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草料二维码码送烤鸭还照相是不是想到银行卡的钱

街头扫二维码送礼品:小心银行卡被搬空
&骗子拿到身份证、手机号、再录个点头视频,就能用你的信用贷款?&近日,此类信息在国内社交平台快速传播,引发舆论关注。
是真的吗?
&最新诈骗,北京新发地肯德基门口已经出现,现在有几伙骗子,让60岁以下,18岁以上,凭身份证,手机号,再录个点头的视频,就可以领一壶油或者一个充电宝,他们会用你的身份证号及视频来开个借贷宝账号进行贷款!请各位快速转发,切勿受骗。&
据悉,该信息提及的借贷平台是一款手机应用软件,隶属某科技有限公司。填写信息注册成功后,用户可通过借贷平台向自己的&熟人&发布实名借贷需求,评估风险后,&熟人&可将自身银行卡内的钱借出。简单讲,一旦成为其注册用户,可以凭借自身信息和信用借钱。
那么, &骗子&能拿到你个人信息吗?
&我们和合作商进行了一些线下推广活动,通过扫描二维码,进行(借贷宝)下载和注册。&该科技公司相关负责人向本网记者表示,网上流传的信息是其公司进行的线下推广活动,目的是推广其突出的借贷产品。&我们给合作商一个二维码端口,然后按推广注册用户数量付费。整个流程在APP上进行,不是在纸上填写,他们拿不到用户信息。&
用户个人信息安全吗?
&在用户注册过程中,需要提供身份证号码、名字、手机号银行卡等信息。(手机号、身份证、姓名)这些信息是留存到第三方支付机构,银行卡号码、密码等信息的注册填写则是在银行系统内进行。&该负责人表示,注册过程中,其借贷平台不对用户银行卡信息进行留存。
多组个人信息泄露曾导致资金被盗
伴随互联网+金融模式快速推进,公民个人信息对自身金融安全影响正在加大。据警方案例,由银行卡号码、手机号码泄露导致账户资金被转移事件已发生多起。
2013年7月,因身份证信息泄露,湖南黄女士手机卡被复制,支付宝里2.4万不翼而飞。2013年9月,重庆王女士发现自己手机出现几小时信号故障,次日,自己农业银行账户里的19120元居然不翼而飞。2015年7月,因手机号码、银行卡号码泄露,广东杨女士手机&被补卡&,与手机绑定的银行卡内的13万余元通过第三方平台转走。
北京市公安局网安总队警务人员告诉记者,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在网络上盗取资金,是一种比较复杂作案手段。 犯罪分子一般拿假身份证在电信运营商处办理手机挂失,而后通过手机验证功能修改支付平台或者银行卡密码,进而在网络账户完成操作,转移资金。
警方提示,日常生活中,市民应增强个人信息安全意识,确保自身金融安全。
街头扫二维码送充电宝 拆开瞬间无语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最新图文推荐
最新专栏文章
大家感兴趣的内容
网友热评的文章&&&新闻热线:021-
微信抢到“红包”扫二维码银行卡少了一万元
原标题:微信抢到“红包”扫二维码银行卡少了一万元
  警方提醒:陌生链接不要随意点,木马病毒防不胜防
微信里的一些恶意链接可能含有木马病毒,不要随便点。资料漫画
  中国人都有过年收红包的习俗,微信、支付宝为“红包”交战正酣。可最近秦淮警方连续接到与红包有关的警情,大家一定想不到,收个红包也会有各种骗术。秦淮警方通过对红包骗术的揭秘,提醒大家除了开开心心的过年,还要对各种骗术多留一个心眼。
  微信收红包二维码一扫少了1万元
  南京市民周女士一直是微信的忠实用户,经常从微信聊天或者朋友圈里收到微信抢红包活动。这天她的“好朋友”又发来一个红包,红包链接上写的是抢500元代金券,没想到周女士一点就中了个头等奖500元。
  本以为是运气好,没想到领这500元还挺麻烦,需要输入一大堆个人信息,从身份证到手机号,还要填写微信账户,填完了还要扫一下二维码。周女士心中闪过一丝犹豫,可想到是“朋友”发来的红包,周女士还是放心大胆地扫了。没想到这一扫坏了事,不到5分钟,周女士就收到短信,银行卡里竟然少了1万元。
