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虽然提高流动性,有资金投入股市,但是美元外流依然会对通胀 降息 通缩有很大的压力。这次的问题应该在货币汇市

站内网址搜索
本页最后更新: 15:34:37
【《澳门娱乐城》富祥fx77:中国降息 买入贵金属及商品货币】
网站分类:
网站名称:
网站地址:
站长邮箱:
站长QQ:
收录时间:
报告错误:
《澳门娱乐城》富祥fx77:中国降息 买入贵金属及商品货币已报错(0)次,打不开请
收录查询:
数据统计:
今日点入:0 总点入:0 总点出:0
网站简介:
[澳门娱乐城-澳门娱乐城网址-澳门娱乐城开户-澳门娱乐城代理-/Html/AoMenYuLeCheng0378/]富祥高级分析师Eric回顾,上周五(11月21日) 中国央行[微博]逾两年来首次降息。中国央行宣布,自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央行宣布,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  此央行声明过后,商品货币和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扬。澳元/美元快速上涨,汇价自0.8630附近飙升近90点,最高触及0.8720附近。纽元/美元亦扩大涨幅,最高触及0.7950附近。美元/加元累加晚间利好的通胀数据下跌幅度最大,最低触及1.1190附近。现货黄金也受到支撑,价格周呢一直震荡偏强,周五一度升至1208美元/盎司。  欧系货币相对其他比较弱,主要受到上周五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基讲话的影响。德拉吉当天下午的讲话中提到,短期通胀过低,如果政府不奏效,将会扩大购债,此番言论推动欧元急速下跌,美元指数上涨,而欧洲股市扩大涨幅,法国和德国股指涨逾1%。此外,欧洲央行称,已开始买入有资产担保的证券(ABS)。央行买入ABS的目的是鼓励银行借贷和重振经济,德拉吉此举将在很大程度上支撑美元的走势。  富祥高级分析师Eric指出,今日周五数据不是很多,主要关注瑞士的11月非农就业人数、德国商业指数和美国11月Markit采购经理人指数。  【基本面关注】  财经事件  欧元奥地利央行就欧洲经济一体化举行年会(11月24-25日)  英镑欧洲央行执行委员会委员科尔发表讲话  日元日本 劳动感谢节 休市一天  今日重点关注数据:  5:00英国11月Nationwide房价指数月率中  5:00英国11月Nationwide房价指数年率中  6:15瑞士第3季度非农就业人数中  7:00德国11月IFO商业现况指数中  7:00德国11月IFO商业预期指数中  7:00德国11月IFO商业景气指数中  1:30美国10月芝加哥联储全国活动指数低  2:45美国11月Markit服务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初值中  2:45美国11月Markit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初值中  3:30美国11月达拉斯联储制造业活动指数低  【技术面及操作建议】  富祥高级分析团队指出从基本面和技术面来看都比较利于买入贵金属和商品货币的看涨。上周五美指上至震荡区间88.00附近,主要是欧元消息造成的欧元下跌影响,美指后市还有待观察在88.00附近的得失情况。所以,美指暂时还不能持续看涨,相对其他货币和商品及商品货币都以短线看涨为主。  路透社援引参与政策制定的消息人士的话报导称,中国政府和央行准备再次降息并放松贷款限制,担心价格下跌可能引发债务违约、企业破产和就业岗位流失情况加剧。此前他们一直坚持温和刺激举措,上周终于决定有必要推出积极的货币政策举措来稳定中国经济。富祥分高级析师指出我国如果再次降息等宽松的支持下,势必对贵金属如黄金的上涨起到了强烈的刺激作用。  交易建议:  黄金自从破1180周线的两个底部后下跌一段时间,现如今黄金周图连续收出下影线极长 的锤子线形态,价格重新站上1180。黄金后市还有看涨空间,本周可以继续关注逢低做多黄金。日内等待回调1196附近看涨黄金,止损1190下方,目标1215附近。  阻力:  支撑:.  现货白银  阻力:16.5517.00  支撑:16.3016.00  白银周图企稳看涨,中线有望回调18.00附近。富祥FX77指出,四小时MACD看涨,有望震荡上行突破16.60附近的压力至17.00附近。日内可以在16.30附近企稳做多白银,止损16.10下方,目标看16.60到17.00附近。  白银走势图:  欧元/美元  阻力:1.  支撑:1.  欧元由于消息面影响下跌测试11月7日的低点1.2360附近后暂时企稳。富祥Eric分析道,日内不建议追空,可以暂时观望,以回调做多为主(如图)。关注欧元是否能够重新站上1.2400的关口,上去后短多目标先看1.2450附近。之后可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欧元走势图:   美元/日元  阻力:118.00118.50  支撑:117.40116.90  美日小时图震荡(118.00-117.40)偏弱,在118.00下方短空为主,下破小时图区间117.40的支撑后下跌目标看16.85附近。今日日元休市,预计行情比较清淡。日元走势图:  英镑/美元  阻力:1.  支撑:1.  英镑收敛,关注短线上涨机会,如图在1.5650附近短多,止损1.5620,上破短期红色下降压力线后目标1.0附近。  英镑走势图:  澳元/美元  阻力:0.  支撑:0.澳元/美元如预期有望形成日线双底形态,日内在0.8650上方逢低买入做多为主,止损0.8610,目标1.0附近。[澳门娱乐城-澳门娱乐城网址-澳门娱乐城开户-澳门娱乐城代理-/Html/AoMenYuLeCheng0378/]
