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可以用多少年投入市场有多少年了

2015年中国手机市场前瞻:狼多肉少 已进入衰退期 |乐视|手机出货量_凤凰财经
2015年中国手机市场前瞻:狼多肉少 已进入衰退期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继小米手机成功之后,曾经昙花一现的“互联网手机”再次卷土重来。根据IDC统计,小米已取代LG,与华为、联想一同杀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三家厂商一起占据了全球17.26%的份额。
继小米手机成功之后,曾经昙花一现的&互联网手机&再次卷土重来。 1月28日,刚刚推出超级的乐视宣布打造&超级手机&,并且要打造手机的新模式&&&生态派&。与此同时,阿里巴巴、360、百度相继入局,不过与乐视不同的是,阿里巴巴、360、百度相继选择与魅族、、联想合作,借道挤入手机市场。 但事实上,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然步入了衰退期。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3.89亿台,相比2013年的4.23亿台下降了8.2%。 华为、小米等领先厂商均宣称2015年出货量要大幅增加,而市场玩家又越来越多,狼多肉少,怎么分? 生态派和利润派的两极分化 2014年,小米堪称成长最快的智能手机。该公司宣布销售手机6112万台,销售额为743亿元, 但未公布利润。 2013年小米销售手机1700万台,营业收入为265.83亿元,净利润为3.47亿元,利润率仅1.8%。但很显然,雷军志不在手机这点眼前的利润,整个2014年,小米启动&手机连接一切&的战略,开发了智能手环、路由器、电视、空气净化器、空调等多种硬件。雷军的玩法是,以手机为入口搭建封闭的硬件生态,通过规模效应摊薄硬件成本,同时通过软件和内容获益,并且在未来启动大数据经营。 2014年底的两个月,小米支出接近80亿元,在内容、硬件领域频繁布局,这些疯狂的并购都是围绕那个庞大的生态帝国而展开,以图未来的巨大利益。 小米的模式令人叹为观止,也吸引了不少重量级玩家。日,乐视宣布正式进军手机领域,并且旗帜鲜明表示要打造&生态派&。至2012年推出超级电视以来,乐视为家庭互联网搭建了包括LeUI系统、终端、视频应用、电商平台于一体的生态系统,如今,乐视希望把这一系统延伸至汽、手机。 除乐视之外,阿里巴巴联合魅族、360与酷派合资,甚至最近有传闻称百度也将入股联想旗下的神器工场,该公司的定位就是打造包括手机、路由器、穿戴式设备、智能家居在内的智能生态。 事实上,早在2012年,阿里巴巴、360、百度就曾高调推出自有品牌手机,但均昙花一现。如今,他们卷土重来,国产手机的&生态派&正在迅速壮大。 &生态派&正在延续互联网企业&烧钱抢用户&的习惯。得到阿里巴巴支持的魅族于近日发布了售价699元的魅蓝,与小米不久前发布的红米2售价相同,但硬件参数却优于后者。而小米则计划发布499元、甚至399元等更低价的手机,希望通过低端市场迅速扩大用户、壮大生态。 在生态派冀望未来的庞大用户赚钱,一些手机厂商更务实地选择了眼前的利润。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华为。据赛诺咨询报告,2014年,国产手机在份额上升的同时,平均价格也在不断走高。2013年1月-2014年9月,国产手机平均价格从875元增至916元,而华为平均价格则从803元增至1215元。而这,主要得益于华为在2014年推出P7、MATE7等高端产品。华为P7上市半年后销量已经超过了400万台,MATE7销量超过200万台,2014年,华为高端智能机销量占比达到18%,并且,华为计划2015年继续提高这一比例。 除华为之外,OPPO、vivo的中高端定位也收获较高利润。据手机中国联盟秘书长王艳辉(老杳)测算:&2014年,OPPO、vivo的销量基本都是3000万左右,但他们利润高达30亿,领先国内企业。& 中国市场步入衰退 但无论是生态派还是利润派,都不得不面对一个残酷的现实,中国的智能手机市场已然进入衰退期。