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烤烟型和混合型的区别房产生的毒气

浅谈黑龙江省农户用烤烟房的节能改造技术--《农村能源》1995年05期
浅谈黑龙江省农户用烤烟房的节能改造技术
【摘要】:浅谈黑龙江省农户用烤烟房的节能改造技术黑龙江省农村能源办公室周曙光,李清泉,潘丽娜黑龙江省烟区地处北纬43”一47o之间,每年烟叶种植面积百万亩左右,是我国的重要烟叶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物价上涨,尤其是煤炭价格变化的影响,提高了烟叶的生产成本,减少...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S226.9【正文快照】:
浅谈黑龙江省农户用烤烟房的节能改造技术黑龙江省农村能源办公室周曙光,李清泉,潘丽娜黑龙江省烟区地处北纬43”一47o之间,每年烟叶种植面积百万亩左右,是我国的重要烟叶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物价上涨,尤其是煤炭价格变化的影响,提高了烟叶的生产成本,减少了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张诠;[J];新疆农业科技;1980年07期
达式奎;[J];水产学报;1980年03期
杜同甡;;[J];烟草科技;1980年04期
陈继峰;;[J];烟草科技;1981年03期
李赐应;文远庚;;[J];烟草科技;1981年03期
王鑫培;;[J];烟草科技;1981年04期
黄嘉(衤乃);;[J];烟草科技;1981年01期
王鑫培;;[J];烟草科技;1982年03期
蔡清泉;[J];新农业;1983年13期
隋明凯;[J];新农业;1983年1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李西利;;[A];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3年
李西利;张宏庆;;[A];新型建筑材料技术与发展——中国硅酸盐学会2003年学术年会新型建筑材料论文集[C];2003年
张明初;;[A];推进气象科技创新加快气象事业发展——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徐厚林;;[A];2004国际墙体屋面材料技术交流暨第七届生产装备博览会论文集[C];2004年
张艳平;方文熙;;[A];福建省农业工程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匡传富;王生才;徐洋来;;[A];中国烟草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张伏金;[N];经济日报;2000年
赵乃林;[N];辽宁日报;2000年
李继光;[N];四川科技报;2000年
金章;[N];中国包装报;2001年
郑建玲;[N];中国质量报;2003年
周至县尚村镇三屯村三组
钮宏儒;[N];陕西科技报;2003年
曲靖市魔芋研究所
张祖强;[N];云南科技报;2003年
本报记者 李晓清;[N];人民日报;2004年
李鹏;[N];重庆日报;2005年
湛江卷烟厂制丝车间
李密;[N];广东科技报;2005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密集烤房装烟密度对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图) - 烟草在线
密集烤房装烟密度对烤烟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图) 烟草在线专稿 作者:詹军  更新日期:日【字号:大 中 小 | 颜色:浅 深 红| 打印】  烟草在线专稿  摘 要: 为了研究装烟密度对烤后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优化和完善提供依据。设低密度(3000 kg/炕),中密度(4000 kg/炕),高密度(5000 kg/炕)3个装烟密度,对比分析了装烟密度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常规化学成分、中性挥发性香味成分和经济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装烟密度为中密度时,烟叶的外观质量综合得分最高,表现较好。(2)提高装烟密度能够极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还原糖和淀粉含量,烟碱、水溶性总糖含量也有所降低,显著提高钾含量,而氯含量和石油醚提取物含量变化不大;中密度处理的大部分品质指标较好,化学成分更加协调。(3)增加上部烟叶的装烟密度能够提高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改善烟叶的香气质量,尤其以中密度最为明显,较对照增加14.64%。可见,装烟密度为中密度时能够提高上部烟叶的质量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密集烤房;装烟密度;烤烟;上部叶;烟叶质量;香气物质
