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金融无法实名认证”实名认证的问题

扫描我,立刻打开触屏站
手机触屏站:
京东金融开始盈利
京东金融开始盈利
来源: 经济观察报|
  京东变了,3月30日晚,京东域名正式更换为“JD.COM”,推出了“Joy”的吉祥物形象,同时“京东商城”也将“商城”两字去掉,变成“京东”。看起来,京东正在按照创始人兼CEO设定的路线高歌猛进,在新年提出休养生息之后,他提出“第二个十年将超越只是作为一个电子商务公司的概念”。
  京东的高速发展始终伴随着外界的质疑,包括烧的钱,无法盈利,看不到拐点等。近日,接受本报记者独家专访的刘强东,描述了他脑海中理想的京东状态,解密外界看不懂的刘强东棋局。
  他坦陈,电商业务将始终维持一个微利的状态,但五到七年之后,京东的非电商利润能占到一半。
  金融开始盈利
  北京宝瑞恒信商贸有限公司是京东的一家供应商。
  去年之前,这家公司月供货额100万、利润10%、账期30天、每月送货4次。30天账期加上各项程序工作,大约45天拿到货款,加上2周安全库存准备,理论上最大占用200万元,年利润120万元,资金回报率是60%。
  去年11月,京东推出“供应链金融”业务后,首周25万送货额即可得到货款继续订货送货,再准备1周安全库存,50万元即可完成京东的销售,年利润扣除贴息后是113万元,资金回报率226%。资金运营效率提高4倍,而只需付出最高0.58%的利息,可谓低成本高效益。
  北京宝瑞恒信商贸有限公司一位代表称,“自去年5月份实行该业务以来,我公司的京东资金周转时间从45天缩短到10天,效率提高了4倍。销售额提高了4倍以上,实际效果非常明显。”
  京东是银行的者,目前放贷的资金都来自于银行,京东是担保方,银行没法对商品进行担保放贷,京东可以,这样就解决了供货商的资金难问题,这是京东做供应链金融的过程。
  去年京东全年的金融业务已经给集团带来了丰厚利润。实现了盈利,互联网金融十二月单月贷款20多亿,全年互联网金融净利润超过1.5亿。未来,它将作为京东非电商业务中主流的一部分盈利存在。
  除了供应链金融外,京东说正在研发的互联网金融还包括:支付业务、消费者信贷业务、互联网证券业务、互联网保险业务,目前都在做产品、搭建团队、做研发,已经开放的是支付业务和供应链金融,消费者贷款业务预计今年六七月开始开放,比银行信用卡消费更简单。对于外界认为的电商不盈利一说,刘强东表示,电商永远不可能获得很丰厚的利润,京东将在电商业务基础之上,搭建各种、物流平台、云计算平台,后三者更能够让公司获得更丰厚的利润。“当然我们从长远来看,5-7年之后,我们要看京东利润,我相信来自于非电商之外的利润应该能占半。”
  亚洲一号
  北京东南五环外,沿地铁亦庄线,出经海路站不远处,一处总面积4.5万平方米的工地上,建筑物正拔地而起。在北京国土资源部门的网站上,这片空地被标记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路东区E16C1-1、E16C1-2地块”。日,“北京京东世纪贸易有限公司”以底价2.95亿拍得这块土地,用途为“商业金融”。
  与此同时,在上海嘉定区娄塘镇的“工1014号地块”,京东商城占地面积近10万平方米、号称“亚洲一号”的上海物流中心,到今年5月30日,就可以全面封顶,年底即可投入运营。
  刘强东去过一次“亚洲一号”,他自己感觉都很震撼。计划中,上海项目有四期,目前是第一期,全部进程是30年时间。建完之后可以用“宏伟”来形容。
  与此同时,广州、武汉、沈阳的“亚洲一号”早已开工。至此,京东在全国的土地储备超过5000亩。
  “所有亚洲一号在设计时就不只是为了满足京东的业务需求,这就是我们要强调物流平台的开放,以后除了京东外还会承担很多社会化物流,卖家、品牌厂商都可以使用,主要是存储和分拣的功能。”刘强东说。
  亚洲一号建成之后,将成为国内最大的仓储和分拣中心,不仅能满足京东全部商品自有物流,还可以出租物流服务给其他供应商。
  “这个想法的初衷很简单,京东过往的大部分物流投诉几乎全部来自第三方物流,自有物流的满意度高得多。”而目前,在亚洲一号项目建成前,京东没有能力全面实现自有物流服务。
  质疑者说
  自建物流曾经遭到的反对声音最为强烈,刘强东提出自建物流的时候,外界许多声音都说,此举必死。刘强东无视来自内外部的反对声音,执意加速。去年3月,他公开表示,2012年整体的物流投资将达到36亿,包括土地、房产和各种设备采购等。
  也恰在此时,对京东资金链紧张的质疑,开始纷至沓来。截止到目前,处于各种原因,“京东必死”的论调此起彼伏,一度还成为商学院的负面案例。很多人持续看衰京东,诸如经营百货类目时,说扩张必死;自建物流的时候说自建必死;平台化学天猫[微博],必死;投资人被套牢,资本退出无门,上市急遥遥无期等。
  其中毫无掩饰对京东质疑的是当当网[微博]董事局主席李国庆[微博]。他曾在2012年上半年公开表示,“京东的资金只能维持到8月至12月,12月是最后期限,必须抓紧时间融资或者IPO,否则会很难过”。还指京东“财务问题复杂”。
  相比外部质疑,刘强东面临的更大挑战,是京东内部的问题。彼时,有内部高管匿名指出,自己全情投入,是否在做一件正确的事情,京东的亚马逊[微博]式拐点什么时候能够出现。没有商业模式的创新,京东难道只能做一门微利的生意?
