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舆县西洋店乡能打出地下水开发 温泉用温泉水你说怪不怪

纠错信息:
感谢您的参与,让大家更准确的了解平舆!
不支持匿名评论
(看不清?点击图片刷新)
其他本地历史信息
传真: 邮箱:
地址:平舆县东皇大道东段(蓝天中学对面)
邮编:463400
Copyright & &北京城市联盟科技有限公司平舆在线运营中心版权所有&&技术支持:平舆县_百度百科
本词条已参考进行整理;如果您有建议或想参与整理,欢迎您与一起交流。
平舆县是河南省驻马店市下辖的下辖县,县境位于河南省市东部,距驻马店市区约60公里,东与、安徽省接壤,北与、毗邻,南与相望,西与相邻。截至2013年12月,平舆县总面积1282平方公里,辖11镇、5乡、3个街道,总人口99.1万人。平舆县历史悠久,平舆一名始于,平舆乃是西周之母的家乡。2013年,平舆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7.8亿元,同比增长10.4%。平舆是[1]
、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3]
、全国防水防潮之乡[4]
、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全国文明县城。[5]
、商时期,平舆为,为古诸侯国之一,国君任姓,古城在今,周朝时并入。因之母归省家书中有“平舆”抵达(即坐车平安回到娘家)字样而得名。
周朝,之孙始封于沈,建立沈子国,古城在今射桥乡,公元前506年为蔡所灭。
战国时期,沈地属楚,为平舆邑。
秦朝,置平舆县,治所在今平舆北射桥乡古城村。
汉朝,平舆县属。
三国时期,平舆县属魏,汝南郡。
,平舆县属豫州汝南郡。
南北朝,废平舆县。
北魏,复置,治所在今平舆县城西南。
隋朝,大业二年(606)复置平舆县,属豫州。
唐朝,(627)废县,辖地并入。
天授二年(691)复置,治所在今平舆县城,属河南道。
时期,属蔡州。
北宋,属京西北路蔡州。
时期,属蔡州镇南军。
元朝,废县,辖地并入,属河南江北道汝宁府。
明、清时期,属河南布政使司汝宁府
民国时期,属河南省第八区汝南县。
1951年4月,复置平舆县,属信阳专区。
1965年,信阳、分为两个专区,平舆县属驻马店专区。
截止2010年,平舆县辖3街道、11镇、5乡:、街道、东皇街道、、、、、、、、、、万冢镇、高杨店镇、、、、、。县人民政府驻清河街道。
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两省(河南、安徽)、三市(周口、阜阳、驻马店)结合部,地处北纬32°44′~33°10′、东经114°24′~114°55′之间。
平舆地处淮北平原,地势平坦,西北略高于东南,海拔在39~47米之间,坡降1/0。
气候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兼有两种气候带的气候特征,四季分明,雨热同季,气候温暖,雨水较为充沛。年平均气温15℃,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1.5℃,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7.8℃。年平均降水量904.3毫米。年平均日照2016.3小时,无霜期230天。
平舆县地处,有大小河道3400余条,全长4140公里。淮河支流小洪河和汝河流经县境,小洪河县境内长50.2千米,流域面积939平方千米,占平舆县面积的73%,汝河县境内长20.54千米,流域面积290平方千米,占平舆县面积的22%。
1994年8月,经国家地质矿产部鉴定,县城25平方公里以内的深层地下水为“锶和偏硅酸复合型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是优良的天然矿泉水。[6]
平舆县60%的面积属于浅、深层富水区;40%的面积属于浅层中等富水、深层富水区。单井出水量每小时30--100立方米。浅、深层富水区包括阳城、万冢、玉皇庙、郭楼、古槐镇、东皇庙、辛店7个乡镇,单井出水量浅层70立方米/小时;深层100立方米/小时。浅层中等富水、深层富水区有十字路、高杨店、杨埠、东和店、老王岗5个乡镇,浅层单井出水量30立方米/小时;深层出水量100立方米/小时。浅层富水和浅层中等富水区有射桥、庙湾、双庙、万金店、李屯、西洋店6个乡镇。地下水埋藏总量年平均为2.41亿立方米,丰水年达3.3亿立方米,干旱年仅1.7亿立方米。地下水平均埋深1--3米。
2013年,平舆县水资源总量为10.85亿立方米。
平舆县鱼类初步查明常见鱼类25种,隶属5个目,9个科,宜养
水面4万亩。。养殖鱼类多以四大家鱼(鲢鱼、鳙鱼、青鱼、草鱼)为主,约占平舆县养殖产量的80%;青鱼、草鱼约占20%;鲫鱼、黄鳝、鲶鱼、黄颡鱼产量较高;乌鲤、麦穗鱼、泥鳅等自然分布较广;虾蟹分布普遍,还有一定数量的团鱼。
根据1992年林业资源调查统计,平舆县宜林地总面积1896.7公顷,有林地8666.7公顷,其中用材林4600公顷,防护林3033.7公顷,经济林433公顷,幼林600公顷,平舆县林木覆盖率为14.1%。1996年统计,平舆县有森林面积9128.7公顷,其中用材林5112公顷,防护林3468.9公顷,经济林54 7.8公顷。1998年森林资源清查统计,平舆县有林业用地23333.3公顷,其中森林面积9836.4公顷,森林覆盖率为14.3%,按林种分有防护林和经济林两大类。生态公益林4721公顷,用材林3442.74公顷。
据1992年森林资源调查,平舆县活立木蓄积量有106万立方米,其中杨树蓄积95.4万立方米,杂木林蓄积10.6万立方米。1998年森林资源清查统计,平舆县活立木蓄积有123万立方米,其中四旁树蓄积120万立方米,森林蓄积按优势树种有杨树110.7万立方米,杂木12.3万立方米,平舆县用材林73.8万立方米,林蓄积量为59万立方米。
2014年平舆县主要领导一览表职务
县委书记县委副书记县长
县人大主任周晓华县政协主席禹卫东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朱雪河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刘军安县委常委、办公室主任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赵向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石玉兴副县长