根据中国通信信息研究院(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数据,2014年,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3.89亿台,相比2013年的4.23亿下降了8.2%。而在年,智能手机市场还保持着166.8%、64.1%的高增速。 与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下降形成强烈反差的是,各大手机厂商宣布的出货量却在暴涨。 1月27日,华为宣布其2014年智能手机出货量超过7500万,同比增长45%,同比上涨45%,暂居榜首。而据IDC统计,联想2014年四个季度出货量累计7030万部,排名第二,不过,该结果并未统计MOTO前三季度的销量。小米紧随其后,雷军在1月5日曾公布:2014年,小米手机出货量6112万部,相比于2013年的1870万部增长了227%。 此外,酷派、、TCL智能机出货量均在万之间,而OPPO、vivo接近3000万。此外,据了解,金立2014年的出货量也接近2000万。 这排名前九的国产手机厂商出货量累计超过4亿,同比2013年增长超过50%。其中一部分增长来自三星让出的市场,而另一部分则是海外。 目前,TCL在国产手机中拥有最大的海外份额,其7349万的销量中仅900万来自国内,其余6400余万主要借助旗下阿尔卡特品牌在欧洲、拉美市场的收获。 除TCL之外,华为、中兴也早已开启国际化布局。据悉,目前华为海外营收已经超过了国内,占比达到了52%。并且在11个重点国家中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5%,比如,在缅甸市场份额高达50%,哥伦比亚和委内瑞拉市场份额为16%,而在荷兰、西班牙、意大利市场份额均超过7%。 根据IDC统计,小米已取代LG,与华为、联想一同杀入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前五名,三家厂商一起占据了全球17.26%的份额。 根据目前已公布规划,华为、联想、小米、TCL均计划2015年出货超过1亿台手机,增速均超过40%。倘若中国市场2015年继续下行,那么唯一的增长空间只有海外市场。 但需要指出,对于小米、OPPO、vivo、金立、酷派而言,缺少专利储备是一道无法逾越的门槛,一旦进入国际市场,不可避免会遇到频繁的专利诉讼,但他们目前还不具备应对专利纠纷的经验。 而没有专利之忧的华为、中兴、联想、TCL,虽在部分市场站稳脚跟,却很难像三星、苹果一样能形成全面布局。一位TCL内部人士告诉记者:&无论是当地的文化、消费特色,还是本土化的团队管理,都需要投入时间、资金去耐心经营,没有其他办法。& 渠道挑战 其实,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市场,国产手机还要面对一个相同的问题:渠道。 目前,国内九大厂商的渠道积累各不相同。 作为唯一的&新秀&,小米自成立以来就凭互联网一骑绝尘。赛诺咨询调查指出:月,小米线上销量达到2400万,线下销量为1800万,线上比例接近60%。而且,由于线上用户更依赖于&口碑&,且小米在2013年为其线上销售完善了仓储、物流、售后等大量基础配套,小米开始在线上市场形成越来越强的卡位优势。 而酷联,则更多依赖于三大运营商渠道。据移动统计,2014年全年,移动渠道手机销量超过8000万,占全国手机市场超过20%。TCL也主要是依托旗下阿尔卡特在全球积累的运营商渠道,得以在欧洲、拉美实现丰收,2014年智能机、功能机总销量7349万。 OPPO、vivo、金立依靠多年累积的公开渠道深耕市场。王艳辉告诉记者:&OPPO、vivo十多年前经营VCD时就已经建立了深厚的渠道,甚至覆盖到县级区域,其他企业均难以望其项背。& 目前,国内公开渠道、运营商渠道、线上渠道基本维持比例为40%、40%、20%。但由于,运营商减少手机补贴,运营商渠道影响力日益衰退,而电商渠道的占比则不断提升。&预计2016年,三大渠道基本会三分天下。&Gartner首席分析师吕俊宽如此预测。他指出:&这两年,可以看到国产手机厂商在不断调整他们的渠道布局。