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地马拉天坑有什么木材

 您现在的位置:&&>>&&>>&&>>&危地马拉正文
作者/编辑:佚名
危地马拉危地马拉(危地马拉)危地马拉共和国(西班牙语:República de Guatemala),台湾译为瓜地马拉,是中美洲的一个国家,位于北美洲大陆的南部,。它西滨太平洋,东临加勒比海,向北与墨西哥相接,向东北邻伯利兹,向东南邻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目录概况地理历史政治 收缩展开概况国名危地马拉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Guatemala, La República de Guatemala)简称危地马拉。危地马拉国旗启用于1971年,国旗呈长方形,长宽之比为8:5。旗面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中间为白色,两边为蓝色;白色长方形中央绘有国徽图案。国旗的颜色来自原中美洲联邦国旗之颜色。蓝色分别象征太平洋和加勒比海,白色象征对和平的追求。国徽危地马拉国徽呈圆形,蓝色圆面中间有一幅展开的轴卷,其上用西班牙文写着“日,自由”,以纪念危地马拉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获得独立。轴卷上栖息着一只绿色的格查尔。这是危地马拉的国鸟,也称“自由之鸟”,被视为自由、国、的象征。轴卷背后交叉着步枪和长剑,象征该国人民时刻准备捍卫的自由。上述图案由月桂树枝环抱。国危地马拉的国花为爪哇木棉。人口1510万(2012年)。土著印第安人占41%,其余为印欧混血种人和欧洲移民后裔。官方语言为西班牙语。7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20%的居民信奉基督教新教。首都首都危地马拉市是危地马拉最大的城市,中美洲最大城市。面积996平方公里,人口310万(2010年)。始建于1524年。因遭地震多次破坏,1776年迁现址。市内多低矮建筑物。1779年起为首府。年曾为中美洲联邦的首都。咖啡、玉米、小麦等农产品的集散地。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工业,主要有泥、木材加工、纺织、烟草、加工等。交通枢纽,铁向东北、西南分别通达巴里奥斯港和圣何塞。设有(1676年建)、科、博物馆等。中美洲共同总部设此。城郊有玛雅文化古迹。中心有阿蒂特兰湖、老首都旧危地马拉、古老的玛雅城市蒂卡尔和一些其它著名的城市如克萨尔特南戈和奇奇卡斯德南哥。 危地马拉市是全国、文化和交通中心。在南部火山区的高原上,海拔1,493米,气候却异常温和,终年鲜花盛开,绿草如茵,季节小,故有“常青之城”的美称。地理位于中美洲北部地区,与墨西哥、伯利兹、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接壤。南濒太平洋,东临加勒比海的洪都拉斯湾,陆疆同墨西哥、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和伯利兹接壤。全境三分之二为山地和高原。西部有库丘马塔内斯山脉,南部为马德雷山脉,西部和南部属火山带,有火山30多座,塔胡穆尔科火山海拔4,211米,为中美洲最高峰。地震频繁。北部有佩滕低地。太平洋岸有狭长的沿海平原。主要城市多分布在南部的山间盆地。位处热带,北部及东部沿海平原地区属热带林气候,南部山地属亚热带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5-10月为湿季,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东北部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南部为500-1,000毫米。森林占全国面积的一半,佩滕低地尤为集中;盛产桃花心木等贵重木材。矿藏有铅、锌、镍、铜、金、银、石油等矿产。 其北部的低地平原佩滕是热带雨林,中部的高地上的火山可达4200米,太平洋畔狭窄富饶的平地又是热带气候。 中部的高原也是危地马拉的文化中心,在这里,在米高处全年气温温和,日温度在18到28℃之间,在更高处一月和二月往往会比较冷。