如合肥,生活水平赶上香港是必然的,人口差不多,现在私家车数量已经可比了,住房明显要好,普通民众的生活再上一个档次就差不多了。估计全国会有20个城市赶上香港的GDP,不少在中部。那时说中国是发达国家也可以,除了地方上房价低点,也没什么比不上的,落后的地区能看到希望。
这样的快速发达过程,不是靠消费,不是靠自主创新,而是靠实打实的大投资。中国各级政府正在组织大投资,目标越来越清楚,越来越坚定。我们已经看到了不少地方的大发展,这只是开始。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企业规模扩大的好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