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舞台剧剧本商业运作关于不合理流程及改进部分的内容在那里能看到?

制作人的反思:一部舞台剧的制作流程应该是怎样的?
制作一部舞台演出,从着手准备到演出结束,整个流程是怎样的?
Sysy,破产艺术工作者
一个破产戏剧制作人带着她全部的失败经验与反思如是回答:
首先,我将这个问题定义为一部商业舞台剧的制作流程。因为这是关于一部戏的诞生最复杂的流程,其他形式的舞台演出(如:学生剧、戏剧节剧目)都可以从商业运作里简化出来。
内容提要:
1、 一般国内舞台剧制作流程;
2、 国内演出制作流程有哪些不合理;
3、 国外成功案例的流程是怎样的;
4、 破产戏剧制作人反思后的步骤。
整个过程主要分为经营流程、创作流程两部分。
学生团体可自己参考创作流程。
(一)经营流程
一、 基本条件
1、 注册一个文化类公司
2、 该公司必须具备演出许可证
3、 演出许可证需要三张演出经纪人证注册完成。明文规定是:该公司必须具备三名持有演出经纪人证的员工。
二、 确认演出场所、演出时间
选择剧场,确认演出时间,并签署租赁合同。整个过程类似于房屋租赁。一般来说,合同签署后需要向剧场支付定金,在下一个步骤审批完成后带着审批合格文件来剧场开票,开票前需要支付余下租赁费。具体情况可根据不同剧场谈判。
需要准备的资料:
公司营业执照
演出经营许可证
下一个步骤需要用到的从租赁过程中获取的资料:
合同复印件
该剧场的消防安全证明
审批地点为所选剧场所在的区级文化办。比如你想在海淀剧场演出,海淀剧场属于海淀区,那么你就要到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进行审批。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区和不同时期(比如奥运会期间,对剧场安全设施的审查会更加严格)会有不同的规定,在准备审批时请查阅对应官网,根据审批指南准备材料。以下是北京市文化局发布的审批指南,请参考:
1、 官方出票
把之前所有步骤通过后得到的资料带到剧场方,由剧场方协助出票,办完手续后,你就可以卖票了。
所谓官方出票是指,票务系统是一个垄断行业,基本所有剧场都必须采用这个票务系统。比如北京是中演票务,上海是东方票务。一般来讲,他们每卖一张票会提取你 15%&20% 的票务提成。
这里有个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笔者第一次独立做演出时在这里栽了大坑。
(1)在销售过程中,你只能通过剧场的票务系统查账,这时候的账是扣除了票提的。但最终结算时会发现,实际扣除的项目还有很多,比如剧场自己会员的打折、剧场自己推的学生票、军官证、残疾人证等,这部分的折扣是不会出现在票务系统的,最早合同里也是没有写的。
(2)一定要去谈判一个打票机,只有官方票务系统公司可以提供,根据官方提供的票务系统自己管票自己打印。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掌握票务情况。如果没有,很凄惨,每个剧院给到主办方的票务数量是有限的,你后期操作起来很麻烦,小到送人,大到宣传置换。原因是像大麦这样的票务公司,它的票务来源一是官方票务系统公司,中间有 10% 的提成,不需要通过你,直接成为二级代理;二是主办方直接向大麦提供票务,提成根据情况谈判。第一种方式看似提成不多也不需要你亲自打理,但是,除非你的戏非常火,大麦这样的公司才会帮你卖。第二种方式,你必须要有一个打票机,自己打票,源源不断地根据情况向大麦提供票务。因为实际上大麦票务会比官方票务系统的出票率高很多,也会配合你宣传。如果没有打票机,假使你最多能从剧院方拿 100 张票,就太凄惨了。相当于是你自己无法掌握销售,对于经营来说,很可怕。这个事情有多严重呢,笔者认为,如果谈不下来,情愿这个演出先不做。所以,这个步骤其实是应该放在定演出日期前的,但是很多人走到这一步了才发现,就晚了。因为剧场方是不会主动透露打票机这个秘密的,真的叫秘密&&这里就不过多吐槽了,在国内做演出像这样不合理的情况太多了。至于如何去谈判一个打票机,这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踢皮球大会,对于一个初涉该行业的人来说,就是发挥想像通过各种渠道尝试去谈了。
2、 票务公司出票