资源矿产资源有铅、锌、铬、锑、金、银、水银、镍等。森林面积占全国面积的38%。传统工业有采矿业、制造业、纺织、食品加工、制药和造纸等。1987年以后,建筑业发展迅速,石油开采、化工和电子工业也有所发展。全国一半的力从事农业生产。经济作物出口是外汇的主要来源 ,其中小豆蔻出口居世界首位。咖啡生产在中美洲占第二位。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22个省(departamento)。省下设市。 省 departamento C2002 面积(Km) 省会 CC2002 上韦拉帕斯 Alta Verapaz 776,246 8,686 科万 Coban 52,500 下韦拉帕斯 Baja Verapaz 215,915 3,124 萨拉马 Salama 13,800 奇马尔特南戈 Chimaltenango 446,133 1,979 奇马尔特南戈 Chimaltenango 43,900 奇基穆拉 Chiquimula 302,485 2,376 奇基穆拉 Chiquimula 35,100 埃尔普罗格雷索 El Progreso 139,490 1,922 瓜斯塔托亚 Guastatoya 7,000 埃斯昆特拉 Escuintla 538,746 4,384 埃斯昆特拉 Escuintla 65,400 危地马拉 Guatemala 2,541,581 2,126 危地马拉城 Ciudad de Guatemala 米克斯科 Mixco 新城 Villa Nueva 942,348 277,400 187,700 韦韦特南戈 Huehuetenango 846,544 7,400 韦韦特南戈 Huehuetenango 26,600 伊萨瓦尔 Izabal 314,306 9,038 巴里奥斯港 Puerto Barrios 35,300 哈拉帕 Jalapa 242,926 2,063 哈拉帕 Jalapa 30,500 胡蒂亚帕 Jutiapa 389,085 3,219 胡蒂亚帕 Jutiapa 22,200 佩滕 Peten 366,735 35,854 弗洛雷斯 Flores 16,100 克萨尔特南戈 Quetzaltenango 624,716 1,951 克萨尔特南戈 Quetzaltenango 106,700 基切 Quiche 655,510 8,378 圣克鲁斯 Santa Cruz del Quiche 23,400 雷塔卢莱乌 Retalhuleu 241,411 1,856 雷塔卢莱乌 Retalhuleu 34,000 萨卡特佩克斯 Sacatepequez 248,019 465 旧危地马拉 Antigua Guatemala 19,700 圣马科斯 San Marcos 794,951 3,791 圣马科斯 San Marcos 11,900 圣罗莎 Santa Rosa 301,370 2,955 奎拉帕 Cuilapa 11,700 索洛拉 Solola 307,661 1,061 索洛拉 Solola 13,000 苏奇特佩克斯 Suchitepequez 403,945 2,510 马萨特南戈 Mazatenango 43,600 托托尼卡潘 Totonicapan 339,254 1,061 托托尼卡潘 Totonicapan 8,700 萨卡帕 Zacapa 200,167 2,690 萨卡帕 Zacapa 21,900 危地马拉 Guatemala 11,237,196 108,889 危地马拉城 Ciudad de Guatemala   历史危地马拉是古代印第安人玛雅文化中心之一。 1524年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 1527年西班牙在危设置都督府,管辖除巴拿马以外的中美洲地区。 日摆脱了西班牙殖民统治,宣布独立。 年成为墨西哥帝国的一部分。1823年加入中美洲联邦。 1838年联邦解体后,于1839年再次成为独立国。 日危地马拉宣布建立共和国。 从4世纪到11世纪危地马拉的佩滕低地地区是玛雅文化的中心,这个时期留下来得许多金字塔和城市的废墟至今仍然可见。 11世纪末低地地区的玛雅文化被消灭后在中央高地地区仍然存在。 1523年西班牙人来到危地马拉,他们摧毁了当地的玛雅文化并开始在危地马拉殖民。由于西班牙殖民者的消灭政策,几乎所有此前的玛雅都被销毁了,只有很少的书籍被保留到今天。 