【最新来访网站】
?&?&?&?&?&?&?&?&?&?&?&?&?&?&?&?&?&?&?&?&?&?&?&?&?&
【相关点出网站】
?&?&?&?&?&?&?&?&?&?&?&?&?&?&?&?&?&?&?&?&?&?&?&?&?&
免责声明:888导航以上所有广告内容均为赞助商广告提供,对其经营行为本网站恕不负责。Copyright&
All Right Reserved
强烈建议使用 IE5.0 以上浏览器 分辨率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解析_教育学习-牛bb文章网您的位置:&>&&>&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解析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解析(原作者:沙 莉)[摘要]通货膨胀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难题,引发通胀的原因是复杂的。多年积累的经济矛盾,国际国内的各种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严重的自然灾害等,使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选择难度骤然升高。解决货币投放量过多、“流动性过剩”问题的紧缩性货币政策受到了多种因素的制约,处于两难困境之中,我国应对通货膨胀的货币政策正在经历一次严峻的考验。[关键词]通货膨胀;人民币汇率;存贷款利率[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40-042008年,中国经济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通货膨胀。为了应对高通胀,按照中央实行紧缩性货币政策的要求,央行采取了一系列紧缩性措施,但是,从目前的情况分析,要实现年初中央提出的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4.8%以下的目标是十分困难的。这主要是因为诱发本轮通货膨胀的原因是错综复杂的:既有国内因素,又有国际因素;既有经济因素,又有社会政治因素。所以本轮通胀波及面更为深广、隐性通胀压力更大、持续时间将更长。所有这些情况,都为我国治理通货膨胀带来了新的困难。中国应对高通胀的货币政策正在经历一次严峻的考验。一从经济学原理角度讲,通货膨胀一般指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的实际需要的货币量而引起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现象。通货膨胀必然引起物价上涨,但不能说物价上涨都是通货膨胀。影响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供求关系、国家经济政策、商品价值量增加等,只有在物价上涨是因纸币发行过多而引起的情况下,物价上涨才是通货膨胀。货币量是对现有经济规模的一个反映,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应该有一把尺子去衡量,这个标准就是通过实际货币量显示的。因此中央银行的实际货币发行量必须与实际的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所以一般而言,当货币供给率高于经济增长规模,出现通货膨胀时,中央银行通常会采取紧缩银根政策或提高利率的政策,以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流通量。通过这样的宏观调控来抑制通货膨胀。一般而言,当货币发行增长率持续下降2-3年后,通货膨胀率也会有所下降。正如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所言:“通货膨胀永远而且处处是一种货币现象。”[1]那么当前中国市场上的货币投放量过大的问题,“流动性过剩”问题是如何发生的呢?首先,随着市场化改革的逐步推进,我国经济的货币化程度逐渐加深,货币作为交易与支付手段的普遍性已被普遍认同,无论是购房、购车、还是医疗、教育,原有的福利性质已经逐渐退出,金钱已经深入到居民经济生活的每一个环节之中。这一发展态势客观上要求国家加大货币供应量,增加国民收入。所以,近些年,中国的货币供应量一直呈快速增长势头,远高于GDP的增长速度。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提供的数据,可以看到:2001年,人民币发行的升幅为7.1%,2002年上升9.62%,2003年上升11.93%,2004年上升11.57%,2005年上升10.13%,2006年上升12.05%,2007年上升16.99%。由此可见,我国的货币供应环境比较宽松,超额的货币需求导致了超额的货币供应,市场上存在着较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与服务的现象,必然引发通货膨胀。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存在着结构性矛盾,即第一产业、第三产业较弱,而第二产业较强,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必然需要投资拉动。