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阳武店镇荒山承包王传六现在在哪里关

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下载积分:1000
内容提示:武店镇
文档格式:XLS|
浏览次数:4|
上传日期: 10:46:59|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官方公共微信安徽凤阳打掉一涉恶犯罪团伙
11名被告人来安受审
今天上午8时30分,在安徽省凤阳县影响较大的地方恶势力犯罪团伙在安徽省来安县人民法院开庭审理,11名被告人受审,由于此案涉及人员较多,案情复杂重大,预计开庭审理时间持续2天。来安县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王传六等11人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故意伤害罪、寻衅滋事罪、聚众斗殴罪、敲诈勒索罪等多项罪名向法院提起公诉。公诉机关指控:自2000年以来,被告人王传六利用其身为凤阳县武店镇组织员的身份,通过有组织的网罗社会闲散人员,纠集家族势力,逐渐形成了以王传六为组织领导,以王世宝、陆蒋林、王世礼、王传代、王传连、王世刚、王世国、王龙二、金家唐、王世力等10名被告人为成员的较为稳定的地方恶势力犯罪团伙。该团伙在被告王传六承包的石料厂的掩护下,目无法纪,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为达以低价收购青石原材料,多次安排人员拦截为他人运送青石的货车,迎面用石头砸碎途经石料厂附近的货车挡风玻璃,先后造成2名驾驶员重伤。他们通过实施故意伤害、寻衅滋事、聚众斗殴等暴力犯罪为手段,以销售石料为幌子,在当地强买强卖,大肆实施违法犯罪活动,横行乡里、欺压百姓,造成恶劣社会影响;他们采取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手段聚敛钱财,攫取非法利益,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经济、社会生活秩序。目前,该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武店镇简介
一、行政概况
  武店镇位于安徽凤阳县西南部,区域面积108平方公里,辖25个行政村(87个自然村)和一个街道居委会,现有省县、铁路系统及驻军30多个机关单位,总人口60392人,农业人口53756人。耕地58815亩,山场3万亩。年为国家小城镇建设试点镇,1999年被省批准为全省综合改革试点镇,2002年以来为省级江淮分水岭综合治理开发重点镇,2003年被省政府确定为63个全省重点中心建制镇之一,2005年列为市县培育建设的经济强镇,目前,城镇建成区4.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2万人,是周边乡镇商贸、金融、交通、文化、教育、卫生等服务中心。
二、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武店镇党委、政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带领全镇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改革开放和招商引资,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按照推进产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紧紧围绕“以农稳镇,以工强镇,以商活镇”的发展思路,农业上突出发展优质粮油、大棚蔬菜、双孢蘑菇、林果、畜禽等特色经济,工业上突出发展建材工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城镇建设坚持规划、改造、完备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化水平。实现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农民持续增收,财政收入增长,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2006年实现生产总值3.6亿元,比上年增长20%,镇域税收突破千万元,达到1074.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700元,增长12.1%,实现招商到位资金5600万元。民营中小企业已发展到475个,企业总产值8.1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达5.6亿元。矿山开采、石灰、水泥、石料加工、粮油加工、交通运输、建筑、商贸等产业,由小到大,由弱到强,逐步发展壮大,基本形成灵泉工业区、武西路工业区、镇商贸区二、三产业发展聚集区,经济强镇开始显现。