所谓票务公司就是大麦、永乐这样的公司。上面已经说了,他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你的票,最好的办法是你自己能提供票给他们,然后去谈判一个合理的提成。过程简单,非常符合一般商业运作规律。并且,像这样的票务公司也会有一些不错的宣传渠道,可以通过票务置换实现,所以就更应了我之前说的,一定要去谈判一个打票机。
五、创作流程
后面单独讲
由于本章节主要是写经营流程,所以演出过程最重要的是随时与剧场方保持联系,敲定时间。因为进了剧场后,每一分钟都是哗啦啦的钱在留。基本是一个小时 1000 这样。所以在进剧场前一定要把时间安排好,需要用到的剧场设备都准备好,还有些剧场是需要谈判停车位的。盒饭该放哪里,花篮能不能进&&为什么把这些细节放在经营流程里,因为每一件事都是钱的事,笔者就遇到过花篮进剧场要收费的。
按照剧场与票务公司的合同走流程结算就好了。
这大概就是一个国内一部舞台演出的经营流程。
接下来讲这个流程的不合理,以及改进后的流程。
很多人会问到参考书什么的,我这里推荐一本:《艺术与经营的奇迹&&浅利庆太和他的四季剧团》。
推荐原则是:但凡写国内案例的就不要看了,国外的挑来看看。你每看一本都会觉得自己吸收了大量营养,非常充实。但是,一落地就不行了,所以,看这些书主要还是精神追求。
为什么国内的案例我不推荐呢?个人认为,制作一部戏最核心的要素其实是商业运作,尤其是在大陆地区,国家扶持极其有限、制作成本特别高昂的情况下,只有商业,才是戏剧制作唯一的出路。大家不要一听到商业,就觉得这是三俗的,首先,这个误区就是导致国内戏剧很难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艺术工作者对商业理解得浅薄,而导致在制作戏剧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工作都不去做,造成的损失是极大的。所以,首先应该是了解普遍商业运作的原理,其次,再根据自己创作剧目的定位去寻找目标观众。切忌不要动不动就骂观众不懂艺术,原则是:现在看来,教育市场的成本是最高的。我也看到一些国家院团推出的例如《一部 xx 戏的诞生》这样的书,除非你在这种体制内,不然是没什么借鉴价值的。
以上步骤的确是代表了国内戏剧产出的一般步骤,为什么不合理呢?因为大多数戏剧工作室都是在以项目的概念在做事,除非是非营利的,例如学生团体,直接看我下一个章节&创作流程&就好了,但我想大多数制作的演出都是要面向大众的。所以,首先得合理的把公司的概念建立起来,其次再是一部演出。这个东西的确不好理解,我也无法在这里三言两语地说清楚。但是笔者的确是离开戏剧圈了,原因就是我需要去一个正常运作且高速发展的机构学习。我换了工作后,第一天,leader 问我感觉如何,我说比过去一年的收获还多。毫不夸张。总的来说,戏剧圈在整个社会里的发展是脱节的,很多概念甚至是常识的理解都是有限的。当然,如果不是因为我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也是很难明白今天所能理解的内容。我自己的比喻是,我就像在牢里关了一年,现在出狱了,对外面的一切事物都倍感珍惜,想去极力吸收。
总的来说,关于舞台演出制作最大的困境是:当戏剧人不断地在怪罪市场不好时,恰恰是因为自己没有去了解过市场。很多时候,也许对于单个的项目是做好了的,但是对于整个运营却是不对的,做好了不代表做对了,只有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才是一部舞台演出能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除非你就是有钱任性。所以,现在看来,关于制作一部舞台演出的步骤,当你真正明白了市场运作后再回过头来看,以上很多流程就很不合理了。但你一定要明白的是,这跟艺术水准的高低并无太大关系。
大家不要太绝望,觉得国内这不好那不好到底应该怎么做?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介于这是一个破产戏剧制作人带着她全部失败经验的反思,那我还是应该把反思的初步结果给出来,仅供参考。思考步骤是:
明确预算是一件对所有人都负责的事。
二、你的目标是什么?
不要动不动就把目标定为我要做中国最牛的戏。把这个目标改小,比如:本轮演出我要达到多少上座率?
三、你的受众群是谁?
你一定要想清楚谁会来买你的票?
