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卡可以贷款贷款刑警可以直接进件吗?

P2P 网贷信贷业务可以通过哪些流程和原则降低风险?
【宋大伟的回答(22票)】:
泻药,满百答。宏观层面简单说一下
1、总体原则:贷前贷中贷后相互分离、相互制约,以流程落实内控。把独立完成业务的长流程,切割成前、中、后台清晰分离、又相对短的流程。以流程为主线,将整个操作体系构成“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相互分割、相互制约的局面。
2、对应关键岗位设置
贷前办理业务的岗位叫客户专员;
贷前进行贷款资料核实进行授信的岗位叫信审专员;
贷中进行财务审核、信审操作合规抽查的岗位叫做稽核专员;
贷后进行风险控制、贷款催收的岗位叫催收专员;
3、对应系统建设,以融资租赁为栗子
4、线下授信:员(IPC)模式/信贷工厂模式,审核原则与审核信息就不多说了,参考@魔术师Charmer,验证客户资料是否真实这是重点,实践中骗子主要有以下几类:
a、直接冒用他人身份信息的假冒客户;
b、中介包装过的包装客户;
c、互做虚假证明的团骗客户;
d、存在关联信息的关联客户;(关联客户不一定就是骗子)
e、谙熟业务的同业客户;
5、线上授信:,骗子花样越来越多,验证客户资料是否真实难度越来越大,针对线上白领,目前大数据授信开始流行起来。
【魔术师Charmer的回答(12票)】:
谢邀,题主这个问题问的很好。
信用贷款:是通过贷款人提供的个人收入,资产,信用记录等资料来判断这个客户是否符合贷款条件,所以信审在进行电话访问的时候就会对贷款人进行特别细致的提问以核实贷款人所提供的信息是否真实有效(特点:借款人凭自身信誉取得借款)。而很多贷款的人往往由于在回答信审客户的问题时由于没有做好准备而出现问题,导致被拒贷。
先讲原则在讲流程吧(其实流程没啥好说的就是找借款人要各种资料,问一下借款人问题)
审核原则:
信贷业务在审核原则上主要还是要判断以下四点:
1. 客户信用记录是否良好;
2. 是否有偿还能力和偿还意愿;
3. 客户态度是否配合;
4. 客户资料是否真实;
只要符合这四大原则,一般情况下放贷机构都愿意放款给借款人。
信贷主要是从4个方面的信息去了解一个借款人:
一、公司信息:
1、单位成立时间?注册资金?法人?主经营项目?利润如何?
2、公司座机电话号码谁接?公司员工人数?公司的详细地址?
3、公司发工资方式(打卡或发现金),几号发薪,什么银行发薪,
4、公积金,社保是否已交?
5、本人是什么职务,本人主要负责的内容,工作时间,职务资薪。
二、家庭状况
1、配偶信息:是否结婚,以结婚证为主,什么时候结婚,哪年?
2、有小孩吗,孩子多大了?
3、爱人彼此生日,彼此家人有多少兄弟姐妹?
4、父母老人大概的年纪(不清楚的话可以答道,说不准大概五六十左右),身体状况好不好(可以答道,好,非常好,千万不要说快要死了,刚刚做完手术,而让信审以为给他们家庭造成经济负担,而影响还款能力被拒贷)。
5、贷款用途,夫妻朋友同事之间口吻要一致。
6、爱人工作情况必须了解(工作时间,单位以及工资,单位地址,发薪时间)。
三、向朋友调查的内容:
1、朋友是否知道贷款本人的工作是什么,是否结婚,是否有小孩,有什么不良的爱好(打牌,喝酒,大手大脚,不故政业,游手好闲)。
2、朋友要证明贷款本人是他朋友,人品正直,对不清楚的问题用“可能”“大概”“还行”“挺好”“不是太了解”回答。
四、信审常用核对客户信息常用方法:
诈术,反问术,有时候信审故意用假名诈你,无中生有,或者假冒快递,信用卡,保险,房地产投资公司相关人员的方式故意问您的公司地址和家庭地址等相关信息。
审核电话的流程,往往是通过提供的公司固话、配偶电话、同事或朋友,最后是借款人,按顺序的电话确定借款人提供的资料是否真实,从而在各个维度去了解借款人,最终确定是否可以放款。
以上仅一家之言,有不对的地方欢迎大家指出,谢谢!
