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1万元存一年多少利息一年利息给三万靠谱吗?

买返还型保险到底多不靠谱?
保险产品中永远存在一个两难的选择:消费型保险产品保费低、保额高,但不出险保费就是白交;返还型虽然贵点,到期能连本带利返还,总让人觉得很划算。“消费型”与“返还型”到底应该选择哪个?
两个无风险投资到底谁划算?
  选择一:每年2.5万,连续20年交给一个朋友A投资,30年后朋友A连本带利给我60万,但我要是中途想用,朋友A只肯把本金的60%给我,40%作为我不继续投资的罚金,但朋友A每年自己来把2.5万取走不用我送去。
  选择二:每年2.5万,连续20年交给一个朋友B投资,30年后朋友B连本带利给我62.11万,但我要是中途想用,朋友B则会把本金的100%给我,还会额外给我2%的利息,但朋友B每年要我自己把2.5万给他送过去。
  在所有条件都相同的情况下,朋友A和朋友B谁才是我的真爱?我更应该把钱交给谁?
  大家一定觉得,朋友B的投资项目,不但收益高,灵活性还更高,显然朋友B才是我的真爱,钱当然要交给朋友B。这难道还能算是个问题吗?
  那我现在公布答案:
  朋友A的名字叫保险公司,他的投资项目叫做返还型保险。
  朋友B的名字叫商业银行,他的投资项目叫银行定存(如果你觉得2%的收益率不够高,想要更高收益,他也可以是国债或者银行理财或者货币基金)。
  令我不明白的事情是:
  为什么在朋友A穿上返还型保险的外衣之后,多数人都觉得朋友A比朋友B更是真爱呢?
  为什么会认为买消费型保险提供保障+银行定存,不如返还型保险划算呢?
让我们来看看返还型保险的真相
  为了方便对比,我们找到了同等保额、相同保障内容及保障期的两款不同类型产品。方案A是消费型,方案B是返还型。
  30年内健康度过,8.88万等于白花
  先看看保险方案A,这款产品只要缴满20年的保费,可以保障到60岁(假设投保人今年30岁,那么保障期则为30年)。投保人每年需要交纳的保费相对较少,每年4440元。20年后,投保人总计交纳的保费是8.88万元,保障期间发生人身意外或疾病(身故)等,最高能够获得50万元的赔付。但问题是,在这30年的时间里,投保人要是健健康康度过了,那8万多的保费就等于白白交给保险公司,一毛钱也拿不回来。基于这个原因,这种消费型保险往往显得“有点不太合算”。
  30年后人还健在,保险公司多给10万
  有比较才会有鉴别,再看看保险方案B。这是一款返还型保险,与保险A是同样的保障期间和保障内容,保障的额度也一致。但从表格中也可看出,投保这款产品的费用是比较高的,一年就要交25000元给保险公司,20年下来一共是50万元,这比保险A贵多了。但比较诱人的是,如果投保人在30年后还健在,保险公司会将你交的50万元全部还给你,而且还多给你10万。这也是返还型保险最大的卖点:不用花钱、还连本带利返还保费。
  投资分析:省下来的钱定存反而赚更多
  现在市场上,保险经纪人也比较喜欢推荐返还型保险。但我们应该知道,倘若这款保险真的那么“合算”的话,早就该一统天下了,为何还会有其他类型的,如消费型和理财型保险呢?如果仅从投资收益来考虑,投保返还型保险并不抵,具体看如下计算。
  从投保效果来说,我们可以把返还型保险拆开,即一份不返还的保险加上一份投资保费。参照这一标准,案例中的保险B就等于保险A+投资保费20560元/年。保险B就相当于是,把其中一部分保费用来提供和保险A同等的保障服务(保费为4440元),而剩余的20560元则由保险公司统筹,另作他用。
  如果将这20560元投资于其他渠道――首先就用大家最常见的一年期银行定期存款作比较。一年定存的年化利息按2%算(实际上银行会上浮到3%左右)。假设我们没有选择保险B,而只是选择保险A,每年交4440元,然后将多出来的20560元在银行存一年定期,第二年到期之后连本带利,再加上新一年的20560元继续存,一直持续20年,到第21年连本带利是50.95万元。因为保险B的保障期间是30年,只有等到30年之后才能取回60万元。为了公平比较,前面的50.95万元还得在银行继续存10年,这才能与保险B的时间一致。算下来,最后的本息共计约62.11万元,高于保险B最后的返还额度。
若是其他高收益投资,最终收益相差额度会更大
  从上面的这笔投资账单中不难看出,如果把返还型保险看作一项理财投资的话,它的利率连2%都不到。还值得注意的是,上文中只是将投资保费按照银行定存的方式投资,如果是将这笔钱投在其他收益更高的工具上面,保险A和保险B的差别会更加明显。
  举个例子,如果投资保费的收益率每年能够保证5%的话,粗略计算,30年之后至少是116万元,这几乎是保险B返还额度的两倍!不过,现在保险的险种太多,返还花样百出,比如有些是定期部分返还收益,有些是不同阶段返还额度递增,这样算来收益会比满期返还略好,但也不会高出很多。另外,上面的投资收益是按照按年投资来计算,如果把这笔钱拆分为按月定投,在复利的作用下,最终收益还会增加。因此,当保险经纪人向你推荐保险B这种需要很多年,又要交很多钱的保险,最好能够按照上述方式算一算。
返还型保险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经过计算,虽然返还型保险的收益回报并不高,但对于那些收入丰厚,花钱又大手大脚(存不下钱)的人来说,买返还型保险若干年之后至少还能够存下一笔,用于日后的养老或子女教育,这也未尝不可。
  另外,消费型保险一般保险期限最长至65周岁。如果你想要保障期再长一点的妥妥的保障,那保险期限一直到80岁以后甚至终身的返还型保险是你的菜。
解读经典案例,挖掘理财渠道,剖析投资思维,探讨财富之道。关注大众理财的方方面面,让你离财富更近一点。
扫描二维码
关注搜狐金融
分享给好友三万块钱存到银行 一年的利息是多少?_百度知道
三万块钱存到银行 一年的利息是多少?
