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李泰龙和陈耀兴是做什么行业的,具体一点?

你所在的行业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心酸?
按投票排序
175 个回答
不心酸,脖子酸。来自高冷的程序猿
服务员,总是为不是自己的错挨骂。客人总是很生气地说,我们的菜怎么还没有上。我们去后厨催,后厨说,催你妈催。我们还要笑着对客人说,马上就好。两个小时前,一桌客人,两个人,一个人说,把火给我关了,我把火关了之后,另一个说,你把火关了干吗,想轰我们走是不是。去你妈的。
我是某市中医院的针灸科医生。知道知乎上有中医黑,但我还是想把自己职业的“心酸”说出来。如果有要批驳我的,批驳中医伪科学的,请不要来,因为我不善辞令,也无心参与此类话题。毕业后进医院轮科,一年之后定科在针灸门诊,这是我非常喜欢的岗位。可以开中药,扎针灸,走传统中医的路子。而且不用值夜班,我有大把时间可以看书学习。我的职业,最让我“心酸”的,是医术的问题。当我能替患者解决痛苦,那种成就感,以及幸福愉悦的心情,是无可替代的。如果解决不了患者痛苦,我的心情,低落,沮丧,难过,自责。我常向大学导师,科室前辈,医院同事,大学同学,网友请教学习,某病该如何治疗?为何我的治疗方案无效?他们往往安慰我,不要心急,并不是什么病都能治好的,需要一个过程,而且很多患者,都是其他医院其他科室搞定不了的,劝患者来针灸“试试看”。可我依然无法原谅自己,巴不得自己是华佗再世,仲景再生,帮助那些来找到我的患者。当有患者反馈我的治疗无效,往往一心就沉浸在这个问题里,行尸走肉一般,晚上回来翻书,查资料,请教他人,有时候改变治疗思路会有效,我便可以松一口气,继续开心起来。也有很多时候,依然无效,那只得坦言相告:我已尽力,要不找其他医生试试看?其中的无奈与自责,或许只有自己心里才清楚罢。治好了的患者,自不必说。若没治好的患者,问我:怎么还是没什么效果?我羞愧得无地自容。有一个老爷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是带状疱疹遗留神经痛,天天要吃卡马西平,我给他治疗了十次,试过很多办法,都无效。最后我实在没招了,说:老爷子,我尽力了,要不去其他医院试试看?对不住了!老爷子说:没事没事!你已经尽力了,能说这样的话,说明你是个负责任的医生。我工作中的喜怒哀乐,常常与女友分享,她问我:你的心情,难道就一直被患者左右的吗?我不知该怎么回答。是呀,我图什么呢?在医院这个体制里,马马虎虎就可以了,当不了名医,也饿不死啊。何必又要给自己增添如此多烦恼忧愁?想来想去,真没想过去图什么,就想着对得起每一个找我的患者,提高医术,解决他们的痛苦,仅此而已。有时候也会想,为什么偏偏不听父母劝阻,选择了这个行业?去搞技术不挺好的吗?北京孙喜冬,沧州陈嘉彬,济南刘德会。是我在学校的时候,认识的几个老师,虽然都很年轻,但他们的医术,风骨,胸怀,都深深为我所敬仰,是我学习的榜样,我也想要成为和他们一样的人。在知乎上, 也是我需要学习的榜样,虽然交往不多,但他的性格,医术,必有成大医的潜质。
介绍下背景,某985高校研究生一枚。导师忙于行政,对自己研究生不管不问。完全给导师当跑腿,订票,报账,搬东西,除了跟学术与学习无关的事都要忙。每天在实验室没论文方向,无目标。每天最有意义的事就是自己背背单词。导师永远是单线联系,他有事找你会给你打电话,让你去办公室找他。如果要找他,接不接电话得看导师心情。找他问论文之类的问题,永远说还不着急,再等等。已浪费一年时间,未来两年估计仍要浪费着。感觉热情都快耗干了= = 、最后,要上研究生的童鞋们,一定要想清楚你读研的目的。在确定了这个以后,一定要多了解以后在选导师,其实 导师很重要。以上、