     近年来,密集烘烤在我国烤烟烟叶生产区发展迅速,与普通烤房相比,密集烤房由于采用了风机、温湿度自动控制等烘烤设备,烟叶的烘烤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烘烤用工减少,烘烤成本显著降低[1]。烤烟上部叶包括上二棚叶和顶叶,共5~7片,约占单株产量的40%,在烟叶原料生产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然而,我国各烤烟产区上部烟叶不同程度存在烟碱含量偏高、淀粉残留量过多、还原糖及糖碱比低、内在化学成分不协调、香气风格不突出、配方地位不高、烟叶偏窄偏厚、组织结构紧密、成熟度偏低、杂色较重、刺激性较大、可用性低等突出问题[3-4]。针对这些问题,前人从采收方式[5]、植物生长调节剂[6-7]等方面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装烟密度是衡量密集式烤房烘烤能力的关键因素[8],有关密集烘烤过程中装烟密度对一些酶类活性及叶绿素等生理指标的影响做过一些研究[9],而装烟密度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鲜见报道。为此,本试验从装烟密度出发,就密集烤房不同装烟密度对上部烟叶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旨在为上部烟叶的烘烤寻找出一个适宜的装烟密度,进而为密集烤房烘烤工艺优化和完善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试验于2010年在云南省楚雄市子午镇进行,选取9座相同规格的气流上升式密集烤房,装烟室规格8 m×2.7 m×3.5 m。供试烤烟品种为云烟87,试验田土壤肥力中等,烟田规范化栽培和管理,正常成熟。以上部叶(第15~16位叶)为试验材料,采收后统一编竿,每竿叶片数120片左右,装烟时称量每竿鲜烟叶重量,严格控制装烟密度。采用标准三段式密集烘烤工艺(干球38 ℃,湿球35 ℃,烟叶变黄八成发软;干球42 ℃,湿球36~37 ℃,烟叶黄片青筋主脉发软;干球48 ℃,湿球38 ℃,黄片黄筋小卷筒;干球54 ℃,湿球39 ℃,叶片全干大卷筒;烤后烟叶完全干筋。自烘烤开始到42 ℃风机转速为960 r/min;42~54 ℃为1450 r/min;54 ℃至烘烤结束为720 r/min。)烘烤。
  1.2 试验设计
  装烟密度设3个处理。低密度(CK):为当地常规装烟密度,350竿,鲜总重约为3000 kg/炕;中密度(T1):450竿,鲜总重约为4000 kg/炕;高密度(T2):550竿,鲜总重约为5000 kg/炕。每个处理重复3次。每个重复各取烤后烟样B2F(上橘二)2.0 kg用于分析。
  1.3 测定项目及方法
  1.3.1 外观质量
  按照国标GB 2635-92规定,由10名专业分级技术人员进行外观质量评定。
  1.3.2 常规化学成分
  试样的制备:烘箱法(YC/T 31-1996);烟碱、水溶性糖、还原糖、氯、总氮:连续流动法(YC/T 159~162-2002);钾:连续流动法(YC/T 217-2007);蛋白质:连续流动法(YC/T 249-2008);淀粉含量采用酸解法测定[10];石油醚提取物:YC/T 176-2003。
  1.3.3 中性挥发性香气成分
  中性致香物质提取及定性定量分析采用HP 5890II-5972气质联用仪(美国安捷伦公司)。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的一端接盛有10 g烟样、1 g柠檬酸、350 mL蒸馏水和0.5 mL内标的500 mL圆底烧瓶,用恒温电热套加热;装置的另一端接盛有40 mL二氯甲烷的250 mL圆底烧瓶。将该端烧瓶置于水浴温度60 ℃的恒温锅中加热,同时蒸馏萃取2.5 h后加入10 g无水硫酸钠干燥有机相,然后于60 ℃水浴中浓缩至l mL左右即得。分析样品由GC/MS鉴定结果和NIST库检索定性。GC/MS分析条件:色谱柱为HP-5MS(30 m&# mm&# m);载气为He;流速1 mL/min;进样口温度260 ℃;传输线温度280 ℃;离子源温度177 ℃;升温程序:初温50 ℃,恒温1 min后,以8 ℃/min的速率升至160 ℃,保持2 min后,以8 ℃/min的速率升至280 ℃,保持15 min;分流比l : 15;进样量2 L;电离能70 eV;质量数范围35~455 amu;MS谱库NIST02;采用硝基苯内标法定量。