日危地马拉脱离西班牙。从1823年到1839年危地马拉是中美洲联邦的一员,一直到1840年危地马拉才完全独立,《》()。 从1841年到1871年保守派组织危地马拉的政府。他们试图在保留殖民时期留下来得等级制度的同时缓慢地使国家经济现代化。 从1871年到1944年国家才开始致力于经济现代化。同时美国主导的联合果品也开始收购危地马拉大面积的咖啡和香蕉庄园并介入危地马拉的政治。 1944年十月革命后前独裁者被推翻,危地马拉实行与言论自由,危地马拉史上第一部保护工人利益的法律生效,危地马拉历史上第一部保护工人利益的法律生效,1950年到1954年执政的哈科沃?阿本斯总统施行了土地改革,当时占全国人口2%的大地主占有全国约70%的可耕地。而阿本斯开出土地改革的支票,买下大地有的土地并重新分配给小农。阿本斯以此赢得选举,土地改革也立刻实行。针对拥有土地大于223英亩的地主,只要有未用于生产的土地便要征收。最后从1059个农场征收了平均4300英亩的土地,约有十万名农民得到这些土地的所有权。 联合果品公司在危地马拉拥有其最大的庄园,而且它还拥有中美洲国际铁路公司和危地马拉仅有的一个海港。在联合果品公司的驱使下,美国外交部开始对危地马拉展开宣传战,以反共的名义打击阿本斯政权。中央情报局与危地马拉军人中的反对派开始了一个被称为Operation PBSUCCESS的行动。1954年阿本斯被推翻,卡斯蒂略?阿马斯成为新的独裁者。新政府立刻将所有的改革都作废。1957年阿马斯被刺,他的继承人是一个在40年代独裁政府中就已经以其血腥出名的军人。 不满阿本斯政权被推翻的农民组织了一支游击队,这场游击战持续了36年,一直到1996年才通过签署一份和平条约正式结束。在这场中上十万人丧生,上百万人流离失所。危地马拉军队对当地玛雅人的迫害近似种族灭绝,仅1982年9月就有9000玛雅人被杀。从1983年开始危地马拉政府方面的迫害开始减少,国家重新开始民主化,1985年重新组织大选。但国家人民贫富不均的现象依然没有能够被解决,今天仅占1%的少数人拥有60%以上的可耕地和财富。 日的大选中全国大联盟的候选人奥斯卡?贝尔赫当选为总统,同时全国大联盟是议会中最强大的党派。参选率为54.5%。 如同其它拉丁美洲国家一样,危地马拉没有悠久的民主传统,党派非常不稳定,许多党派在一个执政期后就解散。一些党派外的组织如军队和企业在政治界拥有很大的影响。 日,总统和国会选举。奥托?佩雷斯?莫利纳和阿尔瓦罗?科洛姆进入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当晚10点(当地)中央选举委员会宣布,科洛姆以5.4%的优势获胜,他成为危地马拉53年来第一位左翼总统。 日危地马拉大选第二轮投票中,奥托? 佩雷斯?莫利纳代表爱国党以54.48%的得票率战胜LIDER党人曼努埃尔?巴尔迪松,成为危地马拉历史上第48任总统。政治政体根据1986年的宪法,危为多元政治制度。总统普选产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执掌国家最高行政权。一院制的国民议会为国家最高立法机构。内阁是政府机构,由总统直接,副总统协助。 危地马拉是一个多党制的,独立的民主共和国。日颁布的宪法规定立法(危地马拉国会)、执法(总统和副总统)和司法(最高法院)的分离,属于三权分立系统。国会和总统的选举每四年一次,所有18岁以上的公民拥有选举权,军人没有选举权。国会指命最高法院成员,其任期为四年。 内战期间危地马拉在外交上受到隔绝,从民主化和与叛乱者签署和平条约后危地马拉重返国际舞台。从2001年开始危地马拉与墨西哥、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签署了贸易条约。从日开始危地马拉与萨尔瓦多组成海关联盟。宪法现行宪法于1985年5月经国民议会通过,日生效,日通过宪法修正案。宪法规定:总统、副总统由直接选举产生,任期4年,不得连选连任;总统为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武装部队总司令;军人必须在退役5年后才能总统。议会国民议会为一院制,行使立法权,议员任期4年,可连选连任。设议长和3名副议长,任期1年。本届议会于2012年1月成立,共158席,各党所占席位如下:爱国党57席,全国希望联盟与全国大联盟共同席位48席,全国变革联盟和民主革新自由党分别14席,其余政党及无党派人士占27席。现任议长为爱国党的佩德罗?