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如何鉴别白银的白银是那个国的地盘

  船型银锭
  唐代银钱
  主讲人&周卫荣    周卫荣,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钱币博物馆馆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钱币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执行委员兼东亚区主委,中国钱币与银行博物馆委员会主任委员,英国历史冶金学会会员,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学术委员、博士生导师。主要学术著作:《钱币学与冶铸史论丛》、《中国古代钱币合金成分研究》、《钱币学与冶铸史》。他先后荣获全国银行科技发展奖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5项中国钱币学会最高学术奖“金泉奖”。3月28日,周卫荣应邀来到宁波市图书馆“天一讲堂”作题为《丝路贸易与中国古代白银货币》,分享他对中国古代货币的研究成果。  开放的唐朝和白银货币兴起  中国流通白银货币是从唐朝开始的,唐代是我们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中外交流频繁,明州港的开放就在唐朝。欧亚诸国开始全面了解中国就是在唐朝,今天在国外,华人聚居的地方大都称唐人街。  当时,唐朝接受外域人在唐朝为官。史料记载在唐朝做官的外域人有3000人,尤其是波斯人,在唐朝拜官为相。史书上记载唐太宗拜突厥人为右武卫将军,还将衡阳长公主嫁给了他。  除了文化交流,贸易更为重要。陆上丝绸之路很早就开始了贸易往来,但是成规模的还是从唐朝开始的。海上丝绸之路则发端于唐朝。总之,丝绸之路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对中国社会的经济发展的影响是从唐朝开始的。  丝路贸易是促进中国接受白银货币的途径和平台,尤其是海上丝路贸易是中国开始接受白银的重要途径。受朝廷的重视与支持,唐朝对外贸易发展非常迅速。到了唐德宗时,他的宰相贾耽撰写的《皇华四达记》中记载了当时通往周边民族地区和域外七条交通干道:一曰营州人安东道,二曰登州海行人高丽、渤海道,三曰夏州塞外通大同、云中道;四曰中受降城人回鹘道;五曰安西人西域道;六曰安南通天竺道;七曰广州通海夷道。当然还有从首都长安分别通往南诏的南诏道和通往吐蕃的吐蕃道,一直到云南。以长安为中心,全国各地设置大量驿站,除了可以通邮,方便官员出行时休息,最重要的还是互通贸易。据《唐六典》记载当时驿站有1639所,其中水驿260所,陆驿1297所,水陆相兼86所。在唐朝,驿站无论是对陆上丝路贸易还是海上贸易丝路都起到重要作用。  唐中期以后,海洋交通与贸易发展很快。借助海上航线,中国与南亚、西亚各国的商业活动增多,大宗海上贸易迅速发展。唐末,在广州从事贸易活动的外国人有12万之多,有的史书上说有20多万人,这是根据贸易的规模统计的。这些外国商人带着香料、药物和珠宝,来中国换取丝织品、瓷器。为什么有丝绸之路这个名称?外国商人到中国来贸易最大宗的就是丝绸,中国的丝绸曾经风靡全球,阿拉伯人、后来的欧洲人都以穿戴中国的丝绸制品为荣。  唐朝以前,中国货币主要是铜钱。唐开始,来中国做生意的阿拉伯人、波斯人越来越多,他们用银币进行交易。经过大规模的商贸活动,中国社会逐渐接受以白银作为货币。这就是白银在中国货币化的开启。中国古代早期的银锭或者唐朝的银锭就是来自于大宗贸易。而比较有特色的船型银锭则是在海上丝路贸易兴起后出现的。  海上丝路与白银货币化的完成  从唐朝开始白银货币一直到明代中期,白银在中国并没有取得本位货币的地位。我们说白银、银两主要是用于朝贡、财富储藏,还有围绕贸易展开的大宗贸易支付。  货币的功能是什么?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财富、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当时在中国流通的白银主要是后面三个功能。