长期以来,由于增加投资是企业实现利益最大化的最便捷的途径,因此各级地方政府和企业不断加剧在投资领域里的竞争,投资需求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份额越来越大,由此对中央银行形成了一种“倒逼”――“即在中国特殊的经济体制下,货币往往不是按中央银行根据其目标的要求所需的货币量而独立自主地发行的,而是多个经济行为主体倒逼出来的。”[2]尽管在中央银行――商业企业――企业、个人等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存在着一个“讨价还价”的货币供应过程,超额的货币需求不会得以全部实现,但已实现部分的超额货币需求,总会导致超额的货币供应。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相应的金融服务,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银行业就开始进行商业化改革,形成了商业银行的运作机制,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开始向现代金融服务业转型,从而为企业生产、为经济建设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在中国经济过热的情况下,经历了股份制改造的各商业银行为追逐市场利润,获取最大的经济利益而采取了各种金融手段,包括尽力加大贷款的力度与规模、催生各种衍生的金融创新产品,甚至出现了一些冒险性的金融投机行为。这一切都促成了“流动性过剩”问题。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指出:“全世界的金融体系都存在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而中国比别的国家更加严重。”[3]其次,中国的经济建设吸纳了大量的外资。改革开放以来,为解决中国经济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对外资的优惠政策,以吸引外资,力图通过利用外资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社会稳定,经济运行比较平稳,经济增长快,投资回报率高,因此,大量国外资金纷纷涌进中国,追逐利润,大批外资企业已在中国完成了“本土化”的建设过程,开始进入大规模扩张阶段。截至2007年年末,中国的外资企业已达63.2286万家,我国实际利用外资金额达7630.14亿美元。当外商纷纷在中国投资办厂、在中国的企业中拥有股份甚至成为控股方,并谋求独立经营时,中国经济中的外资存量逐步加大。外资的大量涌入,造成资本项目顺差增加,中国的外汇储备也随之上升。再次,巨额外汇储备的压力。中国加入WTO以来,外贸顺差呈连年递增趋势,外汇储备也因此急剧增加。我国央行发行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有三个:财政渠道、银行贷款渠道和外汇占款。由于实行结售汇制,外汇储备越多,央行被动吐出的、向市场投放的基础性货币就越多。而这些基础货币在流通中会产生几倍的乘数效应。截至2008年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多达17560亿美元,居世界首位。因此它对中国的通胀构成了极大的压力,“外汇占款成为央行控制基础货币流程中的一个无法关闭的阀门,在央行想尽办法努力减少基础货币时,这一阀门却又迫使央行不断发行基础货币,从而对冲了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有效性。”[4]二从2007年开始,中国持续多年的低通胀、高增长的局面结束了,开始出现物价的上涨。CPI指数从%一直增长到2008年3月的8.7%,即使央行已经采取了多项紧缩性措施,中国央行动作的力度与频率已是前所未有,高通胀的势头稍微有一些回落,但并没有预期的那样理想。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我国现阶段的货币政策正处于一个两难的处境。而这一处境是多年来积累的经济矛盾的一个必然的反映。首先是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两难处境。不言而喻,要解决通胀,人民币必须升值,但是人民币升值,就必然会拖垮许多出口企业,造成失业、影响社会稳定。从2002年至今,关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的讨论之所以如此困难,就是因为中国经济的对外依存度太高。所以中国政府难下人民币快速升值的决心。关于人民币升值问题的争论起源于中美贸易摩擦,由于美方过分强调了美方的贸易逆差是汇率原因造成的,致使双方都把注意力放在了各自的贸易保护方面。美方强硬、霸道的言论表述使中国无法理解“为中国好”“人民币升值更符合中国利益”的辩解理论依据何在。虽然美国白宫、财政部、许多制造企业的高级领导人以及众多的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如果中国允许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大幅上升,全球的经济形势就会更好,但也有一些重量级经济学家如斯坦福大学经济学家麦金农,哥伦比亚大学教授、2001年诺贝尔奖得主约瑟夫?斯蒂格利兹及另一位诺贝尔奖得主、被誉为“欧元之父”的罗伯特?