【谨幻的回答(8票)】:
风控那只风口的猪
我理解金融的意义在于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金融是一种“中介”。而所有的中介都是靠信息不对称赚钱的。现在互联网出现了,而互联网的本质确是消除信息的不对称。聪明的你一定发现了什么。说到底,互联网只是手段,改变不了金融本质的风险。举个例子,作为金融领域最大的中介机构银行。它赚的也是信息不对称的钱,可银行消除了信息不对称吗?答案是:没有。
那么我们很容易得出一个结论:的核心其实依然是金融,互联网只是手段,改变不了金融本质。适用于金融的规律依然适用于互联网金融:信用是一切的基础,风控是一切的关键。
那么,这里会有一个矛盾。
互联网的核心其实是流量。如果从两个角度看,一是流量的获取,二是流量的变现。互联网行业是一个产品和运营主导的行业,一定程度上,它追求的是快速的迭代和优秀的用户体验。当然我不是说金融就产品就不追求迭代,就不要用户体验了。但互联网金融始终无法脱离金融的立足之处。即,信用和风控。
稍微对互联网金融领域比较关注的知友都注意到了,诸多“某某贷”接二连三的出现了资金链断裂。甚至出现上线一天,负责人就跑路的闹剧。无他,因为现在是风口,猪都会起来。问题在于,只有在潮水退去时,才会知道谁在裸泳。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何审核信用?
传统信用审核
传统的信用审核,一般需要做入户调查和信用评估。查看工作情况或经营情况,在确认不存在欺诈嫌疑后,会生成简单的“资产负债表”,评估核算适合的信贷额度。也就是说,信贷人员要参与从受理客户申请到信用审核、风险评估到撮合借贷、款项回收、逾期催缴等全流程服务。
这里面有几个问题:
一是主观上的差异,这和从业人员比较相关,还和区域发展有关系。
二是很难出现爆发,这是服务成本制约的。
当然,这样做的优势也比较明显,因为风控的效果十分明显,欺诈的成本很高。
互联网“降维攻击”
互联网的出现,出现了另一种可能。风控可以从另一个维度去解决这个问题。将互联网上通过大数据画像出来的“你”,和规则映射预测和判断出来的“你”进行对比,分析你是怎样的人,有怎样的还款意愿。并把所有的数据用于客户身份认证、反欺诈、信用审核、贷后监控,提升风险控制能力。从另一个意义上,这就完成了对用户的信用审核。如果用现在比较流行的说法,这是一种“降维攻击”。在互联网时代,每天都有海量的信息数据产生。所谓金融大数据,就是依靠一定的技术手段,加上对金融产品的深刻理解,两者结合,挖掘出数据对审核真正有意义的价值。然后干净利索解决问题。
为什么互联网大数据这样的模式会好用呢?一个数据是:截至201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5.8%。而移动端就更惊人了,截至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网民规模达5亿人,同比增长81.2%。互联网使用人群的规模和增速决定了,互联网金融现在和将来服务的客户大多活跃于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互联网金融服务的对象,首先会是一个互联网人。那么他在网络上一定会有很多足迹可循。用户申请借款的行为数据和用户在网络上的足迹都可以用在风控模型里。举个例子。比如申请人的所在的位置(LBS服务)和申请人的手机归属地不一致,说明可能有欺诈风险的。如果几个客户的IP 地址相同,同样表明可能是虚假信息,再比如利用客户社交网络就能获取很多诸如:年龄、居住地、工作等信息,省去了很多人工沟通的繁琐和错误。再比如一旦认定客户有很确凿的证据进行严重欺诈或者代办,就会放入大数据的黑名单中,将永远不能进件。无形中省去了许多的工单量。
针对互联网客户,除了在线反欺诈的工作,还有一部分可以结合线下的一些数据,比如人行的征信报告,比如车辆违章纪录等等,目前我知道一些非常新奇的线下反欺诈手段,通过流程设计,是可以嵌入到线上审核流程中的。至于具体的情况,我会在另一个回答中详细展开。
回到一开始的问题,风口的猪会起来没有错。问题在于,风停了以后怎么才不摔死。产品给不了答案,运营给不了答案,营销也不行。
只有风控可以
【坦克的回答(4票)】:
在宜人贷成功尝鲜的我答下宜人贷的审核流水线:
先说下背景情况,本人在宜人贷和人人贷分别发布两笔借款标的,但人人贷的所要求的材料更加详细且更加繁琐些!回头再对两家信贷公司进行一个对比吧!