在唐代、宋代和元代相当长时间里,一两白银要顶一千个铜钱,当然不同时候有点波动。当时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白银到市场上怎么流通?唐宋元都是大的银锭,25两、12.5两,最大的50两。怎么用得动它?也就是住客栈、下酒馆,白银根本用不了。  唐宋元海上丝路贸易一直是发达的。但是明代开国之初,实施严厉的海禁政策,禁止外国人到中国经商。东南沿海一带从宁波、舟山一直到福建那边,实际上没有禁住,因为开关了那么多年,一下子要把它闭关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到了隆庆年间,明政府被迫宣布开关、解除海禁。为什么呢?一方面有国家税收上的考虑,更重要的还是沿海居民的要求。明代,东南沿海一带跟海外的贸易是非常多的。由于中国的丝织品、瓷器、茶叶远销海外,这样白银源源不断流入中国。而中国很少进口国外的商品。贸易年年顺差,如此积下了大量白银。  著名经济史学家曾梁方仲曾做过一个统计,由万历元年到崇祯十七年,通过海上贸易各国合计输入中国的银元至少超过一亿元。明清史专家晁中辰估算,隆庆开放后的七八十年间,通过各种渠道流入中国的银元大约一亿元左右。明代中期以后,白银在中国逐步取得了本位货币的地位,不仅用于赋税、贮藏、国际贸易,还用于商品计价和日常支付,也就是取得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的地位,完成了货币的五项职能。到明代中后期,尤其是万历以后,白银在中国的货币化进程就基本完成。  鸦片战争某种意义上是争夺白银的战争  到了清朝,与中国有贸易往来的欧洲国家越来越多。18世纪60年代以后,英国成为最大的茶叶买主。  英国人源源不断从中国买茶叶、丝绸、瓷器,可中国对英国的工业产品不感兴趣、不需要,对它的技术也没有想法。泱泱中华什么都不缺,这样形成了大量的贸易顺差。据统计,英国对华贸易输入中国的白银,在1700年-1753年是1944万两;1760年-1823年猛增到3312万两。可以作为国际支付的硬通货的白银慢慢枯竭了。  1758年-1762年中英贸易白银占比56%,跟中国做贸易还是依靠白银支付的。1760年-1770年这10年变化不大,占50%。到了1795-1799年,白银占比只有13%了,那跟中国做生意靠什么呢?主要就是鸦片。1823年以后,更是用大量鸦片换中国的丝绸、瓷器、茶叶,大量鸦片入华,不仅危害大清朝廷的财政收入,还影响到社会稳定。  最后清政府不得不让林则徐到虎门销烟,英国人就挑起了鸦片战争。某种意义上说,鸦片战争事实上也是争夺白银的战争。    本版稿件记者陈晓旻整理  大讲堂  青铜文化与2000多年的铜钱史  中国古代长期使用青铜货币,时间大概有2000多年之久。汉武帝时的五铢钱到了清朝还能使用,也就是前一阵发掘的海昏侯墓出土了十几吨(200余万枚)的五铢钱到了清代在民间还是畅通无阻,为什么?它有深远文化渊源在里边,这是最根本的因素。  世界上各个早期文明地区大都经历过青铜时代,但唯有中国形成了自身的青铜文化。而青铜文化就是传统文化的内核,不仅在青铜时代形成了青铜文化,同时还形成了独特的青铜价值体系,就是以青铜作为交换价值单位。  中国的青铜时代大约起自公元前2000年左右,也就相当于夏文化的早期。经过夏商两代的应用与发展,在商末周初达到鼎盛。这个时期,人们熟练掌握了青铜合金的配比及多种复杂的铸造技术。凡是当时人们能想到各种形状的礼器都可以用青铜铸成。像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极其精美,制造技术也极其高超。  青铜作为一种理想的合金材料,在中国社会几乎可以用来做任何人们想要的东西:兵器、乐器、农具、工具以及装饰品等等,青铜的用途得到广泛的认识。它的价值也就形成了共识,成为人人都想的财富。用于朝贡、赏赐、罚没、俸禄、支付以及大宗商品交易,整个社会形成对青铜的崇拜。  中国的青铜时代与西方不同,中国的青铜时代从产生之时就与人们的精神生活紧密结合、跟权力紧密结合。