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十千百》光伏下乡扶贫工程活动内容

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官方网站
全省“百县千村”书法文化下乡活动调查
来源: 大众日报&作者: &时间: 09:53:00
忙了书法家 乐了老百姓
――全省“百县千村”书法文化下乡活动调查
□ 本报记者 王红军  本报通讯员 靳永 马朝霞  “这副对联我要啦,写得真好!”年前腊月十八,临清市刘垓子镇政府大院,一排桌子被村民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热闹非凡。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临清市书协副主席方建光现场书写的一副对联刚刚写完,就被村民刘荣成抢到了手。  这是省书法家协会“百县千村”书法文化下乡活动的系列活动内容之一。省文联副主席、省书协主席顾亚龙说,力争五年内在2000多个基层单位开展书法下乡,“让书法艺术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书法家送“福”到农家  拿到“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的对联后,刘荣成说,这些年都是花钱买印刷版的对联,虽然买来的很方便,金灿灿的也挺热闹,但看起来比较死板,不如专家现场书写的对联有年味,“书法家送‘福’送到家门口,俺们太高兴啦!”  这一天,正赶上刘垓子镇大集,许多农民朋友听说书法家送“福”到家门口,马上聚集而来。“别急,别急,大家都有。我先写一个‘福’字,祝福大家来年日子红红火火!”一连两个小时,书法家们为农民朋友们写下的200余幅对联,都被一抢而空。  1月30日,垦利县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组织县里的书法家来到兴隆街道大河村文化大院,现场为村民们免费书写对联、画年画。60多岁的老人王文亮拿着现场写的春联,高兴地合不拢嘴,“这样的对联真是太珍贵了。”  “只要老百姓喜欢,我们就心满意足了。”垦利县书法家协会会员范乃集表示,“书法创作的灵感还是在民间啊,多接些地气,作品也更活灵活现一些。”  “这真正体现了文化惠民。”顾亚龙说,“过去文化下乡的时候,就是到村里找一个会议室,让书法家们写一写,然后就走了。现在,我们是直接与老百姓面对面。文艺团体有责任和义务为群众做点实事,真正把文化下乡、文化惠民作为重点工作来做。”  送作品与书法辅导“并举”  书法文化下乡,带来的不仅仅是书法作品和春联,更多的是书法爱好者们的提高。“我的感触最深了。”今年60岁的济南市相公庄村民邢世明现已成为省书协会员,“初中毕业后就很少有机会动笔了,现在跟书法大家们学习交流,水平提高得很快。”  在“百县千村”活动中,省书协着力打造出“王羲之书法文化大众讲堂”,每年开设书法文化大讲堂不少于1次,市书协亦开设相应的书法文化大众讲堂,辐射到县市区一级,讲授普及与书法文化相关的传统文化知识。  顾亚龙表示,此前“书法家进万家”活动搞了多年,但基层群众迫切需要的书法文化普及、书法名家现场示范等都没有解决,这已经成为书法惠民活动的一大症结。“‘百县千村’活动中,送作品下基层、技法辅导、学术普及等多措并举,真正把书法惠民落到实处。”  为此,菏泽市书协来到马岭岗镇纸坊村,在村民大院里进行书法交流,并给书法文化搞得好的农户挂牌“书法大院”。济宁市把书法文化大讲堂开设到了苗营村,由济宁市书协主席段玉鹏讲了第一课。这些行动,都受到了基层群众的热烈欢迎。  5年惠及2000多基层单位  在省书协的协调下,我省17市、130多个县市区、700多名书法家,自2011年底同时启动“百县千村”惠民活动,在全省甚至全国引起了强烈反响。  有了“书法家进万家”活动,为什么还要开展“百县千村”行动?在全省宣传文化系统“三个一切”主题教育活动中,省书协专门进行了调研,“许多基层书法家和爱好者从事书法习练,基本上处在自发状态,迫切需要在较高层面上突破瓶颈。”  顾亚龙表示,山东是书法大省,书法人口众多。“目前,省书协统计在册的中国书协会员有800多人,省书协会员有4000多人,而全省县市区一级的书协会员最少也有28000人之众,这是我们搞好书法工作的宝贵财富,但基层爱好者苦于提高无门。”  到2016年底,“百县千村”书法下乡活动将在全省17市的139个县、市、区各地域,以及文教卫生、工矿企业等各领域广泛展开。按照每个县市区、每个系统每年重点帮扶培育3个基层单位计算,全省每年即有450个基层单位受惠,5年即有2000多基层单位受惠。  “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体现。”顾亚龙表示,在调研中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凡是书法活动组织得好的地方,文化建设就相对搞得好,社会的和谐程度就相对比较高。“现在,基层百姓不缺彩电,缺少的是文化,我们开展这项活动,就是要让农民朋友在文化学习、书法习练中得到精神享受。”浙江省仙居县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十千百”工程全面启动
为贯彻落实《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进一步加大对残疾人就业创业的扶持力度,促进残疾人共建共享全面小康生活,7月12日上午,仙居县举行了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十百千”工程启动仪式。
“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计划”以促进残疾人就业创业为重点,采取低收入残疾人就业创业补助帮扶,低收入残疾人农户创业增收帮扶,残疾人种植业、加工业、服务业贷款贴息帮扶,县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帮扶等实施形式,到2012年,每年创建十个县级残疾人扶贫示范基地、帮扶百名低收入残疾人就业创业、千户低收入残疾人农户创业增收(即“残疾人就业创业帮扶十百千工程”)。争取帮扶对象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扶贫基地安置就业的残疾人人均纯收入达到当地人均纯收入水平,辐射带动的残疾人家庭人均纯收入达到2500元以上。
据了解,该工程的扶持对象为本县且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第二代)的残疾人。其资金来源为省级补助资金和县残疾人就业保障金。目前,全县持证残疾人人数7831名,其中农村残疾人7614人,城镇残疾人217人。
网站主办: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网站承办:中国人力资源市场网
联系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东街12号 邮编:100013贺国强考察西安飞机制造公司
贺国强在城固县橘园与果农亲切交谈
咸阳市秦都区法院开展大宣传、大走访活动
杨凌:农业科技硕果累累
? ? ? ? ? ? ?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下乡扶贫日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