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降准降息息我是中行待的款是否也有降息呀

中国央行还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吗?-华尔街见闻
<span id="tj-post-left-collect" class="collect" data-toggle="collect" data-active=""
data-post-id="220102" data-url="/stars/220102"
data-message="请登录后收藏哦。新人请猛点右下角“注册”加入我们。" data-message-type="warning"
data-text="收藏" data-active-text="取消收藏">
中国央行还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吗?
上周A股发生股灾,央行紧急在周末启动降息降准措施。本周,A股在经历了短暂的反弹之后再度大跌,引发市场热议,在股市下行、经济减速、未来经济下行压力仍大之际,央行是否还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莫尼塔首席经济学家苏畅博士认为,中国经济处于&缺杠杆的修复&状态,经济更像是在维持震荡寻底。在这种环境下,目前实际贷款利率水平已接近长期平均水平,央行对货币政策&稳健&和&中性适度&的定调限制了降息空间。此外,下半年,美联储加息将影响中美实际利差,国内通胀也可能重新抬头等,都将制约央行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缺杠杆的修复使得经济增速处于震荡寻底期
苏畅认为,目前,&缺杠杆的修复&使得中国经济更像是处于震荡寻底期:
货币政策放松之后,中国实体经济处于&缺杠杆的修复&状态,明显有别于以往货币放松的&加杠杆式的复苏&过程,因此中国经济更像是在维持震荡寻底的过程。
以往货币放松之后可以看到明显的社融增速放量,而本轮货币放松却伴随着社融增速的持续下滑,造成&缺杠杆的修复&的主要原因是政府政策在努力维持短期经济增速与控制中期债务之间寻求平衡。
利率前景从持续向下转为震荡
苏畅表示,目前,国内实际贷款利率水平已接近长期平均水平。如果央行不改变&稳健&和&中性适度&的定调,利率下行空间将受限。
在&缺杠杆的修复&的阶段,中国经济还将受到强势人民币对中国出口的拖累、联储可能加息抬高全球资金成本对国内的拖累,因此,下半年的经济走势更像是个L型,从中期来看存在无风险利率逐渐下调到0的可能性。短期内,降息空间受到央行的货币政策取向、通胀水平、中美利差和全球利率环境因素影响。
在6月降息说明中,人行仍然强调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营造&中性适度&的货币金融环境,6月降息之后,不论是1年期贷款利率剔除CPI还是1年期国债利率提出CPI均已接近长期平均水平,1年贷款利率剔除CPI仅比长期平均水平高23bp,如果央行不改变&稳健&和&中性适度&的定调,利率下行空间将受限。
中美实际利差大幅收窄到0
苏畅认为,年内影响央行利率决策的其它因素还有中美实际利差水平、价格水平等。利差可能影响跨境资本流动。而美联储加息将影响中美实际利差,国内通胀也可能重新抬头,这都将束缚央行的降息行动:
2014年年中,我们注意到中美之间不论是短端还是长端实际利差显著拉大,当时我们指出货币政策存在降息的空间。而经过最近几次降息之后,目前,中美实际利差已基本为0,考虑到联储年内将启动加息,估计中国和美国的实际利差水平未来将维持在0附近甚至反转。
通胀方面,CPI 6个月的环比年率大约在1.5%左右的水平,估计下半年同比将维持在1.2%以上水平;此外主要城市房价近期也出现了明显的止跌上涨。这几方面的因素预计将制约央行进一步降息的空间。
中美货币政策错位造成的中美相对利差变化可能施压人民币
苏畅认为:
我们的模型估计,考虑到中国仍将维持较高的衰退性顺差,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在年内仍将保持大致稳定。但从中长期看,汇率跟随基本面的自由浮动更有助于经济的自我修复,目前几方面的因素使得人民币中期面临的贬值压力在聚积。
首先,人民币对非美货币的强势将对中国的出口形成持续拖累,随着大宗商品价格的逐渐稳定,衰退性顺差将逐渐缩水;
其次,美联储和人行货币政策的错位导致的中美相对利差变化对人民币会带来压力;
第三,从国内市场人民币与美元的相对供给变化来看,美元供给的增速已经明显放缓,而人民币供给增速需要维持大致稳定。
不过,中国央行可能会陷入尴尬的处境。尽管进一步降息行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但也面临继续放松货币政策的压力。
外围环境面临长端利率水平上升
此外,苏畅还称,一旦未来主要经济体通缩出现拐点,全球主要长期国债收益率拐点确认,届时,如果央行不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国内企业在海外的融资成本就将攀升,这将拖累经济维持震荡寻底。
