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制品有什么与什么化学制品结合

什么化学品能破坏掉水泥制品_百度知道
什么化学品能破坏掉水泥制品
我有更好的答案
酸其实水泥遇到水就不能存放了
盐酸,硫酸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黑水泥_百度百科
本词条缺少名片图,补充相关内容使词条更完整,还能快速升级,赶紧来吧!
黑水泥指的是常用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黑水泥的分类方法有多种。
黑水泥简介
原料性质分类
分为天然水泥、有熟料水泥(用石灰石和粘土按所需成分配合,在较高温度下煅烧得到的产物称为熟料)和无熟料水泥(利用粉煤灰、高炉矿渣等工业废料或天然火山灰与石灰、水玻璃等碱性激发剂以及石膏按比例磨细,不经煅烧而制得的水泥)。
水泥的性能分类
分为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低热水泥、膨胀水泥、耐酸水泥、耐火水泥等。
可分为油井水泥、大坝水泥、喷射水泥、海工水泥等。
水泥中主要化学成分分类
分为硅酸盐泥水泥、铝酸盐水(高铝水泥)、磷酸盐水泥等,后者应用较少。虽然水泥的品种繁多,但95%以上属硅酸盐水泥类,只是根据工程的要求改变其中化学组成,或在使用时加入某些调节性能的物质而已。
硅酸盐相关介绍
硅酸盐水泥: 一类以高碱性硅酸盐为主要化合物的水硬性水泥的总称(在西方国家通称波特兰水泥)。它是将钙质(石灰石等)和铝硅酸质(粘土等)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磨细后在水泥窑内经高温(约1720K)煅烧,得到水泥熟料,再与适量的石膏共同研磨至一定细度而制得的。
硅酸盐水泥的相对密度为3.1~3.2。水泥与水接触会放出热量,经过一定时间便凝结(不同品种的水泥有不同的凝结时间)。为保证水泥有合适的凝结时间,常加入适量的石膏,化肥工业副产品磷石膏、氟石膏也可作代用品。石膏的加入量主要决定于水泥熟料中铝酸盐的含量,加入量以三氧化硫计不能超过3.5%。水泥应有良好的体积安定性。凝结后的水泥在空气中和水中很快硬固并具有机械强度(抗压和抗折强度)。一般以水泥:砂=1:2.5的砂浆试样在水中养护3天、7天和28天的抗压和抗折强度,均符合国家标准作为水泥的强度指标,以kg/cm2计,并以28天的抗压强度的数值称为水泥的标号。硅酸盐水泥常用标号有325、425、525和625。一些高强和超高强水泥的标号,甚至可达1000以上。水泥熟料中各矿物与水接触时发生水化反应(即水合),同时生成氢氧化钙、水化硅酸钙凝胶、水化铝酸钙和水化铁酸钙等。当有石膏时,后两种水化物分别生成水化硫铝酸钙和水化硫铁酸钙。水泥浆体在干燥条件下会收缩,在潮湿环境下会膨胀。氢氧化钙和水化铝酸钙将受海水中硫酸盐的侵蚀作用,因此对海港等所用水泥要限制水泥中铝酸钙的含量。若水泥中碱含量过高,而制成混凝土的集料又含有活性氧化硅时,还会发生碱-集料反应,体积膨胀,水泥石和混凝土将会毁坏。熟料中过多的游离氧化钙和方镁石在水化反应时,也产生体积膨胀,造成水泥体积安定性不良,这种水泥就不合格。
硅酸盐水泥根据其中矿物组成的变化和外加混合材料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品种。熟料中只加石膏而制得的水泥称纯硅酸盐水泥,如在其中加入高炉矿渣、粉煤灰或火山灰等混合材料,则分别称为矿渣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火山灰硅酸盐水泥。如果上述混合材料的加入量不超过15%,则称为普通硅酸盐水泥(简称普通水泥)。上述五种水泥的生产量最大,常称为五大品种水泥。根据工程要求,在生产过程中可以改变水泥熟料的化学成分,从而生成的各种矿物的含量有差别,如对于高温油井水泥要求硅酸二钙含量增多;大坝用水泥则要求铝酸钙和硅酸三钙的含量低;白色硅酸盐水泥要求氧化铁的含量小于 0.5%;快硬水泥应使硅酸三钙的含量高等。从节约能源和开拓资源出发,生产硅酸盐水泥时,组分中有时还加入石膏和萤石,提高氧化铁含量,降低氧化钙含量,生成以硅酸二钙、铁铝酸钙和无水硫铝酸钙为主要矿物的水泥熟料。有的水泥中并含有少量的氟铝酸钙。