  1.3.4 经济性状 
  烘烤结束烟叶回潮后,分别称取所标记的烟叶的重量,并将其分级进行经济性状分析。
  1.4 数据处理 
  图表数据用Excel处理,数据的方差分析采用SPSS 17.0,多重比较采用LSD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装烟密度对烤后上部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由图1可见,3个处理烤后烟叶颜色均为橘黄,其中以T1得分较高,颜色较深。成熟度以T1最好,其他两个处理成熟度稍差。T1处理烟叶结构为疏松,另两个处理为尚疏松,得分以T1最高。T1和T2烟叶的身份均为中等,而CK稍厚,得分也以T1最高。CK和T1处理烟叶的油分较多,而T2的油分为有。T1处理烟叶的色度为强,而CK和T2为中,T1烤后烟叶色度得分最高。采取权重计算发现,各处理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指数和分别为T1&T2&CK。可见,装烟密度为4000kg/炕时,上部烟叶的外观质量表现较好。
图1 不同装烟密度对上部烟叶外观质量的影响
  2.2 装烟密度对烤后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及品质指标的影响
  由表1可见,水溶性总糖、还原糖、淀粉、石油醚提取物均随装烟密度的提高而降低。提高装烟密度能够极显著降低上部烟叶的还原糖和淀粉含量,石油醚提取物的降低幅度不大;T1和T2的烟碱含量相等且低于对照,降幅为13.86%;氯含量的变化不大,而且都小于1%。与对照相比,T1和T2的总氮和蛋白质含量均极显著增加,而T1和T2之间二者含量基本相等;T1和T2的钾含量较对照有所增加,增幅分别为7.46%,11.94%,并且分别达到显著和极显著水平。一般认为优质烟叶化学成分品质指标糖碱比接近于10,氮碱比接近于1,钾氯比接近于4为佳[11]。3个处理的糖碱比以T1表现最好,达到接近优质烟叶的标准;T1和T2的氮碱比相等,且相比对照更接近于优质烟叶;3个处理的钾氯比都在优质烟叶生产要求的范围内。
   表1 不同装烟密度对上部烟叶化学成分及经验指标的影响
  注:同行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
  2.3 装烟密度对烤后上部烟叶中性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影响
  为了便于对比分析,依据中性香气物质的前体物的特征[12-13],把香气物质中主要的香气成分分为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类西柏烷类降解产物、新植二烯、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五大类。由表2可知,T1和T2烟叶的中性致香成分的总量明显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增加14.64%、11.65%。各处理烤后烟叶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和类西柏烷类产物3种香气物质均以T1最高,T2次之,CK最低。T1和T2处理烟叶的新植二烯含量均较对照明显增加,尤其T2增加幅度达到13.71%。T1的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较对照有所增加,增加幅度为10.62%,而T2较对照减少了17.54%,其中,二氢猕猴桃内酯、巨豆三烯酮 A、香叶基丙酮、3-羟基-β-大马酮、6-甲基-5-庚烯-2-酮、6-甲基-2-庚酮、β-二氢大马酮含量均在T1处理的烟叶中最高,表明适宜的装烟密度能提高大部分香气物质的含量。
   表2 不同装烟密度对上部烟叶中性挥发性香味成分的影响(μg/g)  
