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镇海炼化官网主要生产什么产品

[ 相关商品 ]
(10-03 11:29)
(10-03 11:06)
(10-03 09:26)
(10-03 09:21)
(10-03 08:59)
手机分享新闻
【免责声明】上海生意社信息服务有限公司对生意社上刊登之所有信息,力争可靠、准确及全面,但不对其精确性及完整性做出保证,仅供读者参考。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生意社不承担任何责任。
生意社商品站
&&服务直达
微信公众号
&生意宝(002095) 版权所有 浙ICP备号-45镇海炼化主要生产什么?_百度知道
镇海炼化主要生产什么?
石油下属的产品 比如汽油 柴油 沥青等等 前年上了乙烯后产品就更多了 具体你可以网上找找 反正基本上石油的下属产品都有的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都说“学镇海”,要向镇海炼化学什么?-新闻晨报
都说“学镇海”,要向镇海炼化学什么?
更多精彩内容化工707新闻网&近10年来,全球石化产业进入深刻调整阶段,以沙特为代...
更多精彩内容化工707新闻网 近10年来,全球石化产业进入深刻调整阶段,以沙特为代表的中东等石油资源国产业发展明显加快、优势逐渐加强,美国通过大规模开发页岩气实施“能源独立”,进而推动“制造业回归”战略,国际竞争格局不断重构和演化。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禀赋的特点是缺油少气,煤炭资源相对丰富。随着现代煤化工包括煤制油、煤制烯烃等技术和装备研发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以石油为原料的石化产业发展遭遇不小挑战。炼油、乙烯、芳烃作为我国石化产业的主体,对资源依赖性强,占用环境容量大,物料互为供需,装置相互关联,其一体化布局、整体化发展至关重要。本文以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简称镇海炼化)为例,总结了国际先进炼化企业的发展模式,并对标我国行业发展实际,指出问题并寻求解决出路。1镇海炼化的先进发展模式经过多年发展,镇海炼化充分发挥地处东南沿海、长三角突出的区位优势和便捷的储运条件,由小到大,由大到强,达到了世界炼化企业的一流水平,现已成为我国石化行业的标杆。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全球石化产品市场低迷、企业效益整体下滑的大环境下,作为国内规模最大、盈利能力最强的炼化一体化企业,镇海炼化近年来经济效益连年增长。2013年,该企业实现利润71.3亿元,占中国石化炼化板块利润总额的95%。2014年,在乙烯装置大检修45天,同时面临国际油价自6月中下旬快速震荡下跌而消化高油价的形势,镇海炼化仍实现利润总额34亿元,中国石化其他炼化企业实现的利润总额不到其2/3。究其原因,主要是镇海炼化在生产规模、炼化一体化水平、经营管理和节能环保方面均已步入世界一流炼化企业的行列。从生产规模看,镇海炼化目前具备年加工原油2300万吨、年产乙烯100万吨、年产芳烃100万吨的规模。国际权威机构评估结果显示,其炼油、石脑油裂解乙烯装置绩效均列全球第一群组,竞争力达到世界一流水平。镇海炼化扩建工程将于2020年左右实施,届时其炼油能力将扩大至3800万吨/年,年产乙烯240万吨、芳烃200万吨,单个企业炼油规模将进入世界前五名,整体炼化一体化规模达到世界级水平,国际竞争能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均将显著增强。从炼化一体看,2010年乙烯装置建成投产后,镇海炼化真正做到了“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显著提高了炼油和化工生产的灵活性,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原油资源的综合利用。炼化一体化率(化工轻油占原油加工量的比率)已由6%提高到25%,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5个百分点以上,与世界先进水平相当。