穆阿迪(Pedro Muadi),日就职,任期1年。政府本届政府于2012年1月组成。主要成员有:副总统罗莎娜?巴尔德蒂(Roxana Baldetti)、外长阿罗德?卡瓦列罗斯(Harold Caballeros)、内政部长毛里西奥?洛佩斯?博尼利亚(Mauricio López Bonilla)、国防部长乌利塞斯?诺埃?安索埃多?希龙(Ulises Noé Anzueto Girón)、财政部长帕维尔?森特诺(Pavel Centeno)、交通和基础设施部长吉列尔莫?卡斯蒂略(Guillermo Castillo)、教育部长辛西娅?德尔阿吉拉(Cynthia Del &Aguila)、农业、牧业和食品部长马里奥?阿尔达纳(Mario Aldana)、经济和贸易部长塞尔希奥?德拉托雷?希梅诺(Sergio de la Torre Gimeno)、公共卫生和福利部长卢德威?奥瓦列(Ludwig Ovalle)、劳工和社会保障部长卡洛斯?孔特雷拉斯(Carlos Contreras)、能源和矿业部长埃里克?埃斯图亚尔多?阿奇拉?德埃萨(Erick Estuardo Archila Dehesa)、文化和体育部长赫罗尼莫?兰塞里奥(Jerónimo Lancerio)、和自然资源部长路易斯?阿曼多?祖利塔?塔夫拉达(Luis Armando Zurita Tablada)。司法由最高法院、宪法法院、总检察署、国家公诉专署、内务部等组成国家司法委员会。设最高法院、上诉法院、初级法院。最高法院有13名大法官,任期5年,由议会选举产生,可连任;最高法院院长兼任国家司法委员会主席,由大法官以2/3多数票选举产生,任期1年,不得连任。现任最高法院院长加夫列尔?安东尼奥?梅德拉诺?巴伦苏埃拉(Gabriel Antonio Medrano Valenzuela),2012年10月当选。政党主要政党有: (1)爱国党(Partido Patriota):执政党。退役将军奥托?佩雷斯(Otto Pérez)于日创建该党并担任党的实际领导人。原为贝尔赫政府执政联盟成员,2004年6月因政见分歧宣布退出。总书记罗莎娜?巴尔德蒂(Roxana Baldetti)。 (2)全国希望联盟(Unidad Nacional de la Esperanza):反对党。2001年新民族联盟分裂后,由前总统科洛姆(原属危地马拉全国革命联盟)组建,中左政党。总书记哈伊罗?华金?弗洛雷斯(Jairo Joaquín Flores)。 (3)全国大联盟(Gran Alianza Nacional):反对党。2003年由改革运动(Movimiento Reformador)、全国党(Partido Solidaridad Nacional)和M-17运动(Movimiento M-17)3个中右小党组成,并赢得当年大选。2004年1月至2008年1月执政期间,各结盟党先后脱离执政联盟。2007年大选中该联盟失利。总书记海梅?安东尼奥?马丁内斯?洛艾萨(Jaime Antonio Martínez Loaiza)。 (4)危地马拉共和阵线(Frente Republicano Guatemalteco):反对党。1990年由退役将军里奥斯创建,保守,在中有较大影响。2000年1月至2004年1月执政。总书记路易斯?费尔南多?佩雷斯(Luis Fernando Pérez)。政要总统奥托? 佩雷斯?莫利纳。日生于危地马拉城,1966年进入危地马拉理工学院,后在美国陆军的“美洲”和美洲防务学院进修。服役时主要负责军事情报工作。1982年,他支持时任国防部长奥斯卡?梅希亚发动军事政变,推翻了埃弗拉因?里奥斯?蒙特政府。年,任总统府参谋总长。1996年,代表军方签署和平协定,结束了危长达36年的内战。1998年至2000年,出任危驻中美洲防务委员会代表。2000年1月退役,2001年12月成立爱国党,2004年当选国民议员。2007年参加总统选举败北。日通过总统选举第二轮投票当选危总统。
  〔危地马拉〕随文赠言:【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 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危地马拉所属栏目:〖 尚无数据〗
  “危地马拉”相关:
  〖〗链接地址:
  全科知识提供的危地马拉由网友原创或转发,若危地马拉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本站联系,谢谢!
