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污染企业建造师挂靠企业海边原因

渤海湾扇贝大面积死亡调查:水质疑遭多重污染_海产专题(贝类专题)_中国水产养殖网
  当前位置:&→&渤海湾扇贝大面积死亡调
今天是:日
水产养殖网―水产行业第一信息平台!
渤海湾扇贝大面积死亡调查:水质疑遭多重污染
10:09:00  中国水产养殖网  出处:半岛都市报&&&&&&&&浏览量: 3347 次
    渤海湾向来是一块丰饶之地,因为辽河、海河、黄河等河流从陆上带来了充裕的有机物,这里成为盛产对虾、蟹和黄花鱼的天然渔场&nbsp,尤其位于山东半岛北端的烟台、威海沿海一带,相较遭化工厂围攻的大连、天津等地,水质一直维持在二类,尤其适合鱼虾蟹的栖息和养殖。然而,这一带的海岸线今年夏天却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中:扇贝大面积死亡、养殖池让路填海工程,渔民出海一趟收获不够油钱……&nbsp  扇贝死八成,11年来头一遭  “扇贝死了80%多&nbsp,剩下的个头不到往年的一半儿大。”“现在出海打的鱼这么小,每次都不够油钱……”9月17日到22日,记者走访了位于山东半岛北海岸的龙口、养马岛、牟平姜格庄镇、威海双岛湾等地&nbsp,沿路听到最多的声音,是养殖户和渔家对今年收成的抱怨。因为海水污染,渤海湾的养殖业和渔业蒙受了巨大损失,但这污染究竟源自哪里?是康菲漏油、填海造地还是单纯的海水富氧化?没人能说得清楚。  贺业才是姜格庄酒馆村的扇贝养殖大户,但9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酒馆村近海,他并没有在养殖场,而是在地里刨花生。半个小时后,贺业才才风尘仆仆地赶到了养殖场。  “今年养了650亩扇贝,大约有1.7万笼扇贝,现在死亡的扇贝有1.4万~&nbsp1.5万笼,死亡数量占养殖总量的八成之多&nbsp。剩下的两三千笼长得个头也不大,赔是赔定了。”今年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贺业才抱怨说他只能吃去年的老本了。“去年扇贝行情特别好,扇贝干茎78元一斤,前年才30多块钱一斤,所以去年折算下来净赚80万元左右。”  也正是因为去年行情好,今年有不少养殖户都是新上的扇贝养殖,但他们这一年的心血同样遭遇了惨败。“我隔壁那边有两家就是今年新上的扇贝养殖,都是借钱搞的,碰上这种损失,现在在家哭都来不及。”  这是贺业才自2000年开始养殖扇贝以来,头一次遇上这么大规模的扇贝死亡事件。“以前就算有死的,死亡率也不会超过五分之一,像今年这种死个七八成的从来没遇到过。”  另一个扇贝养殖户,养马岛杨家庄的王德武也在为同样的损失发愁。他告诉记者,他们杨家庄今年养殖扇贝的一共有39家,都出现了大面积的扇贝死亡情况。“有些养殖户都买了好几次苗了,结果还是大量死亡,现在有些养殖户干脆放弃了,直接出去打工了。”王德武说。  “我养扇贝11年了,第一次遇到这样大片的扇贝死亡。养殖情况今年没啥特殊的,肯定不是天灾,是人祸。”贺业才将怀疑的目光,首先对准了前不久漏油事件的康菲。  康菲漏油震惊养殖区  据了解,今年牟平区浅海养殖面积1万余亩,其主要养殖品种为海湾扇贝,养殖业户600多户。自5月下旬起,海湾扇贝一直处于不生长状态,并出现部分死亡现象,现在规格仍为3毫米左右,有的养殖户已经买了4茬苗种,还是不能实现正常生长。  贺业才粗略地估算了一下,今年仅牟平区养殖户的损失就在2亿~3亿元。“我们猜测,这可能跟康菲漏油事件有关。”在他的组织下,包括养马岛、姜格庄镇、大窑镇等在内的160多户养殖户已经与北京盈科青岛律师事务所签订了授权委托书,打算向康菲公司索赔。  同样的损失还发生在威海双岛湾的扇贝养殖地。