仅通过炼化一体化优化,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对石脑油的依赖度从87%降至45%以下,每年增效约10亿元;实施蒸汽、电、水和氢气等资源优化,每年节约成本超过5.5亿元。从经营管理看,镇海炼化不断强化内功,实现了精细化管理水平。一是技术装备自动化、智能化水平高,且乙烯装备国产化率达到78%,居同期乙烯工程领先水平,大幅节省了建设投资,同时实现首次开车49个月连续满负荷生产;二是差异化产品策略,突出了乙烯装置副产品丙烯、碳四、碳五等优势,延伸产品链,提高附加值;三是充分借鉴国际“分子管理”理念,实现了整体效益最大化。从节能环保看,镇海炼化实现了每吨原油加工综合能耗、水耗仅分别为44.64千克标油和0.3吨,居世界领先水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等排放指标远低于我国最严格的标准,已达到发达国家同类企业的水平,真正创建了安全无异味工厂。在近三年国际油价跌宕震荡、石化产品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镇海炼化走出了一条规模效益好、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高、环境友好、国际竞争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强的路子,对我国炼化企业乃至石化产业未来发展均具有典型借鉴意义。正是基于炼化一体化发展理念,镇海炼化在百万吨乙烯工程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等方面表现卓越,“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公司100万吨/年乙烯工程”获“菲迪克2014年度工程项目优秀奖”。2我国炼油工业转型升级发展路径镇海炼化作为我国培育发展的世界一流炼化企业,在坚持基地化布局、一体化发展的同时,狠炼内功,实现精细化管理,积累了成功经验,不仅成为我国炼油工业乃至石化产业发展史上的旗帜和标杆,也为我国炼化企业转型升级探索出了一条路径,更为我国石化产业由大到强指明了发展方向。1.布局规模化、基地化,解决“多、小、散、乱”问题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炼化产业规模化、基地化布局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利用进口资源为主的炼油、乙烯等产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以利用国内资源为主的炼油、乙烯等产业主要集中在西北和东北地区。2014年,全国已建成28个千万吨级炼油、16个百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其中,西部地区建成3个千万吨级炼油、2个百万吨级乙烯生产基地,炼油、乙烯能力分别达到3050万吨/年、200万吨/年,分别占全国总能力的4.1%和11.1%。长三角、泛珠三角、环渤海三大石化集聚区初具规模,千万吨级炼油基地能力分别占11.1%、13.4%、8.5%,小计33.0%;百万吨级乙烯基地能力分别占25.8%、22.3%、11.1%,小计59.2%。据有关资料显示,全国共有炼油企业240家,除藏黔滇晋渝外,其他各省市区均建有炼油厂,平均规模为308万吨。相比之下,全球炼油企业平均规模为742万吨。世界石化大国多以集聚发展模式发展石化工业,例如美国44%的炼油能力、95%的乙烯能力集中在墨西哥湾沿岸地区;日本85%的炼油和89%的乙烯能力分布于太平洋沿岸地区。全球大型石化基地炼油规模普遍在4000万吨级以上。从欧洲看,荷兰鹿特丹基地炼油能力5000万吨/年、乙烯能力300万吨/年;比利时安特卫普石化基地炼油能力3700万吨/年、乙烯能力250万吨/年。从亚洲地区看,韩国蔚山炼油能力4200万吨/年、乙烯能力340万吨/年、对二甲苯(PX)能力100万吨/年;新加坡裕廊则分别达到6300万吨/年、387万吨/年、87万吨/年。虽然我国乙烯行业大型基地布局相对集中,例如上海形成200万吨级乙烯基地,且杭州湾地区炼油总规模达到5000万吨、乙烯总规模达到300万吨,大连形成3000万吨级炼油规模,但与国际先进石化产业发展格局相比,我国炼化行业整体规模化、基地化布局均有较大差距。