& 华为、中兴均曾公开表态,要摆脱对运营商的依赖,并分别推出了荣耀、努比亚作为线上品牌。除此之外,2014年下半年,华为开始大量建设线下渠道,去年一年开设了300多家服务店。 而酷派与360成立合资公司布局生态的同时,也在酝酿渠道转型。王艳辉认为:&酷派希望能够像OPPO、vivo一样发展线下渠道,但这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转型过程。&vivo战略规划部部长宋定国也告诉记者:&今年上半年,厂商在渠道上砸了不少钱。但坦白说,这种方式比较不理性,也并不能帮助大家在短时间适应国内的渠道变化。& &渠道变革,其实考验的并非厂商的渠道覆盖。&吕俊宽认为,三大渠道相互渗透,更多挑战的是厂商对于不同渠道的管理运营经验。&如何在三大渠道中寻找平衡,消弭三种渠道并存对产品营销造成的冲突,国内企业其实都没有太多经验。& 而这种渠道管理经验的缺失,也将是国产手机在海外市场最大的难关。&在印度这样的新兴市场,运营商渠道难以覆盖全国,而本土渠道的忠诚度又特别低。&吕俊宽表示:&所以,过去几年,华为、中兴、联想、TCL,在印度都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 不过,他也指出,2014年起,华为、OPPO、小米、金立等企业已经意识到要摆脱对于传统渠道的依赖。据记者了解,目前小米在印度市场每个月用于渠道建设的资本支出都超过1亿元。而OPPO联合全国各省级渠道商,在印度每个联邦建设本土化渠道。吕俊宽指出:&这种方式虽然漫长,但却是唯一能实现长远运营的办法。& 迅速崛起的国产手机,现在不得不停下来补课。无论是来自互联网生态的变局,还是行业内渠道变革的冲击,都有可能帮助国产手机完成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责任编辑:houwang]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市场分化明显,未来持续看好民生消费领域。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绩优新蓝筹,未来市场主力方向,政策支持,资金流入。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04/13 08:36
04/13 08:36
04/13 08:38
04/13 08:37
04/13 08:37
04/13 15:44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7
04/13 09:28
04/13 09:21
04/13 10:23
04/13 08:14
04/13 08:48
04/13 08:48
04/13 08:14
04/13 10:30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04
04/13 09:22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0:38
04/13 09:21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501367
播放数:5808920
播放数:4158282
播放数:4482045
48小时点击排行文/捷孚凯(GfK中国),武晓锋,“终端杂谈”群友“终端杂谈”群是终端行业交流微信群,群友来自芯片厂商、系统厂商、手机厂商、运营商、渠道商、媒体及调研公司,平时交流内容包括终端业内的发展趋势、企业运营、产品策略及各种八卦,以及乱发红包。如果是业内人士,欢迎加陈述个人微信(yongxuhan),报姓名和单位,拉你入群!第一部分:回顾篇中国手机市场竞争已经事实性转向全生态系统的竞争,迈向新格局,进入“Smartphone+”时代。“Smartphone+”不是简单的累积与增加,是对原有体系的变革,是结构性的转变,是全新的终端生态延展。智能机市场经过五年高速增长,原先运营商投资驱动下的非常规性增长在很大程度上被以“BAT”主导下的新移动生态系统投资所取代;原先电商品牌爆发式增长对传统手机市场力量的冲击已经驱动整个中国手机市场的内生式变革;原先泾渭分明的渠道层次与职能,已经向线上、线下全渠道协同发展的方向融合;移动终端边界已经从手机不断向可穿戴、智能家居等新的方向延展。