这里距离贺业才的扇贝养殖区仅有10公里左右的路程,这边的养殖户规模相对较小,平均20亩左右,最大的也就120亩。按照当地个体养殖户孙德山的话来说,今年还是少养上算,“养得多赔得多,养得少赔得少。”  “养了20多亩,今年光人工和种苗投入就有&nbsp20多万元,这一下子都赔进去了。”孙德山今年养了栉孔扇贝、海湾扇贝和虾夷扇贝三种,这些都是最常见的扇贝种类&nbsp,不过它们的死亡率差不多&nbsp,都在80%左右。  9月21日下午,记者来到双岛湾孙德山家里时,大批养殖户都围了过来诉苦&nbsp。但对于大面积的扇贝死亡情况,这些小养殖户不知道原因何在,更不知道应该向谁索赔。  拆船厂燃料油“害死”扇贝?  也有养殖户指出,大肆兴起的填海工程搅浑了近海水域,造成水质下降,这也是扇贝死亡的原因之一。  “现在在海边上,还能看到成片的油污。”贺业才指着一个尼龙袋上的黑色糊状物告诉记者,这是前几天出海时用手捞上来的油污,这样的油污随处可见。  不过在牟平区海洋与渔业局看来&nbsp,这些油污并不是康菲漏的,而是一种燃料油。  “9月13日我们接到渔民举报后,立即跟国家海洋局烟台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取得联系&nbsp,跟他们一起去现场取样,然后当天下午就送到国家海洋局青岛海洋环境监测中心检测,14日下午快下班的时候出来检测结果,证明是燃料油。”9月21日,在牟平区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王传超向记者清晰地回忆了这件事发生的前因后果。  “燃料油很可能来自金山港的一家拆船厂。那里有一艘大船&nbsp,三年前就被拖过来了,现在拆得只剩一部分,之前海事部门搜集过这里面的燃料油,我们初步判断就是这艘船漏的油。”王传超表示。  其实早在六七月份,就有渔民向当地渔业部门反映过漏油情况,当时也取了样带回去进行化验,不过一直都没有给渔民一个答复。王传超对此解释道,当时的取样在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里,实验室突然断电,导致很长一段时间都不能监测,所以并没有出检测结果。“这都是借口。”对于王传超的说法,渔民似乎并不买账。  吹沙填海也有嫌疑  对于凶手是谁这个疑问,案情未查明之前,谁也不敢妄下断论,不过养殖户和渔民都认为,不能放过任何一个嫌犯。通过在青岛读书的儿子的指导,贺业才主动跟北京盈科(青岛)律师事务所联系&nbsp,决定向康菲公司索赔。该律师事务所的刘东革律师也表示,目前的这个监测的结果并不能代表以前康菲石油没有影响过扇贝的生长,因此他们一直在呼吁海洋部门公开相关的信息,以便进行调查取证。“以前康菲对养殖户是不是有影响?以后漏油会不会随着洋流继续扩散影响?这些都是相关部门应该出来解释的。”刘东革表示。  跟贺业才一起加入索赔队伍的还有养马岛的养殖户,不过除了康菲,他们怀疑还有“同案犯”:养马的吹沙填海工岛附近海域正在进行程。“工程从海底吸沙,可能带动了海底的大量细菌,使得海水变浑浊,造成了扇贝的死亡。”王德武告诉记者。  “养马岛这一块的海底经过多年沉积,海底的细菌等非常多&nbsp,这次一吹沙填池,翻动了海底的细菌,造成了海水浑浊,细菌伴随海水四处扩散,对处于幼苗期的扇贝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对于细菌对于扇贝幼苗生长的影响,养马岛后海扇贝养殖户王德武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把一个成人放到沙漠里他能活好几天,要是把一个婴儿弄到沙漠里试试。”  王德武所说的吹沙填海项目是今年5月份开始动工的。  