特别是炼油行业集约度较低,全国炼油企业平均规模明显偏低,呈现“多、小、散、乱”格局。国家制定并推行《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彻底扭转我国重大石化项目布局分散的局面,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现有产业基础、地域和环境容量、安全防护纵深、港口集疏运条件等因素,集聚建设上海漕泾、浙江宁波、广东惠州、福建古雷、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江苏连云港七大世界级石化基地。今后新建大型炼化项目,原则上优先布局在七大基地。七大基地全部投射沿海重点开发地区,瞄准现有三大石化集聚区,同时立足于海上能源资源进口的重要通道。上海漕泾、浙江宁波、江苏连云港三大基地位于长三角地区,该区域经济活力强劲、发展潜力巨大,是石化下游产品消费中心,也是当前国家实施“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的关键交汇区域。广东惠州、福建古雷两大基地位于泛珠三角地区,面向港澳台,区位独特,是国家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承载腹地。大连长兴岛、河北曹妃甸两大基地位于环渤海地区,是国家实施京津冀协同战略的集中辐射区域。从现有基地综合条件来看,预计2020年左右,长三角地区宁波、上海两大基地可望率先达到4000万吨级炼油、200万~300万吨级乙烯和芳烃的规模;珠三角地区惠州基地通过加快发展,也有望形成同类规模。与此同时,上海高桥石化将向上海漕泾基地迁移,南京金陵石化将向连云港转移,而大连地区3000万吨/年炼油能力应逐步向长兴岛基地集聚。与长兴岛同处环渤海地区的曹妃甸,将积极适应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逐步实现石化产业集聚发展。此外,舟山新区立足于“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两大战略交汇点,利用海岛及航运等优势条件,将作为宁波基地拓展区,重点应对国际市场竞争,以民营资本为主体,聚焦发展以化纤原料为特色的石化基地。预计2025年左右环杭州湾地区炼油规模将达到1亿吨以上,乙烯及芳烃规模均达到600万吨以上,成为独树一帜的世界石化产业集群。随着《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的顺利实施,预计2020年我国炼油综合加工能力为7.9亿吨/年,乙烯、芳烃生产能力分别为3350万吨/年、3065万吨/年;2025年炼油、乙烯、芳烃生产加工能力分别为8.5亿吨/年、5000万吨/年和4000万吨/年。届时,七大基地炼油、乙烯、芳烃产能将分别占全国总产能的40%、50%和60%,从而大幅度提高我国石化产业集中度,实现规模化、基地化布局,增强企业和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市场抗风险能力,推动石化产业由大到强,从根本上推进产业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2.推进炼化一体化,提高综合利用水平炼油是石化产业发展的基础,采取炼油、乙烯、芳烃一体化联合布局,原油加工产品附加值可提高25%。同时,按照炼化一体化模式发展,可在供水、供热、供电、节能、环保及安全等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方面实现共享,节省建设投资10%以上,提高节能减排效果15%左右。发展炼化一体化可实现经济和环境效益最大化,是国内外石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也是我国石化产业“十三五”期间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国石化产业炼化一体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家产业政策明确提出的基地化、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发展要求,推动了我国炼化一体化发展进程。