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造句'的标准怎么认定评论

新浪微博腾讯微博
& 查看内容
领导干部要在正常范围内“礼尚往来”
摘要: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对于其中提到的“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标准怎么认定的问题,中央纪委法规室近日给予解答。(《人民网》11月26日) ...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据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消息,对于其中提到的“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标准怎么认定的问题,中央纪委法规室近日给予解答。(《人民网》11月26日)
中央纪委法规室解释,所谓“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一是指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换句话说就是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不能只来不往。二是指明显超出了当地正常经济水平、风俗习惯、个人经济能力的礼品、礼金价值。具体给予处分时应根据各种因素综合考虑酌情处理。
礼尚往来,古已有之。在许多地方逢年过节都有收送礼品,无论是普通群众,还是官员干部都不例外,都有相互来来往往。于是,不少干部认为收收礼品不违反原则,抱着“收一点,拿一点无所谓”的心里,心安理得地享受着“礼尚往来”的乐趣。
中国是崇尚礼仪的国家,送礼品本是家庭亲友之间联络感情、互相慰问的一种传统民间习俗,但这种习俗却在变味。在一些人眼里,“礼品”成了拉拢关系的正当理由,披上了“礼尚往来”的外衣。送礼者把它当成一种情感投资,明修着“礼尚往来”的栈道,暗渡着谋取利益的陈仓,把它演变成了变相贿赂的遮羞布。
作为官员,首先就得过“礼尚往来”关。这关过不了,后面的腐败必将一发不可收拾,最终陷入权钱交易的深渊,要知道大多数贪官都是从收看似小打小闹的“礼品”开始,最终从“苍蝇”变成了“老虎”。
中纪委明确“正常的礼尚往来”范围后,既尊重了民情风俗,也维护了同事之间的正常交往,增进了同事的感情。这既是广大党员干部希望看到的,也是民心所向,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细节。(文/胡艺馨)
【免责声明:本站所发表的文章,部分来源于各相关媒体或者网络,内容仅供参阅,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有不符合事实,或影响到您利益的文章,请及时告知,本站在核实后三日内删除。谢谢监督!】
【欢迎对相关文章予以评论。评论内容只代表网民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请勿使用非法字符。】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
人民之声报道网 Inc.All Rights Resered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许可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相同镜像! 联系邮箱:
主办单位: 先锋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联系QQ:
信息产业部备案/许可证编号:
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中纪委带你读懂党内两大法规⑤
中纪委回应“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标准如何界定
日09:39&&&来源: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11月27日电 &(姚茜)10月18日,中共中央印发《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于其中提到的“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标准怎么认定的问题,中央纪委法规室近日通过中纪委网站《回复选登》栏目给予解答。
有网友提问,第83、84条提及收受、赠送“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对于“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标准怎么认定?发达地区和落后贫困地区对于“正常礼尚往来”标准不同,这个标准是否能做出准确规定?
中央纪委法规室表示,从近年来的办案实践看,从事公务的党员干部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问题比较突出,严重影响了党员干部形象,破坏了党群干群关系,是产生腐败行为的温床,有必要对这类行为予以纪律规范。《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没有对收受礼品、礼金、消费卡等行为搞简单的“一刀切”,而是区别不同情况分别作出了规定。一是收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要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也就是说,对于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一律不准收受。二是收受其他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的,要予以纪律处分。这是新的规定,即日常生活中收受同事、同学、老乡、朋友等赠送的礼品、礼金、消费卡等,虽与公正执行公务无关,但如果“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的,要予以处分。
中央纪委法规室解释,所谓“明显超出正常礼尚往来”,一是指在礼节上讲究有来有往,换句话说就是你对我怎么样,我也对你怎么样,不能只来不往。二是指明显超出了当地正常经济水平、风俗习惯、个人经济能力的礼品、礼金价值。具体给予处分时应根据各种因素综合考虑酌情处理。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责编:姚茜、崔小粟)
热点关键词
热门点击排行榜
1234567891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礼尚往来礼品公司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