&  2.4 装烟密度对烤后上部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由表3可知,T1和对照烟叶的上等烟比例基本相等,而T2略有下降;T1烟叶的中等烟比例较对照有所提高,而T2极显著低于CK和T1;T1烟叶的下等烟比例较对照显著下降,而T2较CK和T1均极显著增加;3个处理的均价呈极显著差异,T1较对照增加0.9元/kg,增幅为7.09%,而T2比对照降低1.2元/kg。3个处理的鲜干比随装烟密度升高而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电耗和煤耗随装烟密度的提高而显著下降,尤其煤耗呈极显著下降,说明提高装烟密度能够降低烘烤成本和能耗。可见,装烟密度约为4 000 kg/炕时可以提高上部烟叶经济效益。
   表3 不同装烟密度对上部烟叶经济性状的影响
注:同列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在0.05水平上差异显著,不同大写字母表示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
  3 结论与讨论
  不同的装烟密度必然会影响烘烤过程中的风速和温湿度等[8],进而影响各种酶的活性,如果装烟过稀,烤房内叶间隙风速大,烟叶失水干燥快,烤后烟叶颜色淡,成熟度差,结构紧密,油分少;如果装烟过密,烟叶烘烤过程中收缩卷曲程度小,烤后烟叶自然状态多呈片状,外观质量也就表现较差,只有装烟密度适宜时才会形成好的外观质量。王卫峰[9]等研究认为当装烟密度为55~65 kg/m3时烟叶淀粉酶等酶的活性相对较高,可见随着装烟密度的增加,烤房内的温湿度环境会更加有利于淀粉酶等酶活性的保持,使其分解淀粉等物质,本试验表明,当装烟密度为T1(约4000 kg/炕)时,有利于烟叶内各种物质的代谢,使得烤后烟叶的各化学成分比例更加协调,最终也使得烟叶的外观质量表现较好。
  烟草品质的优劣,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烟叶中的香气物质含量,烟叶的香气质量与叶内致香物质的含量密切相关,烟草中致香物质的种类、含量及组成比例是决定烟叶香吃味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卷烟产品风格的主要影响因子[14]。上部烟叶中性致香物质总量、芳香族氨基酸代谢产物、棕色化反应产物和类西柏烷类产物含量均以T1最高,T2次之,CK最低;T1的类胡萝卜素类降解产物含量较对照增加10.62%;T1和T2烟叶的新植二烯含量均较对照明显增加,这可能是因为装烟密度增加后,变黄期时间拖长,温湿度有利于各种与香气物质有关酶活性的保持和生理生化反应的进行,促进了叶绿素的降解和新植二烯的大量形成。这表明增加上部烟叶的装烟密度能够提高中性致香物质含量,改善烟叶的香气质量,尤其以装烟密度T1(约4000 kg/炕)最为明显。
  因此,在烟叶生产中通过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装烟密度来改善和提高上部烟叶质量和经济效益是可行的。该研究中T1的香气物质表现比较突出,但该试验仅仅从烤后烟叶的香气物质绝对含量进行了分析,尚有一定欠缺,今后应该从烘烤过程中装烟密度对烤房温湿度及其与中性香气物质降解相关的酶(如脂氧合酶、苯丙氨酸解氨酶等)进行分析,进一步阐述其影响烟叶质量的深层原因。
  参考文献
  [1] 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基地密集烤房课题组.密集烤房的研发与应用[M]//中国烟叶生产购销公司.中国烟叶生产实用技术指南.6.
  [2] 成本喜,侯留记,熊向东,等.烤烟上部叶一次采烤方法研究[J].烟草科技,1996(6):35-36.
  [3] 宫长荣,李 巍,司 辉,等.下部烟叶采收时间对上部叶生理生化变化及烤后质量的影响[J].烟草科技,2003(9):36-38,41.
  [4] 唐经祥,何厚民,江理论.关键农业技术措施对烤烟上部叶外观质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C]//陈江华.中国烟叶学术论文集.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9.
  [5] 江 峰,周冀衡,刘建利,等. 不同采收方式对烤烟上部叶片生长及烟碱含量的影响[J]. 作物研究,2007(1):28-31.
  [6] 刘华山,韩锦峰,曾 涛,等.烤烟喷施降碱增钾制剂的生理效应及对品质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46-49.
  [7] 张学伟,张 玺,余金恒,等.植物生长物质对烤烟上部叶香味品质的影响[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660-663.
  [8] 王建安,余金恒,代 丽,等.普通标准化烤房改造为密集式烤房适宜装烟密度研究.河南农业科学,-39.