2015年上半年,全体手机厂商集体转型与变革,趋势已经明朗,所有厂商新一轮的突围与交锋已经全面展开。全球智能机需求未广泛爆发,中国品牌展开全球性扩张2015全球手机市场增速放缓,GfK预计2015年全球整体手机市场规模18.3亿部,基本与2014年持平;其中,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将达13.5亿部,同比增长10.2%;功能手机市场规模为4.8亿部,同比下降18.4%。全球范围内功能手机市场规模加速下滑,而智能手机市场需求并未广泛爆发。从分区域智能机市场增长速度来看,除北美地区将保持10.8%的市场增长外,欧洲地区、亚太发达国家市场智能机增长速度均降到个位数;而拉美、中东和非洲和亚太新兴市场均将保持两位数的增长率,分别将达12.6%,29.3%,32.6%。基于新兴市场的增长潜力和发达国家市场的发展价值,中国国产品牌集体向海外市场拓展,由于全球不同区域市场在地域特征、人口发展、技术普及、政府政策等多方面的差异性,向全球市场的扩张将是一场持久战,中国手机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资源和价值链整合所产生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溢价也将相应影响中国手机市场的竞争格局。整体市场发展:中国手机整体市场从量变转向质变,中国国产品牌将引领市场发展在中国市场,2015年上半年整体市场呈下行态势,根据GfK全国零售监测数据,2015年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规模为1.88亿部,同比下降14.3%;其中智能手机市场规模为1.71亿部,同比下降11.9%。GfK预计下半年整体手机市场规模与上半年相比,将逐步回升,市场规模将突破2亿部,与上半年相比增长11.4%。全年来看,2015年中国手机市场规模将同比下降5.9%至3.97亿部;其中智能手机市场规模将为3.63亿部,同比下降2.5%。整体市场规模下行并不代表着市场发展的不景气,反而,中国手机市场正在处于结构性转变的关键时期;GfK预计2015年中国手机市场销售金将达6750亿人民币,与2014年相比将同比增长16.6%;上半年,中国手机市场智能手机均价均保持在1800元人民币以上,而2014年同期,智能手机均价为1400元左右。中国手机市场进入到存量替换期后,虽销量规模下降,但销售额规模明显增长,中国手机市场正在从量变转向质变。从品牌表现的角度来看,如果把品牌分为国际品牌和中国国产品牌,2015年上半年,中国国产品牌整体销售量同比下降8.7%,销售额则同比增长15.8%。中国国产品牌在新一轮市场转变中已经做到与市场发展同步,并引领市场发展。价位段趋势演变:从智能机规模成长增量到存量市场中高端创新成长质变从2009年开始,中国手机市场进入到智能机发展阶段,智能机替换功能机成为市场发展动力,市场先后经过千元智能机和超低端智能机快速增量,驱动整体市场规模的增长;高端市场则主要由苹果、三星等国际品牌的增长驱动。进入2015年后,智能机替换智能机成为市场的主要特征,中高端市场将保持持续增长,GfK预计元以上价位段市场在整体智能机市场占比将从2014年的15.8%增长至20.7%。同时,中国国产品牌在中高端市场发力取得明显成效。GfK全国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14年12月,在价位段,中国国产品牌份额已突破50%,超越国际品牌;在6月,中国国产品牌在这一价位段的份额已经达66.3%。在3500元以上价位段,中国品牌的份额在6月已达8.0%,接近10%。中国手机市场开始走向从“Volume”到“Innovation”的转变。运营商角色转变:从运营商投资增量,到开放市场回归的质变从年,运营商终端补贴投资拉动市场规模性增长,2015年开始,运营商从主导市场转为全面的开放合作。厂商方面,与渠道型厂商战略合作,定制标准放开,补贴范围扩大;渠道方面,加强与电商及大渠道商多元化合作及资源投入;在面对OOT服务的冲击方面,运营商主动寻求流量合作运营,重新定义流量价值,同时也开始把向数字化服务转变作为下一轮增长机遇;用户方面,用户对运营商业务粘性降低,终端和业务政策向用户价值转轨。