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40000元两年利息九千元,分期两年还利息七千块算不算高息

证券投资详尽分析王道(五)
  文/林森池&&&& 编辑制作/荷花小女子证券投资详尽分析王道(五)目录第五部分所有在中国境内的高速公路,只享有30年的经营权,期满后公路交还政府接管,并不作任何赔偿。随着经营权时间值的消失,公路股的股价在后半时段(经营权过了一半时间之后),通常会遭受抛售,所以公路股无法成为累积财富的“千里马”。01、如何分析公路企业02、计算浙江沪杭甬的“内在价值”03、衍生工具的陷阱04、认购/认沽备兑认股证05、以下是投资银行谋取暴利的优势06、汇丰法巴备兑认购认股证07、笔者的建议08、股票与资本市场的起源09、英、美资本主义的危机10、投资普及平民化11、香港经济起飞特色12、出口工业13、金融业之银行业务14、金融业之财务公司15、金融业之投资银行16、香港股市发展史17、1973年香港股市泡沫18、1987年股灾19、2000年网络股泡沫20、香港的重大收购战21、置地收购牛奶公司22、长江实业收购和记洋行23、恒指成份股沧桑史01、如何分析公路企业笔者对公路股有所保留,原因如下:(一)所有在中国境内的高速公路,只享有30年的经营权,期满后公路交还政府接管,并不作任何赔偿。随着经营权时间值的消失,公路股的股价在后半时段(经营权过了一半时间之后),通常会遭受抛售,所以公路股无法成为累积财富的“千里马”。香港隧道便是一个好例子,后半段时间香港隧道股价长期不振,尽管派息高达10厘;(二)高速公路要增加收费有实际上的困难,往往受外在因素影响,既要考虑汽车流量,又掣肘于免费国道所带来的竞争。以浙江沪杭甬为例,上市文件已列明与政府订立了一套加价机制,每3年可以上调一次,但根据过去5年的经营历史来分析,加价的进度与招股书所列明的,有很大差距,1999年时沪杭甬没有增加汽车入场费用,只是就2吨以下车辆的里程费作轻微调整,由每公里人民币4港仙上升至4.5港仙。2002年所有收费都没有调整;(三)无可避免,收费高速公路要面对排山倒海的政治压力。贫穷而偏远的乡镇,依赖高速公路,将产品运往大城市销售,可是高速公路关卡重重,且收费昂贵,被认为阻碍贫穷乡镇的经济发展。以沪杭甬为例,沪杭路段有8个收费站,杭甬路段有12个收费站,通过所有收费站,单程需要付出人民币154元,来回程算一天便要人民币308元。近日传闻,国务院稍后可能推出另一套新法例,限制关卡数目及收费,所收的款项要放进一个固定户口,先作偿还贷款,才能派发予股东;更有传闻指收费要跟贷款挂钩,不再跟随协议加费。若然落实,这些新措施将对公司造成很重大的打击,空穴来风,未必无因的情况下,所有估计的“内在价值”都是徒然。最近安徽皖通接获安徽省政府的指令,须于2005年1月将若干车辆的里程收费作不同幅度下调;(四)理论上公路股可以不断兴建新的高速公路,取代将会被政府接管的旧公路,来延续其经营权。理论归理论,实际上成功的例子并不多,要选址兴建新的高速公路困难重重,高速经济发展的地区,如珠三角及长三角,已经设置不少早期建成的高速公路,如果新建公路只是连接穷乡僻壤,汽车流量不足,投资自然无法取得合理回报。另一方面,收地往往遇上地方势力阻挠。乡镇企业宁愿选择免收费的国道,宁可自行集资兴建接驳国道的乡镇小公路,拒绝接纳收费高速公路通过他们的土地;(五)要准确估计公路股的“内在价值”是有困难的。由于经营权的限制,不可以依赖10年后,以合理市价出售手上的公路股,估值时必须计算,公路余下经营期的现金流及派息,折合成为现在价值,不过经营权年期长,所以估值时牵涉太多假设,最后无法反映实际情况。02、计算浙江沪杭甬的“内在价值”以下为计算过程中的一些主要假设:(一)要计算浙江沪杭甬的“内在价值”,我们可以估计公司未来的汽车流量及收费增加进度,扣除各项开支及资本性开支后,然后计算剩余的现金流,并将每年现金流及股东派息折合为现值,除以公司总发行股数,便可以得到公司的“内在价值”;(二)基于主要公路尚余25年的经营年期,因此假设于2029年公司将会终止所有营运,并将无条件把公路资产交回政府,因此股东届时将只能获分配所有剩余现金,并不包括资产变卖的价值;(三)车流量将跟随经济的增长而上升,加上路面扩阔,由4线变为8线,所以估计到2029年仍未达至饱和。根据公司招股书所列明,车流量增长的预测,是经济增长的系数计算得来的,2003年的日平均车流量为42,949辆,随着上三高速公路的完工,将会显著带来增幅,2029年的日平均车流量将上升至187,861辆;(四)公司现时正进行公路扩阔工程,以应付未来需求,估计将在2007年完工,届时行车道将由现时的4线增加至8线;由年,公司的资本性投资估计约为人民币50.52亿元,预计贷款可于2013年还清;(五)公司的折旧主要集中在高速公路、桥梁及土地上,这些固定资产的折旧,乃按估计可使用年限,以直线法摊销;(六)年,公司的派息比率介乎57.1%-64.6%,因此假设未来25年的派息比率为60%;(七)折现率为5%,与美国30年长期债券息率相若;(八)基于通胀可能受控,收费过高而丧失竞争力的假设,于2005年上调车费10%,其后24年经营期,车费将维持不变。当然这是一个比较保守的估计。根据以上假设,笔者估计浙江沪杭甬的“内在价值”为人民币11.06元(约为10.43港元)。于日,浙江沪杭甬的收市价为5.05港元。“内在价值”较市价高出107%。03、衍生工具的陷阱林奇和巴菲特对于衍生工具,所持的态度均相当审慎,甚至认为应该立例取缔。笔者亦认为这类衍生工具的回报虽然很高,但其风险同样高得令人惊怕。投资者经常要面对资本损失,在不公平的情况下与庄家(发行商)竞争。衍生工具与股票投资不可相提并论,就投资股票而言,好的管理层可以创造财富,令一家上市公司赚钱,再派息予股东。因此,股东毋须整天望着股价的升跌而为生活盘算。可是,衍生工具却与股票的市价挂钩,能否从衍生工具赚钱,绝对是望天打卦,被市场牵着走。期&& 指举个简单例说,现时购入一张恒指期货,所需要付出的按金是5万港元。小投资者在买恒指期货(俗称期指)时,很多时候都是以单向的投机心态去买入或沽空,而市场的波动往往令期指较恒指出现溢价或折让,这些溢价或折让,被大户利用,来猎取你手上的“小鸡蛋”。大户的做法是利用实货进行套戥(套利),赚取“高水”或“低水”所产生的利润。做法并不复杂,但所牵涉的资金较大,例如有大户买入100万股的盈富基金(2800),涉及资金约1,320万港元,同一时间又可抛空20张期指(按金100万港元),风险已经完全抵消了。这操作能够赚取的可能是期指所带来的五十、六十点溢价,同一时间也能赚取盈富基金的派息。例如以20张期指,以50点的溢价计算,则可获利5万港元,一个月的回报率为0.35%,即年回报率为4.2%,尚未计算持有盈富基金的派息(年计算接近2%)。所谓大户很多时候是金融机构或投资银行,由于资金庞大,成本便宜,水到渠成,容许他们进行这类套戥活动。当期指出现五十、六十点折让时,大户亦可同样进行套戥。做法是抛空成份股中大市值的股票,同时购入期指,赚取差价。大户要借现货抛空并不困难,如果你的股票按给银行或经纪行,称作“做孖展”(Margins),银行或经纪行便有权将你持有的股票借予别人抛空,赚取手续费用。倘若你的股票只是放在银行而没有借钱,理论上,这类被托管的股票是不可外借的。但有大银行却想尽办法,用豁免托管费为利诱,游说顾客同意银行有权“处理”其托管的股票。名义上是“处理”,但同意书上列明银行可将托管的股票外借予人抛空。其实,大银行或金融机构时刻都在垂涎你手上的“小鸡蛋”。期指成交日趋活跃,未平仓合约经常超过10万张,涉及按金超过50亿港元,以杠杆13倍计算,套戥现货市值高达650亿港元,比每日股市的成交还要大上数倍。因此,每逢月底结算前,股市往往出现较大波动,恒指可以在数日间上落数百点。日,恒指的收市为12,376,其后6个交易天,恒指上升至期指结算时的12,877点,总共上升了501点。若然是抛空期指的话,在6天内,每张期指要赔上25,050港元。2004年9月份期指结算时,恒指亦出现急速的大幅波动。结算前的4个交易天,恒指在外围股市风平浪静的情况下连续下跌,共下跌了330点。临结算前股市的大幅波动,可能与期指的“好仓”或“淡仓”有关。04、认购/认沽备兑认股证近两年来,本港10多家发行商(投资银行)大力宣传及推广另一衍生工具,即是备兑认股证。无论在电台、报章或研讨会上,发行商都不惜工本,诱导小投资者利用备兑认股证去投机。衍生工具是投资银行的暴利生意,可说是合法经营的赌业,最容易猎取小市民手上的储蓄。首先,小投资者的“刀仔锯大树”的心态,是很容易令自己成为“大鳄鱼”的猎物的。一般的小投资者均希望以最少的本钱,博取最大的回报,像买“六合彩”的心态。汇丰银行的股票当然被视作稳健投资,但汇丰给予一般人的印象是“大笨象”,上升幅度太慢。汇丰的备兑认购认股证,被推介成为有杠杆比率的工具,可以用很少的本钱,透过杠杆效应;当汇丰的股价上升时,认股证的升幅理论上可以以倍数上升,比汇丰的股价上升得更多、更快。杠杆和引伸波幅便是发行商针对小投资者的心态所推销的卖点。例如:小投资者用4元港币买入一份汇丰认股证,再用128港元换取一股汇丰,换股价的成本是132元,而市价则是128港元。小投资者付出的溢价只有3%,却为他带来一个美好的梦:当汇丰的股价上升一元,(基于稳定的引伸波幅理论上)小投资者同时憧憬,他的认股证价钱也可以上升一元。这样他持有的认股证的回报便可达到25%。另一方面,如果只是持有汇丰正股,以成本价128港元计算,股价上升一元带来的回报率只有0.8%。可是,事与愿违,由于发行商处于绝对有利的“庄家”地位,小投资者获取丰厚利益的幻想,多是无法实现的。发行商的买卖及参与影响引伸波幅,令认股证的市价,经常无法紧贴正股价。笔者稍后会用实例加以说明。其次,每一份认股证均有到期的时限。这就是“时间值”,即使股价不变,认股证的价格亦会随着时间过去而下跌。作为发行商的大投资银行,可利用法例许可下的条件,通过衍生工具猎取暴利。经营赌场者定是家肥屋润,这并不难理解。更甚的是,这些投资银行不单只经营赌场,还可以参与买卖,与小投资者“对赌”,猎取他们手上的“小鸡蛋”。05、 以下是投资银行谋取暴利的优势(一)发行汇丰备兑认购认股证,为期6个月。上市时,这汇丰备兑认购认股证的换股价、溢价及杠杆比率都由投资银行定下来。例如:6个月期限的认股证以溢价6%发行,发行商一年的回报率便是12%。只要投资银行买入同等数目的汇丰银行股票来对冲风险,发行认股证便可吸取年回报率12%,加上持有汇丰股票可收取3-4厘的派息年率,投资银行的整体毛利可高达15%-16%。除去借入资金成本外,回报仍然超过10%。