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卖的有机蔬菜认证机构有有机认证吗?

“有机认证”揭秘:“有机蔬菜”未必“有机”――中新网
本页位置:
“有机认证”揭秘:“有机蔬菜”未必“有机”
  认证机构对有机企业进行认证,但其生存也要靠这些有机企业缴纳的认证费用,“既是裁判员,又靠运动员养着,认证机构本来就很尴尬”。
  在海南问题豇豆事件发生后,市民对蔬菜的安全问题更为关注,李小姐为了吃得放心,开始选择“有机蔬菜”,但什么样的蔬菜才是“有机”呢?吃到市民嘴中的“有机蔬菜”是否真是“有机”?据深圳晶报报道,有机蔬菜认证暗藏玄机。
  “有机”标识:五花八门
  前日,记者走访了深圳福田区景田沃尔玛、山姆会员店、梅林家乐福、购物公园吉之岛、华润万家万科城店、阳光湾畔四季花城店等多家超市发现,沃尔玛、吉之岛、山姆会员店都有有机蔬菜销售,而其他社区超市则多以销售无公害蔬菜和普通蔬菜为主。
  与普通蔬菜都是散装按斤售卖不同,有机蔬菜包装精致,并且在外包装上标明该蔬菜是有机蔬菜,一般价格都是普通蔬菜的3-5倍。
  吉之岛有机菜心的价格为38元/公斤,有机生菜的价格甚至达到了41.90元/公斤。沃尔玛有机农庄菜销售价格分别为19.50元/500克、16.60元/500克、20.90元/500克,有菜心、南瓜等品类。
  要区别是有机、绿色或者无公害,主要看是否贴有“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的绿色圆形标签。根据规定,有机蔬菜每盒的外包装上都必须贴有机产品标识、产地、地址、电话等相关信息。而记者走访中发现,总有标识不全的蔬菜被摆上销售台。沃尔玛:同样是有机菜心,有的盒子上标识齐全,但也有有机菜心的包装盒上只有超市的标签和“有机农庄高品质有机食品”标签,并无产地、认证信息和绿色标识等。吉之岛:几乎有三分之二的有机蔬菜都只贴了超市加贴的价格标签及“有机农庄”的标示,没有认证机构信息和中国有机产品认证的绿色标识。
  暗访“认证”:给钱办事
  目前,有机蔬菜在认证、销售各环节上,都存在着机构混乱、细节不明的现象。记者暗访了广州等地的数家号称能进行有机蔬菜认证的公司,发现绝大多数打着认证机构的公司都只是管理咨询公司,而他们纷纷打政策的擦边球,只要客户给钱就能为客户进行咨询、认证等一条龙服务。
  前天,记者以种植蔬菜企业工作人员为名,通过网络查到广州有三家公司可对蔬菜进行有机认证,且三家公司真实名称均为某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记者随机拨通了一家某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负责有机蔬菜认证的黄经理的电话,他明确对记者说:“只要你备齐资料,我们会派专员上门拜访,只要达到有机食品的要求,保证成功认证。”而另一家管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始终没有说要去蔬菜基地检测,也没有说检测的相关内容,只说交过钱后,公司就会办理好认证手续。
  在致电第三家某顿管理技术有限公司时,该公司业务负责人询问了记者有机蔬菜基地在哪里,记者随口说:“宝安沙井附近,大约有六七亩地。”该负责人回答:“我们也曾经帮深圳的一个客户成功申请了认证,他们的规模和你们差不多,应该没问题。”
【编辑:陈薇伊】
----- 生活新闻精选 -----
??????????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有机蔬菜专柜怎么变得空空荡荡的?_苏州新闻网
有机蔬菜专柜怎么变得空空荡荡的?