全国相继建成投产了福建炼化、新疆独山子石化、天津石化、镇海炼化、四川石化等以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基地联合布局为标志的紧密型一体化企业,加上通过老厂改造扩建,陆续形成了以上海、扬子、茂名、燕山、齐鲁、吉林、抚顺、大庆、武汉石化等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为代表的一批一体化企业。截至2014年底,我国已形成23套炼化一体化(包括炼油、乙烯、芳烃)联合装置,其中14家千万吨级炼油、百万吨级乙烯一体化企业,9家企业实现了炼油、乙烯、芳烃联合生产,全国石化产业炼化一体化率约为10%,整体水平仍然明显偏低,制约了整体石化产业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削弱了我国石化产业资源利用总体水平。受炼油行业布局分散和规模化水平较低的制约,我国大部分炼油企业及50%以上炼油能力不具备一体化发展条件。甚至近十年先后建成的大连石化(产能为2050万吨/年)、青岛炼化(产能为1000万吨/年)、广西石化(产能为1200万吨/年)、中化泉州石化(产能为1200万吨/年)等千万吨炼油企业,也未配置化工能力。由于炼化一体化率较低,目前我国炼油、乙烯能耗分别为每吨63千克、641千克标油,分别比世界先进水平高10%、5%,严重削弱了石化产业综合国际竞争能力。二是影响了乙烯、芳烃产能扩大和有效供给。除成品油、合成纤维基本实现自给外,目前我国主要化工产品供应严重不足,对二甲苯、乙烯当量自给率仅不足50%,高端石化产品自给率约为30%。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主要石化产品需求依然增长较快,若不能提高石化产业炼化一体化率,乙烯、芳烃等化工产品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三是区域油品产销不平衡增加了物流成本。东北、西北地区由于国产原油资源较为集中,两个地区炼油能力占全国的29.0%,也是两个调出成品油最多的地区,每年合计调出成品油近5000万吨,增加物流成本100亿元以上。辽宁省炼油能力为7780万吨,位居全国第二,2014年原油加工量为6327万吨,成品油产量、消费量分别为3707万吨、1292万吨,调出成品油约2415万吨。山东省2014年加工原油(含燃料油)7754万吨,成品油产量、消费量分别为4500万吨和2100万吨,调出成品油约2400万吨。正是区域炼化一体化水平较低,油品产销不平衡,致使我国成品油主要流向长期呈现“北油南运、西油东送、东北向西南推进”的局面。结合《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实施,未来我国炼化一体化应成为石化行业结构和布局调整的首要任务。应明确规定新建石化项目必须进行炼化一体化配置,严格控制燃料型炼油项目,鼓励现有燃料型炼厂向燃料-化工型炼化企业转型,油品质量改扩建项目也应统筹规划乙烯、芳烃生产能力。充分利用炼油装置产出的重石脑油、轻石脑油和芳烃资源,力求“宜油则油、宜烯则烯、宜芳则芳”,适当加快乙烯、芳烃发展速度。力争2020年全国炼化一体化率提高到15%,2025达到20%以上。鉴于国产原油资源增产有限,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接近60%,未来还将进一步扩大进口原油资源,单纯依靠炼油装置所产化工轻油作为原料发展乙烯、芳烃能力,将难以满足我国乙烯、芳烃下游产品的市场需求。在资源来源稳定可靠的前提下,特别是在资源环境条件许可的地区,可统筹规划、适当布点发展以轻烃、凝析油、甲醇为原料制烯烃等乙烯项目;根据自主研发技术成熟程度,适度规划发展甲醇制芳烃项目,作为我国乙烯、芳烃发展新型途径和有益补充,实现原料多元化。3.压缩低效落后产能,加快油品质量升级我国炼油行业已经显现产能过剩,按一次原油加工能力计,2014年产能利用率仅为67.5%,其中部分地方炼油企业受原料供应和二次加工装置匹配能力限制,平均产能利用率只有33%,而发达国家通常为85%左右。若扣除加工沥青、燃料油等地方小炼厂,全国综合原油加工能力为5.92亿吨/年,炼油行业产能利用率约为85%。其中,中国石化、中国石油和中国海油惠州炼化等炼油企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85%;若按照综合配套能力计算,开工负荷约90%。因此,客观来看,我国炼油行业整体呈现表观产能过剩,或者说炼油产能存在结构性过剩问题,需加以重视。