以我亲身经历为例,说一个艺术圈最严重的市场工作误区。
笔者现在已经换工作了,来面试的时候被市场部的 leader 彻底碾轧了一番,反而踏实了。之前觉得自己在公关公司也呆过,对市场工作多少有些经验。加上自己做戏剧时,作为一个不知名小剧团还给罗辑思维这样的大腿攀过亲,觉得自己市场能力还挺不错的。面试那天,几个问题就被碾轧了。罗辑思维的用户是你的客户群吗?喜欢戏剧的人群是怎样的,男女比例是怎样的?我说女多男少。又被问罗辑思维用户的男女比例是怎样的呢?我说男多女少&&看,问题就来了。经常我们在做一个市场行为时,成功与否并不是通过它的热闹程度评估的,一条长微信就算有 5 万个转发,没有发到你的目标受众手里都是失败的。当时我们跟罗辑思维合作后,还有评论写这是戏剧营销的一次突破云云,现在想想也挺可笑的。
笔者在这里写的很多新想法都和这位 leader 姐姐教授的东西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是真正做到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然后真正想要的用户群里都铺到了。非常厉害。等学习一段时间再来补充这部分内容。
所以,之前也有不少人邀请我回答&如何当一个戏剧制作人&这样的问题,现在真的是不敢回答。如果你还年轻,我的建议是,去一个靠谱的创业型互联网公司学习两年先。对于笔者而言,如果继续坚持做戏剧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它真的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事吗?有时停下来,反而是一种进步。
四、宣传。渠道为王,如何让你的受众群知道你?
千万不要想当然,得去实实在在地找那些有习惯花钱买票的普通观众调研,问清楚他们一般是怎样得知演出信息的。具体的宣传手段就不写了,因为那又是一个长篇大论,在这里我提供一个思路:用尽一切办法找到你的目标受众,所以调研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就好比你在巨大的校园里擦肩而过了一个你认为是命中注定的姑娘,你该如何去找到她?
还有一个简单的规律(也是上面说的 leader 教授的):男性和女性在获取信息来源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男性更多的是关注信息本身的内容。女性获取信息的地方目前来看基本就在微信朋友圈了,她更在意的是一种认同,大家都转她就转,而男性更喜欢转一些代表个人的相对独立的内容。女性代表了&不孤独&,男性则更需要通过一些东西武装自己,让自己更出挑。
举这个例子的用意是,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了解这些一般规律。至于微博怎么发,那都是很细节的工作了。但目前看来,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你问他怎么宣传,他首先蹦出来的三个字就是&发微博&。
总之,切忌不要觉得一个微信转疯了就成功了,完全不一定。
这个时候再来围绕你的目标与受众想创意,就是导演和设计团队的工作。
所以,发现问题没有,之前我写的一般步骤里,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最后一步了。其他问题再是边想边做,边做边改。这真是血淋淋的教训。
(二)创作流程
一、 工作比重
其实这个创作过程反而是制作一台舞台演出里最简单的部分。但目前国内很多剧团在制作一部舞台演出的过程里,这个部分的比重都占到了八成。其实,它的比例应该控制在两成才对。但这个并非是一个调配比例的问题,而是如我上面所说,由于艺术工作者对商业理解得浅薄,导致在制作戏剧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工作都还没有做。
现在国内大多舞台演出基本 1 个月就出炉了,能保证 3 个月的都太不可思议了。为什么百老汇一部音乐剧的制作周期少则一年,多则五年?他们多出去的时间都干啥去了?除了上面章节说的那些,还有什么我们没做到的,以下会详细讲到。
二、 大陆舞台演出创作一般步骤
1、 制作人跟导演确认要制作一部什么戏。
2、 找演员、找设计&&凑齐一个剧组的所有人员。
3、 找排练室。
4、 排练。大概是 30 天。
5、 设计。排练到后期,设计组成员进组,根据排练情况想设计。
6、 搭建舞台
三、 一般步骤的问题
1、 国内大多制作人都是爱好者出身,在商业和艺术两个方面的知识储备都不够专业。对于制作人而言,一开始就必须明确自己到底要制作一部怎样的戏。到了创意步骤再去跟导演洽谈,导演给出的所有想法都必须是根据自己之前的抉择来的。但很多时候制作人都容易被导演牵着鼻子走。所以在一个剧组里,对制作人的要求是最高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个百老汇的制作人起码是在该行业积累了十多二十年经验的人才能转为制作人。如果比喻为一个公司,制作人就是 CEO,那么怎样的人能当 CEO?