王启现,朱东升,杨 荔,韩崇江,刘银业,马 林
(注:本表整理自平舆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平舆县东西连接京广铁路、、107国道和境内有106国道贯穿南北,新阳、大广两条高速公路呈十字形交汇,县乡、乡村公路全部硬化,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新阳、大广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升级步伐加快,平舆县通车公路总里程1956公里,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里152公里,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2.6个百分点。
截至2013年底,平舆县总人口为99.1万人。主要有汉、回、苗等民族分布。
汉族人口最多,占总人口的99.4%;回族次之,人口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7.7%
2011年,平舆县完成生产总值119.7亿元,是2006年的2.4倍;
公共财政预算收入3.95亿元,是2006年的4.5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675元,是2006年的2.1倍;农民人均纯收入5780元,是2006年的2倍;城乡居民存款余额82.9亿元,是2006年的2.2倍。二三产业比重73.3%,比2006年提高8个百分点。2010年7月,市委、市政府在平舆县召开全市县域经济工作座谈会,推广平舆经验;2010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序平舆县较2008年上升36个位次,成为上升位次最多的县;连续五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
2013年,平舆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147.8亿元,同比比2012年增长10.4%;财政总收入6.83亿元,比2012年增长16.8%,其中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06亿元,比2012年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177.5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7439元,比2012年增长13.1%。2014年第一季度GDP完成32.4亿元,比2012年增长7.5%;1-5月份财政总收入完成3.23亿元,同比比2012年增收0.5亿元,比2012年增长24.2%
平舆县是农业县,盛产小麦、玉米、芝麻、大豆、油菜、花
生、蔬菜、瓜果等。主要以为主,占种植面积的95%。主要饲料作物以玉米为主,其他农作物有花生、红薯、芝麻、大豆、油菜等,其花生秧、红薯秧、芝麻饼、菜籽饼以及玉米秸秆等都可作为饲草饲料。
2000年之前,平舆县水产养殖处在发展阶段,水平较低。到2000年,平舆县水产品总量达3400吨,总产量1350万吨。年县水利部门多次举办技术培训,推广养鱼新技术,科技下乡35次。由过去的粗放喂养逐步为人工精养或半精养,平舆县共有鱼种场7处,面积187亩,年产鱼苗1700万尾。
2000年底,平舆县养鱼专业户1300户,从业人员3600人,
专业劳动力880人,养殖面积30015亩,水产覆盖率达62%。发展为立体化、集约化养殖模式,如东皇庙温棚甲鱼养殖,万金店休闲渔业(垂钓、观光、餐饮),西洋店无公害养殖区等。
2011年粮食生产连续8年保持增长,2011年粮食总产7.2亿公斤,比2010年增长12.3%,多次被评为省市粮食生产先进县。[7]
2011年畜牧业产值占农业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9%,比2006年提高6.9个百分点。完成林权制度改革,荣获河南省绿化模范县称号。
2011年平舆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4.8亿元,是2006年的4.8倍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4家,五年增长2.6倍。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新上固定资产投资500万元以上工业项目187个,累计投资96亿元。投资5亿元的惠成皮革集团皮革项目、投资1.2亿元的瑞昇一期项目建成投产,投资12亿元的启轩家俱工业园、投资17亿元的鼎瑞模塑科技工业园、投资4亿元的帕加尼工业园、投资1.6亿元的巨鸿机械、投资2亿元的通力电池、投资1.2亿元的中南纸业等6个亿元以上项目正在抓紧建设;投资10.5亿元的平舆绿色家居产业园项目已开工。同时,五年争取上级政策性项目资金11.1亿元,居全市前列。
2011年,平舆县被评为中原最具投资价值县市区,多次荣获市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先进县。产业集聚区建设水平迅速提升。建成区面积5.9平方公里,建成标准厂房55万平方米,入驻企业286家,企业主营业务收入139亿元,实现税收1.6亿元。2008年9月全省标准厂房建设现场会在平舆县召开;2009年全省项目建设工作会议把平舆县产业集聚区列为全市唯一县级观摩点;2010年被评为省优秀产业集聚区,获奖金600万元;2011年在全省180个产业集聚区中综合排序第49名,居全市第一,被评为河南省先进产业集聚区、河南省对外开放先进产业集聚区,获奖金500万元,并作为河南省唯一县区在会上作了典型发言。在年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观摩评比中,均获全市第一名。产业集聚功能逐步显现。成立绿源治污公司,建成惠成皮革治污中心和省蓝皮及皮制品检测中心,建设皮革皮具标准厂房26万平方米,2011年皮革皮具和医药生化企业发展到140家,实现税收1.2亿元,两大支柱产业初步形成。