刚好看到这个问题之前,看到我之前实习的旅行社的经理发的一条微信,跑题了,但还是发上了给大家看一下吧。-------“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即使你再排斥现在的不愉快,光阴也不会过的慢点。谁也不欠你的,要学会低调,取舍间必有得失,不用太计较。要学这踏实而务实,越努力越幸运。当一个人有了足够的内涵和物质做后盾,人生就会变得底气十足。
之前在幼教机构做市场。最无语的就是遇到某些熊孩子和熊家长。印象最深的一次课间的时候,有个女老师在前台大堂陪孩子们玩,不知怎么惹了一男孩子,大庭广众之下,众目睽睽的,被这孩子扇了一耳光,动静大到在场所有人都傻了。中心主任和别的老师都忙过来安抚。我那女同事家境优渥,平日也是男朋友宠着的大小姐做派,但当时她只是红了眼,盯着那男孩。那熊孩子的熊妈就坐在旁边的沙发上,连起身都没有,就嘴上喊了句,威廉,不要这样哦。同事后来到了办公室才哭了会儿,跟我说当时真想一巴掌扇回去。我说你平时脾气我还真怕你扇回去。她叹口气,那么多家长在旁边看着呢,我毕竟是老师嘛,又不是在家里……那一刻,还真挺佩服她的。
刚好有位同学最近想转行转到我们行业,苦劝无果。这篇就专门为你而写吧!行业:广告/公关1、刚入行时有一次晚上九点多下班算早的,心想哎呀可以去吃顿好的了。走在回家路上,后面有辆轿车先尾随了一阵,然后在旁边停下问:多少钱?MD好心情全部被毁了!!!(我保证当天穿得非常严实,并且我的标配是双肩包)2、有天晚上加班到凌晨两点多钟同事说哎呀太苦闷了不如去喝一杯,喝到四点多,一个男生送我回家。同时劝慰我说,这个行业就是这样的啦,就是这种生活啦。司机师傅插话道:什么行业?借着酒劲立马把声音切换到深夜电台版同时大声回复:特殊服务行业!同事笑cry了。3、某次拍完一条广告片之后制片公司请客庆功。因为公司台湾人比较多,所以选在了上海出名的声色场所比较多的一个地带的KTV(为了方便公司的男人嘛)。teambuilding又不能走太早,两点多下楼打车,坐进的士的时候打了个哈欠,自言自语叹口气说:太累了。司机师傅立马一脸颇有深意的笑容:累啊?你还累啊?笋尖吓醒了。4、如果你不幸交了 一个同行业的男盆友/女盆友,同时忙起来频繁加通宵的时候,你们基本上连说话的时间都没有。如果你不幸交了个别的行业早九晚五的男盆友/女朋友,你就会过上像我刚刚新婚的男同事一样的生活,晚上回家老婆睡了,早上起床老婆已经上班去了。噢,他还是幸运的,至少两个人相爱会互相体谅。不幸的是找了别的行业的,隔行如隔山,加班的时候永远会被质问:你为什么总要加班?你们这什么破公司?白天不能做完吗?效率太低了吧?你是故意加班的吧?你是工作狂吧。and so on .5、如果你不幸摊上一个晚上不爱睡觉的老板,比如我的某任老板,你也就别指望能在晚上十点钟以前离开办公室。更恐怖的是,他会你坐地铁的时候打电话问你:idea想得怎么样啦!他会在你回家之后凌晨十二点一点打你电话说,喂,我们聊下那个项目吧!大家集体加班到半夜第二天去公司稍晚一点,他一定是比我们早到的。就会嚣张的走过来说:喂,你迟到了!!还有的老板是怀柔政策的,比如我们这行业十点半上班算正常,要是我十点半还没到我老板就会温柔的打电话过来问:喂到哪里啦?噢车上啊,好的一会儿见哦。最关键的是这种电话他每天都打!!!目的就是给你施加心理压力!!6、如果你连续加班加了三个月之后空下来,就很容易在六点半下班的时候站在大楼门口想:今天能去哪儿呢?没地儿去吧。7、饭局上,我永远是最晚到的一个。