来源:城市商报
国人关注食品安全,相关认证应运而生。从&无公害&到&绿色&再到&有机&,通常的认识是,有机食品在安全与品质上都处在顶层位置。
&虽然贵,但买个放心。&市场上的有机农产品有着不小的号召力; 市场看好,蔬菜基地、食品加工企业对此自然也很热衷。然而,自七月份号称&史上最严&的新《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启用,风云突变。形形色色的&有机食品&纷纷出局。它们中,有的是因为自知难达新标准而识相引退;有的是因为产品品类被剔出目录而自然出局;也有的则因为高密度的检测和随之陡升的检测费用而望而却步。
表现最明显的,肯定是平时卖得最好的有机生鲜蔬菜。超市里曾经满满登登的有机专柜一下子变得空空如也。
□商报首席记者 吕晓华 汤宁实习生 陈亚云
A 有机蔬菜难觅
今年下半年情势大不同
&如今市面上的有机蔬菜真是太少见了,上半年还有好多呢,这是怎么回事?&喜欢在超市选购有机蔬菜的陈女士,从今年七月份开始便发现,市面上能买到的有机蔬菜越来越少了,尤其是到了九月份,大多数超市几乎找不到有机蔬菜,这让她很奇怪。&难道那些蔬菜基地都不生产有机蔬菜了?&
带着陈女士的疑问,记者近日走访了我市家乐福、大润发以及华润万家等多家大卖场。正如陈女士说的那样,原本享受专柜待遇的有机蔬菜,已经全部没了踪影。除了有机蔬菜外,其他有机产品也是非常少。
&7月1日起市面上的有机产品确实越来越少了。&华润万家超市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从超市的上架情况来看,目前市场上已消失了三分之一到三分之二的有机品牌。他们超市有机产品比七月以前减少了六成以上。生鲜蔬菜更是&全军覆没&,原本的有机蔬菜全没了,只剩下绿色蔬菜和无公害蔬菜。
B &史上最严&严在哪?新规引发行业洗牌
有机食品大量&下架&,行业遭遇深度洗牌,引发这场&巨震&的源头还在于七月启用的新《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史上最严&到底有多严?记者仔细翻阅之后发现,新版规则在旧版规则上做了很大的调整。从认证机构、认证人员、认证程序、认证后管理、再认证、认证证书和标志的管理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规定。
最大的变化是,新版规则增加了&一个有机产品认证目录&,并明确规定了,申请认证的产品种类应在国家认监委公布的这份目录之内。也就是说,目录之外的产品,一律不再进行有机认证,这其中包括矿泉水、蜂蜜、枸杞等食品。记者就此条款向我市品牌矿泉水洞庭山求证。洞庭山工作人员证实了这一说法,称数年之前洞庭山天然泉水就获得了有机食品的资质,产品外包装上也有相应的标识。但新规则启用后,洞庭山天然泉水将不能再称有机产品,也不能使用有机产品标识,尽管和之前相比,原料和工艺未发生任何改变。
新规出台前认证的有机产品有效期大多为一年,到期后如果还想再戴&有机&的帽子,就需要按照新规来重新认证。在认证程序方面,新规则规定认证机构对所有认证产品都要进行产品检测; 认证证书由国家认监委信息系统统一赋号; 认证现场检查需覆盖所有生产活动范围;销售场所不能进行二次分装、加贴标识等。
例如,本次新规变动很大的一点是&农残指标&&不得检出&,这一要求只能用&严苛&来形容,20多个农残指标由&限制数量标准&变为&零残留&,均要求不得检出,这对基地和企业来说,要求&高得吓人&。产品样本检测的频率和覆盖度,也可说是全面提升,新规要求对同一地块的所有品种都检测,而且是每一茬都要检测。另外,新规还要求&一标一码&,即每个认证的产品都附有一个17位的随机认证码,消费者可以在认监委官网上的&中国食品农产品认证系统&,输入认证码查询产品的真伪。
C 一茬一查 蔬菜基地多被&吓退&
面对&史上最严&新规,原本主打有机蔬菜的众多基地,成了&最受伤一族&。即使他们的产品能经得起近乎严苛的检测,但一茬一查的要求以及高昂的检测费用也不是他们能够承受的。
五月田,苏州一个知名的有机农场,也是一个规模不小的生鲜蔬菜基地。亮相之初,就以其一流的种植环境和严要求的种植流程,打动了很多热衷有机蔬菜的市民。因为主打的就是&有机&二字,所以五月田在种植水土环境、农业设施投入、种植流程管控等方面,都瞄准了有机标准而去,当年曾一口气拿下72个有机产品的认证书。但新规则实施以后,五月田突然遭遇到品牌创建以来最大的一道坎。&根据新规,同一地块的所有品种都要检测,而且是每一茬都要检测!&五月田员工无奈地说,一般的蔬菜基地,都会种几十种蔬菜,如果是大棚种植的,一年都要两熟或三熟,也就是说,每年基地面临的有机检测,将达到几百次。让人吃不消的不仅是这样高密度的频次,更是伴随产生的高昂检测费用。&一次检测就得三四万,这不是一个蔬菜基地能够承担的。&原来有机认证和再认证,虽然也是一年一认证,要求也近乎苛刻,但同一个基地的同一类产品,不会如此频密的检测。
五月田的苦恼,几乎是所有蔬菜基地都面临的苦恼。&一个产品申报加检测,费用大概在三到四万,基地上有几十个品种,每年都要长几茬,就算都是有机了,价格可以翻高卖,也赚不回来啊。&不少蔬菜基地这样抱怨。
D 有机种植 他们还想坚持
生鲜蔬菜基地因为其品种多样的特性,注定了他们会成为&最受伤一族&,但大米、茶叶、大闸蟹等基地,产品单一,而且一年只有一熟,在新规则面前到底境况如何呢?