2011年,爱家、等知名商企落户平舆,休闲娱乐、、服务业等发展迅速,2011年,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居驻马店市前列,明大凯旋城、银河大厦等高层建筑成为城市亮点。2011年服务业增加值34.5亿元,年平均增长18.2%。平舆年产皮革50万张,是江淮流域有名的皮革产地。
2008年,平舆县召开了科技奖励大会,兑现奖金7.4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133件,位居全市第一名,被认定为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培育计划县。科技主要职能工作、知识产权工作、防震减灾工作处于全省领先地位。2009年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
2008年,平舆县荣获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2013年,平
太任(太妊)
舆全县共有72所小学,11所中学,5所高中,在校生16万人。主要初中有、平舆第二初级中学、洋店中学,主要高中有、。共投入2.3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基础教育建设项目100个。落实资金7885万元,29.8万人次中小学生享受了“两免”政策,1.7万人次贫困寄宿生享受了“一补”政策。
2010年,平舆县有3.8%的群众信仰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佛教,其中,基督教发展较快,教徒最多。2013年,平舆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94%以上。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监管。
2008年,完成了县中心医院等5个单位门诊楼、病房楼和73个村卫
生室建设任务,并添置了诊疗设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加强;平舆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4.11%,补助28.7万人次,补偿5639.38万元。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无鼠害先进城区”顺利通过省专家组的复检。完善计划生育,稳定低生育水平,平舆县人口出生率11.47‰,人口自然增长率5.49‰。2013年,新农合参合率95%,补助参合农民180万人次,补助资金3.5亿元;在全市率先实行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85%。
射桥镇单老等5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取得初步成效。扶贫开发工作扎实开展,五年脱贫6.3万人,连续三年被评为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
名单介绍殷商故城遗址(县保)位于平舆县城。东起文化馆,西至烈士陵园,南到清河边,北及永盛花园小区。始筑于商代,并在先秦及以后历代长期使用。遗址(省保)位于射桥镇古城村,西周遗址。面积202万平方米。为周文王第十子季载的封国。是中华沈氏的发源地。该遗址为中原地区保护较好的西周、春秋古城遗址之一。先秦汝坟故城遗址(县保)又称安成故城。位于老王岗乡兴旺店村委一带,城垣呈梯形。是中原地区重要的先秦古城之一。据考证,《诗经》中《关雎》、《汝坟》等十一篇创作于此。故城南有安成世家豪族的茔地,号称“十八冢”。故城遗址(县保)位于后刘乡新集村一带,城垣呈长方形。春秋时为楚所置。秦统一六国后,置阳城县,属陈郡。据考为中国首次农民起义领袖陈胜的乡里。西汉时阳城改属汝南郡。东汉初年裁并入汝阳,为世家袁安的庄宅。唐代在故城遗址上建阳城寺院,至民国仍有遗存。战国韩古城遗址(县保)位于后刘乡韩古城村。是战国时期楚国的重要军事设施---壁垒遗址。东皇庙(县保)位于县城挚地大道中段东侧。原名圣母庙,又名东塔寺,是一座始建于周代,道教与佛教兼容,具有悠久历史的古庙。主要殿宇包括:圣母殿、文王殿、东皇阁、老君殿、罗汉殿、袁安祠、二龙祠、陈蕃祠等。寺庙设有诸多地方名人专祠。该寺庙多次毁于战火,又历代重修,今仅存东皇阁。(县保)位于后刘乡洪山庙村,与上蔡白龟庙、淮阳太昊陵齐名,为“豫南三大古庙”之一。远古名谷神庙,据考为商纣王之子殷洪大难余生,自号“洪山隐居”(又名洪山道人)隐遁处。主要殿阁有:洪君殿、先王殿、玉皇阁、牛王宫、马王殿、龙王殿、奶奶殿、阎王殿、天王殿、罗汉殿等。(县保)位于东和店镇仙翁庙村,是当地百姓为纪念为民驱魔看病的仙人费长房而建的庙宇。郭寺遗址(县保)位于万冢乡郭寺村。建于隋代开皇元年。五代毁于兵火,宋代重修。主要殿阁有:佛祖殿、罗汉殿、文殊殿、普贤殿、观音阁等建筑。与射桥开元寺和附近的阳城寺院齐名,曾为汝东名寺。60年代初废弃。东冈寺遗址位于老王岗乡小岗村西。初为老子庙。东汉中期,人们“诵黄老之微词,尚浮屠之仁祠”,因庙址滨邻汝水鸿隙陂,为当时中原地区的重要漕道,建东岗寺,至唐代达到鼎盛。曾有佛祖殿、佛光殿、老子殿等殿堂十余座,并有大面积寺田。清末废于捻军起义。回龙寺遗址位于老王岗乡贾屯村。相传是西汉时期人们为祈祷龙王回此休息、颐养天性而建,名龙社,又称廻龙庙。东汉时期拓建佛教各殿阁,唐代达到鼎盛。主要殿宇为大雄宝殿、龙王殿等。白龙庙遗址位于老王岗乡白龙王庙村。古为当地人民为祈求白龙造福乡民而建造。宋代以后,庙内曾建玉皇大帝、土地、三奶奶诸殿阁,香火旺盛。建国后废弃。位于。原名为“光武庙”、“刘秀庙”,后名玉皇庙,是豫南地区著名的道教圣地。始建于东汉末期,历代重修,60年代初废弃。主要建筑有玉皇阁、天师观、刘秀殿、贾娘娘祠等,其中以玉皇阁规模最大。会馆庙位于庙湾镇北区。