象征着社会地位、身份的尊贵。  中国古代,有较长一段时间使用青铜货币,从经济因素来看,我国古代以农耕文化为主的。农耕文化对应的就是自给自足小农经济,交易量不大,通常采用物物交换方式,因此小额的青铜货币适应当时的经济方式。而国外的沿海地区很早就是以贸易为生的,尤其是地中海周边。历史概念的西方,主要指两河流域、地中海周边地区,那里靠海吃海,贸易发达。贸易通常是大宗商品交易,大宗贸易采用的交换中介当然价值要高,所以从一开始就选择金银为主要货币。  我们国家大江南北盛产铜矿,尤其是沿江一带。沿江的铜矿不仅储量丰富,而且质地很好,便于冶炼。从商代开始,沿江的铜矿开始源源不断地开发。而中国金银矿储量相对有限,尤其是白银。白银不仅储量低,而且开采难度较大。中国白银开采比较晚,有考古发现的就是唐代江西的德兴周边。这就决定了中国长期选择青铜作为货币,直到明代中后期才开始以黄铜铸钱,但那时铜钱已不是主要流通货币了。
<INPUT type=checkbox value=0 name=titlecheckbox sourceid="SourcePh" style="display:none">中国古代开始正式使用白银做流通货币是什么时候?_百度知道
中国古代开始正式使用白银做流通货币是什么时候?
提问者采纳
银正式成为中国古代法定货币是在明朝嘉靖八年(1529年),很多古装电视剧的导演很不负责任。所以!靠,动不动就在明朝之前的历史中使用银子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中国古代的相关知识
其他1条回答
。。应该是西周就有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中国古代白银就是钞票,两千多年,中国怎么会有那么多白银,开采诒炼技术是当时世界的多大水平,要不要从_百度知道
中国古代白银就是钞票,两千多年,中国怎么会有那么多白银,开采诒炼技术是当时世界的多大水平,要不要从
中国怎么会有那么多白银,两千多年中国古代白银就是钞票,要不要从外国进口白银,开采诒炼技术是当时世界的多大水平
我有更好的答案
古代人口少,可谓地大物博,再说老百姓花的还是铜钱为主!
刚看新版神雕,我在想杨过不用再捡二手的了!估计尹志平这回怕是盯上李莫愁了。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钞票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500多只手工捏制的“泰迪熊兵马俑”亮相,俏皮可爱。
超豪华游轮总造价约合人民币75亿,可搭乘8500名游客。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如果有机会穿越回古代,请小心使用手中的散碎银两。如果时间地点方法不对,你不但钱花不出去,还可能被群众扭送到官府。
文|何苞旦
在文艺作品中的中国古代社会,物价经常高得惊人,随便在苍蝇馆子里吃个简餐,费用都往往令常人无法承受。
金庸小说中,郭靖第一次见到未来的妻子黄蓉,就花了近 20 两白银吃饭,简直相当于在当代的顶级会所里吃珍稀动物,非常下本。时代稍早的梁山英雄们财力有限,但林冲、武松等人在路边小店吃肉喝酒时,也往往拿出一把碎银子结账,不知店家该如何找零。
  听说“三碗不过岗”,武松掏出了一锭银子买酒
这种挥银如土的场景随着电视剧的广泛传播而深入人心,甚至固化了人们对古代人日常货币的想象。事实上,白银成为日常交易货币的历史并不长。无论林冲、武松还是郭靖,都不可能体验电视剧中的生活方式。
白银是什么钱
从出现货币以后,中国古代长期有“上币”和“下币”的区分,前者用作赏赐、军费等大额支付,后者则供人们日常交易。
先秦《管子》中提到,当时的上币是珠玉,中币是黄金,下币是刀布。秦代则以黄金为上币,半两钱为下币。汉武帝后全国通行五铢钱,上币则有“白金三品”、白鹿皮等。
在唐朝以前,白银作为货币都极其稀少。像电视剧《琅琊榜》中以白银来赈灾和行贿的情节,在该剧所反映的南北朝时期不可能发生。