吴侬碧螺春是苏州洞庭山碧螺春中的一个著名品牌,也是苏州目前为数不多的拥有有机茶认证的品牌之一。但说起有机认证新实施规则,吴侬的负责人宋甫林也是用了&要求实在严&来形容。他介绍说,苏州目前东西山的品牌碧螺春,多走合作社路线,即合作社会收购成员的青叶,统一加工销售,首先保证茶农&青叶能够卖得掉&,赚了钱还会对股民进行二次分红,所以合作社的形式在碧螺春行业里极其普遍。但新规则规定,不同地块的产品,必须各自做检测,也就是说,如果合作社向一百个成员收购青叶,必须对这一百个成员的各自几亩茶树,分别取样检测,每一个检测,都会产生一笔检测费用。&在这种情况下,要进行有机食品申报,绝对是不可能的。&宋甫林说,吴侬之所以拥有有机茶,是因为合作社在山坞里有一片500亩左右的自有茶园,并通过了有机认证。只有这片茶园出品的碧螺春,才能贴上有机标签。
位于相城区望亭的迎湖农业,出品金香溢大米,是地产大米中的一个品牌。作为一个搞农业的,负责人朱伟琪心中同样有很浓的&有机情节&,在他看来,让自己经营多年的品牌拿下有机认证,是近几年来自己的&重点工作&之一。&目前我的大米还处在有机转换阶段,正在积极申报有机产品。&朱伟琪说,按照旧的规则,拿到有机认证,已经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新规则后,将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所花费的成本也要多很多,但他对此还是矢志不渝。他说,目前市场对有机大米的认可度还没有提升到相应的高度,也就是说,有机大米和普通大米相比,优质未必就形成了优价,优价了也销路不畅,但不用怀疑的是,有机栽培花费的精力和成本,是普通栽培的数倍。所以他认为,从目前来看,有机认证,如果只算经济账,那绝对是吃亏买卖。但有机毕竟是一种顶级的身份,对于一个大米品牌的塑造和树立,这种身份是需要的。而且新规面前,有机食品的含金量相比以前会更大,在这种情况下,拿到有机认证,对品牌提升无疑会有巨大益处。
尽管&受伤&,但五月田的员工谈起新规则时还说道,哪怕目前客观原因导致无法拿到有机认证,但作为一个有社会责任的生鲜蔬菜基地,一个要谋求长远发展的企业,严格按最高要求,按有机的种种标准来做,这是必须的。&我们公司还在商议对策,在目前这种规则下,基地的所有产品申报有机,显然是做不到的。&五月田员工说,但有机毕竟是农场的一块招牌,或许会选择几种品种申报。
资料链接&&&
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分为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标志和中国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初次获得有机转换产品认证证书一年内生产的有机转换产品,只能以常规产品销售,不得使用有机转换产品认证标志及相关文字说明。
认证机构应当每年对获证组织至少实施一次现场检查。认证机构还应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每年至少对5%的获证组织实施一次不通知的现场检查。
&&&&声明:所有来源为“苏州日报”、“姑苏晚报”、“城市商报”和“苏州新闻网”的内容信息,未经本网许可,不得转载!本网转载的其他文字、图片、音视频等信息,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并不代表本网观点,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2(传真),我们将及时核实处理。
[责任编辑:古月娜拉]
点击排行榜||||||||||||||
一斤有机蔬菜西兰花卖35元 谁在消费蔬菜?(2)
算账 这些菜贵在哪里?