上一个文摘: 下一个文摘:
危地马拉相关文摘
没有相关文摘机场名称(英)
机场名称(中)
港口所属国家
友情链接:旧危地马拉城_百度百科
旧危地马拉城
危地马拉城(Guatemala City),首都,全国经济、文化中心。在南部火山区的高原上,海拔1,1602米。人口942,348(2010),为最大城市。始建于1524年。因遭地震多次破坏,1776年迁现址。市内多低矮建筑物。1779年起为首府。年曾为的首都。咖啡、玉米、小麦等农产品的集散地。拥有全国一半以上的工业,主要有水泥、木材加工、纺织、烟草、食品加工等。交通枢纽,铁路向东北、西南分别通达和。设有大学(1676年建)、科学院、博物馆等。中美洲共同市场总部设此。城郊有古迹。 日,危地马拉城由西班牙殖民者建成,当时取名 &&,后改 为危地马拉城。
旧危地马拉城
中文名称: 旧危地马拉城
批准时间: 1979
1979年根据文化遗产遴选标准 C (ii) (iii) (iv) 被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安提瓜危地马拉(旧危地马拉城)位置在中美洲的中部,建于海拔1500米的潘乔亚(Panchoy)山谷,其位置靠近阿瓜和富埃戈(Fuego)火山顶峰。这个地区的中心受到地震的威胁。城市建于公元1543年,具有行政功能。
当阿尔沃拉杜的佩多(Pedor de Alvorado)被科特(Cort)派遣到危地马拉建立首都圣地亚哥(Santiago de Mayor)的时候,玛雅人已经顺从阿兹特克人的统治。三年以后,由于当地的暴力活动,西班牙人放弃了这座城市。
1527年,首都重新建立在阿尔莫隆加(Almolonga)。1541年城市被地震和火山喷发所摧毁。随后是一系列具有破坏力量的地震。
1543年,Santiago de Mayor在如今的安提瓜危地马拉地方重新建设。随后的岁月中,它成为港口总监办公活动中心,而且它的范围扩展到整个中美洲。安东尼利(Antonelli)勾勒出第一个都市规划。1590年,在另一次地震以后城市得到重建。在17世纪期间,城市的建筑汲取中世纪和文艺复兴的灵感建立起来。1717年的另一次地震导致一次建筑的繁荣。在这1775年西班牙当局决定重新建造危地马拉首都。朱安·包蒂斯塔·安东尼利(JuanBautista Antonelli)(他也负责卡塔纳赫、哈瓦那、圣胡安、波多黎各防御工事的设计)的计划符合互相垂直的网格,他的根据是东西向四个基本点。广场和安提瓜危地马拉的通道精心设计,整体从文艺复兴中借用了一些特点。直线的都市网格的整体元素是持久的。
这个具有50多公顷的小殖民城镇的建筑景观占优势的是属于18世纪的巴洛克教堂和修道院。城市的整体随着几次连续的地震而重新建设,城市拥有防御要塞的面貌,城墙是厚的的,塔楼是低的,非常有色彩。
安提瓜危地马拉是闻名的巴洛克(Barroco Antigueno)艺术风格的诞生地,而且扩散到拉丁美洲。它输出宗教艺术作品到西班牙。首都提供了巴洛克时代的美洲殖民城市的独特的证据。安提瓜提供了18世纪建筑整体卓越的典范,并且引出精确的考古学地点勾勒出日常生活的脉络
旧危地马拉城的原址创建于16世纪早期。建在海拔1500米以上,处在地震带内,它在1773年一场大地震中遭到了严重破坏,但它主要建筑的遗迹却保留了下来。这座城池格局的灵感来自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在至少三个世纪之内汇集了大批气势庄严而风格华丽的建筑作品。名贵木材质---铁木类木材详细介绍_木业技术中心_中国木业信息网
您的位置:
名贵木材质---铁木类木材详细介绍