2、 对于剧场选择的问题,这里面水太深了。从专业程度讲,目前国内真正能算作专业剧场的地方非常少。在专业上我不给建议,但你必须去备选剧场看戏,亲自感受。原则是哪个剧场火选哪里,没档期就等,但是千万不要乱冒风险。宁愿不演,但别将就。
写到这里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说以上一般创作步骤有那些不对了。基本上就是个边做事边想方案边想执行的过程,对预算几乎没法控制。笔者之前自己对流程和预算的控制都有非常失误的地方,比如,就因为演员迟到这种事损失的金额大概有三万元。在国内你会发现,如何让演员不迟到就已经是个非常艰难的事情了,这个我也可以写一个长篇大论来。如果是日本演员,时间一到就齐刷刷地跪一排在你面前了。
对艺术效果来说,笔者认为,设计必须是一开始就有的,就算没有演出服但一开始就必须有个替代服,该有的道具一开始就得有,千万不要在那无实物想当然。
四、 一个正确的步骤
之前说过,国内戏剧圈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脱节的。现在我先来讲讲一个商业活动的制作步骤,它代表了一种正常的商业规律。
1、 甲方要做一个活动,并对活动提出具体的要求与预算。乙方根据要求策划活动。在这里,我们其实就可以把甲方看作制作人,乙方是导演。
2、 乙方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策划。从设计方案到活动细节,细节到几时几分什么车去接什么人,车牌号是多少,司机电话是多少。这些都得确认清楚。
国内制作舞台演出,这个部分是最可怕的。导演不断有灵感,预算不停在变。经常会造成浪费。有人会质疑,一开始把什么都定死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原则。笔者认为,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商业发达的美利坚就是这么干的。戏剧艺术家为何多产在欧洲,去看看人家国家给予的扶持力度。别说欧洲,就是台湾,如果你是诚心想搞创作,拿到扶持是不难的,基本能保证你在一个自由的创作环境里。
基于国家政策原因,我是不鼓励工作坊式的创作方法的。对于时间与成本都太难控制。如果是学生团体或是教学需求,我是非常鼓励的。
3、 甲方与乙方敲定活动方案。这个时候预算就不能变了,一切超出预算得部分需由乙方承担。
4、 乙方制作详细的活动执行表(这是舞台监督的工作)。
执行表是怎样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从项目启动开始,知道各个时间段在干什么。简单的说就是把人时地事写清楚,由于是演出,所以要注意每个事项可能用到的道具,以及花销。笔者珍藏了一个意大利剧组的演出执行表,在总表下面又细分了很多表。在服装表里甚至黏贴了对应服装所用的布料样品,道具表里也有每个道具的彩色照片。做演出跟做活动不一样就在于,活动是一次性的,演出可能是长年累月的,当前的工作要为以后做铺垫。
这个表就是一个演出操作手册,要达到什么效果呢?就是一个不懂行的人看了这个表也能明白在什么时候要找到什么人,让这个人干什么,这个人需要配备什么道具,穿什么衣服&&舞美执行表也要达到宜家组装家具说明书的效果,人人能懂。
笔者绝对没有夸张,以上我说的执行表效果都是亲眼所见。一般国外来的剧组都会有这样的表。2014 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里邀请了德国的《朱莉小姐》,影像设计非常复杂,设计团队又都是英国的。英国人设计完后德国人就可以直接执行了。这个时候德国人手里就是一堆一堆的表,照着执行就可以了。从设计到做成直接能执行的表,足足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这是世界顶级戏的做法)。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国外舞台演出的制作周期动不动就好几年。
除了设计表还应该有财务表(比如什么时候该给谁发工资了),甚至吃喝拉撒表,什么时候放饭,谁去分饭,选择哪家供应商&&都得写清楚。
在时间上主要分为这样几块:排练、搭建舞台、彩排、演出。一搬来说搭建舞台最多两天,因为剧场租赁成本太高。
5、 严格按照执行表工作。
剩下的工作就是严格按照执行表工作与现场把控了。
1、 给学生团体的建议。
需要一个人成为很好的组织者。就像组织活动那样把大家组织起来,这个活不轻松,但是很有必要。
2、 给商业制作人的建议。
不要轻易地去扶持一个艺术家。如果你既想赚钱又想追求艺术造诣,笔者建议可以先与成熟团队合作。先成为一个好的演出商,再做一个制作人。现在信息交流那么发达,国内烂戏横流,直接与国外成熟团队合作也未尝不可呢。
血淋淋的都是教训,希望多多交流。你的位置: >
> 制作人的反思:一部舞台剧的制作流程应该是怎样的?