蒙代尔都对中国所承受的政治压力表示关切,并列举了人民币升值的种种弊端,敦促中国政府抵制美国关于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国际社会的意见,结合中国的情况,为人民币汇改制定了“自主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采取了“小步快跑”的政策。自2005年7月份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升值20.1%。在不到3年的时间里,人民币汇率作了如此大的调整,这反映了中国对国际社会意见的重视,表明了中国所具有的不断检讨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各种问题,使之能够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向。反映了中国经济的内在承受能力在增强,表明中国经济学界对现代经济的运行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但是从今天中国通胀居高不下综合原因的角度分析,从中国急剧增加的巨额外汇储备对经济的负面影响的角度分析,很显然,人民币升值的速度应该是“慢了”,错过了升值的大好时机。自2004年以来,美、欧、日等主要经济体为了遏止国际通胀抬头,先后开始启动紧缩货币政策,各国纷纷开始加息,提高贷款利率,削减庞大的游资规模,先后宣布告别超宽松的货币政策。在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之前,如果人民币加速升值,我们将有可能尽快遏止住爆炸性增长的中国贸易顺差,减缓外汇储备的急剧增长,至少,当时的国际经济环境对我们比较有利。在美国人看来,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外汇额从3000多亿美元增长到17000多亿美元,这简直是疯狂的行为。而当时的中国并没有意识到,巨额外汇会成为诱发中国通胀的重要因素。或许人民币快速升值会对中国的出口企业造成毁灭性的打击,但局部的损失不会对全国形势构成如此大的压力,保护一时,保护不了长久。中国没有必要维持高出口的局面,我们拼命生产、消耗了宝贵的自然资源、破坏了环境,廉价输出商品、帮助美国解决国内通胀问题;我们表面上获得了工作的机会,得到一点微薄的报酬,但他们的收入并没有立即转化为消费行为,相反却变成了滞后性消费的储蓄。在本轮通胀的威胁下,我国国民储蓄严重缩水,而我们辛辛苦苦换回的外汇又不得不承受美元贬值的损失。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方面享受着中国的廉价商品,另一方面又控告中国倾销,又把全球能源、原材料的涨价归因于中国的大规模生产,将中国视为全球涨价的“罪魁祸首”。所以,我们实在应及早升值,及早把外贸出口的势头尽快拉下来。(原作者:沙 莉)人民币升值有利于中国企业加快自主创新的步伐,将中国制造的“价格优势”转化为“价值优势”,有利于中国保护环境、节省宝贵的自然资源,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在美国经济趋向衰退,在国际市场上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的情况下,中国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是大势所趋。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对解决中国经济问题的建议就是:“让人民币汇率可以浮动,这有助于解决利率、通胀问题。而这是一个重要调整手段,这一政策将有助于消除各种不稳定的现象。”[5]目前,为了应对高通胀及保持中国经济的增长,人民币仍然需要升值,但选择时机,已显得难上加难。从国内角度讲,如果现在人民币继续升值,许多企业注定无法挺过这一关,在中国遭受严重自然灾害的情况下,通胀与失业同时爆发将会对社会稳定构成更大的威胁。从国际角度看,粮食、石油及原材料价格的大幅度上涨迫使人民币要继续升值,而美联储的降息政策及国际上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又使大量热钱涌入中国,如果现在加快升值步伐,导致中国经济不稳定,国际游资就会在获得了丰厚利润之后,转向出逃,这将对中国经济造成极其不利的影响。日本的“广场协议”、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就是前车之鉴。两年前,中国对此顾虑重重,故而采取了“小步快跑”的政策,维持了暂时的稳定,但能否渡过今年通胀这一关,尚充满变数。任何一个国家汇率制度的安排,都要体现出维护内外部经济的均衡,促进经济增长的目的。中国的进口企业能否借人民币升值的益处,减轻成本上升的压力,弥补出口企业的损失,对阻止中国的经济下滑作出贡献,是对人民币汇率调控是否适度、到位的一个检验。在外汇储备激增的情况下,中国本来还可以采取放松外汇管制,加快人民币可自由兑换步伐、允许增加进口以及资金外流等方式减轻巨额外汇储备对国家的压力,释放和转移通胀的压力。但是中国在此方面毫无经验,人民币升值的时间表已经大大超过了原有的预期,汇率制度的配套改革更需要有一个过程,在这一切准备尚未完成之际,通胀发生了。这是我们应该汲取的一个教训,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只能应时而变,时不我待,没有固定的时间表。如果我们过分强调国内改革的节奏,而忽视了与国际接轨的时机,那么损失只能由我们自己承担。其次是提高存贷款利率的两难处境。