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昨天下午北京出现龙在京东商城购买一个49元的怀表用银行卡付了款有微信支付凭证几天到货物快递还会要收钱不

港股那点事:关于投资、风险、止损与止盈
​股金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1、生死之外,别无大事​马来西亚宣布MH370在南印度洋坠毁且无一生还——在我们最需要奇迹的时候,奇迹还是没有发生。惟愿生者坚强,逝者安息。​​生命中曾经相当长的时间里并无生死这个概念,有的只是年轻、梦想、打拼与前程这些光鲜的字眼,有的只是毅然决然告别父母,告别家乡,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气干云。大学毕业最后一晚,同宿舍的几个兄弟一起痛饮,睡我上铺的宿舍老大一口气把一整瓶啤酒一饮而尽,然后一边痛哭流涕,一边把啤酒瓶砸个稀烂,咬牙切齿地警告:TMD,以后谁也不许想谁!快马加鞭,各奔前程!​​毕业后,我们确实是快马加鞭各奔前程,象撒胡椒面一样迅速淹没消失在滚滚社会洪流中。最开始同学之间还联络较多,到后来就只是偶尔,再后来几经辗转,甚至连很多同学包括上铺的老大身在何方都不知道了,只有断续含糊的信息说老大混得不大好,已经从同学、亲戚圈中消失很久了,没有人知道他在哪里。有时候我在想,那个曾经睡我上铺的兄弟,那个一直说自己妹子是方圆几十里最漂亮的女孩,就是家里太穷没有一件像样的衣服,毕业后第一个月的工资一定要给妹子买一身花衣裳的兄弟,那个一见到女生就脸红,从不参加宿舍哥们关于女生的夜谈,却在毕业前某个夜晚一本正经告诉我,一定要娶个外国妞当老婆的兄弟,你现在还好吗?​​有时候格隆经常会一瞬间迷糊:我从哪里来的?我要去往哪里?我深知人生是一列只售卖单程票的列车,我需要接纳和追寻很多新的东西,要放开很多曾经朝夕相伴也许简朴寒碜但敝帚自珍的东西,但,我真的不确知在我生命将终结的时候回首过去,我追寻的是不是就是我想要的,而我疏离甚至放弃的,是不是才是我生命真正的意义所在。记得国学泰斗季羡林去世之前接受采访,说丝毫不在意自己的所谓成就,自己这辈子最后悔的就是不该离开家乡,不该离开母亲,去世后最大愿望就是能重回桑梓归葬在母亲的墓旁就心满意足了——这与格隆的想法如出一辙:无论这辈子干了什么,走了多远,未来能够回到家乡这块虽贫瘠但美丽的土地,能有一抔黄土归葬在母亲墓旁,就真的心满意足了。​​近些年不断有朋友正当风华正茂的壮年而离开人世,每次碰到这种事情都让格隆不胜嘘唏。2005年格隆一个算得上证券研究领域里程碑的朋友在攀登西藏启孜峰时因高山反应意外去世(那座山峰基本就是登山界入门级的,谁也不会想到会发生这种事),2009年格隆另一个在国内基金圈投资能力名列前茅的朋友因病辞世,留下一个弱冠的儿子与娇弱的妻子。紧接着2010年格隆一个从事业角度看绝对堪称有大成的铁哥们在与妻子转冈仁波齐神山的时候,妻子因感冒高原反应引致肺水肿不幸去世,我们几个朋友紧急调集十几部高级越野车并配上医生、当地高山协作赶过去,要帮他把人运下山回拉萨,被他坚决拒绝了。他坚持要自己把妻子一步一步背下山,背回拉萨。朋友与妻子是在拉萨八廓街玛吉阿米餐厅认识的,后来他处理掉了内地所有的生意后留在拉萨开了家平价藏式驴友旅馆:他说以前真的是太忙了,忙得忘乎所以忙得无意无义忙得没时间陪老婆。现在他要留在这,多陪陪老婆。​​格隆近距离看过几次天葬。当你看着一个躯体在短时间内消失无踪时,你才会知道你日常费尽心机追逐的很多东西,名利,财富等等,其实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重要。我经常规劝一些沉迷市场打打杀杀,进出窝轮牛熊证等高风险领域如同家常散步,甚至用融资和高杆杠放大投资的朋友:你不需要那么高的收益率,也不需要那么多的钱,投资如人生,日常足用就好,溢则损。我们所有人都只是偶尔幸运替代佛祖暂时代管一下钱财。真正重要的,真正能让人记起你的,真正能让你自己内心感动和快乐的,也许只是你曾经不经意帮助过的一个街头清洁工或者一个山区求学的孩子,也许只是你陪妻儿的一次郊游,也许只是你每月亲自去给父母换的一次煤气坛子。佛教强调来世。格隆信佛,但我深知,我们绝大多数人的生命只是个单程旅行,我们绝大多数人是肯定没有来世的。一旦离去,我们会死很久很久,我们永不会再回来。所以,请珍惜现在,珍惜你和你身边的人。​​格隆一直都很喜欢高晓松的那句话: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经常看到微信好友在朋友圈晒的出行照就无比羡慕。像格隆这样日日浸淫在公司研究中,其实是一种很不正常的生活,丝毫不值得鼓励和仿效。我在想,8月将在拉萨举行的古力与李世石十番棋的第7盘,届时无论如何也要去凑凑热闹。​​2、关于投资、风险、止损与止盈​过去半个月环球都是一个堪称股灾的时间段,今年以来的涨幅已被打回原形,香港恒指则已经下跌5.32%(更是下跌超过7%)。除了地产这种僵尸行业表现尚可,其他行业,无论是热门的科网类、环保,还是传统上防守能力出色的医药、,都被杀了个七荤八素,美国的中概股近期不被杀个30%几乎就是奇迹。很多朋友在询问两个问题:(1)、怎么回事?短期情绪化股灾还是长期熊市?(2)、后面的机会在哪里?​​其实这个时候讨论投资机会的意义已经不大,因为如果市场情绪正常,现在很多风口行业(环保、、科网,包括传统的医药与消费)已经举目都是机会。格隆想换个角度讨论:不管近期下跌是暂时癫痫,还是长期熊市,也不管是因为耶伦暗示要提前加息引致市场资金避险(其实这个格隆一早就提醒过,今年投资的最大市场背景是美联储的退出。美国人的身体已经基本康复,所以如果你相信美国人今年不会加息,你就死定了),还是中国经济状况堪忧引发全球的预期悲观,总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股市永远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不确定性(也可称为风险),我们需要讨论一下如何回避或者尽量减少风险引致的投资损失。​​投资是个进入门槛很低,开个户存点钱就可以干的活。