(二)若然在6个月期限中,汇丰的股价急跌,备兑认购认股证便变成废纸。小投资者当然是血本无归,但大投资银行仍然可以安然无损。每一家投资银行都有风险管理守则。当市势逆转时,他们会发行“股票相关的高息票据”(Equity-Linked Note),透过私人银行家或理财顾问,推销这些高息的ELN。以汇丰为例,当市势开始逆转时,市价可能是130港元,投资银行发行的ELN认购汇丰价,可能定于125港元来吸引投资者购买ELN。如果在未来一段时间(可能是一个月或数个月),汇丰市价跌至125港元,发行的投资银行便行使协议所定,把手上的汇丰股票,转售给ELN的持有者。倘若期间汇丰股票的市价未下跌至125元,ELN的持有者只可收取所谓6%高息。利率是以年率计算,期间一个月的利息只是0.5%。也就是说,投资银行以0.5%的费用买入了保险,把手上用作套戥的股票锁定了止蚀盘,以125元止蚀汇丰,投资银行是以买入成本价止蚀,帐目上并无损失。在市势逆转时,投资银行只是付出额外的保险费而已。另外投资银行亦可通过股票期权(Options)分散手上持货的风险。(三)法例又赋予发行商极不合理的自由度,包括可以自行决定该认股证的流通量,发行量是可以从0%-100%。证监采用两种不同的尺度来监管股票和衍生工具,对小投资者是否公平呢?现时上市公司的股票流通量要保持不少于25%,任何人买入一家上市公司5%的股票,都要公布。若买入超过35%,则要提出全面收购。可是认股证的买卖却不受这些条例的限制。因此,发行商买卖时可通过大量增加供应,使认股证的市价大幅下滑,然后发行商又可在低位买入,从中获取巨大利润。在供求方面,小投资者是永远处于下风,输多赢少。(四)发行商更可以直接参与认股证的买卖,可以同日同时进行,从中赚取差价,只需在翌日向联交所通报买卖的数量及价钱,无需在报章上刊登。小投资者亦很少会登入联交所的网站,深入了解发行商的买卖。发行商往往利用这自由度来影响认股证的价格、影响引伸波幅的变动。笔者用以下一个实例来证明,小投资者与大投资银行(发行商)对赌是一项不公平竞赛。结果,绝大部分参与的小投资者是亏本离场。06、汇丰法巴备兑认购认股证(4498)的实例笔者选择汇丰法巴备兑认购认股证(4498)为例,非因与发行商有交往,亦非曾参与买卖这认股证,只是他上市时刚巧遇着笔者评论认股证,这认股证亦受到传媒的推介,成交算是活跃。恰巧这段时间汇丰正股稳步上升,而这认购证(4498)亦同时由“价外”走向“价内”,笔者认为这样的配合更具学术性研究。从这认股证上市后的价格变动与正股的价格比较(参考表49),可看到发行商如何获利。其实,法巴作为发行商,同时参与买卖并非个别事件,所有的发行商都是用同一方法获利。曾经投资认股证有损失的小投资者,可能会以“不公平竞赛”为理由,控告证监以不同的尺度来监管衍生工具,容许发行商从中渔利。汇丰法巴备兑认购认股证(4498)的条款如下:到期时限:日换股比例:每十份认股证可兑换一股汇丰正股换 股 价 :128港元,以现金结算表49详细列出汇丰银行正股的收市价、成交股数和汇丰法巴备兑认购认股证(4498)的市价、成交份数,溢价及有效杠杆比率(数据来自《信报》)。开始时间是日法巴备兑认股证上市当日,至11月4日,前后共有31个交易天。以下是几项值得分析的特点:(一)在上述期间,汇丰正股的价格稳步向上,从未低过123港元。他的市价从9月20日的123.50港元上升至11月4日的129.50港元,升幅达到4.9%。值得留意的,在这段时间,法巴备兑认股证(4498)是从“价外”变成“价内”的。同期,法巴备兑认股证(4498)的市价表现反复。价格从上市当日的0.43港元,辗转下跌至10月25日的0.315港元,跌幅达到26.7%。其后,在正股持续上升的带领下,法巴备兑认股证的市价从10月25日的低位0.315港元,回升至11月4日的0.41港元,仍然较上市价低。从上市9月20日至11月4日,它的市价从0.43港元下跌至0.41港元,跌幅达4.7%。同期汇丰正股的价格上升4.9%。这样来回计算,两者的回报差距达至9.6%。表49:比较汇丰法巴备兑认购认股证 (4498) 与正股的表现汇丰银行& 汇丰银行& 恒生指数& 汇丰法巴备& 汇丰法巴备& 溢价& 有效杠杆收市价&& 成交股数收市 兑认股证兑认股证&& (%) 比率2004(HK$)& (万)& 收市价(HK$) 成交份数(万) (X)09月20日 123.50&&& 936 13,221&&& 0.430&&& 1,940 7.1311.9209月21日 123.50 1,309 13,304&&& 0.435& 12,150 7.1710.5809月22日& 123.00 683& 13,272 0.415& 10,077 7.4410.7309月23日 124.00 1,260&& 13,280&&& 0.415&&& 3,030 6.57 11.2009月24日& 123.50 1,192& 13,066&&& 0.390&& 5,494 6.8011.4609月27日& 123.50 2,039& 13,021 0.395&& 5,283 6.8411.3709月28日& 123.00&&& 912&& 12,950&&& 0.375&& 5,388 7.1111.5609月30日& 124.00&& 1,346& 13,120&&& 0.385&& 2,484 6.3311.8810月04日& 125.50&& 2,725& 13,359&&& 0.395& 13,887 5.1412.5610月05日& 125.00 513& 13,331 0.380&& 4,839 5.4412.8310月06日& 125.00&&& 654& 13,271&&& 0.370&& 8,012 5.3612.9010月07日&& 125.50&&& 404& 13,321 0.365&& 7,012 4.9013.3910月08日& 125.50 1,305& 13,241 0.370 416 4.9413.2310月11日& 126.00&&& 735& 13,305 0.370&& 9,400 4.5213.5910月12日&& 125.50&&& 976&& 13,251&&& 0.370&&&&& 5,424 4.9413.2310月13日&& 125.50 1,279& 13,171 0.360& 10,259 4.8613.5410月14日& 124.50 1,143& 13,035 0.350&& 8,391 5.6213.1310月15日&& 124.50&&& 618&& 13,059&&& 0.355&&&&& 2,017 5.6614.7010月18日&& 125.00&&& 742&& 13,034&&& 0.345&& 2,936 5.1615.5510月19日&& 126.00&&& 854& 13,154 0.350& 12,369 4.3716.5210月20日& 125.50&&&&& 855&& 12,999 0.345& 10,560 4.7416.1110月21日& 125.50&&&&& 982&& 13,015 0.335&&&&& 2,576 4.6616.5210月25日 124.50&& 2,311& 12,818 0.315& 10,274 5.3416.1810月26日& 124.50 757& 12,852 0.325& 12,109 5.4215.7710月27日& 124.50 1,053 12,838& 0.320& 15,376 5.3815.9710月28日& 126.00&& 1,569& 13,113 0.340& 12,500 4.2916.9210月29日&& 126.00&& 1,508& 13,054 0.330& 17,576 4.2117.3811月01日& 126.50&&&&& 869& 13,094 0.345&& 8,582 3.9117.3811月02日& 128.00 1,886&& 13,308 0.400& 18,807 3.1317.1811月03日&& 128.50&& 2,194& 13,397 0.400& 16,582 2.7218.0611月04日&& 129.50&& 2,203& 13,369 0.410& 10,944 2.0119.76(二)证监对新上市的认股证,采取绝对放任的态度,与处理普通新股的态度截然不同。参与买卖股票及认股证皆是普罗大众,两种不同的尺度并存是否正确呢?实在令人百思不得其解!普通新股上市,无论是公开认购或是配售,整个过程要在完成后才可上市,倘若认购不足,可能要押后或取消上市。可是,证监却容许未有经过配售或公开认购的认股证以0%流通量上市,准许发行商在认股证上市后才透过市场“派货出街”。这样的法例容许发行商赚取更高回报。笔者用表49中10月4日的表现作深入分析。当日汇丰正股的表现强劲,上升了1.50港元至125.50港元,升幅达1.2%,成交量达2,725万股。理论上,拥有杠杆比率认股证的升幅应更加大;但实际上,有效的杠杆并没有发挥其作用,也就是发行商利用正股的强势,大量“派货出街”。翻查当日发行商的买卖便可证实这情况(参考表50)。当日,法巴备兑认股证(4498)的成交量达到13,887万份,收市价是0.395港元,较上日只是上升一港仙。其中发行商卖出7,189万份,又以同样价钱0.395港元买入5,559万份,这做法在行内俗称“托价派货”。发行商买卖的净额是“派发”了1,630万份认股证到市场上去。经过当日的“派货”后,认股证(4498)的整体市场流通量上升至1,668万份,占批准发行总数的12.4%。可以说,从9月20日上市至10月3日,认股证(4498)在市面上的流通量,是微不足道的,少于0.3%(1,668万份减去10月4日的1,630万份)。发行商的“派货”行动,大量增加供应,就是利用小投资者捡便宜的心理:他们看见汇丰正股价格上升,希望买入未有上升的认股证获利。事实证明,自10月4日买入后,认股证(4498)的市价连续下跌14天至10月25日的0.315元。(三)有千多万份流通货量后,发行商又盘算如何在市场获利。10月13日,汇丰股价表现平稳,维持日前的收市价125.50港元。但是该日的认股证(4498)却有大量成交,达到10,259万份。买卖纪录显示,发行商在低位0.35港元买入5,175万份认股证;同日在较高价钱0.355卖出4,831万份,赚取的差价溢利共241,580港元。10月29日,汇丰正股的收市价为126港元,而同日的认股证(4498)成交量庞大,达到17,576万份。根据买卖纪录,该日发行商以0.338港元买入9,114万份,亦于同日以较高价0.344港元卖出7,848万份,所赚取的差价溢利共470,880港元。