硅酸盐水泥熟料中的主要化学组成是氧化钙、氧化硅、氧化铝和氧化铁。氧化钙主要来源于石灰质原料,如石灰石、白垩、泥灰岩等;氧化铝和氧化硅则来源于含硅酸铝的物质,如粘土、高炉矿渣、粉煤灰等;氧化铁则利用硫酸生产中的硫铁矿渣。用于生产硅酸盐水泥的石灰质原料中的氧化钙含量一般在52%左右;粘土质原料中的氧化硅含量达57%左右,氧化铝的含量则小于20%。为了降低煅烧温度,并在煅烧过程中生成一部分熔融物,常加少量氧化铁原料。对原料还要控制其中碱和氧化镁的含量,即在水泥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应小于5%,总碱量(Na2O+K2O)对于一般水泥应小于1.2%,对低碱水泥则应小于0.6%。
水泥生料在窑内受热过程中发生一系列物理和化学变化,如游离水的蒸发、粘土脱去结晶水、碳酸钙分解成氧化钙。后者与粘土中的氧化硅和氧化铝及铁矿石间发生固相反应生成化合物,它们的存在形式主要有四种,即硅酸三钙(3CaO·SiO2,简写C3S)、硅酸二钙(2CaO·SiO2,简写C2S),铝酸三钙(3CaO·AI2O3,简写C2A)和铁铝酸四钙(4CaO·Al2O3·Fe2O3,简写C4AF)。还有少量未化合的氧化钙和方镁石 (MgO)。有时还有硫酸盐、钛酸盐等,但数量更少。由于熟料中还含有其他氧化物,上述各化合物并不是以纯的状态存在,往往固溶有其他各种氧化物。故又将它们按照矿物相(即晶相)来命名,如硅酸三钙称阿利特,它在熟料中占50%以上;硅酸二钙称贝利特,约含有25%;铝酸三钙为铝酸盐;铁铝四钙称才利特。从反光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水泥熟料结构可见到六方晶体是阿利特,圆粒晶体是贝利特。晶体间的物质系由于物料在1450℃左右温度下有约30%熔融经冷却后形成,称中间相,其中亮的部分是才利特,又称白色中间相(即无定形的非晶相),暗色的是铝酸盐,又称黑色中间相。水泥熟料化学成分(%)有一定范围要求,氧化钙62~67,氧化硅20~24,氧化铝4~7,氧化铁3~5。
硅酸盐系水泥的适用范围
硅酸盐水泥PI PII
1. 水泥熟料及少量石膏(Ⅰ型)
2. 水泥熟料、5%以下混合材料、适量石膏(Ⅱ型)
主要特征:
1. 早期强度高
2. 水化热高
3. 耐冻性好
4. 耐热性差
5. 耐腐蚀性差
6. 干缩较小
适用范围:
1. 制造地上地下及水中的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包括受循环冻融的结构及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工程
2. 配制建筑砂浆
不适用处:
1. 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2. 受化学及海水侵蚀的工程
普通水泥(P.O)
在硅酸盐水泥中掺活性混合材料6%~15%或非活性混合材料10%以下
主要特征:
2. 水化热较高
3. 耐冻性较好
4. 耐热性较差
5. 耐腐蚀性较差6. 干缩较小
适用范围:
与硅酸盐水泥基本相同
不适用处:
同硅酸盐水泥
矿渣水泥(P·S)
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20%~70%的粒化高炉矿渣
主要特征:
1. 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2. 水化热较低
3. 耐热性较好
4. 对硫酸盐类侵蚀抗和抗水性较好
5. 抗冻性较差
6. 干缩较大
7. 抗渗性差
8. 抗碳化能力差抵
适用范围:
1. 大体积工程
2. 高温车间和有耐热耐火要求的混凝土结构
3. 蒸汽养护的构件
4. 一般地上地下和水中的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结构
5. 有抗硫酸盐侵蚀要求的工程
6. 配建筑砂浆
不适用处:
1. 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