&&&& 铁木英名为Ironwood,指十分坚硬,且有韧性这类木材的统称。它在不同地区和国家代表不同科属木材。就其主要种类而言,中、南美有愈疮木(Guaiacumspp)、光萼铁木豆(Swartzia leiocalycina)和南美破斧木(Schinopsisspp);非洲有红铁木(Lophira alata)、黑铁木(Olealaurifolia)和乌干达铁木(Cynometraalexandri);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热带有铁力木(Mesua spp)、太平洋铁木(Intsiaspp)和婆罗洲铁木(Eusideroylon zwangeri);北美有加拿大铁木(OstryaVirginiana)等。它们分属于蒺藜科(Zygophyllaceae)、豆科(Leguminlsae)、金莲木科(Ochnaceae)、木犀科(Oleaceae)、藤黄科(Guttiferae)和桦木科(Betulaceae)等不同科属,因而木材的构造和性质差异极大,用途也有异。铁木类木材因其特别硬重,且具韧性,常有其它木材所不能替代的用途。如船舶尾轴习惯使用的愈疮木或铁力木等木材,一直依靠进口,在进口贸易中,由于对木材名称、识别、材性和用途等不甚了解,因失误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教训较为普遍。本文就铁木类主要树种,作名称、分布、识别要点、木材性质和用途的简要介绍,以达到减少贸易失误和尽可能利用我国铁木类木材资源的目的。
&&&& 1、愈疮木Guaiacum spp愈疮木是铁木类中最珍贵、最硬重的木材。为蒺藜科Zygophyllaceae愈疮木属Guaiacum的树种。商品名LignumVitae,英文名Ironwood,属名来自英文树脂名――愈疮木树脂,木材中含大量树脂,早在四百多年前就利用该树脂作为治性病的特种药材。本属分布于西印度群岛、中美和南美北部。有愈疮木(G.officinale)、尼加拉瓜愈疮木(G.guatamalense)和圭亚那愈疮木(G.Sanctum)三种。以前者为最主要。尼加拉瓜愈疮木,产于西印度群岛和危地马拉,因径级较小,影响木材利用价值。圭亚那愈疮木产于西印度群岛和墨西哥,边材较宽,又称宽边愈疮木,据谓硬度超过其它愈疮木。
&&&& 愈疮木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窄,黄白色;心材暗棕绿色。散孔材,单管孔为主。同型单列并叠生,弦面可见波痕。木材气干密度为1.15-1.33g/cm3,是世界上最硬重的木材。木材具令人愉快的香气和略具苦味。结构细而匀,旋切性优良,耐腐性强。
木材含天然树脂和特硬重的双重特性,作水下轴承材料有自我润滑作用,常为船舶工业选作特种用材。我国船舶工业有关部门1992年从墨西哥进口每吨价3750美元。木材尚用于纺织器材、体育运动器械、印刷底版和滚筒、滑轮、保龄球等用材。心材可作染料;树脂可供药用;也可作香料。
2、铁力木Mesua spp铁力木是藤黄科Guttiferae铁力木属Mesua的树种。科名原义指含胶汁的树木,属名来自人名。商品名Mesua(印度);Bunnark(泰国);Vap(越);Bosneak(柬);Nagasari(印尼)铁力木、铁栗木、铁棱(中)。英文名Mesua或Ceylonironwood。原产热带亚洲,印度、越南、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马来西亚和印尼等国,我国云南、广西引种裁培年代已久,因面积不大,产量甚少。本属有铁力木(M.ferrea),鳞片铁力木(M.lepidota),阿撒铁力木(M.assamica),雅铁力.elegans),大铁力木(M.grandia)等多种,以铁力木为最常见,我国滇,桂引种仅1种,即为该种。