我在宜人贷上借款2万元,星期四下午发起的借款,然后星期五早上就开始打电话给我妻子了解情况,比如问知道不知道你老公借款,借款用途什么的。因为我老婆不知道是不是骗子公司所以挂断电话后打电话给我确认实情。后来客服接着打我电话,询问了一些基本情况,还谈到打电话给我妻子被否认的事实,我就跟客服解释说我已经告知我妻子借款的事了,还要求她回话给你们。这事到这里就一段落。
一、加客服QQ,接着客服让我找台有摄像头的电脑,拿出身份证证实本人和身份证的长相是不是那么的屌丝;
二、打开征信系统,然后QQ远程查看个人的征信系统情况,从头拉到尾;
三、咨询公司情况。本人是政府工作人员(也许这个是一个优势吧,其实宜人贷要求连续最近6个月税后薪水4K以上的,我10月的薪水才突破4K,原来都是3K7那样),然后会问问人员数量呀之类的。
三、打开发工资的网银,浏览每一个月的交易明细。本人是中国银行,网银只能浏览最近3个月的明细,然后得调整时间来输出。在整个浏览过程中,客服会详细查看每个月的工资情况,如果有疑问的地方客服会提出。比如我的工资,银行有时候显示工资统发,有时候显示代发,有时候显示财政工资拨付什么的之类意思。然后客服会说怎么不显示是工资呢,我说这个可能是银行自己的科目设置吧!然后客服看到我的支出非常密密麻麻,就问我的支出情况。我说我基本用这个卡在淘宝购物呀,买基金呀什么的。然后客服追问现在还买基金吗,我说把之前的卖了现在重新买其他公司的基金。以上网银浏览都是在QQ远程的前提下。
四、借款用途。以上的QQ远程就结束了!客服问我的借款用途,我说和别人合资种植经济作物,但是目前还有两万元资金缺口,所以才借款。客服问目前的作物情况,我说现在处于初期投资,主要用于支付购买苗子和工人的每日工资,还没成型。客服也就没继续追问下去。
然后具体客服就问这些就挂断电话了!然后到下午6点那样收到短信说审核通过了!我也非常惊讶速度之快。历时一天半不到!接下来就是筹款了,大约三四天这样吧,而且都是在一天之内,前面两三天没动静,第三还是第四天一天之内2万元就筹集好了(具体流程估计和其他P2P公司一样集中某天发布计划统一筹款吧,此次求高人指点),然后2小时内款到银行账户。从借款发起到拿到钱不到5天吧!
