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是否可以直接进口粮食局 中储粮

•07-30•07-29•07-23•07-14•07-09•07-09•07-09•07-03农业要闻:中储粮广州公司力李克强查看中储粮库存:到手粮食务必颗粒归仓(图)
来源:新京报
4日,李克强在中央储备粮株洲直属库考察时,咬开一颗谷粒品尝,并询问储存时间。
据中国政府网
  据中国政府网报道 7月3日至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湖南省委书记徐守盛、省长杜家毫陪同下,在湖南长沙、株洲深入工地、车间、粮库等一线和校园考察调研。
  4日,李克强在湖南株洲考察简政放权时说:“政府放了权不等于可以&甩手&不管,还要注重提高工作效率!”
  他强调,下阶段,政府要对“放权”的经验总结推广,也要加强事中事后监管,还要督察上述工作落实到位,切实提高政府办事效率。
  李克强总理在湖南株洲考察简政放权工作。听到当地对企业审批登记手续提供代办服务时,总理马上追问:“你们不收费吧?”当地负责人回答,所有手续全由政务中心代办,保证“完全免费”。李克强对此表示肯定。他说,政府可以提供代办服务,但决不能收费。
  李克强总理4日在湖南株洲市质监局考察时,现场请办事民众提意见:“大胆说,不要怕。”
  有人提出,希望能实现网上办理手续。总理说,未来各地都要形成登记服务“一张网”,让一些登记手续在家就能办理,从而减少办证时间,节约企业成本,提高效率和效益。
  考察中央储备粮:咬开谷粒问存放时间
  李克强考察中央储备粮株洲直属库;此前国务院会议透露夏粮丰收,仓容不足
  “这粮食存了两三年了吧?”4日,李克强总理在中央储备粮株洲直属库考察时,抓起一把存粮搓了搓,又咬开一颗谷粒品尝后问道。工作人员点头称是。总理说,我们过去要求广积粮、积好粮、好积粮,现在还要改革机制,做到买得进、存得好、卖得出,为国家安全做贡献。
  6月25日,李克强曾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做好粮食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工作。会议指出,近年来我国粮食持续增产,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但仓容总体紧张,部分地区严重不足。做好粮食收储既是当前紧迫工作,也是长期任务,事关重大。要多措并举,加强收储和仓储设施建设,确保粮食颗粒归仓。
  会议要求,要大力促销腾库,采取定向销售等办法,消化临储粮和陈粮,为新粮腾出仓容。结合近期对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情况的全面督察,开展专项检查,确保所有国家粮仓用于储粮,对挪作他用的,要坚决纠正、严肃问责。要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仓储设施建设。以东北地区和南方稻谷产区为重点,今明两年新建仓容1000亿斤。
  目前,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在全国设立了23家分公司,总公司直接管理的全资和控股二级子公司有4家,另有科研院所1家,机构和业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今年,中储粮总公司将完成100家直属库的智能化粮库建设。
  综合中国政府网、新华社报道
(责任编辑:UF048)
&&&&&&</div
官方一再推带薪休假,甚至将鼓励“周五下午+周末”小短假。[]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社区热帖推荐
用镜头记录下他们的生活……[]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加入微博,记录点滴,分享感动,握手明星
中储粮仓库“火烧连营”为何引人遐想
5月31日下午,黑龙江省中储粮林甸直属库发生火灾。目前火灾已被扑灭,未造成人员伤亡,但过火粮食达4.7万吨,经济损失可能超过1亿元。
火虽灭,但网上各类质疑,像野火一样越烧越旺,甚至有网友联想到《天下粮仓》中“火龙烧仓”,怀疑有人纵火。也有人认为这和“中央巡视组”进驻有关。为何一场火灾会带来如此遐想呢?