明代晋秦商人相地脉、卜吉凶,于镇北邻河处创立“山陕会馆”。内设关帝殿、乐楼、天王殿、财神殿、灶君殿、马王殿等。关帝殿气势恢弘,蔚为大观。60年代,山陕会馆废弃,今存马王殿和修复的“关帝殿”及六块明清碑刻。庙湾镇又名东王庙,位于庙湾镇东区。建于宋代,明时重修。供奉齐天大帝、东王黄飞虎、太上老君、南天老母、西天老母像。南端有一口古井,井上建有供奉姜子牙的庙舍。该庙60年代废弃,90年代初有信徒重修,但形制较小。祠遗址又名“陈公祠”,位于射桥镇西关。是东汉末期为奠念名重当朝的太傅陈蕃而建。陈蕃晚年因“党锢之争”,被宦官势力杀害,被朱震密葬于此,附近有古称“古冢十二座”的陈蕃后裔墓葬。祠内主要殿堂有:陈公堂、朱震祠、黄浮祠、陈逸祠、范滂祠等,历代修葺。近代祠堂毁于兵火。公祠又名张令公庙,位于射桥镇古城南。张令公,即汉代平舆县令张熹,字季智,桂阳郡临武县(今湖南衡阳市)人。张熹为官清廉,爱民如子,深得百姓拥戴。因天大旱而焚身求雨,当地百姓立祠纪念。历史上曾屡毁屡修,60年代废弃。90年代初当地信徒筹建祠舍数间,恢复祭拜仪式。董孝子祠遗址位于射桥镇古城村东南,与仙女庙毗邻。董孝子即董永,西汉时期寓居汝南,为著名孝子,因卖身葬父感动世人。并与美丽贤淑、擅长纺织的玉贞姑娘产生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后世神化为董永和七仙女的传说。当地百姓为纪念董永的孝行,在其故居上建董孝子祠。近代毁于兵火。织机庙遗址又名仙女庙,位于射桥镇古城村东南,是纪念汉代汝南孝子董永及其妻七仙女的庙宇。据考证为晋代修建,主要殿堂有:孝子祠、玉女殿(又称七仙女殿)、织机房、月圆堂等殿阁。射桥壶仙观遗址位于射桥镇古城村西南,是古人祭祀悬壶济世的壶公和弟子仙翁费长房的观阁。门题“悬壶济世”。东汉时汝南郡治在今射桥镇古城村一带,这里盛传神仙壶公和弟子费长房救死扶伤、惠济黎民、鞭笞百鬼、驱使社公的传说。晋代,当地人们建造殿堂两座,一座为“壶公祠”,一座为“仙翁观”,各具殿舍五间,合称“壶仙观”。生死祠遗址又名“范张庙”、“鸡黍庙”,位于射桥镇古城村南。是当地群众为纪念张元伯、范巨卿、郅君章、殷子微生友、死友之情而建。祠中建生友堂、死友堂,讴歌人间信义真情。民国初年,毁于兵火。四贤观遗址位于射桥镇古城村南。据考证,为东汉末年刘备、关羽、张飞、赵云四贤罹难阔别重逢之地,时称“古城聚会”。后人为纪念四人古城聚会,在此建起“四贤观”。主要殿堂有:赵云祠、张飞祠、关公祠、刘备殿、四贤观等。位于射桥镇中,是豫南地区唯一一座唐代名刹。该寺占地500亩,并有大量寺田,规模宏大。建供奉释加牟尼舍俐的佛塔和天王殿、普贤殿、文殊殿、观音殿、地藏殿、佛贤殿、高僧殿、弥陀殿、佛光殿、藏经阁、三圣祠等大型殿宇。元、明、清曾置僧纲寺,为豫南的佛教中心。该寺60年代被毁,但明代重修的碑碣仍在。(县保)位于县城东北十公里处,是一座千年古庙。该庙清代以前颇具规模,除分造六色神龙宝殿外,还建有禹王殿、玉皇殿、佛祖殿。每年三月十五日举行庙会。抗日战争时期河南省立百泉乡村师范学校迁移该庙,利用庙址扩建学校。今仅存青龙殿与《皇清重修龙王庙碑记》的残碑一块。射桥黉学又名“孔庙”,位于射桥镇小学院内。始建于明泰昌年间,主要建筑有大成殿、东西庑圣迹殿、诗礼堂、崇圣祠等,近代毁废。现仅存诗礼堂。该殿堂为明清时县科庠生科举后举行尊孔授仪的场所,对宣传封建文化有一定的影响。现存诗礼堂系清代重修,整个建筑保护完整。普照寺秀公戒师和尚塔(省保)又名普照寺塔,位于李屯乡普照寺村西,系金代高僧秀公戒师和尚的墓塔。普照寺原名崇林寺,始建于唐代,毁于清咸丰十年,现仅存一塔。该塔建于金明昌五年(1194年),高14米,共7级,为密檐式砖砌塔,结构严谨,雕刻精美,是豫南地区唯一一座金塔。
平舆特产众多,其中以白芝麻、小磨香油最为著名。相传神农氏炎帝尝百草时曾来到平舆汝河畔,品尝平舆白芝麻,惊其异香,称之为“百谷之首”。素有“中原百谷首,平舆芝麻王”之称。以庙湾一带生产的皮为原料加工的皮张统称“庙皮”,“庙皮”曾是历史上深受国内外客商欢迎的汉口路皮革之一。
、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2-3]
、全国防水防潮之乡[4]
、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全国文明县城。[5]
1988年平舆县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为第一个白芝麻外贸出口基地县并准许出口免检;2003年“”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2004年被省农业厅认命为“白芝麻无公害”生产基地县。[8]
平舆有被尊为“中国胎教第一人”的周文王母亲,有秦末率众揭竿而起的张楚政权领袖陈胜,有被史界赞为“朝臣三君子”之一的东汉名臣,有被誉为“平舆渊有二龙”的月旦人物和,还有清末捻军首领陈大喜等无数先贤英烈。[9]
周文王之母。汉朝重臣。字子张,东汉汝南郡平舆人。字慧清,号懒园居士,万冢乡万寨人,晚清贡生,人称万拨贡。字泰和,今平舆县东皇庙乡老围子村(时为陈家寨),为清末著名的太平军首领之一。字季智,东汉桂阳郡临武人,汉灵帝时任平舆县令。他为官清正,爱民如子,百姓尊称他为“青天张令公”。平舆县阳城镇(今平舆西北)人。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与一同在大泽乡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原名郭超尘,平舆县西洋店乡郭寨人。平舆县人。年轻时与堂弟许劭俱知名,善于品评乡党人物,尤其重视对人伦品行的评价。西晋时人(今平舆老王岗一带),是周平王少子汝坟侯周烈的后裔。浚天资聪颖,承袭家教,善识人才高下,以才辩知名于世。东汉汝南郡平舆人。少时聪颖,博学多才,尤钻《京氏易》。
.新华网.[引用日期]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 [引用日期]
.中国新闻网.[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网易新闻. [引用日期]
.大河网.[引用日期]
.河南省人民政府.[引用日期]
.新浪网.[引用日期]
.大河驻马店网.[引用日期]_旅行画册旅行图片_百度旅游平舆台球桌_百度知道
平舆台球桌
平舆台球桌哪里有卖的?