但同时投资也是一个门槛非常高,可能绝大多数人都不适合甚至不应该涉足的行业:风险无处不在,它需要你在专业能力与人性修为两方面都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很多人问格隆你怎么能那么勤奋,其实原因很简单:我想活着!从进入这个市场那天开始,我就一直生活在一种恐惧中,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相对于变幻莫测的市场,我深知个体的渺小与羸弱,只有以足够的勤奋来稀释挥之不去的恐惧感。但,也正是这种恐惧感能够让我无所畏惧,一往无前。当然,现在的勤奋,除了因为恐惧,还有不少来自一种无形的压力:我知道有很多人在看我写的东西,他们很多人对于格隆都是一种异常简单朴素的信任,我害怕辜负了这种信任,更害怕自己不够专业而误导了他人。​​格隆三月初开始组织会员讨论“未来十个月大概率有20%空间的标的”,以及组织大家分享“投资上的滑铁卢”,其实都是想释放一个信息:前两个月的暴利注定不可持续,我们需要在组合的风险收益配比,以及盈利目标上做适当调整。这不是说有多先见之明,而是纯粹来自于一种多年投资的嗅觉与本能。但,我不知道这种提醒起到了多大作用,正如一个会员朋友在其滑铁卢经历中所写的:“别人的悲催往事并不能真正给自己带来警醒——除非自己经历过。这不是智力问题,是人性的问题,‘贪嗔痴慢疑’是大多数人都有的心魔。我原来也看过不少股民惨痛的经历,但自己‘知道’和自己‘做到’还是两码事,该犯的错一条都没拉下。”​​很多人要求格隆提出一些投资要遵守的实用原则,格隆斗胆总结几条供大家参考:​(1)、让自己像一个机构投资者一样!很多人觉得自己是散户或者大户,所以基本不遵循机构投资者必须遵循的一些原则,比如对个股与行业都做组合投资与分散投资,比如任何个股不超过10%最多20%的配比,比如仓位里始终保留相当部分现金等等。这些看似耳熟能详大而化之的东西,其实都是投资这个行业多年进化史上得出的基本生存公理,对大资金适用,对小资金一样适用;​(2)、资产配置是盈利的关键因素,而非其他。投资不是就选股那么简单的。所谓资产配置,简而言之是你得确定你的资金多少配置在不动产,多少配置在,多少配置在固定收益品种,多少配置在权益品种,多少保持现金。之后还需要确定权益类资金配置在哪几个国家,是美国,欧洲,还是中国?千万不要高估你的能力,多数时候,你赚的只是一个大趋势的钱,如果不是身在长期趋势走牛的美国,用他那一套办法在中国投资,早死了;​(3)、投资是个过程,而不是结果。结果只是你遵循的过程带来的。简而言之,买与卖都是个过程,千万不要追求高难度动作,把投资这个过程变成一个单一时点的动作,全攻全守全进全出,而是把买和卖分解成一个过程,一步步买,一步步卖(永远不要担心买不到或者卖不出,只要你肯出价格)。这样也许你不能做到买在最低点,卖在最高点的花哨,但只要你选股的准确率超过50%,就能确保你不需要做价格的判断与博弈,能很从容而优雅地获取到平均水平以上的收益。在证券市场,试图追逐时点,买在最低,卖在最高,那不是投资,而是一种恶习,除了给自己增加一点吹牛的谈资和把自己置于险境外,别无益处;​(4)、锻炼和培养自己对风险的敏感程度。证券市场风险无处不在,要让风险厌恶成为一种融入血液的本能。但多数人在股票市场上对风险预估不足,反而存在一种盲目的乐观和自信,尤其是当他已经下注后,虽然这种信心多数时候是毫无来由的。其实所有风险在爆发前都有蛛丝马迹,只要嗅到烟味,先至少把一只脚挪出门外是基本原则。但多数人会高估自己逃跑的能力,认为火灾前的一秒钟,他们应有足够的时间逃跑而选择了留下,这类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最近被洗仓的某只股票,其实市场一直都在怀疑其在作假,但受不了K线漂亮的走势,还是有人不管不顾往里扎;​(5)止损与止盈。止损是老黄历了,无需格隆讲解,不设止损点就象开着没有刹车的小车在高速公路上狂飙一样可怕。至于是否要止盈,看个人偏好。我有个朋友一直使用一个很笨的办法:涨10%,开始卖,涨到20%,卖光止盈;跌4%,开始卖,跌7%,卖光止损,真的很粗糙简单。但只要你选择股票的成功概率超过50%而且是组合投资,这个办法就很有效,这些年他的账户资产一直是一条漂亮的攀升曲线,无论牛市还是熊市。如同“美国士兵生存条例”里说的:如果一个蠢办法有效,那它就不蠢。​​3、关于风格转换与行业方向——等待风再起时​美联储暗示会提前加息应该是这轮投资风格切换的最主要原因。很多朋友询问是否地产这些大蓝筹未来会成为主要投资对象,而类似环保新能源、科网、医药、消费等所谓的“风口”行业是否从此偃旗息鼓?格隆简单观点:(1)、万有引力定律适用于自然界任何事物,哪怕你不是一头猪,哪怕你有翅膀,但离地面太远了,就有回落地面的需求,尤其是风停下来的时候。区别只在于,如果你是处在新疆阿拉山口这种常年刮能吹翻火车的地方,你飞起来的机会会非常多。如果你是处在上海静安钢筋水泥的地方,东海刮十级大风可能你也只能感受少少;(2)、没有只涨不跌的行业与公司,对应的,自然也没有只跌不涨的行业与公司。所谓叫花子也有三天过年的时间,何况金融地产这些瘦死骆驼比马大的土豪;(3)、哪个地方刮风,哪个地方不刮风其实不难判断。未来中国经济如果增速长期回落到5-7%的水平,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不再需要高额信贷和投资支撑,中国M2增长不再维持高双位数,同时配以利率市场化的拓展,量价双杀的银行业好日子还能持续多久?未来到底是聚宝盆还是垃圾桶?至于地产,投资这个行业,真的赚的是清洁工的钱,操的是国务院总理的心,不投也罢;(4)、格隆对今年全球经济发达经济体转好,新兴经济体泥潭中挣扎,总体经济差,钱紧,市场无牛市,只有结构性机会的判断不变,这种情况下,蹲守在风口是获取收益的唯一办法。当然,蹲守不是守株待兔,你需要做些工作:密切观察风的大小变化,然后结合标的估值与价格之间的匹配与平衡,做一些仓位水平与仓位结构的动态调整。​​4、关于移动支付行业的火并与恐龙时代​老实说,格隆在市场最先提出研究支付行业这个超级大蛋糕的时候,想到过各方会打,但真没有想到后来企鹅阿里烧钱当烧纸一样的斗得那么厉害;想到过旁边看热闹的人腰里都揣着把刀,但没有想到除了抽刀,屁股后面还摸出了N把AK47。最近的移动支付行业,如同上演一出跌宕起伏的狗血电视剧,各方利益主体你方唱罢我登场。一边是央行如同十二道金牌一样密集出台对移动支付的管制措施,先是下发紧急文件叫停支付宝、腾讯的虚拟信用卡产品,还有条码 (二维码)支付等面对面支付服务。