在刘学清阿姨看来,这些价格高的蔬菜并不一定比普通菜好到哪里去,&没打农药的菜蔫得快,而且跟我们老家种的菜差别也不大。&
的确,绿色蔬菜、有机蔬菜在外观上与普通蔬菜并无太大差别,它们到底贵在哪里?
&一般来说,有机蔬菜的最大成本就是人工和土壤的培植。&重庆赐康果蔬公司董事长王庆说,&像普通蔬菜,用国家规定范围的农药化肥就可以了。如果改种绿色蔬菜,需要对土壤进行重新翻种改良,差不多两三年这块地都没有收入。&而有机蔬菜的认证非常严格,必须人工除草,人工养护,平均成本比普通蔬菜高出数倍。
在重庆小菜娃有限公司总裁唐唐看来,做绿色蔬菜或有机蔬菜,不仅是卖菜这么简单,还要为配送对象制定餐桌上的菜谱,才能得到更多人的认可,才能让绿色蔬菜走上更多市民的餐桌。
获得有机蔬菜认证不容易
重庆仅有一家,还不对外销售
昨日,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在蔬菜这一块,我市仅巫溪红池坝一家企业通过了认证,&而且他们没怎么对外出售。&这意味着我市大部分有机蔬菜都来自外地。不过,重庆已有近20家农业企业的蔬菜通过绿色认证,进行无公害蔬菜种植的企业则更多。
这名负责人说,绿色食品是质量认证商标,属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所有。其中的审核、认证等环节都非常严格,任何一个环节的不合格都会被认定为&不合格&,且被认为&不合格&后该生产周期里不可以再申请。
你买过的最贵
有机蔬菜多少钱一斤?
上海质监部门最近发布的调查结果让人深感意外:经认证的有机蔬菜、绿色食品蔬菜、品牌小包装蔬菜价格虽比普通蔬菜高,但有些指标检测结果并不占质量优势,建议市民应学会消费。你买过最贵的有机蔬菜是什么?
@一般不开腔:没标有机蔬菜的蔬菜都是无机物?我读书少,不许骗我!
@豌豆_面:08年,麦德龙,两根丝瓜十八。
@CQ噜噜小姐:买了两棵生菜八块钱。
@弓山禾:想到实验室的东西。
@慕妤菲:在新世纪买过一根白萝卜32元,再也不买了。
@糖妹纸的追逐:不买有机蔬菜,都去菜市场买农村担出来卖的菜。
责任编辑:小小
24小时点击排行
共青团中央主办 共青团中央网络影视中心承办 版权所有:中国青年网大叔40岁创业:网上卖当天采摘的有机蔬菜
来自中国农业网
阅读(3687)
今年42岁的邱俊称得上是职业创业者,16年来邱俊经手的创业项目超过10个。今年1月5日,“农场来了”成都农场对家庭直供平台网站正式上线。殊不知,职业创业大叔再次上路选中电子商务,是看准了有机蔬菜...
今年42岁的邱俊称得上是职业创业者,16年来邱俊经手的创业项目超过10个。今年1月5日,&农场来了&成都农场对家庭直供平台网站正式上线。殊不知,职业创业大叔再次上路选中电子商务,是看准了有机蔬菜。
对于年轻人而言,创业或许是形势所迫的一个无奈选择,而对于年过40岁的男性而言,创业更是一次与现实、自我较量的勇气赌博。年过40的他们拥有稳定的收入、成熟的工作经验,创业让他们将一切都抛开,重新回到20年前的起跑线,与年轻小伙子们拼体力,拼耐力,拼脑力!