唐代频繁的内外战争,促使朝廷发掘出新的大额支付手段。除了继承自南北朝的绢帛外,白银也开始有了货币的功能,用来赏赐、进贡和支付军费。不过,此时白银的主要用途仍是制造器皿的原料,而非流通于世的“钱”。
法门寺出土的银笼子、银龟盒、银茶碾、银盐盘
元和年间(9 世纪初),唐宪宗就拿出内库绢布六十九万匹、银五千两来支付军费。从两种货币的比例看,白银此时仍十分稀少。
白银真正成为大行其道的大额支付货币,还要等到商业大兴的两宋时代。
最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宋朝和北方国家之间的“岁币”。1005 年宋真宗签下澶渊之盟后,北宋每年要向辽输纳绢二十万匹、白银十万两,白银的比例较唐宪宗时代提高了很多。等到 1141 年宋金《绍兴和议》,南宋向金朝输纳的岁币就变成了白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白银已经成为了和绢帛平起平坐的大额支付货币。
不过,白银在宋朝还远远没有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
在北宋,制钱才是主要的流通货币
北宋时期,即使官方全部垄断银矿开采,白银的全国产量也不过二十万两上下,加上定期的巨额外流,国内的白银相当稀少,几十克的购买力便非常之高,无法用于日常消费。一般小额交易用的都是政府铸造的铜制“制钱”,价值比白银低得多。
理论上,北宋时代的一两白银可换一千文制钱,实际银价还经常高至一千五百文到一千八百文,有时甚至涨到两千文。而在武松等人喜爱的那种非法出售牛肉的小饭馆里,吃一顿四斤熟牛肉加十八碗村酒的大餐,饭费也不过五、六百文。如果有人像电视剧里那样,在茶馆里随手掏出五十两的银元宝结账,效果恐怕会像基督山伯爵钱包中的五十万法郎债券一样惊人。
在货币特别稀少的地方,人们连一般的制钱都用不起,而以其他货币替代。如四川人不但长期使用不值钱的铁钱,还率先使用了纸币――在一匹罗需要一百三十斤铁钱的情况下,“交子”这样的纸币显然对大家都很方便。
而南宋朝廷因匆忙南撤,通货带得少,很快也就遇到了四川人的那种困难,便学习其经验,在全国发行纸币“会子”。元代建立后学习南宋,搞单一的纸币政策,严禁白银流通。白银作为大额支付货币的地位受到影响。
交子(左)、会子(右)
但是,由于货币政策混乱,元代不断发生周期性的通货膨胀,所以民间还是要储蓄白银来保值,官方对此也只能时弛时禁。不过,如果张无忌真的在大都用白银请赵敏吃饭,肯定也会遭到群众举报。
明朝初建时沿袭元制搞单一纸币,结果照例通货膨胀,大明宝钞和元代纸币一样沦为废纸。巨商富民权贵每有大额交易,还是离不开金银。
到明英宗时期,朝廷终于承认了白银的现实地位,将其定为国家税收的法定支付手段,米粮都要折算为白银入库,称为“金花银”。到张居正“一条鞭法”改革时,税收力役都要一体折算为白银缴纳。白银从此成为了平民百姓日常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至少缴税时离不开。
明代税银,周围可见银水凝结形成的纹路
此后到清朝,白银都是具有官方地位的交易货币,在大额交易中充当主角。不过在明清的平民生活中,白银虽然比宋朝时普及一些,但日常小额交易用的仍以官方铸造的铜制“制钱”为主。
据比利时耶稣会士鲁日满记载,在康熙初年的北京买 1 磅糖需 80 文钱,1 磅面粉 13 文,1 磅羊肉 55 文,3 磅牛肉也只要 130 文。北京酱园还有所谓“四碗一文”,即酱、油、醋、酒各一碗共一文钱。而根据英国人记载,1832 年上海的棉布每匹约售白银三、四钱(合三、四百文)。到鲁迅小说中清朝末期的浙东鲁镇,孔乙己吃一次酒也不过要九个制钱。
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
由此可见,白银虽然进入了寻常百姓家,但日常消费中用制钱绰绰有余,很少需要掏出“真金白银”。
不过,与严禁私人铸造的日常用“制钱”不同,白银虽然是主流的大额支付手段,但明清政府却从来没有发布过法定的白银货币形态。也就是说,不管官方还是私人,都可以用白银原料铸造银锭,然后以“两”为单位称量流通。
那么,这些来源五花八门的白银有没有缺斤短两,明清两代的富商大贾又该怎样判断?