紧接着又通报10家支付机构,处罚了其中8家,令原本以为一片蓝海的互联网金融一片风声鹤唳。然后是银联上升为“转接清算主导权岂可旁落”的国家安全战略角度对一些支付机构开出的罚单,然后是工农中建四大超重量级选手下调对支付宝快捷支付额度,令瘦弱的在来往中愤怒吐槽:“也不知道谁给银行们权力,可以伤害储户支配自己资金的权力。更不知道谁来监管四大“国手”联合封杀的合法性?四大天王联手封杀,支付宝虽败犹荣,虽死犹生,但决定市场胜负的不应该是垄断和权力,而是用户!支付宝,请扛住!”。“企鹅”虽然是第三方支付市场的老三,但只占16%的份额,因此对这场争斗的反弹相对马云更温和与理性。这次重点之所以是敲打马云,是因为支付宝占据了第三方支付市场的40%。​​撇开任何冠冕堂皇的道德借口,完全按经济学原理分析,就真正应验了那句老话“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原因很简单:支付是所有经济行为的终点,为各兵家必争之地。银联总经理在公司成立12周年的讲话非常直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银联就应当成为所有交易的后台。在电商形态的“商业运营-交易场景-支付完成”的链条中,千千万万的互联网电商无力也无需在支付环节进行投入和维护,……所有商务应用都可以开放接入银联平台,由银联来实现业务链条闭环的最终构造。”这场争斗无论是冠以安全还是创新,无论是冠以传统金融与新兴互联网金融,怎么定性都不重要,重要的是,1、这场群殴一定还会打下去,因为蛋糕实在太诱人;2、行业不会开倒车,而是会在曲折中向市场选择的方向前进。这个正如小马哥据说在内部会议上对移动支付未来发展的看法:“猫总是追着老鼠,历史一直是这样的,喊停、整改、妥协、再试点、大爆发。”​​格隆不想就事论事,而是想换个角度谈谈我对政府与国企定位的思考。政府行为边界是经济学界曾经热烈探讨的课题,尤其是在独立于古典经济学的制度经济学兴起之后。之所以用曾经这个词,是因为即使是最极端的主义者或者制度学派学者,也都认同小政府、大市场这个古典经济学的基本结论,争议只是在于某些特定条件下,诸如市场失灵时,政府如何短期参与到市场,帮助市场再平衡,并如何快速干净地退出。因为所有学派都认识到,政府也是由具有自身利益诉求的经济人组成,在对任何一个经济问题的判断上,政府并不比某个企业或个人更理性、聪明或者具有前瞻性。对经济发展这艘大船而言,政府的职责不是对航行方向做出对与错的判断,而只是在危急的时候帮助恢复一下船体的平衡,让大船不至倾覆。换句话说,政府恪守行为边界是定论,根本无需讨论,经济学界讨论的只是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偶尔越界,越界的方式、力度,以及如何尽快干净退出。​​但在中国,基本不存在这个边界。中国政府从来都是最重要的市场经济参与主体而不只是一个看门人。在这种背景下,被政府自负的理性、政绩需要、利益分配等因素推动而盲目背书、钦点、扶持、催肥的企业比比皆是。这些国企或者准国企往往会占用乃至垄断大量社会资源,导致社会资源错配。最后的结果是导致一批垂而不死的企业出现,成为经济体的跗骨之蛆苟延残喘,而真正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的诸多民企反而因为资源与生存空间被这批习惯了躺着数钱的大个子僵尸恐龙企业挤占,而生长艰难甚至早夭。​​回顾过往中国的经济发展过程,我们会发现一个很讽刺的悖论:我们习惯于把过去三十年的经济成就归结于政府对经济的深度参与、人为设计(所谓五年计划)、人为管控与调整,并把这个归结为“中国模式”。而且经济发展越有成绩,就越强化我们这种政府深度参与的“中国模式”情结。很少有人反向考虑,我们过去三十年的成就,是否恰恰是因为政府不断放开管制,不断减少对市场干预的结果?​​互联网让世界变得扁平而透明。其实无须深入分析,只要把各国经济发展史简单扫描一下就不难得出结论:经济发展没有美国模式,没有欧洲模式,自然也没有所谓的中国模式。如果说真有一个模式,那就是市场模式,就是政府尽量少伸手,尽量放开管制,尽量为所有主体营造一个更公平平等有序的竞争环境。多数情况下,政府垄断大量资源并自以为是地代替市场分配资源,培育出的可能是一群与周边生存环境格格不入的恐龙式怪物,而成本则是整个社会效率的缺失,长期竞争力与增长潜力的下降。​​我曾奚落过马云上市托大,笑话过他的电商帝国四处漏风,但,这次移动支付事件,如果要做个人微言轻的表态,我会很坚决地站在马云一边。某联可以有无数个总裁,但中国很多年只会出一个马云!马云并不完美,但他的努力真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5、关于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功能与盈利模式​支付是所有经济行为的终点。格隆前面讨论了N期移动支付主要是第三方支付的机会,最后发现一个问题:很多人是就概念炒概念,并不太明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功能及盈利模式区别。本期格隆专门梳理一下不同种类第三方牌照各自的功能以及商业模式。尤其是在央行最近加强对第三方支付机构监管力度的大背景下,梳理清楚每种支付牌照所对应的功能边界,既能了解清楚相关行业各投资标的的价值所在,也有助于规避一些政策风险。​​第三方支付牌照的种类是在央行制定的《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办法》中规定的(以下简称“管理办法”),这个管理办法于2010年9月实施,第一批第三方支付牌照于2011年5月获批。在央行的管理办法中,规定了三类第三方支付牌照,分别是:(一)网络支付;(二)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三)银行卡收单。下面格隆逐一解释每种支付牌照的功能与盈利模式。​​先说最简单也是大家最熟悉的银行卡收单牌照。按照管理办法中的规定,持有收单牌照的公司经营的是销售点(POS,Point of Sale)终端收单业务,也就是我们常见的通过POS机的刷卡服务。