11月4日,汇丰正股的股价表现强劲,收市时上升1.0港元至129.50港元,成交有2,203万股。同时,认股证(4498)的市价只是较上日上升了一仙,收市价为0.41港元。但不要忘记,换股价是128港元。当日认股证(4498)已经是“价内”。理论上应有可观升幅。杠杆比率不断上升,却没有发挥效用,这是因为发行商的参与扭曲了波幅。发行商的买卖纪录显示,该日发行商在高价位以0.427港元卖出了4,210万份,而以较低价0.414港元买入4,098万份,中间差价赚取了531,596港元。该日发行商卖出比买入多,通过增加供应,把价钱压低后,再以较低价格回购,“开大”或“开细”是否由发行商操控呢?以上例证说明发行商利用调节市场为名,实际上可能是透过货源供应量,影响认股证市价的上落,从中获利。参与认股证买卖的小投资者,赚钱机会渺茫。在澳门赌场,“开大”与“开细”是随机的(Random),不受人为控制。香港的认股证市场看似由发行商操控,是否公平交易呢?市民欲翻查发行商的买卖纪录,可以登入联交所的网址,先入投资者(Investor)页,然后入上市公司信息搜寻(Listed Company Information Search)页,再选择档案类别(Search by Document Type)中的信息表类(Information Table),最后选定日期便可。(四)在“派货出街”的过程中,发行商甚至会偶而在低价卖出,并且在同一日以较高价买入,旨在引起小投资者的“跟风”。骤眼看来好像是津贴买入认股证人士,其实是先要“派货”,发行商才可以用现货的汇丰股票来套戥,赚取汇丰的派息。汇丰已于11月8日宣布派发第二期中期息,每股0.13美元,即是每股1.014港元,发行商参与市场的买卖已达很高的水平,(表50列出大成交量的日子,发行商参与数量平均占总成交的90%以上),可以完全干扰市价波幅。表50:汇丰法巴备兑认购认股证(4498)之发行商买卖纪录日期发行商卖 发行商买&& 发行商买& 认股证总成发行商占成2004年& 出(万份) 入(万份)& 卖量(万份) 交量(万份)交比率%09月22日4,,837 10,07797.610月04日7,,748 13,88791.710月11日4,,629& 9,40091.710月13日4,,006 10,25997.510月20日5,,523 10,56099.610月29日7,,962 17,57696.511月02日8,,111 18,80785.711月03日7,,223 16,58279.711月04日4,,299 10,94475.807、笔者的建议回顾从9月20日至11月4日的31个交易天,差不多在期内,任何一天买入法巴认股证(4498)的,都要赔本;只有在10月25日至11月1日的6个交易天期内买入,才可获利。以6天相对31天,成功率只有19.3%。发行商往往以认股证上市初期的流通量不足为理由,所以要积极参与,但这个说法是不能接受的。认股证的寿命很短,所以“时间值”的消耗是不容忽视的。从上市日至日,法巴认股证(4498)只有193天寿命,交易天的时间更加少,只有130天。前段的31个交易天已占整体“时间值”的23.8%。尽管投资者买入法巴认股证(4498)后经得起风浪,时间值已损失了接近四份之一了。所以归根究底,问题根源在于监管法例,证监应否有双重标准?以两种不同的尺度,同时监管股票及备兑认股证。公平的处理方法应该是认股证在未上市前,经发行商先配售已批准的发行数量;上市后,发行商不能再从事该认股证的买卖,完全离场以示公平。在这“不公平竞赛”现象未拨乱反正之前,小投资者不宜沾手认股证。08、股票与资本市场的起源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的明显分别,在于发展经济的资金来源不同。在计划经济中,所有新投资的资金,是由国家透过国有银行的贷款取得,若然投资失败,风险由银行及国家承担;在市场经济中,每个新投资的资金都是来自社区,通过合股形式把风险摊分了。要是有许多新项目同时进行时,当中或有盈有亏,但整体来说,损失往往可以被抵消了。市场经济的投资环境,是容许参与人士自由选择,倘有亏损也是心甘情愿的。银行可以自由选择担任提供融资的角色,亦可以客观地评审每宗贷款申请的质量,经过深思熟虑后,才承担风险。最早期的合股经营方式,起源于水城威尼斯。威尼斯的商人,更被认为是全欧洲最出色的经营者;莎士比亚亦曾以威尼斯商人作为舞台剧的主角;今天西方所用的会计制度亦源自威尼斯。在中古时代,香料及丝绸是东方经中东输往西方的主要贸易商品。当日威尼斯处于欧洲及中东的枢纽站,是东西贸易的交汇点,因此,商业及海运盛极一时。罗马帝国尚存在的时代,国力伸延至中东及埃及,故香料及丝绸之路得以保持畅通无阻。可是,到了十五世纪,信奉回教的奥斯曼帝国兴起,于1453年攻陷君斯坦丁堡,结束了东罗马帝国千多年的统治。奥斯曼帝国控制了当日的香料及丝绸之路,导致香料及丝绸价格的上升,激发欧洲国家寻找新的通道。哥伦布向西航行寻找香料出产国印度,结果他在西班牙皇后的经济支持下,意外地发现了美洲,但香料仍无觅处。当时的科学家伽利略(Galileo)认为,地球是圆的,向西行去不了印度,向南行又如何呢?结果葡萄牙政府派遣远征舰队,沿非洲海岸向南行,经过好望角、横渡印度洋,终于抵达印度,新的香料之路终于打通了。时移势易,威尼斯的地位因而改变,渐渐地丧失了贸易枢纽站的地位。其后葡萄牙舰队再沿路东行,至马六甲、澳门及日本,建立了一条新的海上贸易通道,并为国家带来庞大财富,引起欧洲其他国家的争相效法。当时的远征船是非常昂贵的,其价格好比现时的太空穿梭机。十六世纪时,在英国建造及装备一艘远航探险船,包括一切物资及船员,需要6.8万英镑。这个庞大的金额,除了寥寥可数的皇室及贵族外,鲜有个人能力可以承担。不过,成功的荷兰商人却能够掌握这个机遇。荷兰位于莱茵河的出口,莱茵河自罗马帝国时,已是欧洲的主要贸易运输干线。因此,荷兰拥有优越的地理环境,好像现时的香港在珠三角拥有的贸易地利一样。直到现在,荷兰的鹿特丹市仍是欧洲货柜吞吐量最大的港口。荷兰政府没有足够的财力建立船队,于是商人们便合股分别成立东印度公司(1612年成立)及西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主要是在美洲经营贸易,以现时纽约曼哈顿为生意基地;而东印度公司的贸易之路,则是继葡萄牙后的另一成功例子。他们在印度尼西亚(当时称爪哇)建立了最大的殖民地,亦曾到达台湾,统治台湾一段长时间,直至郑成功把他们驱走。当时荷兰的东、西印度公司拥有自己的军队,并有绝对的宣战权,他们甚至抢掠其他国家船只的商品,尤其是西班牙运金、银的贸易船。荷兰的成功触动了英国人的贪念,英国商人于1623年也以合资形式成立英国东印度公司。其合资方法是以每次航程计算,每艘船都是个别集资,若船只能成功赚钱安全回航,则会各自分红(连船也会卖掉)。根据历史记载,其中一次远航贸易船集资,每一股的本金是60英镑,成功回航,连本带利变成130英镑(包括卖船所得),股东是这样从高风险中获利117%。要面子的英国人曾经指出,他们的合资经营历史比荷兰人更早;于1553年有一位Sebastian Cabot筹钱成立船公司,他们向北海出发往印度,但一去不复回,如是者进行了3次航程,第3次时到达俄罗斯,与俄罗斯人建立贸易关系。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发展迅速,在印度建立了贸易势力后,再向东发展,与中国建立贸易关系,后来更促发了中英鸦片战争。早期英国合资公司多是向新发现的区域进发,1689年的纪录显示英国共有15家这类合股公司,其中以Hudson Bay的历史最悠久,其他例子还有Royal Africa Company……他们的股票买卖,主要透过一些中间人去促成,经纪行业渐渐形成,但单靠15家公司的“股票”买卖无法令经纪们生存,他们主要靠买卖政府债券为生。当时英国政府财政紧绌,经常要借债度日。1691年,英国政府已欠下310万英镑的民间负债。1694年,英国政府成立英伦银行(Bank of England),主要任务是筹集120万英镑政府经费;英伦银行先发行股票,再将筹集回来的资金,以贷款形式借给英国政府。1708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已累积不少财富,借给英国政府的贷款高达320万英镑。可是英国政府的财赤并没有改善,累积国债只升不跌。至1750年,其累积国债已达7800万英镑。因此,政府债券在民间的转让频密,成为股票经纪的主要收入来源。由于当时尚未有正式的交易所,他们的交易地方往往是咖啡室或餐厅。同样行业在荷兰的发展更为蓬勃,合资公司数目更多,但也是没有交易所,交易地点仍以街头为主。另一厢,法国在美洲积极发展殖民地,也是透过集资形式来经营。表51:英国政府累积国债数目年份&& 累积国债数目(万镑)1691&& 3101694&& 4301708&& 7501770&&& 13,1001790&&& 24,4001815&&& 74,500巴黎交易所(Paris Bourse)成立于1724年,可算是世界上股票交易所的始祖;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交易所(Amsterdam Bourse)成立于1784年;伦敦交易所成立于1801年。伦敦交易所的成立还得多谢法国及荷兰的帮助,原因是在1789年期间,法国发生大革命,后来拿破仑横扫欧洲,荷兰以至各国的有钱人都跑去英国避难,从各地涌入的庞大资金,最后促成了伦敦交易所的成立。美国的费城(Philadelphia)交易所于1790年成立。当时费城是美国的金融中心,当地的主要人口是来自欧洲的清教徒(Quakers),清教徒崇尚节俭,生活清淡,储蓄能力很高,当日费城是资本累积得最快的地方;所以美国独立战争时,这些清教徒借了很多金钱给华盛顿将军作军费。反而当时纽约曼哈顿的主要经营者,是来自荷兰的西印度公司,他的资金主要来自欧洲,不需要在本土集资。因此早期在纽约的合资企业较少。直至美国独立战争后,开始大量兴建运河、食水运输系统时才需要进行本土集资,才刺激了股票买卖。在纽约交易所未成立前,股票或国债的转让,好像早期欧洲市场一般,都是在街头达成的。这情况一直维持至1817年纽约交易所成立。但当时以规模计,无论是费城或纽约,都只是“新兴市场”而已。时至今天,纽约交易所已是全球最的大交易所了。以上的数据说明了早期交易所的业务,以国债交易为主,辅以合资公司的股票买卖。在十八世纪,英国进行工业革命时期,大部分的企业仍以合伙人形式经营。