  刘强东没有及时给出他们答案。他对本报表示,电商是一个新的领域,没有多少现成的人才,大家都在做一个过去没有做过的事情。我们的团队首先是有共同梦想的人,包括投资人也是要相信我们的理论的人。
  他不急于把棋谱公之于众。今年2月16日,京东确认完成新一轮约7亿美元的普通股,投资方包括本轮入股的新股东加拿大安大略教师退休基金和来自沙特的王国控股公司(KingdomHoldingsCompa-ny),京东的一些主要股东亦跟投了本轮。这样,京东到目前的融资总额已经达到了23亿美元之多,融资金额已经达到了一个比较惊人的数字。
  “过去京东的战略有反对的声音,是因为还没有得到验证,经过多年发展事实证明了我们的战略是正确的,目前投资人、高管团队都达成了共识,现在就是战略落地的问题。”刘强东表示,“执行是民主的、战略是专制的。”
  “我们更强调战略上的集中,比如我们做全品类、投资物流,战略上可以好几年没有变化,高管团队更多的是执行公司战略。”当记者问到怎么看待对手对京东的说法时,刘强东坦言,“对我来说,这些事情太小,记不住”。
  过去,面对反对的声音刘强东尚且解释,2011年接受采访时,他表示,“我觉得,持续亏损要看你亏在哪儿。我们所有的亏是亏在固定资产上,我们把账上的现金转化到不动的固定资产,这导致我们‘暂时性财务开销成本’太大。还有一次性投入,因为任何固定资产都会变成一次性成本的产生,所以暂时性的一次性成本也过高,超出了我们的财务承受能力,由此带来了亏损。”刘强东曾强调,京东如果不大规模投资物流,是可以轻松实现盈利的。但物流恰恰是他认定的京东未来的价值和竞争力所在。
  至少目前来看,唱空的声音每每落空。如第一次说京东的钱只能烧到七八月份,第二次则是在第一次预测失败后的2012年11月份,有人称京东再融资也只能烧到明年的三月份。而在2013年的2月中旬,京东再次到账7亿美金,原来认为唱空者更懂京东的人,现在开始相信京东。
  “应该说多年来大家对公司的发展战略已经形成了共识,大家认可没有怀疑,所以不会像过去有大的反对声音,我们争论的还是如何落地、落实我们的战略”。刘强东表示,“我们其实跟投资人都很简单,包括国外的、安大略等,我们基本上就见两面,第一面我会花两三个小时重点跟他讲公司过去历史、未来战略,这是我花最多时间和投资人沟通的,剩下做DD时就是他们派专业团队和我们高管谈,我就不出面了,第二次就是签合同。”
  对于外界质疑的股东被裹挟无法退出之说,刘强东表示,不上市投资人也可以退出,现在想买京东股票的人很多,无数基金想买京东老股东的股票,现在任何股东退出都是可以实现的。不上市不代表股票不能流通。
  “任何投资人无非就是关注你如何保持增长、如何盈利,如果投资人认可战略,他自己能够算出来,我们从来没有和任何投资人承诺过什么时候盈利。”不过,他明确表示,“京东近年来成本控制做得很好,四年来我们的物流成本下降了一半,另外规模的增长也带给我们能拿到厂商更多的返点,所以毛利也在稳步地提升。”
  “我没有什么压力,我们每天把钱花在了最有价值的部分,盈利是一个自然而然的结果,为社会、消费者创造巨大价值的公司,盈利只是一个时间问题,我们现在不盈利的问题是投资太大了,面临短期亏损是一个很正常的事情,我们现在的亏损都是面对未来五年的投资。”盈利不是人为的,而是自然结果,我是说以前也是可以盈利的,只要减少投资,而现在我们不减投资依然可以盈利,因为销售基数大了,投资占销售额比例更低了,自然能迎来一个盈利的周期。
上一篇:下一篇:
相关资讯推荐
我要评论您还可以输入140个字
选择行业:
查询结果:10798家资金方寻找此类项目
