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参工传奇 紫鑫药业业会大量收购水参吗?

紫鑫药业“造假门”背后:巨资收买媒体
查看: 166|
摘要: 一个与落马政府官员纠葛深重的上市公司,在被举报造假之后,一边投入巨资让媒体不做负面报道,一边在努力寻找“影子敌人”。
一年一度的人参收购时节即将到来,忧愁却笼罩着“世界人参第一镇”——地处长白山林区深 ...
一个与落马政府官员纠葛深重的上市公司,在被举报造假之后,一边投入巨资让媒体不做负面报道,一边在努力寻找“影子敌人”。
一年一度的人参收购时节即将到来,忧愁却笼罩着“世界人参第一镇”——地处长白山林区深处的吉林抚松县万良镇。
参农王本华在过去的两年里有不菲的入账,水参的价格由十多元一斤一路上涨至2011年的50元左右。但2012年他很担心人参价格会掉下去,因为当地流传说紫鑫药业将要退出收购。
上市公司紫鑫药业(证券代码:002118)是吉林本土公司,2007年上市之初本来经营中成药,在2010年吉林推出人参产业规划时,它转而经营人参生意。当其携三十余亿元巨资进入人参收购市场后,当地人参价格应声而涨。南方周末记者在当地了解到,至今,紫鑫药业在长白山下的各个据点——通化、延边、磐石和敦化的冷库中还囤积了上千吨人参。
但是从2011年8月份至今,紫鑫药业被媒体广泛报道造假问题,各种举报材料被送至地方至中央的十多个部门,实际控制人郭春生也因此心脏病突发,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位置上退到幕后,省人大代表资格被罢免,并被实施监视居住。
紫鑫药业究竟怎么了?
“造假门”
紫鑫药业的造假,业界其实早有耳闻。2011年10月前后,紫鑫停牌进行了自查,公告的自查报告中承认存在关联交易。
仅在通化市,紫鑫药业就注册成立了5家人参贸易公司。南方周末记者从工商部门获取的注册资料显示,上述系列人参贸易公司均注册在通化市经济开发区开环路2号服务楼104室、110室、107室、102室、109室。
在吉林省另一个人参产地重镇——延边州,紫鑫药业以同样手法注册了数十家人参种植与贸易公司。
一位自称是紫鑫药业内部的员工在举报材料中称,通过这些关联公司,紫鑫药业进行了大量虚买虚卖,来做大公司业绩。紫鑫药业被指控通过虚拟单据、虚走资金,来虚构人参销售收入,虚增收入达16亿元、利润4亿元。
南方周末记者向紫鑫高管求证上述系列问题时,他们的回复是:“公司有苦难言,多数虚拟公司都是应地方政府做大人参产业的要求而成立的。”
自吉林省政府推出振兴人参产业规划,省内很多地方政府也相应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其中通化市就明确表示,在通化人参产业园注册一家注册资本1亿元的企业,市政府承诺担保贷款2亿元。
不过,会计师事务所为紫鑫2011年财报出具了一份带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其购入部分野山参未取得采购发票持保留意见,该部分在财报上列报金额达九千多万元;此外,该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列报金额八千多万元的地参林转让承包协议方面亦存有疑点。
早在2011年10月,中国证监会稽查大队就已进驻调查,但调查结论至今迟迟未出。
除了财务造假,紫鑫高管被指责有操控股价之嫌。
日,董秘钟云香以每股7.01元买入9.97万股,当天紫鑫股价被拉到涨停板,之后连续冲击三个涨停板。1月12日和17日,包括董事长曹恩辉在内的7位高管先后买入五十多万股。此后紫鑫股价放量猛涨,最高达到13.99元,较这轮涨势启动前每股最低价6.79元涨幅超过100%。
在资本市场上,高管购股向来意味着公司向二级市场放出利好消息。不过,蹊跷的是,就在高管集体购股启动这轮涨势后,原本持有紫鑫药业的机构投资者纷纷抛售。更巧合的是,此时他们手中持有的股票恰好刚刚解禁。