无数次在加完班之后的晚上十点赶去某餐厅,吃可怜的一点扫尾饭还要被嘲笑。更多的情况下是一边加班一边不断的接电话道歉说好的好的我就快来了。然后对方最后一通电话说:不用来了,因为餐厅要关门了!8、可以有很多很多机会在公司看日出。9、加班时间久了之后很容易对一切正常人的生活生出怨念。比如我前一段好不容易比较空了天天在家做饭做菜并且发图到微信圈,我就有个加通宵加残废了的同事留言说:MD你天天做好吃好喝的哪来那么多时间?你老板怎么还没炒了你?太不上进了!10、总之就是起得比鸡早睡得比鸡晚最后还要被当成某种特殊行业~~~~11、最忙的时候午饭晚饭都没法保证……大概会是2点多吃午饭,晚上十二点吃晚饭~~12、年纪轻轻的基本上身体都不太好~~~猝死率极高。最近的一个年轻人是一个印尼某间agency的copy,连续加了很多天通宵,又喝了很多瓶红牛。就,挂,掉,了。。。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是26岁。13、肝不好的太多了~~~~总之就是年纪轻轻全身零件都迈入腐朽……14、如果你再不幸碰上一个不能理解你工作的老爸老妈,你就更加踏入了痛苦的河流……15、租房住的时候房东的阿姨跟我住一层,她会跟我室友打听我是做什么行业的~~回家的电梯里有时候会被阿姨问:你是做什么的啊,下班这么晚。我答:广告。她回:酒店?基本上已经被预设成了特殊行业……16、很多业余活动会不得不取消,放鸽子。说好了的事情很多会去不了~~久而久之朋友的怨念都很多。17、很多客户会在下班前下brief,然后说,第二天一早要东西。如果自己公司不够强势不能推掉,你就爽快的直接转成夜间工作者吧!18、看起来光鲜亮丽,本行业习惯的是以貌取人。所以会花大量的时间金钱在外表上,买好看的衣服鞋子包包~~~存也存不了什么钱~最近听到的一个笑话是某个team全是美女,那边老板找人的唯一标准就是脸好看。然后朋友发了一个team成员的照片给我说:这个属于长得一般的。我仔细看了下:大概就孙艺珍之类的韩国明星那种level吧。据说长得比这个标准差的不管做什么都会被往死里骂……这种看脸的行业的劣势在于,相亲的同事跟我说:外面的男人怎么都长得那么歪啊!自己内部吧组合不了,外面吧看不上,高不成低不就。蹉跎半世。或者一世。19、顺便,相亲也蛮有劣势的。刚适龄女青年相亲回来跟我说,怎么聊?没法聊!问对方爱好是什么,对方说回家就睡觉。全家都没爱好。要怎么理解爱看话剧爱看书爱看电影爱旅行爱背包爱滑板爱骑单车爱烘焙爱猫的我们?噢,还有相亲碰到小企业老板说唯一爱好是打麻将的。嗯嗯嗯。20、以后有孩子的话如果要做广告绝对打断腿。(先写这么多,以后再补充。)
在政府机关就职。很多人都挺羡慕,觉得女生在机关清闲没压力,安安稳稳过一生。其实机关上班有很多心塞心酸的地方,现在每天上班,只觉得很无望,真的很没意思:1、领导只出一张嘴,工作一级推一级,到最后干工作的是底层工作人员。2、领导不愿、不敢担责任,出了事情,责任一级推一级,最后怪下来还是底层工作人员。3、薪水非常低。什么?灰色收入?那是领导才有的。4、作为女生,很容易叫去陪吃饭喝酒唱歌跳舞,顺便揩油。在领导的眼里,我们不过是免费陪酒小姐。我们单位一把手就曾经垂涎于我,我去他办公室汇报工作的时候,他给我看性感艳星泳装写真,说长得很像我;晚上工作聚餐结束之后,想强行跟我上楼去我家(我们住同一个小区,我一个人住),一直跟我屁股后面甩都甩不掉,说要送我到家不然不放心,我一进大楼立刻关门,他打不开只好悻悻离去;搭我车回家的时候,不肯下车,手伸过来摸我手,我立刻甩开,他说是想跟我握个手…我们单位稍有姿色的女生都被他企图染指,我曾经看过一女同事想上位,在KTV跟他湿吻。