2.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火山灰水泥(P·P)
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20%~50%火山灰质混合材料
主要特征:
1. 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2. 水化热较低
3. 耐热性较差
4. 对硫酸盐类侵蚀抵抗力和抗水性较好
5. 抗冻性较差
6. 干缩较大
7. 抗渗性较好
适用范围:
1. 地下、水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
2. 有抗渗要求的工程
3. 蒸汽养护的工程构件
4. 有抗硫酸盐侵蚀要求的工程
5. 一般混凝土及钢筋混凝土工程
6. 配制建筑砂浆
不适用范处:
1. 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
2.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3. 干燥环境的混凝土工程
4. 耐磨性要求的工程
粉煤灰水泥(P·F)
在硅酸盐水泥中掺入20%~40%粉煤灰
主要特征:
1. 早期强度低,后期强度增长较快
2. 水化热较低
3. 耐热性较差
4. 对硫酸盐类侵蚀和抗水性较好
5. 抗冻性较差
6. 干缩较小
7. 抗碳化能力较差
适用范围:
1. 地上、地下、水中和大体积混凝土工程
2. 蒸汽养护的构件
3. 有抗裂性要求较高的构件
4. 有抗硫酸盐侵蚀要求的工程
5. 一般混凝土工程
6. 配制建筑砂浆
不适用处:
1. 早期强度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工程
2. 有抗冻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3. 抗碳化要求的工程
黑白水泥相关
白水泥是白色硅酸盐水泥的简称,它是以硅酸钙为主要成份,铁度含量极少的硅酸盐熟料经漂白处理,加入适量的石膏磨细制成的白色硬性胶凝内材料。
主要用于建筑装饰工程的粉刷、雕塑、地面、楼梯亭柱台阶的装饰和制造各种颜色水沙石、水磨石制品,在白色水泥中渗入适量的 耐缄色素,可制成彩色水泥。
技术要求:
1、氧化镁:熟料中氧化镁的含量不超过6.0%。
2、三氧化硫:水泥中三氧化硫的含量不超过3.5%。
3、细度:0.080mm方孔筛筛余量不超过10%。
4、凝结时间:初凝不早于45分钟,终凝不迟于10小时。
5、安定性:按煮沸法检验合格。
6、强度:各标号各令期强度见表1数值。
7、白度:各等级的白度&87%。
黑水泥与白水泥不能混用,如果楼板砼结构本身不好的话单独以水泥来做防水,则防水效果较差。卫生间的防水可以采用水泥基聚合物防水涂料,即在水泥基聚合物防水涂料中加入适量的水泥搅拌均匀后直接涂刷在楼板砼结构面上,形成一层防水保护涂膜来防止水渗漏。[1]混凝土表面“起粉”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
混凝土表面“起粉”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  
&&& 混凝土作为目前用量最大的建筑材料,用途非常广泛。但在施工于道路、楼板或薄壁等部位时,常会出现表面“起粉”、“露砂”等现象。虽然混凝土表面的“起粉”并不影响其抗压强度等级,但会严重破坏混凝土路面或楼面的耐磨性、抗渗性、美观性与长期耐久寿命,对工程质量不利。而引起混凝土表面“起粉”的原因也经常是施工部门与混凝土供应站之间争论的焦点。施工部门常将拌制混凝土时掺入的粉煤灰或水泥厂家磨制水泥时掺入的混合材等水硬性较差的材料当成是导致路面“起粉”的罪魁祸首,认为这部分材料比重较轻,易富集于新拌混凝土表面,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硬度大幅度下降是造成“起粉”的主因。混凝土供应站则认为,混凝土表面“起粉”主要是施工过程振捣过度或施工后养护不当造成的,与混凝土材料本身及是否掺有粉煤灰无关。本文通过对混凝土表面“起粉”的案例分析,探讨了表面起粉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或减轻混凝土表面起粉的相应技术措施。
