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票薄还能翻身吗么

8月股市行情:8月能否打翻身仗?
  刚刚过去的6月和7月,A股经历了可能写进金融史课本的惊魂时刻,随着政策强力出手,市场的&政策底&已经明朗,但市场各方对于&市场底&身在何处,仍有不小的分歧。总体而言,目前机构中强烈唱多的分析师大为减少,国泰君安等前期的大多头目前也趋于谨慎。记者获得的一份对800余投资者的调研结果显示,目前投资者态度谨慎,多数人认为上证指数会震荡,创业板则趋势向下。
  国泰君安从大多头变身谨慎派:下半年经济L型 A股趋势未明
  国泰君安宏观任泽平、冯赟认为,7月PMI回落,下半年经济L型进一步确认。货币政策放松空间受到多重制约,未来的局面可能是&股债震荡&。
  国内经济方面,下半年经济L型,3季度会回调。近期宏观经济领域对下半年L型还是U型存争议。在5-6月反弹后,7月财新和中采PMI均回落。前期经济探底回升源于基建发力和金融业贡献,随着股市交易量退潮和稳增长政策效应递减,3季度经济面临再度回调压力,U型复苏将被证伪。
  任泽平认为,持U型复苏论者主要基于地产回暖和基建发力。虽然一、二线地产回暖,地产投资从4月的0.5%反弹至6月的3.4%,但是占地产投资70%的三四线房市去库压力大,地产投资难以重回高增长。美元走强,大宗下跌,企业去库。人民币强势,抑制出口。基建稳增长旨在托底而非刺激。各界对增速换档期的经济寻底筑底应有足够耐心,通过改革放活积极培育新动力。
  据分析,股市现在是临时管制的震荡市,政府救的是流动性危机而不是指数点位,趋势要等市场正常以后出来,看三碗面(基本面、政策面、资金面)。以下是热门股票
销售毛利率
终端业务收入
会员及发行业务收入
其中:付费业务
广告业务收入
其中:版权业务
其他业务收入
其中:电视剧发行收入
-10000.00万
-3524.03万
平均折/溢价
成交量(万)
总余额(万)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map.rongquan}
公司名称: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注册资本:185517万元
上市日期:
发行价:29.20元
更名历史:
注册地:北京市海淀区学院南路68号19号楼六层6184号房间
法人代表:贾跃亭
总经理:贾跃亭
董秘:赵凯
公司网址:
电子信箱:
联系电话:010-
微博还能翻身吗?仍押注粉丝经济
  “没早用微博亏了,让对手钻了空子。”这是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近日在美国的一场演讲中的有感而发。目前,他手上这个有300万粉丝的账号成了用社会化营销手段宣传联想品牌的最佳阵地。
  拥有1200万微博粉丝的雷军更是深谙利用社交媒体与粉丝互动的妙趣,这也是小米起家的“看家本领”之一。4月8日米粉节当天,雷军在微博上刷屏直播,不惜晒自己的大头照与粉丝互动,当天最火的一条微博被转发接近5000次。老大亲力亲为,小米公司高管层平时自然也纷纷在微博上与粉丝互动,据说每人被要求每天互动100条以上。
  在微博副总裁王雅娟看来,前两天乐视在微博上形成的刷屏是一次很成功的营销。当天,董事长兼CEO贾跃亭的一条置顶相关微博被转发超过100万次,评论数4万多条。
  在微信的冲击下,微博的打开率和活跃度与前两年的巅峰期不可同日而语,但每逢类似米粉节、乐视手机发布会等事件节点时,微博的媒体属性所带来的宣传预热和粉丝互动效果还是能体现出其强大的营销价值。
  尽管微博商业化被提及数年,但一直不愠不火,2014年4月份登陆纳斯达克后,微博面临的财务成绩单的压力陡增,脱离娘胎后独立成长的微博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在2015年整装再出发?目前环境下,像阿里(阿里妈妈)、大众点评等都在深耕大数据营销,市场留下的有限机会空间迫使微博加快盈利脚步。