----------------------------------------------------
1、从身份上看,人人贷的注册账号既可以是投资人也可以是借款人;宜人贷则只能在借款方和投资方选择其一,个人认为是为了规避套利风险吧,比如从人人贷上成功筹款然后再在人人贷上购买其他借款标的。除了这点,鄙人愚钝还想不出其他地方,求指正;
2、从申请材料上,宜人贷很简单,只需要身份证的正反两面,以及截图网银的收入记录和征信报告;但是人人贷除以上3项以外,还得手持身份证照相(这一步宜人贷在电话审核时如我之前所述的一样,不再重复)、工作证明(必须得财务章或者单位章,我当初提供的是单位的证明章,但审核不通过,也许单位章具有法人效力哇?不懂,求指教)或工作证、劳动合同中的任意一项。另一方面,宜人贷在收入证明截图时,我当时只是把收入部分的当前页面截图而已,没有截全部的流水账(妈呀,6个月的流水账几百页的还不累死人),但是人人贷那里就不通过了。所以说人人贷的手续比较繁琐,当然也是为了降低风险吧,个人认为。
注:刚刚上人人贷看了下,只需要提供最近3个月的流水账就OK了。
3、收入要求:宜人贷是税后4K,人人贷是3K。不知道是不是硬性要求,至少我3K7的时候在宜人贷已经贷到款了。
4、审批效率。很明显,我更喜欢宜人贷的效率,人人贷虽然会短信通知客户说你流标了或者审核不通过,但时间好像得两天过后吧我记得,人人贷是初步在网页端告知客户是否通过以及需要补充的材料(这一步很快速),但下一步就没继续跟进了。个人判断人人贷是在客户提供材料的时候进行初审,如果材料不符合要求就跳过了,不会进行下一步的电话跟进和要求材料补充之类的短信通知了。
题外话,从整个环节上来看,可能也许人人贷的风控更严格些,但对于P2P这种要求高时效、快速放款、尽量减少客户时间的角度上来考虑,我会更加喜爱宜人贷。此处绝对没有个人感情色彩,借款客户要的是效率,不是说你的风控好就选择你,那是债权人投资者的事,是公司的事,具体如何在效率和风控之间找到平衡时公司的事了。
以上不对之处欢迎指正,勿口水。
----------------------------------------------------
暂时想到这些,宜人贷网站上不去,改天再浏览两个公司网页找区别,过后补充吧。
以上只是限制于个人方面的贷款,如果是企业贷款之类的就不清楚了。
【杨勇的回答(2票)】:
谢谢 的邀请
大家都说了很多,我来做一个补充,为什么很多P2P投资理财平台不断的倒闭,其中风控确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民营P2P不比银行有强大的国资背景撑腰,P2P想要做起来必须在风控不断提升。P2P平台创办的门槛低,让很多创始人大胆的进入,其中不乏一些金融人士。他们中部分有一个共性基本上没有专门的从事过线下贷款业务,对风险的评估和把握仅凭借银行的那套简化了的银行考核指标来执行。而我们从事过几年的线下业务摸索过来,将自己线下贷款的经验并学习银行有效风控手段。这样我们才更能有效预防逾期与坏账情况的发生。
以宝点网为例,我们无论是信贷或是抵押贷的标。我们都要从内外因素来严把风控质量关。
1)首先平台掌门人的不断替身自我修养,因为掌门人的职业素养、做事态度与行事风格都极大的影响着员工。
2)对所有员工不定期进行专业知识、职业道德、法律知识的培训。其中一定要给员工树立正确三观,尤其是风控人员,风控人员品行必须端正,因为投资人直接承受风控人员道德风险。风控人员执行工作时不可与利益挂钩,否则直接影响审核资料和报告可靠性。
3)风控人员多人并行审查,出具报告多重审批,一票否决制。
宝点网针对借贷人审核严格,综合评估,在有足够把握能够收回本息的情况下才予以放贷,其中包括
1)首先对借贷人征信、动产与不动产、职业、年龄、性别、户口簿、家庭环境等信息收集
2)对借贷人还款意愿进行评估
3)索取20个借贷人亲朋信息
4)筛掉部分特定不借贷人群
5)对借贷人进行法律知识普及,让借贷人明白逾期和赖账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