应对通胀的另一个措施是提高存贷款利率。为了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给中国过热的经济降温,转变中国经济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央行也采取了提高利率的政策。自2007年以来,我国央行11次加息,15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加息将增加储蓄存款的吸引力,吸干一部分流动性资金,有利于缓解通胀压力。然而,在我们的加息政策出台的时候,恰逢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美联储降息,我们错过了与美国协调一致的经济周期,因此,这一升一降之间的利差吸引使大量的国际热钱流入中国,仅2008年第一季度,流入中国的热钱就达850亿美元。热钱流入问题始终是市场眼中制约央行加息的重要因素,国际热钱看好中国市场,有两个原因:一是利差的诱惑。相当一部分国际游资在世界范围内活动,追求的就是这种利差收入。人民币与美元存款利息的一升一降,可以让国际游资稳稳地在中国获得12%的年利率,获得可观的套利收入。另一个原因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仍然很强烈,国外资本呼吁中国开放金融市场,大批游资通过各种渠道,甚至避开中国的资本管制流入中国的金融、股市、房地产市场,从中牟利。许多外国投资者关心的是从资本市场上获得20%、30%甚至是更高的回报。既可套汇又可套利,何乐而不为。所以,过度加息,将会使央行的紧缩性货币政策“被境外资金加速流入所产生的货币增长效应所抵消,而这反过来又会导致物价与资产价格的进一步上扬”。[6]中国银行的加息,本意是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而事实上却造成了“流动性过剩”。热钱的涌入加大了资产价格攀升的风险,一旦逆向外流,将对中国金融机构造成巨大的破坏。与此同时,过度加息,又对中国股市不利,使股市资金出现逆回流。2007年,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中国居民的“存款搬家”――即从银行搬到股市的金融投资行为,成了潮流,股票价格的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形成加剧了家庭储蓄的转移,中国储蓄存款量巨大,储蓄存款由银行转入证交所,肯定要加剧“流动性过剩”。为减少中国股市的泡沫,人民银行频频使用利率政策,以给中国过热的股市降温,促进股市资金的回流。但今年宏观经济环境走势的扑朔迷离,使中国的资金推动型的股市很快就开始下跌。一年来,我国股市的下跌已让众多资产缩水,给股民造成重大损失,一旦股市危机严重,将给中国经济造成新的重创。因此关于政府要救市的呼声不绝于耳。此时“加息”力度如何把握,如何促使股市回归理性繁荣和稳定增长,又是一大难题。从理论上讲,提高贷款利率,将减少市场上的货币投放量,解决资金的“流动性过剩”问题,缓解通胀的压力,但从实际效果角度讲,是否会出现这种局面,则要因时因地而议。实行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的目的不仅要把通胀拉下来,还要保持经济的适度增长,寻找抑制通胀与经济增长的平衡点是实行紧缩性货币要追求的一个理性目标。否则,就将会出现“滞胀”的情况,即经济增长停滞与通货膨胀同时并存的局面。20世纪70年代,美国经济陷于“滞胀”困境之中,尼克松政府试图通过价格与工资管制与财政货币扩张政策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非通货膨胀下的高就业目标但没有获得成功。继任的福特发起了“战胜通货膨胀”运动,采取了紧缩信贷与对企业投资实行税收激励的政策,希望以此来限制劳资双方继续进行的工资和物价轮番上涨的竞争。但引起了失业率的上升,使美国出现了最糟糕的严重的经济滑坡。1977年,基米?卡特上台后,他下决心控制住通货膨胀,为此挑选了主张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保罗?沃尔科出任联邦储备委员会的主席。保罗?沃尔科上任后,立即采取了到那时还没有人敢采取过的严厉措施来减少货币供应,保证信贷锐减,并提高了利率。但这一紧缩政策的痛苦结果是,工商业特别是许多中小型公司无法获得新的贷款来盘活存量,或偿付正常的借款,纷纷减少生产和营业。失业率再度上升。在通胀与高失业率之间,美国决策者进退两难,为了控制通货膨胀,政府不得不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限制银行的贷款能力)和财政紧缩的措施,减缓经济增长幅度。结果却导致无法忍受的高失业率。于是紧缩政策的红灯赶紧让位于从松的货币政策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这使得美国经济显现出走走停停、停停走走的病态,上升的失业率抵消了控制通货膨胀带来的好处,而减少失业率的结果只能使通货膨胀重新抬头。美国经济就此陷入了恶性循环之中,了不起的战后繁荣在前所未有的通货膨胀中结束了。中美两国国情不同,但历史的教训值得深思,当前,中国的经济已经融入全球,国际国内能源与原材料价格的大幅上涨、国内银行利率的提高,不可避免会造成一部分企业的减产或停产,引起失业现象,威胁中国的经济与社会的稳定。2008年3月,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一季度CPI同比上涨8.3%,工业生产增速减缓,企业利润增幅回落。