9月19日,记者在养马岛原先的十里长堤(沁水西路)看到,原来连接养马岛和牟平区的大堤中间已经被拆开了一条1000米左右的口子,两边的海水可以自由地流动,远处还停留着一条吸砂船&nbsp。原先是一个个方形的养殖对虾和海参的池塘已经被细细的沙子填满,如果不是近在咫尺的大海,置身这片荒凉的细沙之中,真有点到了荒漠的感觉。  专家分析复杂死因  养殖户的怀疑究竟有没有依据,造成扇贝死亡的主要原因又是什么?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贝类养殖专家,他们的说法不一,但都认定一个共同点:跟海水环境的改变有关,它们的家园被破坏了。  此前曾经有媒体援引山东大学海洋学院的专家认为,小球藻旺发导致了单细胞硅藻等适口饵料丰度降低,从而造成养殖贝类食物短缺并死亡。不过中国贝类学会理事、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王昭萍认为,扇贝食用了小球藻之后只是消化不太好,并不足以导致其大面积死亡。她认为,一般来说扇贝大量死亡多是由于水质污染,污染源可能是漏油,也可能是工业排污、海边施工等造成的浑浊。  “扇贝是一种滤食性动物,对食物的大小、重量有选择能力,但对种类无选择能力,平时主要吃浮游生物等,但如果海水浑浊,遇到大小正好符合的浮泥也会吃。扇贝的呼吸和摄食器官是腮,如果摄食浮泥后浮泥覆盖在腮表面,时间一长很容易导致扇贝死亡。”王昭萍从扇贝摄食机理上分析说,判断扇贝是否是因浮泥死亡也不难,在扇贝刚死的时候,看看扇贝的表面是不是覆盖了一层浮泥就行了。“如果是,海边施工造成的海水浑浊肯定就是主要原因,如果没有浮泥,那可能就是其他原因,比如石油污染引起的缺氧窒息等。”  山东省海洋水产研究所所长张利民认为,今年饵料不足,海里供扇贝进食的浮游生物太少,很多扇贝都吃不饱导致扇贝饿死。但具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饵料不足呢?  企业排污,吹沙填海,海水富氧化……养殖户担心无处“耕海”了  人与海争地鱼虾贝无以为家  虽然专家对于扇贝大面积死亡的解释并不完全一致,但大家都认定一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正变得越来越恶劣。企业排污或漏油,导致海水水质恶化;填海造地工程,让很多养殖户失去养殖海参、扇贝和对虾的领地;而越来越多建成的人工岛,又造成鱼类洄游路线受阻,沿海的渔业资源很有可能日益枯竭。  在建度假村要了扇贝命?  王昭萍的“海边施工致死说”在养马岛养殖户王德武那里得到了验证。  “5月19日我弄来的第一批扇贝苗,结果5月23日就全部都死了,那些小扇贝表面全是污泥。”王德武清楚地记得了自己看到扇贝死亡时的情形,他认为是养马岛那边吸沙填海把海水弄浑浊造成的。  另一个让王德武肯定的细节是他在6月份又弄了一批扇贝苗,结果成活率很高。“6月份弄来第二批苗的时候,当时正好赶上台风,所以前海的吸沙填海停了好几天。”  扇贝的死亡让养殖户非常愤慨,大家认为这一工程应该马上停止。当地海参养殖户称,目前这片还没填完的土地已经被卖给了龙湖地产,并认为这里面存在着违规协议。  记者从一份中国海监大队8月15日的调查显示,牟平区海洋与渔业局养马岛虾场规划填海3727.2亩,日,牟平区海监大队发现牟平区对虾养殖场海域有37亩被违法吹填,立即责令进行吹填的黄金海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停止违法行为。  9月20日,记者致电中国海监大队山东省总队,值班工作人员告诉记者,6月26日立案之后,经过最后确认,违法吹填的面积为1.82公顷(约合27.3亩),并对黄金海岸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罚款1365万元。“根据调查来看,这一块的海域的确属于填海造陆。”