表面看,这是一起责任事故
&火烧连营&原因还没最终确定
5月31日下午发生的火灾事故,共有78个储粮囤表面过火,储量4.7万吨。其中玉米囤60个,储量3.4万吨;水稻囤18个,储量1.3万吨。根据报道,“5月31日下午13时15分,花园中储粮库副主任罗洪权接到打更人员报告,在12号库南侧玉米堆上方发现冒烟。罗洪权立即带领本粮库60余人前往火灾发生处展开扑救,同时,打电话报警。据气象部门预报,当时温度34℃,风力可达7到8级,火情无法控制,顺势蔓延,造成连营火灾。”
起初,起火的原因被指向&自燃&。确实粮食自燃是有很大可能性的。粮食本身以及杂质、害虫,都带有大量的微生物,粮食发热的形成,主要是粮食自身和微生物进行呼吸而产生热量积聚的结果。起火的粮仓位于露天,在露天室外气温突然升高之下,自燃就有了更多催化因素。
但是最新的消息称,消防部门把起火原因归为&配电箱短路引发&。&由于穿过金属配电箱的导线与配电箱箱体摩擦,致使导线绝缘皮破损,短路打火,引燃配电箱附近可燃的苇席和麻袋,进而引发火灾。&
火被扑灭后,工人在清理过火后的粮食
但无论如何,发生事故必然是管理上出了问题
无论是&自燃&,还是&配电箱短路引起火灾&,都不影响这起事故是责任事故的定性。首先,粮食堆放在露天就是违规的,《中央储备粮仓储管理办法》第15条规定,中央储备粮必须储存在符合安全储粮要求的仓房内,不得露天储存(据粮库副主任介绍,露天存放是因为粮多库少)。其次,在有天气升温、大风预报的情况下,防火、防潮等措施还是不及时、没到位。防火是大型粮库设计重中之重,为此粮堆有严格的大小、间离要求,还有防火墙间隔。在露天存放过程中,是否未严格遵循可依靠的标准,也需要相关部门给出回应。
人们怀疑"事情没这么简单",首先源于中储粮的垄断形象
“稳定粮食价格、维护农民利益”,中储粮定位于人民利益的&保护神&
电影《1942》中所描述的历史令人胆寒,那一年河南发生旱灾蝗灾,又逢战乱,赤地千里,饿殍遍野。剧中逼人的饥饿感已化作我们的民族记忆。于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就成了组成中国人获得安全感最重要的那块基石。
《汉书?食货志上》:“籴甚贵,伤民;甚贱,伤农。民伤则离散,农伤则国贫。& 中储粮成立之初,对外宣称的理想便是通过“反制投机,减少价格的波动”来实现“国家获利,而天下无甚贵甚贱之忧。”于2000年成立的中储粮(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的具体定位是:负责中央储备粮的收购、储存、调运等业务,确保中央储备粮的储存安全和质量良好。
中储粮是国资委直接管理的央企,经过多年积累,已经形成了遍及全国的收储网络,现有委托储存库点1000多个,直属库338个,这次着火的黑龙江林甸直属库就是其中之一。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储粮政策性粮食收购数量大幅增长,200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10616亿斤,中储粮当年收购的粮食就占到全国粮食总产量18.6%。
中储粮自2004年启动了“托市收购”,即在粮食收获季节,市场上价格低迷时,按照国家粮食局规定的最低收购价收购;在市场上粮价高企时,顺价出售,其目的是“稳定粮食价格,维护种粮农民利益。”
实际上,中储粮在最低价收购环节&说一不二”,民营粮企深受其苦
2004年启动的&托市收购&政策,中储粮是执行主体,由国开行提供收购资金,中央财政给予贴息和收储补贴。如果民营企业想进入&托市收购&,一没有资格,二没有中储粮巨大的政策和资金优势,所以&托市收购&的执行由中储粮一家垄断。民营企业退而求其次,干起了&代为中储粮托市收储&的营生。
去年7月30日,来自新乡、信阳、开封等地的民营粮食企业的员工在郑东新区的中储粮大厦门前扯起了印有&抗议中储粮垄断托市收购&、&企业要生存
员工要吃饭&、&拥护国务院新&36&条& 保护民企合法权益&、&不收粮 民企几百亿资产被闲置&、&中储粮排挤民营企业 国法不容&等字样的白色条幅。
民营粮食收购企业员工抗议中储粮
原来,这些民营企业既然&代为中储粮托市收储&,一切就都要看中储粮的眼色,去年中储粮想把民企完全排除在外。先是提高门槛,用&资格审查&卡掉了大部分民企;最后又对通过审查的民企直接说不,民企完全被拒之于门外。于是,引发抗议。
本来,国家要推行&托市收购&政策,应该把执行环节开放给市场,而根本不需要专门设立中储粮去做。仅两年,中央财政就给中储粮提供了158亿元的财政补贴,有这样的补贴,还愁没有市场上的企业愿意参与政策执行吗?