  这可把周女士吓坏了,立即打电话向朋友核实情况,朋友给出的回答竟然是微信号被盗,她也接到了其他人的询问电话,直到这时周女士才知道自己上了当,立即拨打了淮海路派出所的求助电话。
  办案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对周女士的手机进行检测,发现扫的二维码里藏有木马程序。犯罪嫌疑人搜集到了周女士的身份信息后,又通过木马程序转发周女士的支付短信,而周女士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刷走了1万元。
  警方提醒:近年来,扫二维码和乱网站链接电信诈骗案增多,仅南京秦淮区就增加了14.5%,新型诈骗伪装性极强,配合上利益陷阱市民很容易就落入了骗子圈套。遇到陌生短信和网络链接,千万不要随意点,木马病毒实在防不胜防,有条件的可以在手机里,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杀毒。
  骗子扮客服“指导”网店新店主发红包
  近期,朝天宫派出所接到市民报案称,自己是新开的网店店主,有人冒充“客服”给自己打电话,“指导”自己派发活动红包和新年福利,导致自己受骗,市民小刘就是其中的一位。
  小刘经营了一家电器维修店,平日里生意一般,听人说在网上卖一些电器零件能赚钱,小刘就自学开起了一家网店。网店开业一个月,生意还算红火,小刘觉得只要自己真心实意地开网店,这是一条新的致富路。
  没想到上个月,他频频接到客户的旺旺信息,要求他提供“假一赔三”、“七天包退”等服务,特别是春节临近,各大网店都打起了价格战,买东西送红包的活动他的网店一直没有,而他是个新手,又不会弄网站,这可把小刘急坏了。
  没想到,隔了几天小刘就接到“客服”电话,称能帮助小刘开启红包活动,按照对方的要求,小刘点开了电脑的远程控制按钮,在对方的“指导”下,小刘还是没有成功开启活动。不仅如此,第二天小刘还发现自己的账户少了8000元,小刘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民警经过调查发现,犯罪团伙利用新开网店店主对“规则”的不了解,故意制造种种紧张气氛,促使店主做出错误判断和操作。该团伙成员伪装成客户的身份对新店铺的商品进行“假拍”,正当店主初步相信有客户上门,对方会频频提出红包活动,从而让后面的假客服好下手行骗。
  警方提醒:遇到这种情况,网民朋友切勿轻易相信,除了要认真分析交谈对象真实身份外,对交谈对象要求汇款、转账、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卡号或点击不明链接,一定要向周围的亲戚、同事朋友,多咨询、多了解,只要不糊涂,骗局是很容易被戳穿的。同时遇到这样的骗子,一定要及时报警,警方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城中村里搭起舞台发话费红包骗村民押金
  1月28日,南京市秦淮区机场派出所破获了一起红包诈骗案,嫌疑人打着新春发福利幌子,派送话费红包骗取村民押金,短短的1天就有十多人上当受骗。
  当天下午6点,机场派出所的报警室里电话响个不停,多位村民打来电话称,村里来了个表演团,打着派送话费红包的名义,骗取多位村民押金。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赶到了事发现场。
  在现场民警发现,村里一块空地上搭了一个舞台,舞台上的主持人正在吆喝:“珠宝公司周年庆,为了回馈顾客,活动免费派送话费红包,话费和珠宝至少价值700元以上。”主持人表示,为了达到宣传效果,观众要先拿出200元让工作人员保管,才能免费领取。
  由于现场有观众赚到价值100元的话费红包,领到珠宝,很多观众都纷纷效仿,将钱交给工作人员保管。但是随着节目时间的推移,观众发现自己领到的红包里几乎都只有10元、5元,珠宝也都是假的,有人意识到这是骗局开始打电话报警。
  民警立即将相关人员带回派出所,很快就有人交代了合伙行骗的经过。中甘是团伙中的一员,他交代道:“我负责在舞台下面充当观众做托,当需要观众配合拿钱出来时,我就第一个带头拿钱;当需要观众买东西时,我就第一个带头买东西,从而煽动其他人拿钱出来,方便我们行骗。”