运营商政策的转变,也标志着开放市场的回归,GfK预计2015年全年线下运营商合约机占比在整体手机市场占比将从2014年的42.0%降至34.8%。渠道结构质变:从电商市场增量到全渠道运营质变中国手机渠道伴随移动通信市场发展,运营商和电商先后驱动市场增量。2014年电商发展进入顶峰阶段,线上分月同比增长速度均维持在50%以上;而线下市场增速则出现放缓,到下半年出现同比下降。电商的高速增长能不能持续下去,线下市场会不会持续受到电商的冲击而呈不断的下行趋势。GfK认为,手机全渠道时代已经来临,线下、线上的协同发展方为手机渠道发展的重要趋势。手机产品对于用户的影响已经从单一的产品销售阶段拓展到从售前营销、体验,售后服务,用户经营等在内的全生命周期。手机渠道的职能需要从营销、资金、物流、售后服务等方面全面协同分配,实现与用户的全生命周期互动。根据GfK预测数据,由于整体市场处于下行态势,2015年线下市场将同比下降8.6%至3.08亿部,而在线市场将同比增长4.9%至近9000万部,在线市场销量在整体手机市场占比将小幅增长至22.5%。品牌竞争格局:从一超多强到多强争雄转变在智能机的红利下,中国手机厂商在五年内迅速增加至顶峰。根据GfK全国零售监测数据,中国手机市场的活跃智能手机品牌(有新品上市)数量从2009年的16家迅速增加至2013年的257家,而在2015年智能手机市场活跃品牌数量已降至100家左右。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15年上半年智能机市场,TOP10手机品牌已经占据85.6%的销量份额;从销售额来看,TOP10手机厂商已经整体智能机市场93.0%的销售额份额。从中国手机市场品牌格局的演变来看,摩托罗拉在中国手机市场最高份额达近50%;诺基亚顶峰时期份额也突破了40%;三星在中国市场最高份额为20%以上;目前中国手机市场TOP 4厂商份额均在10%-16%之间;中国手机市场品牌竞争格局已经从国际品牌主导下的一超多强格局,转变为国内外品牌共同竞争下的多强格局。产品线格局:各价位段原有产品线竞争格局被打破随着智能机市场进入存量替换期,品牌厂商,渠道三分,展开全价位竞争。电商、开放市场品牌持续拓展线,在不同路径下对内突围与对外交锋。在各价位段市场,原有的竞争格局已被打破。由运营商品牌主导下的千元及以下市场,已经被电商品牌主导市场节奏,运营商向超低端价位段下沉,同时运营商产品也向品牌化发展;原先由开放市场和运营商品牌主导下的元市场,在开放市场品牌集中度提升后,电商品牌通过千元以下产品溢价和高价位产品降价进入此市场,开放市场产品系列受到激烈竞争;元市场,由开放市场和电商品牌主导,相比之前,价位区间内形成梯次全价位竞争,主要品牌从各价位均有相应产品系列卡位;元市场,原先为国际品牌主导下的真空价位段(主要通过产品降价覆盖),2014年下半年以后,国内外品牌在该价位段争相推出新品,国际品牌主导格局被打破,国产品牌在该价位段份额已突破60%。在3500以上市场,苹果、三星平分天下的格局被打破,苹果继续主导市场节奏,Android生态系统内旗舰产品表现成为关键。第二部分:展望篇 展望2015年下半年,中国手机市场规模将呈现明显回升趋势,但是市场竞争已经是全产业链、全价位、全产品线、全渠道、全生态系统的竞争。关键供应链日趋集中化,考验厂商的供应链把控水平;全价位竞争下,如何在不同价位层次,不同渠道合理布局产品线;全渠道趋势下,如何结合自身渠道实际,实现线上、线下职能和资源的协同以面对来自于竞争对手的进入;全生态系统下,横向多终端的布局,纵向下游业务服务和内容资源的拓展等,都成为各厂商竞争的新焦点。品牌竞争:利润与规模、生态布局与全方位突破、局部挑战与重点进攻中国手机市场已经进入TOP10品牌主导的阶段,如果以1500元品牌均价为界线,来看各手机品牌的销售额,根据GfK全国零售监测数据,均价在1500元以上的品牌占据整体手机市场80%的销售额,而均价在1500元以下各品牌销售额仅占整体市场的20%。利润和规模已经成为中国手机市场在现在竞争环境下,各品牌的不同诉求。规模导向型品牌,寄希望于在大规模的手机销量基础上,实现用户增值服务和多终端业务的扩展。