值班人员确定道。  “去年7月底,烟台东部海洋文化产业旅游聚集区区域建设用海规划报告通过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审核通过,今年1月14日,烟台东部海洋文化产业旅游聚集区区域建设用海论证报告通过国家海洋局专家组评审会评审,这标志着牟平区滨海开发已进入实际运作阶段。”王传超介绍道,现在规划已经报送到国务院,国务院也送交各部委征求意见,马上就能批下来了。  根据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公布的资料显示,该区域用海面积10.6平方公里,分为休闲体验观光区、国际生态度假区和金山港滨水旅游区三个片区,呈“两湾一带”格局,其特点是结合海岸、海湾、海峡整治修复,“实行退滩还海、退堤还海”,扩大规划区域范围内的纳潮量,优化水动力环境,并依据周边山、岛、泉、河等滨海特色资源,发展高端海洋文化旅游产业。而养马岛虾场就属于国际生态度假村区。  规划中的“退滩还海、退堤还海”没看到,记者在现场看到的,却是正在进行中的吹沙填海造陆工程。这是为什么?这片所谓的国际生态度假村是由龙湖地产来建设,一片还不存在的土地就被龙湖地产买走了,这又是为什么?王传超回应说,按照国家规定,所有填海造陆前期论证都必须有项目支持,国家才能允许。“现在龙湖地产就是项目支持,这块地等填完之后,才能拿到土地使用许可证,然后才按照规划进行开发。”&nbsp海参没处养,价格仍看涨  从谷歌地图的对应位置上,仍然能够清晰地看到养马岛后海一块块整齐划一的养殖池塘,从中可以窥见当年这块区域养殖海参、对虾的盛况。但是如今,这里的养殖扇贝却因前海吹沙填海工程而大面积死亡,一部分海参、对虾养殖户也因养殖池被填而再也无法养殖了。  根据2006年的一项公开资料显示,牟平区养马岛海域水质持续改善,当地海洋渔业部门积极引导渔民发展海参和对虾养殖,共发展海水养殖3.8万亩,其中海参养殖面积达1.7万亩,年产量1670吨,产值达2亿元。现在&nbsp,这块海域将通过吹沙填池的方式逐渐变成陆地,想起当时养殖海参、对虾的情景,不少养殖户唏嘘不已。不过在这里盖上楼,“产值”肯定不知要高出2亿元多少倍。  “我从2001年就开始在这里养海参了,养海参投入大,但如果玩得好的话,挣钱也快,一亩地能赚个几万元钱。”海参养殖户董奉臣告诉记者,而在这之前,养马岛前海这一带是传统的养殖带,之前还大规模养过虾。  “上世纪70年代,我们这边修筑堤坝开始时养虾,后来养虾效益不好,又逐渐摸索着养海参。”董奉臣告诉记者,至今他们养殖户的承包合同还是和养虾场签订的。如今这边海参养殖区域却没有了,有不少人开始担心,今年的海参价格会不会上涨。  同样的无奈出现在龙口人工岛附近海域的养殖户。“我们这边的海参养殖户去年就接到通知不让养了,今年这附近海域里是彻底没有养殖海参的了。”龙口央格庄养殖户陈铁告诉记者,他现在自己买了一辆三轮摩托,帮别人运送货物。  近海打渔要交“买路钱”?&nbsp  不仅有沿岸的吹沙填海工程,离岸稍远一点还有人工岛建造工程,它们都或多或少对渔民的生计产生着影响。  9月18日,龙口附近海面都是七八级大风&nbsp,龙口央格庄渔港&nbsp&nbsp里停满了渔船,其中还有不少来自河北乐亭、昌黎的渔船,不少渔民正在缝补渔网。  离央格庄渔港码头约7公里的地方,龙口正在大张旗鼓建设的人工岛项目&nbsp,站在央格庄码头附近的房屋顶上,远远还能看到大海中延伸出一条狭长的道路,那就是人工岛的外沿。  包括老于在内的很多渔民都在担心,因为人工岛的修建,说不定哪一天就不让出海打渔了。这一点已经在人工岛附近的几个村庄应验。“靠近人工岛的大泊子村、河抱村已经基本没有渔民了。”老于告诉记者,现在小的渔船不让在近海打渔了,除非向开发人工岛的南山集团交上1000多元钱,才能允许你在近海打渔。  