一是低效落后产能明显偏大。我国炼油行业存在的关键问题是,在现有一次原油加工能力中,低于500万吨/年的低效落后产能达2.02亿吨,占总能力的27.2%,炼油企业达184家。在500万吨/年能力以下、200万吨/年能力以上企业中,中央企业占了28家,多数是并购控股地方炼油企业。低于200万吨的落后产能达1.02亿吨/年,占总能力的13.8%。其中中央企业27家,产能为2567万吨/年;地方企业124家,产能为7610万吨/年。主要原因是地方炼厂受利益驱动无序过快扩张,造成长期以来国家淘汰低效落后炼油能力的目标难以落实。二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较低。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炼油轻质油收率平均为78%,大型炼油企业达82%以上;综合商品率分别为94.9%、93.7%。地方炼油企业轻质油收率在55%以下,综合商品率为81%左右。中国石化、中国石油的炼油综合能耗平均值分别为57.20千克标油/吨、64.02千克标油/吨,地方炼油企业则高达90千克标油/吨。我国中小型炼厂几乎都是燃料型企业,难以实现炼化一体化。三是油品质量和安全环保压力大。地方炼油企业总体实力弱,部分资产负债率高达80%~90%。加上原油供应短缺、开工率不足、亏损严重,难以适应国家质量升级、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的要求。由于二次加工装置不配套,地方炼油企业非法勾兑车用汽油,以次充好的现象时有发生。根据国家加快油品质量升级要求,我国炼油企业急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优先推进满足国Ⅴ标准的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措施,汽油升级重点是催化汽油深度脱硫和增产高辛烷值组分,柴油升级重点是深度加氢脱硫和改质。同时,我国炼油行业应加紧开展技术研发攻关,为适应2020年前全国范围内实施国Ⅵ标准车用汽柴油质量升级要求主动做好升级技术储备,提前谋划技术改造措施。从成品油需求看,以2013年我国成品油消费量2.87亿吨为基数,综合考虑经济增长率、汽车保有量及限行措施、天然气及电力替代等因素,运用多种方法进行预测,2020年全国成品油需求量约为3.75亿吨。按成品油产率60%、开工率80%计算,预计2020年需加工原油6.25亿吨,需相应配套加工能力7.81亿吨。考虑未来成品油市场需求,结合国家全面实施节能减排的要求,我国炼油行业500万吨/年以下低效产能、特别是200万吨/年以下落后产能势必面临淘汰或转产,实施高水平优质产能替代升级任务十分艰巨。要狠下决心,有计划、有步骤,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实现这一目标。4.有效稳定原油对外依存度原油对外依存度居高不下,是我国石化产业发展面对的客观事实。长期以来,业界在计算原油对外依存度时,往往仅统计原油净进口量,由此计算2013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已上升至58.9%,2014年达到59.6%。实际上,现有统计口径存在一定缺陷。从维护产业整体安全的角度,除成品油外,乙烯、对二甲苯等重要基础化工原料也必须立足国内供给为主。因此,从战略和全局看,应将重要基础原料的进口加以折算一并考虑,计算出原油综合对外依存度,这样更贴近客观实际。按此口径,如果将对二甲苯考虑在内(目前进口乙烯主要来自非原油原料,可不予折算),2013年我国原油综合对外依存度为60.1%。可通过采取以下措施稳定石化产业的原油对外依存度:一是认真实施《石化产业规划布局方案》,将炼化一体化水平提高到15%,乙烯、对二甲苯自给率分别达到50%和80%;二是落实各种节能和能源替代政策措施,有效降低成品油消费增速;三是积极推行原料多元化,实现部分石油替代。如果以上几项措施均能落实到位,那么到2020年我国原油综合对外依存度稳定在66%左右是可能的。文章来源:国际石油经济,作者杨上明,原文题目有更改这里是化工707,谢谢你的阅读!化工707微信号:hg707_com
主编微信号:wky_707化工、技术、未来,化工路上,一起走会议会展、广告合作:022->>还没看过瘾?点击“阅读原文”,再来看《评论 - 看日本化工行业如何应对产品过剩!》↓↓↓