今年1~5月份,主要处于上游产业的国有工业企业的利润增长已经从去年同期的40%以上大幅下降为今年的1.5%。中国经济下滑的风险是央行进一步采取紧缩政策时更难对付的问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国际游资大量涌入及外资企业在中国迅速扩张的情况下,如果中国的企业得不到自己银行的贷款,或者干脆放弃高利率的贷款,或者谋求以更低的成本融资,那么,他们有可能要借外债、要利用外资谋求发展出路,要依靠外资解决我们自己的就业问题,而外资企业又会借此机会,进一步争取在中国市场上的垄断地位,谋求在中国获得更大的利益。我们实施紧缩政策,只能控制我们自己民族工业的发展,迫使中国的企业把国内市场拱手让给外资企业,而外资的膨胀,只能进一步挤压我们自己的民族工业,带走利润、留下问题。外资的泛滥,只能进一步加剧“流动性过剩”问题,给中国的宏观调控增加新的困难,带来更大的难度,对解决中国通胀问题并无益处。(原作者:沙 莉)我们不能把中国经济振兴的希望寄托在外国资本家身上,不能把中国解决劳动就业问题的希望寄托在外国企业上。引进外资,但要坚持不可替代原则,因为我们要解决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对外依存度过高的结构性矛盾。走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道路,是我们应对任何经济风险的基本保证。因此,中国的利率政策要为我们的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条件,要大力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否则,如果社会生产停滞不前,经济下滑幅度过大,即使高通胀被暂时拉下来,那么还有可能再升上去。三寻找彻底治理通货膨胀的出路,就是要寻找到治理通货膨胀与保持经济增长的最佳方案。这不是一个谁先谁后的问题,而是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的一个度的限制问题。宏观货币调控的基本要求就是要使货币量的变化,在维持物价水平适当稳定的前提下,促进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与此同时,我们还碰到了新的困难,在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抑制物价上涨的同时,我们还要进行价格改革,采取有保有升的办法,允许电、煤、石油、农产品等涨价以及劳动力成本的提高,促进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为安定民心,我们还要对弱势群体实行补贴政策,而工资的上涨又已成为新的公众呼声。所有这些措施,对控制CPI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为应对通胀,我们必须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但事实上,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与经济增长,我们又不得不向市场注入新的大量的货币,要在动态调整中逐渐解决“流动性过剩”问题。当前,我们面对的经济形势是严峻的。多年积累的经济矛盾、今年爆发的严重的自然灾害,以及国际国内其他宏观经济变量的相互作用,使得今年中国宏观经济政策取舍的难度骤然升高,形成了目前货币政策的两难处境。抑制通胀,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控制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强化金融监管,是我们坚定不移的目标,综合治理、打“组合拳”是必然的选择路径。认真汲取历史的、现实的、国际的、国内的各种经验教训,谨防无序纠正,适时、适度、机动灵活地提出最佳对策,保证中国经济的稳步增长,是当前形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我们正在尽最大努力去完成的任务。但是,要解决目前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最根本的方法还是要坚持科学发展观,转变投资与出口拉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否则,仅仅依靠货币政策的调控,是很难奏效的。参考文献:[1][美]曼昆著,经济学原理[M].梁小民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2]薛万祥.中国货币调控模式选择与制度设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3]王清.美国次贷危机警示中国楼市[N].21世纪经济报道,.[4]王尤.略论我国巨额外汇储备对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J].经济问题,2008,(5).[5]祝慧,孔华.格林斯潘谈中国通胀[N].第一财经日报,.[6]华民.宏观调控,中国绝不能采取加息政策[J].沪港经济,2006,(8).责任编辑王安庆欢迎您转载分享:热门教育学习好评教育学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降息 通胀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