&&& 一、 案例分析
&&& 广州市某一街道扩建工程,采用C35强度等级的商品混凝土(水泥用同一厂家生产的同一品种水泥),其中有部分路面用的是不掺粉煤灰(纯水泥混凝土)的商品混凝土,部分路面用的是掺有10%粉煤灰的商品混凝土。通车后发现,纯水泥混凝土路面没有“起粉”现象,掺粉煤灰的混凝土 路面中有一段也没有“起粉”现象,有一段则出现了“起粉”和“露砂”现象。质检部门抽芯检测结果表明,所有混凝土的抗压、抗折强度均达到了设计要求。施工部门认为是粉煤灰的浮浆导致了表层混凝土强度偏低。经现场实地取样分析,发现表层起粉并非是粉煤灰浮浆,而是混凝土表层在施工及凝结硬化过程水灰比过大所致。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 试样A――不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表层灰浆(不起粉)
&&& 试样B――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表层灰浆(起粉部分)
&&& 试样C――不掺粉煤灰的混凝土路面下层灰浆
&&& 将所取样品进行研磨,用0.08mm方孔筛将大部分砂子除去以获得所需样品。对制得样品进行化学成分分析、酸不溶物分析,结果如表1、2所示:
&&&&&&&& 表1、样品的化学分析结果
Loss (wt%)
SiO2 (wt%)
Fe2O3 (wt%)
Al2O3 (wt%)
酸不溶物(wt%)
表2、样品中酸不溶物的化学分析结果
SiO2 (wt%)
Fe2O3 (wt%)
Al2O3 (wt%)
&&&&&&&& 表3、扣除酸不溶物后(酸溶部分)样品的化学成分
Loss (wt%)
SiO2 (wt%)
Fe2O3 (wt%)
Al2O3 (wt%)
原水泥Loss (wt%)
化学结合水(wt%)
化学结合水/ CaO
&&& 由表1中化学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配比相同的A、C样化学成分及酸不溶物含量基本相近,A样烧失量明显高于C样;B样与A、C样相比,烧失量、SiO2及酸不溶物含量均较高,CaO含量较低,这说明B样中钙质材料含量较少,硅质材料含量较多。通常水泥制品化学分析中的酸不溶物主要是未分离干净的砂、水泥中的混合材、混凝土中掺入的粉煤灰以及养护过程中带入的黏土质物质。其中砂的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粉煤灰及黏土质物质的主要化学成分是SiO2与Al2O3。由表2结果可知,酸不溶物的主要成分是SiO2和Al2O3,试样A与试样B的Al2O3含量相近,且不大于试样C的Al2O3含量。这说明试样B中没有大量的粉煤灰,可见“起粉”主要不是粉煤灰在混凝土表面富集。
根据水泥的水化程度与化学结合水含量的关系,测定样品中化学结合水与CaO的含量,对比单位CaO所带有的化学结合水的多少,即可比较相对水化程度的高低。表1中的烧失量(Loss)主要包括了原材料(未水化水泥)自身的烧失量及水泥水化后的化学结合水,设定原水泥的烧失量为3.5%,则扣除酸不溶物后的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从化学结合水含量看,试样A、B的水化程度均高于试样C,其中试样B的水化程度最高,单位CaO带有的化学结合水高达0.73,是纯水泥路面下层混凝土试样C的2.49倍,比不“起粉”的纯水泥路面表层试样A高出56.53%。这说明混凝土表层水泥颗粒的水化程度比混凝土内部的颗粒要大。本文认为这是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泌水,造成表层水灰比过大,水泥水化较充分所致。虽然水泥具有较高的水化程度和较大的水化空间,但水化产物搭接松散,强度较低才是表面“起粉”的真正原因。