上半年全球环境一个重要发展是主要经济体的通缩预期被打破,德国CPI触底反弹,随之而来的是德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月起出现明显反弹,美长债收益率也同步反弹。
对中国来说影响主要在两方面,一是由于全球通胀水平大致同步,全球通胀水平的拐点意味着国内的CPI大概率上年内低点已现,价格状况将逐渐脱离通缩压力处于&无通胀&或者&低通胀&状态;第二是全球主要长债收益率如果确认了拐点,历史上各经济体的长债收益率也大致同步,如果人行不明显放松货币政策,国内长债收益率将从去年的持续下行转为处于震荡甚至震荡上行的状态,国内企业在海外融资的资金成本将有所上升,客观上也对中国经济的增速形成拖累,中国经济将维持在震荡寻底的阶段。
(更多精彩财经资讯,)
<span id="tj-post-collect" class="collect" data-toggle="collect" data-active=""
data-post-id="220102" data-url="/stars/220102"
data-message="请登录后收藏哦。新人请猛点右下角“注册”加入我们。" data-message-type="warning"
data-text="" data-active-text="">
<span class="endorse" data-toggle="endorse" data-active=""
data-post-id="220102" data-url="/vote/up/220102"
data-message="请登录后点赞哦。新人请猛点右下角“注册”加入我们。" data-message-type="warning"
请输入注册邮箱
用户名含中文、空格、特殊符号的老用户请用注册邮箱登录
使用社交账号登录
使用邮箱注册
使用社交账号注册央行降息对我们的钱袋子有何影响?
  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商业之间的存款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部分银行存款利率不降反升。
  DM理财研究员 李剑华/广州报道
  2月的最后一天,耐不住市场压力的突放猛料――降息25个基点。
  为何降息?降息对国家经济有何影响?咱就不去深究了。但对于咱们老百姓,尤其是关注楼市、股市、理财的人来讲,那倒是要了解一下降息对我们有何影响。
  问题1:这次降息有哪些调整?
  DM理财:决定,自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5.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2倍调整为1.3倍;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及个人住房公积金存贷款利率相应调整。
  问题2:降息后在哪家银行存钱利息最高?
  DM理财:降息后银行存款利率是不是也下降?不一定!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商业银行之间的存款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部分银行存款利率不降反升。
  综合各家银行存款利率数据看,在活期、半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方面,、青岛银行、恒丰银行、浙商银行、5家较有优势,其中3年期达到年化利率4.875%,浙商银行5年期达到5.4%。3个月定期方面,(,)略胜一筹,而(,)、(,)、、兴业银行1年期达到3.3%,为同业最高值。
  问题3:降息对买房有何影响?
  DM理财:对于普通购房者而言,此次降息最直接的影响是买房成本下降。以贷款100万,20年为例,如果按照基准利率计算,购房者直接可以减少月供144元每月,合计20年可以减少3.46万的利息支出。而连续2次降息后,贷款100万,20年将减少利息支出超过9万。以贷款140万,20年为例,如果按照基准利率计算,可省约8.1万利息,买房之余,省下的利息可以购置一辆普通家用车。
  在房价方面,亚太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认为,降息有利下降购房门槛,刺激购房需求。“前降息释放货币宽松信号,房价必3月反弹上涨。”
  问题4:余额宝等宝宝产品收益会降低吗?
  分析人士认为,货币基金收益率与资金面紧密相关,钱荒时货币基金收益大升。降息释放资金量时,市面上的钱变多,宝宝类产品收益率下行。
  兴业银行广州分行高级理财经理李立建议,激进投资者建议配置股票型基金,从去年底降息后股市的反应看,金融机构推出的偏股型基金产品从中期到短期都取得了不错的收益;对于稳健型投资者,建议配置一些保本型的。
  问题5:降息对股市有何影响?