本周有286个项目成功对接中。
20多万投资人手持3万亿在等你
输入计算结果
请输入真实信息,以便资金方第一时间联系
输入验证码
恭喜,您已经提交成功,请耐心等候。  之前看到京东金融的宣传,昨天打开京东金融看,发现自动绑定了一个不知道的实名信息和银行卡,问了客服也不知道,只会相互推搪。  以下图片是我的帐号里不知道的实名信息和银行卡,我的手机号差不多在三年前买的,所以不可能是之前的手机号用户填写的,大家的帐户要小心啊。  这是电脑端截图        手机端截图        
楼主发言:1次 发图:
  怎么连客服也不知道呢?有点不可思议。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解构京东金融:无规模 难成活
IPO前夜,京东需要给资本市场讲一些比卖数码家电更激动人心的故事,腾讯入股是一件,互联网金融也是一件。
3月底,刘强东在&中关村100& 企业家俱乐部和李彦宏、雷军等大佬一起开研讨会时,曾放出豪言,称京东未来70%的利润都将来自金融;而今年以来,京东在金融方面确实是动作不断:京保贝、京东白条、网银钱包、小金库&&基本上是阿里有的,京东要有,阿里没的,京东也要有。最新的一个动作是在4月15日,上线了一款叫京东8.8的基金产品,年化现金支付比率为8.8%,号称京东金融首款&超级理财&。
京东金融,听上去,看上去,好像都很生猛的样子。
可是,长期以货到付款为主,连网络第三方支付都没怎么玩过的京东,真能把金融做得这么牛逼啊?总归有点将信将疑。本文粗略解构下京东金融,上篇主要关于to C业务,下篇则是to B业务。
双端皆有布局
虽然从2012年开始,京东就和银行接触,开始谋划一些金融业务,并且通过收购网银在线拿下了一个第三方支付工具,但京东金融真正起步应该是2013年7月。当时,金融事业部从京东电商业务中正式独立了出来,而且连续申请了商业保理牌照、小贷牌照、基金支付牌照,还有财务咨询牌照;在金融这样一个强监管的领域,有牌照,才能正儿八经干活。从业务范围上看,京东金融在to B端和to C端,双端皆有布局。
上篇:TO C 业务
很明显,京东to C端的业务就是全面向阿里看齐的节奏:网银在线类似支付宝,小金库类似余额宝,京东白条类似虚拟信用卡,京东8.8类似淘宝理财。
虽然,互联网金融红成了辣子鸡,余额宝示范效应下,很多人跃跃欲试,但其实,这行门槛很高,赚钱很难,对于京东而言,我觉得,一个很大的掣肘,是规模问题。
1)消费金融:数据不够,风控亚历山大
京东白条,我身边没一个人申请到,门槛好像很高。一方面,业务刚上,要慢慢铺开可以理解,但另一方面,我相信也是京东风控压力比较大的原因。
京东白条是类信用卡业务,原理是利用用户在电商平台上留下的数据来判断个人信用,并给予授信额度,商业模式也和信用卡类似,靠收取逾期利息和分期付款手续费盈利。
用数据判断授信额度这件事,听着比较高大上,但实际上,这很难,且现阶段,效果很可能还不如银行。
你有没有房、有没有车、有多少收入、信用怎么样,这是给予用户授信额度时,机构需要借助信息、数据去反推的东西。别看银行的信用卡办卡好像很随意,实际上,银行会回去翻查你很多信息,在中国,银行是有很多特权的,能查到的东西超乎很多人的想象。
比如说判断你有没有房,银行会去查你的央行征信报告,如果你曾经在银行办过房贷,这条信息是很可能被银行写进央行征信报告,这个,京东查不了;还有可能,银行和市级房管局搞好了关系,接入了对方信息,你有没有房,也就一目了然了。电商怎么判断你有没有房?看你买了装修材料,估摸着你可能买房了。和银行比,各位觉得哪个准?