  [9] 王卫峰,王松峰,陈江华.装烟密度对烟叶烘烤过程中几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植物生理学通讯,):817-820.
  [10] 王瑞新,韩富根,杨素勤.烟草化学品质分析[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
  [11] 王瑞新.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4.
  [12] 史宏志,刘国顺.烟草香味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13] 卢秀萍,许 仪,许自成,等.不同烤烟基因型主要挥发性香气物质含量的变异分析[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142-148.
  [14] 赵铭钦,陈秋会,陈红华.中外烤烟烟叶中挥发性香气物质的对比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875-87.
【】 【】 【】 【】 【】 【】 【】 【】
热点追踪?Highlight News
2013年全国散叶烘烤实操培训总结(上)
关键词评论?Keyword
推行烤烟膜下小苗移栽的实践与认识
每日导读?Daily guidance
不适用烟叶处理技术规程和措施初探(图)烤烟房成吸毒“乐园” 瘾君子容留他人吸毒被起诉
红网长沙8月11日讯(通讯员 赵婵娟 时刻新闻记者 郑涛)长沙宁乡人董某强家住宁乡县枫木桥乡村上的烤烟房,有长年吸毒史,由于烤烟房位置相对僻静,董某强家也成了“毒友”相聚的“乐园”。近日,宁乡县检察院对董某强以容留他人吸毒罪向宁乡县法院提起公诉。
董某强居住的烤烟房是当地一家农业科技公司提供的。该公司2013年在宁乡县枫木桥乡承包土地建立蔬菜基地,聘请了董某强做基地管理人员,蔬菜基地旁的烤烟房就是公司提供给董某强平常居住所用,便于其对蔬菜基地的打理照看。不料,烤烟房却成了董某强容留他人吸毒的“毒窝”。
直到2014年10月的一天,农业科技公司的负责人来到基地视察,发觉董某强行为异常,并在他的住房里发现有吸毒工具,当即将其开除。
2015年1月,董某强被公安机关抓获归案。随后,被移送至宁乡县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
经查,董某强自2013年10月起住在蔬菜基地旁的烤烟房后,就利用烤烟房相对僻静的特点,聚集“毒友”打牌、吸毒,并提供吸食毒品的工具。吸毒人员见蔬菜基地的烤烟房往来人员少,位置又偏远,不易被发现,于是隔三差五来到这里和董某强一起采用烫吸的方式吸食毒品冰毒和麻古。一年中,这里成了董某强和其朋友周某、张某良、李某平等人经常聚众吸毒的固定地点。
日前,宁乡县人民法院对董某强以犯容留他人吸毒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并处罚金人民币四千元。
检察官说法
容留他人吸毒罪,是指为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提供场所的行为。近几年来,由于国际毒品犯罪活动向我国渗透,某些宾馆、饭店、舞厅也成为吸食、注射毒品的黑窝。我国在对待毒品犯罪的问题上一直采取非常严厉的打击手段。在容留他人吸毒罪中,至于为他人提供吸食、注射毒品场所的次数、人数以及提供时间的长短、均对本罪构成毫无影响,即不论容留几人,也不论容留几次,以及多长时间,都可构成本罪。检察官提醒广大民众: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作者:郑涛
本文来源:红网
48小时评论排行
评论183875条
评论145583条
评论145445条
评论135536条
评论118815条
不做嘴炮 只管约到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公 示 公 告
视 频 新 闻
台湾农民创业园
主管单位:中共清流县委宣传部 地址:清流龙津镇龙城街22幢
闽ICP备号 闽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备案号
电话:9 业务合作QQ: 投稿信箱:烤烟太阳能烤房与普通密集烤房的烘烤对比试验_图文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烤烟太阳能烤房与普通密集烤房的烘烤对比试验
上传于||文档简介
&&烤​烟​,​烘​烤​,​栽​培​,​调​制​加​工​,​农​业​,​轻​工​业​,​经​济​作​物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0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生活垃圾产生系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