定位于&粮仓”而享受垄断地位,却又做起了&粮商&
按照国家对中储粮的定位,中储粮承担的是粮食“蓄水池”的作用,应付国家在战争、饥荒时粮食供应需求。但是中储粮涉足经营性业务“归口于国资委,有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要求”。与石油石化、电网、通信等“公益性”的央企一样,国资委每年都要对中储粮进行考核,要求完成利润,增加指标。
就是这样一个自相矛盾的身份,决定了中储粮必然不可能老老实实地当它的“粮仓”。据《21世纪经济报道》此前报道,2010年夏粮收购期间,多地小麦收购价格远高于发改委制定的最低收购价。相关部委通过基层调研后认为,粮价攀升的原因主要是中储粮参与高价抢购,导致小麦价格迅速高涨。国家粮食局也曾在2010年发布《关于开展2010年秋粮收购监督检查工作的通知》,中储粮再次被点名批评,指其直属企业违反国务院有关要求,从事与储备相关业务以外的其他商业经营活动。
此外,中储粮各直属库大量屯粮,也有为了可观的财政补贴和保管费的嫌疑。每收购1斤小麦,将得到国家补贴收购费用0.025元,保管费0.035元,而收储库点在收购和保管中实际支出费用不到0.01元,也即每斤约有5分“利润”。近两年进口粮食大增,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马文峰认为就与中储粮故意屯粮有关,“新麦早出库一天,中储粮就少挣一分钱,放在粮库里不仅有国家补贴,还能以备查库。由于没有新麦入市,导致许多企业把目光转向低价的进口麦。”
虽然干着“粮商”,中储粮却能免去很多粮商的“麻烦”。中国粮食协会的一位负责人认为,中储粮的各个直属库名义上是专注于粮食收储、流通,不生产终端消费品,因而免于纪检、工商、税务、卫生等部门的外部直接监管。现在,只能靠“中央巡视组”不定期抽检。在这次大火的前一天,“中央巡视组”刚宣布进驻中储粮系统检查。
中储粮是副部级单位,和国家粮食局平级
事件引人遐想,还因为储粮系统的腐败&前科&
大火可以“掩盖”亏空是人的自然联想,况且过去曾上演过相似戏码
中储粮(前身)有蛀虫,也是历史悠久了。早在朱F基当总理时,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的峨岭粮站,为了应对朱F基的检查,5天时间内就花费十几万元,调集了1031吨粮食来充实该粮站,使朱看到“谷满囤、粮满仓”的喜人景象。这事后来被《焦点访谈》曝光后,“村骗乡,乡骗县,一直骗到国务院”的谚语就广为流传了。
中储粮直属库近年来的丑闻也没有断过:2010年6月底,中储粮许昌直属库原库主任任国正、副主任姚宝山等人,涉嫌贪污、挪用公款“上千万元”,被河南省许昌市人民检察院批捕;2011年9月,中储粮安徽分公司涡阳直属库副主任鹿某因涉嫌滥用职权违规收购劣质小麦被当地检察院立案查办;2011年10月,河南周口直属库主任乔建军侵吞巨额公款潜逃国外。
基于中储粮长期垄断的形象不佳,以及过去暴露出的问题,人们怀疑电视剧《天下粮仓》里&火龙烧仓&的桥段在现实中重演,也不能全怪网民想象力太丰富。
你认为粮仓失火背后是否有更深层原因
将投票分享到: 微博
专题评价:
还可输入140字
:好的。我们会关注。 /玫瑰&||& (@ywang019) 河南金基租车之殇,又一庞氏骗局大手笔,受害家庭将近1万,维权几次,没有说法,复杂的很,求助无门。
:两次说的都是针对奥巴马医保法案的判决,第一次是在2012年的时候。这两次投票他客观上都帮了奥巴马的大忙。司法能动主义的危害你可以看罗伯茨意见书原文,
里面提到了Lochner案造成的一些问题。总的来说,罗伯茨希望“极度审慎”地解释宪法,这是他一以贯之的态度。&||& (@wanghsn) (@ywang019) (@zxc242635zxc) “就在同性婚姻判决前几天,罗伯茨还第二次充当了保守派阵营的‘叛徒’”,那他第一次当“叛徒”是什么情形?“罗伯茨大法官就提到了这种做法同样曾经造成了危害”,司法能动主义曾经造成了什么危害?