  DM理财:3月2日,降息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大盘并没有重演日降息后大涨走势,而是高开低走再震荡,盘中高点3334点,低点3298点,对降息较为敏感的金融股、地产股涨幅有限。
  从盘面上看,节能环保、网络金融、西藏、国产软件、有色金属、钢铁、仪器仪表等板块涨幅居前,、石油行业、交运设备等板块跌幅居前。
  其中,房地产板块大涨,(,)涨停,(,)、(,)、(,)、(,)、(,)、(,)、万科A等涨幅居前。
  而在收盘时,板块微涨0.26%。
  一周理财情报
  2月28日,央行决定自3月1日起下调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0.25个百分点至2.5%。在降息后的三个交易日内,各行发行的保本固定收益类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似乎并未随之下跌。数据显示,3月2日至4日期间,各行共发行65款保本固定收益类人民币银行理财产品,平均年化预期收益率约在4.6%-5.5%,较降息前基本持平。
  据WIND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3日,今年以来短短37个交易日,可比的417只标准股票型基金平均收益率已经达到13.18%,而2014年全年标准股基的平均业绩不过25.63%。其中部分重仓优质成长股的基金,今年以来的业绩涨幅更是惊人。数据显示,两个月间业绩超过20%的标准股基多达78只,领头羊回报率更是高达49.23%。
  截至今年1月底,保险业总资产超过10万亿,1月保费同比增长19%。公开数据显示,A股四大上市保险公司2015年首周个险渠道新单保费均实现大幅度增长,成为“开门红”阵势中的一抹亮色。
  3月2日,24家IPO公司正式获得IPO核准批文,此前,2015年1月和2月分别录得22只和24只新股发行。至此,进入2015年以来两个多月时间里,新股发行数量已增加至70家,这一数字已接近去年下半年发行总量。
  受春节因素、伞形代销被叫停等多重因素影响,2月份证券投资集合信托融资规模、占比大幅下降。据不完全统计,证券投资集合信托上月成立75只产品,占全部产品数量比重高达21.61%,募集资金规模为36.38亿元,占比9.61%,创近6个月以来的新低。
  P2P行业领头羊陆金所于3月1日发布公告称,将其平台部分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下调。其中,“稳盈-安e”系列产品的年化利率,1月期下调0.29个百分点至6.21%;12月期下调0.35个百分点至7.49%;12(不含)-36个月下调0.35个百分点至8.05%。
  随着央行宣布降息,并将存款利率浮动区间从原来的1.2倍上升到1.3倍,各家银行开始纷纷调整存款利率,不少银行的存款利率甚至比降息前还要高,以1年期存款利率为例,目前最高的银行一年期存量利率达到了3.25%,比降息前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3%还要高。
(责任编辑:HN055)
03/04 06:0003/09 00:0403/08 21:5103/07 04:0003/06 16:3203/06 13:5403/06 05:37
银行精品推荐
特色数据库:
精品栏目:
每日要闻推荐
社区精华推荐
精彩专题图鉴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和讯网无关。和讯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目前其他各国央行都采用降息的货币政策,为什么中国央行施行的是降低存款准备金?为什么不也采用降息呢?
为什么也不采用降息呢?从效果上来看,是有什么区别吗?
按投票排序
邀。这个问题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只有降准才能真正降息,二是降准可以缓和外汇储备的减少导致流动性紧张。一、降准才能真正降息当我们说”升息“、”降息“的时候,我们指的是央行调整“基准利率”。基准利率是金融市场上具有普遍参照作用的利率,对基准利率的调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靠行政手段,典型代表是我国;另一种是靠市场手段的,典型代表是已经实现利率市场化的主要国家。市场化的调节方式,就是央行通过自身的公开市场操作,高抛低吸,把基准利率调节到合适水平。以美联储为例,其基准利率是能够决定整个市场的联邦基金利率(Federal Funds Rate),也就是指美国同业拆借市场的利率。:美联储直接参与同业拆借市场,当其降低其报出的拆借利率时,向美联储拆借的成本低,市场上出现了廉价资金来源,因此商业银行就会转向与美联储进行拆借,从而整个市场的拆借利率都将随之下降。