5、自从习上台,单位没有任何福利。过年过节,一分钱不发。6、群众路线教育搞得轰轰烈烈,都是下面的人在忙,文件都是下面的人在写,日常工作比以前加大了数倍。领导干部反思?我真的只能呵呵。—————————————————何德何能,居然有人开楼逐条反驳我。突然感到一些无奈。机关里遇到的,外面也能遇到,甚至更多黑暗。但是在此我只是陈述事实,让大家了解一下公务员并没有大众印象中那么光鲜,也没有那么轻松,评论里的同行们也表示了认同。写这些只是有感而发,不为吸引眼球,所以,请勿喷,不认同直接点反对即可,谢谢。
在醋厂上班,特别心酸。
医生看到题目就哭了。不知道该怎么说,不知道还要怎么说。
骨折党心情不好,怒答!!好像有点长,可以直接看图和粗体字------------------------------------------啦啦啦-------------------------------------------------------------------------------(半)职业篮球运动员。你一定以为我在瞎说,这么炫酷的职业怎么会苦逼呢。没错啊,先来说说好的地方。p.s.我在澳洲墨尔本一家俱乐部搬砖。工时少,我现在是大二学生,但是打球完全不影响我的学习,青年队的时候每周训练2小时,隔两周一场比赛,要占周五一天,但是事先调好课就不会有冲突,而且都在市内。然后成年队以后,每周训练4小时,个别时间需要住在基地,然后成年队需要飞主客场,但是教练们会考虑到我们这些学生党,所以客场我基本不用飞(其实是因为我太弱,要是王牌的话,就是去欧洲你也得去)。综上,工时基本就是周中4个小时+周末比(饮)赛(管)。然后就是薪资,俱乐部是很明显的会员制,你要成为会员很容易,交会费就可以,但是进入成年队以前都是一分钱不给的。我去年八月满了19岁之后,就不能在青年队呆下去了。然后,我是属于那种毫无亮点,但是没了又少点什么的货,所以俱乐部就给了我一年的基本合同。即使这样,也有一年税前7w澳元,但是你们知道税后剩了多少吗,4万哦亲,4万!!!!不过伤病,没进名单工资照发,所以我现在年薪25万rmb~然后就是苦逼的地方。第一是压力,澳洲是个篮球很不流行的国家,篮球在澳洲的流行程度就像排球在中国一样,有一批铁杆球迷,但是整体氛围很差。所以在职业俱乐部打球的人大多数 不是为了篮球,很多人是为了绿卡或者工作签证,我见过很多非洲偷渡来的难民们全家攒钱给孩子(们)交会费,希望孩子可以最终进入成年队,签下合同就可以拿下身份。所以那些孩子们压力真的很大,而且因为语言问题,经常是
看不懂战术册——跑不对战术——没法上场——走人。还有一类人打球纯粹是为了赚钱养家,因为篮球虽然不流行,但是运动员的工资(即使扣一半)也还算可以。澳洲的球员很多都像上世纪70年代的NBA球员一样,周末打球,周中有自己的职业。比如说我们成年队有餐馆厨师,小学老师各一名。这类人基本都是老油条,他们的压力是为了拿到上场时间。 比如我认识一个澳洲本地的白人,比我大1岁,他家是在墨尔本山区酿啤酒的,自酿啤酒生意惨淡,他每次来训练单程就要坐2个小时的火车。他打球为的就是赚钱养家。他从u18就很刻苦,青年队训练馆的钥匙就是他保管的,今年他熬出来了,签了成年队3年17万澳元的合同,是重点培养对象,但是他依然压力大。我负责地说,以上这两种人在我们这个俱乐部青年队+成年队)占了至少70%,所以后果就是利益斗争很明显。我再负责任滴说,中国官场上那些斗争方式,在老外的世界里也同样有,而且一模一样。给助教买烟,请教练吃饭,去夜店,