2010年底,紫鑫药业以每股20.05元的发行价格,向吉林长白山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百年化妆护理品有限公司、天津硅谷天堂鲲鹏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自然人杨录军共增发了近5亿股票。日,紫鑫药业实施每10股送股10股,他们的持股成本降低一半,为每股10.025元。到日,上述投资者持股解禁。
对比2012年一季报与2011年底股东变化情况,便发现在股价高涨之后的一季度,机构进行了清仓或大幅减仓。其中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全部清空;天津硅谷天堂减持了1300万股,仅余300万股;长白山股权公司卖掉了绝大部分持股,百年化妆护理品公司与自然人杨录军也相应进行了出售。据紫鑫一位高管表示,这些机构基本上都在高位出货,减去持股成本,投资收益率在30%左右。
一位证券律师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高管买股的动机和意图,但如果在美国等监管严格的市场里,出现这样的问题就会遭到证监会的严查。
另一种“埋单”
造假的行为最早被媒体曝光后,一时间报道云集。
紫鑫药业一开始选择的策略,是高管人员倾巢出动,去媒体做解释。但由于后续跟进的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媒体实在太多,公司无力应付,紫鑫药业开始在北京聘请多家公关公司“灭火”。
为“摆平”媒体及记者,以及删除已有的负面报道,公司一位高管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用“天文数字”来形容为此所花的代价。
“几百家媒体,最少的给5万,最多的是400万元,而且这只是一年的保护费,这些钱只是花钱让对方不要报道。现在又快到期了,有一些媒体和网站已经要求我们续签,不续签的话,负面报道马上出来。”上述高管说。
紫鑫药业2011年“三项费用”出现了大幅增长,增长率高达63.14%,其中2011年的管理费用较2010年多了近一倍,为7891万元;财务费用同比超过了一倍,由2010年的2588万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5376万元。
“媒体公关的费用一部分是从管理费用中掏,还有一部分是计入财务费用中。”这位高管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但是,当南方周末记者追问紫鑫药业向哪些媒体交纳这些“公关费”时,该高管始终不愿透露。因此,这些公关费用是否存在,如何发生,具体数额为多少,南方周末记者并未能证实。
寻找“影子敌人”
在造假被举报并被媒体报道之后,紫鑫药业一方面在媒体“灭火”,另一方面则在寻找举报者,他们把目标锁定为竞争对手——韩国人参企业。
吉林长白山的人参产量占世界总产量70%多,而韩国的产量仅为20%左右,但韩国的人参产业产值却是吉林的十多倍。在国际人参市场,韩国人参企业长期掌握着定价权和话语权,也长期左右着长白山的人参产业。
2010年底,吉林省政府推出了人参产业振兴规划,在未来十年内,拟把人参产业的产值由现在的一百多亿做到一千多亿元。
吉林省政府参茸办副主任冯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紫鑫药业是省政府首批重点扶持的企业。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紫鑫药业不仅在企业注册、人参收取、税收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一些市县政府还帮助其取得了大量银行贷款。
同一年,紫鑫药业带着从资本市场募集的十多亿元和从银行借来的十多亿元高调进入人参产业。
人参板块旋即成为紫鑫药业的核心产业,带来巨大利润——在年,公司净利润不过5000万上下,但2010年人参系列产品收入高达3.6亿元,成为第一大营收来源,净利润骤增至1.73亿元,同比大增184%。2011年,紫鑫人参板块持续发力,营业收入6.24亿元,利润达2.85亿元,盈利率高达46%。紫鑫药业二级市场股价一路上扬。