而产品利润导向型品牌则通过产品体验全面提升,品牌价值经营来实现品牌溢价,占领中高端市场。如果从品牌销量份额来看,中国手机市场有四家品牌份额达到了10%以上,这四家品牌均通过全产业链、全生态的布局来实现对整个手机市场的影响力;这四家品牌在智能机市场份额加起来达到48.7%,占据中国手机市场的半壁江山。从排名第五厂商起来看,从第五到第九品牌,之前均通过其产品或渠道的优势,立足于手机市场,目前受到其他厂商的影响和发展目标的调整,开始寻求突破,实现从品牌到、渠道、到产品线的全方位扩展,这五家品牌占据智能手机市场34.3%的市场份额。而在TOP9品牌之外,各品牌则通过在细分市场的局部优势发起局部挑战和针对TOP10品牌形成产品或渠道等方面的重点对标。同时,手机市场不断有新的厂商进入,基于其原有的优势扩张移动生态,规模性成长其为其发展首要目标。渠道发展:全渠道运营与低线市场开拓1、线上、线下协同手机零售渠道是与手机用户最直接形成有效互动并形成销售的重要场景。从消费者从最初的需求到最终的实际购买,会经历一个非常复杂的线上、线下交互影响过程:包括从线上搜索、微博、微信等媒体的阅读与浏览、线下实际体验、用户间交流、实体店体验、比价等多个方面;而且在实际购买后,手机周边配件、周边终端、衍生服务的经营也才刚刚开始。手机渠道的变革需要适应用户消费行为路径的复杂化,运用多种媒体、多种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与消费者形成持久的、多方面的互动。这是包括传统渠道商和电商渠道平台都需要面对的方向。2、低线市场开拓2015年,在一二线城市市场增速放缓后,T4及以下市场随着智能机普及发展,保持持续增长趋势,京东、天猫、苏宁云商等电商都开始不断拓展低线市场渠道。低线市场的竞争成为中国手机市场发展的新战场。智能机进入成熟发展期,同时低线市场消费群体结构变化拉动中高端市场增长,中高端替换市场成为低线市场增长新动力;GfK全国零售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T4及以下智能机市场,1500元以上价格段销量占比从2014年的15%增长至36%。由于手机产品在低线市场的普及性渗透,低线市场直接跨过互联网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产品和技术在低线市场做好与用户的互动显得尤为关键;同时在低线市场,售前体验与互动、售后服务成为服务成为用户更为重要的需求,这也是传统渠道和电商渠道都需要着重提升的方面.3、产品线优化中国国产品牌与国际品牌在全价位、全产品线竞争下形成了相应的产品系列竞争集群。1500元以下市场,为规模化大众性价比消费产品系列,包括电商产品、运营商与厂商合作品牌、开放市场为主品牌产品线;在这一价位段,电商品牌主导产品升级,并不断推动主流配置,由千元向更低价位市场渗透,指纹识别、全网通等手机最新竞争配置,在成本降到一定程度时,便开始在这一竞争区间加速渗透,成为面对大众消费群体的性价比市场。在元市场,为电商品牌与开放市场品牌主导下,面向年轻群体、细分群体(如女性手机品牌)的产品系列,在这一竞争区间,部分国际品牌推出具竞争力的中端产品、与国产品牌形成充分的竞争;这一价位段是量价平衡的关键价位段,同时也是验证国产品牌是否成功立足于市场的关键市场, 2015年这一价位段的竞争显得更加激烈;新进入品牌通常也选在这一价位段推出产品,成为中国手机市场最具有活动的竞争区间。在2500元以上价位段,为高端、商务、时尚消费者高端综合品牌系列,国产品牌正在通过商务、时尚等、安全等方面向中高端市场发起进军,中高端市场的竞争是真正体验一个品牌是否在手机市场成功立足的试金石。苹果成功以科技类快速消费品的品牌溢价占领5000元以上超高端市场,在5000元以下市场,Android生态系统内部品牌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年是Andriod生态内国产品牌在高端市场立足的关键时期。在存量替换市场,用户已经从对手机品牌的诉求转移到关键产品系列,在不同价位段如何根据自身品牌定位和竞争对手位置,根据用户需求优化产品线布局,是手机厂商产品线布局的关键。