发展至十九世纪,大量投资铁路及其他基建工程时,英国的合资公司数量才大幅增加,包括运河开发公司及铁路公司等;可以说,拿破仑时代之后的十九世纪,股票交易才真正开始活跃起来。09、英、美资本主义的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英国的经济每况愈下。经历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国库囊空如洗,在人民生活困苦的情况下,工党抬头,实行福利主义,用加税来“劫富济贫”;当时个人入息税率竟高达97%!公司利得税也在70%以上!因此没有商人愿意投资,结果公司纷纷破产,失业率上升;终于煤矿、铁路等较大型生意都由国家接管。尽管是国宝级的劳斯莱斯公司,也不能幸免。当时该公司正要发展747飞机引擎,但在政府的苛刻税制下无法获利,没有足够资金来做科研,终于在1974年宣布破产。在这种经济环境下,股市变得乏人问津了。美国方面,1929年股市大跌后,美国经济陷入史无前例的大衰退,当时罗斯福总统利用凯恩斯理论,大量投资基建,废除“金本位”,禁止市民用钞票换黄金,才令美国的经济慢慢复苏过来。1929年后,股市一直沉寂不起,直至韩战后才有一个较象样的牛市出现,整整衰退了二十五年!直至1954年,道指才能恢复1929年的300点高位,再从300点升至1964年的900点。六十年代,越战的支出令美国出现大量财赤,伴随而来的是庞大贸易赤字。当时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是以黄金作结算的,规定每安士黄金可兑换35美元,到了1971年,美国没有足够的黄金支付贸赤,于是美国政府宣布,贸易不再用黄金作结算。黄金与美元正式分家。黄金与美元脱钩后,美国便出现了“三高一低”的情况,那就是所谓的高通胀率、高失业率、高利率及低增长率。政府每次均要用大量财赤来刺激经济。1974年的石油危机打击经济至为严重,令经济始终没法真正复苏。1964年道指高见900点后,直至1982年才升破1,000点。在18年间股市只是反复上落,只因经济问题实在是沉疴不治。在年间美国经济可谓举步维艰,所以美国基金经理邓普顿(John Templeton),早在越战时便主张向新兴市场如日本进行投资;与此同时,英国的商人自六十年代开始,已向海外投资。日本是当时最大的新兴市场,其经济蓬勃发展,吸引了很多资金。日经指数从1955年的374点上升至日的38,916高点为终结。日本股市上升迅速,主要是反映其蓬勃经济。日本采用固定汇率:270日圆兑1美元,所以其经济是由出口带动的。在六十及七十年代,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美国及英国,均同时面临经济崩溃。适逢其会,日本产品包括汽车、钢铁、造船、纺织品及家庭电器用品等,则已打入美国及其他已发展地区,横扫全球。英国的维高达证券行(Vickers da Costa),早在六十年代,已开始引导英国及欧洲资金投资日本股市。当时伦敦没有直航机前往东京,飞机要经过许多中途站:包括罗马、香港等。香港股市从1969年开始显著上升了,因缘际会,路过的分析师,开始留意香港的经济表现。他们发觉香港作为发展中地区,像日本一样,也是由出口带动经济,香港的纺织制衣、玩具、钟表、电子产品、假发及塑料花等产品的出口数量,均名列世界前茅,而旅游业亦有不错发展,美国官兵来香港度假,兴旺了洋服店生意。日本是发展中经济的“龙头大哥”,香港、台湾、韩国及新加坡被称为“亚洲四小龙”。其中,韩国及台湾股市并未向外开放,新加坡股市市值相对于香港则细小得多。维高达认为香港的“新兴股票市场”有发展空间。1971年来香港设立办事处,招聘分析员。1972年笔者受聘于维高达,成为在职受训的分析员。同时另外一间英国经纪行嘉惠父子(W. I. Carr)亦来港设立办事处。他们为香港股市带来“基础分析”。10、投资普及平民化在七十年代后期撒切尔夫人执政时,看见英国的经济已病入膏肓,决定要大刀阔斧地进行经济改革。她采用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及海耶克(Friedrich A. Hayek)的理论来挽救经济。这套理论与凯恩斯理论刚好相反,主张“小政府,大市场”。“小政府”的意思是政府尽量不干预,只负责制定及监管法例的执行;而“大市场”的意思则是要打破垄断,减低税率,鼓励竞争及投资,从而制造就业。这套理论又被称为芝加哥学派。撒切尔夫人首先将一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改革重点在于全面发展资本市场,利用上市的形式,将国有公司的股票卖给国民,国民可以成为监管者。由于公司要向股东(国民)负责,董事局便不会随便向工会让步,无止境地加薪。方案提出后,英国煤矿工人发起大罢工,当时煤是主要能源,因此影响巨大;但撒切尔夫人并未让步,坚持改革,她亦因此获得了“铁娘子”的称号。八十年代,因势利导她加速将那些国家企业(即那些曾经破产,但国家为保持就业率而收购的企业)再重新上市私有化,由市场监察,提高其效率。这改革令政府财政收入增加,再加上北海石油的产量,终于扭转了英国的财赤问题。顺理成章便能够减低税率,进而刺激了私人投资。因此,英国的经济在八十年代便开始复苏。时至今日,英国还坚持不加入欧盟市场,英镑并没有与欧元挂钩。英国可以说是将国企私有化的始祖。在八十年代中期,法国亦修订其银行法例,容许国有的法国银行陆续上市。整体来说,法国的私有化步伐比英国迟了十多年。推动英国国企上市的资金源自市民大众,投资普及化的重点,便是鼓励小市民参与投资。因此,在1986年英国金融市场出现了一次名为“Big Bang”的大改革,主要是废除固定佣金制度,以增加竞争,令佣金更趋便宜,让小市民可以积极参与股票市场。另外,经纪行不再沿用旧有的私人或合伙人经营方式,可以用有限公司名义成立,大规模发展。第三个改革是把伦敦发展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容许外资银行收购英国证券行及金融机构,例如:1986年花旗银行收购维高达、瑞士联合银行收购Philip & Drew,Security Pacific收购当时英国最大的经纪行Hoare Govett。同时,英国银行亦加入收购战,巴克莱银行收购英国De Zote,其他银行争相效法,包括汇丰银行收购詹金宝(James Capel)。这个金融改革令到经纪行业起了重大的变化。有了银行的支持,经纪行可以经营很多跨国业务,包括作为保荐人,筹组大型公司上市及参与衍生工具。英国的成功例子,可能启发了中国领导人对股票市场的认识,借用英国的成功例子来加快中国的改革开放,利用股票市场模式来改革国企。1985年上海先有“法人股”股票的“台底交易”。1990年及1991年,上海和深圳股市分别正式成立。美国方面,里根总统在1980年就职,并立刻采纳芝加哥学派理论,解决“三高一低”的困境。有鉴于英国国企私有化成功的例子,美国便提出供应经济学:削减联邦政府的开支,减低税率,抽紧银根,打击通胀,打破垄断,拆墙松绑,鼓励竞争和投资,由投资带动就业。里根在这方面最突出的例子,是通过立法把美国电话公司(AT&T)由一家公司分为七个地区性的公司,把原来由AT&T垄断的美国长途及固网电话,分由“七姐妹”经营,互相竞争。这做法对经济起着立竿见影的作用;从一个分为七个行政架构,也就制造多六倍的职位。另外,公司间互相竞争,降低收费,鼓励了消费者用更多电话,制造了更多需求,刺激企业增加投资设备。但有利必有弊,AT&T失去专利后,本身的盈利能力被削弱了,因此其债券评级由原来的“AAA”下跌至“垃圾级别”。表52:年英国私有化国企一览公司名称&&& 私有化年份英国石油British Petroleum 1977英国航天工业British Aerospace 1981大东电报Cable & Wireless 1981阿母生国际Amersham International 1982英国联合港Associated British Ports 1983企业石油Enterprise Oil 1984积架汽车Jaguar 1984英国电讯British Telecom 1984英国煤气British Gas 1986英国航空British Airways 1987劳斯莱斯Rolls-Royce 1987英国机管局British Airports Authority 1987英国钢铁British Steel 1988英国食水公司Water Companies 1989电力网络公司Electricity Distributors 1990英国电厂Electricity Generators 1991苏格兰电厂Scottish Generators 1991佛德港口Forth Ports Authority 1992北爱尔兰电力North Ireland Electricity 1993英国铁路Rail Track 1996英国能源British Energy 1996AEA科技AEA Technology 1996里根在鼓励商业竞争的另一个好例子是开放天空(Open Sky Policy),鼓励外国航空公司班机飞往美国。基于国与国之间有对等航权的条约,这做法令美国的航空公司受惠,获得其他国家的着陆权,直接鼓励更多航空公司加入国际航线的竞争,打破了原本只有泛美(Pan AM)及环球(TWA)的垄断局面。现时泛美及环球已不再存在了,新公司如美国航空、联合航空、西北航空纷纷出现,互相竞争的趋势至今还没有停下来,他们利用全球化争取“第五航权”。什么是第五航权呢?举例说:联合航空从旧金山经香港飞往曼谷;在香港只可落客,不可以上客再飞曼谷;第五航权则容许联合航空,可以在香港落客后再上客,才飞曼谷,收入因此增加了。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了;不过,经营者之间的竞争便加剧了。整体而言,“小政府,大市场”的供应经济学,对经济的影响是正面的,能增加就业机会;美国在八十年代能够重新振兴起来,由于企业能够透过股市来吸纳小市民的储蓄,利用小市民的储蓄,企业可以投资新兴行业,提供就业机会。里根政府亦提供401免税退休方案,引导市民资金流入股市。美国市民可利用这个户口投资,所有收益是免税的,因此盈利可以不断滚存。战后出生的一族(Baby Boomers),正好在八十年代踏入中年,他们赚钱力强,储蓄力强。这方案成功引导大量金钱流入股市,方便公司在市场集资。