  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红包数额有大有小,大部分都只有10元和5元,小额的会扔给其他观众,50元和100元的大额红包就会给做托的。为了达到宣传效果,只要观众把200元现金举在头顶就能免费领一套珠宝,当很多人领了珠宝后,犯罪嫌疑人为了防止有人多拿,会让村民把200元给工作人员保管。最后,该团伙会趁乱撒小红包,在观众疯抢红包的时候,悄悄收拾道具逃之夭夭。
  警方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掉了一般都是陷阱,骗子正是抓住市民贪便宜的心理才能屡屡得手。这起红包诈骗中,只要大家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中奖的总是那么几个人,明显是骗子请来的托,遇到类似情况市民要及时报警。
  通讯员秦公轩赵祥记者钱鸣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
东方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微信抢到“红包”扫二维码银行卡少了一万元
日 08:16 来源:新华报业网
原标题:微信抢到“红包”扫二维码银行卡少了一万元
  警方提醒:陌生链接不要随意点,木马病毒防不胜防
微信里的一些恶意链接可能含有木马病毒,不要随便点。资料漫画
  中国人都有过年收红包的习俗,微信、支付宝为“红包”交战正酣。可最近秦淮警方连续接到与红包有关的警情,大家一定想不到,收个红包也会有各种骗术。秦淮警方通过对红包骗术的揭秘,提醒大家除了开开心心的过年,还要对各种骗术多留一个心眼。
  微信收红包二维码一扫少了1万元
  南京市民周女士一直是微信的忠实用户,经常从微信聊天或者朋友圈里收到微信抢红包活动。这天她的“好朋友”又发来一个红包,红包链接上写的是抢500元代金券,没想到周女士一点就中了个头等奖500元。
  本以为是运气好,没想到领这500元还挺麻烦,需要输入一大堆个人信息,从身份证到手机号,还要填写微信账户,填完了还要扫一下二维码。周女士心中闪过一丝犹豫,可想到是“朋友”发来的红包,周女士还是放心大胆地扫了。没想到这一扫坏了事,不到5分钟,周女士就收到短信,银行卡里竟然少了1万元。
  这可把周女士吓坏了,立即打电话向朋友核实情况,朋友给出的回答竟然是微信号被盗,她也接到了其他人的询问电话,直到这时周女士才知道自己上了当,立即拨打了淮海路派出所的求助电话。
  办案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对周女士的手机进行检测,发现扫的二维码里藏有木马程序。犯罪嫌疑人搜集到了周女士的身份信息后,又通过木马程序转发周女士的支付短信,而周女士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就被刷走了1万元。
  警方提醒:近年来,扫二维码和乱网站链接电信诈骗案增多,仅南京秦淮区就增加了14.5%,新型诈骗伪装性极强,配合上利益陷阱市民很容易就落入了骗子圈套。遇到陌生短信和网络链接,千万不要随意点,木马病毒实在防不胜防,有条件的可以在手机里,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杀毒。
  骗子扮客服“指导”网店新店主发红包
  近期,朝天宫派出所接到市民报案称,自己是新开的网店店主,有人冒充“客服”给自己打电话,“指导”自己派发活动红包和新年福利,导致自己受骗,市民小刘就是其中的一位。
  小刘经营了一家电器维修店,平日里生意一般,听人说在网上卖一些电器零件能赚钱,小刘就自学开起了一家网店。网店开业一个月,生意还算红火,小刘觉得只要自己真心实意地开网店,这是一条新的致富路。