智能手机产品发展方向1、内生式体验创新智能手机向快速消费品发展,根据GfK全球用户体验研究模型在智能手机产品的应用,把智能手机用户体验分为功能性、易用性、外观、产品归属感、产品激励价值等层面,随着智能手机产品硬件配置的成熟和Android系统的升级带来明显的体验提升,2015年智能手机产品竞争已经从产品功能、易用、发展到外观层面,同时以产品归属、产品激励价值的品牌已经成为国产品牌的趋势,手机产品已经成为用户归属的象征,同时品牌所传达的精神将成为用户购买产品的更重要的影响因素。手机产品由内生式渐进性创新所带来的用户体验的提升,成为手机产品竞争的关键。2、外延式场景创新在接下来的五年,随着运营商加速4G向5G演进速度,多家产业领导者推出物联网平台,传感器、无线通信等游供应链向基于物联网的需求演进,手机产品的外延式场景创新显得越来越重要。手机产品的创新将更多的与场景性应用结合在一起。例如由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方法所带来的用户交互体验的提升,应用于无线支付等O2O场景,是全产业链共同协作的结果;随着可穿戴和智能家居的发展,手机产品需要通过无线通信等方式更多地兼容新的场景化产品,手机产品的延展性成为衡量厂商移动生态系统的重要因素。市场竞争正从终端竞争迈向全移动生态层面中国手机市场竞争已经从终端产品竞争迈向全移动生态系统层面(见图十二)。首先,手机产品的刚性功能已经从语音、短信转移到移动支付、社交等应用层面,同时手机有望发展成为多移动设备中心,同时成为内容和服务的基础设施;随着手机集成化程度的提高和品牌集中度的提升,手机产业供应链已经从原先分散的供应链体系,迈向集中化整合;从渠道来看,手机渠道的职能分工已经从传统的层级体系,不断向职能整合和优化的发向发展线上、线下的全渠道整合成为趋势;手机产品的销售已经从单次买卖关系发展到全生命周期的互动与增值服务;用户成为手机厂商竞争的关键资源,尤其是当90后,00后成为新一代消费群体的主力后,以个性化、分享化、体验化等为消费特征的新一代消费群体经营,成为手机厂商价值链运营重要一环。总之,中国手机厂商的竞争已经从单一的手机终端竞争,发展到集上游供应链、多终端、系统和云、内容和服务和用户群体在内的全移动生态系统的竞争。下一个五年,全移动生态产业链向物联网演进的过程中,手机产品将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手机厂商需要在新移动生态系统中占据什么样位置,我们拭目以待。下方是作者武晓锋和GfK微信的二维码,转载请注明。陈述是WeMedia自媒体成员之一WeMedia是自媒体第一联盟,覆盖3000万人群微信公众号:陈述,ID:mhy_chenshu2014年度钛媒体十大作者在百度百家、虎嗅网、钛媒体、搜狐、新浪等开设专栏交流合作,联系QQ: 
 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微头条立场
的最新文章
无论你是出差在外的父亲、身在异乡的游子还是异地苦恋中的爱人、想远程参会的同事,都可以让派宝机器人成为你的替身,实现“常回家看看”的愿望,让智能社交从手机聊天变成可视化的移动社交。无论你是出差在外的父亲、身在异乡的游子还是异地苦恋中的爱人、想远程参会的同事,都可以让派宝机器人成为你的替身,实现“常回家看看”的愿望,让智能社交从手机聊天变成可视化的移动社交。编者按11月3日,由中国电子视像行业协会主办的2015(第十一届)中国音视频产业技术与应用趋势论坛(AVF)拿2012年8月与2015年8月的赛诺线下市场手机销量TOP10品牌份额报告对比,发现一些情况:OPPO、v拿2012年8月与2015年8月的赛诺线下市场手机销量TOP10品牌份额报告对比,发现一些情况:OPPO、v2013年荣耀3X问世,与荣耀3C联合召开发布会。2014年荣耀畅玩4X问世,选择了线上举行发布会。而2012013年荣耀3X问世,与荣耀3C联合召开发布会。2014年荣耀畅玩4X问世,选择了线上举行发布会。而201日下午14:00,华硕总裁兼CEO沈振来宣布发布会将推出Zenfone2 Laser镭射昨天我写了一篇文章《从身份标签看三星、苹果品牌走向》,提请苹果注意品牌危机。很多用户购买产品,是冲着品牌所反话说在前头,我始终认为三家运营商的员工都是勤奋的、实干的。