纳斯达克(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ic Quotation - NASDAQ)成立于1971年,早期只是一个电子报价系统,专门提供没有上市公司股票的最新买卖价格;这些没有上市公司的买卖是“台底交易”(over-the-counter),当时政府对这些买卖的管制亦相当严格;经纪不可以把这些没上市公司的股份,随便推介给小投资者。到了里根时代,“纳斯达克”已变成一个正统的集资渠道,越来越多以高科技为主的新兴事业,利用电子报价形式,以私人配售股票来集资。于是“纳斯达克”慢慢由报价系统变成股票市场,其中成功例子有微软、思科、戴尔等。高科技企业并不限于计算机或互联网,有一段时间,生物科技公司也相当受欢迎,也有不少这类公司,透过纳斯达克茁壮成长。另一方面,美国政府相应尽力保障小股民的利益。1929年华尔街大风暴后,证监会(SEC)成立于1933年,第一任证监主席,就是股市的大投机家约瑟夫·肯尼迪(Joseph Kennedy)。当时罗斯福总统对约瑟夫的委任,受到各方抨击,但罗斯福风趣而有理由地解释,这是“以盗制盗”(It takes a thief to catch a thief.)。美国证监的权力特别大,很多条例的执行是用刑事起诉的。英国的发展与美国并不相同,他们始终奉行其一贯的绅士做法:自律及自我监管。所以英国的内幕消息买卖直至“Big Bang”时仍未刑事化,而香港则是沿用英国的做法。所以香港是以裁判(Tribunal)形式处理内幕消息买卖,阻吓的效果不大,人类贪财的劣根性是无法改变的,为了利益,即使可能面对严厉的法律制裁,仍敢以身试法。即使在美国严谨的监管条例下,也无法消除欺诈舞弊的情况。八十年代美国流行杠杆收购(Leveraged Buy Out一LBO),即以发债形式,进行收购一家拥有盈利及庞大现金的公司,收购后将其资产变卖及用现金还债;但提出收购的公司,本身的业务及财务状况未必理想,因此其发行的债券往往被称为“垃圾债券”,但若它能收购到好公司,收购者便有能力还债了。这种债券的息率一般在10%以上。发债过程一般透过大投资银行来达成,投资者看到这类债券,便估计将会有收购活动了,继而四处打探与收购项目相关的消息。若能洞悉先机,这些投机家便能从两边获利了;也就是说“垃圾债券”一方面能够兑现,另一方面在目标公司未被收购前买入该公司的股票,待该公司被收购后股价上升而获利。当时有一位任职于Drexel的投资银行家Michael Milken,专门发行这类“垃圾债券”。他串通另一投机家Ivan Boesky,两人取得内幕消息后,事先买入将被收购的公司的股票。由于Michael获得Ivan及市场其他人士的支持,所以他经常能成功地发行“垃圾债券”,有一年他的花红竟达5.5亿美元。1986年11月,Ivan被美国证监拘捕了,而Michael亦被收监,并被联邦政府罚款6亿美元。Drexel最终因面对大量索偿而破产了,这件事成为1987年环球大股灾的远因。根据美国监管条例,分析员亦受刑事监管,不能有利益冲突。反之,英国及香港则只靠自律,因此不时会发生分析员与管理层串谋推介股票的事情。英国政府渐渐意识到要提高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及其透明度,才能增加小股民的投资信心。因此,网络泡沫后,在2000年,英国证监(FSA)取代伦敦交易所担当消息披露、上市审批等监管角色。香港在过去两年曾经尝试跟随英国的改革,可是没法抗衡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阶层。在他们的反对下,最终只好以妥协收场,只能做到取消固定佣金制度。在投资平民化方面,美国的监管也做得比英国及香港严谨。在美国每一个州都有个别条例对上市新股作出规范。举例说,新上市公司需要经过一个“冷却期”后,经纪才可推销给小股民。此外,“纳斯达克”被视为高风险市场,法例规定新上市的公司,只可卖给机构投资者,避免了小股民受到损害。香港方面,既得利益阶层往往阻碍改革的进度,例如香港设立创业板,但没有创业板法例保障小股民。2000年的网络股爆破,虽然美国损失了4万亿美元的财富,但是一般小股民所受的损害,却没有香港小股民般惨痛。总结来说,投资普及平民化,可以说是二十世纪资本主义最成功的蜕变。它提供了就业及经济效益,将储蓄变成投资。八十年代,英美的经济复苏,导致以苏联为主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全面改革了,产生所谓“苏东波”事件:苏联解体,变成俄罗斯及多个独立国家;东西德合并,东欧全面改革;波兰首先脱离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行经济改革,其他原来实行社会主义的国家也纷纷转型。11、香港经济起飞特色1949年中国解放后,有接近100万难民涌入香港,令人口激增至接近150万人。由1951年到1961年,估计有42万非法移民从大陆涌入香港。1961年后,香港加强边境保安,但仍有不少人非法偷渡来港。由年再有50万人非法偷渡来港。1978年政府取消“抵迭”政策(即任何中国公民若能够越过中港边界,到达市区,便能获得香港居留权)。这些难民及非法移民,提供了源源不绝的廉价劳工,亦为社会带来急切的房屋需求,推动房地产的发展。五十年代早期房地产买卖并不活跃。买卖契约是以整幢大厦作交易单位,没有分层的售楼买卖,所以租务市场特别蓬勃,有“一家八口一张床”的故事,遍山布满木屋区。当时居住问题迫切,1953年石硖尾大火,政府开始兴建大量公屋,并开放私人楼宇市场,容许新楼宇可以分层或分单位买卖,契约亦有所谓“分契”,不再是单幢楼宇的转让。业主的权益是以单位面积及整幢大厦比例决定多少。政府的新政策在五十年代后期,带动了整个私人地产发展业务。发展商可以收购旧楼,合并重建,从中获取暴利。香港知名的爱国商人霍英东先生,亦是当时一个非常活跃的地产发展商。这些发展的资金倚赖银行支持,而华资银行在五十年代后期,积极吸收存款,广东信托始创一元开户,鼓励红簿仔(活期)存款,继而转借给这些发展商。六十年代初期,地产一度炒风炽热,出现小狂潮。但是遇上1965年的银行挤提及1967年的暴动,地产市道逆转。1969年,尖沙嘴喜来登酒店地皮由美国商人投得,信心恢复。所以在七十年代初期,地产发展又再成为新兴行业。今天的长实、新鸿基地产、恒隆及新世界都是在那时候上市,集资后积极买入地皮。七十年代的地产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不再局限于拆旧楼重建或发展工业楼宇,新方向是发展大型住宅屋邨。领导这潮流的是六十年代兴建的美孚新邨(由美孚石油公司将油库重建),后来置地将牛奶公司的牧场重建成为置富花园,这种大型屋邨的设计陆续在其他地区出现。和记洋行与黄埔船坞合并后,将船坞移往青衣,再将红磡地皮发展成今天的黄埔花园。太古将鲗鱼涌的船坞地皮变成太古城,香港电灯搬到南丫岛后,北角地皮便发展成为城市花园。后来地下铁路的兴建,九铁电气化,大幅改善交通环境,以往没法到达的地方,也可建立大型屋苑。七十至八十年代的发展,也是朝着这个方向;到九十年代更经历了地产狂潮。地产的兴旺,归根究底是因为当日有大量移民涌入,令房屋供不应求,而在工业化下,他们不愁工作,为改善环境,于是不断买楼,助长了物业市场的发展。这就是地产动力的来源,地产发展商当日除了发展住宅外,亦发展工厂楼宇,分层卖给厂家。12、出口工业韩战前,香港的经济是倚赖贸易及转口为主,1949年中国解放后,大量人才及钱财流入香港。五十年代初韩战时,美国对中国实施禁运,商人们要另谋生计,加上当时香港有大量廉价劳工,商人能够顺利转型发展工业。因此轻工业如纺织、制衣、塑料花(李嘉诚第一桶金的来源)、钟表、玩具、半导体收音机及假发制造业等相继发展起来。解放前上海的纺织商人李镇之,从英国订购了大批机器,预备在上海经营。遇上战争,外汇紧绌,这批机器滞留在香港。解放后大批上海纺织商人来到香港,便在九龙青山道一带建立香港纱厂、九龙纱厂、南海纱厂、南洋纱厂、南丰纱厂等,用美国进口的棉花纺成棉纱,再用棉纱织成胚布,再染印成床单、窗帘等制成品,出口海外,为工人带来就业机会。本地商人亦模仿上海商人,从事规模较小的纺织及制衣工业。1953年,石硖尾火灾,政府兴建公屋,早期公屋称为“徙置区”,将木屋居民迁移至七层高、有水电供应的公屋。鉴于资源有限,居民要共享厕所及厨房,但已被一般木屋居民,认为是一个超理想的居所。而政府利用发展公屋配合工业发展,由政府规划的工业区像观塘、葵涌、荃湾、大埔及屯门,都是由地产商及厂商发展工业楼宇;政府的配合措施就是在邻近兴建大量公屋,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这个情形一直持续整个七十年代,1978年中国改革开放,开始吸引部分厂商,为争取低成本效益,将部分生产基地转移到珠三角,但当时并未成为风气。大气候的改变是1982年,中英谈判期间,人心惶惶,很多厂家变得更加急功近利,不打算作长远高科技投资,反而要争取廉价劳工,以达至廉宜生产,提高回报。因此厂商们一方面将家属移民到加拿大、美国和澳洲……另一方面将工厂由香港搬到珠江三角,整个八十年代都是朝着这个方向发展。这个现象亦同时解释了,为何香港始终没有生产过手机,究其原因,就是厂家的急功近利心态使然。设施内移后,因成本便宜,只集中在生产廉价制成品,不愿意投资在高科技的手机上。委实香港并不是欠缺科技,早年已有生产半导体及线路板,亦有生产收音机及音响。当时香港已有足够的基础以供发展,但碍于商人的短视,偏偏错失了这个黄金机会。现在香港工业占本地生产总值已经很低了,制造业工人占整体劳动人口不足百分之十。大部分工人在八十年代转业投身服务性行业,可以说中英谈判加速制造业的转移,加快了服务性行业的发展。服务性行业包括零售、饮食、按摩、娱乐及纤体等。13、金融业之银行业务香港旅游业的历史悠久。在英国统治下,早期是以一个商埠来运作,所以一直也有不少商务游客过境香港。旅游业在六十、七十年代占经济一个相当大的比重,当时香港以价廉物美见称,是免税的“购物天堂”。六十年代越战时,不少美国大兵来港度假,他们例必会做西装,大量购物。香港的轻工业产品在五十至七十年代驰誉世界,不少外国采购商人来港订货,这些商务客对酒店要求较高,于是五星级酒店陆续落成,像六十年代的文华和希尔顿;七十年代的丽晶和八十年代的君悦;最新的六星级酒店,四季酒店则在兴建中。物转星移,今天在中国自由行政策下,旅游业景象一新,本港商人大量投资三星级酒店,以迎合国内游客所需,预期将来有更多三星级酒店落成。金融业之银行业务香港金融业的发展历史悠久,由开埠到韩战的100年间,香港是以贸易为主的商埠,而银行业与贸易息息相关。