记者从多位渔民处了解到,的确有渔民向南山交了这笔钱,不过说法不一,有说1000元钱,有说1500元的。  记者曾多次向南山集团求证,南山集团宣传部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个事情他们不清楚。  面临不让出海打渔困境的还有养马岛的渔民。  9月&nbsp19日,同样由于大风,来自安徽的渔民张万民并没有下海,他双手背在身后,站在岸边看着远处阵阵翻滚的海。  “9月份以后,只出了4趟海,现在出海一个月还不如平时干建筑挣得多。”张万民抱怨道,他花2000元钱买了渔船,但平时海禁期间,自己就去工地上干点活,海禁结束之后,再下海打渔。  而且今年的大海让张万民比较失望,不仅出去打不到什么东西,而且常常由于大风&nbsp,他连海都出不了。更让张万民揪心的是,养马岛正在实施的退堤还海工程,他现在居住的房子就位于堤坝上,背靠养马岛海水浴场,面朝大海。  “如果拆到我们这里,不让打渔了,那就去建筑工地上打工,虽然累点,但至少安稳。”5年前,张万民从安徽老家来了烟台,如今孩子都在这边上学。  海鱼产卵地被人为改变  人工岛建设工地上的一名卡车司机小松来自河南,今年年初人工岛开建之时就来了,基本见证了这个海岛雏形的形成过程。小松告诉记者,工地最开始是先修一条通往海里的路,然后以这条路为直径,画一个圆圈,沿着这个圆圈不停填石料,填好之后,再在这条圆圈里修路,再继续往里拉石头造岛。“近半个月以来我天天上夜班,从下午六点开到第二天早上六点,现在是400辆车运输石料填海堆岛,人休息,车不休息,轮流开&nbsp。”小松边说边在简陋的床铺上用纸和笔给记者画起了示意图。  那么大规模地进行填海造陆究竟有哪些影响呢?  虽然不少国家级海域论证专家普遍认为造离岸人工岛相对连陆填海对环境影响较小,但在一些渔民眼中,情况并不是这样。“人工岛说不定会改变洋流,从而改变鱼类洄游产卵的地点,以前我们摸索出来的打渔地点,现在可能就要产生变化了。”龙口老渔民老于告诉记者。  国家级海域论证专家、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郭佩芳告诉记者,说改变洋流那是不可能的,但肯定会改变人工岛附近的水动力状况,而且对部分鱼类的产卵地来说也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  ■探究  毁了菜篮子,GDP有何用?  大规模填海造陆的背后是地方政府对GDP的追求。王诗成、郭佩芳等专家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都表示,向海洋要土地是不可避免的。  填海比养殖来钱快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龙口市待批的企业项目上,过亿元的就达44个。“我们大项目落地难的根本原因是受到建设用地的掣肘,往往仅能提供几十亩的零星用地,而对大型项目用地无法保证,导致大的引不来、强的留不住、高的落不下。”龙口市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如是表示。  根据规划,龙口正在建设的人工岛群计划到2014年完成围填海工程,到2020年,将其打造为完成投资1000亿元、实现产值3000亿元、承载10万人就业、30万人居住的,具有长期发展潜力与核心竞争力的现代化海洋产业基地。  与此对应的是,龙口一共有581条渔船,按照每条渔船平均年收入10万元来计算,捕捞业的产业不过是5810万元。  5810万元对3000亿元,孰优孰劣,一目了然。  养马岛正在进行的围海造陆也是如此。  根据养马岛养殖户提供给本报的资料显示,负责填海的黄金海岸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对每亩海参池的赔偿标准是15000元左右,而每亩的填海成本是5万元左右,却以每亩高达100万元的价格转给了开发商。  