紫鑫由此一举成为东北乃至亚洲人参收购市场的大鳄。韩国一家人参企业的销售负责人如此形容说:“他们就好比是一头野蛮的大象闯入了瓷器店。”
紫鑫药业实际控制人、前董事长郭春生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因为紫鑫进入推高人参收购价格,触及到了韩国人参产业的利益,因此紫鑫被举报、被媒体密集报道,都是韩国人在背后操控和策划。他说,“韩国人不仅要低价控制长白山的参源,而且攻击中国企业进入人参产业。”
不仅郭春生和多名高管一致表示说是韩国人攻击了紫鑫药业,南方周末记者接触的吉林省政府多个部门的人士以及公安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都将韩国人参企业列为最可能的目标。
据了解,在紫鑫药业遭到密集举报和报道后,吉林省多个部门联合成立了调查小组,其中便有吉林省公安厅国保局,专门负责调查此事“背后的操纵势力和动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把这件事列为严重威胁到吉林和中国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的大事来抓。”公安部某研究所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虽然暂时还没有取得最终的结果,但根据一些线索,已经有了一些蛛丝马迹。”
南方周末记者联系韩国人参公社驻中国区负责人李兴范采访,对方不愿置评。不过该公司北方区一位负责人则认为,这些猜测是无中生有,韩国人参公社完全没有必要陷害紫鑫药业,“他们要反思自身的问题”。
韩国人参公社是韩国最大的两家人参企业之一。韩国一直实行人参专卖制度,由韩国烟草人参公社独家经营,在上世纪后半期进一步分离出了韩国人参公社。两家公司都有着韩国官方背景,后者旗下拥有知名高丽参品牌“正官庄”,意为“正式的、代表官方的”。
这两家企业也是目前进入中国的韩国人参企业的全部,中国大陆与东南亚是它们目前最为关注的两个市场。
济宁网络公司哪里找?快来济宁第五期济宁市民营经济大讲堂开定制网站,让您的网站与众不同五一活动红星最最强自从带了这个皮包,上街总看到
济宁网络公司哪里找?快来济宁网信瞧一瞧。济宁网信科
电商怎么做?想做没人才?不懂网络营销?没资源怎
  济宁网信科技有限公司拥有一大批资深的网络营销顾
Powered by 上传我的文档
 下载
 收藏
该文档贡献者很忙,什么也没留下。
 下载此文档
正在努力加载中...
成都商报记者曹逸韵实习记者熊玥伽30财经日星期三人参告别“萝卜价”紫鑫.
下载积分:200
内容提示:成都商报记者曹逸韵实习记者熊玥伽30财经日星期三人参告别“萝卜价”紫鑫药业等疑推手参价连续4年上涨,今年涨幅最猛;据介绍成都市场一种,人参 萝卜
文档格式:PDF|
浏览次数:2|
上传日期: 11:50:54|
文档星级:
该用户还上传了这些文档
成都商报记者曹逸韵实习记者熊玥伽30财经
官方公共微信转:紫鑫药业造假事件
紫鑫药业造假事件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 南方周末记者 袁名富 发自:吉林 最后更新: 09:03:58
一年一度的人参收购时节即将到来,忧愁却笼罩着“世界人参第一镇”——地处长白山林区深处的吉林抚松县万良镇。
参农王本华在过去的两年里有不菲的入账,水参的价格由十多元一斤一路上涨至2011年的50元左右。但2012年他很担心人参价格会掉下去,因为当地流传说紫鑫药业将要退出收购。
上市公司紫鑫药业(证券代码:002118)是吉林本土公司,2007年上市之初本来经营中成药,在2010年吉林推出人参产业规划时,它转而经营人参生意。当其携三十余亿元巨资进入人参收购市场后,当地人参价格应声而涨。南方周末记者在当地了解到,至今,紫鑫药业在长白山下的各个据点——通化、延边、磐石和敦化的冷库中还囤积了上千吨人参。
但是从2011年8月份至今,紫鑫药业被媒体广泛报道造假问题,各种举报材料被送至地方至中央的十多个部门,实际控制人郭春生也因此心脏病突发,从董事长和总经理的位置上退到幕后,省人大代表资格被罢免,并被实施监视居住。
紫鑫药业究竟怎么了?