提问者采纳
你好,平舆应该不会有卖台球桌的地方,一般省会城市卖台球桌的比较多,所以你要开台球厅的话,可以到郑州看看,郑州有个卖绅士台球桌的地方,名气好,知名度高!河南很多台球厅用的就是他们的,全称是“郑州绅士台球桌”,你上网搜一下就能找得到。                                                                                                                                                                                                                                                                                                                                                                                                                                                                                                                                                                                                                                                                                                                                                                                                                          平舆县位于河南省东南部,两省〔河南、安徽)三市 (驻马店、周口、阜阳)结合处,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土地总面积平方公里,辖镇乡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万人,是中国车舆文化之乡、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国东西合作示范县、全国防水防潮之乡、国家卫生县城、省级园林城市,连续两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建设先进县。平舆县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平舆一名始于西周,平舆乃是西周奠基者姬昌之母太任的家乡。与正阳县相望,西与汝南县相邻。总面积平方公里,总人口万。截至年底,辖街道办事处、镇、乡,分别是:清河街道办事处、古槐街道办事处、东皇街道办事处、东和店镇、杨埠镇、万金店镇、庙湾镇、射桥镇、阳城镇(后刘乡)、郭楼镇、李屯镇、西洋店镇、万冢镇、高杨店镇、十字路乡、玉皇庙乡、辛店乡、老王岗乡、双庙乡。[] 交通状况交通便捷,道路交织成网,四通八达。东西连接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国道和京九铁路境内有国道贯穿南北,新阳、大广两条高速公路呈十字形交汇,县乡、乡村公路全部硬化,实现了村村通油路。今日平舆,通讯、供电、供水、供气、环保等基础产业快速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成功营造了信息流、物资流、人才流竞相涌入的“洼地效应”。[] 历史沿革夏、商时期,平舆称挚地,为古诸侯国之一,国君任姓,古城在今西塔寺,周朝时并入沈子国。因周文王之母太任归省家书中有“平舆”抵达(即坐车平安回到娘家)字样而得名。[] 周朝,周公之孙始封于沈,建立沈子国,古城在今射桥乡古城村,公元前年为蔡所灭。[] 战国时期,沈地属楚,为平舆邑。秦朝,置平舆县,治所在今平舆北射桥乡古城村。汉朝,平舆县属俯法碘盒鄢谷碉贪冬楷汝南郡。三国时期,平舆县属魏,豫州汝南郡。晋朝,平舆县属豫州汝南郡。南北朝,废平舆县。北魏,复置,治所在今平舆县城西南。北齐,废。隋朝,大业二年()复置平舆县,属豫州。唐朝,贞观元年()废县,辖地并入新蔡县。武周天授二年()复置,治所在今平舆县城,属河南道蔡州。五代时期,属蔡州。北宋,属京西北路蔡州。金国时期,属南京路蔡州镇南军。元朝,废县,辖地并入汝阳县,属河南江北道汝宁府。明、清时期,属河南布政使司汝宁府汝阳县。民国时期,属河南省第八区汝南县。年月,复置平舆县,属信阳专区。年,信阳、驻马店分为两个专区,平舆县属驻马店专区。平舆人文荟萃,有被尊为“中国胎教第一人”的周文王母亲太任,有秦末率众揭竿而起的张楚政权领袖陈胜,有被史界赞为“朝臣三君子”之一的东汉名臣陈藩,有被誉为“平舆渊有二龙”的月旦人物许靖和许劭,还有清未捻军首领陈大喜等无数先贤英烈。先民们因这里地势平坦发明了太平车,既成就了远播天下的平舆美名,更成为中华民族造车技术曾经领先世界的历史见证。神话传说中的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也发生在这里,县城还有一株汉朝的古槐树,七仙女其实是真有其人的,是董仲舒的母亲。董仲舒为纪念其母亲在平舆为七仙女修了一座衣冠冢。行政区划政府领导平舆县人民政府[] 县委书记:王兆军[] [] 县委副书记、县长:张怀德主持县政府全面工作。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王启现 负责县政府常务工作。综合协调县政府机关,发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税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县政府办(接待办、法制办、目标办、督查室、县招待所事务办、县应急办)、发改委、监察局、财政局、编委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审计局、统计局、机关事务局、 国税局、地税局 联系人大、政协、武装部、法院、检察院和老干部工作。副县长:张明星负责文化广电、民族宗教、扶贫、外事侨务、通信、保险、烟草等方面工作,协助县委领导分管工商联工作。分管单位: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扶贫办、民族宗教局、无线电管理办、外侨办、新华书店、物资总公司、烟草公司、邮政局、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电信公司、盐业局、人险公司、财险公司、石油公司。