  没想到上个月,他频频接到客户的旺旺信息,要求他提供“假一赔三”、“七天包退”等服务,特别是春节临近,各大网店都打起了价格战,买东西送红包的活动他的网店一直没有,而他是个新手,又不会弄网站,这可把小刘急坏了。
  没想到,隔了几天小刘就接到“客服”电话,称能帮助小刘开启红包活动,按照对方的要求,小刘点开了电脑的远程控制按钮,在对方的“指导”下,小刘还是没有成功开启活动。不仅如此,第二天小刘还发现自己的账户少了8000元,小刘这才意识到自己上当了,立即拨打了报警电话。
  民警经过调查发现,犯罪团伙利用新开网店店主对“规则”的不了解,故意制造种种紧张气氛,促使店主做出错误判断和操作。该团伙成员伪装成客户的身份对新店铺的商品进行“假拍”,正当店主初步相信有客户上门,对方会频频提出红包活动,从而让后面的假客服好下手行骗。
  警方提醒:遇到这种情况,网民朋友切勿轻易相信,除了要认真分析交谈对象真实身份外,对交谈对象要求汇款、转账、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卡号或点击不明链接,一定要向周围的亲戚、同事朋友,多咨询、多了解,只要不糊涂,骗局是很容易被戳穿的。同时遇到这样的骗子,一定要及时报警,警方会第一时间提供帮助。
  城中村里搭起舞台发话费红包骗村民押金
  1月28日,南京市秦淮区机场派出所破获了一起红包诈骗案,嫌疑人打着新春发福利幌子,派送话费红包骗取村民押金,短短的1天就有十多人上当受骗。
  当天下午6点,机场派出所的报警室里电话响个不停,多位村民打来电话称,村里来了个表演团,打着派送话费红包的名义,骗取多位村民押金。民警了解情况后,立即赶到了事发现场。
  在现场民警发现,村里一块空地上搭了一个舞台,舞台上的主持人正在吆喝:“珠宝公司周年庆,为了回馈顾客,活动免费派送话费红包,话费和珠宝至少价值700元以上。”主持人表示,为了达到宣传效果,观众要先拿出200元让工作人员保管,才能免费领取。
  由于现场有观众赚到价值100元的话费红包,领到珠宝,很多观众都纷纷效仿,将钱交给工作人员保管。但是随着节目时间的推移,观众发现自己领到的红包里几乎都只有10元、5元,珠宝也都是假的,有人意识到这是骗局开始打电话报警。
  民警立即将相关人员带回派出所,很快就有人交代了合伙行骗的经过。中甘是团伙中的一员,他交代道:“我负责在舞台下面充当观众做托,当需要观众配合拿钱出来时,我就第一个带头拿钱;当需要观众买东西时,我就第一个带头买东西,从而煽动其他人拿钱出来,方便我们行骗。”
  民警进一步调查发现,红包数额有大有小,大部分都只有10元和5元,小额的会扔给其他观众,50元和100元的大额红包就会给做托的。为了达到宣传效果,只要观众把200元现金举在头顶就能免费领一套珠宝,当很多人领了珠宝后,犯罪嫌疑人为了防止有人多拿,会让村民把200元给工作人员保管。最后,该团伙会趁乱撒小红包,在观众疯抢红包的时候,悄悄收拾道具逃之夭夭。
  警方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如果掉了一般都是陷阱,骗子正是抓住市民贪便宜的心理才能屡屡得手。这起红包诈骗中,只要大家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中奖的总是那么几个人,明显是骗子请来的托,遇到类似情况市民要及时报警。
  通讯员秦公轩赵祥记者钱鸣
声明: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东方网联系,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电话:021-962007高校成“扫二维码送礼物”骗局重灾区 专家提示须谨慎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精彩图片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银行卡付款二维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