“造假门”
紫鑫药业的造假,业界其实早有耳闻。2011年10月前后,紫鑫停牌进行了自查,公告的自查报告中承认存在关联交易。
仅在通化市,紫鑫药业就注册成立了5家人参贸易公司。南方周末记者从工商部门获取的注册资料显示,上述系列人参贸易公司均注册在通化市经济开发区开环路2号服务楼104室、110室、107室、102室、109室。
在吉林省另一个人参产地重镇——延边州,紫鑫药业以同样手法注册了数十家人参种植与贸易公司。
一位自称是紫鑫药业内部的员工在举报材料中称,通过这些关联公司,紫鑫药业进行了大量虚买虚卖,来做大公司业绩。紫鑫药业被指控通过虚拟单据、虚走资金,来虚构人参销售收入,虚增收入达16亿元、利润4亿元。
南方周末记者向紫鑫高管求证上述系列问题时,他们的回复是:“公司有苦难言,多数虚拟公司都是应地方政府做大人参产业的要求而成立的。”
自吉林省政府推出振兴人参产业规划,省内很多地方政府也相应制定了很多优惠政策,其中通化市就明确表示,在通化人参产业园注册一家注册资本1亿元的企业,市政府承诺担保贷款2亿元。
不过,会计师事务所为紫鑫2011年财报出具了一份带保留意见的审计报告,对其购入部分野山参未取得采购发票持保留意见,该部分在财报上列报金额达九千多万元;此外,该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报表列报金额八千多万元的地参林转让承包协议方面亦存有疑点。
早在2011年10月,中国证监会稽查大队就已进驻调查,但调查结论至今迟迟未出。
除了财务造假,紫鑫高管被指责有操控股价之嫌。
日,董秘钟云香以每股7.01元买入9.97万股,当天紫鑫股价被拉到涨停板,之后连续冲击三个涨停板。1月12日和17日,包括董事长曹恩辉在内的7位高管先后买入五十多万股。此后紫鑫股价放量猛涨,最高达到13.99元,较这轮涨势启动前每股最低价6.79元涨幅超过100%。
在资本市场上,高管购股向来意味着公司向二级市场放出利好消息。不过,蹊跷的是,就在高管集体购股启动这轮涨势后,原本持有紫鑫药业的机构投资者纷纷抛售。更巧合的是,此时他们手中持有的股票恰好刚刚解禁。
2010年底,紫鑫药业以每股20.05元的发行价格,向吉林长白山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百年化妆护理品有限公司、天津硅谷天堂鲲鹏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自然人杨录军共增发了近5亿股票。日,紫鑫药业实施每10股送股10股,他们的持股成本降低一半,为每股10.025元。到日,上述投资者持股解禁。
对比2012年一季报与2011年底股东变化情况,便发现在股价高涨之后的一季度,机构进行了清仓或大幅减仓。其中兴业全球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全部清空;天津硅谷天堂减持了1300万股,仅余300万股;长白山股权公司卖掉了绝大部分持股,百年化妆护理品公司与自然人杨录军也相应进行了出售。据紫鑫一位高管表示,这些机构基本上都在高位出货,减去持股成本,投资收益率在30%左右。
一位证券律师向南方周末记者表示,虽然没有直接证据证明高管买股的动机和意图,但如果在美国等监管严格的市场里,出现这样的问题就会遭到证监会的严查。
另一种“埋单”
造假的行为最早被媒体曝光后,一时间报道云集。
紫鑫药业一开始选择的策略,是高管人员倾巢出动,去媒体做解释。但由于后续跟进的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媒体实在太多,公司无力应付,紫鑫药业开始在北京聘请多家公关公司“灭火”。
为“摆平”媒体及记者,以及删除已有的负面报道,公司一位高管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用“天文数字”来形容为此所花的代价。
“几百家媒体,最少的给5万,最多的是400万元,而且这只是一年的保护费,这些钱只是花钱让对方不要报道。现在又快到期了,有一些媒体和网站已经要求我们续签,不续签的话,负面报道马上出来。”上述高管说。
紫鑫药业2011年“三项费用”出现了大幅增长,增长率高达63.14%,其中2011年的管理费用较2010年多了近一倍,为7891万元;财务费用同比超过了一倍,由2010年的2588万元增加到了2011年的5376万元。