图片:《Cats》
作者:Sysy,
一个破产戏剧制作人带着她全部的失败经验与反思如是回答:
首先,我将这个问题定义为一部商业舞台剧的制作流程。因为这是关于一部戏的诞生最复杂的流程,其他形式的舞台演出(如:学生剧、戏剧节剧目)都可以从商业运作里简化出来。
内容提要:
1、 一般国内舞台剧制作流程;
2、 国内演出制作流程有哪些不合理;
3、 国外成功案例的流程是怎样的;
4、 破产戏剧制作人反思后的步骤。
整个过程主要分为经营流程、创作流程两部分。
学生团体可自己参考创作流程。
(一)经营流程
一、 基本条件
1、 注册一个文化类公司
2、 该公司必须具备演出许可证
3、 演出许可证需要三张演出经纪人证注册完成。明文规定是:该公司必须具备三名持有演出经纪人证的员工。
二、 确认演出场所、演出时间
选择剧场,确认演出时间,并签署租赁合同。整个过程类似于房屋租赁。一般来说,合同签署后需要向剧场支付定金,在下一个步骤审批完成后带着审批合格文件来剧场开票,开票前需要支付余下租赁费。具体情况可根据不同剧场谈判。
需要准备的资料:
公司营业执照
演出经营许可证
下一个步骤需要用到的从租赁过程中获取的资料:
合同复印件
该剧场的消防安全证明
审批地点为所选剧场所在的区级文化办。比如你想在海淀剧场演出,海淀剧场属于海淀区,那么你就要到北京市海淀区文化委员会进行审批。具体情况根据不同区和不同时期(比如奥运会期间,对剧场安全设施的审查会更加严格)会有不同的规定,在准备审批时请查阅对应官网,根据审批指南准备材料。以下是北京市文化局发布的审批指南,请参考:
1、 官方出票
把之前所有步骤通过后得到的资料带到剧场方,由剧场方协助出票,办完手续后,你就可以卖票了。
所谓官方出票是指,票务系统是一个垄断行业,基本所有剧场都必须采用这个票务系统。比如北京是中演票务,上海是东方票务。一般来讲,他们每卖一张票会提取你 15%&20% 的票务提成。
这里有个非常需要注意的地方,笔者第一次独立做演出时在这里栽了大坑。
(1)在销售过程中,你只能通过剧场的票务系统查账,这时候的账是扣除了票提的。但最终结算时会发现,实际扣除的项目还有很多,比如剧场自己会员的打折、剧场自己推的学生票、军官证、残疾人证等,这部分的折扣是不会出现在票务系统的,最早合同里也是没有写的。
(2)一定要去谈判一个打票机,只有官方票务系统公司可以提供,根据官方提供的票务系统自己管票自己打印。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掌握票务情况。如果没有,很凄惨,每个剧院给到主办方的票务数量是有限的,你后期操作起来很麻烦,小到送人,大到宣传置换。原因是像大麦这样的票务公司,它的票务一是官方票务系统公司,中间有 10% 的提成,不需要通过你,直接成为二级代理;二是主办方直接向大麦提供票务,提成根据情况谈判。第一种方式看似提成不多也不需要你亲自打理,但是,除非你的戏非常火,大麦这样的公司才会帮你卖。第二种方式,你必须要有一个打票机,自己打票,源源不断地根据情况向大麦提供票务。因为实际上大麦票务会比官方票务系统的出票率高很多,也会配合你宣传。如果没有打票机,假使你最多能从剧院方拿 100 张票,就太凄惨了。相当于是你自己无法掌握销售,对于经营来说,很可怕。这个事情有多严重呢,笔者认为,如果谈不下来,情愿这个演出先不做。所以,这个步骤其实是应该放在定演出日期前的,但是很多人走到这一步了才发现,就晚了。因为剧场方是不会主动透露打票机这个秘密的,真的叫秘密&&这里就不过多吐槽了,在国内做演出像这样不合理的情况太多了。至于如何去谈判一个打票机,这真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踢皮球大会,对于一个初涉该行业的人来说,就是发挥想像通过各种渠道尝试去谈了。
2、 票务公司出票