不同银行的存款利率可能不一样,所以需要先知道存的哪个银行的,存款利率是多少;存款利息计算公式:本金×年利率(百分数)×存期;以工商银行2015年6月份一年存款年利率2.5%为例,3万定存一年利息=750元。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民银行基准利率是3%每年,最多一年990,部分银行给予最高上浮10%利率,按此算.3%每年,就是3
不客气,请做个采纳
其他4条回答
看你存哪个银行,他们利息不一样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兜里多掏出1元钱,在窗口存了3001元。
  储户 窗口不让存“整数”
  郭先生,在长春经营一家小超市,经常要去银行办理存款、汇款等业务。“从上个月开始,我到附近的一家银行存款时就发现一个问题,都遇到过两次了,到窗口去存个&整数&,就被要求多存1元或少存1元,一定要存整数的话,就被建议去用自动存款机存去。”郭先生说。
  23日,郭先生拿着3000元现金,要存到卡里,再次来到这家银行。同样的要求下,无奈他只得从兜里多掏出1元钱,存了3001元。“一般情况下,存取款都想凑个整,这么存钱挺不好记的。”对于银行方面的规定,郭先生表示很不理解。3001元或者是2999元都给存,可就是不给存3000元,他觉得银行这是故意为难到窗口存款的储户。
  银行 提倡用自助设备
  24日,记者来到上述这家银行网点。对于郭先生所反映的问题,该银行相关人士解释称,之所以会有柜面只办理“零存”业务的规定,主要是为了促使储户充分利用ATM机,减轻柜面业务压力,缩减储户等待时间,提高资源利用率。银行工作人员也会对不熟悉自助设备操作流程的储户进行交流沟通,给予相应指导。
  同时,上述银行负责人也提到,如果储户坚持在柜台进行“整存”的话,银行也是可以办理的。也就是说,窗口不让存“整数”并非死规定,只是想通过这种措施变相的分流一下客户,促使一部分客户使用自动存款机办理业务。
  不过,据该人士透露,由于行内有对于自助设备使用率的指标要求,所以才会尽量跟客户沟通,最好是有“零存”需求再到窗口存,否则会关系到网点自助设备使用率是否达标的问题。
  走访 银行说道还不少
  24日,新文化记者采访中了解到,除了上述银行窗口“存零不存整”的规定外,为了缓解柜面压力,分流客户使用自助设备,还有银行采取的做法是按存款金额进行分流。比如,有银行规定是:2万元以上可到窗口存取,而2万元以下则建议用自助设备。
  “我到银行窗口要存1万元,工作人员就要求我多存1元。”长春市民苗女士也表示,自己最近到银行窗口存钱,也遇到了被要求“零存”的事情。原本要存1万,存成了1万零1元。不过银行工作人员说,并非所有窗口存款都要求“零存”,比如超过5万元的大额存款,就没这种要求。
  “我也知道,银行是想缓解柜面人工办理业务的压力,分流一部分客户用自助设备办业务。可像我这样上点年纪的人,不习惯用自动存款机,不熟悉操作步骤、也不太会操作,总担心一不小心按错数字把钱存错了。”对于银行方面的说法,郭先生并不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使用银行自助设备存钱,虽然没有存款上限限制,但一般会有这样的提示:“建议单笔放钞少于100张”。“如果单笔放钞量太多,超过100张的话,可能会出现吞钞问题。”某银行客服人员提醒说。那么就存在这种情况,比如要存2万元,至少要2轮操作,有时候还会因钞票折角不识别,需多次放钞存入。“有时候存几千元就得操作好几遍,不如直接到窗口存了。”市民曹先生说。
  说法“行规”涉嫌违规
  “银行此举不合理,涉嫌违规的。”长春市消协秘书长钟萍在接受新文化记者采访时就表示,因为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权,有权选择自己存款的方式,而银行此举无疑是给消费者设置一道门槛,给消费者造成不便,尤其是老年人。如果说客户有这方面的实际需求,而银行要分流客户,减少窗口办理业务的压力,建议通过增设窗口等方式来提高效率。
  公益律师、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律师董正伟也认为,银行该举措不合理。“存款自愿、取款自由,是商业银行法规定的商业银行办理个人储蓄存款业务的基本原则。消费者有自由选择存款的权力,而银行这样做是限制消费者的存款自由,是一种变相的消费歧视。”董正伟说。
  新文化记者 黄艳丽实习生 岑美蓉
  (新文化报)
看看吧-世界奇闻大收集!www.kankan8.net
15-11-1615-11-0515-09-1815-08-2115-08-1815-07-25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贷款一万元一年利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