  在4月15日下午上海举行的一场微博商业产品推介会上,微博释放出的一个信号是,在移动端抓住信息流广告这个新增长点,挖掘用户大数据营销价值,为广告主、特别是中小广告主做精准推送,帮助企业建立粉丝关系。
  所谓信息流广告,国外叫Feed广告(或原生广告),多运用于社交媒体中,广告以信息形式呈现,广告本身就是一条微博,嵌入在用户所关注的微博信息流中,这在国外移动社交媒体上运用较成熟。
  2014年第四季度,Facebook移动端广告收入已占到总收入的69%,同期Twitter移动广告在总广告营收中所占比例高达88%。在Facebook2014年前九个月79亿广告收入中,有超过一半来自信息流广告。在国内市场,微信2015年1月也开始在朋友圈中推出了信息流广告。
  目前,广告仍是微博的最大利润来源。据微博2014年财报显示,净营收为3.342亿美元,较上年度增长77%,其中广告和营销收入为2.648亿美元,较上年度增长78%,在总营收中占比高达79%。2014年,微博移动广告收入贡献比例从第一季度的31%,上涨至第四季度的54%。
  “移动广告收入占比高是和用户习惯对应的。”微博副总裁王雅娟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记者,微博现在每天有8060万的登录用户,其中80%以上通过移动端登录。为了避免广告骚扰用户,微博的做法是对信息流广告设定一个总体上限,但广告出现在用户微博的第几条并不固定,且目前在对低价值广告信息做分发降频处理,目的是让信息流呈现更干净。
  尽管2014年归属于微博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6340万美元,但从2014年第四季度开始,微博扭转了亏损局面,当季度实现归属股东净利润460万美元。分析得出,广告和营销收入、特别是移动端广告收入正在带领微博走出业绩泥淖。
  粉丝通是微博的信息流广告产品,事实上,微博的粉丝通早在2013年曾面向SME客户(中小客户)推出过,随后针对品牌客户市场推出了“品牌速递”和基于微博大数据精准投放的“微博精选”。近日,升级后的粉丝通2.0版(后台大数据分析能力更强)已面向全网用户开放,满足客户从博文、应用、账号到商品、活动、视频等不同场景的投放需求。据微博最新透露,目前微博KA客户(重点客户)数量达到1430家,中小及自助客户达到32万家。
  尽一切可能拓展广告位是微博商业化的开源思路之一。2014年,热门话题推广套餐上线;9月推出粉丝通账号推广;2015年1月,新浪旗下APP天气通启动开机报头广告;3月,微博推出搜索推广服务,同时粉丝通启用商品推广服务。
  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像电影、电视节目等传统意义上的非目标客户,现在也倾向于在微博上做粉丝营销,像之前的电影《后会无期》、电视《爸爸去哪儿》,从前期造势、粉丝互动到最后的票房分销,都通过信息流广告引爆。
  4月初,微博推出了作家自媒体平台“写书”,以邀请制形式请唐家三少等当红网络作家在微博上连载文学作品和漫画,并在后台对接支付宝开通粉丝打赏渠道。尽管此举与微博营销没有直接关系,但其更加突出微博的媒体属性优势,用户黏性增强了,广告位的价值就会提升。
  一个向好趋势是,微博目前的活跃用户数仍在增加,据财报显示,截止2014年四季度末,微博月活跃用户达到1.76亿,全年净增4700万。活跃用户的广告价值能否以大数据方式充分挖掘出来,决定着微博未来的盈利前景。巨亏20亿变成半年利润20亿 京东方能就此翻身吗?
巨亏20亿变成半年利润20亿 京东方能就此翻身吗?