我说一个最极端的,去年u18有一位意大利小伙子,本来在u18是板凳末端,毫无希望和成年队签合同。然后他经常把他的意大利女朋友带在身边,训练,party都会一起去。后来他的女朋友突然不再来看他训练了,而是改在球馆外面等,但是她等的是青年队的教练白人大叔。。。。。。。。。。。。。。。然后又过了大概5场比赛,他就签了合同。。。。。。。。。。。。当然还有一小撮人是像我这样纯粹觉得好玩,不抱有任何目的人。很明确自己的将来绝对不是篮球,而是其他career,那么就完全没有压力,即使连续5场不进名单也淡定刷知乎哦!~~但是有一点是只要你打球就不可避免的,最心酸的。。。。。。。。。。。。。。伤病!!!!!!!!!!!!!!!!!!!!!!!!!!!!!!!!!!!!!!我前天骨折之后心情低落到极点,走不了路,疼得碎不着觉,觉得孤单,没价值,打电话给助教,助教第一句话说我们的两个队医都在忙,你自己来拿点冰块吧~~~~~~~~~~擦,老子有医保!!!!!!!!!!!!!!!!唉,贴几张图上次训练青年队的小体育馆,图是网上的。。。想看我爆照的看他吧,我和他长得像,大家都说是双胞胎,不过他是霓虹人~ 你们将就着看吧
“哇塞!学历那么高啊!你学什么的啊?”“钢琴。”“哦。”声音低了三个八度,“呵呵。你们除了弹琴还学什么呀?”“音乐史、乐理这些大学科里就有不少不同的课,要写功课写论文,选了作曲课的自然要根据各种指定技巧写曲子。另外还有室内乐等等的课,平时再接个伴奏什么的。”“啊?学音乐还写论文?写什么呀?弹曲子的感受?”“哦不,您可以把音乐史想象成任何一种其他历史,乐理想象成数学。这样虽然不太恰当但比较好理解。您听着5分钟就过去的音乐要从各方面分析写十几页的论文是家常便饭。这还只是对演奏系学生而言。专业学这些学科的要求可就高了。”“哦,原来是这样啊。不简单不简单。那你学出来比XX怎么样?”“如果您是指事业有成的话,学钢琴的能完全走演奏家路线的是少数。如果能登国际大舞台并被世人熟知的那差不多就像学物理的拿了诺贝尔。”“哦。那一般学钢琴出来能干什么呢?”“很多啊,也会有比较小规模的演奏,还可以伴奏,能在大学教琴算是混得好的,当然永远可以私人教琴的。”“哦!我们家邻居四岁的儿子刚找到个钢琴老师,十级呢!回头我问问介绍给你,你们好好聊聊啊!”“厄...好的,谢谢。”“其实我觉得学音乐挺好的,尤其女孩子。阳春白雪温柔典雅。女孩子就是得这样。”我想说什么无从开始只能微笑。学音乐,女孩子先天身体条件就比男孩子吃亏。对女孩弹琴时的梦幻形象也是个误会。练琴出的动静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是没有美感可言的,练琴时的状态更像走火入魔。有人口中念念有词,有人边弹边哼哼弹得不错但哼的像鬼叫,有人背错谱子大声咒骂,有人把一句分成两音一组、三音一组、四音一组...再换着节奏嘎嘣嘎嘣,有人陷入两个音的无限循环,还有和弦就是跳不准之后的无限跳跃,遇上狂躁的可能还会把谱子扔出去(再捡回来)。说起女孩子弹琴你会想到淑女等词语吗?觉得她们弹琴时就像象牙塔里的粉红色公主?哦不,在考虑动机、声部、和声走向等一系列您不懂的问题的同时,她们或许正在把自己想象成得了性病的垂死男人、风骚性感的女人、人格分裂的老头儿、从精神病院逃到海边吟唱的白裙女人、保持愤怒拯救世界的英雄、幻想中被自己杀死了的前男友和他全家、满脸皱纹满头白发的自己和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口气、还有加负于她的全世界所有白日的光、夜晚的黑、爱的温暖、恨的阴霾、绝望的重和失望的轻...... 这一刻她在喃喃细语,下一刻就变成了恨不得拥有巨人身体的怪兽,气聚丹田再顺着脊椎、手臂传出强大又带有共鸣的声音震慑苍穹.............................至少她是如此期盼的,而当真正出来的声音不尽人意时她会“啊”的一声惨叫再把这个地方练上20遍,之后又立刻毫无预警地穿越到了另外一个曲子中的某个段落......如果您对此专业不够了解,可千万别让自己女儿专业学琴,更别找个专业弹琴的老婆,否则会疯全家的。
