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用父亲社保卡卡买药母女被判刑 犯了什么法

用父亲社保卡替母买药母女被判刑,犯了什么法_百度知道
用父亲社保卡替母买药母女被判刑,犯了什么法
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犯了诈骗罪、工伤、失业、伪造证明材料或者其他手段骗取养老,以欺诈。
医保卡、生育等社会保险金或者其他社会保险待遇的,他人不能使用、医疗,数额较大的,仅限于本人使用,根据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刑法司法解释规定,他人使用的属于诈骗行为:
关于骗取社保犯罪,属于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诈骗公司财物的行为,构成犯罪,刑法解释草案规定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NEWS新闻动态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3|回复: 0
微信扫一扫 转发朋友圈
12月17日,浙江省诸暨市人民法院判决了首例冒用社保卡案,结果让很多人唏嘘不已。75岁的邹某家住诸暨市暨阳街道,丈夫老周今年80岁,患有脑梗塞、冠心病,长期住院治疗。两个女儿都在萧山居住,2011年,邹某夫妇也搬到萧山。邹某患高血压已有30多年,平日里要吃不少药。因邹某只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费报销比例较少,而丈夫老周的社保卡能报销不少医药费。为省钱,邹某便让自己52岁的小女儿周某,拿着老周的社保卡去配药。起初,因诸暨的社保卡不能在萧山使用,周某每次拿着父亲老周的社保卡,去诸暨市中医院、诸暨市人民医院的门诊配药。后来,萧山也能用诸暨的社保卡了,邹某便让周某在萧山市第一人民医院的门诊配药。从2011年2月至今年7月,周某用她父亲的社保卡,为母亲配药34次,报销药费11376.64元。老周因长期卧病在床,生活无法自理,虽意识清醒,但已无法说话,故他对妻子女儿使用自己社保卡的事全然不知。案发后,邹某和女儿退缴赃款11376.64元,并被诸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处以罚款22753.28元。母女俩因涉嫌犯诈骗罪,于今年8月被诸暨市公安局取保候审。前天,诸暨市人民法院以诈骗罪判处邹某拘役3个月,缓刑5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判处周某拘役3个月,缓刑5个月,并处罚金2000元。利用社保卡或者公费医疗卡为亲人看病或买药的案件,近年来其实并不少。今年7月,江苏省高院就公布一起用亲妹妹医保卡报销医疗费用的案例,居民罗某在体检中被发现患有早期乳腺癌,但罗某并没有买医疗保险,于是用妹妹的信息住院治疗并报销费用,前后共报销医疗费2万余元,最终当事人因涉嫌诈骗罪获刑。当然,于情而言,当事人有值得同情的地方。譬如邹某已经75岁了,确实因自己患高血压要用药,冒用的又是自己丈夫的社保卡。而罗某也确实身患癌症,经济上同样困难。但是,情理上可以同情的事情,在法律上却无法容忍。首先,他们骗取的钱是国家的钱,这边骗取了医疗费,那边医保统筹支付的钱就会减少,其他人就可能受到损失。其次,如果对骗保可以不追究的话,就可能鼓励更多的人不交社保或者医保,相关制度就会形同虚设,无以为继。此外,允许亲人冒用亲属的名字去骗取医疗费用,实际上是鼓励公民采取不诚信和不合法的手段,去达到自己个人的目的。不可否认,现实生活中,确实有一些人缺乏社会保障又身患重病,需要社会的帮扶与救助。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求助于慈善组织和相关爱心机构,切不可无视法律,铤而走险。
|四川麻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版权所有
) ICP 川B2- |||||川网文[号
四川新闻网传媒集团 四川麻辣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女儿用父亲社保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