&&& 类似于路面起粉的现象还常见于大面积的楼板、停车场、薄壁混凝土等工程,对这类问题的多次现场分析及取样分析结果均表明,“起粉”的主要原因不是粉煤灰或其它混合材或掺合料的浮面,而是混凝土表层结构疏松、强度偏低。导致混凝土表层结构疏松、强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有二方面:&&& (1)混凝土表层的水灰比(W/C)大于混凝土内部,表层水化产物之间搭接不致密,孔隙率大,结构松散,强度偏低;&&& (2)混凝土养护不当,施工早期水分散失过快,形成大量的水孔,表层的水泥得不到足够的水分进行水化,因而表层混凝土的结构疏松,强度偏低。即表层混凝土的水灰比过大和养护不当造成表层过早地大量失水均有可能导致混凝土的“起粉”现象。检测混凝土表层中水泥的水化程度,可帮助判别“起粉”的原因。表层水泥水化程度较高的主要是由于泌水所致。表层水泥水化程度较低,则主要是施工养护不当所致。从多起案例分析来看,因泌水而导致混凝土表面起粉的情况居多数。
&&& 二、影响混凝土表层水灰比(W/C)的因素
&&& 混凝土是由颗粒大小不同,比重不同的多种固体和液体组成的复合材料,在水泥(或其他胶凝材料)的凝结过程中,比重大的粒子要沉降,因而产生了固体粒子与水的分离,即新拌混凝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泌水现象,泌水越严重,表层混凝土的水灰比(W/C)越大。影响混凝土泌水的因素主要有混凝土的配合比、组成材料、施工与养护等几方面。
&&& 1、混凝土的配合比:
&&& 混凝土的水灰比越大,水泥凝结硬化的时间越长,自由水越多,水与水泥分离的时间越长,混凝土越容易泌水;混凝土中外加剂掺量过多,或者缓凝组分掺量过多,会造成新拌混凝土的大量泌水和沉析,大量的自由水泌出混凝土表面,影响水泥的凝结硬化,混凝土保水性能下降,导致严重泌水。
&&& 2、混凝土的组成材料:
&&& 砂石集料含泥较多时,会严重影响水泥的早期水化,黏土中的黏粒会包裹水泥颗粒,延缓及阻碍水泥的水化及混凝土的凝结,从而加剧了混凝土的泌水;砂的细度模数及颗粒组成,砂的细度模数越大,砂越粗,越易造成混凝土泌水,尤其是0.315mm以下及2.5mm以上的颗粒含量对泌水影响较大,这部分细颗粒越少、粗颗粒越多,混凝土越易泌水;矿物掺合料的颗粒分布同样也影响着混凝土的泌水性能,若矿物掺合料的细颗粒含量少、粗颗粒含量多,则越易造成混凝土的泌水。用细磨矿渣作掺合料,因配合比中水泥用量减少,矿渣的水化速度较慢,且矿渣玻璃体保水性能较差,往往会加大混凝土的泌水量;粉煤灰过粗,微细集料效应减弱,也会使混凝土泌水量增大。
&&& 水泥作为混凝土中最重要的胶凝材料,与混凝土的泌水性能密切相关。水泥的凝结时间、细度、比表面积与颗粒分布都会影响混凝土的泌水性能。水泥的凝结时间越长,所配制的混凝土凝结时间越长,且凝结时间的延长幅度比水泥净浆成倍地增长,在混凝土静置、凝结硬化之前,水泥颗粒沉降的时间越长,混凝土越易表现出泌水;水泥的细度越粗、比表面积越小、颗粒分布中细颗粒(&5um)含量越少,早期水泥水化量少,较少的水化产物不足以封堵混凝土中的毛细孔,致使内部水分容易自下而上运动,混凝土泌水越严重。通常有些立窑水泥厂为节能降耗,在制备生料时添加较多的萤石矿化剂,致使熟料的凝结时间大幅度延缓,其水泥粉磨时,控制细度较粗,比表面积较小,因而经常有用户投述使用该水泥易导致混凝土表面“起粉”。此外,也有些大磨(尤其是带有高效选粉机的系统)磨制的水泥,虽然比表面积较大,细度较细,但由于选粉效率很高,水泥颗粒中过粉碎少,细颗粒(小于3~5um)含量少,也容易造成混凝土表面泌水和起粉现象。因此,在水泥生产过程中控制合适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也是有效改善所配制混凝土表面“起粉”的途径之一。不同品种、不同强度等级的水泥的保水性、凝结时间、早期强度都差异较大,在使用时应根据各自的特性,选择适当的施工方法、养护条件与时间,以尽量减少水泥品种和标号对混凝土表面“起粉”的影响。
&&& 3、施工与养护:
&&& 施工过程的过振并不是将混凝土中比重较轻的掺合料或混合材振到了混凝土的表面,而是加剧了混凝土的泌水,使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当混凝土表层的水泥尚未硬化就洒水养护或表面受到雨水的冲刷时,亦会造成混凝土表面的水灰比增大。此外,在混凝土的施工与养护过程中,太阳暴晒或天气非常干燥的时候,表面水分的蒸发大于混凝土的泌水速度,将导致表层水分大量挥发,表层水泥得不到充分的水化,建立不起足够的表面强度而产生“起粉”现象。因此,施工与养护方法应根据不同的气候条件、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和不同品种的水泥而及时调整,保证混凝土在施工后至建立起足够的强度之前有充分的湿养护而又不出现严重的泌水。
&&& 三、结语
&&& 要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起粉”现象,首先混凝土本身要具有较好的保水性,防止严重的泌水导致混凝土表层水灰比过大。从配合比及组成材料的选择出发,要注意控制水灰比不宜过大、外加剂不要过掺,缓凝时间要适宜。砂、石集料要符合国家质量要求,尤其要注意砂中0.315mm以下的颗粒含量。水泥的凝结时间不易过长,比表面积不宜过小,颗粒级配不宜过分集中;其次,施工过程要防止振捣过度造成混凝土严重的离析与泌水;再次,施工后要注意及时养护,既要防止混凝土表面未硬化之前被雨水冲刷造成混凝土表面水灰比过大,又要防止混凝土中的水分在表层建立起强度之前散失,尤其是掺有粉煤灰或矿渣的混凝土,由于其早期强度较低,表层没有足够多的水化产物来封堵表层大的毛细孔,若不注意早期充分的湿养护,混凝土表层水分散失较快较多,表层水泥得不到充分的水化,亦会导致表层混凝土强度偏低,结构松散。通常,在混凝土接近终凝时,要对混凝土进行二次抹面(或压面),使混凝土表层结构更加致密。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为&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独家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违反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本网转载并注明其他来源的稿件,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使用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违反者本网也将依法追究责任。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一周内来电或来函联系。
相关新闻和网友评论
 我来说两句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您在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发表的作品,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参与本留言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信息
相关新闻和网友评论
服务电话:8  联系市场部:6 010-  24小时服务热线:3
兄弟网站:
中国混凝土与水泥制品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协议授权,禁止转载使用。
经营许可证编号:000202  ICP证:浙B2-
法律顾问:永鼎律师事务所化学结合水-学术百科-知网空间
化学结合水
化学结合水
chemically combined waterchemically combined water
与"化学结合水"相关的文献前10条
进行了中低强度自密实混凝土的配制,分析了自密实混凝土的收缩与化学水损失、水泥石水化程度的关系。试验表明:浆体化学结合水与自密实混凝土的收缩之间存在良好的对应关系。随着水泥化学结合