阿里的虚拟信用卡喊了一年才姗姗来迟,其实不仅仅是监管原因,风控难度,也是一个因素。阿里平台上的数据可是明显多于京东的,无论是实名认证的用户量,地址库,还是活跃程度,支付宝对接的银行卡等等。阿里尚且犯难,京东的挑战应该更大。而且,某种程度上,京东的风控还必须做得比阿里更好,因为,京东白条的违约成本比阿里的虚拟信用卡要低。
众所周知,支付宝推的&虚拟信用卡&,前一段被央行叫停了,而看着类似的京东白条却躲过了监管。原因是,京东白条不是一款金融产品,而是&赊销&模式。
阿里是平台,不是直接的卖家,虚拟信用卡的授信由阿里的合作银行垫资,所以是金融产品,央行、银监可以监管;但京东自己是卖家,白条实质是个&赊销&凭证,而非金融产品,你去店里买东西,人家愿意晚两天收你钱,这事儿央行可管不着,非要找监管机构,那应该是工商局,然后,赊销这事儿不犯法啊,所以工商局也不会来取缔。
赊销让京东白条躲过了金融监管,但是,也有弊端。监管,也不都是添堵,很多时候也是有红利的:如果虚拟信用卡你不还,你就是欠银行的钱,这事儿会被写进央行征信报告的,这个影响大家明白的,会影响你日后的各种借贷行为;可是京东白条你不还,你是欠京东钱,此事不会进征信报告,京东基本拿你没辙,甚至连封杀你在京东上购物都做不到,你重新申请个账号就好了,这又不用实名验证。京东只能去法院告你,问题是,就几千块钱的事儿,打个官司未免太劳师动众了。
用户的违约成本太低了,京东要控制坏账率,就只有挑选更高质量的用户,此时,如果平台数据有限,风控就真的是亚历山大了。要知道,银行的风控能力并不弱,加上强约束力,网点催收能力,很多银行信用卡的坏账率仍然超过1%。为什么在京东白条上线后,大批用户吐槽申不到,其中很多甚至已经是京东的高级会员,还有人吐槽似乎只有用信用卡付过钱的才能申到。原因应该就在于京东没这么强的风控,万一坏账率太高,承受不起,而已经用信用卡付过钱的,这是银行已经把过关的客户嘛,质量自然高点。
2)个人理财:潜在用户不够,产品不好卖
小金库类似余额宝,对接的也是货币基金,不必多说。
京东8.8,之前牛皮吹得挺大,高收益,创新啊啥的,但实际上,这就是一款锁定两年的定期支付混合型基金,怪只怪以前金融离我们太远,出个不一样的,大家就以为是创新,其实,在工行、交行等,同类产品已经卖很久了。
京东8.8不保本,每个月支付比率为年化8.8%,年化收益率浮动,如果达不到8.8%,就会拿你的本金出来先给你。收益有可能比货币基金高,但风险性也会明显大于货币基金。
在天天基金网上查了下,显示目前混合基金有251只,近一年,年化收益率为正的,是152只,比目前余额宝收益率高的大概是105只,占比42%。还不错对吧?但是,又看了下近6个月的收益,收益为正的,就只剩69只了,不足三成。汗。看来这半年国内投资环境是不行啊。
而这当中,京东8.8的运营方国泰基金有7只,近一年,最赚钱的净值增长10.66%,最亏钱的跌了15.55%,近6个月,是全亏&&所以,京东8.8收益有高于余额宝的可能,但可能性有多大呢,大家自己掂量。
从销售效果看,京东8.8是4月15日上线的,京东连续两天,首页一直是置顶广告,我16日买了100元,18日登陆,还是可以买。这个基金统共也就是10亿的规模,卖两天都卖不完,除了产品本身风险高于货币基金这个因素(其实能接受高风险产品的人还是有很多的),关键,我觉得还在于京东能撬动的潜在理财用户规模不够。
支付用户量&&理财用户量(稳健性)&&理财用户量(激进型),我感觉,这三种是形成金字塔形状的,支付是底层。仔细想想,有多少人在京东是在线支付的,有多少人熟悉网银在线,有多少人信任它是安全的?网银在线对接了多少银行,有多少支付场景?网银在线的移动客户端有多少装机量?
支付宝积累了十年,8亿注册用户,3亿实名认证A类用户,移动端装机过1亿,且用户对其认知是偏金融属性的,这,是余额宝能卖得动的基础。此前支付宝卖预期年化7的保险理财产品,保本是2.5%,其实也有最终受益低于余额宝的可能,但是,8.8亿,5分钟售罄。
最新图文推荐
合作媒体专栏
网易科技频道,有态度的科技门户。 网易在门户网站业务方面保持市场领先地位。根据Doubleclick2010年发布的全球流量报告显示,网易流量位居全球互联网站第15位,在中国门户网站中处于非常领先的水平。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
seajs.config({
base: "/resource/passapi/scripts/"
seajs.use('seajs/seajs-css');
seajs.use(['artdialog/src/dialog-plus'], function (dialog) {
$('#favorite').on('click', function(){
$.getJSON('/passapi.php?op=userstatus&callback=?', function(data){
if (data.status == 1) {
var _this = $('#favorite').find('span');
$.getJSON('/?app=favorite&controller=favorite&action=add&jsoncallback=?&contentid='+contentid, function(json){
if(json.state){
_this.htm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京东实名认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