11:09:01 under
  12月10日讯 &&动辄上百亿烧钱投资&,&长期深陷亏损泥潭&,这些描述曾经让京东方一度拉低了在行业内存在感,但现在它却试图改变全球显示面板的格局。
  2015年,对京东方来说称得上是扬眉吐气的一年。这家公司陆续投建成都第6代AMOLED生产线、福州第8.5代TFT-LCD生产线,12月初更是宣布全球首条第10.5代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件(TFT-LCD)生产线在合肥动工。这意味着,京东方成为除日本夏普之外,唯一投资10代线以上(包括10代线)的面板企业。
  夏普的10代线更多用来切割60英寸的电视面板,京东方10.5代线则主要生产65英寸以上大尺寸超高清液晶显示屏,设计产能为每月9万片玻璃基板。该产线仅投资额就高达400亿元。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建议问理财(微信账号:asklicai或问理财)手机APP或加问理财理财师QQ,随时随地查看。
  美国康宁公司还为此宣布,在与京东方10.5代线工厂相邻地方投资建设一座10.5代玻璃基板工厂。如果上述产线能在2018年顺利投产,京东方有望超越中国台湾面板企业,进入全球显示行业三甲之列。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目前全球显示行业的前两位分别被LG集团旗下的LG&DISplay和三星的Samsung Display所占据,掌握着全球主导权。
  特别在液晶显示技术兴起之时,以韩国、日本、中国台湾为代表的面板企业几乎垄断了液晶显示产业所有的核心技术和绝大部份量。国内彩电厂商也因此长期&受制于人&,一度失去了控制电视成本的话语权。在一台彩电的整机成本中,液晶屏幕基本占据了70%到80%的比例。
  为此,包括京东方、华星光电、中电熊猫等国产面板企业一直在不断加大各尺寸生产线的投入,希望能够缩短与日韩和中国台湾面板厂商的距离,至少在液晶面板的定价上不再被日韩厂商牵着鼻子走。
  但是,面板工厂的投建通常是一件需要花费大价钱但收效极为缓慢的事情,如果没有雄厚的资金实力很难长期坚持下来。
  以京东方2010年的财报为例,其整体营收虽有80亿元,但归属上市股东的净利润亏损额高达20亿元。这是很多中小型企业奋斗多年都难以达到的营收数字。而造成亏损的很大一部分原因都在于对面板的巨额投资。
  这其中还包括每年数十亿的研发费用,即使在亏损时期这家公司也没有在研发费用方面进行削减。&要做到不亏也不是不行,但如果缩减研发费用可能就没有京东方了。&京东方董事长王东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时有不少人劝他悠着点,但他认为,如果没有持续研发那些开发人员都会走掉。
  截至目前,京东方已经拥有10条面板生产线,其中7条已投产生产线,2条在建,还有一条刚刚动工的10.5代线等待开工。如果将这些生产线的投资额加起来,这家公司已经烧掉了上千亿元的投资,想要在短期内收回成本绝非易事。
  好在从2011年开始,京东方终于开始显现出&止血&迹象,继2011年、2012年实现全年盈利后,2014年京东方实现净利润25.6亿元,同比增长8.87%。2015年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到19.5亿元,同比增长87.3%。
  还有另外一组数据也能反映出这家公司的回转迹象。
  根据京东方公布的不同产品类别的市场占有率情况,2015年上半年其手机面板出货量同比增长30%,市场占有率为18%;平板电脑面板的出货量同比增长37%,市场占有率达32%,在全球市场可排到第一位。在电视面板方面,出货量同比增长154%,市场占有率增加至11%,上升至全球第四位。
  目前京东方的面板40%在国内出货,60%面向海外市场。待10.5代线投产后,这家公司在大尺寸领域的面板竞争力会进一步强化,但在2018年之前,主要以商用为主。&65英寸的产品90%为4K面板,10%为8K,&王东升认为,&到2020年,随着日本冬奥会全面推广8K之后,8K面板的出货量会越来越大。&