总体而言我们缩小了可借贷人群范围,宁可不做这比生意,也不拿投资人资金与平台声誉冒险。
对借贷人监督催收
与借贷人定期保持联系,对借贷人本息还款进度监督。
一套完善可行的催收方案对逾期借贷人进行法律允许框架下提醒与催收。
【刘一鸣的回答(1票)】:
P2P业务的核心正在于团队自身的风险定价能力,即风险管理能力是P2P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首先,要有职能明确的风控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审核标准和审核程序,风控审核部主要包括初审部、终审部和稽核部,主要职责是审核判定借款人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结合决策引擎和评分卡等对客户做出是否核批的决定。催收部按照客户逾期时间长短,分为初催和高催,主要职责是根据催收评分卡和决策引擎,对逾期客户进行催收工作。
其次,如果有可能,借款要尽量分散,从而降低风险。
【知乎用户的回答(0票)】:
要看是放大贷的还是小贷还是微贷,不同的目标客户处理方法和流程不同。人治还是大数据还是两者结合。还是要因业务而异的。
【吕磊的回答(0票)】:
制度和原则防范的是道德风险。规模上的风控更多的取决于市场环境和风险定价能力。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不得不沮丧的说,风控其实一直是奔跑在能少损失多少的路上。(完全没有风控体系的除外)
【刘亚雨的回答(0票)】:
投资是有风险的,P2P同样,但要明白风险点在哪,哪部分可能出现问题。第一,违约风险,就是借了钱最后没钱还。第二,道德风险,简单说就是P2P公司会不会卷钱直接跑路。
针对违约风险,有些P2P公司是抵押贷款,有些是纯信用贷款。个人感觉纯信用贷款风险太高,而且P2P获取的借款人的信用记录是否全面准确也值得商榷。抵押贷款目前是多数公司采取的策略,但一旦贷款人出现违约风险,处置抵押物的所得是否足以覆盖所欠债务。另外,P2P公司都会有一个风险保证资金账户,按比例提取一定受益加上自有资金,专款专用,用来赔付坏账损失。运作良好的平台公司的这个账户钱数应该是不断增加的,投资之前要问清楚该账户有多少钱,小一点的平台1000万以下的保证金几乎没有作用,大的公司更没法估量了。有的公司可以承诺保本甚至保息,这都是一个原理,但是当大规模坏账出现的时候,凭借公司自有资金赔付所有借款人损失是不现实的。
道德风险,有的一开始目的性很强就是为了捞钱跑路,有的是中途见钱眼开决定跑路,还有的经营管理不善资金链断裂不得不跑路。对理财端客户来说,在咨询不同公司时,主要看他有没有第三方支付平台,正规P2P不能建资金池,就是说平台手不能沾钱。把公司和第三方签署的合同要来看,复印件也行。然后去网上查一下第三方平台是否正规。还有的公司经营不善造成坏账太多,而抵押物又存在虚假情况,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坑的。这就要考验一个平台的风控部门了,但目前国内大多数P2P平台的风控都是个噱头,其实没什么技术含量。还是之前提到的,看该公司的风险保证金账户余额也是一个方法。
另外有个小聪明,可以选新开的公司,做短期。不论公司老板想卷钱还是好好干,前期投入都是必不可少的,卷钱的公司在挣回本钱之前不会跑,真正想好好做的公司也会抗上一年半载,一般还是比较靠谱。或者选择排行榜前几名的大平台做,相对也会安全一些。
先想到这些,如果有纰漏和不准确的地方欢迎讨论。
【李念的回答(0票)】:
投资的时候选择起点低,周期短的平台。这样一次试水就可以了解平台的服务了
&&&&&本文固定链接:
【上一篇】
【下一篇】
您可能还会对这些文章感兴趣!
最新日志热评日志随机日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信用证可以贷款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