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圣牧高科奶业奶牛通辽奶业

内蒙古通辽新农村让奶牛住进“托牛所”-奶牛要闻-荷斯坦网_荷斯坦_奶业技术交流_荷斯坦奶农俱乐部网
当前位置:
>>奶牛要闻
内蒙古通辽新农村让奶牛住进“托牛所”
村民的奶牛不在自家养,而是放到了&托牛所&,不仅饲料、防疫跟得上,牛奶销售也有了保障。近日,笔者在内蒙古通辽经济技术开发区新农村走访时听说了这样一件新鲜事儿。
在村民马延平的带领下,笔者来到了位于村西的&托牛所&。这个被称为&托牛所&的地方其实就是新农村奶牛合作社托管式标准化养殖小区。马延平是村里第一批加入&托牛所&的养殖户之一,目前他家在这里托管的奶牛有20多头,其中有8头牛产奶,年收入能达到5万元。马延平说,把牛放在这里托管省事又省心,再不用每天围着牛转了。
新农村是个奶牛养殖专业村,以前,绝大部分养殖户采用的都是传统的家庭粗放散养模式,饲养和挤奶方式落后,养殖户收入并不高。为改变现状,该村建起了奶牛养殖小区,成立了&托牛所&,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养殖业。&托牛所&里有专业的管理人员、饲养人员、防疫人员。&托牛所&管理者王迎春告诉笔者,这里的牛实行统一管理,统一饲喂,统一防疫,基本不用养殖户操心。
60岁的张大爷是&托牛所&雇的&牛保姆&,每天来这里喂三遍牛。&喂牛的收入挺好,活儿还不累,比在家里呆着强多了。&张大爷一边喂牛一边笑着对我们说。
新农村的&托牛所&按照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模式,走&合作社+订单+农户&的经营道路,一方面与蒙牛乳业科尔沁有限责任公司签订供奶合同,每天产出的鲜奶会在第一时间送到公司。另一方面,本着自愿的原则与当地奶牛散养户签订托管合同。目前,合作社已与20多户养牛户签订了合同,托管奶牛400头,每天挤鲜奶3吨左右,户均年收入5万元。
文章来源:.cn/nnyw_xjxm//137786.chtml
Powered by &3.2.6CMS excute cost is 91 msec ,template set is 荷斯坦, template is _print您当前的位置 :&&&&&&&正文
转型中的内蒙古乳业:在融合创新之路上稳健前行
16-03-29 09:14
  (原标题)转型中的内蒙古乳业:在融合创新之路上稳健前行
  春光明媚的3月,一场盛会如约而至。
  在第十届内蒙古国际乳业博览会上,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齐聚青城,为内蒙古乳业的发展建言献策,共同探讨内蒙古乳业如何走出一条融合创新发展之路。
  提到乳业的发展,不能不提及让内蒙古乳业一度陷入低谷的三聚氰胺事件。充满生机的乳产业,曾被推到了风口浪尖。痛定思痛,作为奶牛饲养规模、牛奶产量均居全国首位的畜牧业大区,我区乳产业在艰难中反思、坎坷中突围,最终实现持续平稳发展。
  通过转型升级,我区乳业形成了东起呼伦贝尔草原、西至八百里河套,绵延上千公里的优质奶牛养殖带。奶牛存栏稳定在300万头左右,奶牛平均年单产超过6吨,牛奶产量超800万吨,占全国产量的22%,位居全国首位,成为全国最大的优质奶源基地。
  据不完全统计, 2015年,我区奶牛存栏100头以上规模养殖场(户)1910个,全区奶牛存栏91.1万头,牛奶产量达到803.2万吨。这一年,全区百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已经达到80.5%,而这一数字在2008年,仅为7%。
机器人通过机械手臂搬运货物。本报记者 钱其鲁 摄
  内蒙古地处北纬45度,拥有13亿亩天然草原和5000万亩玉米及800万亩优质苜蓿饲草料基地,奶牛养殖条件优越,是国际公认的黄金奶源带。
  依托这一资源优势,我区乳制品加工业突飞猛进,通过加快转变乳业发展方式,全区奶牛规模养殖和个体单产水平逐年提高,牛奶产量稳步增长,质量安全监管不断加强,乳业竞争力不断提升,目前已经具备年加工1000万吨鲜奶的生产能力。
  &十二五&时期是我区乳业转型升级最快的时期,通过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破解乳业发展难题,加快了我区乳业集约化经营和现代化奶业进程,奶牛单产和牛奶质量不断提升。这一时期也是乳业综合生产能力提升最强劲的时期,通过最严格的乳业监管,实现了乳产业的创新发展,乳业已经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生力军,在促进我区农牧民增收和推动地区各项事业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可以说,通过政策扶持、科技支撑、行政推动,全区乳业做大做强奶源基地,努力提高乳制品质量,并带动农牧民增收,由数量扩张型向质量效益型加速转变,走出了一条具有内蒙古特色的乳业重生之路。
  内蒙古奶业协会理事长布仁认为,&十二五&时期,我区乳业实现了在转型中升级、在调整中发展,乳业生产方式由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步伐明显加快,呈现出&一稳三快&的特点。 &一稳&是产能稳定,奶牛存栏和牛奶产量虽遇阶段性调整,但总体保持稳定,没有出现因过度淘汰奶牛导致牛奶产能大幅下滑的情况。&三快&是指生产结构调整快,规模化养殖比重持续增加;经营主体转化快,实现了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养奶牛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经营的较平稳过渡;奶牛单产和牛奶质量提高快,荷斯坦泌乳牛平均单产已超过6吨,比&十一五&末提高近1吨。&[1]&&&
欢迎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平台——扫描上图二维码或搜索内蒙古日报(或直接输入neimengguribao)关注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转载请注明出处。
内蒙古新闻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凡本网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 内蒙古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内蒙古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内蒙古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6659744。
内蒙古新闻一周排行内蒙古奶牛养殖模式调查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内蒙古奶牛养殖模式调查
上传于||暂无简介
阅读已结束,如果下载本文需要使用1下载券
想免费下载本文?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4页未读,继续阅读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内蒙古奶业协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