“媒体公关的费用一部分是从管理费用中掏,还有一部分是计入财务费用中。”这位高管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但是,当南方周末记者追问紫鑫药业向哪些媒体交纳这些“公关费”时,该高管始终不愿透露。因此,这些公关费用是否存在,如何发生,具体数额为多少,南方周末记者并未能证实。
寻找“影子敌人”
在造假被举报并被媒体报道之后,紫鑫药业一方面在媒体“灭火”,另一方面则在寻找举报者,他们把目标锁定为竞争对手——韩国人参企业。
吉林长白山的人参产量占世界总产量70%多,而韩国的产量仅为20%左右,但韩国的人参产业产值却是吉林的十多倍。在国际人参市场,韩国人参企业长期掌握着定价权和话语权,也长期左右着长白山的人参产业。
2010年底,吉林省政府推出了人参产业振兴规划,在未来十年内,拟把人参产业的产值由现在的一百多亿做到一千多亿元。
吉林省政府参茸办副主任冯家告诉南方周末记者,紫鑫药业是省政府首批重点扶持的企业。据南方周末记者了解,紫鑫药业不仅在企业注册、人参收取、税收等方面享受优惠政策,一些市县政府还帮助其取得了大量银行贷款。
同一年,紫鑫药业带着从资本市场募集的十多亿元和从银行借来的十多亿元高调进入人参产业。
人参板块旋即成为紫鑫药业的核心产业,带来巨大利润——在年,公司净利润不过5000万上下,但2010年人参系列产品收入高达3.6亿元,成为第一大营收来源,净利润骤增至1.73亿元,同比大增184%。2011年,紫鑫人参板块持续发力,营业收入6.24亿元,利润达2.85亿元,盈利率高达46%。紫鑫药业二级市场股价一路上扬。
紫鑫由此一举成为东北乃至亚洲人参收购市场的大鳄。韩国一家人参企业的销售负责人如此形容说:“他们就好比是一头野蛮的大象闯入了瓷器店。”
紫鑫药业实际控制人、前董事长郭春生在多个场合公开表示,因为紫鑫进入推高人参收购价格,触及到了韩国人参产业的利益,因此紫鑫被举报、被媒体密集报道,都是韩国人在背后操控和策划。他说,“韩国人不仅要低价控制长白山的参源,而且攻击中国企业进入人参产业。”
不仅郭春生和多名高管一致表示说是韩国人攻击了紫鑫药业,南方周末记者接触的吉林省政府多个部门的人士以及公安部相关部门的负责人,也都将韩国人参企业列为最可能的目标。
据了解,在紫鑫药业遭到密集举报和报道后,吉林省多个部门联合成立了调查小组,其中便有吉林省公安厅国保局,专门负责调查此事“背后的操纵势力和动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把这件事列为严重威胁到吉林和中国经济安全和产业安全的大事来抓。”公安部某研究所负责人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虽然暂时还没有取得最终的结果,但根据一些线索,已经有了一些蛛丝马迹。”
南方周末记者联系韩国人参公社驻中国区负责人李兴范采访,对方不愿置评。不过该公司北方区一位负责人则认为,这些猜测是无中生有,韩国人参公社完全没有必要陷害紫鑫药业,“他们要反思自身的问题”。
韩国人参公社是韩国最大的两家人参企业之一。韩国一直实行人参专卖制度,由韩国烟草人参公社独家经营,在上世纪后半期进一步分离出了韩国人参公社。两家公司都有着韩国官方背景,后者旗下拥有知名高丽参品牌“正官庄”,意为“正式的、代表官方的”。
这两家企业也是目前进入中国的韩国人参企业的全部,中国大陆与东南亚是它们目前最为关注的两个市场。
已投稿到:紫鑫药业:游资接力机构炒作人参概念_91康康
紫鑫药业:游资接力机构炒作人参概念
()&&()
更多相关内容:
最近,传温州游资开始大量购买人参,而记者身边甚至有投资者专门飞到东北购买。紫鑫药业上市之路【专题】
紫鑫药业(002118)正在受益于人参需求的增长和被炒作提价的预期,短短一个月时间内,股价不断创出新高,其中在4月21日最高价达到40.6元,创出了三年新高,当日换手率为6.47%。
游资接力机构炒作
用“生逢其时”一词来形容紫鑫药业近期的表现毫不为过。近期上涨之前在4月12日该股还有一波更为凌厉的上攻行情,在一季报利好消息的刺激下,该股走出一波八连阳的上涨行情。
4月12日,公司披露一季报预告,预计今年一季度将实现净利润6600万元至7000万元,同比增长463.45%~497.6%。同时表示,业绩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公司中成药销售稳步增长,人参产品销售保持良好状态。公告一出,该股旋即受到资金青睐,当日即封出涨停,顺应了市场对一季报预喜品种的追捧潮流。