扇贝海参价格看涨  如此来看,地方政府蜂拥而上的填海造陆的确能给当地经济带来巨大发展,不过由此遭殃的除了沿海的养殖户、渔民,还有消费者,普通市民吃海鲜将会越来越贵。  “去年的时候扇贝也就两三元钱一斤&nbsp,今年却涨到了五元钱,贵的时候有七八元钱,来买的市民开始也很吃惊,但市场上也没多少货,往往还供不应求。”烟台红利市场一位商贩告诉记者,今年扇贝的价格不仅高,而且个头普遍都比去年小。  烟台市海洋与渔业局渔业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今年蓬莱、长岛、牟平、芝罘岛等地区养殖的栉孔扇贝普遍出现减产,这是造成供应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养马岛海参养殖户也普遍预测,今年的海参价格也会上涨。  海里鱼少也酿灾  面临养殖户无地可养的尴尬,牟平区海洋与渔业局开始向深海发展养殖业。“目前我们已经在深海设立人工鱼礁5000亩,海底牧场5万亩,鼓励养殖户去深海养殖。”王传超副局长告诉记者。  山东省海洋渔业厅原副厅长、巡视员王诗成也建议发展海底牧场养殖。“把山东十五六万亩管辖的海域变成海上牧场,这同时可以解决富营养化问题,现在海里经常闹赤潮浒苔等,都是因为海水富营养化造成的,这主要是因为吃食物的鱼减少了,但食物却没有减少,由此造成了严重的富营养化。这说明海洋里的有机物非常丰富,海里的鱼太少了。”王诗成告诉记者。  ■观点  保护耕地,应将海洋算在内  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教授刘洪滨认为,人类向海洋发展的热潮堪称空前。“我个人感觉沿海各地迈的步子有些大,每个区对海岸的空间要求都很大,我担心围填海势头过大。”  沿海滩涂湿地骤成  据《经济观察报》报道,近年来,随着海洋经济的持续升温,沿海省份对海洋资源存在过度索取的倾向,近海海域资源保护工作形势日趋严峻。刘洪滨认为,由于沿海滩涂没有纳入18亿亩土地保护红线当中,加上围填海造陆成本非常低,致使地方政府、企业投资开发的热情高涨。据了解,每亩人造土地成本只有几万元到几十万元,而其出让价格至少升值十倍到一百倍。  海洋经济发展对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近年来在不断加大。  来自环境保护部的声音说,目前我国陆源排海物问题相当突出,近岸海域水体富氧化严重,海上溢油事故时有发生,近海生态系统受损严重。由于部分沿海化工园区污染问题仍然十分突出,一些地区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海,个别地区围填海速度过快,海岸湿地面积逐渐减少,海洋生物繁育生长的重要场所不断遭到破坏。  公开数据显示,仅1996年至2007年,渤海填海造地面积就达551平方公里,沿海滩涂湿地面积减少了718平方公里。沿海滩涂湿地面积年均减少1%以上,相当于整个渤海沿海地区减少2%至10%的污染消减能力。  山东省海洋渔业厅原副厅长、巡视员王诗成表示,对于填海造陆问题,不能一刀切,但现在很多滩涂变成陆地,一填就是几十平方公里,渤海湾面积在减少、渤海湾湿地也在减少,这都是不争的事实。“适度填海、科学填海我赞成,让我忧虑的是,拥湾填海势头不减,昔日很多滩涂变成陆地,规划内的填海范围越搞越大,一填就是几十平方公里、上百平方公里,渤海面积在急剧下降,纳潮量减少,大片湿地在消失。”  填海前应评估风险  王诗成特别建议,对于一些重大围填海工程,仅仅进行海域论证&nbsp、环评是不够的,还应该增加一个风险评估,并考虑到自然灾害因素,比如建设人工岛建的位置,是不是位于生态敏感区,是不是在地震带上,能不能抗御百年一遇的自然灾害等等。