所谓票务公司就是大麦、永乐这样的公司。上面已经说了,他们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得你的票,最好的办法是你自己能提供票给他们,然后去谈判一个合理的提成。过程简单,非常符合一般商业运作规律。并且,像这样的票务公司也会有一些不错的宣传渠道,可以通过票务置换实现,所以就更应了我之前说的,一定要去谈判一个打票机。
五、创作流程
后面单独讲
由于本章节主要是写经营流程,所以演出过程最重要的是随时与剧场方保持联系,敲定时间。因为进了剧场后,每一分钟都是哗啦啦的钱在留。基本是一个小时 1000 这样。所以在进剧场前一定要把时间安排好,需要用到的剧场设备都准备好,还有些剧场是需要谈判停车位的。盒饭该放哪里,花篮能不能进&&为什么把这些细节放在经营流程里,因为每一件事都是钱的事,笔者就遇到过花篮进剧场要收费的。
按照剧场与票务公司的合同走流程结算就好了。
这大概就是一个国内一部舞台演出的经营流程。
接下来讲这个流程的不合理,以及改进后的流程。
很多人会问到参考书什么的,我这里推荐一本:《艺术与经营的奇迹&&浅利庆太和他的四季剧团》。
推荐原则是:但凡写国内案例的就不要看了,国外的挑来看看。你每看一本都会觉得自己吸收了大量营养,非常充实。但是,一落地就不行了,所以,看这些书主要还是精神追求。
为什么国内的案例我不推荐呢?个人认为,制作一部戏最核心的要素其实是商业运作,尤其是在大陆地区,国家扶持极其有限、制作成本特别高昂的情况下,只有商业,才是戏剧制作唯一的出路。大家不要一听到商业,就觉得这是三俗的,首先,这个误区就是导致国内戏剧很难发展的主要原因,由于艺术工作者对商业理解得浅薄,而导致在制作戏剧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工作都不去做,造成的损失是极大的。所以,首先应该是了解普遍商业运作的原理,其次,再根据自己创作剧目的定位去寻找目标观众。切忌不要动不动就骂观众不懂艺术,原则是:现在看来,教育市场的成本是最高的。我也看到一些国家院团推出的例如《一部 xx 戏的诞生》这样的书,除非你在这种体制内,不然是没什么借鉴价值的。
以上步骤的确是代表了国内戏剧产出的一般步骤,为什么不合理呢?因为大多数戏剧工作室都是在以项目的概念在做事,除非是非营利的,例如学生团体,直接看我下一个章节&创作流程&就好了,但我想大多数制作的演出都是要面向大众的。所以,首先得合理的把公司的概念建立起来,其次再是一部演出。这个东西的确不好理解,我也无法在这里三言两语地说清楚。但是笔者的确是离开戏剧圈了,原因就是我需要去一个正常运作且高速发展的机构学习。我换了工作后,第一天,leader 问我感觉如何,我说比过去一年的收获还多。毫不夸张。总的来说,戏剧圈在整个社会里的发展是脱节的,很多概念甚至是常识的理解都是有限的。当然,如果不是因为我长期处在这样的环境里,我也是很难明白今天所能理解的内容。我自己的比喻是,我就像在牢里关了一年,现在出狱了,对外面的一切事物都倍感珍惜,想去极力吸收。
总的来说,关于舞台演出制作最大的困境是:当戏剧人不断地在怪罪市场不好时,恰恰是因为自己没有去了解过市场。很多时候,也许对于单个的项目是做好了的,但是对于整个运营却是不对的,做好了不代表做对了,只有真正明白这个道理才是一部舞台演出能持续发展的基础所在。除非你就是有钱任性。所以,现在看来,关于制作一部舞台演出的步骤,当你真正明白了市场运作后再回过头来看,以上很多流程就很不合理了。但你一定要明白的是,这跟艺术水准的高低并无太大关系。
大家不要太绝望,觉得国内这不好那不好到底应该怎么做?
狄更斯说: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介于这是一个破产戏剧制作人带着她全部失败经验的反思,那我还是应该把反思的初步结果给出来,仅供参考。思考步骤是:
明确预算是一件对所有人都负责的事。
二、你的目标是什么?
不要动不动就把目标定为我要做中国最牛的戏。把这个目标改小,比如:本轮演出我要达到多少上座率?
三、你的受众群是谁?
你一定要想清楚谁会来买你的票?