1.微信之窗遵循行业规范,任何转载的稿件都会明确标注作者和来源;
2.本文内容来自“新闻晨报”微信公众号,文章版权归新闻晨报公众号所有。---10月05日 12:47镇海炼化:聚烯烃产品结构优化启示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镇海炼化分公司(以下简称镇海炼化)目前拥有3套聚烯烃装置,聚烯烃总产能达到1000kt/a,分别为250kt/a的Ⅰ#聚丙烯(PP)装置(简称ⅠPP装置)、300kt/a的Ⅱ#PP装置(简称ⅡPP装置)及450kt/a的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装置。
2013年3套聚烯烃装置产量超过1050kt,承担了1000kt/a的乙烯装置45%的乙烯和60%的丙烯用量,聚烯烃产品效益的实现是乙烯装置效益最大化的有力保障。华东地区是国内聚烯烃消费市场的重要区域,江苏、浙江又是华东聚烯烃消费市场的重心,消费量占华东地区总量的52%,镇海炼化地处市场中心的浙江宁波,聚烯烃的产品结构与华东市场的发展紧密相关。
1&华东地区聚烯烃市场分析
华东地区聚烯烃产品供应主要来自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大石油化工企业和宁波台塑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宁波禾元化学有限公司等民营企业以及部分高附加值产品的进口货源。根据聚烯烃品种的不同,竞争格局也有所不同。近些年民营资本逐步进入化工行业,传统三大石油化工企业在华东地区整体市场占有率持续下降,市场上通用料和低价资源的供应量大幅增加,而高附加值产品的市场仍然被进口资源占领。
1.1&市场占有率
2013年华东地区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达15720kt,比2012年增长4.7%,占全国表观消费总量的37.8%。其中,LLDPE的表观消费量较2012年增长13.1%,高于其他品种,主要是因为中国石化扬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LLDPE产量比2012年增加了60kt;由于中国石油大庆石化公司和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公司的装置一直开车不顺利,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2013年PP实际销量与2012年基本持平,PP消费量增长的主要来源是徐州海天石化有限公司和宁波禾元化工有限公司装置的相继投产放量。
这两家企业装置的投产对华东PP市场冲击较大,尤其是宁波禾元化工有限公司,不但其地理位置与镇海炼化靠近,而且其产品定价也紧跟镇海炼化产品价格。与此同时,进口资源由于受到内外盘价格倒挂的严重影响,2013年PP进口量为1950kt,较2012年的2189kt明显减少,在华东市场占有率为28.26%;2013年LLDPE进口量为840kt,与2012年(850kt)基本持平,在华东市场占有率为37.8%。国内主要企业PP和LLDPE的产能及市场占有率见下表。
1.2&2014年新增产能情况
据不完全统计,2014年国内PP新增产能4140kt/a,而LLDPE的新增产能只有1900kt/a(见下表)。目前从基础原料的价格来看,丙烷脱氢制烯烃(PDH)和甲醇制烯烃(MTO)更具成本优势,因此新增产能中有条件的企业相继采用上述两种工艺。
1.3&2014年供需情况预测
预计2014年华东地区合成树脂表观消费量可达17380kt,比2013年增长10.6%,其中LLDPE和PP的增幅均超过10.0%(见下表)。
上表中相关产品的预测是以近两年投产的新装置均能正常投产为前提,但根据年需求实际增长情况看,由于新装置推迟开车,或现有装置因为效益不佳,降低了生产负荷,甚至停产等原因,导致了2014年合成树脂的消费量很难达到10.6%的增长水平。
预计2014年传统石油化工企业在华东地区的整体市场占有率将进一步下降,虽然市场上通用料和低附加值产品的供应量大幅增加,但高附加值的进口产品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其原因是:
(1)煤制烯烃、MTO、PDH等低价资源在国内市场的占有量进一步提升,华东市场作为需求集中地,势必成为各家竞争重地;