法院就职。看似高大上其实苦逼得很。除了体制内都有的待遇低,会多,文件多,领导压死人,晋升无望,灰色收入为零,单位闲人闲的要死,忙人忙得要死(比如我)等通病外。说说法院独有的几个:1.人生安全,我们这前几天一女法官被毁容。我同事也在会见当事人的时候被威胁“我可是知道你孩子学校的” 。法院作为纠纷矛盾的第一线,各种人性显露无疑。2.职业道德常常受冲击。法官要“服务大局,服务百姓”,可是如果百姓和大局相冲突了呢?基本上百姓就得忍一忍了~具体案件不表,有时候自己都为百姓叫屈,但无可奈何。 3.法官不独立。说是司法独立,其实屁大的事就有检察院啊,人大啊,政法委啊一帮鸟人各种干涉,拉关系,既不能违背法律,又不能得罪人,法官很难取舍。很多时候焦点案件出来以后网络很多人骂法官我就呵呵了,你们真以为法官能做得了主?那都是“领导们”预定好的结局了 4.信访制度。不可否认很多信访户的确遭受了冤屈,但是部分案件法院已经判决,当事人仍然不停信访,为了安宁,法院往往要作出让步,这完全就是在践踏司法独立。最后当事人深谙此道,屡屡信访,甚至真的成为信访专业户,年薪比工作高。会哭的孩子有奶吃,这句话果然真理~上诉不如上访,上访不如上网。这句话就是这么来的。以上
房地产融资部给金融机构当孙子,给政府部门当孙子,市场大环境不好公司融资难天天被老板骂成孙子,融到资他嫌成本太高又不要又被骂成孙子,尼玛当时磋合同的时候跟你汇报成本了你怎么不说!!!!!!!..........改方案,改方案,改方案,最后事情黄了,看了下文件夹,有1G了,从22个亿到18个亿到13个亿到8个亿,从70页到13页到8页到2页......天天加班,天天加班,天天加班......
消防员,因为是现役军人体系,工资低的可怜,根本没有大家心里所谓的高危就有高薪。每次出警水里来火里去不说,再累都不能在群众面前有一点懈怠,说不定谁给你照个相传网上你就要惨了。我所在特勤队,除了吃饭睡觉都在训练干活,有警了还得出,比一般部队只训练要辛苦很多。
高中历史教师,六个理科班,一个文科班。把一样的课讲七遍,第六第七遍的时候自己越讲越恶心。要是再两节三节课连上,上完课觉得在燃烧自己的生命,我终于理解为什么把老师比作蜡烛了。----------------------------------------------戈下边有人说把历史课讲得生动精彩,确实,我也做了很多,结合现实找“段子”,但是段子讲七遍也受不了,理科学生只在你讲野史讲段子的时候听一听,然后继续做数学题。
曾经建筑行业的。。工作就是现场施工没周末,除了过年没节假日,天亮必须到,天黑下班,3天就有一天晚上也要加班。露天工作,高危行业,破皮都是小事,伤筋动骨偶尔也有,见过同事工人死我边上的。夏天热死,冬天冷死。雾霾真的没什么。。。
某人:“喝葡萄酒对杯子也有讲究吗?”鄙人:“你要讲究当然有啊,红白杯,波多尔勃艮第杯,香槟杯ISO杯,都各有不同。”某人:“切,喝个酒还搞这么麻烦,装什么逼呢。”鄙人:_(:з」∠)_某人:“喝葡萄酒对杯子也有讲究吗?”鄙人:“喝酒嘛,主要就是为了开心,我自己有时也对瓶吹。”某人:“啧啧,你们干这一行也不容易啊。为了多卖几瓶酒,什么鬼话都敢说,也是蛮拼的。”鄙人:_(:з」∠)_