而如果美联储想要提高拆借利率,那么美联储可以在公开市场上抛出国债,吸纳商业银行过剩的资金,造成同业拆借市场的资金紧张,迫使联邦基金率与美联储的拆借利率同步上升。人民银行对基准利率的调节方式是通过行政手段,也就是主要是靠央行发红头文件,规定商业银行对储户和企业的存贷款利率,以及浮动范围。过去存贷款利率都有限额,后来随着利率市场化逐渐推进,目前贷款利率上下限都已经放开,存款利率上限最多上浮20%,还没完全放开。商业银行仍然主要参考这一基准利率报价。行政手段的特点是商业银行没有选择参加或者不参加的权利。用行政手段的坏处是是没法保证自己的目标利率能传导到全市场。因为银行是要追求利润的。违背市场规律的价格并不能真正扩大资金的供需。在这种情况下,资金的价格会发生分裂一种是”官价“,只提供给少数人,一般人拿不到这个价格。另一种则是“市价”。除了发文调节基准利率外,央行发文调整准备金率也是行政手段,相比发央票来说对金融市场更为粗暴。不过,下调存准率是减轻了对市场的扭曲,因此可看作是一次市场化的举措。因此人民银行的这种政策模式,导致“降息”并不能真正降息,“降准”反倒可以通过释放出大量活化资金,以增加供给的方式降低市场利率。二、降准可缓解外汇储备减少所导致的流动性紧张近期,美元相对强势,其他国家货币兑美元汇率一直在贬值。许多国家如欧央行、澳大利亚央行等开始降息以刺激本国经济。其逻辑在于(市场化的)降息一方面刺激内需,一方面降息减少了本币的吸引力,促使资金流出本国,导致本币贬值,从而提升出口竞争力。我国的汇率制度基本可以看作大半盯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或者爬行盯住制(crawling peg),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稳定,其代价就是人行会被迫对冲外汇储备导致的储备占款变动。在外汇储备占款迅速增加的时候,通过提高准备金率锁住许多基础货币,而在2015年,外汇储备占款下降的风险较大,如果再不降准以对,有可能发生通缩。因此,综合上面两点,在我国降准是应对经济趋冷、资金流出的较好货币政策,这与其他国家不同。
我有一次和我们班主任谈起现在美联储已经給存款准备金利息,他惊讶不已,说整个西方国家实际上都是不跟银行給息或者很少。我说已经有研究说能把利率锁定在一个区间,他说那倒是,但是和我们是又区别的。我惊讶不已。。。。看来我和楼主一样太年轻啊,老师说,我们银行实际上对利率不太敏感,实际上我们的管理是一种以总量管理为主的思路。学过货币银行学的都知道,由于供需会有波动,货币的总量和利率两者不可兼得。所以你可能在货币政策中有一个主次关系。而我们更侧重总量管理,虽然现在也许慢慢在变。降准是一种典型的总量管理方法,不知道可不可以从这个角度说。
简单的说 因为我国的降息和美联储的降息有本质区别,我国央行的降息并不会提供流动性。就降息而言,影响更多的是新增贷款,但是就目前国内经济形势 降息带来的新增贷款需求并不一定多,也就造成了降息没有效果的结果。而降准也是很直接的,可以说是货币政策最强大的武器了,银行由于需要维持的准备金的减少和追逐利润的驱使会增加资金放出 市场流动性因此增加。
央行有三个最常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利率(谢谢在评论指出专业一点的叫法应该是贴现率)、法定准备金以及公开市场操作。这几个工具中:利率影响借贷价格、存款准备金控制数量,公开市场操作属于见机行事的临时性举措。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用起来效果重些,属于猛药,使用时须格外慎重;而公开市场操作属于微调、易用也经常被使用。央行使用这些工具时,会根据这些工具的特点和所要达到的效果而进行选择。这次应该是考虑到利率这个工具前两个月刚刚才动用过,然而未能达到预期的刺激经济的效果,或者是因为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比如其他国家纷纷采用货币宽松政策,部分抵销了国内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所以央行才继之以降准,相当于强化和巩固前阶段降息的作用,并且透露出弦外之音是目前经济形势虽然没有那么悲观、没必要连续降息,但已不是日常公开市场操作可以解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目前20%的准备金率也确实是史上最高的了,降准比降息还有调整空间。用组合拳来比喻,之前左勾拳(降息)没把对手打趴(经济仍有衰退风险),现在打出右勾拳(降准),如果有需要,还是会继续出击,只不过目前右勾拳的出拳空间更大。----------------------------------------------后续思考:之前的回答提到降息是大招,降准效果居中,公开市场操作影响最弱。这个认识可能有欠缺——货币政策的影响大小,除了这些工具自身的性质,还受调整的幅度大小及持续时间决定,比如降准5%可能就比降息0.1%影响大,所以我修改了答案,把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的作用同时列为央行手中的重武器。