副县长:石玉兴负责城建城管、规划、国土资源、电业、工商、爱国卫生运动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国土局、电业局、工商局、市场发展局、爱卫办、清源水业有限公司。副县长:朱东升负责信访稳定、公安司法、民政、卫生、计划生育、安全生产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公安局、民政局(县救灾办、县退伍安置办)、残联、司法局、卫生局、人口计生委、信访局、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副县长:杨荔负责教育体育、科技、工业运行、民营经济、招商引资、技术监督、粮食、供销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教体局、科技和工业信息化局、环保局、商务局、工管委、质监局、粮食局、供销社、绿源治污有限公司、燃气公司、中储粮。副县长:王建国负责交通、公路、行政服务、人防、史志、金融等方面工作。分管单位:交通运输局、公路局、行政服务中心(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部、史志办、人防办、人行、银监办、工行、农行、建行、农发行、农信社、邮储银行。副县长:韩崇江负责农业、农村等方面工作,协助县委领导分管农办工作。分管单位: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局、农机局、畜牧局、农科站、气象局。县域区划平舆县辖街道办事处镇乡:清河街道办事处、古槐镇街道办事处、东皇街道办事处、杨埠镇、东和店镇、庙湾镇、射桥镇、西洋店镇、阳城镇、郭楼镇、李屯镇、万金店镇、高杨店镇、十字路乡、万冢镇、玉皇庙乡、老王岗乡、辛店乡、双庙乡。县人民政府驻清河街道办事处。居委会设置清河街道办事处辖个居委会:王堂居委会、张楼居委会、王栋桥居委会、大冯居委会、冯寨居委会、孟庄居委会、南刘居委会、陈蕃居委会古槐街道办事处辖个居委会:永乐居委会、解放街居委会、城北居委会、西塔寺居委会、月旦坪居委会、城东居委会、铁塔路居委会、健康路居委会、城南居委会、小刘居委会、小徐居委会东皇街道办事处辖个村委会:南陈村、五里村、徐寨村、吴庄村、王寨村、李庄村、小陈村、张营村、高营村、小冯村、段营村、刘营村、大樊村、张奶奶庙村杨埠镇辖个居委会、个村委会:河北居委会、河南村、金庄村、陈樊村、王美村、大湾村、任柳村、老任村、王店村、大马村、薛店村、夏庄村、大朱村、洼张村东和店镇辖个居委会、个村委会:和店居委会、小吴村、高庄村、大石村、董庄村、宁庄村、张赵村、木香店村、邢岗村、李庙村、前楼村、李孟村村委会设置庙湾镇辖个村委会:庙湾村、龙王庙村、大卢村、里湾村、大杨村、念张村、郑楼村、代关庙村、余楼村、八里夏村、李寨村、冯庄村、黑田村、赵庄村射桥镇辖个居委会、个村委会:东关居委会、西关居委会、永塘村、刘庄村、后刘村、大孙村、大王村、古城村、马庄村、张柏坟村、单老村、王湾村、臧楼村西洋店镇辖个居委会、个村委会:西洋店居委会、尹湾村、贾营村、谭赵村、聂寨村、陈寨村、高台村、耿庄村、后岗村、西洋潭村、毛陈村、吴湾村、秦王村、小尹村、潘营村、王寺台村、马楼村、赵庙村、彭庄村高杨店镇辖个村委会:高杨店村、中高村、新张胡营村、四门代村、洼李村、三所楼村、王庄村、陶楼村、刘寨村、袁庄村、陈刘村、王阁村、金刘村、姚吕庄寨村、老庄村十字路乡辖个村委会:十字路村、石磙庙村、前盛村、曹庄村、王关庙村、中马村、秦胜村、三麻村。阳城镇辖个村委会:张万寨村、张老人村、孙鲍村、寺耳埠口村、胡岭村、丁营村、张庄村、新集村、刘寨村、马李坡村、西贾村、张营村、岭王村、马刘村、刘吾村、洪山庙村、魏庄村万冢镇辖个村委会:万冢村、万寨村、汤岭村、闫楼村、闫寨村、三桥村、庄堂村、蔡庄村、郭寺村、杨桥村、牛庄村、张刘村玉皇庙乡辖个村委会:玉皇庙村、余坡村、学佃村、范寨村、郑营村、王楼村、唐庄村、大宋村、曾庄村、韩寨村郭楼镇辖个村委会:郭楼村、戚坡村、高平寺村、宋海村、三陈村、陈集村、岳庄村、曹寨村、王栋桥村、前店村。李屯镇辖个村委会:李屯村、大郭村、官余村、普照寺村、管坡村、位楼村、前岗村、大许村、闫坡村老王岗乡辖个村委会:王岗村、黄湾村、马湾村、孙庄村、龙湾村、甘港村、孙坡村、白龙庙村、方良河村、兴旺店村辛店乡辖个村委会:辛店村、李庄村、南刘村、郭庄村、崔庄村、两口村、韩坡村、新淇沟村、黄寨村万金店镇辖个村委会:万金店村、张坡村、大郭村、厂庙村、黄庄村、冯楼村、余营村、余庄村、新周村、宋刘村、土店村、茨园村、王寨村双庙乡辖个村委会:双庙村、梁桥村、谢庄村、南宋村、邢营村、马营村、前张村自然资源平舆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温和,物阜粮丰,是传统的农业大县,盛产优质小麦、玉米、芝麻、大豆、花生、棉花、瓜果、蔬菜等。日益加快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使平舆成为全国优质小麦生产基地县、白芝麻标准化种植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其中,优质白芝麻种植面积达万亩,产量、出口均居全国第一,享有“中原百谷首,平舆芝麻王”的美誉。平舆县是江淮流域著名的皮革产地,东和店镇是豫南最大皮张集散地,庙湾镇出产的“庙皮”是历史上最受客商欢迎的汉口路皮货。在“小群体大规模”的畜牧养殖业发展格局中,奶牛养殖及奶品加工产业日渐壮大,成为豫南的一枝独秀。平舆水资源丰富,矿泉水资源储量可观。经原国家地矿部鉴定,地下水为“锶和偏硅酸复合型优质饮用天然矿泉水”,是河南省迄今发现的水质最优的天然矿泉水资源,开发潜力巨大。[] 经济发展概况平舆县年经济社会发展捷报频传:主要指标增幅继续保持全市前列、经济实力持续增强、社会民生持续改善、整体形象持续提升和“全国文明县城”、“全省对外开放工作先进产业集聚区”、“最具产业竞争力产业集聚区”、“全省扶贫开发先进县”等一块块闪亮的金字招牌,无不昭示着该县快速发展的综合实力、开放进步的生机活力、文明和谐的无限魅力。平舆县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秉承科学发展、务实发展、赶超发展的理念,坚持县域经济发展思路不动摇,牢牢把握“四个重在”实践要领,着力抓好十项重点工作,强力推进“三化”进程,全县经济社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数据年全县完成生产总值.亿元,是年的.倍;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亿元,是年的.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是年的.倍;农民人均纯收入元,是年的倍;城乡居民存款余额.亿元,是年的.倍。二三产业比重.%,比年提高个百分点。