在成都电商圈,有三大年过40再创业的&不老男神&,他们经历不尽相同,青春情怀却异曲同工。在成都市区主干道公交站台旁,随处可见他们的内心独白:&脸上皱纹不见,心中痴狂不减!&在米兰柏羽的帮助下,三位&不老男神&完成再度青春:40岁创业,唤醒年少激情;40岁变脸,重塑青春容颜。
今年42岁的邱俊称得上是职业创业者,16年来邱俊经手的创业项目超过10个。今年42岁的他再次站上创业的起跑线,相较于过往,这次的创业无疑更为冒险:5日,&农场来了&成都农场对家庭直供平台网站正式上线。通过网上订购,顾客可以享受当天采摘的成都有机蔬菜。对于邱俊而言,他喜欢这种创业中的青春样态:&我喜欢这个,这样显得更加年轻、更加自由,通过不断尝试新的东西,体会创业过程中从无到成功的滋味。&
职业创业大叔再次上路选中电子商务看准有机蔬菜
1996年,邱俊从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专业毕业,相较于同学们&高大上&的职业,从一开始邱俊就很&接地气&:搞农业、搞创业。从1999年创办知名豆腐干品牌至今,经他之手的创业项目达到两位数:从豆腐干品牌、电子商务网站、进口酒业公司到农业发展公司。
2015年,邱俊再一次走在创业路上。相较于以往,这次的创业无疑是最特殊的一次。&通过电商,将农产品食品与电子商务相结合。一方面针对老百姓担心的食品安全问题提供解决项目,一方面让那群有理想抱负辛苦干农业的人,找到与目标消费者的对接平台。&邱俊说。5日,邱俊创办的&农场来了&成都农场对家庭直供平台网站正式上线。通过整合多家符合严格标准的有机食品农场,由&农场来了&有机蔬菜网站统一配送,将成都本土的有机蔬菜送到顾客手中。&我们推崇的理念是食在当地,食在新鲜,所以不会有反季节产品,也不会有水果之外的外地产品。&邱俊表示。
从零网购到网购重度患者喜爱创业中的青春状态
虽然都是大农业创业范畴,但邱俊首次涉及电商圈。年过40再创业,不是口上说说。&网络改变了原有传统的经济形态,生鲜食品也进入了新的领域。&邱俊表示。
如今这个&真资格&的电商,在7年前还是从不网上购物的传统一代。&2008年的时候,我都不在网上购物买东西的。&迫使邱俊改变的缘由,是当时有媒体刊登了关于豆腐干电商的一组数据,数据上说豆腐干卖了几百万,邱俊非常吃惊,觉得世界确实变了。&我那时感受到,确实经济环境、形态都改变了。&现在的邱俊变成了实打实的网购族,东西几乎都是网购。
对于一直创业的原因,邱俊表示更喜欢这种青春的状态。&我喜欢这个,这样显得更加年轻、更加自由,通过不断尝试新的东西,体会创业过程中从无到成功的滋味。&
相较于创业的结果,邱俊更喜欢享受创业的过程。不过岁月不饶人,年过40岁的邱俊为了和拥有旺盛精力与饱满热情的年轻人一起打拼,他让米兰柏羽为他量身打造了&针年轻&计划,一针让他年轻了5岁不止。
容貌年轻了,心却滚烫了。如今的邱俊似乎已经找回了活力与激情,随时准备以更年轻的状态迎接挑战,正像满街的公交站牌广告中提到的:&脸上皱纹不见,心中痴狂不减!&
邱俊笑着说,做年轻人占主导的电商行业,光有经验还不够,还得靠脸,&我不断地去尝试新事物,因为我有我自己的再度青春!&
薪资范围:元/月招聘人数:2人
工作地址:江西省 九江市
中国的农产品是产能过剩的,如果我们做的农业项目和生产的农产品都是普通的,没有太多特点,没有精深加工能力的,那么你只能在行业里赚到微薄的利润,还要经历竞争对手对你的打压,消费者对你的挑剔。所以你要做产品创新,有商品化能力的好产品,才是我们真正的王道。
和巨头同样模式的趁早洗洗睡,能靠上巨头的使劲靠,想自己玩,得看独特的价值在哪?从自己的长处出发,去整合社会资源做生鲜o2o,还有一线成功的可能性,成功的概率看你水平哦!
任你的生鲜电商吹得再牛逼,我妈这样的主流群体还是在农贸市场和超市完成购买,我这样的人还是需要经常去水果店挑一挑。原因很见,便宜,有效,还省得收到烂货,最关键的是改变一个人的习惯有多难。
京公网安备 9
京ICP备号 Copyright (C)
CTV Golden Bridge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机蔬菜认证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