在收单服务中有几个主要的参与方,分别是:发卡行,收单机构,和银行卡组织(在国内是银联独家,国外如VISA,MasterCard等)。收单业务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当持卡人通过POS机进行一笔交易,收单业务的参与方会收取一定的手续费。这个手续费的标准是由央行来制定的,最新的标准请参照日开始实施的《特约商户手续费惯例表》。收单的手续费根据行业不同而变化,变化区间在0.38%-1.25%,这些手续费就是收单服务的参与方在收单业务上的收入。发卡行、收单机构和银行卡组织都会参与分成,分成的比例为7:2:1。假如有一个持卡人消费了1万元人民币,手续费是百分之一,那么上述三个参与方的收入合计就是100元,其中发卡行分到70元,收单机构分到20元,银行卡组织(比如银联)收到10元。值得注意的是收单机构这个角色不一定是第三方支付公司,也可以是银行本身。假如持卡人持有一张的银行卡,并且在一个中国银行自己铺设的POS机上面刷卡,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第三方收单机构,并且也没有经过银联的系统,那么刷卡手续费的100元就全部归中国银行所有。银行自营的POS机占到整个POS市场的40%份额,但是不属于第三方支付范畴。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银联商务也是收单牌照的持有者,并且是收单业务中市场份额第一名(根据发布的2013年上半年第三方支付市场统计数据,银联商务占到整个第三方支付市场的46%,位列第一),如果持卡人在银联商务的POS机上刷卡,那么100元中的30元就都是银联的收入。收单牌照业务最大的问题和冲突来自于半官方背景的银联商务是这一块市场最大的参与者,市场的一个担心是其他的参与者是否会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请参考央行最近对8家线下收单机构的处罚结果:这次央行警告10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暂停了8家接入新商户,其中就包括了0818的随行付公司,另外两家非常幸运地只是被要求自查,其中一个幸运儿就是银联商务)。除了收取交易佣金以外,收单机构由于积累了大量商户资源,因此通常还会自然而然延伸经营一些与支付相关的增值业务。比如高阳科技(818)除了旗下的随行付在做POS机收单业务以外,旗下玖富公司推出的微和小微贷业务也是公司未来不可忽视的增长点。​​之后是网络支付牌照。网络支付牌照经营范围的定义是通过互联网在收付款人之间转移资金。比如在网购的时候通过支付宝或者财付通向商家支付资金都属于这个范畴。通过在线支付,网络支付的服务商同样可以收取交易佣金,佣金率水平与收单业务相当。支付业务对于互联网公司来讲并不仅仅是赚取交易佣金,更是为了获取用户的支付数据,进而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具体分析请参考格隆之前讨论京东商城价值的)。根据艾瑞咨询统计的最新市场份额,支付宝、银联网上支付和财付通是网上支付市场份额的前三位,分别占有40%,28%和16%的市场份额。关于支付宝和财付通拥有的第三方支付牌照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区别,不知道各位有没有考虑过。支付宝公司拥有三张第三方支付牌照,分别是:网络支付牌照、银行卡收单牌照和预付卡发行与受理(仅限于线上实名支付账户充值)。也就是说支付宝公司拥有支付三张牌中的两张半。为什么说两张半,因为支付宝的预付卡牌照只限于网络而不能延伸到线下。缺失的这半张牌照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来说似乎不是什么问题,可是直到去年,当电商的战争从线上打到线下的时候,这半张牌的短板才开始暴露出来。再说腾讯的财付通,财付通公司只有两张支付牌照:网络支付牌照和银行卡收单牌照。以财付通现在所经营的业务和他持有的两张牌照来看,其实有个比较严重的缺陷。使用过财付通的朋友都知道,和支付宝一样财付通的用户向财付通账户中充值,等到需要消费的时候在通过财付通账户向商家支付。这样财付通的账户上通常会沉淀一些没有使用的资金。但是请注意,财付通持有的两张支付牌照是没有办法支持资金沉淀的!不论是线上支付还是POS机收单,资金只能是从付款方账户到收款方账户,而不能停留在支付服务商的账户上面。三种支付牌照中能够支持资金沉淀的只有预付卡牌照,而这张牌照恰恰是腾讯缺失的。随着网络支付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央行已经表明态度要明确支付三张牌各自的功能界限,不能通过一张网络支付牌照就把另外两张牌的功能都绕开了,这也是央行最近规范第三方支付的一个动机(如果央行这个精神得到严格执行,市场很多人期待的腾讯收购就真有可能成真)。另外格隆还想要澄清一点,很多人认为支付宝账户上的沉淀资金可以拿来放贷款。其实是不可以的,这已经是银行牌照经营范围,所以这些沉淀资金通过协议存款的方式放在银行。阿里和腾讯如果想打这些沉淀资金的注意,就要拿到银行牌照才行。但是拿银行牌照,就意味着要接受更严格的监管,而且利益方的阻力也非常大。所以他们想了个聪明的办法,让这些沉淀资金去买基金。但是这是靠基金代销牌照做到的,已经不属于支付牌照的范围。​​最后要讲的支付牌照类型就是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预付卡支付除了可以收到与网上支付和收单业务同样的支付手续费以外,最大的不同就是预付卡可以实现资金沉淀。资金沉淀一个显而易见的好处就是预付卡发行商可以赚到沉淀资金的利息,按现在的协议存款水平大概是4至5个百分点。预付卡上的沉淀资金能有多少?对一个运营平稳的预付卡公司来讲,资金沉淀大概是当年发卡金额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比如一家预付卡公司一年的发卡量是100亿,那么沉淀资金就是80亿左右,按照4.5%的协议存款利率理论就是3.6亿的净收入。100亿的基金都消费掉收到的交易手续费按照0.78%来计算(可以参照《特约商户手续费惯例表》生活中常见消费的手续费率都是0.78%),只有7800万元。