年月,市委、市政府在我县召开全市县域经济工作座谈会,推广平舆经验;年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序我县较年上升个位次,成为上升位次最多的县;连续五年主要经济指标增速位居全市前列。工业工业立县,实施工业立县战略以来,加快建设工业集聚区和标准化厂房,通过筑巢引凤,以诚招商,引进了金龙毛织、玛雅药业、康博汇鑫、百缘面业、泉安食品等一大批投资额万元以上的工业项目,构建了粮油食品和医药大支柱产业并举的工业体系。出自“全国防水防潮之乡”的十万大军迈向全国各大中城市拓展业务,打造出平舆劳务经济的响亮品牌。 今日平舆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人民群众的精心装扮下崛起在天之中、豫之南。处在高速发展的崭新阶段,古老的挚地焕发出勃勃的生机。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瑞升家俬二期、帕加尼工业园、鼎瑞医疗器械、中南纸业、巨鸿扣件、鑫企实业等个亿元以上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其中,瑞升家俬项目总投资亿元,已正式列入省年第二批重点项目,是我市当年唯一入选项目。产业集聚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皮革质检中心、惠成皮革污水处理厂扩建工程建成并投入运行,产业集聚区建成面积.平方公里,入住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产值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以上,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 农业农村经济有了新发展。切实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新增千亿斤粮食田间工程项目,粮食生产连续年丰收,荣获省“抗旱应急灌溉工程先进县”、“全国生猪调出大县”和“全省林业生态县”称号,连续年被评为省扶贫开发工作先进县。民生得到新改善。社会保障体系日趋健全,保障标准不断提高,覆盖面持续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农村养老保险参合率、参保率分别达到%、%。城乡居民和失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在全市率先开展。全县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稳定在%以上。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积极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保持了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平舆县人民医院是该县的唯一一所二甲医院。[] 社会事业政府效能认真落实科技奖励政策,召开了科技奖励大会,兑现奖金.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件,位居全市第一名,被认定为省知识产权优势区域培育计划县。科技主要职能工作、知识产权工作、防震减灾工作处于全省领先地位。教育“两基”成果巩固提高,荣获全省“两基”工作先进县。投入.亿元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实施基础教育建设项目个。落实资金万元,.万人次中小学生享受了“两免”政策,.万人次贫困寄宿生享受了“一补”政策。素质教育扎实推进,高中教育快速发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取得新进展。城镇教育及民办教育突飞猛进,全市城镇教育工作现场会在我县召开。深入开展了全民健身活动和群众性体育活动,成功承办了全市第十一届中学生田径运动会,争取资金为个行政村分别建设了标准篮球场和乒乓球台。完成了县中心医院等个单位门诊楼、病房楼和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并添置了诊疗设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新农合参合率达到.%,补助.万人次,补偿.万元。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无鼠害先进城区”顺利通过省专家组的复检。完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县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积极组织开展文化下乡活动,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市“扫黄打非”工作先进县。大力实施广电“村村通”工程,全县广播电视人口覆盖率%以上。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全县新增就业人员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人,“零就业家庭”基本消除,社会保险扩面征缴工作扎实有效。进一步完善城乡低保审批程序,提高了补助标准,城市低保人、农村低保人,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新建、扩建乡镇敬老院座,全县五保户集中供养率达到%。积极开展了“·震灾献爱心捐助”、“慈善爱心救助”、困难职工帮扶救助、孤儿帮扶救助、城市及农村医疗救助、艾滋病救助活动,“白内障无障碍县”创建工作扎实有效。加快建设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发放租赁补贴资金万元,在全市率先建设廉租住房万平方米。加强国防教育、国防动员、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双拥”活动深入开展,军政军民团结得到巩固和发展。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气象、史志、物价等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围绕构建和谐平舆,扎实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新创建省级文明单位个、市级文明单位个、省农村“清洁家园行动”先进村镇个、市级文明村镇个。认真组织实施了第六届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基层民主得到加强。坚持依法治县,实行依法行政。