以我亲身经历为例,说一个艺术圈最严重的市场工作误区。
笔者现在已经换工作了,来面试的时候被市场部的 leader 彻底碾轧了一番,反而踏实了。之前觉得自己在公关公司也呆过,对市场工作多少有些经验。加上自己做戏剧时,作为一个不知名小剧团还给罗辑思维这样的大腿攀过亲,觉得自己市场能力还挺不错的。面试那天,几个问题就被碾轧了。罗辑思维的用户是你的客户群吗?喜欢戏剧的人群是怎样的,男女比例是怎样的?我说女多男少。又被问罗辑思维用户的男女比例是怎样的呢?我说男多女少&&看,问题就来了。经常我们在做一个市场行为时,成功与否并不是通过它的热闹程度评估的,一条长微信就算有 5 万个转发,没有发到你的目标受众手里都是失败的。当时我们跟罗辑思维合作后,还有评论写这是戏剧营销的一次突破云云,现在想想也挺可笑的。
笔者在这里写的很多新想法都和这位 leader 姐姐教授的东西有很大的关系。他们是真正做到花最少的钱达到最好的效果,然后真正想要的用户群里都铺到了。非常厉害。等学习一段时间再来补充这部分内容。
所以,之前也有不少人邀请我回答&如何当一个戏剧制作人&这样的问题,现在真的是不敢回答。如果你还年轻,我的建议是,去一个靠谱的创业型互联网公司学习两年先。对于笔者而言,如果继续坚持做戏剧也不是不可以,但是它真的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事吗?有时停下来,反而是一种进步。
四、宣传。渠道为王,如何让你的受众群知道你?
千万不要想当然,得去实实在在地找那些有习惯花钱买票的普通观众调研,问清楚他们一般是怎样得知演出信息的。具体的宣传手段就不写了,因为那又是一个长篇大论,在这里我提供一个思路:用尽一切办法找到你的目标受众,所以调研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就好比你在巨大的校园里擦肩而过了一个你认为是命中注定的姑娘,你该如何去找到她?
还有一个简单的规律(也是上面说的 leader 教授的):男性和女性在获取信息%&&&&&%的方式是不一样的。男性更多的是关注信息本身的内容。女性获取信息的地方目前来看基本就在微信朋友圈了,她更在意的是一种认同,大家都转她就转,而男性更喜欢转一些代表个人的相对独立的内容。女性代表了&不孤独&,男性则更需要通过一些东西武装自己,让自己更出挑。
举这个例子的用意是,我们应该更多地去了解这些一般规律。至于微博怎么发,那都是很细节的工作了。但目前看来,对于艺术工作者来说,你问他怎么宣传,他首先蹦出来的三个字就是&发微博&。
总之,切忌不要觉得一个微信转疯了就成功了,完全不一定。
这个时候再来围绕你的目标与受众想创意,就是导演和设计团队的工作。
所以,发现问题没有,之前我写的一般步骤里,从一开始就直接进入最后一步了。其他问题再是边想边做,边做边改。这真是血淋淋的教训。
(二)创作流程
一、 工作比重
其实这个创作过程反而是制作一台舞台演出里最简单的部分。但目前国内很多剧团在制作一部舞台演出的过程里,这个部分的比重都占到了八成。其实,它的比例应该控制在两成才对。但这个并非是一个调配比例的问题,而是如我上面所说,由于艺术工作者对商业理解得浅薄,导致在制作戏剧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工作都还没有做。
现在国内大多舞台演出基本 1 个月就出炉了,能保证 3 个月的都太不可思议了。为什么百老汇一部音乐剧的制作周期少则一年,多则五年?他们多出去的时间都干啥去了?除了上面章节说的那些,还有什么我们没做到的,以下会详细讲到。
二、 大陆舞台演出创作一般步骤
1、 制作人跟导演确认要制作一部什么戏。
2、 找演员、找设计&&凑齐一个剧组的所有人员。
3、 找排练室。
4、 排练。大概是 30 天。
5、 设计。排练到后期,设计组成员进组,根据排练情况想设计。
6、 搭建舞台
三、 一般步骤的问题
1、 国内大多制作人都是爱好者出身,在商业和艺术两个方面的知识储备都不够专业。对于制作人而言,一开始就必须明确自己到底要制作一部怎样的戏。到了创意步骤再去跟导演洽谈,导演给出的所有想法都必须是根据自己之前的抉择来的。但很多时候制作人都容易被导演牵着鼻子走。所以在一个剧组里,对制作人的要求是最高的,这也是为什么一个百老汇的制作人起码是在该行业积累了十多二十年经验的人才能转为制作人。如果比喻为一个公司,制作人就是 CEO,那么怎样的人能当 CEO?