最早期的怡和公司除经营鸦片贸易外,亦有经营银行业务。1847年渣打银行是第一家英资银行在香港开业。1864年汇丰银行由一批英国商人在香港组织成立。华资银行早期是以银号方式经营,主要是负责找换、黄金买卖及汇款,东亚银行成立于1918年,1933年恒生银行成立,但恒生是到1952年才开始转为银行形式经营,在此之前只是一家银号。1948年香港政府公布银行法案,需要银行领取牌照。在五十年代,由于香港工业基础良好,出口生意蓬勃,不少外资银行在港设立分行,向厂家提供贸易融资服务。1960年时,共有81家银行,其中35家拥有牌照可以买卖外汇,即是当时只有35家正式银行,其余则为办事处或银号形式经营。五十年代后期华资银行积极争取存款,支持地产发展。其中广东信托始创一元开户,鼓励红簿仔存款。这样,形成很多华资银行,过度借贷予地产发展商投资土地,政府认为情形不健康,立例加强监管。1964年政府通过修订银行法案,监管银行业界的运作形式,法例通过后,银行的存款及贷款都要受政府监察,再不可以随意借钱给董事从事地产投资。这法例引起一连串震荡,很多市民担心银行没法符合新法例,银行挤提相继出现,1965年1月份,明德银号首先出现挤提,2月份广东信托亦出现挤提,后来伸展到恒生银行,浪潮度卷华资银行,结果恒生将大部分控制性股权售予汇丰银行,希望藉此平息事件。但不幸地,市民仍然杯弓蛇影,挤提潮没有停下来,连汇丰、渣打亦出现挤提。当时的港英政府强势领导,宣布每个储蓄户每日只可提取100元,同时在英国运来大量英镑,以防港币不敷应用时可用英镑代替。同时报章大肆宣传,指必要时可使用英镑,市民无需恐慌,终于令市民安心下来,事件得以平息。七十至八十年代香港已经成为金融中心,除了本地的华资银行,英资、美资、日资及欧资银行都纷纷在香港设立办事处,经营银行业务。1981年香港有123家银行,将分行计算在内共有1,301家,即有1,178家分行。八十年代日资银行最为活跃,当时日本股市强劲,日本成为资金出口国。日资银行在香港设立办事处,以离岸中心性质提供服务。日资银行借出的贷款在香港签署,香港变成这些贷款的入数中心(Booking Center),好处是这些贷款在香港完成,但使用者不必身在香港,所以日本银行不必缴付香港的利得税,同时不需要缴交日本利得税,变成日本银行的海外收入,八十年代可说是香港银行业务发展的高峰期。自从1990年日本本土的地产及股市泡沫爆破后,日资银行出现很多坏帐,本身资金干渴,再无法成为资金提供者,最终,日资的离岸中心服务逐步由香港撤出。八十年代初香港外汇买卖也十分活跃,外汇市场比新加坡更大,但到了九十年却被超前了,新加坡不惜用低税率,吸引国际性银行在新加坡进行外汇买卖。1982年,佳宁集团出现财政问题,牵连其他地产公司如益大及侨联等相继倒闭,再加上当时中英谈判,人心惶惶,利率上升,市民忙于将港元转换为外币。大来财务公司(Dollar Credit)的倒闭,拖累了恒隆银行,后者在1983年亦因挤提被政府接管,风潮波及新鸿基银行,后来新鸿基银行的股权亦转手了。1984年银监加强银行的监管,英伦银行派员到香港,协助改善银行制度。无奈挤提的风潮持续,1985年,海外信托、嘉华、友联及远东等银行相继由政府接管。经过年的大清洗后,香港银行的监管机制日趋成熟,银行的业务亦踏上轨道,从此平稳发展。1990年,国商银行(BICC)倒闭与本港的监管无关,主要原因是该银行的总行在外地出了问题,香港现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金融中心,良好的监管基础可以说是在八十年代建立起来。14、 金融业之财务公司1969年香港股市开始蓬勃,股票经纪行成立财务公司,可以为客户提供股票按揭服务,这些财务公司并不受银行法例监管。所以在七十年代发展迅速,1976年,政府颁布新法例规管财务公司。在1981年,香港共有350家财务公司可以接受存款,有96家是附属于银行的。八十年代大来财务公司(Dollar Credit)将其67%资产,大约6亿港元,借给一家由John Mao控制的公司。John Mao利用这些贷款发出很多美元支票,利用兑换时差来套取利息。这些在港签发的美元支票,要在美国纽约市的银行兑现。美元支票和电汇在时间上是有分别的,电汇只需12小时,而用支票则要一星期多的时间。John Mao接受港元兑换为美元,在香港以美元支票支付,于是他便有一星期多的时间,将港元在香港套取利息,一星期后用港元转为美元,用电汇将美元汇到纽约的银行户口,应付美元支票的兑现,做到无本生利。由于银行拆息上升,优惠利率曾经在1981年10月时升至最高的20%,当日香港的银行拆息,长时间在10%-20%之间上落。以6亿港元,在香港套息一星期,按15%计算,每星期可收取168万港元的利息。John Mao的生意愈做愈大,在最高峰时他所发出支票总额达到217亿美元。结果在1982年出现退票问题,John Mao终于倒闭,大来财务也倒闭了。1985年,再有多米尼加财务公司倒闭,政府于是致力收紧财务公司的监管。自此以后,财务公司大部分并入银行运作。15、金融业之投资银行六十至七十年代的投资银行业务例如收购、合并和新公司上市(IPO),都是由英资所垄断;本地的有怡富、获多利及宝源;后来有更多英资投资银行如罗富财(Rothschild)、霸菱(Baring)相继加入竞争,提供相关服务。业务范围亦扩充到股票经纪及基金管理服务。1986年,随着英国Big Bang的改革,投资银行亦起了很大的变化,英资的投资银行,陆续被欧美银行或投资银行所收购或合并。现时投资银行业务已由欧美机构所垄断。美国的有美林、摩根士丹利、高盛及所罗门美邦;欧资的有瑞士联合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及德意志银行等。这些欧美银行或投资银行主要业务已非局限于香港,而是利用香港的股市,替中国的企业进行上市(IPO),除了在香港以H股形式上市外,亦协助企业在美国及伦敦上市。早在七十年代,香港的基金业也是以英资为主,八十年代基金管理公司数目如雨后春笋,急速增加。随着时代转变,九十年代更发展至注重个人的财富管理,进入廿一世纪,理财顾问更成为新的热潮,将财务管理普及化。16、香港股市发展史香港的股票买卖,可以追溯至1860年,早期英国商人在香港成立合资公司,其股票转让以私人交易形式,透过中间人撮合。1891年,香港经纪协会正式成立;1914年协会正名为香港交易所。早期的买卖,大部分是在雪厂街街边达成,经纪间互通消息,包括货源多寡、价格多少等,然后经纪会坐着人力车去找投资者(有钱佬)洽谈。当时的节奏很慢,成交不多,主要是英资公司如汇丰、置地、九仓、港灯、煤气、电车、太古船坞、黄埔船坞及均益仓等。1949年中国解放后,上海交易所部分经纪转移到香港,带来了人才及资金。上市公司如会德丰亦迁移到香港上市,香港股票市场一度活跃起来。解放前怡和主要生意集中在长三角流域,解放后,投资在中国的贸易及纱厂生意血本无归;幸好,在香港仍有不少投资:如置地及九仓等。经过休养生息后,1961年怡和控股在香港上市,发行90万股,每股16元,当时超额认购56倍,开市价31.25元。1965年香港发生银行挤提风潮,怡和股价跌破上市价,只有12元。1967年,香港发生暴动,香港交易所曾停市两次,每次为期10天。根据已故老经纪莫应基所言,停市与否根本没有分别,因为只有卖出,没有买入,不能达成任何成交。但银行要求经纪在挂出卖盘时,要将卖出价尽量挂高些,银行藉着卖出价来估值,尽量减少“斩仓”的情况出现。六十年代香港上市股票只有数十只,经纪数目亦只有几十人,成交十分稀疏。七十年代香港股票开始普及化,1969年12月远东交易所成立;金银交易所成立于1971年;九龙交易所于1972年。4所成立后增加了很多会员,亦增加普罗市民的参与。1969年笔者开始参与投资股票,开始时抱着保值的心态。港币与英镑挂钩,而英镑正在不断贬值,香港开始出现高通胀。另外1967年,周恩来下令深圳驻军不得让文化大革命的群众涌入香港,这个讯息表示香港对中国有存在价值,国家重点保护它。在朋友介绍下,笔者开了户口,当时最低消费约为1万港元,买卖要向经纪的跑腿落单,这些跑腿用自己的资产担保其客户,然后才可透过经纪进行买卖。经纪的佣金约为0.75%-1%,跑腿从中分佣。1969年12月远东交易所成立后,经纪数目大增,这些经纪积极得多,减低佣金,而且提供孖展(Margins)服务,可做九成按揭。1969年地产渐渐从1967年暴动中复苏过来。外来资金虎视眈眈,1969年终更有美国财团投得尖沙嘴喜来登酒店地皮,刺激地产市道,小股民亦恢复信心,股市被认为是容易套现的产品,暴动期间买卖楼宇很困难,为了保值,资金都涌入股市。年,香港的股市狂潮,使英国经纪行留意香港股市。1971年维高达及嘉惠父子率先到达香港,为外国基金买卖香港证券。整个七十年代,愈来愈多的英资经纪行来了香港,高峰时有十多家之众。但这个情况在八十年代中期起了很大变化,英国金融业在1986年经历了大改革,名为Big Bang,容许外国银行收购英国经纪行及金融机构。所以八十年代后期,这十多家在香港有分行的英资经纪行,亦陆续被英、欧、美资的银行或投资银行所吞并。经过一连串收购后,九十年代本地的证券市场,渐渐由欧美的大银行及投资银行所垄断,本地经纪数目由“四会”高峰时的近千名,逐步下降至现时少于400名,成交占有率亦由超过90%,下降至不足30%。17、1973年香港股市泡沫整个六十年代是香港工业起飞时期。由1962年至1973年,香港的本地生产总值GDP撇除通胀后,每年以9.4%复式增长。1962年的本地生产总值为86亿港元,上升至1973年的410亿港元(包括通胀在内)。六十年代,香港股市基本上与经济发展脱了节,工业成就举世知名,是全球最大的纺织制衣、钟表、玩具、假发、塑料花等的出口王国;旅游业亦享誉盛名,有“购物天堂”之称。就业情况良好,失业率几乎接近零。1964年7月成立的恒指为100点,1965年银行发生挤提风潮,1966年中国出现文化大革命,1967年香港发生暴动,恒指连续三年下跌,至1967年最低的58点。香港经济基础良好,储蓄能力高,外围金融市场波动滔天:1967年英镑贬值,港币和英镑挂钩,随着英镑贬值,香港物价开始急速上升。1971年美国在国际收支上废除以黄金作结算的制度,刺激金价上升,六十年代越战刺激商品需求,所以六十年代末期至七十年代初期,所有商品包括:铜、铁、棉花及贵金属都涨价。储蓄率既高,又担心通胀,因此小市民都要把储蓄作投资。1969年拍卖土地成功后,促使资金流向股票。股市节节上升,恒生指数由1969年初的107点上升至1973年3月最高的1,775点。1971年至1973年期间有很多新股上市,包括:长实、新世界地产、新鸿基地产等。