&&&& 铁力木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淡黄至灰红褐色,心材新切面红褐色,带紫色条纹,日久则呈暗红褐色。散孔材,斜、径列。薄壁组织离管带状。具环管管胞。木射线1-2列宽,偶为2列,异形,非叠生,射线细胞常含树胶。木材气干密度0.97-1.12g/cm3,为亚洲著名的硬材。为我国国产木材中最硬重及强度最高的木材。木材具光泽,无特殊气味及滋味;纹理略斜或交错;结构细而匀;干燥困难,干后不易变形;抗腐及抗虫性强。
&&&& 木材坚硬强韧,且含树脂,可用作渔轮骨架、舵杆、轴套及尾轴筒等船舶用材;工业上作磨球、机座、锻锤机垫木。乐器方面可代红木作二胡杆、筒、线把及小提琴弓等。民用可作砧板、秤杆、算盘框和珠等。
&&&& 3、婆罗洲铁木Eusideroxylon zwageri婆罗洲铁木是樟科Lauraceae铁木属Eusideroxylon树种。商品名Belian(沙捞);Tambulin(沙巴、菲);Onglen(印尼)。英文名Borneoironwood(欧洲)和Ironwood(英)。分布于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地。本属有坤甸铁木(E.zwageri)和马氏铁木(E.malagangai)两种,前者商业上称Belian,后者称Malagangai。后者径级较小,材色较红,性质较轻,木材气干密度0.83g/ cm3,我国称轻坤甸,仅分布于印尼和马来西亚。婆罗洲铁木是指前者。
&&&& 婆罗洲铁木树皮质硬,易剥落,韧皮纤维发达,易片状分离。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略带金黄色;心材新伐材深黄至红褐色,日久为深褐至深紫红褐色。散孔材,单管孔或2-3复管孔,轴向薄壁组织环管束状、翼状、波浪形窄带状和轮界状。薄壁组织内具油细胞。木射线非叠生,多列射线宽2-3细胞,异Ⅲ型,未见油细胞。马氏铁木构造上油细胞可同时存在于薄壁组织和射线组织中。婆罗洲铁木木材气干密度1.04-1.20g/cm3,木材具光泽,新切面似具柠檬气味。纹理直;结构细;略均匀。易于气干。天然耐腐性极强,埋入地下试验30年未坏。木材甚硬重,强度高,机械加工不困难,加工面光滑。
&&&& 木材可用于承重构件、桥梁、桩木、码头工程等;也可作造船、车辆、印刷木版和工具柄等;木材具耐酸性,适用制作盛装到性液体的容器。
4、太平洋铁木Intsia spp太平洋铁木是豆科Leguminlsae印茄属Intsia树种。为东南亚出口最硬的木材之一,有太平洋铁木之称。材面有液态石腊状的触感,故又有加里曼丹柚木之称。商品名有Merban(印尼、马来亚、沙巴)、Kwila(新几内亚)、Lumpaw(泰国)。分布于热带非洲东海岸、马达加斯加岛和亚洲热带的沿海岸和低海拔地区。亚洲的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尼、越南、泰国和缅甸南部为常见树种。本属有9种,以印茄(I.bijuga)和帕莉印茄(I.palembanica)等种为最主要。
&&&& 太平洋铁木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浅灰褐色;心材暗红褐色。径面有深色带和带状花纹。散孔材,单管孔及短径列复管孔,心材管孔中含黄色或棕色沉积物。轴向薄壁组织翼状;少数聚翼状及轮界状。木射线非叠生,同形单列及多列,多列射线宽2-3个细胞。木材气干密度0.75-0.94g/cm3。木材具光泽,无特殊气味和滋味。纹理交错,结构中而匀。木材重至中,硬度和强度高。木材耐腐,干燥性能良好,干缩较小。锯刨加工困难,车旋性能良好,切面光滑。木材染色、油漆和胶合性能良好。
木材较硬重,强度高,富于油性适宜作高档地板料及重型结构材,如造船、码头工程、车辆车身材料等。木材干缩小,加工性能良好,径面具带状花纹,也适宜作室内装饰、装饰薄木、细木工雕刻及高级家具、乐器用材等。