可见如果是同样的交易额,预付卡的利润要远远高于其他两种支付牌照。除此之外,预付卡还要一个比较隐秘的收入来源,那就是死卡率。死卡就是在预付卡规定的有效消费期里面还没有被使用的剩余金额,这些金额会变成预付卡公司的收入。北京是死卡率最高的地区,大概有5%的水平。上海深圳这样的城市大概有2-3%。北京的死卡率最高是因为北京是预付卡发行最多的城市,好多人卡多得最后忘了用了(原因你懂的)。如果加上死卡的收入,预付卡的利润率其实是惊人的高。但是预付卡牌照之前一直都是最不被市场重视的,因为预付卡业务相关的交易额在三种第三方支付牌照中占比最小。根据赛迪顾问的统计数据,在2013年15万亿第三方支付金额当中,收单业务的占比最大,占到56%;之后是线上支付业务,站到42.6%;预付卡业务的交易金额不足1.5%。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上面所讲的本属于预付卡经营范围的业务被网络支付牌照绕开了。相信随着第三方支付行业监管的加强,预付卡牌照在第三方支付中的作用会越来越重要。最后格隆想强调一点,虽然预付卡牌照已经发放了接近200张,占到了第三方支付牌照的三分之二,但是其中有六张预付卡牌照是最有价值的,因为这六张预付卡牌照是可以在全国范围内发行预付卡。而其他的预付卡限制在某个区域内,可以是几个省,一个省或者是一个市。这六张全国性的预付卡分别在以下六家公司手里,大家需要特别关注:北京商服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开联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裕福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渤海易生商务有限公司、海南新生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和深圳壹卡会科技服务有限公司。这六张全国性的预付卡都是在2011年5月第一批支付牌照发放,以后就再也没有发放过全国性的预付卡牌照。因此这一批六张预付卡牌照也就成了珍贵的“绝版”资源。​​6、关于移动四轮之一中国支付通(08325)的一些补充​上期格隆说会陆续将关于奥思知集团(08325)(已改名为中国支付通集团)的一些“证据链”寻找和补全。本期做一些补充。奥思知的故事就与上面所说的六张全国性支付卡牌照相关。奥思知集团的业务主要是在泰国为银联经营收单业务。被中国支付通集团借壳之后由张化桥出任公司董事长,并且于日正式更名为中国支付通集团。更名后的中国支付通集团未来最大的想象力则来自于公司即将收购拥有全国性预付卡牌照和网络支付牌照的开联通网络技术有限公司90%的股权。中国支付通集团选择奥思知集团作借壳是因为奥思知本来也是从事支付相关业务,港交所支持相关业务公司的重组。另外是因为奥思知集团本身没有任何负债。根据2013年11月的公告,中国支付通集团将通过VIE结构协议控制深圳快易捷,并由快易捷收购开联通公司30%股权,耗资1.56亿人民币。通过VIE结构协议控制的原因是因为央行对外资控股公司申请第三方支付牌照有比较严格的限制,因此外资公司获得支付牌照基本都是靠协议控制(比如腾讯与财付通公司)。开联通公司的董事长印甫盛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国家清算总中心主任,创办开联通公司时已经年逾六十。如今董事长年事已高才有意出售手中的牌照。最新的市场消息是中国支付通集团计划一次性收购开联通90%的股权,耗资4.7亿人民币。公司于3月末完成一次配股,目的是让奥思知老股东退出,并筹集资金收购开联通股份。其中老股东退出的旧股为9千万股,另外增发1.44亿股,配股价在1.5港元左右。据悉配股已于3月27日完成。公司一旦配股完成,下一步的大方向就是收购开联通90%股权。配股完成对公司而言是前进了一大步,但下一步的收购这个事情还存在不确定性,需要紧密跟踪:毕竟任何收购在没有完成前都是未知数。​​中国支付通拿到预付卡牌照之后,未来有以下几个几步值得想象的业务发展方向:​(1)与大型商超业态,比如万达集团和凯德集团合作发行预付卡。由于万达和凯德都是出租业态而不是百货业态,因此旗下的多种业务的支付想要打通就必须要借助预付卡牌照。(如果是单一的百货业态,自己发行预付卡在自己的体系内使用,根据央行的管理办法是无需预付卡牌照的。)以万达集团为例,公司旗下目前拥有83座广场,50家星级酒店,79家KTV,73家百货店和133家影城。如果没有预付卡牌照,这些商铺之间就无法用统一的会员卡打通支付环节。中国支付通集团与万达集团将合作发行会员卡。目前万达集团一年销售额在1000亿以上。如果能与万达达成合作,半年达成50亿的发卡金额应该问题不大。(2)与相关公司合作智慧城市项目,通过预付卡打通水电煤的支付。(3)与相关方合作发行医保卡,公司已经在武汉一些医院做过试点。预付卡作为医保卡的支付便捷程度远高于借记卡。在同一家医院预付卡形式的医保卡发卡量为80万张的时候,借记卡的发卡量只有5万张。并且预付卡支付速度明显快于借记卡,有效缩短了排队时间。(4)与缺乏全国预付卡牌照的公司合作发行会员卡,类似于平安借助壹卡会的支付牌照搭建“平安付”的平台,打通旗下保险、银行及证券业务。(5)、与互联网公司(比如阿里、携程、小米)合作发展O2O。之前分析过阿里的预付卡牌照算是只有半张牌,无法实现支付落地。与中国支付通合作就能更好的打通020业务。携程和小米都没有自己的支付牌照,想要涉足支付业务就必须与有支付牌照的公司合作。而开联通手中的全国性预付卡牌照与网络支付牌正是这类没有任何支付牌照的互联网公司最缺少的资源。​​中国支付通集团为了打造一个专业的支付平台,已经构建了一只非常专业的管理团队。除了董事长张化桥之外,公司的CEO冯炜权曾担任执行副总裁;公司首席运营官陈列博士曾担任产品发展部总监;公司的首席产品官仲跻伟曾担任招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如果公司可以顺利完成重组,理论上其价值不应该低于中国创新支付(8083)。因为无论是从牌照的稀缺性(中国支付通是全国性的预付卡牌照+网络支付牌照,中国创新支付只有五个省的预付卡牌照),还是从管理团队的专业程度,还是从后续业务的布局来看中国支付通集团都是要优于中国创新支付的。