上市以一元票面价认购,上市后股价飙升20-30倍,令股民如痴如醉。那时的心态是宁买地产股,不买地产,前者虽然昂贵,却很容易套现。香港那时的新兴行业是地产股,类似美国华尔街1929年的航空股。1973年的香港股市泡沫,是美国1929年的翻版。笔者在1969年涉足股市,当年12月远东交易所成立,小投资者可以透过经纪行做九成孖展(Margins),与二十年代华尔街一样,后来触发了1973年的股市泡沫。当时香港没有证监或证券法案,银行监管宽松,孖展(Margins)形式也是由银行借钱给经纪行(以股票做按揭),经纪行再借给客户。回顾这时期,执政者束手无策,可以肯定的是他们没有从1929年美国股市泡沫中吸取教训。把小市民推向疯狂的是置地公司收购牛奶公司;置地公司为了推高自己股价,提出每一股置地旧股送5股置地新股,令到除净后的新股价钱上升至历史高峰的67元,市盈率达到230倍。时至今日,置地的股价仍未回复当年水平,笔者将于第十七篇详细叙述置地收购牛奶过程。这个收购模式在2000年网络泡沫时又再出现,盈科股价在没有纯利支持的情况下,被抬高至110元,发行超值的新股来收购香港电讯,收购后电讯盈科一蹶不振,跌至日的5.2元。1973年3月,恒生指数上升至 1,775点后,市场发现有合和公司的假股票流传。其后,又再发现多数宗类似情形,引起投资者不计成本抛售,股价急跌,触发孖展补仓潮(Margins Call)。恒指自1973年见顶后,辗转下跌至1974年12月最低的150点。18、1987年股灾1987年美国出现股灾,香港股市亦受波及。1986年四会合并,香港正式有恒指期货可供买卖。1984年中英签署联合声明,外资开始涌入香港,购买港股。1984年末,恒指重上1,000点,升势持续至1986年底,恒指已升破2,000点。1987年香港股市加速上升,到10月时,恒指已升至3,968点。这升幅等同年美国道指的升幅。除了外资流入外,恒指期货对现货影响很大。回到郁金香泡沫的例子,期货是可以影响现货价格。投资恒指期货是有杠杆作用的,因为买一张期货只需一万元按金,以恒指2,000点来计算,杠杆比率达到10倍。期指的监管过于宽松,虽然恒生指数上升急速,但是期指按金并没有相应提高,所以杠杆比率不断上升。有很多小投资者认为期指是用孖展(Margins)买股票的简单方法,若恒指上升,期指亦会上升,在杠杆帮助下,期指回报率便高出很多倍。结算时每点恒指相等于50元,若有10点升幅,相差就是500元,若有1,000点升幅,相差则为5万元。用1万元作按金投资一张期货指数,以1,000点的升幅计算,便可赚取5万元利润。这样高的回报吸引不少散户参加。结果期指长期出现“高水”(Premium),溢价超出恒指100多点。在这种情况下,吸引了很多投机家从中套戥:做法是抛空期指,同时用计算机程序买入恒指实货成份股作对冲,从而赚取100点溢价。1张合约赚500元,10张就是5,000元,1,000张就是50万元。不少买入恒指期货的投机家,手上已持有大量实货股票,希望推高期货指数,方便手上的股票获利;犹有甚者更用有限公司名义买入期指,他们想藉有限公司将期指交收责任减低至变为期权,市势逆转时,可以将没有资产的有限公司清盘,自已毋须负上责任。但若市况继续向上,期指所赚取的利润较套戥者更为可观。当时的监管亦未完善,没有理会客户是以何名义买卖期指,所以当时的投机风气很重。当美国股市开始回落时,一部分较精明投机家便抛出所持有的期指,期指从过百点的“高水”(Premium)迅速变成过百点的“低水”(Discount),这情况却触发了持有现货作套戥的投机家“拆仓”,由“空期指、揸现货”改变为“抛现货、揸期指”,要抛售十多倍的现货股票,结果产生一个滚雪球效应,现货市场承受不了沽售压力,股价于是急促下滑。所以恒指在短短数天内,由3,968点跌至1,876点,总共下跌了52%。1983年香港已实行了联系汇率,所以香港亦要跟随美国加息,由1987年2月份的5%(最优惠利率),上升至9月份的7.5%。优惠利率升幅比美国大,加上期指套戥,恒指跌幅比道指大得多。这个故事教训我们期指买卖要严格监管。但真正的监管要到1998年才出现,1997年期指这个大漏洞,就被国际对冲基金利用来抛空港股,套取港元后再大量抛售港元,直接冲击港元汇价。1998年政府入市,任志刚一度将拆息推高至300厘,未能奏效,再加上7招行政指令。其中一招就是针对期指市场,所有大手期指的买卖,均要向金管局透露买卖人的身份。19、 2000年网络股泡沫2000年的网络泡沫与我们距离并不太远,所以大家应该仍然记忆犹新。为了创造就业,欧美政府都认同,企业要利用股票市场集资,投资新兴概念,这些都是政府所带动的投资平民化。而投资银行家作为中介人,则应该负上大部分责任,他们尽量将完全没有盈利基础的生意包装得很美好,上市集资,所运用的数据事后证明过于幻想化,与现实脱节。他们推介入门网站的公司上市,如何作出盈利估计呢?是根据有多少人次上网,而不是根据收入的营业额;结果网站靠广告收入没法收支平衡,这些公司可以说是没有盈利支持的。除了互联网公司外,亦对电讯类股票过份抬举,对电讯类股份(包括提供硬件供货商或移动电话经营商)的前景过份乐观。中联通在香港以H股上市时,市盈率(Price/Earnings Ratio)高达300倍。事后证明,移动电话行业竞争愈来愈激烈,以致边际利润不断被压缩,跨国电缆经营商亦面对供过于求。2000年时移动电话股价被过份追捧,经营商乐于利用偏高的股价,透过发行新股票收购对手,希望造成对市场的垄断。所以大量新股流入市场,一时股市无法消化,股价下跌。移动电话的科技发展一日千里,2G的垄断很快被3G取代,科技发展速度之快,比任何垄断尝试还要快。2000年的泡沫亦涉及太多有线、卫星电视的节目制作,理想意愿是透过电视传媒争取广告,由广告支持电视制作。但广告的需求并没有显着增加,如意算盘打不响了。香港的网络泡沫相对严重,九七后香港经济迷失了方向。董特首每年都提出一个创见,什么数码港、中药港等等。证券市场要配合,于是成立了创业板,创业板容许没有过往业绩,没有盈利支持,只有概念的公司上市集资,间接容许小投资者的血汗积蓄,变成了他人的风险创业资金。网络泡沫给了我们什么教训呢?回看1857年美国铁路是新兴行业,吸引大量投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美国的航空业是新兴行业;2000年网络亦是新兴行业。每个新兴行业的伤亡率很惨重,能生存下来者寥寥无几。所以笔者十分赞同巴菲特的看法:从不购买新上市公司。他在2003年才买入微软股份,现在证明他的做法是正确的,微软在网络泡沫爆破后仍然不断壮大,最近更宣布派发现金红利。投资者往往倾向前望,忽略了历史的教训,未能“鉴古知今”,投机泡沫在历史上不断重演及爆破。欲知1635年荷兰的郁金香狂潮、1717年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可阅读林行止先生以笔名史威德所著的《投资族谱》。剑桥近代史的第七册亦有详细记录英国1720年的南海泡沫。发生于美国1857年的铁路危机及1929年华尔街大崩溃,可参考哥顿(John Steele Gordon)所著的The Great Game。20、香港的重大收购战中国解放后的香港,有近200万人为了生活而挣扎,间接鼓励以廉价劳工制造任何可以赚钱的产品。出口工业带来了就业,同时亦带来这200万人在衣食住行上的需求。交通运输方面:中巴、九巴、天星小轮及油麻地小轮业务蓬勃;电力及电讯的需求殷切:香港电灯、中华电力及香港电话公司均积极投资新设施。第一代移民在香港落地生根,诞下第二代,1962年,香港的人口已突破300万人。1982年,本港人口已超过600万人。有远见的商人,洞悉人口增加的压力带来庞大的商机。他们把握时机,投资在有市场经济专利的生意,为市民提供服务,满足当时的需求。传媒方面有商业电台、丽的呼声、多份报纸及在1967年成立的电视广播有限公司。成功商人的表表者要算是李嘉诚。他从制造塑料花获得第一桶金,随后建立长江的地产业务,收购拥有庞大土地的上市公司,发展大型私人住宅屋苑,再把从发展地产赚获的巨大财富,投资货柜码头、电讯及零售业务。这些都是有市场经济专利的服务。银行方面,汇丰和恒生早已控制了超过70%的港元存款,住宅房屋的分期付款按揭早已成为他们的专利。从六十至八十年代,曾爆发了数次大型收购战,显示出当时一些有远见的商人都在扩张,争取有市场经济专利的生意,同时明显地淡出制造业及贸易生意。和记收购黄埔船坞1967年暴动后,中国的态度清楚而明确——维持香港的现状,直至1997年止。对商界来说说是一个很强烈的讯息,有远见的商人,深信香港会由英国统治至1997年,所以他们都肯放胆投资。当日和记洋行主席祈德尊爵士(Colonel Clague),深信暴动后香港的地产会欣欣向荣,把握机会,趁着股票市场疲弱、公司股价低于本身资产净值的时刻,先行收购黄埔船坞及均益仓,力图发展这两家仓坞公司所拥有的大量土地。21、置地收购牛奶公司1961年,怡和洋行上市,发行90万股新股,占股本的25%,每股发行价16元,上市第一天便升上至31.25元,升幅达到95%。1967年暴动期间,怡和洋行股价跌破上市价,怡和对香港地产缺乏信心,担心香港会重复1949年上海的版本。至1969年有美国商人投得尖沙嘴喜来登酒店的地皮后,怡和系对香港的信心才恢复过来。步和记的后尘,从事收购上市公司。整个怡和系,最受股民爱戴的就是置地公司。置地拥有中环的贵重物业及半山的豪宅,置地公司的市价,反映了投资者对地产公司的信心。置地公司股价表现比其他的突出。喜来登地皮成功拍卖后,置地第一时间部署收购城市酒店,城市酒店拥有今天文华酒店的业权。结果这个收购轻易而得。接着,置地又部署另一重大收购,对象就是牛奶公司。基于本身可再发展的土地十分有限,要发展物业出售,置地公司便要买入廉价土地。当日的牛奶公司资产丰厚,拥有一大块位于薄扶林的土地,用作牧场、养牛及榨取牛奶,这块土地便是今天的置富花园。牛奶公司亦是香港第一家经营超级市场(今天的惠康)的公司,拥有不少超级市场的物业。牛奶公司亦经营饮食业务,与伍氏家族合作,经营美心西餐厅。置地雄心勃勃,希望收购文华酒店后,可以再收购牛奶公司,一方面可发展牛奶公司的地皮作为物业出售,另一方面亦可以参与经营超级市场,更可利用美心集团在置地公司中环的大厦设立高档食肆,提供更全面的优质服务。在未收购前,两家公司的股价都是45-50元;当收购消息流传后,牛奶公司主席周锡年作出保卫战,增持股份,把股价推高。牛奶公司股价曾一度由数十元上升至200多元,置地公司的股价亦节节上升,但无法高过牛奶公司。置地公司为了完成收购,必要推高本身的股价。于是作出惊人的送股,就是每一股置地送5股新股,一度令置地股价上升至超过300元,除净后创下历史高价的67元。