白银有多难用
答案是,白银是否足金足两,大家几乎没法判断。
首先,铸造银锭用的白银的成色就很可疑。明清时中国人的铸造技术有限,无法提纯出 100%的白银,还有私铸者故意掺入锡、铅等普通金属,以次充好。
鉴定白银的手段也不够靠谱,如明代后期,由于成色优良的银子在铸造中会出现细密的纹路,人们常把足色的银锭称为“纹银”。结果私人银铺发明了各种造假手段,如摇丝、画丝、吹丝等,都能在成色不足的银锭上制造出“纹银”的特征。
典型的清代纹银银锭
到了清代,情况才稍有改观。银锭制造比以前规范,原则上要经过有关部门发给执照。为保证银锭的质量,各地还往往有信誉较佳的大商号联合铸银。如北京有松花银、天津有化宝银和白宝银、上海有二七宝银、苏州有苏元锭、扬州有扬漕平银、镇江有公议足银等等。
不过,市场上有这么多成色不一、价值不等的银锭,还是会给交易造成不小的困难。
当时,由于纹银的地位深入人心,国家税收和一般物价仍以纹银为标准,即使在乾隆时代铸造技术提高、很多银锭的成色超过纹银之后,大家仍然以纹银的银两数来为商品标价。同时,为解决银锭成色鉴定的问题,明清两朝发展出了发达的地方公估局体系,主要凭借眼力来鉴定银锭的真伪和成色,并从中收取鉴定费。
乔家大院银库复原图,乔致庸的银库就是私铸银锭
市场上的银锭如此成色不一,标价时却又以统一的“纹银”作计量单位,这自然不太公平。因此在现实中,即使商品明码标价为多少多少两纹银,商家也不能对什么样的银锭都收一口价,否则总有一方会吃亏。
如果支付用的银锭的成色比纹银更好,那支付时就可以比定价少付一点,这种情况被称为“申水”(加水、申色);如果成色较低,则需比定价多付一些,称为“贴水”(补水、贴色)。
可见,虽然这类交易以“纹银”定价,但纹银在此已不再是真实的银锭,而是一种衡量商品价格的计量单位,或者叫“虚银两”。到了晚清,各重要口岸都发展出自己的虚银两,如上海的九八规银(元)、汉口的洋例银、天津的行化银等。
而在以纹银为标准的交易中,用各种真实银锭所需多付和少付的幅度各有不同,它们之间也就可以以此区分。比如说,一只重五十两的银锭,如果因为成色好、可以当作五十二两四钱来用,就会因多值了二两四钱,而被称为“二四宝”。相应的还有二六宝和二八宝的银锭。如果能多值三两白银,这只银锭就会被称为“足宝”、“足色”或“十足银”。
各种银宝的成色。据 1891 年印度造币局所做化验,中国纹银含银纯度应为 935.374‰,由此我们可据以推算出各种宝别的含银比例。可见,即使是当时人们口中的“足银”,离纯银也仍有相当距离
这些成色上的问题,足以令不常从事商务的平民眼花缭乱。而中国衡器制度的混乱,又为大家判断手中的白银带来了严重的困难。
比如说,一两银子到底应该有多重,清朝各地的标准就有极大差别。即使是被政府用作标准的库平,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各个部门的标准也有差异。
如海关有关平,每两重 37.68 克;漕运有漕平,每两重 36.65 克。在各城市中,有流行于长江流域的湖南湘平,每两重量相当于库平的八钱一分一厘七毫;北京市平则是每十两相当于库平的十两五钱。从北京到湖南,差别竟达到库平的二钱三分八厘三毫。
甚至在同一个地区,政府标准下一两银子的重量都不一定相同,藩、道、盐各部门的库平皆有参差。
在对外贸易中,银锭价值的换算也极为复杂。如从 1857 年起,上海商界与外国银行议定,货币收付一律用“规元”为计算单位。具体的换算方法是,将一只银锭的实际重量加上“申水”再除以 98%,即得出相应的“规元”数字。如此繁琐的计算方式,用于专业的进出口贸易尚且过关,对普通人来说就实在太麻烦了。