4月16日,公司披露一季报,实现净利润6629万元、每股收益0.26元。而在年报中,公司更早早抛出10转10的分配预案。之后机构接力炒作。
在一季报中,机构的青睐亦一览无遗。期末流通股东榜上,孙建波掌舵的华商策略一举买入155万股,居第二大机构股东;泰达、农银、交银及申万等4家机构亦合力做多。
不过,一季度间,泽熙、广发、汇添富等全身而退,兴业系亦大幅减持。
根据成交回报显示, 4月20日股价涨停,有一家机构买入1952万元,无一机构抛售。而在4月28日股价一度被砸到跌停之际,机构席位仅抛售882万元。5月9日当该股再度涨停时,又有一家机构出现在卖出席位中,卖出778万元,机构的一买两卖显示出犹豫态度。
但市场游资却非常的活跃。招商证券(600999)上海肇嘉浜路营业部、广发证券(000776)股份有限公司上海西藏南路营业部等著名的游资营业部接连上榜,买入金额均超过500万元。
大手笔进军人参产业
一直以制药为主的紫鑫药业,未来将借助人参产业涉足快销食品领域。紫鑫药业4月份发布公告称,公司收到吉林省人参食品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批准人工种植人参进入食品首批试点品种的通知》,批准公司12个品种为首批试点品种。这意味着人参相关产业对该公司业绩将会有较大贡献。
根据公告,首批获得批准的12个品种包括,人参果蔬酵酸(口服液)、人参软糖、人参枸杞苹果饮、人参薏米糊、人参全脂奶粉、人参木糖醇口香糖、人参纤维曲奇饼干、人参枸杞醋饮、人参枸杞酒、人参茯苓膏、人参绿茶、人参纤维桃酥。
另据了解,早在去年12 月公司非公开发行了4987.53万股,发行金额20.05元/股,募集金额10亿元,主要用于人参项目精深加工。四个厂区基地分布在吉林东南部人参主产区内,方便交通运输。
人参业务驱动业绩高增长
紫鑫药业去年营业收入大幅增长150%,主要得益于人参系列贡献收入3.59 亿元。去年公司收购人参药材总量折合成干参2000吨左右,四季度销售了吨,其余部分干参将在今年陆续出售。
公司今年仍将收购人参药材加工切片销售,特别在9-10月份将大量收购水参,届时公司增发项目中800吨人参深加工能力已经形成。
除了收购外,公司去年还投资了3.2亿元收购在地参,今年将开始起参。
推荐阅读:
更多关于医药广角:
提供每日最新鲜的健康资讯!
相关搜索:
更多相关内容
紫鑫药业:游资接力机构炒作人参概念
Copyright & 版权所有 不得转载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之一,但最近这款老少皆宜的中药材却步步走上高端路线,让普通人望尘莫及。
进入10月中旬,今年新鲜人参收购接近尾声。在中药材市场,随处可见售卖人参的店铺,药商纷纷把人参放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去年,同样的人参卖300元一公斤,现在为750元。”成都中药材市场一位药商介绍,“价格比去年涨了一倍多,现在产新接近尾期,价格还在往上涨。”记者昨日走访中药材市场了解到,包括白参、红参、西洋参等在内的参类产品今年平均涨价200元/公斤。其中,最为常见的白参每公斤售价600元至800元,涨幅达到50%。
记者从多名药商处获悉,今年是近20年来人参涨幅最猛的一年。一位药商回忆到,“虽然每年价格都会浮动上升,但这么多年来,还是第一次遇到如此大幅度涨价的情况。”记者获悉,一种无须的人参产品,4年前售价30元/公斤,现价最低也卖到650元/公斤。
中药材天地网数据显示,从今年2月开始,产自东北的人参价格不断攀升,每公斤单价从360元上涨到420元,在6、7月“几级跳”后达到520元,进入10月又蹿升至600元/公斤以上。
据了解,人参是多年生药材,一般要六七年才能收获。药商雷先生称,现在在产地吉林,每天都有很多人在疯抢人参。“每公斤680元的人参,在那里很好卖。供不应求,所以涨价了。”
触底即坐上火箭,参价飞涨调查
夜访东北“鬼市” 价格4年翻两番
吉林白山市抚松县万良镇,这个隐秘在大山深处的小镇,被誉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参交易集散地。4年前,此处的参农还因人参价格处于低谷愁容满面。4年后的今天,万良的一位参农对记者说,“这东西挣钱,还要种”。2009年,鲜参收购价格只有不到20元,现在已经超过80多元,4年间翻了两番。