而且,与互联网公司相比,运营商的宣传声量都略显不足话说在前头,我始终认为三家运营商的员工都是勤奋的、实干的。而且,与互联网公司相比,运营商的宣传声量都略显不足说在前头,这个榜单咱就看看,顺便激励一下自己继续奋斗,万一哪一天也上榜了呢?10月23日,《2015信中利o很多用户购买中高端产品,就是冲着身份标签去的,希望通过品牌来彰显自己的价值观或者生活品位很多用户购买中高端产品,就是冲着身份标签去的,希望通过品牌来彰显自己的价值观或者生活品位一般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并不喜欢公开太多东西,而小牛电动似乎并不是这么想的作者:十五从军征,来源:通信人家园截止今日,marvell的年终大裁员基本尘埃落定。作为亲历这次风波的mar一般企业,尤其是初创企业,并不喜欢公开太多东西,而小牛电动似乎并不是这么想的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即将到来,天猫是主战场,其他电商平台也都积极参与。各个领域的品牌商们摩拳擦掌。智能手机移动互联网之后是什么?有人说是互联网+,有人说是万物互联时代……究竟是什么其实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智能硬件一年一度的双11购物节即将到来,天猫是主战场,其他电商平台也都积极参与。各个领域的品牌商们摩拳擦掌。智能手机今天,我参加了国内耳机圈第一次“乔布斯”式发布会,摇滚音乐人汪峰华丽跨界,以品牌创始人的身份全程主讲,并正式2015通信业薪酬均数为5026元/月,期待进入通信行业的应届生薪酬期望为2359元每月多年前,因为拍电影《宝贵的秘密》,江一燕遇到了注定要守护一生的地方,小嘎牙。大山里的孩子深深地感染了她,从此网球上海大师赛有16家顶级品牌赞助商,华为比较特别手机品牌之三大怪状,如何打破?互联网公司,如何秉承年轻态?手机品牌之三大怪状,如何打破?互联网公司,如何秉承年轻态?竞争与跨界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营销的方式和方法,荣耀贴近生活的跨界方式值得借鉴。三季度刚刚过去,数据调查机构trendforce和野村证券分别给出了国内手机企业的今年的销量、销售额预测,对随着上海劳力士大师赛的激战开启,华为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无论是赛场内天圆地方、造型素雅的品牌体验馆,还是终日人流不断的产品体验区,华为终端在大师赛现场吸引了足够关注。荣耀手环zero在众多智能手表、手环中起步尚晚,凭什么能弯道赶超小伙伴,并走上国际市场?荣耀手环zero在众多智能手表、手环中起步尚晚,凭什么能弯道赶超小伙伴,并走上国际市场?荣耀品牌于10月10日正式对外宣布,旗下千元机产品畅玩4X国内总销量已超过千万台。荣耀品牌于10月10日正式对外宣布,旗下千元机产品畅玩4X国内总销量已超过千万台。在一片红海的中国手机市场,被玩坏了的“国民手机”,还有哪些机会点?在一片红海的中国手机市场,被玩坏了的“国民手机”,还有哪些机会点?成立不足两年,荣耀品牌的迅速成长业界有目共睹。出身固然重要,然而,从管理到营销、从产品到技术,该下的苦功夫,荣耀一个没落。成立不足两年,荣耀品牌的迅速成长业界有目共睹。出身固然重要,然而,从管理到营销、从产品到技术,该下的苦功夫,荣耀一个没落。年Q2平板市场数据,苹果份额下滑四分之一,三星基本保持平稳。年Q2平板市场数据,苹果份额下滑四分之一,三星基本保持平稳。曾经大力支持自己的用户张口开骂,如何面对?接下来如何让黑转回为粉,继续做好口碑营销?mhy_chenshu科技专栏作者陈述的独到观察。陈述,2014钛媒体TOP10作者,虎嗅TOP20作者,在百度百家、虎嗅网、钛媒体、新浪、搜狐等科技平台开设专栏。热门文章最新文章mhy_chenshu科技专栏作者陈述的独到观察。陈述,2014钛媒体TOP10作者,虎嗅TOP20作者,在百度百家、虎嗅网、钛媒体、新浪、搜狐等科技平台开设专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查手机号码多少年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