看到没有对外汉语从业者的答案就来怒答一记。很多人觉得教汉语多简单的事情啊,只要会说标准普通话就行了,打住,这是大错特错。纵观从大学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学习过的课程,对外汉语完全不是一门跨学科的学问嘛。不仅要学习本体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汉外对比,语言学,还要学习第二语言习得(就是如何学习第二门语言),还有偏误分析(留学生犯的汉语错误的规律,他们会先学会什么,再学会什么)、对比分析(比如说英语的of和汉语的的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还要学习教育学、跨文化交际、文化史等等等,还要会中华才艺,厨艺……“什么是对外汉语老师:对外汉语老师就是要上得了课、哄得了孩子;能唱能跳能弹能主持;会画画、剪纸、中国结、太极,会包饺子还要会做中国菜!碰到一个对外汉语老师,就赶紧娶了吧… ”扯远了,就是给对外汉语教师正名。工资少,成就感有限(通过对学生学汉语的研究,有些语法点我们已经大致知道学生的学习过程,比如说“了”“的”“不”和“没”,当这些东西变成可预测的,就没什么了……),和大部分的老师一样重复的课程,随时得应对学生提出的刁钻问题。职业发展有限,以后只能从事汉语教学类似的行业(教育,出版,行政),除非读到博士,可以在学校里面有较好的编制,不然一般汉语教师都是学校底层编制的教师。每个对外汉语教师都要身兼多门课型的教学,写作课最为沉闷,教师的工作量比较大。大学里给留学生的汉语课程,老师拿到的工资比较高,除了底薪以外还有课时费,一课时在八十至一百左右(45分钟)。校外机构,完全是压榨人,一小时40块都说的出口。自己接私活,一个半小时100元,一小时60-80元,都有。刚开始当老师的一个月里,不是在备课就是在准备备课,我教的是听力课,还好,除了让学生做听力,还要想着法子设计一些课堂活动,让学生听懂了又能复述出来。自嘲是“上课如上坟”,前一个月课堂气氛沉重。到后来,熟能生巧,就不用怎么备课,每次上课之前看看课文内容和备课的教案,就可以大概有个构想,怎么上了,课堂上自由发挥,有时候会给学生说一些流行词。就想到这么多,欢迎相关行业的人补充。
英国建筑师 Jeremy Till 教授在《Architecture Depends》一书中,提到了几年前在那些建筑系的教授邮箱里转来转去的一封信:你知道你是个建筑系的学生,当这些时候——闹钟提示你何时睡觉而不是起床;你不再为在课堂上睡觉流口水而感到羞愧,尤其是在结构课上;咖啡和蛋糕成为一种工具,不是乐趣;你认为你有本事去创造空间;你在洗衣房睡着了;你兄弟或姐妹觉得他(她)是家里唯一的孩子;你能在48小时之内轮番听完你所有的CD;在公众场合见不到你;你家门的钥匙都丢了一周了你也没发现;你经常在学校的水房洗头刷牙;你发现短发甚至秃顶有太多好处了;你能用一个电影那么多数量的胶片单单拍一条人行道;你知道学校的自动贩卖机是具体几点会有人来充满它们的;你在身体里一滴酒精都没有的情况下,凌晨三点大唱大跳;你用五颜六色的速写来记笔记写便条;你把早餐中餐晚餐合成一顿吃;你只把假期看成是额外的用来补觉的时间;你手里建筑的照片比带人的多;你在和女朋友或男朋友约会的时候把那人带去到建筑工地;你可以没有人际交往,没有食物,不见日光的活着,但是如果不能打印,那你的生活就全乱了;你会用那些图像设计处理软件,但你却不会用Excel;你经常提到那些建筑大师的名字,就好像你真和他们认识似的;……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李泰龙和陈耀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