10月3日晚6点,记者来到了万良镇人参交易市场。只见水参交易大厅外车水马龙,一辆辆满载鲜参的车辆正在有序地等待过磅。
人参收购商杜士成介绍说,每年来自吉林白山、通化的参农都会将地里刨来的鲜参送到这里交易,买家则来自全国各地。因为参农白天要忙着刨人参,所以晚上才是交易大厅最热闹的时候,当地人们称之为“鬼市”。这个大铁皮搭建的大厅灯光昏暗,买家们人手一只电筒,仔细搜罗着“猎物”。因为天气寒冷,他们甚至穿上了军大衣。
在园参交易市场,如果买家看对眼,与参农简单攀谈后便可以成交。不过对当地参农来说,今年水参价格已是“突破历史”,平均每斤达到了85~90元,是去年的两倍。这在2009年是不可想象的。“当时的人参价格就几块钱,跟土豆、萝卜差不多。”人参收购商赵红梅谈起2009年的行情时说,因为参价太便宜了,甚至还有参农巨亏自杀。
参价连涨 紫鑫药业(11.38, -0.15, -1.30%)是救星还是庄家
在业内人士看来,人参价格的暴涨主要是因为供求关系的变化而产生的。随着各级政府加强对天然林资源的保护,对利用林地种植人参进行了严格控制,这使得人参的栽种面积受到了影响。去年9月,卫生部批准人参(种植)为新资源食品,意味着人参除了入药及作为保健品外,还能以普通食品的身份销售,这成了参价另外一个有利刺激。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客观原因外,企业大量收购也被认为是人参价格暴涨的重要原因。通化市人参协会一位副秘书长告诉记者,以紫鑫药业为代表的大企业大规模的收购与囤积,也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人参的价格。
在吉林人参领域,紫鑫药业是一个响亮的名字,“抓货很凶”是人参经纪人、参农对它最为直接的感受。据了解,紫鑫药业于2010年介入人参市场,正值吉林省政府不遗余力地推动人参产业发展。年报显示,紫鑫药业在2010年投入了6.2亿元进行人参原料的采购与加工。
紫鑫药业董事长曹恩辉在受访时表示,2010年,紫鑫药业收购人参7000吨。公开资料显示,吉林省年产鲜参2万吨,仅紫鑫药业一家就采购了当年吉林省人参产量的1/3。2010年也成了人参价格历20年低谷后触底反弹的一年。2011年、2012年,紫鑫药业继续收购人参,采购量分别达到5773吨和5784吨。
曹恩辉今年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大企业的收购推动了人参价格上涨。紫鑫药业由此也被某些业内人士称为人参价格暴涨背后“最大的庄家”。“做庄最考验的是经济实力,他们花了数亿甚至数十亿的资金进行投入。”中药材天地网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分析师表示,人为推高人参最主要的就是大企业大量收购,造成人参供应紧张。
中国人参20年困局:产量大国产业小国
产量大国但却是产业小国,这一直是中国人参产业的切身之痛。吉林省人参的出口量是韩国的20多倍,出口创汇额却只有韩国的1/10。甚至,中韩人参之间还存在一个“兜圈子”的现象:韩国人从中国买入人参原料,在加工后却以成本价十倍甚至数十倍的价格卖到欧美、东南亚,甚至返销给中国。
2006年到现在,吉林省政府屡屡发文振兴当地的人参产业政策,近几年由于紫鑫药业等企业参与到人参产业中,人参价格才走出了多年的低谷,达到了目前每公斤200元以上的高价。然而人参攀至高价后,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中国人参产业多年的困局解开仍有待时日。
据了解,韩国高丽参最著名的品牌是“正官庄”,其年产值超20亿美元。正官庄人参从种植、田间管理到加工的各个过程管理都极为严格,在种植参苗前一年就开始进行严格的土地筛选和管理。反观中国,部分企业甚至还是“笼屉蒸、小锅煮”的作坊式加工水平,与人参有关的企业约5000多家,效益不足正官庄的1/10。关键字:人参 萝卜价 紫鑫药业 推手
责任编辑:fujian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参工传奇 紫鑫药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