​​7、关于(3888)​格隆前期详细分析过雷军其人以及金山软件,很多朋友问怎么看金山软件2013年业绩。如市场所预期的继续保持了高速增长的势头,但更值得注意的金山软件的互联网转型在今年又迈出了更大的一步。格隆在这里梳理出金山软件年度业绩中的一些看点提醒各位关注。首先是金山软件的营收按年增长54%,达到21.7亿人民币;净利润7.5亿人民币,同比增长63%;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为6.7亿人民币,对应EPS为0.58人民币,业绩增速略高于市场预期。更重要的是,来自安全软件的收入占比不断增加,收入结构变化标志着金山从一家网络游戏公司转型成为提供互联网服务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服务的公司。这样的转型成功也算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雷军先生当年由于太过专注与游戏和软件业务而错过了互联网第一次浪潮的遗憾。从公司的分部业绩来看,来自安全软件部分的收入在2013年同比增长120%,使得安全部分占收比不断提高。从2011年是金山的安全业务的低谷,因为传统的卖软件的模式受到了360免费安全软件的冲击。也正是从这一年开始,金山的安全业务开始了向互联网模式的转型,也就是雷军先生所讲的“羊毛出在猪身上的”盈利模式。从2011年起金山安全的业务触底回升,2011年, 2012年,2013年安全部分的占收比分别是19%,24%和34%。收入增加的同时安全部分盈利能力也在不断提升,2011年, 2012年,2013年,的运营利润率分别是8.2%,21.0%和25.9%,成为金山所有业务中弹性最大的一块。安全业务的发展格隆放到后面做更详细讨论,先来看看金山另外的几块业务。金山的游戏业务和WPS软件业务虽然没有安全业务这样的爆发式增长,但仍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金山的游戏业务的营收在2013年同比增长27%,高于端游行业20%的增速。主要原因是占游戏营收47%的剑网三在2013年营收同比增长92%。金山目前游戏的营收都是来自于端游。如果今年西山居能够推出一些手游作品,并且能够借助KIS平台以及小米的渠道进行推广的话,将会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事情。来自其他应用软件部分的收入同比增长57%,达到3.35亿人民币,其中来自WPS软件的营收达到2.8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47%。WPS业务中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是WPS的用户数在过去的三年中都有超过100%或接近100%的增长,在2013年第四季度PC端加手机端的用户数已经达到9400万。随之而来的是金山在今年下半年开始将WPS的流量变现(WPS个人用户版本是免费使用的)。2013年四季度来自WPS广告的收入为1410万人民币,环比增长50%,占四季度WPS收入的13%。如果WPS用户数仍保持过去几年的快速增长态势,WPS的广告收入将成为一个强劲的收入增长驱动力。​​下面格隆重点讨论一下即将在今年分拆上市的KIS业务。KIS业务是目前金山增长最快,享有的估值水平最高的一块业务,同时也是最有可能在一两年内不断超出市场预期的一块业务。截至2013年12月,KIS的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达到3.3亿,其中移动端的活跃用户数占50%。KIS移动端用户数的增长非常迅猛,截至2013年2季度移动端的月活跃用户数只有五千万,3季度环比增加一倍到一亿的月活跃用户,到2013年底这个数字已经达到1.66亿。以单一应用来看,2012年三季度上线的清理大师目前月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一亿,2014年一月下载量位列Google Play第四名(不含游戏类),是来自中国公司的应用中排名最高的。而排名前三位的软件分别是,WhatsApp和Facebook Messenger这样的超级应用,榜单上的第五位是Skype,Line和Twitter分别在第8和第9位。2014年,KIS移动端的增长主要来自两个驱动因素。第一是移动端月活跃用户数的继续告诉增长,管理层的目标是到2014年底,移动端的月活跃用户数可以到达3亿。第二是移动端在2014会有更多货币化的尝试,包括广告的投放与游戏分发。虽然目前手机端的月活跃用户与PC端相当,但是营收只占到KIS总营收10%,可见仍有巨大的货币化的潜力。2013年KIS收入有82%来自于广告,有11%来自与游戏分发,剩余部分来自会员费。公司管理层表示虽然2013年游戏分发的数量不是很多,但是通过KIS分发的游戏的下载量都能很快冲进App Store前十名。公司已经有一只非常专业的游戏审查团队,负责筛选KIS平台上架的游戏,2014年将有更多的游戏通过KIS的平台进行分发。关于KIS的估值,格隆曾在之前点评小米入股西山居的那期“那点事”中做过分析,KIS短期的估值应该接近300亿港币,金山持有55%的KIS股权应该价值150亿以上。如果我们看的更长远一些,如果2014年底KIS移动端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3亿,这个数字在全球范围内仅低于Facebook的9.5亿和Whatsapp的4.5亿,而与微信的3亿活跃用户持平,高于Line的2亿活跃用户。而此时KIS移动端加PC端的月活跃用户数应该在4亿以上,与的月活跃用户数相当。而奇虎目前的市值已经接近千亿港币,由此可见KIS的市值仍存在巨大想象空间。​​另外关于KIS上市,格隆还有一个猜想:以“企鹅”与金山这么铁的关系(男女朋友还是基友?),小马哥断不会放弃利用KIS分拆上市的机会。那么,怎么利用呢?如果格隆来运作,很简单:直接把QQ电脑管家业务交给金山,换取KIS的股权。在我看来这种可能极小,也是极大的。