“上世纪60年代曾经发生过一次大的冰灾,春季从黄河口冲下来的冰块把长岛与蓬莱之间登州海峡通道都堵住了,如果再发生那样的冰灾,湾内的人工岛有没有风险?再比如,渤海是地层断裂带,一旦地震对人工岛会有多大损害?这些都需要去做风险评估,更应该多听听这方面专家的意见。  “以蓬莱19-3油田为例,我觉得就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风险评估,这个油田正好处在一个地质断裂带上,现在只是因为操作不当,破坏了地层结构的稳定性,将来一旦出现大地震,后果不堪设想。”王诗成表示。&nbsp文/图&nbsp本报记者李杨
投稿信箱:tougao@shuichan.cc
上篇新闻:
下篇新闻:
& 相关资讯:
& 相关文库:
扫一扫水产微信群申请
客服热线:
电话:025-
技术:客服:
地址:中国南京汉中路185号4F 邮编:210029
南京问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扫一扫加入中国水产养殖网微信这是个机器人猖狂的时代,请输一下验证码,证明咱是正常人~热门城市:
A - B - C - D - E
F - G - H - I - J
K - L - M - N - P
Q - R - S - T - W
权力干预制造奇怪建筑频现 官员要求规划惊世骇俗
  (原标题:万庆良曾被讽为“规划之神”)    从“秋裤楼”到“马桶盖”,近年来,奇怪的建筑不断在各地涌现。看似是各个城市的“建筑地标”,实则是权力之手干预设计的“权势地标”。原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曾被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称为“规划之神”。  现状:奇怪建筑存“四宗罪”  山寨媚洋 今年5月,石家庄市一文化园仿制“狮身人面像”,结果引来“正版”拥有国埃及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投诉。被不断山寨的还有埃菲尔铁塔、白宫。一些地方已不满足仿造一两个标志性建筑,而是仿制整个城市。广东惠州近乎“克隆”了奥地利村庄哈尔斯塔特,杭州市郊的“天都城”则以“巴黎”的面貌出现。  贪大贪高 中国各大城市兴起一场向天空突破的竞赛,除一线大城市天际线被陆续刷新外,二三线城市也热衷“攀高”,武汉绿地中心达606米,长沙的天空城市设计高度超过800米。有调查数据显示,全球300米以上的超高层建筑目前在建的125座,其中78座在中国。  “洋设计师”的试验场 一些奇奇怪怪的建筑即便是在欧美也很难被允许付诸建造,而国内一些城市为“标新立异”却求之不得。翻开各地标志性建筑的介绍,几乎都是出自外国建筑设计事务所乃至国际建筑设计名流之手。而且请洋设计师的潮流已经由一二线城市蔓延至三四线城市,不少县级市也都在举办“国际招标”招揽国外建筑师。在业内人士看来,中国已成国际设计师的试验场。  短命 近日,广州市耗资8亿元建成的陈家祠广场,仅使用4年时间,即因为城市建设需要“推倒重来”。类似的短命建筑在各地不断上演:2005年,耗资4000万元建成的重庆渝西会展中心仅仅投入使用5年,因在原址上修五星级酒店被拆;2014年8月,投资2.7亿元的云南省河口的“边境明珠”在完工3年后被拆。  探因:领导“外行指导内行”  建筑之外,城市公共建筑首先附加了当地官员的个人喜好与政绩观。深圳一个入行十年的建筑设计师告诉记者,建筑设计行业遇到的最突出的问题是“外行指导内行”。设计师从专业角度做了很多计算和设计,设计图拿到行政领导那里,对方就说在欧洲的时候看过某个建筑,很大气,要照着那个建。“有时候甚至是人家有一条河,我们人造也要在建筑中凿出一条河来。”  “山寨建筑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某些地方当政者比较低的文化修养,盲目崇拜外国的古典主义建筑。但是,这些人并没有了解到外国建筑史是如何发展的,对我国自己的建筑历史发展也缺乏了解。”广州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教授汤国华说。  因为广州中新知识城规划的挫折,新加坡规划之父刘太格称自己在广州遇到了“规划之神”——原广州市委书记万庆良。地方规划部门虽然人员组成专业,但更高一级的规划委员会由党政领导主持。中山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教授袁奇峰说,一些地方领导把自己当成城市“总规划师”,真懂规划的专业人员反倒成了画图工具。  一些城市政府甚至要求建筑设计“一定要惊世骇俗”,以博得关注,“炒热”经济,“哪怕被骂也行”。西南地区某设计院的一个城市规划师告诉记者,当地建设一个“城市环球中心”,就在外形上追求“世界最大单体建筑”,盖得像航站楼。  建言:建筑风貌应有长期规划  要避免“设计沦为权力的奴隶”,袁奇峰说,“城市规划必须科学、民主,不能谁官大谁说了算。在规划过程中要充分论证,让专业人士的意见真正得到体现。防止规划设计的‘家长制’。”  一些官员口中流行的“我的城市”“我的GDP”“我的财政收入”现象,实际上是把主政的一方当作自己的私产,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阮仪三教授说,一个城市的整体建筑风貌和设计应该有一个长期的规划,必须确保规划设计的权威,不能换一届领导就换一套思路,这样才能保持整个设计的延续性,也能避免一些突兀的奇奇怪怪建筑的出现。  汤国华说,奇奇怪怪建筑的出现反映出奇奇怪怪的心理。回看一些历史建筑,其实就是把传统的东西和国外现代的东西结合得很好的建筑,是很多中国设计师留学归国后把外国的现代建筑理论与中国实践结合所形成的建筑风格,无论从建筑和审美角度都是一场大革命。(据新华社)
【延伸阅读】
均价 : 7500元/㎡
位置 : 黄河大道(中山东路)与祁连街交汇处北行200米路北
热线 : 400-898-1929
均价 : 5350元/㎡
位置 : 308国道与裕泰路交汇处东南角(石家庄二中南校区南邻)
热线 : 400-898-2292
均价 : 7818元/㎡起
位置 : 谈固大街与北二环交汇处北行1000米路西
热线 : 400-898-1633
7818元/㎡起
均价 : 5400元/㎡
位置 : 鑫源路与龙威街交汇处东南角
热线 : 400-898-2209
均价 : 待定
位置 : 红星街与联盟路交汇处南行100米路西
热线 : 400-869-1111 转 22137
均价 : 6380元/㎡起
位置 : 红星街与赵佗路交汇处东行500米路北
热线 : 400-869-1111 转 21900
6380元/㎡起
均价 : 待定
位置 : 长江大道与昆仑大街交汇处西南角
热线 : 400-898-2303
均价 : 8000元/㎡
位置 : 胜利北街与铁院北路交汇处东行150米路南
热线 : 400-898-2199
均价 : 6000元/㎡起
位置 : 胜利北大街与铁院北路交汇处西行700米路北
热线 : 400-898-3662
6000元/㎡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B2- 京ICP证030367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青岛海边污染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