当日除净时67元高价只是维持了一段短时间,但是比牛奶公司股价高出许多,结果大部分牛奶公司股东愿意接受收购,并将牛奶股票换取置地发行的新股。置地公司最后成功收购牛奶公司。它利用股民的爱戴,发行新股收购牛奶公司,而不是用现金作收购的。这场收购战令股民损失惨重,因为将牛奶公司的股票去换取置地的股票,需时数十天,结果在除净后,置地的股价创下历史高位时,牛奶股东根本无法取得置地股票出售,置地的股东则因一送五,手上只持有一股旧股,那5股新股亦要等上数十天才收到。只能出售六分之一的持有量,当新股到手时,置地股价已大幅回落,且一跌不可收拾,很快由67元下跌至12元的水平。以送股后股价计算,置地股价在两个月内由7元上升至67元,再跌回至12元,而在67元时,置地的市盈率高达230倍。从置地的管理层来看,他们可以用如此高市盈率来收购牛奶公司,是非常成功的,这是市场给予置地的经济专利。遗憾的是,时至今日,置地的股价仍然未能回到1973年的高位。在1972年末至1973年初,置地与牛奶的大战,就是香港股市狂潮的主要动力。从和记收购黄埔船坞、置地收购牛奶,可以看到当时有远见的商人,均认为香港地产前景乐观,事后的发展亦证明他们的眼光独到。年,地产果然是拥有市场经济专利的行业。置地收购牛奶后,市场又再谣言四起,指置地会收购九龙仓。九龙仓及置地的主席都是怡和洋行的大班,但怡和在这两家公司都没有控制性股权,所以这个传说在市场一度很流行。一度将九龙仓的股价推高至800元,这价钱结果要等到1980年,包玉刚收购九龙仓时才再度出现。实际上置地需时消化牛奶公司的业务,而怡和亦认为九龙仓是囊中物,掉以轻心,结果被包玉刚偷袭成功。22、长江实业收购和记洋行收购资产雄厚的公司,是整个七十年代的主流热潮。1974年,和记洋行出现财政问题,除了黄埔船坞及均益仓外,和记洋行还收购了很多没有上市的业务,在印度尼西亚的贸易业务,出现大规模坏帐,和记洋行因欠下庞大债务被汇丰银行接管了,1975年,祈德尊的和记洋行股权亦转移至汇丰银行名下。1976年汇丰银行积极寻找到买家,结果李嘉诚买入了和记洋行的股权。长实收购和记洋行的目的就是窥伺黄埔船坞及均益仓的土地。在1979年,和记洋行提出与黄埔船坞合并,成为今天的和记黄埔。最后又再收购均益仓的少数股权,接着在八十年代发展这些公司的土地,成为今天的均益大楼、和富中心、黄埔花园及香港仔中心。包玉刚收购九龙仓在1980年初,李嘉诚食髓滋味,企图收购九龙仓,透过英国维高达证券行,在市场暗中吸入九龙仓股票,九仓股价于是节节上升,怡和系亦在市场争相购入九仓,作为保卫战。由于九龙仓的股价上升急促,李嘉诚知道无法收购成功,所以将大约10%的股权一次过转让予包玉刚,声明不再收购九仓,于是九仓股价回落;包玉刚亦看到香港地产市道前景良好,航运业前景非常黯淡。他一方面积极减少手上的船只数目,另一方面,决心收购九龙仓的控制权。包玉刚获得汇丰的支持下,在1980年6月以一个突袭的形式,在市场宣布以105元买入不超过50%的九龙仓股权。105元是一拆十后的价钱。而当日的收购守则,是容许不超过50%股权的收购者,无需提出全面收购的。这个突袭发生在一个星期一的早上,连怡和集团也没法作出回应。当日获多利代表隆丰国际(包玉刚的上市旗舰),向交易所公布收购消息,要求经纪打电话到获多利确认出售股数。这个突袭的方式,是以电话交易来达成的,所以在短短一个上午便完成收购。置地险被长实收购1980年,长实退出九龙仓收购战后,又再蠢蠢欲动,打算收购置地。而怡和系在失去九仓后亦痛定思痛,担心长实收购置地,于是耗尽资金在市场增加持有置地股权至40%,同时置地亦从市场增持怡和的股权至40%,以防怡和洋行被收购。置地又利用膨胀的方法,保护自己。1981年,置地先后收购港灯及香港电话公司的控制权,1982年,更加用高价47亿元投得交易广场第一、二期的发展权,一连串的收购,当然令到置地的负债大幅度增加,怡和希望藉此令李嘉诚知难而退。可惜事与愿违,1982年中英谈判开始,邓小平坚持1997年收回香港主权。置地在高利率煎熬下(1981年10月香港最优惠利率达到20%),财政上渐感吃力,而中英谈判维持到1984年,长达两年高利息的负担,令置地的财务状况百上加斤。1983年,港元更受到冲击,银行拆息连续高居在30%-40%之间,达3个月之久。结果置地在低潮时,被逼将手上的电话公司股权,卖给英国大东电报局,最后亦将手上的香港电灯公司股权,以低价卖给和黄。据闻怡和系出售香港电灯时,与李嘉诚达成君子协议,就是李嘉诚保证5年内不再收购置地。怡和系就利用那段时间得以喘息,重组控股权,由怡和策略与怡和洋行互控股权,再由怡和策略控制牛奶公司,置地及文华东方。九龙仓收购会德丰八十年代初的航运低潮,令到会德丰喘不过气来,尽管有其他贸易及地产业务,但整个集团都感到举步维艰。1985年,会德丰主席马登意兴阑珊,打算出售手持股权,当时新加坡商人邱德跋,财雄势大,打算以现金收购会德丰。九龙仓加入收购战,最后击败对手,成功收购会德丰。九龙仓收购会德丰,原因是看中会德丰旗下的地产业务,例如,在山顶有不少低密度住宅可供发展;铜锣湾罗素街电车厂地皮更是珍贵,后来由九仓发展成今天的时代广场。由六十至八十年代这几项大型收购战,印证了地皮或地产是当日的市场经济专利,大财团虎视眈眈。公用股如九巴、煤气、港灯及电话公司,也受到财团垂涎,就是因为它们亦拥有市场经济专利。八十年代,新鸿基地产买入九巴;恒基收购油麻地小轮及中华煤气,都是顺利进行。反过来说,大财团是没有兴趣收购没有专利的行业,像航运业、制造业,或贸易行业。23、恒指成份股沧桑史从附录大表B,我们看到年期间,恒指成份股原有4家船务公司,但后来都相继被剔除,反映当时航运业的困难。众所周知,东方海外在董建华的领导下,要进行债务重组,多得霍英东拔刀相助,才能渡过难关。最近两年业绩表现蒸蒸日上,但由1986年至今,相差20年才复苏过来,尽管如此,今日仍无法重返成为恒指成份股。另一方面,中远太平洋、招商局等纷纷被选中,所谓“一代新人胜旧人”。隆丰国际原是包玉刚旗下代表航运的上市公司,当日航运业务前景暗淡,隆丰国际结果收购了九龙仓,九龙仓后来又收购会德丰。最后移花接木,隆丰从九仓手上接过会德丰的资产,改名为会德丰,九仓的控制权最后由会德丰持有。八十年代中期,香港置地分拆牛奶国际及文华酒店。1987年这两家公司成功晋身恒指成份股。1994年,整个怡和系,因担心九七政治变化,撤离香港,到新加坡上市。结果年整个怡和系的5家上市公司——怡和控股、怡和策略、牛奶国际、文华酒店及置地公司都从成份股中被剔除出来。传媒行业的盈利黄金期出现于九十年初,年东方报业及南华早报都被选入恒指。但随着年业绩的倒退,两家报业都从成份股中被剔除,前后不足5年光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自1985年加入恒指后,维持了19年,到2004年才被剔除,可算是传媒股中的表表者。九十年代初期,国企开始利用香港作为集资渠道,在香港成立公司上市:中信泰富在1992年以第一家红筹身份加入恒指;1994年粤海投资加入;1997年华润创业加入。这个热潮持续至现在:上海实业于1998年加入;中移动亦于同年加入;2000年有联想集团;2001年则是中联通、中海油;2002年中银香港;2003年则有中远大平洋;2004则有招商局及骏威。不过为数众多的红筹中,粤海在九十年代中期出现财政问题,于1999年被剔除,2004上实亦被剔除了。九十年代地产的兴旺壮大了不少地产公司,所以恒隆地产、信和和恒基发展都是在年间加入恒生指数。不过地产的辉煌日子跟随着1997年结束了,过去几年有不少地产公司又再被剔除出来。像2002年有希慎及恒隆集团;2003年的信和及新世界。回顾这些成份股的转变,我们可以看到当一个行业起飞时,公司因为赚钱而市值日益壮大,所以便有机会被选中加入成份股,一旦大气候有所改变,经营困难的时候就被淘汰。现时恒指成份股中有些行业已经绝迹了。除了地产的没落,酒店业及传媒亦已没有成份股的代表了,反映了这些行业的困难。工业股的数目是增加了,不过德昌、联想、裕元、骏盛及中海油的生产基地,大部分位处于香港以外。其中以德昌电机较为特别;1994年德昌加入为成份股,在1997年被剔除,但又于1999年再次加入,直至现在。其中因由很值得分析。德昌电机的经营环境与香港经济没有密切关系,其主要业务为制造微型马达出口各地市场,畅销全世界。所以香港经历过的股灾、地产狂潮及网络泡沫等,对它影响都不大,反而外围经济的好坏才决定了这公司的前景。德昌能再次被纳入成份股内,就是有良好的业绩支持。这家公司在制造微型马达方面,无论是成本控制或产品质量,都是达到世界级的。除日本的Mabuchi规模略大于德昌外,世界上几乎没有其他对手了。这就是德昌电机的市场经济专利。书目1.& 《投资族谱》&&& 作者 - 史威德(林行止)2.& 《闲读偶拾》 林行止3.& 《认识中国》 邹至庄4.& Buffettology Mary Buffett & David Clark5.& Chinese Stockmarkets Su Dongwei6.& Common Stocks & Uncommon Profits Philip A. Fisher7.& Crisis and Change Robert Fell8.& How to be a Value Investor Lisa Holton9.& One Up On Wall Street Peter Lynch10. Security Analysis Benjamin Graham11. The Great Game John Steele Gordon12.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 Benjamin Graham13. The London Stock Exchange&& Ronald C. Michie14. The Super Analysts&& Andrew Leeming15. Value Growth Investing&& Glen Arnold16. Value Investing&& Bruce Greenwald & Judd Kahn17. Warren Buffett Way&& Robert G. Hagstrom Jr.&&&& (全文完)您已阅览    分    秒&&&感谢光临天空之城-水晶音乐
24小时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用卡起诉算不算利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