(2)中国与新加坡的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后,双边经贸关系快速发展,以新加坡埃克森美孚公司聚烯烃为代表的产品利用协定中的关税优势和品质优势将大举进入华东市场;
(3)上海自贸区的设立,放宽了税收、外汇试用等优惠政策,有利于跨国公司内部的全球调拨,国外供应商设立公司、建保税库,进口资源供应将更加稳定,其将不满足于主要通过国内代理商分销产品的模式,会进一步加强直销客户的开发,完善销售渠道。
2&镇海炼化聚烯烃产品结构状况
近几年,国内聚烯烃市场发生重大变化,供应端新增产能释放,大批进口资源涌向国内;同时,受到欧债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中国经济也面临着结构转型及节能减排的沉重压力;实施3年的多项经济刺激计划(如汽车、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均到期,对国内消费市场产生了较大影响。
聚烯烃需求增长缓慢,价格长期盘整,尤其是通用料和低端专用料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利润十分微薄,虽然中高端专用料市场仍有增长空间,但基本为进口产品占据,国产产品份额有限。镇海炼化面对严峻的市场形势,结合装置生产规模、聚烯烃产品的消费结构和市场容量调整产品结构,PP由原来单一的拉丝和薄膜品种,新增了抗冲共聚和纤维料等新产品及专用料品种,LLDPE生产了高熔体流动速率(MFR)的电缆料,丰富了产品结构,年,产品差异化使企业每年增加效益7000余万元。
年镇海炼化新产品和专用料销售情况见下图。
(1)聚丙烯拉丝膜料系列
目前,国内连续法PP装置几乎都在开发生产BOPP专用料,BOPP产业已经面临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利润低的局面。因此需要提升产品质量,开发可以应用于全系列薄膜中的产品,减少下游行业成本。2013年镇海炼化ⅠPP装置以生产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膜料F03DB为主、拉丝料T03为辅,全年销售拉丝料164.1kt,膜料143.8kt。
(2)聚丙烯抗冲共聚系列
ⅡPP装置生产低、中、高MFR共聚料系列产品,产品牌号分别为M02、M09、M30RH。对于汽车塑料制件以及家电(如洗衣机)等生产厂家而言,采用高流动抗冲共聚料可大幅缩短成型周期,提高产量,并使制品的壁厚减薄、质量减轻,成本降低。
近年来,高流动抗冲共聚料市场需求量迅速增加,用量最大的是洗衣机行业,仅宁波地区需求量就在200kt/a以上。镇海炼化结合身处市场需求地的地理优势,开发了高MFR抗冲共聚PPM30RH,并成为主打品牌,迅速占领了周边市场,2013年共销售137.8kt。
(3)聚丙烯纤维料系列
ⅡPP装置生产的纤维料,产品牌号主要以Z30S为主。纤维料的市场潜力较大,也有较好的价格优势,尤其是高MFR纤维料,其在温州地区的市场容量很大,且国内纤维料大多采用降解法调整MFR,产品比较低端。镇海炼化结合装置优势,采用氢调法生产的纤维料具有无色、无味等优点,产品附加值较高,2013年共销售81.9kt。
(4)聚乙烯产品系列
450kt/a的LLDPE装置因产能大、成本低的特点,实行平稳生产通用料为主的路线,现主要生产牌号为DFDC-7042的产品,同时每月安排生产10kt左右的DFDC-7050,隔月安排生产高MFR电缆料DNDA-8320。
高MFR电缆料因市场相对集中在华东地区,2010年装置开工后便开始稳定生产,目前镇海炼化DNDA-8320已成为国产高MFRLLDPE产品中的主力品种,已基本替代同类牌号的进口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认可度及较好的口碑,有效提升了镇海炼化LLDPE产品的知名度及整体品牌形象,2013年共销售高MFR电缆料540kt。
3&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建议
通过对华东地区聚烯烃产品的市场分析及预测,虽然市场上通用料及低价资源供应量大幅增加,但高附加值进口产品的地位却更趋稳定。华东市场作为聚烯烃需求集中地,竞争更加激烈,传统炼油化工企业在华东市场的占有率将进一步下降。