我认为,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都能够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但就效果来看,降准比直接降息效果更快,也更好些。首先,降准使得商业银行有更多的资金可供放贷,增加市场上的货币供给量,从而刺激实体经济的发展。而且这种刺激是直接的,若商业银行在放贷过程中再配合国家政策,重点支持国家大力扶持的产业,那么这种刺激经济的作用就更明显了。这也能看出对部分农商行再下降0.5个百分点,农发行再降4个百分点的目的所在吧!其次,降息虽然也能扩大企业的贷款规模,但是利息下降储户会把资金转向其他地方以获得更高的收益。这就导致银行存款相应下降,因此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就会打些折扣。
初步看了一眼答案,大多是技术层面的答案,浅层的就不谈了。而就本质来说,三个字,“双轨制”。中国这么趋近成熟的超大市场,决定真正市场利率是靠供求关系,而不是央行小幅的利率调整。没有几个企业能从市场上拿到基准贷款利率,除了那些央企或红色背景。除了依靠权利寻租以外,企业贷款的上浮程度基本上还是由市场决定。所以降息只是针对某些阶级的企业有效,就像在督公支持下小撸他们的鲸吞民生。同样,本轮定向降准是面对农业与微小企业,看看农业小组成员三个人都是谁,还有小李子最近天天在电视上喊创业、以及当年Plan的ybc大学生创业。so,任何阶级掌控国家权力机构,都会推行对自身有利的政策。
引用我在另一个类似问题的回答历史基础:1984年,中国建立中央银行和准备金制度,1998年之前曾多次调整准备金率,但未对货币供给和宏观经济产生较大的影响,原因在于彼时央行实施的是准备金、贷款规模的双向控制,因此,准备金率只是形式上有作用,贷款规模才是最主要的方法。而从日起,央行取消贷款规模控制,由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因此调整准备金率成为重要调控手段。为什么不调整利率:在美国,利率完全市场化,美联储调整其再贴现率会产生明显的告示效应,表明美联储对经济的态度,可以有效地对当下其他市场利率产生影响。但在中国,利率市场化仍在进行,未形成以再贴现为基础的利率体系,且商业银行基本上流动性充足,对央行贴现窗口的依赖程度有限。但存款利率有上限,仍可以调整,为什么不调整呢:原因在于外汇市场。为了维持人民币汇率,央行不得不在外汇市场大笔吃进美元,抛出人民币,形成大量的基础货币投放。根据利率平价,利率上升会吸引外资流入,进一步推高人民币升值压力,因此,是否加息减息很多时候取决于美联储的政策,所以说,利率绝不是一个好的货币政策工具。为什么不采用公开市场操作:为了避免腐败,禁止央行买卖公司债;而国债,央行更多地是被动地卖出国债以冲销外汇市场货币投放,完全达不到理论上说的通过公开市场微调货币市场的目的;而且一直以来也没有足够的债券用来出售。综上,央行只能指望调整准备金率了,多次调整准备金率也就可以理解了。P.S.:随着近来外汇储备增长的放缓和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公开市场操作和再贴现政策起到的调控作用将越来越大。以上部分引用于《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课程笔记。
11月22日不是已经降息了吗?降息之后一定要降准,否则不是白降了吗?降息是降低资金的价格,降准是增加资金的供给,光降息不降准钱不够还是贷不到款啊。同时,人民币贬值压力太大,降息会加速人民币贬值,所以央行对进一步降息也很谨慎
降准是微刺激,对目前经济而言更合适。降息的动作就太大了。而且说白了中国目前的经济状况及没必要降息强刺激,也基本上没法承担强刺激的后遗症了。另外,目前美元进入升值通道,大量的资本开始回流美国,没记错最近流出国内的美元都是天量哦。这个时候再降息只会加速美元出逃,造成段时间内流动性紧张起反作用。所以目前降准微刺激一下