&&&& 同属于豆科的还有光萼铁木豆Swartzialeiocalycina。商用名Wamara和Ironwood,分布于中美和南美。为圭亚拉资源丰富的商品材,木材气干密度0.92g/cm3。边材白至黄白色,心材为巧克力色至深紫褐色。散孔材。轴向薄壁组织轮界状、束状或翼状。弦面具波痕。
5、红铁木Lophira alata红铁木是金莲木科Ochnaceae红铁木属Lophira的树种。别名伊奇、翼红铁木等。商品名Ironpost(英);Endwi(塞拉勒窝);Azobe(象牙海岸);Kaku、Ekki(加纳);Akoura(加蓬);Aba(尼日利亚);Bengosi(喀麦隆)。英文名Redironwood。分布于西非,从塞拉勒窝内到加蓬非洲热带雨林中,尤以滨海地区为多。
红铁木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淡石竹色,具斑纹。散孔材,管孔内含褐色树胶或白色沉积物。轴向薄壁组织离管带状和傍管稀疏状。同形射线,多列射线宽1-3列,多数1-2列。木材气干密度0.96-1.12g/cm3。木材纹理交错,结构粗而不匀。木材极硬重,强度和硬度极高,耐磨性和弹性良好。干燥困难,干缩大,易裂,但干燥后尺寸稳定。木材很耐久,是西非天然耐久性最好的木材之一。木材加工困难,切削面光滑。
木材适用作重型结构,特别是船舶、码头桥梁、闸门、矿井井口等各种耐磨、耐湿材。也用作台球桌、玩具及各种车旋制品。
6、黑铁木Olea laurifolia黑铁木又称南非铁木,是木犀科Oleaceae木犀榄属Olea的树种。英文名Olea或Blackironwood。本属有40余种。分布于非洲南部、亚洲和大洋洲。我国的广东木犀榄(O.brachiata)为同属异种。
&&&& 黑铁木心、边材区别明显,边材灰白色,心材棕色,具黑色斑纹。散孔材。径列复管孔及管孔链成长径斜列或之字形、树枝状。导管螺纹加厚明显。轴向薄壁组织主为轮界状,并具环管束状和离管带状。木射线非叠生,异Ⅱ型,多列射线宽2-3列细胞。木材气干密度0.96g/cm3。纹理直,结构细而匀,木材具天然耐久性。木材硬重,强度大。难加工,对刀具有钝化作用,车旋性能好。
&&&& 木材适宜作木模、雕刻、车旋工艺美术品、车轮、地板、玩具、手杖和工具柄等。
&&&& 7、加拿大铁木Ostrya Virginiana加拿大铁木是桦木科Betulaceae铁木属Ostrya的树种。本属共7种,分布于美、欧、亚三洲。英文名Hop-Hornbeam。它与英文名Hornbeam鹅耳枥(Carpinusbetulus)属同一亚科,十分类似,但在世界木材市场上,加拿大铁木比鹅耳目枥木材等级低。本属我国有一种日本铁木(O.japanica)称穗子榆和苗榆,英文名JapanesesHop-Hornbeam。分布于河南和鄂西、川西山地,日本和朝鲜也有分布。
&&&& 加拿大铁木心、边材区别明显,心材红褐色。散孔材。管孔以径斜列复管孔为主,在轮内构成树枝状。轮间有深色细线。导管具螺纹加厚,单穿孔,偶具梯状穿孔。轴向薄壁组织切线状、带状及轮界状。木射线异Ⅲ型,多列射线甚少,宽2-3个细胞。弦面未见波痕。木材气干密度0.88-1.04g/cm3。纹理略交叉,结构细略匀。木材硬重,干缩大,强度高。干燥和加工困难,但切面光滑,并具有很好的天然耐久性。
&&&& 木材适于作车轮、镶嵌、雕刻、车旋制品、马球球棍、坑木和桩柱等。
&&&& 除上述各种外,尚有东印度铁木Mefrosideros Vera;乌干达铁木Cynometraalexandri;南美破斧木Schinopsisspp等均为十分硬重而有韧性的、使用铁木名称的木材
相关实用木业技术知识推荐&&
实用木业技术知识库&&&
传递信息价值 成就木业你我!木材网络世界可以如此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危地马拉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