  根据IHS DisplaySearch数据显示,2015年4K电视出货量将达3200万台,同比增长170%,8K电视的全球出货量有望从2015年的2700万台增至2019年的91.1万。IHS首席分析师Paul Gray表示,至2019年,65英寸及以上尺寸的电视出货量将以17%的年复合增长率快速增长。
  对于没有像夏普一样选择投建10代线的原因,京东方解释称并非有意要在尺寸上压过夏普,而是考虑到10代线和8.5代线生产的尺寸太过相近,市面上对65英寸的需求远大于60英寸。不同世代的面板生产线都有其最具性价比的切割尺寸,如果用8.5代线、6代线去切65英寸的产品并不划算。
  这家公司也没有急于跟随LG和三星在OLED产线上进行过大规模的投入。王东升对记者说,在60英寸以上的电视面板,OLED想要替代LCD并不容易,至少10到15年内,LCD仍然比OLED有优势。&从用户体验来看,大尺寸OLED和LCD是一样的,但前者的成本是后者的两倍以上。&但他也强调,京东方不在大尺寸OLED上布局并不代表不做OLED,未来OLED的重点会放在小尺寸上。
  在LCD上的大量投入使得中国国产面板产能规模快速增加,随即带来的便是面板的降价和利润的进一步缩减。日本经济新闻曾撰文预测,中国液晶面板厂商可能面临产能过剩问题。
  这样的问题正在整个面板行业中蔓延。华星光电CEO薄连明曾表示,2016年面板行业将陷入供给过剩。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LGD月的合并纯利润同比大幅下滑了44%,华星光电从去年二季度开始月出货量一直保持在200万片的规模,三星方面显示器供应需求庞大,但由于全球终端需求低迷,其面板出货量也没有大幅度增长,中国台湾的友达给内地每月的供货量大概在60万到70万台左右,市场占有率有下降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产能过剩一说长期存在,但并没能阻止这些面板厂商继续扩张。华星光电计划增强广东深圳工厂的产能,主打中小尺寸液晶面板的天马微电子也准备投资生产4K面板,而LGD将大量资金花在了OLED的持续投入上。以LGD为首的韩国面板公司显然不愿意看到被中国厂商分食市场份额的局面,一旦OLED成功普及,将有助于它们再次在显示技术上与中国厂商拉开距离。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此前三星和LG也曾就是否投资10.5代线进行讨论,但迫于至少需要10亿美元(约合64.2亿元人民币)的巨大投入而不得不暂缓计划。在这方面,京东方则有国资委[微博]做大股东,加上各大银行的融资支持,自身出资额不会太过巨大。
  &显示领域的产能过剩主要是同质化严重,新应用拓展太慢。&王东升说,京东方正在想办法借助显示技术所积累的技术和资源,向有限多元化转型。
  除继续增强显示器件的优势外,这家公司开始朝着物联网与人工智能、医疗健康方面进行拓展。例如可按客户需求定制产品和服务,运用液晶面板所涉及的显示、传感、人工智能、大数据技术与新应用相集合。换句话说,京东方想要从硬件制造商向软硬融合应用整合方向走。
  在10.5代线动工当天,这家公司还宣布拟投资11.9亿元在合肥建设整机智能制造项目,主要生产中大尺寸液晶显示器及液晶电视机,拟在合肥投资32亿元建设合肥数字总和医院项目,包含1家数字医院、1家综合门诊,并根据需求设立数家小型数字诊所。该项目计划于2016年9月底动工建设,2018年年底开诊。
  这家公司希望自己在未来能够成为液晶显示领域中的IBM[微博]或英特尔[微博],而不是富士康。尽管方向明确,但在竞争激烈的面板领域,京东方所要面临的变数还有很多,此外在国内外市场也还需要不断提升品牌影响力。
  至少在现在,还很少有手机或电视厂商会很骄傲地宣布,他们的面板产品来自京东方。(来源:界面)
上一篇: 下一篇:
看了此文章的人还看了
问理财通行证
优秀理财师
微信扫描关注问理财
关注问理财官方微信
微信号:asklicai
1. 打开微信添加朋友功能
2. 搜索微信号“asklicai”即可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薄还能翻身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