中国的航班延误,是“官僚主义害死人”
6个月以上母乳没营养、很多女性母乳少都是错误的观念
19岁的毛泽东,写了一篇作文,名曰《商鞅徙木立信论》
专题搜索:
版权声明:腾讯网原创策划,欢迎转载或报道,但请注明出处。违者必究
扫描二维码,用手机看今日话题
Copyright & 1998 - 2015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供应商积分排名
共2565 家,其中:办公类 2160 家粮机类 236 家 服务类 229 家工程类 296 家
商品信息库共 7892 种 
采购额统计本年度截止今天零时:
办公物资设备:7,505.57 万元 粮食物资设备:44,344.86 万元总共采购金额:51,850.43 万元
友情网站链接
法律法规办事指南
地址:北京市西直门外大街甲143号凯旋大厦A座 邮编:100044
服务热线: 办公类: (010) 粮机类: (010)016802
技术支持:(010) 传真:(010)
网站邮箱:.cn
网站地址:.cn(建议使用分辨率 火狐或IE7以上版本的浏览器)粮食安全不靠中储粮_凤凰财经
粮食安全不靠中储粮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手里有粮,心中不慌。这是我国粮食政策最核心思想,听起来没问题,可惜现实世界是有成本的。首要麻烦是粮价被推高,我国成了国际粮食市场的价格高地。从小麦、到稻谷,尽管产量年年攀升,中国粮价不仅高于美国,也高于越南、泰国等国。很多粮食加工企业从国外进口粮食,成本反而更低。这也是最近几年中国粮食进口激增的主要原因。 大量储粮的另一成本是,粮食年年相陈,加工企业从粮库购买的多是陈米。粮库出粮都是新粮进,旧粮出,越旧越要赶紧卖。全国很多粮库储存了几年粮食,东北地区更严重,有些据说储存了六七年前的大米。 长期大量粮食库存,想不诱发腐败,简直是不可能。中储粮的丑闻几乎每年都有,粮仓&硕鼠&一涉案就是上千万。2013年中储粮林甸粮库还发生了一场蹊跷大火,78个露天储粮囤、4.7万吨粮食化为灰烬,震惊全国。前段时间,央视还曝光辽宁吉林有粮库和粮商勾结,用陈粮顶替新粮套差价。中储粮在地方一直是独立小王国,这种事情必不是少数。 中国真有必要储存那么多粮食吗?要回答这两个问题,就要真正地理解粮食安全问题。 最通常说法是,中国是人口大国,那么多人吃饭,缺粮怎么办?其实,和人们的直觉相反,正因为中国人口多,市场广阔,粮食才越安全。造成粮食减产的一大因素是气候,市场范围越广大,粮食产量和粮价波动就越小。一个村庄看起来自给自足,它的粮价波动远大过全国市场。以中国幅员之大,发生造成全国范围粮食减产的气候灾害,几乎是不可能的。 农业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更大程度取决于精耕细作,科学种田,虽然农民不断减少,粮食单产和总产量都在不断提高。从长期看,中国人只能是越吃越饱,越吃越好,发生粮食危机的可能性太小了。 也有人说,中国毕竟是大国,一旦粮食有短缺,全世界谁能供应?陈章良教授在博鳌论坛也说,如果不重视粮食安全,世界上的都被我们买了,别人怎么办?更有人担心国际局势有变,粮食市场关闭,依赖进口岂不是轻易让人&扼住咽喉&? 这些说法完全是杞人忧天。首先,中国一直是农业大国,进口量本来就有限,怎会&把全世界农产品都买了&。倘若中国人消费力大增,大量从国际市场进口农产品,这恰恰是好事。一个自给自足的国家通常是要挨饿,大量从国际市场进口粮食,往往意味着其他产业更赚钱。只要手上有钱,从全世界购买粮食就变得划算。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农业能垄断国际市场,封锁更是绝无可能。用&深挖洞,广积粮&的战备思想应对开放的国际环境,只能让本国承受不必要的损失。 因此,要保证粮食安全,就应当抛弃&手里有粮、心中不慌&的战备思想,用市场化眼光看待粮食安全。市场上有粮食期货,就是用价格指导着各个环节的粮食储备。一旦预期减产,价格上涨,各个粮食加工厂、仓库、超市、粮店甚至家庭主妇都会增加储粮,其他形式的食品供应也会相应增加,进出口也会相应调整。在现代社会,这个反应速度不过是几天时间。将粮食储存交给整个市场,需要储存多少才合适呢?天晓得,看价格就可以了。 直截地说吧,中国的粮食安全是一个被严重夸大的问题。不仅现在完全没问题,就是中储粮不收购存粮,中国人也不至于饿肚子。国际粮农组织提出所谓&粮食安全警戒线&&&粮食期末库存占全年消费比例不得低于17%&&这本身就充满计划经济的思想。中国的粮食储存对外公布是35%,据业内士保守估计可能已经达到40%。这不仅没必要,也造成了严重浪费。 如果说要粮食储备,也应仅限于军务、赈灾、救济,这正是古代官粮的一大功能。这种应急救灾的特殊粮储,规模显然就小得多。现今中储粮的一大职能是稳定粮食市场,确保粮食安全,其实这些完全可以交给市场。 (本文系人文经济学会独家原创文章,转载请事先联系授权事宜:)
[责任编辑:gexs]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市场分化明显,未来持续看好民生消费领域。
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绩优新蓝筹,未来市场主力方向,政策支持,资金流入。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140967
播放数:754155
播放数:343467
播放数:928375
48小时点击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储粮收购粮食打白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