  农业在党的惠农政策指引下,农民生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农业产业化、农产品优质化、农业机械化步伐明显加快。已发展5万亩优质粮、2.5万亩花生、5000亩蔬菜、4万头生猪、200万只家禽、2万头山羊和3万亩经济丰产林。2000亩大棚蔬菜、550个高架大棚双孢蘑菇基本形成基地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各类畜禽规模养殖户发展500多家,肉产品产量达5500吨。原料林、生态林面积2.3万亩,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城镇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镇区9公里“五纵六横”街道铺水泥路面,排水、路灯、绿化配套,90%以上居民用上自来水和有线电视。村村通水泥路、通广播、通电话、通无线通讯。中小学、幼儿园、卫生院(室)、书店等文化卫生教育服务机构齐全。
  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完成武店镇总体规划,启动灵泉村新农村建设示范村试点。统筹兼顾和谐发展,认真落实低收入家庭社会保障制度,引导农民参加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加强计划生育工作,加强安全生产和矿山资源保护与开发,强化环境整治,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谐平安武店取得健康发展。
  武店镇预期在2007年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亿元,增长11%;镇域税收1400万元,增长30%;农民人均纯收入3000元,增长11.1%;招商引资1亿元;完成基础设施项目投入800万元以上,实现农业总产值1.5亿元,增长15.3%,粮油产量达到3万吨和0.5万吨,增长7.1%和92%,肉产品产量6000吨,增长10.5%,城镇化水平达38%左右。
三、资源优势与经济发展特点
  区位优势突出。南与定远接壤,西距淮南市25公里,北离蚌埠市22公里,处于“二淮一蚌”经济圈位于凤阳县联系蚌埠、淮南的主要通道上。淮南铁路、合徐高速公路穿境而过,设有车站和道口。正在建设的淮南至蚌宁高速公路连接线更是把发展中的武店镇拥进“东向发展战略”的东进区域,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为武店镇发展创造了发展机遇,成为凤阳西部最具活力的经济发展区域。
  自然资源丰富。武店素有“建材之乡”的美誉,镇东15公里沿山采石经济带,石灰岩储量丰富,品位高,易开采,是水泥、石灰、石碴等建筑材料工业的主要原料。有优质的灵泉矿泉水和锰矿和大理石有待开发。有万亩以上牧场是发展养殖业的理想场所。5万亩耕地盛产粮食、油料、蔬菜等农产品。
  基础设施完善。目前已形成交通方便、水电保证、邮政通讯快捷和金融机构配套齐全的良好投资环境。自来水日供水5000吨,供电能力达14.5KV,农村、城镇供电网改造完成,实现城乡同网同价。2万门程控电话和6座移动、联通基站,完全适应未来一个时期经济发展需要。市政道路9公里水泥路面,排水管渠全部改建扩建,140盏配套路灯亮化。行政村通水泥路35公里。全镇拥有完中、初中、小学26所,其中完中武店中学为市级示范高中,武店中心小学为省、市级示范小学,镇有中心卫生院,村有卫生室。
  投资环境良好。镇党委、政府致力于“内增素质,外树形象”,狠抓效能建设,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效率意识和大局意识,协调系统部门做好服务经济的各项工作,充分运用各级赋予的优惠条件,建立招商引资项目组,为加快发展提供便利的服务。同时加大依法行政,推进依法治镇进程,为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稳定的环境。
  支柱产业形成。坚持走工业强镇之路,镇域工业不断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建材工业形成灵泉、武西路2个聚集区,实现水泥产品40万吨、石碴产品500万吨、石灰产品100万吨、粮油加工10万吨的生产能力。随着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市场对建材的需求,武店镇的建材产品与道路、房地产、装潢业相关,将对武店支柱产业发展起到有力的推动作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形成具有本镇特色的“五大基地”:即以楼店、却巷村为中心的2000亩反季节大棚蔬菜、以前郢村、沙涧村为中心的550棚27.5万平米的双孢蘑菇种植、以却巷村为中心的100万只养鸭、以西圩村为中心的20万只蛋鸡养殖和4万亩优质高产小麦生产。盛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进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行列,前郢村双孢蘑菇进入市级“特色产品和产业示范村”。
四、党政领导分工及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0)
主持全面工作
党委副书记、镇长
主持政府全面工作
党委副书记
分管计生、信访、政法、党务
分管文化、教育、卫生、计生及楼店
负责马湖片
分管民政、关工委、妇联
分管纪检、监察
分管组织、党务、农、林、牧水利、
分管武装、民兵,负责武店片
党政办主任
分管文秘、后勤、办公室
分管城镇、土地、政法、综治
分管交通、电力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凤阳县武店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