2、 对于剧场选择的问题,这里面水太深了。从专业程度讲,目前国内真正能算作专业剧场的地方非常少。在专业上我不给建议,但你必须去备选剧场看戏,亲自感受。原则是哪个剧场火选哪里,没档期就等,但是千万不要乱冒风险。宁愿不演,但别将就。
写到这里我都不知道该怎么继续说以上一般创作步骤有那些不对了。基本上就是个边做事边想方案边想执行的过程,对预算几乎没法控制。笔者之前自己对流程和预算的控制都有非常失误的地方,比如,就因为演员迟到这种事损失的金额大概有三万元。在国内你会发现,如何让演员不迟到就已经是个非常艰难的事情了,这个我也可以写一个长篇大论来。如果是日本演员,时间一到就齐刷刷地跪一排在你面前了。
对艺术效果来说,笔者认为,设计必须是一开始就有的,就算没有演出服但一开始就必须有个替代服,该有的道具一开始就得有,千万不要在那无实物想当然。
四、 一个正确的步骤
之前说过,国内戏剧圈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是脱节的。现在我先来讲讲一个商业活动的制作步骤,它代表了一种正常的商业规律。
1、 甲方要做一个活动,并对活动提出具体的要求与预算。乙方根据要求策划活动。在这里,我们其实就可以把甲方看作制作人,乙方是导演。
2、 乙方对整个活动的过程进行策划。从设计方案到活动细节,细节到几时几分什么车去接什么人,车牌号是多少,司机电话是多少。这些都得确认清楚。
国内制作舞台演出,这个部分是最可怕的。导演不断有灵感,预算不停在变。经常会造成浪费。有人会质疑,一开始把什么都定死违背了艺术创作的原则。笔者认为,多大能力干多大的事。商业发达的美利坚就是这么干的。戏剧艺术家为何多产在欧洲,去看看人家国家给予的扶持力度。别说欧洲,就是台湾,如果你是诚心想搞创作,拿到扶持是不难的,基本能保证你在一个自由的创作环境里。
基于国家政策原因,我是不鼓励工作坊式的创作方法的。对于时间与成本都太难控制。如果是学生团体或是教学需求,我是非常鼓励的。
3、 甲方与乙方敲定活动方案。这个时候预算就不能变了,一切超出预算得部分需由乙方承担。
4、 乙方制作详细的活动执行表(这是舞台监督的工作)。
执行表是怎样的?最基本的原则是:从项目启动开始,知道各个时间段在干什么。简单的说就是把人时地事写清楚,由于是演出,所以要注意每个事项可能用到的道具,以及花销。笔者珍藏了一个意大利剧组的演出执行表,在总表下面又细分了很多表。在服装表里甚至黏贴了对应服装所用的布料样品,道具表里也有每个道具的彩色照片。做演出跟做活动不一样就在于,活动是一次性的,演出可能是长年累月的,当前的工作要为以后做铺垫。
这个表就是一个演出操作手册,要达到什么效果呢?就是一个不懂行的人看了这个表也能明白在什么时候要找到什么人,让这个人干什么,这个人需要配备什么道具,穿什么衣服&&舞美执行表也要达到宜家组装家具说明书的效果,人人能懂。
笔者绝对没有夸张,以上我说的执行表效果都是亲眼所见。一般国外来的剧组都会有这样的表。2014 年林兆华戏剧邀请展里邀请了德国的《朱莉小姐》,影像设计非常复杂,设计团队又都是英国的。英国人设计完后德国人就可以直接执行了。这个时候德国人手里就是一堆一堆的表,照着执行就可以了。从设计到做成直接能执行的表,足足花了将近两年的时间(这是世界顶级戏的做法)。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国外舞台演出的制作周期动不动就好几年。
除了设计表还应该有财务表(比如什么时候该给谁发工资了),甚至吃喝拉撒表,什么时候放饭,谁去分饭,选择哪家供应商&&都得写清楚。
在时间上主要分为这样几块:排练、搭建舞台、彩排、演出。一搬来说搭建舞台最多两天,因为剧场租赁成本太高。
5、 严格按照执行表工作。
剩下的工作就是严格按照执行表工作与现场把控了。
1、 给学生团体的建议。
需要一个人成为很好的组织者。就像组织活动那样把大家组织起来,这个活不轻松,但是很有必要。
2、 给商业制作人的建议。
不要轻易地去扶持一个艺术家。如果你既想赚钱又想追求艺术造诣,笔者建议可以先与成熟团队合作。先成为一个好的演出商,再做一个制作人。现在信息交流那么发达,国内烂戏横流,直接与国外成熟团队合作也未尝不可呢。
血淋淋的都是教训,希望多多交流。
转载请注明: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舞台剧剧本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