镇海炼化作为迈向世界级炼化一体化的企业,聚烯烃产品定位遵从“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与装置工艺相结合、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出发点,在稳定装置运行、做好做强现有系列产品的基础上,产品结构调整应实施“一增、二推、三提升”战略:进一步增加新产品、专用料产量和比例,实现产品差异化、牌号系列化、效益最大化;大力推进“三高一超”新产品的市场开拓,快速推进高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持续提升产品质量,提高产品性能,不断提升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稳步提升管理理念与生产技术,加强与国际跨国大公司的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国际平台。
为此,对比华东其他生产企业的产品结构现状,结合聚烯烃市场特点及专用料开发情况,提出下列建议。
(1)拉丝膜料系列
BOPP膜料行业竞争激烈,下游企业经营情况举步维艰,因拉丝料T03对BOPP膜料的替代率提升,两者价格关联度也进一步提高,建议稳定膜料及T03的产品质量,增强拉丝料和膜料生产调整的灵活性,同时进一步开发高挺度和高拉伸的BOPP膜料,在微观上调整聚合物的分子结构,实现制品挺度的提升和加工稳定性的提高,确保拉丝料和膜料产品在华东地区市场的标杆地位。
(2)抗冲共聚系列
2013年,因拉丝料T03资源紧张,价格高涨,共聚料与拉丝料的价格差异不明显,但从长远来看,随着2014年新增产能的释放,共聚料的价格优势会逐步显现。
因此建议镇海炼化持续稳定生产抗冲共聚料的前提下,根据市场及各牌号盈利能力,生产低、中、高MFR产品;
针对M30RH韧性不足的现状,可与国际跨国公司就所用新催化剂进行合作,生产新的洗衣机料牌号,使产品性能与市场中高端牌号相当,实现在洗衣机部件上的全覆盖应用;
建议细分洗衣机料牌号,同时生产高、低端料,进一步扩大洗衣机料产量的同时提高产品附加值,实现效益最大化。
(3)纤维料系列
下游纤维料行业仍处于产能扩展期,生产经营形势优于其他PP下游行业,但随着PP通用产品市场投放量的增加,客户对产品质量及服务要求越来越高,包括物流、批次等。建议继续稳定生产、进一步提高产品MFR的稳定性,保持镇海Z30S在下游客户中的良好口碑,确保在华东市场的标杆地位。
2015年新加坡的新增产能将稳定投产,其对国内高MFR无纺布原料的投放量势必大幅增加,建议镇海炼化提升高MFR纤维料H30S生产稳定性,并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同时加大产品推广力度。
(4)高熔体强度PP系列
高熔体强度PP具有优良的耐热性能、良好的尺寸稳定性、优良的缓冲性能、发泡倍率大、绝热性好等特点,目前,其市场需求量不大,但产品附加值高,产品推广以来已有一些固定客户和月用量(每月100t),建议继续开拓下游高端客户,推进此产品的应用和产业化,同时争取继续扩大与拉丝料的价格差异。
(5)快速成型PPM50T
快速成型PPM50T主要应用于薄壁注塑产品(如一次性快餐盒和食品包装盒)。国内一次性餐具年消费量达上亿只,发泡聚苯乙烯由于卫生安全及环保问题一度被禁止使用,快速成型PP由于具有良好的卫生安全性、耐热性并容易回收等优点,故成为最安全和环保的一次性餐具专用材料,多年来,进口PP占据了国内快速注塑薄壁容器的高端原料市场。
2013年,镇海炼化生产2698t快速成型PPM50T,经过对下游用户试用情况的跟踪和技术服务,综合性能基本达到应用要求,且已于2013年11月通过相关部门的检测及认证。鉴于目前市场及生产成本等情况,建议继续开拓下游市场,同时确保此产品与拉丝料之间的价格差异。
(6)大包装
近几年,下游用户建议镇海炼化公司的纤维料H30S和膜料F03DB等产品由小袋包装改为大包装,以保证并提高塑料制品的品质。据调查,华东地区大包装聚烯烃的月需求量近10kt,且预计成品成熟并得到客户认可后,需求量会进一步加大,因此建议上镇海炼化大包装线,尽早实现产品形式多样化,满足客户需求。(原载《石油化工技术与经济》)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镇海炼化论坛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