严格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通过的各项决定、决议,自觉接受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普法教育深入开展,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刑事、治安案件发案率明显下降,全县社会治安形势进一步好转。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认真开展了食品、农资、建材、网吧等专项整治活动,努力消除安全隐患,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平稳。不断加强信访稳定工作,深入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信访突出问题专项治理活动和县委书记县长大接访活动,认真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荣获全省大接访活动成绩突出县。财政审计监督、政风行风建设、反腐倡廉工作取得新成效。推进以转变政府职能、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提高公务员素质为重点的“两转两提”工作,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政府效能进一步提高。城市建设[]年以来,平舆县先后投资亿多元,建成太任公园,奚仲公园、月旦坪公园等个休闲广场和文化公园、个公益性文化设施、个街头小游园、个园林单位。年,县城区绿化率、绿地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到.%、.%和.平方米。在年月召开的全省推进城乡建设加快城镇化进程会上,平舆县作为全省个典型县之一受到省长郭庚茂和副省长张大卫点名表扬,平舆县推进城镇化的做法被确定为全省农产区推进城镇化的范本。一个现代化、充满生机、文明和谐的生态宜居新城,魅力尽情彰显。年,城镇建设再上台阶。建成总长.公里的城区条道路,新建和改造一批供水、环卫等公共设施,万和园正式开园,文化艺术中心即将投入使用,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县城面貌持续改善,吸纳功能明显增强,市民素质明显提高,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县城”、成为全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县。县城区建成面积达平方公里,县城区人口万人。设市步伐优化城市布局,设立平舆市。平舆县西距驻马店市多公里,东边与安徽省临泉县接壤,面积平方公里。 平舆县是我省传统农区加快城镇建设的一个典范。到年底,平舆县县城建成面积平方公里,县城居住人口万人,城镇化率%,城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绿地面积分别达到.%、.%和平方米。县城有建筑面积达万多平方米的文化艺术中心,建成了其他地方少有的大型音乐喷泉和水幕电影。平舆县城五纵六横的骨干道路已经形成,一个基础设施完备、具有现代气息、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城已经在黄土地上崛起。在平舆建市地理位置适中,从项城市到潢川县公里,从驻马店市到安徽临泉县多公里,在这一大片区域内没有一座城市。平舆县改市之后,不仅可以促进本区域的发展,而且也必将更好地带动周围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本地特产平舆位于天之中、驿之东,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是适合多种作物生长的理想场所。特产众多,其中以白芝麻、小磨油最为著名。白芝麻在种植面积、产量、出口量方面均居全国白芝麻生产基地之首,被列入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素以“中原百谷首,平舆芝麻王”之美称而享誉国内外,以其个大籽饱、皮薄肉厚、色泽洁白、出油率高、口味香醇等独特的优异品质而倍受国际油料贸易商的青睐。年平舆县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定为第一个白芝麻外贸出口基地县并准许出口免检;年“平舆白芝麻”获得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年被省农业厅认命为“白芝麻无公害”生产基地县。平舆县成为全国最大的白芝麻优良品种繁育基地,白芝麻生产加工业已成为平舆县的一大支柱产业,产品远销日韩及欧美多个国家和地区。问君哪得小磨油,唯有平舆原产地。平舆白芝麻生产加工的“小磨香油”属食用油中的珍品。以其色彩温蕴、 口味纯正、香气四溢、回味无穷、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等独特品质赢得海内外客商的青睐,无论对农民朋友,还是对城镇白领,它都是生活用油的首选,更是接待客人、宴请外宾的必备调料。古今名人.太任,河南平舆人,周文王姬昌之母太任太任。.陈蕃,河南平舆人,大汉王朝的重臣,年轻时曾说出“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屋?”的豪言壮语。.阚敞(有称阎敞),字子张,东汉汝南郡平舆人。.万道同(-),字慧清,号懒园居士,万冢乡万寨人,晚清贡生,人称万拨贡。.陈大喜(年—年),字泰和,今平舆县东皇庙乡老围子村(时为陈家寨),为清末著名的太平军首领之一。.张熹,字季智,乃东汉桂阳郡临武人,汉灵帝时任平舆县令。他为官清正,爱民如子,百姓尊称他为“青天张令公”。.陈胜,字涉,平舆县阳城镇(今平舆西北)人。秦朝末年反秦义军的首领之一,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郭了凡(-),原名郭超尘,平舆县西洋店乡郭寨人。.许靖(?——),字文休,河南省平舆县人。年轻时与堂弟许劭俱知名,善于品评乡党人物,尤其重视对人伦品行的评价。少时家贫穷,靠给人磨面维持生活。.周浚,字开林,西晋时汝南安城人(今平舆老王岗一带),是周平王少子汝坟侯周烈的后裔。浚天资聪颖,承袭家教,善识人才高下,以才辩知名于世。.戴凭,字次仲,东汉汝南郡平舆人。少时聪颖,博学多才,尤钻《京氏易》。
提问者评价
采纳率100%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台球桌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西洋地下来的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