通过测试掺用再生微粉浆体的化学结合水、水化热和抗压强度,研究了再生微粉掺量及不同强度废弃混凝土制备的再生微粉对水泥水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再生微粉对浆体化学结合水和抗压强度的影
通过对掺煤矸石水泥复合净浆体系水化热、抗压强度和化学结合水含量的测定研究了煤矸石的掺量、活性高低对水泥-煤矸石复合体系水化进程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的掺入能加速复合体系中水
研究了重晶石粉作为混合材对高铝水泥强度的影响,并通过化学结合水含量测试及XRD分析探讨其水化作用机理。试验结果表明,适量的重晶石粉提高了高铝水泥的早期强度,抑制了高铝水泥后期强度
通过净浆强度和化学结合水含量的测定研究了煤矸石的活化方式以及水泥C3S含量对水泥-煤矸石复合体系水化进程的影响,并通过对体系中Ca(OH)2含量定量测试分析了影响机理。试验结果表
通过测定不同龄期净浆的化学结合水量和抗压强度 ,探讨了低水胶比条件下粉煤灰细度、掺量对水泥 粉煤灰复合胶凝材料水化性能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明 :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虽然促进了水泥的早
分别研究了丁苯聚合物乳液对水泥凝结时间、减水率、保水率、强度等基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丁苯聚合物乳液掺量的增加,水泥净浆凝结时间延长;砂浆减水率、保水率明显提高;砂浆抗压强
通过对磷渣水泥凝结时间、力学性能、化学结合水和磷渣反应率的测定,以及XRD和SEM分析,研究了不同掺量的CaO对磷渣水泥的水化性能和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CaO掺量的增加
研究了甲酸钙对普通硅酸盐水泥浆体和硅酸盐水泥浆体抗压强度的影响,采用XRD、压汞法和灼烧法,测试了甲酸钙对水泥浆体水化产物组成、孔结构及化学结合水的影响。结果表明:甲酸钙能加速水
正水化学实习课是培养学生具有养殖水质管理综合能力的一门实践课。原有的教学模式因脱离养殖生产实践,培养出的学生只会监测水质,不会用监测数据结合养殖生物评价、调控和管理水质。创新"产
"化学结合水"的相关词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font color="#0-819-9993
<font color="#0-
<font color="#0-水泥化学品名称是什么?_百度知道
水泥化学品名称是什么?
水泥,粉状水硬性无机胶凝材料。加水搅拌后成浆体,能在空气中硬化或者在水中更好的硬化,并能把砂、石等材料牢固地胶结在一起。cement一词由拉丁文caementum发展而来,是碎石及片石的意思。水泥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5000年前的中国秦安大地湾人,他们铺设了类似现代水泥的地面。后来古罗马人在建筑中使用的石灰与火山灰的混合物,这种混合物与现代的石灰火山灰水泥很相似。用它胶结碎石制成的混凝土,硬化后不但强度较高,而且还能抵抗淡水或含盐水的侵蚀。长期以来,它作为一种重要的胶凝材料,广泛应用于土木建筑、水利、国防等工程。
其他类似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3条回答
水泥主要成分的名称、化学式:硅酸三钙 、硅酸二钙 、铝酸三钙: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 、石膏等成分.
硅酸三钙 、硅酸二钙 、铝酸三钙:3CaO·SiO2,2CaO·SiO2,3CaO·Al2O3 、石膏等成分.
硅酸钙等成分,是胶结材料
您可能关注的推广回答者:
化学品的相关知识
等待您来回答
下载知道APP
随时随地咨询
出门在外也不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水泥制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