马化腾曾经在2013年4月的某次论坛上讲过,未来的信息安全是至关重要的,特别是移动互联时代。安全客户端犹如自家的防盗门。而交出自己家的钥匙给别人保管,无疑是很有问题。但这个人要是自己的女朋友就另当别论了。如果用QQ管家换KIS股权,类似用易迅换京东股权,对各自都是双赢。对腾讯而言,1.体现在财报上的净利润率会大幅提升,财务报表如沐春风,继续持续高增长。2. 瘦身纤体,收缩战线,将亲力亲为改为战略投资,用较低的成本控制整个行业关键节点。集中精力专心做好平台,将主要精力集中于互联网金融、SNS、游戏。3.三万人以上规模的公司管理成本会很高,目前腾讯大公司病已经初见端倪。只抓住最核心的部分,有利于长期发展。目前就看金山软件跟腾讯的关系属于不属于男女朋友信任的级别了。对于金山来讲这将是天上掉下馅饼的大好事,但也存在很多问题:QQ电脑管家安全客户端装机量国内第一,这是蛇吞象,吃不吃的下?整个金山软件市值才340亿港币(360差不多1100亿港币市值)。金山拿下QQ电脑管家的所有用户,自然用户数超越360,拍拍脑袋,其市值理论上似乎也应与360比肩甚至超越360也不无可能。腾讯用2亿用户规模估值金山拿股权+现金,会变成反收购,雷军估计不愿意。如果采用跟京东一样的模式,雷军拥有绝对控制权,腾讯持股超过51%,腾讯又是否愿意?但,只要双方都有利可图,解决的方法总比问题多。有无可能出现这一幕戏剧性变化,我们拭目以待。​​8、关于(01371)​关于华彩,格隆已经分析得足够多。这次只是根据其2013年报报和业绩会简单将信息做一些更新。华彩是彩票产业链中布局最全面的公司,公司会赚到系统运营,游戏研发和分销三个环节的钱,各自分成比例是:系统运营1-2%;游戏研发1%;分销6-8%。中福在线1-2月同比增速只有20%是因为13年很多机器都是在11月和12月出货的,目前还在调试阶段,预计3月份就能看到增速上来。全年来看中福在线的增速仍在30%以上。而且14年底中福在线的机器的装机量还是在4万台以上。新媒体业务导致的亏损每年在6、7千万的水平,预计今年可以打平。今年来自手机彩票的收入会有100%以上的增长。至于市场一致关注的福彩省级电话牌照预计1-2月内就会发出来。​​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信息是公司管理层给了一个三年后预计的营收占比情况,中福在线占55%;电脑票占15%;新媒体占30%。这个比例如果仔细解读一下,其实包含了很多信息。华彩13年营收7.44亿港币,中福在线占公司营收的83%,也就是6.17亿港币。假设中福在线未来三年每年增长30%,三年之后中福在线的营收就是13.55亿港币。13.55亿如果只占55% 的话,三年后华彩的营收就是24.64亿港币,是现在的3.3倍。这是第一个暗示。第二个暗示这样来分析。2013年电脑彩票占收入7%,新媒体占8%,三年后这两块业务占比都有显著提升,也就是说这两块业务在这三年的增速都要超过中福在线的30%的年增长。新媒体业务增速高于30%可以理解,但是电脑票的增速为什么可以高过30%?唯一的解释是华彩未来几年电脑彩票的市场份额会有显著的增加。可见公司对今年签下更多省份的电脑票系统非常有信心。如果华彩三年后的营收达到了24.64亿港币,利润会有多少?华彩13年少数股东权益是1.74亿人民币,归属的利润低于少数股东权益是因为新媒体的投入导致的,因此少数股东权益反映出的才是华彩真实的盈利能力。因为华彩在附属公司都是50%的股权,少数股东权益乘以二就是华彩真是的利润,也就是3.48亿港币。按照13年7.44亿营收来计算,华彩现有业务的净利润率是46.7%。假设三年后华彩的净利润率只有40%的水平,24.64亿的营收对应的净利润也有10亿港币,其中中福在线和电脑票都有50%的少数股东权益,这两部分占营收70%,所以要扣除掉35%的利润。这样算下来归属上市公司的利润还有6.5亿港币,这就是粗略计算下来华彩三年后的空间。​​7、关于(182)​格隆初次提请研究中国风电是在3毛多钱,市场走势也证明我们当初是把公司基本面解剖得足够透彻。但2013年年报公司自己报表出了后没有变化,结果是后来受(816)业绩会影响而大跌,颇有些无辜株连的味道。格隆简单依据其年报数据做些信息更新。公司下跌除了市场不管三七二十一逮住人就砍的大环境,主要原因据说是因为华电披露2014年只确认200MW风电,与公司说的500MW有很大出入。实际上华电是运营,电场并网发电才能确认,但182是做EPC,依据工程进度确认收入,与是否并网无关。事实上182宣布的850MW今年都会开工,按正常进度确认70%也就是600MW没有问题,这个比之前的500MW的指引高出很多。另外,追加和上海市经信委达成的在上海市和上海是周边地区开发分布式光伏和LED 项目,182在未来三年内应开发不少于500MW 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单纯只考虑这些项目储备,公司14年利润不应低于4亿人民币的利润,15年利润保守也能增长30%,对应动态PE10.9、8.39倍,相对于风电运营商动则20多倍的PE,这个估值对于一个明确在转型光伏新能源运营商的公司确实不贵。综合看,格隆仍然认可这个公司为不缺合作伙伴,不缺资源,不缺施工队伍,不缺资金(公司年报在手现金超过18.5 亿,超出之前公司指引的17亿现金)的光伏运营领域的最重要标的。​​​8、关于king与手游行业​堪称全球最牛手游公司之一的king在美国上市,但表现令人大跌眼镜。很多喜爱手游的朋友你问怎么看它的表现以及对中概手游股的影响,怎么看手游行业?格隆个人意见以下几点:(1)、手游市场空间与行业增速在未来几年仍然会保持相当高的增速,蛋糕也会越来越大。这个行业仍然是产生牛股的沃土,这个领域的少数优秀公司仍将会创奇迹;(2)、行业加入者众,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行业将大浪淘沙,市场份额与资源将越来越向少数精品化的公司倾斜与集中;(3)资本市场与手游行业的蜜月期已经在逐步过去,行业内公司的平均估值水平不应该会再突破2013年的估值水平高点;(4)、手游行业将逐步向端游靠拢,包括游戏由轻度向重度过渡,玩游戏从碎片时间向稳定时间过渡,游戏开发的技术壁垒与开发成本也会越来越。