民国十九年的规元汇票。晚清上海通行的二七宝银锭,重五十两的银锭加升水二两七为五十二两七钱纹银,以九八除,得五十三两八钱纹银,即是规银重量,即此五十两锭按九八规银计算,作五十三两八钱使用
如此繁琐的货币折算,给货物流通造成了巨大的不便,也不乏有人为此疾呼。康有为就曾在《公车上书》中提到,元宝和银锭太难使用,不但形状不便携带,而且成色和衡量标准都不统一,一会儿要多给一会儿要少给,“轻重难定,亏耗滋多。”
更不堪的是,政府自己在出入账时还用不同的银两标准,大平入、小平出,两头赚钱。
白银如何变靠谱
作为最重要的大额支付手段,中国白银的单位标准竟如此混乱,自然会引起外国人的不满。
《马关条约》就特意规定,赔款要按“一两 37.31 克白银”的标准来核算,不给清政府搞猫腻的空间。到 1908 年时,新近成立的农工商部根据“万国公制”终于作出规定,库平银一两为 37.30 克。
《马关条约》谈判现场
民间的沟通更走在政府前面。自乾隆初年,海外白银就以银币的形态大量流入中国,至嘉庆、道光朝大盛,据《清宣宗实录》(道光时期)的记载,西方银币在“闽、广、江西、浙江、江苏、渐至黄河以南各省”都极为盛行。
相比中国白银,海外银币成色稳定,携带计量方便,优势明显。在南方地区的日常小额交易中,银元已经很大程度取代银两,以至于清代银锭在南方很少出土。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英国人也很习惯地要求中国赔偿银元而不是银两。清代的西洋银币种类也很多样,在道光时期,国内流行的银元就可按图案分为“大髻、小髻、蓬头、蝙蝠、双柱、马剑”等许多种类。
曾经在中国流通过的银洋:日本龙洋、西班牙双柱洋、墨西哥鹰洋、法属印度支那元(左起)
这启发了中国人,张之洞率先在湖北尝试自铸银币。随后清末新政时,为了统一全国币制,清政府以国际公制为基础,决定以重量七钱二分、比例银九铜一的标准铸造“光绪元宝”,开启了中国银元的历史。此后的民国银元也继承了这一方案。
在西方的影响下,中国白银凭借着国家在成色和重量上的双重加持,建立起了全国范围内的信用,成为二十世纪前期全国通行的主要货币。草莽英雄们也终于可以拿着一块银元走进饭馆,请朋友吃一顿涮羊肉或者西餐套餐了。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搜狐公众平台官方账号
生活时尚&搭配博主 /生活时尚自媒体 /时尚类书籍作者
搜狐网教育频道官方账号
全球最大华文占星网站-专业研究星座命理及测算服务机构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古代不产黄金,白银的国家和产黄金,白银的国家用什么货币贸易的?_百度知道
古代不产黄金,白银的国家和产黄金,白银的国家用什么货币贸易的?
提问者采纳
对外贸易是用白银结算。而欧洲大部分国家和日本是金本位国家这个取决于他们的本位货币是什么啊,对外贸易一般用黄金结算,黄金也得换算成白银。比如中国是银本位国家
提问者评价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古代不产黄金,白银的国家哪个国家的,以前丝绸之路上是用丝绸陶瓷换他们的黄金白银
黄金,白银的国家用什么货币贸易的?提问者: lgc
一般是买卖双方用自己觉得等值货物交易,例如一头羊换一张桌子,不是用货币交易必须用当地的货币买东西也会先拿东西找另外需要这个东西的人换货币,再拿该地的货币去换要买的东西
白银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古代一两白银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