不管是降息还是降准,央行的目标都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挽救中国实体经济。但降息的效果非常不明显。对比一下上次降息和这次降准。上次降息存款基准利率下降但浮动上限上升,银行为了揽储纷纷直接把存款利率提高到了上限,跟降息之前没有差别,银行负债端成本没有变。而贷款利率方面由于当时银行的资产不良率较高,贷款的意愿不是很强烈,贷款利率也较高。综合两种因素,上次降息后企业的融资成本不降反升,效果较差。而这次降准是直接提高了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降低了银行负债端的成本,从而能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料想效果应好于降息。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可以提高市场上的资金供给。商行加三农,此次降准可释放8000亿左右的流动性。属于精确定量的宽松政策,也是保增长的必要手段。降息的影响更广泛,资本金价格下降会引导市场投资投机整体过热,有鼓励低效浪费之可能。故未有大问题,一般不降息。另外说一下,本朝的金融监管并不是与世界大多数国家一致的。存款准备金率,谁见过20%的。何况我们还有存贷比考核。这样银行都那么能赚钱,真是一个神奇的国度。//再补充下天朝在实体经济面临衰退的情况下仍然取得了股债双红的资本市场牛市。有一种观点是银行理财资金入市所致,银监会8号文约定35%的非标投向就意味着剩下的基本都要进入债券和股市。这是好几万亿的资金。而2014年银行业存款新增很少,理财产品总额却涨了近倍。这相当于变相的利率市场化。只是股市没有注册制的话,资金流入实体经济的路径很不通畅。但传统的存贷管理肯定是越来越不灵了,所以传统货币政策对当前资本市场的干预有效性持疑。经济不行就想着降息,却无法解决企业融资的问题。去年十一月刚刚非对称降息,看看统计数字即可知,银行们谁也没敢降存款利率,多出了理财资金火了股市债市而已。反而降准就是直接扩大可放贷资金面,对实体经济的救助效果更好更有针对性。大意如此吧!一种解读。这种事情,一个专家一个观点,这两天看了不少,感觉还是自己觉得是什么就是什么吧!
降低存款准备金率,放松货币,通过增加货币供给使得基准利率下降。这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过程。
降息牵涉面较大,最后没办法才降息的
人行就不愿意降息好么,人行一直想推市场化,逐渐放弃利率政策手段。上一次降息被逼得没法了但同时扩大浮动区间,结果怎么样大家都看到了,人行玩得一手好把戏政治有交代,市场有交代—“扩大浮动空间推进了市场化”
中国正从一个输出商品的国家转型到一个输出资本的国家,如果输出美元,那跟出逃贪官卷款有什么区别?所以都是输出人民币。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需要锚,因此需要资本的流入。资本是逐利的,汇率利率增长率,总要有一样能吸引别人吧?汇率在全球竞争性贬值中已经失去弹性,增长率你看一季度数据呵呵,利率再不行,资本就净外流了。所以不能主动降息。在中国,通过强制结汇制度,用人民币置换境内外币,形成货币被动发行机制。为了收回被动超发的人民币,央行发行央票,强制银行购买,扣押银行手上的现金,限制其放贷创造货币的能力,这就是准备金制度。降准是针对银行的,降息才是针对社会的。银行没钱,就不会向社会发;但他有钱了,也未必肯发。这次降准,是因为外资外流,银行被迫售汇,回收了大量人民币,造成通缩。央行于是降准解放银行的造币能力。世界很烂,中国只要比大多数烂好一点点,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降准降息的空间很大,关键是不能比别人早。
天朝其实早就进入了滞胀,那些说通缩的砖家,真该拍死他们
传统的货币政策有三种:调整法定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公开市场业务。其中调整法定准备金率最为猛烈,能够极大的改变流通的通货数量。一般这种政策不长使用。调整再贴现率是一项被动等待得政策,我认为释放央行政策信号得意义多于政策本身。公开市场业务就是通过对政府债券的购买,以期改变利率进而改变企业的融资的成本,个人消费成本(假设借债消费)。我国利率尚未市场化,民众理财手段匮乏,加之各种被骗,所以降低利率得作用有限,没有起到央行想要的结果。这次央行祭出大招降准,表明央行压力确实很大。
简单的说美联储在升息,如果我们降息的话会造成储金的外流,眼下央行的举措事实上便是中国版的QE
这次降准是防止人民币剧烈贬值 政府大量卖出美元后的被动调整 否则就会收缩人民币货币供给 给本就流动不足的市场雪上加霜 带来通缩风险这届政府对货币政策运用非常谨慎 另外中中美中欧政治形态和产业结构差异太大 目前看即使降息也很难达到相应刺激结果…
降息可以刺激贷款,间接带来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同时降息也会带来国际间资本流动,影响范围会更大。降准则是直接扩大了货币供给量,是强刺激,但是对于国际间资本流动影响要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央行定向降准降息 的文章

 

随机推荐