当然,最重要的,估值水平也将向端游靠拢(当然,不会沦落到端游的同一个水平);(5)、未来绝大多数手游会成为游戏平台上无人关注的尾部手游,优质手游内容开发商将在与游戏分发平台的要价能力中位置互换;​&#年是手游爆发的元年,市场市场规模达到了112亿,增长250%,未来3年有望超过500亿,年复合增速超过60%。全球看,保守估计,平均每天有3款以上新手游上线。但2013年同时也是大部分手游公司开始迈向坟墓的一年。不少手游公司在13年取得了让人难以置信的惊人成绩,但是几乎所有成功的手游公司靠的都是一款产品。在游戏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的今天(特别是手游),一款最好的产品通常也只能使业绩亮丽一个财年,大部分支撑几个季度就算不错了。如果现在的手游公司不能尽快推出第二款拳头产品,或者想办法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那么大部分的手游公司都难逃“昙花一现”的命运。好的手游投资标的不是他现在有什么好的游戏,而是他之后还能否推出什么好的游戏。​​Candy crush的开放商King就是目前这种状况的典型代表。King去年的营收接近20亿(下同),净利润达到5.67亿美元。King成立于2003年,是一个休闲社交游戏公司,并且是Facebook上最大的游戏开发商。拥有6个工作室、660多名员工,总部位于伦敦。作拥四大全球化产品:《糖果粉碎传奇》、《宠物大营救》、《农场英雄传奇》和《泡泡女巫传说》。月独立用户3.24亿,日活跃用户1.44亿,日游戏总次数14亿次以上。其中《糖果粉碎传奇》DAU 9300万(接近QQ的DAU),单个移动游戏的全球收入排名第2。史诗般的业绩,却迎来了ipo当日史诗般的滑铁卢,13倍PE发行价,挂牌当日大幅下跌15.5%,目前只有约10倍pe,57亿的市值。除了受近期科网等强势股回调的影响,更大的原因是king的收入来源太集中,缺少第二款拳头产品。尽管king拥有100多款游戏,4款主力游戏,但是1款《糖果粉碎传奇》就贡献了营收的75%。更为致命的是king在2013年Q4的收入下滑5%左右。意味着风靡全球超过1年的《糖果粉碎传奇》也终于迎来了他生命周期的拐点,与此同时king的其它几个游戏并没有成长为他的第二个车轮。要知道独轮车终究只是马戏团里供人娱乐一时的道具,穿越川藏线最少也得整一个两轮的自行车。因此市场对于king的估值偏向保守也是有道理的,谁知道13年会不会就是king最好的一年呢?如果是,那么13年10倍的pe,转眼变50倍也是可能。这种情况,和当年zynga如出一辙的残酷。​​是美国著名社交游戏开发商,曾经是Facebook上最大的游戏开发商,直到13年7月被king赶超。日,Zynga登陆上市交易,发行价10,融资10亿,市值一度高达120亿。而如今Zynga的价格为4.42,市值不到40亿,业绩亏损。Zynga曾凭借着农场类游戏《FarmVille》等游戏,一直统治着社交游戏市场,鼎盛时期月活跃用户近3亿,和现在的king不相伯仲。但是自上市以后,Zynga便一直无法复制公司先前的成功,再也没有拿出让市场信服的新的游戏。​​假如king未来不会重蹈Zynga的覆辙,那么它现在的价格到底贵不贵呢?我们先来看看另外两家公司——Gungho和Supercell。2013年移动游戏全球收入最高(包括iOS和Google Play)的第一名就是日本的GungHo,之后是Supercell和King。从单个移动游戏的全球收入排名来看,GungHo的《智龙迷城》排名最高,其次是King的《糖果粉碎传奇》,Supercell的《部落战争(coc)》、《卡通农场》则分列第三、第四位。和king一样,Gungho的《智龙迷城》贡献了业务的绝大部分营收,而supercell则相对分散,依赖于《部落战争(coc)》、《卡通农场》。Gungho成立于1998年,它的社长为大名鼎鼎的孙正义之弟孙泰藏。2012年推出了《智龙迷城》,同年利润上升7.9倍。2013年上半年,软银增持GungHo股份,将持股比例从33.63%提高到58.50%。而Gungho股价在这短短1年里面涨了一百倍,市值超过任天堂达到了170亿。和king以及zynga一样,之后Gungho再也没有拿出让市场信服的新的游戏。如今Gungho的市值回到了62亿,价格稳定在11倍的pe。芬兰的Supercell没有上市,不过13年10月,软银连同GungHo出资15.3亿美元收购Supercell 51%的股权,推算下来市值是30个亿。13年Supercell净利4亿多,这么算来pe还不到8倍。​​不难看出,如果现有的手游公司不能突破拳头产品的匮乏以及产品生命周期过短的瓶颈,在成熟市场上的pe突破12倍是比较困难的。上文的案列都表明游戏产业持续创新的困难性。从投资角度看,未来可能创造奇迹的好的标的公司,将不是已经有叫座产品的公司,而是未来有可能叫座产品的公司——这个有点类似PE投资了,谁也不知道一款产品未来是能风靡一时,还是无声消失:这决定了我们未来选择手游公司时不能太超前,而是跟随其核心产品的生命演绎周期。作者:Michael chan,又名格隆,任职于某全球跨国投资机构。以上观点纯属作者个人意见,不代表本网立场,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声明:本文系微信公众号“港股那点事”授权腾讯财经独家转载。“港股那点事”微信公众号为:hkstocks。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您认为这篇文章与"新一网(08008.HK)"相关度高吗?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在这里,发现聪明钱
扫描左侧二维码即可添加腾讯财经官方微信;
您也可以在微信公众号搜索“腾讯财经”,开启财富之门。
[责任编辑:kewinfan]
热门搜索:
腾讯理财超市
同类产品年涨&27%
今年以来收益&13%
近1月涨&7.41%
7日年化收益&2.97%
16.98万起16.98万起
11.9万起11.9万起
Copyright & 1998 - 2016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出口货物确认收入凭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